浙教版初一科学七年级下册4.5日食和月食1教案

合集下载

4.5日食和月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4.5日食和月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日食表
农历日期
类型
经过地区
十二初一 十二初一 五月初一 四月初一 十二月初一 五月初一

非洲、印度洋、缅甸、中 国
偏太平洋、美 国
环 中国、印度、太平洋
环 中国、非洲、阿拉伯
再到日食那一天,你会做些什么准备?
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不要用所谓的“墨镜”;不要用 “太阳镜”,甚至几个叠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阳在镜子或水面 的像;
第5节 日食和月食
第一课时 日食
古代人把日食俗称天狗食日,认为是凶兆。
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出现日食呢? 活动一:两圆的遮掩探究 1、大圆代表太阳,小圆代表月亮。 [--1-----]--------- 4-----------] 2003年5月31日在挪威拍摄到的日食照片 2003年5月31日在挪威拍摄到的日食照片 不要用所谓的“墨镜”; 2003年5月31日在挪威拍摄到的日食照片 不要用所谓的“墨镜”; [--1-----]--------- 4-----------] 1、大圆代表太阳,小圆代表月亮。 2、观察者位于三个不同的角度,单眼观察小圆遮掩大圆的现象。 另外,利用小孔成像法观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阿根廷人说妖怪是只美洲虎; 用14号焊接镜看太阳; [--1-----]--------- 4-----------] ----2009年7月22日各地日食照片: 地、月、日成一直线(或大致)且月居中 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1、大圆代表太阳,小圆代表月亮。
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 1、大圆代表太阳,小圆代表月亮。
阿根廷人说妖怪是只美洲虎;
再到日阳食那一运天,你动会做的些什么轨准备?道平面有一个5º左右的夹角,因
此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第5节日食和月食教学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第5节日食和月食教学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5节日食和月食教学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日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

2.认识到日食是一种很普通的天文现象。

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日食的成因和规律。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模拟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2.意识到模拟实验的设计要与客观事实相符合;3.意识到设计模拟实验的科学性和在学习探究中的重要性。

4.引导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5.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加强科学学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日食的成因。

【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设计与根据模拟实验中的设计和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有关日食的图片、课件、录像资料等;乒乓球纸盒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 1.播放舟山市区2009年7月22日日食的视频。

2.提问:那一天,舟山的天空发生了什么?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古代的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天狗食日,那我们现在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

二、新知探索1.对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建立假设1.追问:我们同学有看到过日食这种天文现象吗?你们想知道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吗?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现在请大家6人为1组进行讨论,建立假设,开始。

2.小组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引导总结:日食的发生可能是由月球遮掩太阳而引起的3.设计模拟实验。

展示图片,提问:月球绕地球是按怎样的一个方向来运转的呢?个别回答,并请回答的学生用左手代表地球,右手代表月球模拟一下追问:也就是说从这个画面上看起来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运行?展示图片讲解: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事实上并不是一个正圆。

有时候月球离地球比较远,有时候呢,又比较近。

动画演示:月球在不同轨道上运行引导学生建立模拟实验的模型。

引导得出设计模拟实验的注意事项:(1)用一半涂黑的乒乓球模拟月球,朝向观察者是哪一面?(2)如何观察和记录?【活动一】观察三个轨道太阳出现的情况,将观察到的结果画在任务单的圆圈内,用斜线表示太阳被遮掩的部位。

七年级科学下册《4.5 日食和月食(1)》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5 日食和月食(1)》教案(新版)浙教版

日食和月食教学目标:1、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

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理和类型。

教学难点: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配合多媒体。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大球和小球各一个。

自制课件和幻灯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什么叫做月相?你能大概讲一讲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的形状特点吗?学生阅读:课本第106页阅读内容。

问:月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月相是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种自然现象——日食和月食。

(板书:第6节日食和月食一、日食)放映:日食的全过程。

问:日食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古代的人又是怎样认识的呢?投影:古代人对日食的认识。

问:古代人对日食的认识正确吗?不是的话,又是怎们形成的呢?介绍:日常生活中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遮掩现象,如看电影,汽车开过时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日食是不是由于日、地、月三个星球的运动产生的遮掩现象呢?投影:对日食的怎样形成的探究问题:日食是不是由于日、地、月三个星球的运动产生的遮掩现象呢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学生实验:观察两球的遮掩现象。

说明:A图:要求眼睛与两球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B图小球的球心稍偏上一点,C图的小球和大球的距离要短一些。

要求边实验边把看到的图象记下来。

观察时用单眼。

投影:图3-33,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请同学们比较后,回答:什么是日食?日食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1、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2、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的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思考:日全食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小组实验:如图3-34,模拟日食的实验。

要求把观察结果记录在图中。

投影:日全食过程图。

与学生进行比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①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仔细观察太阳被遮掩部分,猜测遮挡物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小提示:从外形,透明度,光亮程度等分析)
日食总是从太阳西部边缘开始到东部边缘结束
仔细观察太阳被遮掩部分,猜测遮挡物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小提示:从外形,透明度,光亮程度等分析)
当日食发生时,月球在哪里?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又有怎样的特点?
由于月球运行轨道面和地球运行轨道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①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利用老师给的实验盒,模拟日食形成过程
②遮挡物不透明 根据以下月相变化图,推测日食最可能发生在农历哪一天?
更换观察位置至2和3,把观察到的太阳的轮廓画在任务单上。 日食总是从太阳西部边缘开始到东部边缘结束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
,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
仔细观察太阳被遮掩部分,猜测遮挡物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小提示:从外形,透明度,光亮程度等分析)
利用老师给的实验盒,模拟日食形成过程
实验步骤:
1.在位置1观察,让月球在近地点凹槽运行,当月 球完全遮挡太阳时保持月球不动。
2.更换观察位置至2和3,把观察到的太阳的轮廓 画在任务单上。
3.完成步骤2后,回到位置1观察,此时保持月球 左右位置不动,移动月球至远地点凹槽,把观察到 的太阳的轮廓画在任务单上。
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根据以下月相变化图,推测日食最可能发生在农历哪一天?
初一
由于月球运行轨道面和地球运行轨道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 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全世界每年最多可以发生五次左右的日食,而对于某地而 言,三年左右才可能看到一次日偏食,三百多年才可能看 到一次日全食。
月球
日食总是从太阳西部边缘开始到东部边缘结束

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

《4.5日食和月食》(第1课时)1、[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学习科学探究过程以及培养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

根据这个要求,本节课突出新科学课程关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思想和学习的个体化;也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的习得性知识。

2、[教材分析]2.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第6节《日食和月食》的第一课时,内容属于空间科学概念,探究宏观的物质世界,为进一步探究物质的构成和特性,认识微观世界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同时,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大自然奇特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生的动重点:了解日食的形成过程和类型难点:由于初一学生还缺乏足够的光学知识,对日食的形成原因难以接受。

2.5学法指导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

2.6[课前准备]器材:大球、小球(四位学生一套)大球为太阳的模型、小球为月球的模型。

3、[教学过程](见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让学生能够.提醒学生记录大球被遮掩的月球的影子挡住我6、板书设计概念: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过程:太阳被遮部位从日轮的西边开始,东边结束。

原因:月球的影子挡住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时间:初一附: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实验一:观察两球的遮掩现象1、将结果画在右边空白的圆内(用斜线表示被遮部分)A B C实验二: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

1、在上述状况下,将小球向上或向下移动,观察此时大球的形状,如图B开始结束。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 教学设计

第5节日食和月食1教学目标1.了解日食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类型。

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

2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属于空间科学概念,初一学生对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空间概念较差,也缺乏足够的光学知识。

本课时旨在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大自然的奇特现象和规律,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3重点难点重点:日食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类型难点:由于初一学生还缺乏足够的光学知识,对日食形成的原因较难接受。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日食让时间回到2009年7月22日,你当时几岁?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呢?500年难得一遇的日全食,你见到了吗?(可让一两个学生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活动2【讲授】日食问:日食有几种类型?(让三个学生画在黑板上)点评:三种日食类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日食类型呢?生:可能是日地距离、位置不同造成的。

下面我们用活动一来解释原因。

活动一:(同桌2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前后4-5人为一个互助小组)准备一只乒乓球、一个白色硬纸板圆盘(圆盘直径大约是乒乓球的4倍)乒乓球当做月球,大圆盘当做太阳,你则代表地球上的观测者。

分别调节乒乓球和大圆盘的距离,单眼观察,在对应的方框内分别画出大圆盘被遮挡后的形状。

(用阴影表示被挡住的部分)课堂活动5分钟。

或课前活动,上课展示。

总结:(1)日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时,月球遮住了太阳光,发生日食。

2.月球本身不透明也不发光。

(2)日食出现三种类型的原因是什么?(从地月日三者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关系去描述)第一种:当地球处于本影区时发生日全食,在本影区看到日全食,在半影区看到日偏食。

第二种:当地球只处于半影区时发生日偏食。

第三种:当地球处于伪本影区时发生日环食,在伪本影区看到日环食,在半影区看到日偏食。

进一步研究:你知道日全食从哪边先开始吗?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来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教案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教案 浙教版

《4.5日食和月食》一、课文说明本课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相的成因》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系列。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

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这部分内容分为六层:1.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和插图,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以及日食的过程。

这是认识日食成因必需的事实材料。

2.提出问题:日食是怎样形成的?3.启发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思考日食的成因。

首先思考:发生日食时,是太阳本身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挡住了?一般来说,这应是思考日食成因最先想到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思考太阳的光辉是被哪个天体挡住了。

这个问题不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日食的经过,通常都会认为是太阳的光辉被挡住了,从而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然后思考太阳的光辉被哪个天体挡住了?这是思考的核心。

思考的方法是:根据日食的现象和已有知识进行推理、想像,通过多方面的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思考的步骤是:(3)从被遮挡的部分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

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西边开始,慢慢向东移动。

这说明挡住太阳的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哪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呢?已知的是地球和月球,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是月球。

(4)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三个条件月球都符合。

由此可以推想,日食时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4.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上面的推想。

模拟日食成因的实验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校的条件进行选择。

这个实验,最好用球形的或圆形的强光源当作太阳,用皮球当作月球,用人的头当作地球。

实验时最好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观察和体验以下现象:当皮球的影子落在人的眼睛上的时候,就看不见灯了或只能看见灯的一部分。

5.启发学生根据以上研究并参考日食形成示意图,推想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这个推想过程,基本是在模拟实验基础上的类比推理过程。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5日食和月食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5日食和月食 学案

七年级科学学科学习导引课题 4.5日食和月食〔课型新授课〕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原因【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探究日食的成因和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月食的成因。

2、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展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先学1、日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外表或被遮掩的现象。

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2、日食的类型:食、食、食3、日食的过程: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缘开场,缘完毕。

4、月食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或月面变暗的现象。

月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或〕。

5、月食的类型:食、食。

二、生生合作交流展示1、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当月球运动到和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上时,就会挡住射向的光,在地球上处于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或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食。

2、这时地球上的哪些地方能看到日食现象?3、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只有处在月球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2〕根据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

4、发生月食的时候,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5、你能说说月食的形成成因吗?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上时,就会挡住射向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现象。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6、这时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能看到月食呢?三、师生合作疑难解惑1、讨论、交流:比拟日食和月食的差异?〔1〕原理不同。

食是太阳光被月球遮住而看不到的;食是月球在地球的影子中,没有光照射而看不见的。

〔2〕日、地、月的位置不同。

日食时,在和之间;月食时,在和之间。

〔3〕发生的时间不同。

日食发生在农历;月食发生在农历。

〔4〕开场的部位不同。

日食是从缘开场到缘完毕;月食是从缘开场到缘完毕。

〔5〕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

日食持续的时间较,一般只有几分钟;月食持续的时间较,有时长达一个多小时。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5节 日食和月食教案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5节 日食和月食教案1 浙教版

第5节日食和月食1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

日食部分依循“日食的现象”→ “日食的成因” →“模拟日食三种类型” →“模拟一次日全食过程”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和月食的过程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

把这两种现象放在一起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两大目的:一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二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而日食的学习为日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学好第1课时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情分析(1)认知储备: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对日食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通过获取网络、报刊、杂志信息,知识储备丰富,甚至能对日食成因作一个初步的解释。

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还清楚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存在不足:学生对日食现象虽有了解,但对其成因的解释不够完整、严密,甚至是模糊。

学生在模拟实验方面应该存在较多问题,如模拟实验时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不足、对实验过程的操作失误、如何把模拟实验的结果本质化。

3设计思路我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

在设计中,从光与影的基础出发,引领学生自主构建对光源、挡光物体、受光物体三者因位置关系变化而产生投影变化的认识,并据此认识描绘出日食成因、日食三种类型、一次日全食过程,完成了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

在学生自主建构出物体之间挡光、受光与投影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再呈现一次完整日全食图片。

这一活动既肯定了学生在课堂前半段取得的活动成果,又重新建构了对日食成因及过程的认识,完成了运用本质对现象的解释。

本节课想要收到一定成效,关键就在于做好两次模拟实验。

教材中使用一大一小两个球来模拟,这固然很好地模拟了太阳和与月球,但从认知效果角度来说,可用一大一小两个圆纸片代替球体,效果更好。

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5《日食和月食》教案浙教版
讨论2: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
讨论3:当发生月食或日食时,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地区和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
三、日食和月食比较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地球上的可见范围
发生的时间
地球上可以看见持续的时间
先亏的方向
类型
看到的样子
日食
日月地
地月日
部分地区
初一
新月
几分钟
先亏西
三种
旁边有日冕
月食
日地月
引导学生从模拟实验转化到实际月食形成的过程。
讨论月食的成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由于地球遮蔽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区,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太阳光被地球遮挡,不能射到月球上,就产生了月食现象。
总结总结月食形状变化的规律。
总结:月食始于东缘,结束与西缘。
发生月食时,日、月、地三者之间处于怎样的位置?
那么,月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呢,当天的月相如何?
展示书上的月食形成示意图。
3、月食的类型
月全食(本影区)和月偏食(半影区)
有无月环食?为什么?
月食和月相有何异同点?
月食和月相变化是不同的天文现象。但月食的形成同样反应了日、月、地三者的联系。
讨论1:月全食过程图的顺序是怎样的?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比较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地球上的可见范围
发生的时间
地球上可以看见持续的时间
先亏的方向
类型
看到的样子
日食
日月地
地月日
部分地区
初一

4.5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4.5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1.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显示屏。
2.地球仪和月球仪模型。
3.日食和月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4.观测日食和月食的仪器,如望远镜或太阳镜。
课程平台:
1.学校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用于分享教学资源和布置作业。
2.科学教学相关的应用程序或教育软件。
信息化资源:
1.科学数据库和在线天文学资源。
3.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天体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观察和描述日食和月食的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主要包括:
1.日食和月食的定义、分类和形成原理。
2.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条件和观测方法。
3.日食和月食的历史记录和观测实例。
4.日食和月食的科学意义和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5.对于学生进行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演讲,我会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指出学生在演讲中的优点和不足,如表达不清晰、内容不准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
①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月球遮挡太阳/地球遮挡月球
②日食和月食的分类:全食、环食、部分食
③日食和月食的观测方法:直接观测、摄影、天文望远镜观测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答案:对。
(2)日食只会在新月期间发生,而月食只会在农历十五左右发生。(对/错)
答案:对。
(3)观测日食和月食时,需要使用特殊的仪器,如望远镜或太阳镜,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对/错)
答案:对。
3.简答题:
(1)请简述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
答案: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使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太阳被遮住一部分或全部;月食是由于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使月球表面变暗。

七年级科学下册 4.5《日食和月食》课件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4.5《日食和月食》课件1 浙教版
A中秋节 B春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我们发现日全食时,被挡住的太阳周围
还有一圈明亮的物质,这层物质是太阳
大气的一部分
(B)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太阳中心
K12课件
29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请读上图回答:
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 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___4_7_2_1_6_8_3_5_4___,此 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_日__环_食___,该现 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这__时_日__地__距__离__较_远__。
三球正好或接近在一条直线上, 并且地球处在中间;
月食原因:
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线,月 球变暗(即月球进入了地球的阴影区)
月食发生的时间:
农历十五的晚上(当时的月相为满月);
K12课件
42
月食的类型 月全食、月偏食
月食的形成 K12课件
月偏食 月全食 月偏食
43
K12课件
月食的过程
44
月食过程:
日食表
农历日期 类型
经过地区
十二初一

非洲、印度洋、缅甸、 中国
十二初一 偏 中国
五月初一 偏 中国
四月初一

中国、日本、太平洋、 美国
十二月初一 环 中国、印度、太平洋
五月初一 环 中国、非洲、阿拉伯
日食发生在农历初K一12课件
25
再到日食那一天,你会做些什么准备?
1、切勿用望远镜、普通墨镜观察。



2. 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 生? 农历初一或新月
3.是否每个月的初一都会发 生日食?
K12课件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4.5日食和月食(第一课时)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

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
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
教学
难点
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教学准备日食和月食的图片、学生自制的大圆和小圆;这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看课件来的更好
教学活动调控
引入:观看一段日食的过程录象。

讲述:日食趣闻:全球流行一个古老的传说:“天狼食日”。

你认为日食是怎么回事?
展示日食的照片。

一、日食的形成原理和日食的类型
引出:日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区域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提问:那么日食的形成原理是怎么样的呢?
让学生事先准备一大一小的两只球,大球是小球直径的4倍。

分别位于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分别观察。

(1、大、小球直径比4:1
(2、用单眼观察
(3、A、C时两球一线
(4、调节好眼与球的距离
记录三次的图形,引导学生从模拟实验转化到实际日食形成过程,将大球、小球和人眼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转化到日、月、地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总结:
(1)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全食。

(2)月球挡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偏食。

(3)月球挡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发生日环食。

让学生自己总结日食的形成原理。

(日食形成原理图,略)
3、日食过程
做上述实验,大球为太阳不动,小球为月球由右向左移:月球由西向东,对照日全食图。

教师提醒学生眼睛始终要注意大球的变化,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圆圈里。

讨论。

学生猜测。

根据要求做实验。

并得出结论:
A.大球完全被掩盖(日全食)
B.大球的一部分被掩盖(日偏食)
C.大球的中间部分被掩盖(日环食)
由于地球和月球都是不发光的球体,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必然发生黑影。

由于月球遮蔽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4、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日食会不会每天都会发生?日食应发生在农历的哪一天,当天的月相如何?
推测日偏食的过程。

提示日偏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学生利用大圆和小圆演示日偏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圆圈里。

推测日环食的过程。

提示日环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学生利用大圆和小圆演示日环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圆圈里。

为什么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观测日食时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可用涂黑的玻璃或曝光过的黑白胶片作为滤光镜。

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圆圈里。

为什么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观测日食时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可用涂黑的玻璃或曝光过的黑白胶片作为滤光镜。

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发生日食时,为什么太阳被地球遮挡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为什么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做日食形成实验,并得出日食亏损的规律。

学生实验记录下的大球被遮掩的过程图,并加以展示和交流。

让同学们之间进行评价。

太阳被月球遮掩时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日食:先亏西
回答:日月地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

初一(朔新月)
日月地三者接近于一条直线上。

月球偏上或偏下。

日月地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月球的距离靠近太阳一些。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有一个5o的左右的夹角,因此……
【板书设计】
4.5日食和月食(第一课时)1.日食的种类
(1)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全食。

(2)月球挡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偏食。

(3)月球挡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发生日环食。

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在同一条直线上。

发生日食时,太阳被地球遮挡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知识背景,因此通过实验模拟和演示来让学生观察,理解日食的成因和过程。

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还是感到学习的困难。

推测日环食和日偏食是一个拓展性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
理解日食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