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产物化学家(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天然产物化学家(一)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教研室史清文教授整理

摘要: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我国科学家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本文对近代我国著名天然产物化学家的生平及主要成就做了简要介绍。

赵燏黄(1883.2.27~1960.7.8)

1908年赵燏黄作为清廷江宁官费生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药科,先在下山顺一

郎的生药学研究室学习“和汉生药”,后又在长井长义博士的药物化学教室学习。

长井长义在1887年从麻黄中因发现麻黄素而名震一时,成为日本现代药学奠基

人,赵燏黄尽得其学。留日学生中有一批人攻药学,赵燏黄与王焕文、曾贞、胡晴崖、伍晟、蔡锺杰酝酿,于1908年秋在东京神田区水道桥明乐园的中华料理店召开了中华药学会成立大会,当时仅有会员27名,出席20名,通过了有关会则,公推比他高一级的药专同学王焕文为会长,同班同学伍晟为总干事,赵燏黄为书记,中国药学会从此诞生。迄今中国药学界公认赵燏黄为该学会创始人之一,而且是成就最大的。赵燏黄是我国近代生药学本草学奠基人、先驱和开拓者,中药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赵燏黄不仅是一代生药学、本草学大师,而且是大收藏家,为我国文化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藏古籍本草图书5,600余册全部捐赠给中国中医研究院,其中历代本草80余部近千册,仅明刻善本即有400余册,被誉为海内首屈一指之本草藏书室。

赵承嘏(1885.12.11~1966.8.6)

191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化学系并获理学士学位,1912年毕业于瑞

士工业学院并获理科硕士学位,1914年毕业于瑞士日内瓦大学并获哲学博士学

位。1914~1916年任日内瓦大学助教,1916~1922年任法国罗克药厂研究部研

究员、研究部主任。1923~192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国立东南大学)数理化学部教授。1925~1932年任北平协和医学院药物化学教授兼药理系代主任。1932~1949年任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1935年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1949~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1955年首批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承嘏毕生致力于中草药化学研究,运用近代化学方法对古老的中草药进行系统的研究,改变经典乙醇浸泡法,独创碱磨苯浸法分离提取中药成分,对植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我国近代中药化学研究的奠基人。赵承嘏对麻黄、延胡索、莽草、贝母、钩吻、雷公藤等30多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为发掘和提高祖国医药学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并为中国医药界培养了几代药学研究人才,

是中国中草药化学研究的先驱者。赵承嘏在担任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时,虽已年近古稀,但仍不辞艰辛,在国内外网罗人才,加强药物所的科研力量,不仅加强了植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而且陆续建立合成化学、药理学和抗生素等研究部门,使药物所逐步发展成为化学和生物两大学科互相渗透、互相配合、具有发展新药能力的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机构之一。

庄长恭(1894.12.25~1962.2.5)

191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专科学校。1919~192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

习并获学士学位。1921~192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1924~1931年任东北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1931~1932年任德国哥廷根大学、

明兴大学客座教授。1933~1934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1934~1945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教授。1934~1943年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为中央研究院学术评议会评议员。1948年任台湾大学校长并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庄长恭为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庄长恭除了研究甾体化合物的全合成工作以外,还和他的学生们还致力于生物碱结构的研究。他们从汉防己分离到两种结晶生物碱,其一证明为防己碱(Tetrandrin),另一种定名为防己诺林(Fangchinolin)。他对有机合成特别是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化学界享有盛誉。

许植方(1897.5.6~1982.3.18)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0~1927年先后任齐鲁大学化学系有机

化学助教、金陵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助教、菲律宾大学化学系学习。1928~1935

年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国药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35~1940年任上海交通大

学化学系讲师。1938~1940年兼任大同大学化学系教授。1940~1949年先后任福建医学院药学系教授、任北洋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等。1949~1952年任浙江大学药学系教授兼浙江医学院药学系和华东药学专科学校教授。1952~1958年先后在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教授。195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物成分化学研究室研究员。1979~1982年3月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教授。许植方是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和药学教育家。他主要从事中药成分研究,对汉防己、广防己等多种中药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分离出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并进行了结构研究,是中国植物化学早期研究者之一。他研究了鸦胆子、远志、苦参、木通、金果榄、土青木香、槐花米、槐荚、雷公藤、河白草、仙鹤草、鹤虱等中药。

陈克恢(1898.2.26~1988.12.12)

1918年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毕业。1920年美国威斯康

辛大学药学系毕业并获理学士学位。1923年获威斯康辛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

1923~1925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助教。1925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完成

第三年医学课程,转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临床室实习,并兼任药理系助教。192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晋升为药理学副教授。1929~1963年任美国礼来药厂研究部主任。1937~1968年兼任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和印地安那波里期医院医事顾问。1972年被选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名誉主席。陈克恢长期致力于中药药理研究,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药理学界引以为荣的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他的突出贡献是:首先发现麻黄素的药理作用,为推动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奠定了基础,并为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新药起了典范作用。陈克恢的成名虽然主要由于他对麻黄碱的研究有了成果,但该项研究仅用了几年时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蟾蜍毒素。陈克恢在阿贝尔实验室时(1927年)即对蟾蜍毒素的研究很感兴趣。他从蟾酥(蟾蜍)中分离到两种成分,即华蟾蜍精和华蟾蜍毒素,并发现这两种成分都有类似洋地黄的强心作用。陈克恢研究蟾蜍毒素先后达40多年。他还对400多种强心苷和甾类化合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丰富了药物化学宝库,并为其他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陈克恢还对很多其他中草药进行过研究,如汉防己、元胡、吴茱萸、贝母、百部、夹竹桃和羊角拗等。他的学术思想对合成药物的研究和中草药等天然药物的研究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黄鸣龙(1898.8.6~1979.7.1)

1920年毕业于在浙江医药专科学校(现浙江医科大学)。1920~1922年在

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1922~1924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24~

1938年先后任浙江省卫生试验所化验室主任、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药科教授、等

职。1935~1938年在德国维次堡大学化学研究所访问教授。1938~1940年分别在德国先灵药厂研究院研究甾体化学合成和英国密得塞斯医院的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女性激素。1940~1945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昆明)研究员兼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做访问教授并进行合成化学研究。1949~1952年在美国默克药厂任研究员。1952~1956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化学系主任、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黄鸣龙早期研究植物化学,曾进行过中药延胡索、细辛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后来他研究甾体化学,与合作者最先发现甾族化合物中的“双烯酮酚”反应,该反应可用于合成雌性激素。他在研究山道年类化合物的立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