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微生物代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代谢: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 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的过程。
分解代谢酶系
复杂分子
简单分子 + ATP + [H]
(有机物) 合成代谢酶系
分解与合成代谢关系
微生物代谢的三大特点:
➢细胞内生化反应都在温和条件下由酶催化 进 ➢反行应的具;有顺序性; ➢代谢过程具有高度灵敏的自动调节。 根据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生物机体 内的作用可分为:
1分子葡萄糖可降解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 并消耗2分子ATP。2分子3-磷酸甘油醛被氧 化生成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2和4分 子ATP。
EMP途径关键步骤
1. 葡萄糖磷酸化→1.6二磷酸果糖(耗能) 2. 1.6二磷酸果糖→2分子3-磷酸甘油醛 3. 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
总反应式:
葡萄糖+2NAD+2Pi+2ADP →2丙酮酸+2NADH2+2ATP
初级代谢: 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 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称为初级代谢。
一类与生物生存有关的、涉及到产能代谢和耗能代谢 的代谢类型,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中。
次级代谢:
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 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呼吸与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 (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
新陈代谢 = 分解代谢 +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 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 还原力的作用。
有氧呼吸 生物氧化的类型: 无氧呼吸
发酵
一、发酵
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 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 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 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 氧化反应
1、葡萄糖的发酵途径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 HMP 途径:戊糖磷酸途径 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途径 磷酸解酮酶途径:PK途径、HK途径
磷酸酮解途径
存在于某些细菌如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中的一 些细菌中。 进行磷酸酮解途径的微生物缺少醛缩酶,所以它 不能够将磷酸己糖裂解为2个三碳糖。 磷酸酮解酶途径有两种:
•与EMP途径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连接,可 以调剂戊糖供需关系。
•途径中的赤藓糖、景天庚酮糖等可用于芳香族氨基酸合成、 碱基合成、及多糖合成。
•途径中存在3~7碳的糖,使具有该途径微生物的所能利用利 用的碳源谱更为更为广泛。
•通过该途径可产生许多种重要的发酵产物。如核苷酸、若干 氨基酸、辅酶和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等。
EMP途径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10步反应)
耗能阶段
产能阶段
C6
C3
2NADH+H+ 2丙酮酸
2ATP
4ATP 2ATP
C6为葡萄糖,C3为3-磷酸-甘油醛
EMP途径特点:
葡萄糖分子经转化成1,6—二磷酸果糖后, 在醛缩酶的催化下,裂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分子,即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被进一步氧化生成2分子丙酮 酸,
一、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发酵与呼吸
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
生物氧化的形式
底物与氧结合 脱氢 电子
Leabharlann Baidu
生物氧化的过程有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 受氢(或电子)3个阶段。
产能(ATP) 生物氧化的功能: 产还原力[H]
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 也可通过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 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
•2. 核酮糖-5-磷酸发生同分异构化或表异构化 而分别产生核糖-5-磷酸和木酮糖-5-磷酸
•3.上述各种戊糖磷酸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发生 碳架重排,产生己糖磷酸和丙糖磷酸
HMP途径的重要意义
•为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
•产生大量NADPH2,一方面为脂肪酸、固醇等物质的合成提 供还原力,另方面可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的能量。
丙酮酸激酶 PEP+ADP
ATP+丙酮酸
2、电子水平磷酸化
底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电 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到氧或其他 氧化物,同时形成ATP的过程称 电子水平磷酸化或呼吸水平磷酸 化。
呼吸链:由许多电子载体按它们的氧化还原电势升高 的顺序排列起的链称为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通常称为次级代谢产 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根据 其作用,可将其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 毒素及维生素等类型。
结构:
{ { 光合磷酸化
ATP的生成方式: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电子传递磷酸化
1、底物水平磷酸化
通过转移底物在生物氧化过程 中形成的高能磷酸键,直接形成 ATP的过程称底物水平磷酸化。
•HMP途径在总的能量代谢中占一定比例,且与细胞代谢活 动对其中间产物的需要量相关。
ED途径
ED途径的特点
•葡萄糖经转化为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后, 经脱氧酮糖酸醛缩酶催化,裂解成丙酮酸和3-磷酸 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再经EMP途径转化成为丙酮 酸。结果是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1分子 ATP。
CoA ↓丙酮酸脱氢酶
乙酰CoA, 进入TCA
EMP的生理功能 (1)供应ATP和NADH (2)连接其他代谢途径的桥梁 (3)为生物合成提供中间物 (4)逆向反应进行多糖的合成
HMP途径
HMP途径降解葡萄糖的三个阶段
•HMP是一条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 途径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 NADPH+H+形式的还原力和多种中间代谢产 物的代谢途径 •1. 葡萄糖经过几步氧化反应产生核酮糖-5-磷 酸和CO2
•ED途径的特征反应是关键中间代谢物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 油醛。ED途径的特征酶是KDPG醛缩酶.
•反应步骤简单,产能效率低.
• 此途径可与EMP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相连 接,可互相协调以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 同中间代谢物的需要。
PK途径:磷酸酮糖裂解途径
分解代谢酶系
复杂分子
简单分子 + ATP + [H]
(有机物) 合成代谢酶系
分解与合成代谢关系
微生物代谢的三大特点:
➢细胞内生化反应都在温和条件下由酶催化 进 ➢反行应的具;有顺序性; ➢代谢过程具有高度灵敏的自动调节。 根据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生物机体 内的作用可分为:
1分子葡萄糖可降解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 并消耗2分子ATP。2分子3-磷酸甘油醛被氧 化生成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2和4分 子ATP。
EMP途径关键步骤
1. 葡萄糖磷酸化→1.6二磷酸果糖(耗能) 2. 1.6二磷酸果糖→2分子3-磷酸甘油醛 3. 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
总反应式:
葡萄糖+2NAD+2Pi+2ADP →2丙酮酸+2NADH2+2ATP
初级代谢: 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 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称为初级代谢。
一类与生物生存有关的、涉及到产能代谢和耗能代谢 的代谢类型,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中。
次级代谢:
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 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呼吸与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 (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
新陈代谢 = 分解代谢 +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 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 还原力的作用。
有氧呼吸 生物氧化的类型: 无氧呼吸
发酵
一、发酵
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 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 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 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 氧化反应
1、葡萄糖的发酵途径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 HMP 途径:戊糖磷酸途径 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途径 磷酸解酮酶途径:PK途径、HK途径
磷酸酮解途径
存在于某些细菌如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中的一 些细菌中。 进行磷酸酮解途径的微生物缺少醛缩酶,所以它 不能够将磷酸己糖裂解为2个三碳糖。 磷酸酮解酶途径有两种:
•与EMP途径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连接,可 以调剂戊糖供需关系。
•途径中的赤藓糖、景天庚酮糖等可用于芳香族氨基酸合成、 碱基合成、及多糖合成。
•途径中存在3~7碳的糖,使具有该途径微生物的所能利用利 用的碳源谱更为更为广泛。
•通过该途径可产生许多种重要的发酵产物。如核苷酸、若干 氨基酸、辅酶和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等。
EMP途径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10步反应)
耗能阶段
产能阶段
C6
C3
2NADH+H+ 2丙酮酸
2ATP
4ATP 2ATP
C6为葡萄糖,C3为3-磷酸-甘油醛
EMP途径特点:
葡萄糖分子经转化成1,6—二磷酸果糖后, 在醛缩酶的催化下,裂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分子,即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被进一步氧化生成2分子丙酮 酸,
一、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发酵与呼吸
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
生物氧化的形式
底物与氧结合 脱氢 电子
Leabharlann Baidu
生物氧化的过程有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 受氢(或电子)3个阶段。
产能(ATP) 生物氧化的功能: 产还原力[H]
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 也可通过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 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
•2. 核酮糖-5-磷酸发生同分异构化或表异构化 而分别产生核糖-5-磷酸和木酮糖-5-磷酸
•3.上述各种戊糖磷酸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发生 碳架重排,产生己糖磷酸和丙糖磷酸
HMP途径的重要意义
•为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
•产生大量NADPH2,一方面为脂肪酸、固醇等物质的合成提 供还原力,另方面可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的能量。
丙酮酸激酶 PEP+ADP
ATP+丙酮酸
2、电子水平磷酸化
底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电 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到氧或其他 氧化物,同时形成ATP的过程称 电子水平磷酸化或呼吸水平磷酸 化。
呼吸链:由许多电子载体按它们的氧化还原电势升高 的顺序排列起的链称为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通常称为次级代谢产 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根据 其作用,可将其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 毒素及维生素等类型。
结构:
{ { 光合磷酸化
ATP的生成方式: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电子传递磷酸化
1、底物水平磷酸化
通过转移底物在生物氧化过程 中形成的高能磷酸键,直接形成 ATP的过程称底物水平磷酸化。
•HMP途径在总的能量代谢中占一定比例,且与细胞代谢活 动对其中间产物的需要量相关。
ED途径
ED途径的特点
•葡萄糖经转化为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后, 经脱氧酮糖酸醛缩酶催化,裂解成丙酮酸和3-磷酸 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再经EMP途径转化成为丙酮 酸。结果是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1分子 ATP。
CoA ↓丙酮酸脱氢酶
乙酰CoA, 进入TCA
EMP的生理功能 (1)供应ATP和NADH (2)连接其他代谢途径的桥梁 (3)为生物合成提供中间物 (4)逆向反应进行多糖的合成
HMP途径
HMP途径降解葡萄糖的三个阶段
•HMP是一条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 途径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 NADPH+H+形式的还原力和多种中间代谢产 物的代谢途径 •1. 葡萄糖经过几步氧化反应产生核酮糖-5-磷 酸和CO2
•ED途径的特征反应是关键中间代谢物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 油醛。ED途径的特征酶是KDPG醛缩酶.
•反应步骤简单,产能效率低.
• 此途径可与EMP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相连 接,可互相协调以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 同中间代谢物的需要。
PK途径:磷酸酮糖裂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