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片检查在微生物检查中的意义
阴道微生态检查

阴道微生态检查阴道微生态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阴道内菌群的状态和平衡程度。
阴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对女性的健康非常重要,它与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阴道微生态检查进行详细介绍。
阴道微生态检查是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测,以了解阴道内相关微生物的构成和数量。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阴道分泌物涂片、培养和PCR等。
阴道分泌物涂片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检查方法。
医生将采集的阴道分泌物涂抹在载玻片上,然后用特殊的染色剂染色,观察涂片下显微镜下的细菌数量、种类和形态等特征。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一般可以在医生办公室或诊所内完成。
培养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
医生将采集的阴道分泌物放入含有特定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例如细菌的种类、数量和药敏结果等。
但是,培养方法需要较长时间,一般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PCR是一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微生物的DNA或RNA,从而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通过PCR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阴道微生物的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但是,PCR检测设备和试剂比较昂贵,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并且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阴道微生态检查的结果可以评估阴道内菌群的状态和平衡程度。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的菌群主要由乳酸杆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组成,乳酸杆菌能够产生乳酸和酸性物质,维持阴道的酸碱平衡,起到保护阴道免受感染的作用。
如果阴道内的菌群失去平衡,例如乳酸杆菌数量减少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就可能导致阴道感染和妇科疾病的发生。
阴道微生态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例如,如果检查结果显示阴道菌群失衡并出现其他致病微生物,医生可能会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恢复阴道内菌群的平衡。
此外,阴道微生态检查还可以提供指导选择适合的产后护理方法、避孕方法和抗菌产品。
除了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阴道微生态检查还可以在妇科手术前后评估阴道菌群的状态,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微生物检验中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的运用对比

微生物检验中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的运用对比一、前言检验科是临床较重要的科室,对微生物样本的检验有着较高准确度及精准度,是临床较重要的检验方法。
长期以来,临床采用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较长的检验时间,极易耽误患者治疗时机,进而加重了患者病情[1]。
因此,临床应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来检验,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
本文现比较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二、现状分析微生物检验主要是对患者身体采集标本,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处理标本,根据标本的检验表现,来判断患者身体是否存在一定疾病。
临床诊断中微生物检验是其常用方法,可为患者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如何选择微生物检验方法至关重要。
三、问题确立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医学技术也在向上发展,微生物检验是医院检验中较重要的一环,需引用更多的医学技术来提高临床检验率。
当前,临床对微生物的检验,常将细菌培养作为检验金标准,但细菌培养的时间相对较慢、镜检准确度较低,从而限制了检验效率。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进行对比分析。
四、目的通过比较细菌检验与涂片镜检的检验,旨在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
五、文献查证当前,临床学者对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且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马菊元[2]学者选择2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实施微生物检验,通过研究发现无菌体液标本合格率为100%,痰液标本符合率为80%。
杨绪良[3]学者选择300个样本进行对比,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结果发现300例标本中,涂片镜检合格率为86.33%,涂片镜检出的细菌检出率为74.13%。
以上研究充分证实涂片镜检可做出较精确报告,能够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
六、实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89例检验科不同类型标本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来源于我院自2020年1月-2021年12月,纳入标准:提供标本者年龄的超过18岁,不超过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较完整;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1. 引言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标本中细胞和微生物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2.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原理和方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查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检标本(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直接涂于玻璃片上,经过染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 - 准备好干净的玻璃片和工具; - 将待检标本取适量滴于玻璃片上,并将另一块玻璃片紧贴其上; - 用力推动两块玻璃片使标本均匀分布; - 染色处理:常用染色剂有伊红染色、吉姆萨染色等; -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结果。
3.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在临床中的意义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疾病诊断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获得疾病的初步诊断信息。
通过观察细胞和微生物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细胞是否异常、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等。
例如,在感染性疾病中,可以通过直接涂片镜检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和数量,从而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3.2 感染性疾病监测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是监测感染性疾病传播和流行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大量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测感染性疾病的爆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流感季节,医院可以对就诊患者进行咽拭子直接涂片镜检,以便及早发现和诊断流感病例,从而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传播。
3.3 肿瘤筛查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在肿瘤筛查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观察涂片中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例如,在宫颈癌筛查中,医生可以通过对宫颈抹片进行直接涂片镜检,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异常,并进一步进行细胞学分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变。
4.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应用4.1 呼吸道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必要性及检验方法

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必要性及检验方法关于微生物检测,大家可能都只是听说过,但是对于这个方面并没有一个正确或者是科学的认知,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微生物检测的相关知识,主要从微生物检测的必要性和相关检验方法两个方面开展。
第1点,微生物检测的必要性在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的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会侵犯人体,在人体中生长繁殖并且释放毒性物质,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病理变化。
病原微生物检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衣原体、支原体等。
关于病原微生物检测,并非是一个新的领域,而基于病原学证据的抗感染治疗一直都是临床上开展诊疗的金标准。
通过尽早识别致病病原微生物从而采取合适的抗感染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重症感染患者而言,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感染的判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由于医院感染与微生物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通过加强医院的微生物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空气作为微生物传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合适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为各种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通过检测微生物含量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避免人的身体不受微生物的危害。
第2点,微生物检验方法关于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方法,除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涂片染色、培养分离、免疫学技术、核酸检测等,还有基于先进技术而诞生的二代测序技术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一种检测方法,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能够正确选择利用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并做到对检测结果的正确解读才是临床中的重点。
(1)涂片技术:该技术是细菌、真菌检查中最经典的方法。
这种检验方法其操作简单且快速,还具有一定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涂片技术作为形态学检查的一种,对于临床中判定感染,快速获得病原学依据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2)病原培养分离:在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的过程中,病原培养分离仍然是其核心方法之一。
虽然这种方法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且检出阳性率较低,获得病因证据也相对困难,但是其优势也十分明显。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特介绍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与分析点评。
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
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
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
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
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4-2021.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对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分析检验结果。
结果:无菌体液样本共40例,均为合格样本,合格率为100%。
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检出阳性例数为4例,检出阴性例数31例,总符合例数为35例,符合率为87.50%(35/40);54例痰液样本中,合格样本例数为48例,合格率为88.89%(48/54),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检出阳性例数为31例,检出阴性例数10例,总符合例数为42例,符合率为85.42%(41/48)。
6例粪便样本含有大量菌群,涂片镜检只能观察到菌群情况,对是否存在真菌感染进行判断,难以明确具体病原菌。
结论: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均各有利弊,临床可结合两种方式进行维生素检验,提高检验准确性。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细菌培养;涂片镜检;临床价值微生物检验是临床十分常用的一种基础检验方式,通过采集受检者样本,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标本,之后结合标本检验结果判断受检者机体情况,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1]。
微生物检验的主要方式为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其中涂片镜检是病原学诊断的常用方式,而细菌培养是微生物检验的金标准,但是细菌培养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涂片镜检存在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因此在临床工作阶段需要综合两种检验手段,这样才能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
基于此,本研究对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20.4-2021.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对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无菌体液样本共40例(血液样本17例,中段尿样本10例,脑脊液样本3例,胸腹水样本10例),痰液样本共54例,粪便样本共6例。
1.2方法对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
细菌培养方法:完成标本采集后,根据分区划线方法在平板上进行接种,之后将平板放置于培养箱内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需要超过18h,同时低于24h。
微生物送检标本在培养前进行涂片镜检的意义探析

龙源期刊网 微生物送检标本在培养前进行涂片镜检的意义探析作者:史治国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医院检验科承担着病原微生物检验的重要工作,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直接关系到临床诊疗[1]。
微生物标本培养前先进行涂片镜检能明确标本的质量,并且提前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指明大致方向。
本研究选取218份微生物送检标本为例,探究涂片镜检的应用意义,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检验科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取的微生物送检标本218份为研究对象,其中痰液标本(均来自下呼吸道)135份,尿液标本33份,分泌物标本50份。
1.2方法(1)涂片镜检:痰液标本和分泌物标本:使用无菌棉签挑取标本中脓性、黏性或血性的部分放在两个玻片中间,以加压方式展开标本,以反向方式交错拉动两个玻片,得到均匀的涂片,待自然干燥后用革兰染色,镜检。
对于尿液标本,取标本5~8ml置于无菌试管中,离心后取沉渣涂片,待干燥后革兰染色、镜检。
(2)分离培养。
在痰液标本中加入等量1%胰酶溶液,使其均质化,将处理好的痰液标本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和沙保罗平板,置于5%~10%CO2环境中,35℃培养24~48h。
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经处理后接种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然后在35℃下培养24~48h。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数据的对比采用x2检验,P2 结果2.1两种方法的符合率 218份标本首先经涂片镜检有18份标本不合格,剔除后对200份合格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合格的标本中:痰液标本128份,尿液标本27份,分泌物标本45份。
200份合格标本共培养出致病菌69株,其中痰液标本45株,尿液标本5株,分泌物标本19。
涂片检查在微生物检查中的意义

涂片检查在微生物检查中的意义一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的诊断意义正常人类的体液是无菌的,在排除标本被污染的情况下,如果在体液标本中测出细菌那么应该考虑病原菌感染。
正确留取的无菌体液标本进行规范的涂片操作后其结果与细菌培养的结果紧密相关,细菌培养速度较慢,而涂片检查的速度较快,可以在收到标本的半个小时内将结果反馈至临床,作为临床及时有效的进行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根据。
血液感染是最为致命的临床感染之一,严重感染者可能导致死亡,对于病原菌快速正确的判断能够使得医生抓住最好的治疗时机,以拯救患者生命。
血液标本不能直接进行涂片检查,只可以进行细菌培养,但是一旦培养仪器出现阳性报警或者血培养瓶里出现细菌生长信号的时候,涂片检查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涂片的革兰染色结果,使医生可以推测病原菌并及时使用对应的抗菌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
二痰标本涂片的意义痰标本涂片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判断标本留取的质量。
合格的痰标本涂片检查可以预测培养的结果,提前指导临床的药物使用。
发现少见菌或者特殊菌的感染是痰标本涂片革兰染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它可以为临床感染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我国结核感染患者较多,在近些年因为不规范的药物使用或者出现混合感染,导致较多活动性结核患者的病状特征没有规律,临床医生在使用涂片检查送检痰液标本的时候容易忽视痰涂片找抗酸杆菌,而部分专业素养较高的医生可以在图片中发现一些“鬼影细胞”,从而发现疑似抗酸杆菌感染,并通过抗酸染色、结核PCR等技术进行验证,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情报。
三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的意义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用于判断生殖道感染的细菌来源,尤其是可以作为重要手段辅助女性的细菌性阴道病或者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
四粪便标本涂片检查的意义由于粪便标本中存在大量的正常菌群,临床粪便标本涂片检查难以判断病原菌,所以粪便标本一般不做涂片检查,但是当患者出现菌群失调或者怀疑出现了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时,可做涂片检查。
对比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对比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年2月我院接受微生物检验的100例患者,均接受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两种微生物检查方式,将检验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菌株检出情况。
结果: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菌株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为病原菌类型判断、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细菌培养;涂片镜检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同时抗菌药物的应用愈发广泛,药物的耐药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十分常见[1]。
为了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合理用药深受临床重视。
微生物检验作为临床基础检验方法,不但能够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病原学依据,判断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微生物检验能够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指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2]。
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基于此本研究对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年2月我院接受微生物检验的100例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54例和46例,年龄区间42-71岁,平均(54.27±4.05)岁;标本类型:痰液标本13份,分泌物标本6份,中段尿标本10份,静脉血标本40份,其他31份。
1.2 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微生物检验,主要内容:(1)标本采集。
针对需要采集痰液标本的患者,采集前嘱咐患者漱口,指导其有效咳嗽,咳出深部痰液,采用专用收集杯进行采集;针对分泌物标本的采集,采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灭菌拭子对伤口部位脓液或病灶深部分泌物进行采集;尿液标本采集为中段尿,在检查当日清晨做好患者尿道口、会阴等部位清洁工作,指导患者排尿期间取中段尿,10mL;静脉血标本为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2h内送检。
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意义

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意义发表时间:2017-07-19T15:30:27.3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作者:黄小文[导读] 以便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治疗,提高医疗的效率,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病情的目的,值得医学界的推广使用和共同重视。
(永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目的研究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查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
方法以临床送检的106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为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之后进行涂片检查,分析讨论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出情况的影响。
结果在106例样本检测中,共有96例被检出微生物,其中以革兰阴性病菌例数所占比例最高为63.4%;而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所占比例为8.45% 和5.32%;革兰阴性菌中又以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构成比最高为25.93% 和22.34%;在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所占比例最高为14.89%;而痰液、尿液、脓液和腹水标本的微生物检出情况和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情况符合率分别为85.71%、83.78%、78.95%、75.00%。
结论标本进行涂片检查后与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差异较小,因此可以诊断出原菌感染类型,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
关键词:涂片检查;微生物检验;作用与影响临床微生物检查中常常用到涂片检查,而其用法一般是先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之后在进行涂片检查,通过这样的方式确诊原菌感染类型从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
然而细菌培养并不是瞬时完成的,其间有一个培养的过程,当细菌培养完成后再进行涂片检查,这样会使患者病情受到耽误,从而加重病情。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初始标本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后检查在微生物检查中的差异性较小,这种现象对开发细菌培养涂片检查有启发性的作用。
为研究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对初始标本进行涂样检查后与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讨论两种涂片检查方法的差异,并判断初始标本涂片检查的医学价值。
涂片检查在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有什么应用意义?唐志鹏

涂片检查在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有什么应用意义?唐志鹏发布时间:2023-07-10T12:53:07.677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7期作者:唐志鹏[导读] 涂片检查是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涂片检查是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包含痰标本涂片检查、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便标本涂片检查、真菌涂片检查等,不同类型涂片检查的应用意义具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分别说说各种类型涂片检查的应用意义。
1.痰标本涂片检查痰标本涂片检查是取痰液标本进行涂片和镜检,观察微生物状况,而痰液是肺泡、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因此,痰标本涂片检查可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肺吸虫等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价值。
痰标本涂片检查还能发现少见菌或特殊菌感染,如奴卡菌是一种少见菌,但是,其会引起慢性化脓性、播散性、恶急性疾病,早期检出奴卡菌对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痰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可发现革兰染色阳性、短或长的分枝菌丝,高度提示这类菌丝属于可疑奴卡菌,再采用改良Kinyoun抗酸染色法进行复查,可检出奴卡菌。
另外,痰标本涂片检查还能快速检出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类型,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评估疗效和进行疾病预后判断等。
2.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指的是取受检者血液、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鞘膜液等体液作为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其中,血液涂片检查主要是取受检者末梢血或静脉血进行涂片检查,可检出外周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形态等是否异常以及机体是否携带病原体。
脑脊液涂片检查可以检出受检者是否存在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水肿等疾病。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涂片检查可检出淋巴瘤、白血病、腺癌、鳞癌、免疫岛病等。
关节腔积液涂片检查可检出关节腔积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数,若中性粒细胞<0.30,白细胞数为(3-5)×109/L,提示机体发生绒毛结节状滑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轻度非感染性炎症疾病,若中性粒细胞>0.50,白细胞数为(12-50)×109/L,提示机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重度非感染性炎症疾病。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的临床检查方法,其临床意义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
一、提高诊断效率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查方法。
通过直接观察标本中的细胞、微生物等结构,可以快速地进行初步诊断。
与传统的培养方法相比,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无需等待细菌培养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
二、提高诊断准确率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可以直接观察标本中的细胞、微生物等结构,避免了细菌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菌变异、细菌死亡等问题,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尤其是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时,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可以快速确定病原体的种类,有助于及时进行治疗。
三、节省诊断成本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不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和设备,只需要标本、显微镜等简单设备即可进行。
相比传统的培养方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可以大大节省诊断成本,降低医疗费用。
四、有助于早期筛查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可以快速、直观地发现细胞异常、微生物感染等
问题,有助于早期筛查疾病。
在肿瘤筛查中,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可以发现早期肿瘤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五、有助于病因学研究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可以直接观察细胞、微生物等结构,对于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观察,可以了解病原体的形态、特征等信息,有助于深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机制。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的临床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应根据病情和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微生物标本临床意义

微生物标本临床意义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一、呼吸道标本1、常见病原菌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常居的细菌群,下呼吸道是无菌的,但下呼吸道分泌物经上呼吸道排出时通常受到正常菌群的污染,故从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上呼吸道的正常细菌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存在由该细菌引起的感染。
上呼吸道的常居菌主要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微球菌与口腔厌氧菌等,低齡儿童的咽部还可携带肺炎链球菌或嗜血杆菌。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因感染部位而有所差异。
咽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群链球菌:喉炎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中耳炎常见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口腔厌氧菌:游泳后中耳炎的病原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卡他莫拉菌、化脓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嗜肺军团菌、诺卡菌、多杀巴斯德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社区获得性、进行性、坏死性肺部病变。
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于呼吸道插管患者,病原菌大多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孢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不动杆菌等)。
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黏液型铜绿假单孢菌。
粒细胞减少患者不仅对细菌感染而且对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丝状真菌、肺孢子菌及诺卡菌是器官移植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患者容易受到侵袭性真菌感染。
2、涂片检查痰液标本质量筛查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可以接收进行细菌培养标本的条件是:①痰液标本:平均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②气管吸出痰液:平均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或20个油镜视野至少能见1个细菌;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鳞状上皮细胞数<细胞数的1%。
微生物标本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一、呼吸道标本1、常见病原菌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常居的细菌群,下呼吸道是无菌的,但下呼吸道分泌物经上呼吸道排出时通常受到正常菌群的污染,故从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上呼吸道的正常细菌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存在由该细菌引起的感染。
上呼吸道的常居菌主要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微球菌与口腔厌氧菌等,低齡儿童的咽部还可携带肺炎链球菌或嗜血杆菌。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因感染部位而有所差异。
咽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群链球菌:喉炎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中耳炎常见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口腔厌氧菌:游泳后中耳炎的病原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卡他莫拉菌、化脓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嗜肺军团菌、诺卡菌、多杀巴斯德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社区获得性、进行性、坏死性肺部病变。
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于呼吸道插管患者,病原菌大多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孢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不动杆菌等)。
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黏液型铜绿假单孢菌。
粒细胞减少患者不仅对细菌感染而且对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丝状真菌、肺孢子菌及诺卡菌是器官移植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患者容易受到侵袭性真菌感染。
2、涂片检查痰液标本质量筛查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可以接收进行细菌培养标本的条件是:①痰液标本:平均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②气管吸出痰液:平均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或20个油镜视野至少能见1个细菌;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鳞状上皮细胞数<细胞数的1%。
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01月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患者200例,全部患者采集标本后均给予细菌培养以及涂片镜检,分析其应用效果。
结果:无菌体液标本合格率为100%,通过细菌培养、涂片镜检检查后,阴性100例,阳性10例,符合率为79.13%。
痰液标本合格率为80.0%,通过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检查后阳性9例,阴性18例,符合率为67.5%。
因粪便标本11例菌群数量较高,故在涂片镜检后仅可对菌群进行观察,亦可对有无真菌感染现象予以判断,但无法鉴定其病原菌。
结论:涂片检验、细菌培养在微生物检验中各有优劣处,联合应用两种检验方式更有利于将检验效果提高。
[关键词]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微生物检验;价值临床在行微生物检验时,需采集患者的标本,并以合适方式行标本处理,而后结合标本检验结果判断患者的身体情况。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案之一,可为患者提供治疗根据。
近年来伴随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临床对微生物检验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均为微生物检验常用方案。
本次我院随机选取了2019年10月-2021年01月接受微生物检验的200例患者予以研究。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始于2019年10月,终于2021年01月,研究对象为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患者200例。
入组患者中,痰液标本、中段尿液标本、脑脊液标本、胸腹水标本、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分别为50例、45例、38例、30例、26例以及11例。
其中血液标本、胸腹水标本、脑脊液标本以及中段尿标本为无菌体液标本。
1.2方法200例微生物检验患者均接受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具体为:(1)细菌培养:标本选好后依据分区划线方法将其接种于平板上,然后于培养箱内放好平板,予以18-24h的培养,培养期间设置二氧化碳浓度为5%。
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检测仪器的自动化程度、速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检测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仪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检测的速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
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对先进设备进行验证、校准和补充[1],而细菌培养虽然是“金标准”,但耗时较长,且不易观察到菌群相对量和细菌与白细胞的关系,而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则是涂片。
进行脑脊液涂片,主要是看致病性细菌,如脑膜炎等。
考虑是不是得了真菌性阴道炎,可以通过刮取阴道分泌物,然后做涂片。
假如是子宫颈内有什么疾病,可以抽取子宫颈内的一些分泌物做涂片。
大便涂片一般可以判断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或白色假丝酵母,有助于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
咽白喉咙需要进行咽部分泌物涂片,通过涂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白喉棒状杆菌,同时还能判断是不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鼻分泌物涂片可以通过从鼻粘膜中抽取少量的粘液涂片来判断有无感染,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一、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的诊断价值血液,脑脊液,胸,腹,心包,关节腔和鞘膜液均有不同程度的无菌体液。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些体液应该是无菌性的,当样本中发现有细菌时,就应该认为是致病菌。
正确的留取和正确的涂片方法是影响细菌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3],脑脊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穿刺液培养与离心后革兰染色(脑脊液墨汁染色找隐球菌)的结果符合率可超过80%,而且涂片结果可以在接到样本30分钟内反馈给临床,这为临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痰标本涂片的价值痰涂片对痰液样本的保存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若样本满足以下要求,则可接受并作细菌培养:1)痰样本:每个低倍镜下的平均鳞状上皮细胞数目小于10个;(2)从气管吸取的痰中,在低倍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的数量在10以下,而在油镜下20个视野中,则可看到1种以上的细菌;(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鳞片上皮细胞数目<1%,其中鳞片上皮细胞数目为1%。
原始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

目前 微 生 物学 检 验 正 向 自动 化发 展 。根据 美 国
推 行 自动 化 中的教 训 , 本 涂 片 手 工 操 作 仍 不 能 缺 标
杆 菌 , 他革 兰 阳性小 杆 菌 , 曲菌 , 杆菌 , 螺 旋 其 弯 螺 疏 体 , 端 螺 旋 体 及 曲霉 菌 等 ( 们 用 革 兰 染 色 常 漏 钩 它 检 )还能 观 察 微 生物 的动力 。丹 麦微 生 物 实验 室 将 , 血 培养 物 的 位 相 显 微 镜 检 查 早 已 定 为 工 作 常 规 , 在 检查 未 离 心 小便 湿 片 时 , 又将 位 相 显 微 镜 观 察 作 为 小便 细菌 数 半 定 量 测 定 , 助 诊 断 尿 路 感 染 _ 。台 辅 2 j 湾 临床 微 生 物学 家 蔡 文 城 教 授 在 脓 、 口及 体 液 标 伤 本 的检 验 中特 别指 出 :肺 及 脑 化 脓性 检 体 在直 接 革 “ 兰涂 片常 看 不到 细 菌 , 用 相 位 差 显 微 镜 观察 湿 涂 可
内外分 明, 容易看清 细菌和细胞形态特 点。制作方
法 除涂 抹 法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本 的滴 片法 外 , 有 滚动 棉 签 的 液 还
滚 片法 , 织 标 本 的印 片法 , 液 标 本 的 压 片 法 , 组 痰 诊
中走 过 弯路 。 由于 忽 略 了对 标 本 片 中培 养菌 落 的观 察 , 使 自动 化 检 验结 果 答 非所 问 , 至误 导 。后 把 常 甚 有 经验 技 师 请 回 , 涂 片 和 平 板 的判 读 (merad 作 s a n
一
( ) 择 药 敏 纸 片 ;3早 期 诊 断 ;4  ̄ 定 合 格标 本 ; 2选 () ()l J ( ) 定 主 要病 原 菌 ;6 病 原 菌 半 定 量 ;7 查 腹 泻 5确 () ()
探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意义

探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意义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意义。
方法:2013年1月~2014年9月共收集194例标本,以普通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进行检查,试剂为革兰染液。
结果:194例标本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24.23%(47/194),革兰染色发现细菌率为30.93%(60/194),有白细胞及活动细粒的阳性率为77.32%(150/194)。
150例检出存在较多白细胞及活动细粒的标本经革兰染色后检查出细菌标本60例(40%),60例经革兰染色发现细菌标本经细菌培养发现阳性47例(24.23%)。
结论:生理盐水涂片直接观察及革兰染色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标签: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微生物;检验;意义生理盐水涂片的直接观察指的是把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在进行;革兰染色之前,先将标本涂成薄片于10×40倍的高倍镜下对标本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真菌孢子、菌丝、活动细粒等进行直接观察,从而快速的对感染性质进行初步判断[1]。
为了对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笔者近年来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集的194例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先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9月共收集194例标本,所有标本均为住院部及门诊的送检标本,其中男107例,女87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38.8±10.5)岁;标本种类:关节液42例,胸腹水46例,脓性分泌物51例,前列腺液32例,脑脊液23例。
1.2检验方法以普通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进行检查,试剂为革兰染液。
细菌鉴定采用ATB细菌自动鉴定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标准菌株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活动细粒观察方法:对胸腹水、脑脊液等稀薄标本取离心沉淀,以无菌接种环做成薄片;对脓疱穿刺液、脓性分泌物等粘稠标本以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然后制成薄片;经高倍镜观察到比较多的细小、做伸缩颤动、翻滚运动、旋转运动的细粒,也就是活动细粒。
探讨微生物检验中细菌培养、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

系统医学 2023 年 7 月第 8 卷第 13期探讨微生物检验中细菌培养、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信统艳邹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山东邹平256200[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中细菌培养、涂片镜检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邹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收检的200例标本(痰液标本57例、尿液标本58例、脓液标本46例、胸腹水标本39例)先进行涂片镜检,再进行细菌培养,以精密度验证法为金标准,对比单一的涂片镜检、涂片镜检联合细菌培养在不同标本的微生物检出阳性率。
结果精密度验证法显示200例标本中均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类型包括53例革兰阳性菌、96例革兰阴性菌、51例真菌;细菌培养联合涂片结果显示痰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2.46%、尿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6.21%、脓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4.78%、胸腹水标本诊断符合率为79.49%,涂片镜检结果显示痰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9.47%、尿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9.66%、脓液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6.96%、胸腹水标本诊断符合率为84.62%。
涂片镜检、涂片镜检联合细菌培养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7、1.000、0.333、0.667,P>0.05)。
结论微生物检验中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对微生物类型进行较可靠的鉴别,但在细菌培养后进行涂片镜检具有操作时间较长的缺点,因此建议将直接对原始标本进行涂片检测作为首选方案。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涂片镜检;细菌培养;阳性球菌;阴性杆菌;真菌[中图分类号]R4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7(a)-0047-04Diagnostic Value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Microscopic Smear in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XIN Tongya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Zoup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ouping, Shandong Province, 256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microscopic smear in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 two hundred samples (57 sputum samples, 58 urine samples, 46 pus samples and 39 pleural and abdominal fluid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of Zoup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ere examined by microscopic smear, and then bacterial culture was performed. The accuracy verification method was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compare the positive rate of microbe detected in different specimens by single microscopic smear, microscopic smear combined with bacterial cul⁃ture. Results The precision verification method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icroorganisms in all 200 samples, including 53 gram-positive bacteria, 96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51 fungi. 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smear showed that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82.46% for sputum specimen, 86.21% for urine specimen, 84.78% for pus specimen and 79.49% for pleural fluid specimen.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sputum speci⁃men, urine specimen, pus specimen and pleural fluid specimen were 89.47%, 89.66%, 86.96% and 84.62%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bservation indexes of microscopic smear, microscopic smear combined with bacterial culture (χ2=2.667, 1.000, 0.333, 0.667, P>0.05). Conclusion In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both microscopic smear, and bacterial culture have good application value and can be used for more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types. However, the operation time of microscopic smear, after bacterial culture is longer, so it is rec⁃ommended that direct smear detection of the original specime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3.047[作者简介] 信统艳(1976-),女,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检验。
单菌落涂片实验报告

单菌落涂片实验报告引言在微生物学中,单菌落涂片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方法,用于分离纯培养单菌菌株。
该实验通过分离单一菌落,可以研究和鉴定微生物,深入了解其特征和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转移到凝胶碗中的样品,分离单菌落进行后续分析。
实验步骤1. 准备物品- 培养基:选择适合目标菌株的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
- 工具:包括凝胶碗、炉头、酒精灯、灭菌夹、接种环和铲子等。
2. 涂片- 使用接种环或铲子从培养基上取一小块样品。
- 将样品均匀涂抹在凝胶碗的表面上。
-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涂片数量的要求。
3. 灭菌- 将凝胶碗置于炉头或酒精灯上加热,使培养基上的样品温度升高。
- 当涂片上的样品开始融化或气泡产生时,将火源移开。
- 等待凝胶碗完全冷却。
4. 培养- 在恰当的环境下,将凝胶碗放置在恒温箱或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 根据不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5. 观察和鉴别- 观察凝胶碗上的菌落,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 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的微观结构。
- 根据菌落特征和显微观察结果,进行初步的鉴别。
结果和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琼脂培养基,并成功进行了单菌落涂片实验。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我们可以初步鉴别微生物,并根据其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来查找可能的菌株。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菌落的形状有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等,颜色有透明、白色、黄色、红色等,大小也各不相同。
这些特征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的菌株分类和鉴别提供重要线索。
然而,单菌落涂片实验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涂片过程中可能出现样品的混合,导致培养出的菌落并不纯净。
其次,在观察菌落时,我们只能依靠肉眼和显微镜来观察,可能存在主观误差。
因此,在进行最终的鉴别和确认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分析。
总结而言,单菌落涂片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实验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初步鉴别微生物的手段。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鉴定,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菌株的特征和功能,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微生物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片检查在微生物检查中的意义
近年来,微生物检查中的细菌培養及鉴定设备自动化快速开展,先进
设备能够增加细菌鉴定的效率和准确性,但是,先进设备也需要经典的细
菌检验方法辅助,以进行结果的验证、校准以及补充,细菌培养是最好的
检验标准,但是往往消耗时间比拟长,且不易于观察菌群的相对数量以及
细菌与白细胞的关系。
这时,作为病原学诊断的经典方法,涂片检查的在
微生物检查中的意义便凸显出来了。
一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的诊断意义
正常人类的体液是无菌的,在排除标本被污染的情况下,如果在体液
标本中测出细菌那么应该考虑病原菌感染。
正确留取的无菌体液标本进行
标准的涂片操作后其结果与细菌培养的结果紧密相关,细菌培养速度较慢,而涂片检查的速度较快,可以在收到标本的半个小时内将结果反应至临床,作为临床及时有效的进行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根据。
血液感染是最为致命的临床感染之一,严重感染者可能导致死亡,对
于病原菌快速正确的判断能够使得医生抓住最好的治疗时机,以拯救患者
生命。
血液标本不能直接进行涂片检查,只可以进行细菌培养,但是一旦
培养仪器出现阳性报警或者血培养瓶里出现细菌生长信号的时候,涂片检
查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涂片的革兰染色结果,使医
生可以推测病原菌并及时使用对应的抗菌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
二痰标本涂片的意义
痰标本涂片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判断标本留取的质量。
合格的痰标本
涂片检查可以预测培养的结果,提前指导临床的药物使用。
发现少见菌或
者特殊菌的感染是痰标本涂片革兰染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它可以为临床
感染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我国结核感染患者较多,在近些年因为不标准
的药物使用或者出现混合感染,导致较多活动性结核患者的病状特征没有
规律,临床医生在使用涂片检查送检痰液标本的时候容易无视痰涂片找抗
酸杆菌,而局部专业素养较高的医生可以在图片中发现一些“鬼影细胞”,从而发现疑似抗酸杆菌感染,并通过抗酸染色、结核PCR等技术进行验证,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情报。
三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的意义
四粪便标本涂片检查的意义
由于粪便标本中存在大量的正常菌群,临床粪便标本涂片检查难以判
断病原菌,所以粪便标本一般不做涂片检查,但是当患者出现菌群失调或
者疑心出现了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时,可做涂片检查。
粪便的菌群变化是
人体微生态失去平衡的重要标志,粪便涂片检查可以观察不同菌种比例是
否维持平衡。
在临床经常出现假模性肠炎,即使粪便涂片检查并不能对菌
种进行判别,但是可以快速判断人体肠道的菌群是否失去平衡,可以据此
对菌群失衡患者调整用药。
五真菌涂片法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警意义
真菌涂片法可以临床诊断提供最为简单直接的依据,操作简单且费用低,可在不同部位做多个涂片以增加检出率,而细菌培养只能选取一个标本,检查上可能出现遗漏。
培养不能判断非无菌部位标本出现的阳性菌株
的真实临床价值,而涂片那么是观察菌群比例是否失去平衡的最好方法。
微生物检查应该重视涂片检查,并将其与先进的微生物检测设备有机
的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检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