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合集下载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蓝色的树叶,引发学生对自然界多样性的思考,增强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说课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了解蓝色的树叶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并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课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进行口头表达,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界多样性的思考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蓝色的树叶图片、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纸和笔,以便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蓝色的树叶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大家有没有见过蓝色的树叶?你们觉得这张图片上的树叶是真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导入活动(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张蓝色的树叶图片。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用纸和笔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观察完成后,学生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树叶的特点,并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3. 学习活动(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蓝色的树叶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如:“你们观察到的蓝色的树叶有什么特点?它们生长在哪些地方?你们觉得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界中的特殊树叶进行观察和描述,如红色的树叶、黄色的树叶等。

学生需要用纸和笔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口头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了解到了蓝色的树叶和其他特殊树叶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023年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整理

2023年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整理

2023年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整理学校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学校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欢迎阅读与保藏。

学校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篇1一、在新理念引导下,理解、使用教材,同时开发新资源。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同学生理、心理及语言力量的进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当依据不同学段同学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实行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同学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写字,要求多认少写。

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态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干净。

喜爱阅读,感受阅读乐趣。

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就是要在《课标》理念指引下,仔细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努力开发新的资源。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试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五组其次课。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气大,到相互赞扬、学会观赏别人,到相互关心、和谐相处,敬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到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关心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在教学时既要让同学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同学信任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而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同时,教学时,引导同学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此外,最终“我想对林园园说……”这一扩展性活动,正是与同学进行沟通和沟通。

学习目标:1、熟悉“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吐、注“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关心。

重点是认字,进一步积累识字方法。

写字,要求正确、规范、朗读,在读中体会,感受,从而渗透德育教育。

2024蓝色的树叶说课稿范文

2024蓝色的树叶说课稿范文

2024蓝色的树叶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蓝色的树叶》,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故事。

这个故事以一个别具一格的形象和寓意引起孩子们的共鸣,通过描述一片蓝色的树叶的奇特经历,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梦想的信念。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领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努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是: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法主要是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和思考,激发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兴趣。

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同时准备一些学生喜欢的蓝色的树叶图片或手工制作的蓝色树叶,以激发学生的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法学法的设计,我将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我会通过展示一幅蓝色的树叶图片或手工制作的蓝色树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蓝色树叶的好奇和想象,进而引入故事《蓝色的树叶》。

同时,我会抛出问题,让学生猜测蓝色的树叶可能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环节二、阅读故事,传达情感信息。

我将通过朗读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提问和讨论故事中出现的关键情节和人物,让学生感受故事背后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标题: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引言概述:本文将围绕蓝色的树叶这一主题展开说课稿,通过分析蓝色树叶的特点、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意义等方面,带领听众深入了解蓝色的树叶。

一、蓝色树叶的特点
1.1 颜色鲜艳
1.2 具有光泽
1.3 具有特殊的色素
二、蓝色树叶的生长环境
2.1 喜欢湿润环境
2.2 对阳光需求较高
2.3 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
三、蓝色树叶的形态结构
3.1 叶片形状多样
3.2 叶脉清晰
3.3 叶柄坚韧
四、蓝色树叶的生理功能
4.1 光合作用
4.2 呼吸作用
4.3 蒸腾作用
五、蓝色树叶的生态意义
5.1 保护环境
5.2 维持生态平衡
5.3 提供氧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树叶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美观,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希望通过这份说课稿,能够增加大家对蓝色树叶的了解,更加珍惜自然环境,保护植物多样性。

谢谢!。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说教材)《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19课。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平时都可能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故事:李丽上美术课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向同桌的林园园借,林园园不借给她,她只好用蓝铅笔画树叶,林园园看了后羞愧地脸红了。

故事内容浅显,孩子们容易体会情感:我们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能自私。

因此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就能正确的理解课文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就能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出道理。

小学低段从文本中体会情感(道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技能的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要求1-2年级的学生掌握基本识字,标点的同时还要能在阅读方面:“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口语交际中能与人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此在这样“道理”不是很难懂的文本里,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文的中间部分刚好是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进而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体会,让文本与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对话的同时,还学会去体会人物语言来体会人物情感,这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和积累。

并初步学习记叙文的叙事方法:起因、经过、结果,为孩子们今后进入中高段阅读学习和的基本框架奠定一定得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目标: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4、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和难点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说教法和学法(一)课程安排第一课时:1、读书和拼写生字、词语;并掌握生字基本结构和拼音。

2、能读通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二课时: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故事讲述了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圆圆借绿铅笔,而林圆圆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同学,最后,李丽用蓝铅笔画出了树叶的事。

文中的林圆圆,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好。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圆圆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圆圆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不能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这个故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本文的教学是要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不应是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目标。

3、要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是本课的难点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教法《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

(四)说学法根据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同桌朗读,同桌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

二、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过程我准备采取:创设情景,质疑导入;学习课文,指导朗读;适度拓展,情感渗透(一)创设情景,质疑导入。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他又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因此在开课时和学生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课件展示画有蓝色树叶的图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树叶是蓝色的,咦,树叶怎么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采取这样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的欲望。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引言概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包括大自然的美丽。

本次说课将介绍一首名为《蓝色的树叶》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歌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一、诗歌背景介绍1.1 作者简介《蓝色的树叶》是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作品,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

1.2 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歌是郁达夫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1.3 诗歌主题《蓝色的树叶》主题明确,通过描述树叶的颜色和形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深刻思考。

二、诗歌内容解读2.1 蓝色的树叶诗中描述的蓝色树叶,不仅仅是树叶的颜色,更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环境的呼吁。

蓝色象征着清澈和纯净,呼应了环保的主题。

2.2 树叶的形态诗中还描绘了树叶的形态,如“轻轻的”,“薄薄的”,这些词语不仅展现了树叶的轻盈和柔美,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细腻之美。

2.3 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描述树叶和大自然的关系,诗歌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蓝色的树叶》,学生能够了解郁达夫的作品和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和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3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诗歌中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呼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重点在于介绍诗歌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4.2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之内化为行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5.1 多媒体辅助通过多媒体展示郁达夫的作品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诗歌背景和内容。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引言概述:蓝色的树叶是一本经典的儿童绘本,通过描述树叶的变化,向孩子们传递了关于季节交替和自然变化的教育意义。

本说课稿将从绘本的主题、适用年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绘本主题1.1 树叶的变化:蓝色的树叶通过描述树叶从春天到冬天的变化,引导孩子们了解季节交替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1.2 自然的美丽:绘本中描绘了四季的美景,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之处。

1.3 季节的特点:通过绘本中的描绘,让孩子们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阳光、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雪景。

二、适用年龄2.1 幼儿园大班:适合3-4岁的幼儿,通过绘本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培养孩子们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2 幼儿园小班:适合4-5岁的幼儿,通过绘本的情节和互动,培养孩子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3 幼儿园中班:适合5-6岁的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孩子们对季节变化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目标3.1 认知目标:通过阅读绘本,让孩子们了解树叶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

3.2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绘本中的美景,让孩子们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3 语言目标:通过绘本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点4.1 季节的变化:重点介绍绘本中树叶随季节变化的情节,引导孩子们理解季节交替的规律。

4.2 自然的美丽:重点呈现绘本中描绘的四季美景,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多样性和美丽之处。

4.3 季节的特点:重点讲解绘本中每个季节的特点,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阳光、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雪景。

五、教学方法5.1 图画故事法:通过展示绘本中的图画,引导孩子们观察和理解树叶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

5.2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故事中,表达对季节变化的理解和感受。

5.3 制作手工:通过制作季节相关的手工作品,让孩子们巩固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美景的认知。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引言概述:蓝色的树叶是一篇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的童话故事,通过描述一片蓝色的树叶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力量。

本次说课将从故事的背景介绍、故事梗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故事的背景介绍:1.1 自然界的奇妙之美:介绍大自然中各种奇妙的事物,如蓝色的树叶、五彩斑斓的花朵等。

1.2 生命的力量与成长:强调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过程,引导孩子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3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描述蓝色的树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故事梗概:2.1 蓝色的树叶的诞生:描述蓝色的树叶是如何从一颗小小的树苗中长出来的,强调其与众不同的颜色。

2.2 蓝色的树叶的成长历程:讲述蓝色的树叶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过程,以及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互动。

2.3 蓝色的树叶的终极归宿:揭示蓝色的树叶最终随着季节的变换而飘落,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奇妙事物,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4.1 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

4.2 分析故事中蓝色的树叶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4.3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表达和想象。

五、教学方法:5.1 听故事法:通过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和蓝色的树叶的成长过程。

5.2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知蓝色的树叶的外观特点。

5.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表达他们对蓝色的树叶的理解和想象。

总结:通过本次说课,学生将能够了解自然界中的奇妙事物,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蓝色的树叶的成长历程,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本篇说课稿中,我将介绍一种独特的树叶现象——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在植物界中并不常见,然而它们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惊喜和研究的机会。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蓝色的树叶现象,包括成因、分布、生态影响和研究价值。

一、成因:1.1 光学现象:蓝色的树叶是由于光学现象引起的。

当阳光穿过树叶时,光线中的红、橙、黄等颜色被吸收,而蓝色光线则被反射出来,使树叶呈现出蓝色。

1.2 色素成份:蓝色的树叶中含有特殊的色素成份,如花青素和类黄酮等。

这些色素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不同于常见的叶绿素,因此导致了树叶呈现蓝色。

1.3 基因突变:在某些树种中,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使树叶失去绿色,呈现出蓝色。

二、分布:2.1 热带雨林:蓝色的树叶在热带雨林中较为常见。

由于热带雨林气候湿润,植物多样性高,因此蓝色的树叶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被发现。

2.2 高山地区:在高山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植物生长缓慢,树叶中的色素合成也受到影响,因此蓝色的树叶在这些地区相对较多。

2.3 特定树种:一些特定的树种具有蓝色的树叶特征,如蓝桉树和蓝槐树等。

这些树种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生长,形成为了独特的蓝色植被景观。

三、生态影响:3.1 伪装效果:蓝色的树叶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提供伪装效果,使植物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

这种伪装效果有助于植物避免被食草动物发现,提高生存能力。

3.2 吸引传粉者:蓝色的树叶对某些传粉者具有吸引力,如蓝色树叶能够吸引蓝色的昆虫或者鸟类,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和传播。

3.3 生态平衡:蓝色的树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一部份,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提供了不同于绿色树叶的生态功能,丰富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研究价值:4.1 生物化学研究:蓝色的树叶成因和色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对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2 生态学研究:通过对蓝色的树叶分布和生态影响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机制,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蓝色树叶说课稿

蓝色树叶说课稿

蓝色树叶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共11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蓝树叶》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读课文的第二篇(即第十九课)。

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

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1.知识与能力方面: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

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训练思维,说程序(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形容词来描绘物体的颜色,并通过观察和描述树叶的颜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色彩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形容词来描述物体的颜色;2. 培养学生对树叶颜色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形容词来描绘物体的颜色;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树叶的颜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彩色粉笔、树叶样本、图片或实物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树叶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树叶颜色的好奇心。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形容词的用法和描述物体颜色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体,让学生用形容词来描述它们的颜色,如“红色的苹果”、“蓝色的天空”等。

3. 学习活动(25分钟)(1)教师出示几片不同颜色的树叶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颜色。

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树叶的颜色特点,如“这片树叶是绿色的,但有些地方还有一些黄色斑点。

”(2)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片树叶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可以用形容词来描绘树叶的颜色,如“这片树叶是深绿色的,像一把小伞。

”(3)学生报告自己组的观察结果和描述,其他组的学生进行听取和评论。

4. 拓展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们的颜色。

(2)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场景(如森林、花园等),通过描述物体的颜色,编写一个小故事。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形容词描述物体颜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颜色。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树叶样本,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描述,拓展课堂学习内容。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为《蓝色的树叶》,是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秋天看到一片蓝色的树叶,引发了他对自然界变化的思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b.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c.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并能够简单解释其意思。

2. 能力目标:a.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b.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c.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并能够简单解释其意思。

2. 教学难点:a.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短语、图片等。

2. 学生课本:供学生跟读和朗读课文。

3. 课堂活动准备:包括小组讨论、课文解读、情感表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与大自然相关的问题,如:你喜欢秋天吗?你喜欢大自然吗?2. 课文学习(15分钟)a.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 教师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词义理解和造句练习。

c.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3. 情感表达(20分钟)a.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喜爱之处。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引言概述:蓝色的树叶是一篇关于自然界中奇妙景观的诗歌作品。

通过描述蓝色的树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诗歌的主题、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以及诗人的意图,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

正文内容:1. 主题1.1 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中通过蓝色的树叶,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2 蓝色的象征意义:蓝色在诗中承载了一种神秘和超越现实的意义。

2. 结构2.1 诗歌的整体结构:本诗采用自由诗的形式,没有明确的押韵和固定的格律。

2.2 诗句的排列方式:诗中的句子短小精悍,通过排列组合形成整体的意境。

3. 语言特点3.1 形象的描绘:诗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词语,如“蓝色的树叶”、“翠绿的湖泊”等,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景象。

3.2 抒情的语言:诗中运用了大量抒情的词句,如“我被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4. 修辞手法4.1 比喻: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蓝色的树叶比喻为“大海的波涛”,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4.2 拟人:诗中将树叶拟人化,使其具有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5. 诗人的意图5.1 表达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蓝色的树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5.2 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诗中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旨在唤起读者对美的感受和情感共鸣。

5.3 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中蓝色的树叶所代表的神秘意义,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总结:通过对蓝色的树叶这首诗歌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抒情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诗人的意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旨在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以及引发读者的思考。

蓝色的树叶这首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的启示,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蓝色的树叶》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将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理解、表达和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爱护地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了解蓝色的树叶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所表达的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是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爱护地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朗读法: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5.多媒体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多媒体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蓝色树叶的成因和环保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生字、生词:通过领读、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为后续的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3.阅读理解:通过朗读、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蓝色树叶的成因和作者的环保意识。

4.表达训练: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写作训练: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自然与生活》第三册第十单元《植物的颜色》中的第一课《蓝色的树叶》。

该课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通过介绍蓝色树叶的成因和生态意义,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蓝色树叶的成因,掌握蓝色树叶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了解蓝色树叶的生态意义,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量。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和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蓝色树叶的成因和特点。

(2)蓝色树叶的生态意义。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思量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原因。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多媒体设备(2)图片和实物:蓝色树叶的图片和实物样本2. 学具准备(1)学生教材(2)学生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蓝色树叶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蓝色树叶的兴趣。

2. 提出问题(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树叶?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3. 学习新知(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蓝色树叶的图片和实物样本,讲解蓝色树叶的成因和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量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原因。

4.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蓝色树叶为什么会浮现在寒冷的地区?(2)蓝色树叶有什么生态意义?(3)你认为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还有哪些?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强调蓝色树叶的生态意义,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6.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额外的拓展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颜色多样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题目为《蓝色的树叶》。

此课文以一个树叶的视角,描绘了树叶从夏天到秋天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树叶的描述,引发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蓝色”、“树叶”、“夏天”、“秋天”等。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树叶的描述,引发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思考。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叶的颜色和变化。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树叶的描述,引发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思考。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叶的颜色和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引入课题,展示一棵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并提问:“你们见过蓝色的树叶吗?为什么树叶会变色?”2. 学习课文(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树叶的声音朗读课文。

(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生词学习(1)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

(2) 运用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4. 情感教育(1) 引导学生思考树叶的变化和季节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5. 口语表达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描述树叶的颜色和变化。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自然界的颜色》一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颜色,重点讲解了蓝色的树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树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以及颜色的原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树叶在不同季节的颜色变化。

(2)了解蓝色的树叶是由于叶绿素的存在而产生的。

(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颜色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树叶在不同季节的颜色变化。

(2)让学生了解蓝色的树叶是由于叶绿素的存在而产生的。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颜色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创造性思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呈现一张树叶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树叶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呢?”(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引导他们谈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呈现(1)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树叶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

(2)引导学生发现树叶在秋天会变成蓝色,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树叶会变成蓝色吗?”3.探究(1)通过实验展示,向学生介绍叶绿素是树叶变成蓝色的原因。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新鲜的树叶和酒精,将树叶放入酒精中,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树叶会变成蓝色?”(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树叶变成蓝色是因为叶绿素在酒精中的溶解。

4.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树叶在秋天会变成蓝色?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说课稿是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蓝色的树叶》进行的说课。

该课文属于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叙事文。

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爷爷在秋天里观察树叶颜色变化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变化和树叶的颜色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树叶的颜色变化规律。

(2)掌握一些描述树叶颜色的词语和句子。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叙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关心和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树叶的颜色变化规律。

(2)掌握一些描述树叶颜色的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叙事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树叶颜色变化,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热身活动播放一段秋天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营造秋天的氛围。

3. 预习导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如“秋天有哪些特点?”“树叶在秋天里会发生什么变化?”等。

4. 新课呈现(1)教师朗读课文《蓝色的树叶》,引导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如“变成了一片金黄的大海”、“树叶也变成了红色、黄色、褐色”等,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 深化理解(1)教师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如“你们觉得为什么树叶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等,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观察和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树叶的颜色变化。

2023年《蓝树叶》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2023年《蓝树叶》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2023年《蓝树叶》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蓝树叶》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日讲的课文是《蓝色的树叶》。

一、说教材老师们,大家好!翻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国标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蓝色的树叶》跃入我的眼帘。

咦,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我仔细地读了下去: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当热忱帮助,新世纪的小主子就应当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丽小挚友向林园园小挚友借绿铅笔的故事,让小挚友明白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道理。

二、说学生《小学儿童心理学》告知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小挚友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也是社会意识初始建立时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学会了汉语拼音,具备了借助汉语拼音学汉字的实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实力。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挚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相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

这条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知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首要目标也是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同学有困难时,应当相互帮助的道理。

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

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难点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纳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四、说教法《现代教化学理论》告知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纳以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

因为闻名小语学家李吉林老师认为,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

语文课标第一条也指出对低段儿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所以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段儿童,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相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一、在新理念引导下,理解、使用教材,同时开发新资源。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写字,要求多认少写。

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就是要在《课标》理念指引下,认真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努力开发新的资源。

《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五组第二课。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而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同时,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此外,最后“我想对林园园说……”这一扩展性活动,正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学习目标: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吐、注“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重点是认字,进一步积累识字方法。

写字,要求正确、规范、朗读,在读中体会,感受,从而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新理念引导下,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1、互动合作《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在课堂上,互动意味着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老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此教学设计在识字、写字、朗读,拓展每一环节的体现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如互动识字,自主识字,在朗读感悟中的各种读等。

2、注重情趣。

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儿童天生好动的特性,课堂上注重情趣。

运用愉快教学法,课开始,乐中生,境中开;课进行,趣愈浓;课结束,趣未尽。

看图激趣。

游戏识字,配乐朗读,课后拓展,课堂中语言及激励手段,都体现这一思想。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说中学,学中玩,充分激发情趣。

3、多法复现,感悟学法。

在课堂上为达到教学目的,力求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反复复现,争取当堂巩固。

从学生初学始,就有意渗透学法,点滴积累,达到“我会学“目的。

三、围绕识字、朗读主线,选择学习策略。

1、引导交流发现,积累识字方法。

学生如果掌握识字方法,会极大提高识字速度,增加识字量。

二年纪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教学时,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介绍识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在阅读中体会,从而渗透德育教育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时,留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不断的阅读中去自己感受从而具备了初步的评价能力,即而受到德育教育。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主要步骤解析(一)激疑导入新课1、出示学生作品,并提问想说什么?2、听故事导入课文(创设氛围,让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兴趣)(二)初读感知自由读课文并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三)指导认字1、出示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将所在句子读给大家听。

2、自由读,互相正音。

3、交流识字方法。

4、会读的齐读,小老师领读,男女对读。

5、同桌交流卡片认字。

6、做认字游戏(学生是学习主人,指点生习得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之后让出展台,学生尽情表现,你就会看到精彩)7、指导写字,写中识字。

(四)朗读感悟先逐段朗读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之后逐段朗读感悟,重点训练对话练习,体会每次对话语气从而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最后说说“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你们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想象的能力。

(五)拓展活动说说你一节课的收获。

(课已毕,让学生逐步学会不断总结自己,不断从别人身上去发现并积累知识,其间也将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一、说教材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地相处,团结合作。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相互帮助的道理。

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打算用两课时教学,目标设置为: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

这条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第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把它定为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为了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所以把这目标定为难点目标。

三、说教法《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我以读带讲,整体感之,揣摩体会,以问题导入新课,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两个小孩子的心态,让学生思考:“我想对林园园说……”部分替课文补充一个不同的结局。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实物板书,引起学生的疑问:“我们看过的树叶都是绿色的,为什么题目上的树叶是蓝色?”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为什么课题是蓝色的树叶?”这样,变老师的提问为学生的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体现课堂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以读带讲,读思结合,题为“蓝色的'树叶”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我引导学生三读课文:一读,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二读,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三读,了解课文大意,想想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出现的?边读边用笔画画圈圈,数一数,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在学生初读基础上,随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情况。

在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下,我进入:朗读课文,学习词句的训练。

主要采取情景朗读教学法。

接着,我重点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进行训练:1、(出示第一次对话)抓住“小声”“吞吞吐吐”指导学生朗读“把绿色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我还没画完呢。

”进行引导学生学习问句,读出问句,用问句谈话,学生会说出:我可以跟你一起走吗?把雨伞借我用一用行吗?……并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2、掌握了第一次对话的训练方法,第二、三、四次的对话,我就按照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先自读,小组读,在分角色朗读,加强人物语言的训练。

(三)、拓展延伸,情感熏陶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二年级的阅读年段目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孩子乐于与人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想法。

此时,孩子们已对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可能会说:“园园,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像小白兔和小灰兔那样,主动帮助老山羊才对的。

”也可能会说“园园,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你们是同桌,更应该象亲姐妹那样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才对呀。

”……当学生讨论完毕,老师及时鼓励他们真实一群能说会道,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并且板书:互相帮助。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蓝色的树叶》。

一、说教材老师们,大家好!翻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国标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蓝色的树叶》跃入我的眼帘。

咦,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我认真地读了下去: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丽小朋友向林园园小朋友借绿铅笔的故事,让小朋友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二、说学生《小学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也是社会意识初始建立时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学会了汉语拼音,具备了借助汉语拼音学汉字的能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

这条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首要目标也是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同学有困难时,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

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

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难点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四、说教法《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

因为著名小语学家李吉林老师认为,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

语文课标第一条也指出对低段儿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段儿童,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

因此营造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基础的学习情景和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尽量使课堂充满吸引力。

五说资源课件生字卡片其目的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树叶,你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红的、黄的、浅绿的、深绿的……1)提问:(出示蓝色的树叶)老师这儿有一片特殊的叶子,你们在大自然中见过这种树叶吗?对于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吗?2)过渡: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范读课文。

要求:(1)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语。

(2)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