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吴惠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吴惠琴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单

位:西固城第二小学

2019年4月18日

4、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教材分析: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一方面是要把古诗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意也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不要求学生一一对译,使学生产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寒、送、挑”三个生字。

2.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出示词语:

瑟瑟秋风

秋雨绵绵

群雁南飞

寒蝉凄切

秋月寒江

秋菊摇曳

梧桐落叶

秋风红叶

秋风萧瑟

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描写秋天景物的词语)这些词语读好了,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幅秋天的画面,相信吗?先自己试一试。

谁来读。

一、教学引入

师:神奇的汉字声韵美,形象美,她还有灵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由28个汉字组成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七言绝句。拿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1.读题解题。

理解“书”、“所见”。

看着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读准字音(5分钟)

1.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每个字音读准。(板书:读准)

2.请一生读。

教师教师重点指导“挑”读音。

3.

全班一起读,力争读准每个生字。

三、读通课文(5分钟)

1.

读准了字音,我们还要读通句子,现在请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并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板书:读通)

2.闯关游戏:聚焦“萧萧”、“促织”、“篱落”的意思。(板书:借助注释、借助插图)

3.

思考: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

(梧桐、有秋风、有促织、有灯光、有儿童……)

4.

这一切就是诗人的“所见”,是他在诗中描绘的“景”(相机板书)。谁带着想象美美地读一读。

读完前四个字稍稍停顿了一下,这就读出了古诗的韵

味。谁再来试一试。

四、读懂课文

我们很快地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诗句,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走进叶绍翁的内心世界,读懂课文。(板书:读懂)(一)锁定画面,体会诗人心里的“寒”,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1.这首古诗中,有一个字是有温度的,你能找到吗?(寒)指导书写“寒”。

理解“寒”的意思。

2.自由地读读前两句诗,说说诗人见到了哪些景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寒意呢?(梧叶、秋风)秋天里,“送寒声”的仅仅是梧叶和秋风吗?还会有什么?

①出示范例。

②学生练说。

送寒声

有这么多,为什么叶绍翁只写梧叶和秋风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为什么写梧叶,猜猜看!

(1)体会“梧叶”之“寒”。

课件出示: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你知道了什么?(所以当诗人看到梧叶时,他的心情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