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三线建设遗迹保护与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宁县三线建设遗迹保护与开发

休宁县从1964年开始建设了一大批“三线工程”,这其中包括生产国防材料的一批工厂。

安徽省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工业基地之一,从1964年开始建设了一批“三线工程”,这其中包括生产国防军用材料、军械的一大批工厂。这些工厂为了保密起见,大多设置在茂密山区地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如今岁月流转,“三线建设”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留给我们的却只有片片残垣。我们如何继承这些遗产,并开发利用它们,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1980年间,发生在我国中西部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国防为主的工程建设,造成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对我国构成国防威胁;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干预中国内政,骚扰我东南沿海地区等。“三线建设”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由于其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对新中国建设有巨大历史作用,但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开发。

一、历史

休宁县新光厂为安徽省重点小三线军工企业,主要以生产特种钢材为主。始建于1965年厂址设在溪口镇距休宁县城22公里的东充峡谷地带,这里森林茂密,山峦叠翠,周边文化遗存众多,风景十分秀美。距休宁县城22公里,隶属于省国防科工委领导。厂内职工达500户,1500多人口,厂内设有商店、学校、医院、影剧院等。当年在“积极备荒、备战、为人民”的口号号召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农民、工人(主要来自上海)来到这里,投身激昂的红色建设大潮。建设者们克服困难,很快就生产出了第一批特种钢材,提供给军工企业使用。但随着我国国内国际形势转变,“三线建设”渐渐失去了作用,纷纷停产倒闭。“新光厂”在1994年正式停产搬迁撤离,至1996年10月1日全厂500户全部撤出。彻底完成了其光辉的历史使命。

二、现状

如今“新光厂”改制为民企“黄山市新光不锈钢有限公司”,部分资产为休宁县政府管辖。公司目前频临倒闭,现业主前些时间依赖出售旧设备维持运转。20多年过去了的“三线”建设企业,如今,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厂区部分房屋已经坍塌且杂草丛生,有些砖瓦房屋已被当地拆除变卖。总体破坏严重,一些历史建筑早已无存。一些建筑都已经成为空壳,部分专用生产设备已进入废品市场,很多设备、产品已成孤品,现在能够征集到的设施设备、产品、文献等实物资料甚少。

个人认为:如今此番场景实在令人惋惜。“三线”建设遗产具有

科学研究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如果不加以早日加以保护开发,可能我县像这样的三线遗迹濒临消失危险。三线文化遗产,应该理解遗产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这种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历史文化。

三、对策:

(一)我县应该组织普查“三线建设”遗迹,抓紧出台保护措施。

“三线工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全省目前的“三线工程”大多已经濒临消失危险,个人认为政府应看到“三线建设”这个精神、物质遗产,有必要对全省“三线建设”遗迹进行开展普查,登记备案。并且要对“三线工程”建议早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

(二)合理规划开发,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三线”资源要本着:适度开发,要本着合理开发的理念。可借鉴国内外开发的例子。以“新光”为例,开发旅游资源可以与周边景区景点联合开发。另外还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三线建设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影视城”,发现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和青年德育教育基地。同时,利用现在大量的闲置厂房,建立双创空间和创意制品生产厂,以及利用宿舍区开发养老产业等,这样不仅有利于遗迹保护,还可以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能起到文化教育、文化传承和推广创客产品的意义。

四、意义

“三线建设”曾对我国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三线建设”不仅留给我们的是物质上的财富,还有“三线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同“北大荒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一样都是重要的精神遗产,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令一方面“三线建设”遗址目前有大部分可以开发利用,及其具有“红色旅游开发”前景,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特别是鉴于现实的“三线建设”遗址遗迹岌岌可危的保护现状,作为当代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切实保护好“三线建设”遗址遗迹,做到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

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已有保护利用和开发“三线建设”遗址遗迹的先例,有的已经建立历史博物馆和旅游文化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开发三线资源令一方面还可以带动当地及周边经济发展,启动闲置资源,对山区扶贫开发更是有利。是旅游产业、养老产业又一可挖掘的新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