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教学心理

合集下载

学校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学校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24%、中38%、及格24%、不及格7%。
(二)合格与不合格
教师有些时候也会采用合格/不合格的评分
制度来评定学生的成就,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分数,
与传统的评分方式相比,合格/不合格的方式所
能提供的信息较少。
(三)其他报告方式
除了常用的评分方法,教师还可以使用其他方
式来报告评定结果。
1
2 3
问题与思考:
2、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完成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 价,其目的是对教学活动的成果进行鉴定。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 整个教学重要部分结束后 都要进行 进行 发现学生在学习中 存在的不足,从而采取 补救措施。 一般限制在一个教 学单元的范围内 评定学生成绩,为学生 具有某种能力或资格作证明 涵盖一门课程,对学生 能力的概括水平高于形成性 评价
必须按某种评分标准予以解释和处理。绝对评分通常是以
100分作为学习达到掌握程度的标准,对每份试卷给予一 个分数。
2、相对评分标准
相对评分就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相当于等 级评定,并与常模参照评价的原则相对应。相对评分是按 照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原理,将学生分数的高低,按比例 分配为5个等级。各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优7%、良
可提供比较详细的信息。
3、等级评价量表 等级量表是一种顺序量表,它是用反映事物的相对关系(顺 序关系)的数值来表示的量表。
等级量表评定的程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先确定评价的内容。 第二,确定等级并给出分数。
第三,以这些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较常采用的有
观察法、情境法、问卷法、谈话法等。
(三)情感评价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十五章教师心理一、选择题:1、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然后再进行分析,这种教学称为【C 】A.微型教学B.尝试教学c.微格教学D.教学训练。

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C 】P237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课堂细节阶段3、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期望会产生预言效应,这种现象称为【 D 】P231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D 】A.特级教师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5、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C)。

P230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6、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 )。

P231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 )。

P232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8、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9、教师的(B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10、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A )的反映。

A.教学水平B.科研成果C.学历和才能D.人际关系11、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C )。

P236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12、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C )。

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目录

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目录

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学生与教师心理第二章学生心理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三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第三节师生互动第四节教师的成长和培养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第三部分一般学习心理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第二节学习与脑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四部分分类学习心理第九章知识的学习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第二节知识的理解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第十章技能的学习第一节技能的概述第二节动作技能第三节心智技能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第四节创造性思维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第二节认知策略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第五部分教学心理第十四章教学设计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第十五章课堂管理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第二节标准化测验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校学生,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年级。

第三条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第四条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加强评价指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条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第六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素养的培养: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应对挫折、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教育。

(二)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包括自杀、焦虑、抑郁、强迫症等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三)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包括各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第七条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八条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教学。

第九条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十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

第十一条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术研讨会、讲座,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十二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进行考核评价,激励优秀教师,提升整体教师队伍水平。

第四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十三条学校每学期组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学生自愿组成,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第十五条学校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

人教版第十五章初中数学《分式》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第十五章初中数学《分式》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5、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重点、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分式基本性质、分式运算、分式方程.
2、难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它是整式运算、因式分解和分式运算的综合运用;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与列整式方程相比,尽管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相同,但是由于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可以是整式或分式,所以更具灵活性,学生会感到困难.
2、重视分式、分式方程与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分式、分式方程是描述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而数量关系广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分式分式方程等数学建模进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分式”的概念之前安排了“思考”栏目,考虑如何用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讨论分式的乘除运算和加减运算的过程中,安排了设计容积、工作效率、耕作面积、工程进度、增长率等多个实际问题。在讨论分式方程时,更注意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深入。
第三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2)
第四课时:分式的乘除
第五课时: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
第六课时:分式的加减
第七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
第八课时:负整数指数幂
第九课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第十课时:分式方程
第十一课时:解分式方程
第十二课时:分比运算步骤增多,符号变化更复杂,方法更灵活,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要具有细心、耐心、不畏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善于灵活应变的能力。教学中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单元目标
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教学,使青年教师掌握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确立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具体目标:1、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能准确理解并掌握高校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教学设计与测评的基本原理。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说明和辨析。

4、能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搞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和分析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内容一、心理学与高等教育1、心理学概论(第一章)(1)心理学的概念;(2)个体心理的四个方面;(3)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4)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与具体方法;(4)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第三章)(1)教师的社会角色及作用,职业角色的形成;(2)教学反思的涵义、过程、成分、方法;(3)教师威信(形成、维护和提高)与师爱。

二、高校学习心理1、学习心理概论(第四章)(1)狭义学习的概念,学习的一般分类,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学习动机及其培养(第五章)(1)学习动机的涵义、基本结构、种类,成就动机及应用,归因理论;(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3、学习迁移及其促进(第六章)(1)学习迁移的定义、分类、作用,学习迁移的的理论观点;(2)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二、课程类型:心理学专业必修课三、教育心理学在培养计划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学科地位上看,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如何学(学习理论,包括一般学习理论、不同领域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一般知识和智慧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策略等)和教师如何教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理论等)以及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而产生的有关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学科。

从专业需要上看,无论是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他各专业的学生,都是必修的教育类课程。

这门课程以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概论等学科为基础,并将这些理论综合运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实际工作中。

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其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是普通心理学抽象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简单应用。

同时,这门课程又反过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前述学科的基本理论。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心理学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整个学校教育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的改革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总目标:概括地说,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基本技能的掌握,三是发展实际应用能力。

(一) 基本理论的掌握:首先应掌握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最一般原理,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其次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同时,要了解、把握教育心理学前沿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原则、方法。

(二)要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理论的领会,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理论的应用原理、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形成技能。

(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实验研究,使学习者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包括教育心理研究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准实验设计的能力)、学与教的能力和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等。

最高目标是发展学生应用抽象理论解决生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二、课堂空间安排的方法
(三) 灵活的安排 学校最好帮助教师形成两三种座位结构,学生能够快速 、方便 地重组出这些座位结构,进入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 有人区分了基本式(home-based formation)和特殊式 (special formation),基本形式是半永久性的空间安排 ,适于很多学习活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的物理环境 课堂的社会环境 课堂管理设计与特殊方法 学生的行为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 一、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 •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
一、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
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获得并维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 的合作、保持秩序与和谐。 一个课堂没有学生的合作,就没有建设性的活动。一两 个学生就可以打断整个课堂活动的进行。但是,课堂是异常 复杂的,涉及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以及不同的工作,在这 样特殊的环境中,获得学生合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课堂空间安排的原则
(四) 保持最小的干扰 干扰(distractibility)是指与教师争夺学生注意力 的因素。座位安排应该避免干扰学生集中注意力。 (五) 维持最大的活动区 不在活动区的学生比在活动区的学生参与更少、成绩更 低,这就要求教师扩大活动区。传统的横竖座位安排中最典 型的活动区在前面,但研究还表明,教师最喜欢将自己的注 意力指向活动区
一、预防
维持良好的课堂环境的 几种具体方法,以预防不良 行为的发生。 (一) 注意教学的组织 (二) 增加参与 (三) 保持动量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保持教学的流畅性 管理转换 整体关注 明察秋毫 一心多用 避免涟效应
二、干预
(一) 线索提示 教师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提示学生, 让其表现出教师期望的行为。 (二) 应用后果 当前面所述所有步骤都不能使学生顺从时,教师可以使 用下面策略:1.问学生是否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2.如果没 有遵守正确的课堂秩序,提醒他们正确的课堂秩序并要求他 们遵守。3.平静地让学生陈述正确的规则并遵守它。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
•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必修课,基础课,是研究 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现象 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
• 幼儿学习心理 • 幼儿教学心理 • 幼儿教师心理
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 1982年,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编著《幼儿教育
心理学》,我国引进的最早一本以“幼儿教育心 理学”命名的专著。 • 二、发展历程 • 思想研究——实践研究——形成
• 一、创建
• 1531年,琼·魏维斯提出“教育心理学”一词。
• 1879年,实验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运动”兴起,成为教育 心理学诞生的“催化剂”。“实验教育学运动”提倡对
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理论
家梅伊曼。
•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 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 体系由此建立。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 知记: •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独立的年代与标志; •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
法、调查法、测量法的定义。
第二章 幼儿教师心理 考核知识点
• 知记: • 幼儿教师能力的层次、教师人格的含义; •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含义,情绪管理的概念; • 师幼互动的概念;应激的概念; •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
• 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 60年代初,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 文化大革命,“伪科学”。
• 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 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 化研究。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O1.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没有关系 B.呈负相关 C.有较咼相关D.有利有弊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 响:一是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C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5.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B )趋势。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 6.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A. 2. 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DA. 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3. 教师(B )的流畅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 记忆B.思维C. 想象D.观察4.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

A. 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7. 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A. 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8. 一位教师把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 那么这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T(B)oA. 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9.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A )。

A. 预见性B.系统性C.结构性D.实效性10.在课后评价中,专家教师更加关注的是(DA.课堂中发生的细节B.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C.课堂管理问题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11.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A)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1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C )oA.布鲁纳B.加涅C.罗森塔尔D.斯金纳13.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C )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14.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A )为中心。

做最好的自己(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活在当下,享受生命的美好

做最好的自己(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活在当下,享受生命的美好

第一章:认识自己1.1 活动名称:我眼中的自己1.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增强自信心。

1.3 活动步骤:1.3.1 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下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3.2 让学生将照片贴在胸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

1.3.3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并鼓励其他学生给予肯定和赞美。

第二章:接纳自己2.1 活动名称:优点轰炸2.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

2.3 活动步骤:2.3.1 让学生围成一个圈,闭上眼睛,深呼吸,放松身心。

2.3.2 邀请一名学生坐在圈中间,其他学生轮流说出这个学生的优点。

2.3.3 让学生睁开眼睛,看看自己被赞美的优点,感受自己的价值。

第三章:设定目标3.1 活动名称:我的梦想树3.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激发内在动力。

3.3 活动步骤:3.3.1 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和彩笔,画一棵属于自己的梦想树。

3.3.2 让学生在梦想树上写下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3.3.3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树,并鼓励其他学生给予支持和祝福。

第四章:积极心态4.1 活动名称:心态转换4.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4.3 活动步骤:4.3.1 让学生准备几个自己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4.3.2 让学生尝试用积极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机会和收获。

4.3.3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态转换过程,并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借鉴。

第五章:活在当下5.1 活动名称:正念冥想5.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活在当下,感受生命的美好。

5.3 活动步骤:5.3.1 让学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

5.3.2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呼吸的节奏和身体的感觉。

5.3.3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冥想体验,并鼓励其他学生继续练习。

第六章:情绪管理6.1 活动名称:情绪角色扮演6.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卷与答案解析(36)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卷与答案解析(36)

2021年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6一、单选题(共30题)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家访C:转化后进生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答案】:D【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2.《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业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答案】:A【解析】:3.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用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答案】:B【解析】:无结构问题即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4.技能的学习可以以()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D【解析】:技能要解决的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不熟练,因此,技能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为前提。

5.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

A:伦理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直觉的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答案】:A【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6.在有关人的身心发展动因问题上持内发论观点的是()。

A:孟子B:荀子C:洛克D:华生【答案】:A【解析】:7.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B:提问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C【解析】: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8.随着教学的进程,在黑板上展示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细目,表现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是()A:提纲式板书B:重点词语式板书C:对比式板书D:问答式板书【答案】:A【解析】:提纲式板书是指教师以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把讲授内容按顺序以不同的编号列出相应语句的逻辑地位,从而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的一种板书形式。

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1、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

A.系统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答案】B【解析】对教师课时计划的分析表明,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答案】C【解析】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3、初三(5)班纪律井然有序,主要是学生自己管理班级。

班主任李老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A.仁慈型B.放任型C.专断型D.民主型【答案】D【解析】教师将班集体交给学生自行管理,纪律井然有序,说明学生的自觉性较高,能很好地掌控自身的纪律,教师充分地信任自己的学生,师生关系达到一种默契,教师属于民主型的领导。

4、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答案】B【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了多种角色,如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授者等等。

而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5、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

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答案】A【解析】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知识。

6、(2008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A.特级教师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答案】D【解析】答案为D。

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所以教师成长的最高目标应为专家型教师。

7、(2006年)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C【解析】答案为C。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

8、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pz_填空}、课堂教学过程和{pz_填空}。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第三节
课堂的社会环境
• 一、人际互动 • 二、课堂气氛
一、人际互动
(一)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具 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教学要通过师生互动 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同伴互动 每个学生都从各自的交往需求出发,通过相应的言语或 非言语的行为与他人交往,发生相互作用。 有时,交往双方会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称为人际吸引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也有的交往双方出现关 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称为人际排斥。
二、课堂空间安排的方法
(一) 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的空间安排 在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如讲课、呈现、展示或教师引 导的讨论等)中,对学生的空间安排应该有利于可视性以及 与教师的相互作用。 (二) 学生参与的安排 学生中心取向的学习活动的座位安排要促进学生之间的 目光接触和学生的交流,一般为矩形、环形、马蹄形等。
二、课堂管理的特殊方法
(一) 代币强化系统 代币强化系统是一种符号性的强化体系学生因为良好表 现获得代币,可以利用代币换取那些已被确认为强化物的物 品或活动。 (二) 集体绩效系统 集体绩效系统是根据集体成员的行为对整个集体进行奖 励,来管理学生个体行为的强化体系。
第五节
学生的行为管理
• 一、预防 • 二、干预 • 三、矫正
一、课堂空间安排的原则
(四) 保持最小的干扰 干扰(distractibility)是指与教师争夺学生注意力 的因素。座位安排应该避免干扰学生集中注意力。 (五) 维持最大的活动区 不在活动区的学生比在活动区的学生参与更少、成绩更 低,这就要求教师扩大活动区。传统的横竖座位安排中最典 型的活动区在前面,但研究还表明,教师最喜欢将自己的注 意力指向活动区

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归纳第一章到第十五章

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归纳第一章到第十五章

1、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答: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5、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答:青年初期: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6、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7、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答:(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8、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答:(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9、简述学习的概念(或学习的心理实质)。

答: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知识要点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1、反思教学、微格教学的概念2、教师的期望效应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4、教师的成长阶段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一)知识传播者(二)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三)榜样和模范公民(四)教学的研究者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所以说,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教师的监控能力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前计划与安排2、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3、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调节、修正教师的监控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教师人格是指以教师角色为其重要的社会角色的教师主体,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角色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

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乌申斯基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还有的研究认为,教师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作用。

加涅的研究指出,对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并以追求知识获得满足的学生同以追求教师认可来获得满足的学生不同,他们喜欢的教师与教师的热情程度无关。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

大学必修课《普通心理学》能力

大学必修课《普通心理学》能力
对许多超常儿童的调查与追踪研究表明,天才儿童一般具 有资赋优异、智慧超群并具有高度发展潜能的特征。
*
*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
1.能力、知识和技能的相互区别 (1)能力、知识和技能属于不同的范畴 (2)能力、知识和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3)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不同步 2.能力、知识和技能的相互联系 正确理解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将有利于鉴别
出智力层次结构模型。他把智力分为4 个层次:位于最高层 次的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为大因素群,分两大群,即言 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及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 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动 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S,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
*
测验
因素负荷 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
图形相关 记忆广度 归纳 一般推理 语义相关 形式推理 数字敏捷性 经验评估 词的理解力
*
.57
.01
.50
.00
.41
.06
.31
.34
.37
.43
.31
.41
.21
.29
.08
.43
.08
.68
*
(二)智力结构成分理论
1.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弗农(P.E.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提
*
*
2.操作能力
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如劳动、艺术表现、体育运动 、实验操作等能力。
3.社交能力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 力、言语感染能力。
*
*
(三)根据能力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划分
1.模仿能力 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时间管理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时间管理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时间管理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

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时间管理成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分析。

时间管理的基本技巧。

第二章:时间管理的重要性2.1 教案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时间管理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视频观看法:观看有关时间管理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3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对学习的影响。

时间管理对生活的影响。

珍惜时间的意义。

第三章:时间管理的基本技巧3.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制定计划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配时间的技巧。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制定计划的方法和分配时间的技巧。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时间管理的实践操作。

3.3 教学内容:如何制定计划。

如何分配时间。

如何优先处理重要任务。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讨论4.1 教案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管理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时间管理成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成功案例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案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时间管理技巧的习惯。

5.2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反思讨论法: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3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回顾。

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了解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6.1 教案目标: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了解自己的时间管理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教学心理一、选择题1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 )。

A没有关系B呈负相关C.有较高相关D.有利有弊2.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3.教师( )的流畅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记忆B.思维C.想象D.观察4.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 )。

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5.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6.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7.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 )。

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应8.一位教师把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这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 )。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9.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 )。

A.预见性B.系统性C.结构性D.实效性10.在课后评价中,专家教师更加关注的是( )。

A.课堂中发生的细节B.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C.课堂管理问题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11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 )。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1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

A.布鲁纳B.加涅C.罗森塔尔D.斯金纳13.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14.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思想15.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之为( )。

A.教学反馈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自我完善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6.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 )的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17.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其教学能否自觉地关注( )。

A.教材B.学生C.生荐D.情境18.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说明教师的观察力具有( )。

A.客观性B.全面性C.精密性D.敏锐性19.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的小型课堂教学。

时间一般为( )。

A.1~5分钟B.5~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释反恩方法的是( )。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关注问题21.专家教师常将课堂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 )。

A.过程B.工具C.目的D.手段22.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 )。

A.活动B.细节C.经验D.形式23.经常担心“学生喜欢我吗?”等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这时其发展很可能处于( )的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D.关注自我24.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这时其发展很可能处于( )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2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A.老教师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26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27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 )的反映。

A.教学水平B.科研成果C.学历和才能D.人际关系2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2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不合适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的练习30.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 )的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3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

A.爱好B.忠诚C.热爱D.兴趣32.以下关于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步骤分为选出专家、新手,提出任务;比较两者完成任务情况B.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应用于研究教师的认知C.它是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常采用的方法D.这一方法最初就应用于教师的认知研究33.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空间知觉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34.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个性品质的是( )。

A.反思能力B.宽容C.敏感性和移情理解D.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自信35.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A.加涅B.罗森塔尔C.戴尔D.波斯纳36.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

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 )。

A.仁慈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民主型D.强硬专断型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教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公民需要的______,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2.罗森塔尔等人通过实验,对教师_______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3.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程的_______和教学内容。

4.专家教师以为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_______所决定的。

5.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有很大的_______。

6.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_______者等多种角色。

7._______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8.有迹象表明,教师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_______存在着相互作用。

9.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_______观摩。

10.备课时,专家教师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

11.专家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_______和反馈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12.教师在课堂中新材料的呈现基本上通过_______或演示实验。

1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_______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4.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_______和非组织化观摩。

15._______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

16.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_______。

17.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

18.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后评价上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_______。

19.教师的_______和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都有关系。

20.在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

21.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_______。

22.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_______、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23.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_______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24.我国学者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_______和任务指向型两种类型。

25.教学监控过程包括自我检查、自我校正、_______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26.教师适宜的教育行为主要包括_______、合理运用规则与惩罚、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27.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_______阶段。

28._______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29.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_______。

30._______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闯内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1.福勒和_______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32._______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而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33.一般来说,专家教师认为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_______所决定的。

34.教师成长的策略包括系统的理论学习_______和科学的自我反思和自觉的科学研究。

35._______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

36.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_______、品德决定的。

37._______是训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它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38.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_______与协作性的矛盾。

39.人们通常将专家教师的相关知识、技能和_______合称为教学技能。

40.处于_______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么看我?”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2.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3.简述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4.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能力?5.教师的教育热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7.简述罗森塔尔效应。

8.简述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建立途径。

9.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哪些?10.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11.舒尔曼(Shulman,1987)认为专家教师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四、论述题。

1.试述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2.小王老师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最近分配到一所重点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她非常想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又不知道自己该从哪些方面努力,请给她一些好的建议。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4.试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比较研究的结果。

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B 4.C 5.B 6.B 71 C 8.B 9.A 10.D 11.A 12.C.13.C 14.A 15.D 16.D 17.B 18.D 19.B 20.D 21.D 22.B 23.A24.B 25.D 26.B 27.D 28.C 29.D 30.B 31.B 32.D 33.C 34.A35.D 36.D二、填空题1.良好品质2.期望3.主要步骤4.行为5.灵活性6.心理辅导者7.能否自觉关注学生8.年龄阶段特征9.组织化10.预见性11.练习 12.言语表达 13.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 14.组织化观摩 15.组织化16.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17.课时计划18.课堂中发生的细节19.认知特征20.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21.经验+反思=成长22.反思日记 23.关注情境 24.自我指向型 25.自我强化 26.民主的管理风格 27.角色信念 28.教师威信 29.人格影响 30.微格教学31.布朗32.专家33.学生的行为34.完善的技能训练35.科顿36.才能 37微格教学 38.个体性 39.策略 40.关注生存三、简答题1.(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与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