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2 一维定态问题(下)
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第二版的课后答案
+a
= 2mω a 2 ⋅
得 a2 = (3)
π = mωπ a 2 = n h 2
代入(2) ,解出
E n = nℏω ,
积分公式:
n = 1, 2 , 3 , ⋯ a 2 − u 2 du = u a2 u a2 − u2 + arcsin + c 2 2 a
(4)
∫
2π
1.4 设一个平面转子的转动惯量为 I,求能量的可能取值。 提示:利用
)
[ (
) (
)
]
其 中 T 的 第 一 项 可 化 为 面 积 分 , 而 在 无 穷 远 处 归 一 化 的 波 函 数 必 然 为 0 。 因 此
ℏ2 T= d 3 r∇ψ * ⋅ ∇ψ ∫ 2m
结合式(1) 、 (2)和(3) ,可知能量密度
(3)
w=
且能量平均值
ℏ2 ∇ψ * ⋅ ∇ψ + ψ *Vψ , 2m
(1)
1 mω 2 x 2 。 2
−a
0 a x (2)
a = 2 E / mω 2 ,
x = ± a 即为粒子运动的转折点。有量子化条件
+a
∫ p ⋅ dx = 2 ∫
nh 2ℏn = mωπ mω
−a
1 2m( E − mω 2 x 2 ) dx = 2mω 2 ∫ a 2 − x 2 dx 2 −a
∫= 1, 2 , ⋯ , pϕ 是平面转子的角动量。转子的能量 E = pϕ / 2I 。
解:平面转子的转角(角位移)记为 ϕ 。
.
它的角动量 pϕ = I ϕ (广义动量) , pϕ 是运动惯量。按量子化条件
∫
∴
因而平面转子的能量
量子力学(二)习题参考答案
2µ (U1 − E ) h2 2µ E h2
ψ 2 '' ( x) + k 2ψ 2 ( x ) = 0, k =
西华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4
四川省精品课程——量子力学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ψ 3'' ( x) − β 2ψ 3 ( x) = 0, β =
其解分别为:
2µ (U 2 − E ) h2
ψ 1 ( x) = A1eα x + B1e −α x ψ 2 ( x) = C sin(kx + δ ) ψ 3 ( x ) = A2e β x + B2 e− β x
2
2
⑤
而透射系数
⑥
2) 、当 E<U0 时,有ψ 2 '' ( x ) − k3 2ψ 2 ( x ) = 0 , k3 = 其解为:ψ 2 ( x ) = Ce
− k3 x
+ De k3 x = Ce − k3 x (ψ 2 有限条件)
⑦
以下可以重复前面的求解过程。 不过, 为了简单我们亦可以在前面得到的结果⑤中做代 换 k2 =i k3 ,得到
由(18)式, (16) 、 (17)变成 或由 (19) 式, (16) 、 (17) 变成
(20)或(21)式就是讲义上习题 2.7 的结果。 a) 将 δ = 0 代入ψ 2 ( x) 中有:ψ 2 ( x) = C sin kx 由连续性条件:ψ 2 ( a) = ψ 3 ( a ) → C sin( ka ) = B2 e − β a
ψ m (ϕ ) =
除了 m=0 的态之外, E m 圴是二重简并的。 5、梯形式——— U ( x ) =
0, x < 0 U 0 , x > 0
Chapter 3-1 一维定态问题(上)
当n分别是奇数和偶数时,满足 偶函数 → ψn ( −x) =ψn ( x) (n为奇数) (n为偶数)
奇函数 → ψn ( −x) =−ψn ( x)
即n是奇数时,波函数是x的偶函数,我们称 这时的波函数具有偶宇称;当n为偶数时, 波函数是x的奇函数,我们称这时的波函数具 有奇宇称。本征函数所具有的这种确定的奇 偶性(宇称)是由势函数 对原点的这种对称性 而来的。关于这个问题,后面将就普遍情形 作专门讨论。
a.势U(x)中第一类不连续性的存在并不改 变加于函数的标准条件。事实上, 按Schrodinger 方程 ψ ′′ = (U − ε )ψ 在势的每一个不连续点,U出现一有限量的突 ψ 也如此,但ψ ′′ 的积分在这些点上保 然跳跃, ′′ 持连续: 因此ψ ′及ψ (理由更充足)处处连续。 (证明见:曾《量子力学导论》p53)
节点数 : 按定义,所谓节点,即本征函数 的零点(端点除外),从图可以看出 ψ n 与x轴相 交(n-1)次,即ψ n 有(n-1)个节点。
§3.2.3 有限深对称方势阱
⎧ ⎪ 0, ⎪ V (x) = ⎨ ⎪V , ⎪ 0 ⎩ a x < 2 a x ≥ 2
(1)
a为阱宽,为势阱高度。 以下讨论束缚态情况 ( 0 < E < V0 ) , 前例可看成 是 V0 ≥ E 的极限情况。
⎧ d 2ψ + α 2ψ = 0 ( x < a) ⎪ 2 ⎨ dx ⎪ ψ =0 ( x ≥ a) ⎩
(3)
在 x < a 区域内的通解是
ψ = A sin α x + B cos α x
(4)
亦可取为ψ = c sin(α x +δ ) , c 和 δ 待定。
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为了使波函数ψ(x)满足标准条件,级数(4)必需中断。此外由于本题情形中应满足边界条件(波函数连续性),x=0时ψ(x)=0,即u(0)=0。因而必需取s=1,它的递推式是(6),因此如果级数(4)中断,而(4)的最高幂是n=2m,在(4)式中取s=1,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则在(6)式中取n为最高幂时:
EMBED Equation.3 (2)
但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考虑在原点0(x=0)处波函数 EMBED Equation.3 (x)和一阶倒数 EMBED Equation.3 (x)的连接性,有:
但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是归一化常数, EMBED Equation.3 是奇阶数厄米多项式。
#
[4]考虑粒子 EMBED Equation.3 在下列势阱壁(x=0)处的反射系数。
(解)本题中设想粒子从左侧入射。
在(x〈0〉区中有入射反射波
EMBED Equation.3 (1)
在(x>0区)中仅有透射波
EMBED Equation.3
由(3)得
EMBED Equation.3 (7)
式中的m=0,1,2,3,4,……
(7)式即我们需求的粒子的能级。
本题的波函数是 EMBED Equation.3
(0<x<a区): EMBED Equation.3 (2)
(x>a区): EMBED Equation.3 (3)
第3章 一维定态问题
2 d ( x) 2mE 2 2 k ( x) 0 令: k 2 则: 2 dx
通解:
x Aeikx Beikx C coskx D sin kx
A, B, C, D 为常数,由标准条件和归一化条件确定。 ka ka a ka ka a C cos D sin 0 x C cos D sin 0 x 2 2 2 2 2 2
(3)能量间隔:
(n 1) 2 2 2 n 2 2 2 2 2 E n E n1 En (2n 1) 2 2 2m a 2m a 2m a2
n一定, a一定,
a En 0
En 2n 1 n En 2 0 En n En
2
V
a 时 2
d 2 ( x) 2 x x ( x ) ( x ) A ' e B ' e dx2
由有限条件,当
x a 2 x
( x) 0
粒子不可以进入Ⅱ区
I区: V 0
2 d 薛定谔方程: ( x) 2m E ( x) 0 dx2 2
( x)
E2
1 ( x)
n 1, 2,
a n sin x n 1, 2,3 2 a
E1
非对称二维无限深势阱
0 0 x a,0 y b V ( x, y) others
2 n12 n2 En ( 2 2) 2m a b 2
( p) ( p)
2
2
4 a
pa cos 2 2 2 2 2 a p
2
3
8.非对称一维无限深势阱
4 ( x)
V ( x)
第二章 一维定态问题
第二章 一维定态问题一 内容提要1 几个重要的一维定态问题[1] 一维无限深势阱 {0,00)(≤≥<<∞=x a x a x x V ,3,2,122222=μπ=n a n E n∞≥≤<<π⎩⎨⎧=ψx x a x a x n a x n ,000s i n 2)( [2] 一维线性谐振子2221)(x x V μω= ,3,2,1)21(=ω+=n n E n)()(2221x H e N x n x n n α-=ψ [其中 !2n N n n πα=μω=α ] [3] 定轴转动子IL H2ˆˆ2ϕ=Im E n 222 =),3,2,1,0(21 =π=ψϕm e im n2 一维定态问题的性质 设)()(*x V x V =[1] 如果)(x ψ是定态S.eq 的解,那么)(x *ψ也是定态S.eq 的解。
[2] 如果)()(x V x V -= 则)(x -ψ也是定态S.eq 的解。
[3] 如果)(x V 是x 的连续函数,那么)(x ψ和)('x ψ也是连续的;如果)(x V 为阶梯形方势⎩⎨⎧><=a x V a x V x V 21)(且12V V -有限,那么)(x ψ和)('x ψ也是连续的; 如果∞→-12V V 时,那么)(x ψ连续而)('x ψ不连续;二 例题讲解 1 设粒子处于一维无限深势阱中,{0,00)(≤≥<<∞=x a x a x x V , 证明处于能量本征态)(x n ψ的粒子,)61(12)(2/2222π-=-=n a x x a x讨论∞→n 的情况,并与经典力学计算结果比较。
证明:2sin2)(0202a dx a x n x a dx x x x aan =π=ψ=⎰⎰ )61(124)()(2220222222π-=-ψ=-=-⎰n a a dx x x x x x x an 经典情况下,在区域),0(a 中粒子处于dx 范围中的几率为adx则 20a a dx x x a==⎰ 32022a a dx x x a==⎰ 1243)(222222a a a x x x x =-=-=- 2 设粒子处于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为)()(x a Ax x -=ψ,A 为归一化常数。
《一维定态问题》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维定态问题,介绍定态和一维定态问 题的基本概念,并讲解其数学描述、求解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导言
一维定态问题是研究物理学等领域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它提供了理解系统行 为和性质的基础,以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
定态和一维定态问题的基本概 念
例题三
借助计算机模拟,展示一维定 态问题的数值解法和仿真结果。
一维定态问题的应用
量子力学
一维定态问题在量子力学 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描 述电子在一维势场中的行 为。
固态物理学
研究材料中晶格振动、电 子能带等问题时,可以把 复杂的多维系统简化为一 维定态问题。
量子计算
一维定态问题为理解和实 现量子计算提供了基础, 如量子比特的储存和操作 等。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PPT课件,我们对一维定态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未来,我们可以 进一步研究其在更复杂系统和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定态是指系统在某个特定状态下具有稳定性和不变性。一维定态问题是针对 一维系统中的定态进行研究和求解的问题。
一维定态问题的数学描述
数学上,一维定态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定态薛定谔方程进行描述。这个方程描述了系统的波函数和能量的 关系,是解决一维定态问题的关键。
一维定态问题的求解方法
1
经典方法
传统的求解一维定态问题的方法,如分离变量法、定态扰动法等。
2
量子力学方法
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工具,如哈密法
借助计算机和数值计算技术,通过离散化和近似方法求解一维定态问题。
例题演示和讲解
例题一
例题二
通过实际例题,演示和讲解一 维定态问题的求解过程和方法。
通过复杂的数学方程,在黑板 上演示一维定态问题的解析求 解过程。
§3-2薛定谔方程 一维谐振子问题
度为a。则冲力为
F
2px
vx 2a
p
2 x
me a
将算符
pˆ
2 x
(i )2 x
2
x 2
代入上式,得
F
2 me a
2 x2
因电子是处于基态,则
1
1
2 sin x aa
6
电子对阱壁的平均冲力为
F
a
0
1
Fˆ
1dx
2π22 me a 4
a
0
sin
2
πx dx
a
2π 2 me a3
π
0
sin
由图可见,量子数n较小时,粒子位置的概率密度 分布与经典结论明显不同。随着量子数n的增大,概 率密度的平均分布将越来越接近于经典结论。
5
例1 一个电子被束缚在一维无限深势阱内,势阱宽度 为1.011010m。求当电子处于基态时对阱壁的平均冲 力。
解 设电子的质量为me,速度为vx,动量为px,势阱宽
§3-2 薛定谔方程
一维谐振子问题
一、一维谐振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
经典力学中,简谐振动为 x Acos(t )
系统的势能为 U( x) 1 kx2 1 2 x2
2
2
简谐振子的能量为 E 薛定谔方程,得
[
2
2
d2 dx 2
1 2
2 x2 ] ( x)
(
x)
n
( x)dx
1
,得
Nn
( 1
2 2n
)1 n!
2
时间因子的一维谐振子的定态波函数为
n (x,t) n (x)eiEnt/
Nn (x)e2x2 2Hn (x)eiEnt/
量子力学导论第3章答案
第三章一维定态问题3.1)设粒子处在二维无限深势阱中,⎩⎨⎧∞<<<<=其余区域,0,0 ,0),(by a x y x V 求粒子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
如b a = ,能级的简并度如何? 解:能量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为m E y x n n 222π =)(2222bn an y x +,2,1, ,sinsin2==y x y x nn n n byn axn abyx ππψ若b a =,则 )(222222y x n nn n ma E yx +=πayn axn ay x nn yx ππψsinsin2=这时,若y x n n =,则能级不简并;若y x n n ≠,则能级一般是二度简并的(有偶然简并情况,如5,10==y x n n 与2,11''==y x n n )3.2)设粒子限制在矩形匣子中运动,即⎩⎨⎧∞<<<<<<=其余区域 ,0,0,0 ,0),,(cz b y a x z y x V 求粒子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
如c b a ==,讨论能级的简并度。
解: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为)(222222222cn bn an mnn n Ez y x zyx++=π ,,3,2,1,, ,sinsinsin8==z y x z y x n n n czn byn axn abcn n n zy x πππψ当c b a ==时,)(2222222z y x n n n mann n Ezyx++=πayn ayn axn a n n n z y x zy x πππψsinsinsin223⎪⎭⎫⎝⎛=z y x n n n ==时,能级不简并;z y x n n n ,,三者中有二者相等,而第三者不等时,能级一般为三重简并的。
z y x n n n ,,三者皆不相等时,能级一般为6度简并的。
如 ⎩⎨⎧→++=++→++=++)9,6,3()10,5,1(2086161210)11,3,1()9,7,1(10438652222222222223.3)设粒子处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ax 0, ,0 ,0),(x ax y x V 证明处于定态)(x n ψ的粒子)61(12)x -(x ,22222πn aa x -==讨论∞→ n 的情况,并于经典力学计算结果相比较。
2020年物理竞赛—量子力学A版—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一维势散射问题34PPT 课件
新坐标下 Schrodinger 方程改写为:
该式是新坐标下一维线性 谐振子Schrödinger 方程,于是可以利用已 有结果得:
d2 dx2
(
x)
2
2
[
E
1 2
2
x2
V0
]
(
x)
0
d2 dx2
(
x)
2
2
[
E
1 2
2
x2
]
(
x)
0
其中 E E V0
能量本征值:
En
(n
1 2
)
En En V0
然而,量子情况与此不 同,对于基态,其几率密度 是: ω0(ξ) = |ψ0(ξ)|2
= N02 exp[-ξ2] (1)在ξ= 0处找到粒子的 几率最大; (2)在|ξ|≧1处,即在阱外 找到粒子的几率不为零,与 经典情况完全不同。
5. 几率分布
分析波函数可知量子力学的谐振子波函数ψn有 n 个节点,在节 点处找到粒子的几率为零。而经典力学的谐振子在 [-a, a] 区间每 一点上都能找到粒子,没有节点。
ωn(ξ)
n=2
|10|2
ω0(ξ)
n=1
-1 0 1
n=0
-1 1
-4 -2
24
当线性谐振子处在前几个量子态时,几率分布与经典情况差别很大。当 量子数增大时,相似性随之增加。
(三)例
例1. 求三维谐振子能级,并讨论它的简并情况。
解: l (1)三维谐振子 Hamilton 算符
Hˆ
2
2
d2
(5)求归一化常数
(I)作变量代换,因为ξ=αx, 所以dξ=αdx;
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2 ( + V ( x ))ψ ( x ) = Eψ ( x ) 2m x 2
(5)
即ψ*(x)也是方程(3)的一个解.并且对应的能量也是E. 按此定理, 假设对应于能量的某个本征值E,方程(3)的解无简 并(即只有一个独立的解).则可取为实数(除无关紧要的常数因 子之外). 假设ψ(x)是能量为E的一个解, 则ψ*(x)也是方程(3)的一个解. 对应的能量也是E. 则ψ(x)和ψ*(x)描述的是同一个量子态.所以, ψ*(x)=C ψ(x),C为常数.取复共轭ψ(x)=C* ψ*(x)=|C|2 ψ*(x), 所以,C=1, 而C=eiα, α为实数.取相位α=0,则ψ(x)=ψ*(x), 即ψ(x)为 实数.
2m [ E V ( x )]ψ 1 = 0 2 〃 2m ψ 2 + 2 [ E V ( x )]ψ 1 = 0 ψ1(x)×(15)-ψ2(x) ×(14), 得 ψ ψ ′′ ψ
1 2
证明 按假设
ψ 1〃 +
(14) (15)
2
ψ1' ' = 0
即
积分, 得 对于束缚态,当x→∞时,ψ →0,所以上式中常数比为0.因此,对于同属 于能量E的任何两个束缚态波函数ψ1和ψ2, (16) ′ ψ 1ψ 2 = ψ 2ψ 1 ' 定理7 定理 设粒子在规则势场 (regular)V(x)中运动(V(x)无奇点),如存 在束缚态,则必定是不简并的. 证明 设ψ1 与ψ2是方程(3)的属于能量E的两个束缚态解,按式 (16)有 ′ ψ 1ψ 2 = ψ 2ψ 1 ' 在不包含ψ1 (x)与ψ2(x)的节点的区域中,可用ψ1 ψ2是除上式,得
2 i ψ ( x, t ) = [ + V ( x )]ψ ( x, t ) 2 2m x x
一维定态问题无限深方势阱
u(x)
2
=
2
sin 2
nπ
a a
0
x, ,
0≤ x≤a x < 0,or, x > a
n = 1, 2,3,
概率分布不均匀,存在概率为零的节点。 但:概率分布不随时间变化!
§2.4 一维定态问题–无限深方势阱
结论:
(3) 束缚在势阱中的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E
E=n
π2 2
2ma2
n2 ,
平均值
∫ = E
+∞
ψ
−∞
*
(r
,
t
)
−
2
2m
∇2
+V
(r,t) ψ
(r , t )dτ
总能能算符:
Hˆ
=−
2
∇2
+V
(r,t)
pˆ 2 =
+V (r,t)
2m
2m
称为粒子的哈密顿算符。
§2.5 力学量的平均值、算符表示—平均值
含时薛定谔方程:
i
∂ψ
∂t
=
−
2
2m
∇2
+ V (r,t) ψ
(1) 粒子的位置 r
例如:一维无限深方势阱
粒子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取值在[0, a]之间。 但粒子的概率分布是确定的,是
u(x)
2
=
2 sin2 nπ a a 0
x, ,
0≤ x≤a x < 0,or, x > a
n = 1, 2,3,
所以,可以得到粒子位置的平均值 (假设粒子处在基态 n =1 态):
2
∇2 2m
+ V (r,t)ψ
03一维定态问题
2 2 2 2 2 (nx ny nz ), nx , ny , nz 1, 2,... 2 2ma
可见简并度取决于(nx,ny,nz)使得nx2+ny2+nz2= n’x2+n’y2+n’z2 的(nx,ny,nz)组个数,基态无简并, 其他例如第一激发态(1,1,2),(1,2,1),(2,1,1)三 重简并,......
Quantum mechanics
小
结
除了求解束缚态以外,还有一类问题即一维散射问题,束 缚定态的能量本征值一般由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波函数 连接条件确定,是分立的,而且束缚态本身满足平方可积 条件,一定是可归一的.散射态则一定不可归一,其能量本 征值是连续的(取决于入射粒子).设粒子从势垒左边入射, 其波函数ψ的渐近行为如下给出:
第三章一维定态问题
12/88
Quantum mechanics
习题解答
0,0 x a V ( x) , x 0, x a
3,设粒子处于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即
对处于第n个定态ψn(x)的粒子计算坐标和动量的期望值x,p以及 相应的涨落⊿x,⊿p.讨论当n→∞的情况,并与经典力学比较.
2
n d n x x2 H n ( x) (1) e e n dx
即H1(x)=1,H2(x)=2x等,能量本征函数ψn(x),的宇称性质 ψn(-x),=(-1)nψn(x),其中基态无节点,必为偶宇称态,又是 最小不确定态.此外,谐振子问题也可在动量表象中求解.
第三章一维定态问题
4/88
2
2
(0)
δ-势阱(γ为负)存在唯一的一个束缚态.δ-势问题的求解也 可在动量表象中进行.另外,如果求解δ-势的散射问题,则 可知其透射振幅在k复平面正虚轴上的极点对应于δ-势 阱的束缚态.其实,束缚态在散射振幅的极点里,这是一个 普遍的事实.
大学课件 量子力学 一维定态问题
(4)由归一化条件定系数 A
| m |2 dx
a
| I |2 dx a a
|
II m
|2
dx
a
| III |2 dx
a
a
|
II m
|2
dx
a
a
a
a
| A |2 sin2 m xdx 1
2a
| A |2 cos 2 m xdx 1
(3)宇称
1)空间反射:空间矢量反射的操作
r r
(r ,
t)
(r,
t
)
2)如果有:
(r, t) (r, t)
(r, t) (r, t)
称波函数具有正宇称(或偶宇称);
(r,
t)
(r ,
t
)
称波函数具有负宇称(或奇宇称);
3)如果在空间反射下,
(r, t) (r, t)
则波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
ψ(-a) = ψ(a) = 0。
在阱外U(x)->∞,连
续性和有限性条
则解为:
件要求
I 0, II A sin(x ), III 0.
因为势壁无限高,从物理上考虑,粒子不 能透过势壁,
按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要求在阱壁上和阱 外波函数为0.
使用波函数标准条件 :连续性
1)波函数连续性:
与上面波函数连续性条件导出的结果 A sin(-αa + δ)= 0 矛盾,二者 不能同时成立。所以波函数导数在有无穷跳跃处不连续。
Asin(a )0 Asin(a )0
Asin(a )cos Asin(a )cos
Acos(a )sin 0 Acos(a )sin 0
§第三章 一维问题 §31 一维定态的一些特例 1, 一维方势阱问题
§第三章 一维问题§3.1 一维定态的一些特例1, 一维方势阱问题,Landau 与Pauli 的矛盾《无限深方势阱》这是本章第一个例题,也是最简单的对一类物理问题的数学近似模型。
但有关它的动量波函数及其衍生问题却引起过争论,甚至导致严重误解:“量子力学的数学是错的”。
研究一维 Schrodinger 方程,其中位势为(3.1a) 于是定义在整个x 轴上的 Schrodinger 方程现在分为三个区域:第I 区a x -≤,第II 区a x <,第III 区a x ≥。
由于I 区和III 区中()+∞=x V (无穷位势问题见讨论i,),为使 Schrodinger 方程成立,这两个区域中的波函数()x ψ必须为零 —— 即有边界条件()0=x ψ()a x ≥。
说明微观粒子即便具有波动性,也难以渗透进非常高的势垒区里。
于是坐标波函数求解只须对第II 区进行,(3.1b)有时,这里的边界条件被简单地写作()()ψx =0x =a 1。
但由于对阱外情况未作规定,这种提法是含混的。
参见下面有关讨论。
显然,在第II 区x <a 内方程通解为1 这种用法见泡利《物理学讲义》第五卷,详见下面讨论v 的脚注。
()()122ψx =Asin kx +α2mE k =⎧⎪⎨⎛⎫⎪ ⎪⎝⎭⎩这里出现两个待定系数A 、α和一个待定参数k (它的数值将决定阱中粒子的能量)。
为了确定它们,利用两个边界条件()ψ±a =0(加上总几率归一条件,一共也是三个),即()()sin ka +α=0sin -ka +α=0⎧⎪⎨⎪⎩ 由此得n α=ka =π2,n =1,2,3, 。
最后,阱中粒子的能级和波函数分别为(3.2a)(3.2b)这虽然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鉴于存在不少观点分歧,需要作一些讨论说明:i, 无限深方阱的势函数是对实际物理情况作出的近似的数学模写。
因为第一,介质中势能不可能真是无限大;第二,势函数也不可能是严格的阶跃。
物理竞赛—量子力学A版—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一维势散射问题34PPT 课件
成一个多项式。换言之,要求 H(ξ) 从某一项(比如第 n 项)起 以
后各项的系数均为零,即 bn ≠ 0, bn+2 = 0.
bn 2
2n 1
(n 1)(n 2) bn
0
递推关系
因为
bn 0,
2n 1 0
因为
2E
于是最后得:
E
(n
1 2
)
所以有:
E
1 2
n 0,1,2,
结论
2020高中物理竞赛
量子力学 第三章
一维势散射问题
(3)用标准条件定解
单值性和连续性条件自然满足,只剩下第三个有限性条件需要进行讨论。
因为H(ξ)是一个幂级数,故应考虑他的收敛性。考虑一些特殊点, 即势场有跳跃的地方以及x=0, x → ±∞或ξ=0, ξ→±∞。
(I)ξ=0 exp[-ξ2/2]|ξ=0 = 1 Heven(ξ)|ξ=0 = b0 Hodd(ξ)|ξ=0 = 0 皆有限
H n (
)
(1)n
exp[
2]
dn
d n
exp[
2]
由上式可以看出,Hn(ξ) 的最高次幂是 n 其系数是 2n。
下面给出前几个厄密多项式具体表达式: H0=1;H2=4ξ2-2 ;H4 = 16ξ4-48ξ2+12 H1=2ξ;H3=8ξ3-12ξ;H5=32ξ5-160ξ3+120ξ
厄密多项式和谐振子波函数的递推关系:
3. 对应一个谐振子能级只有一个本征函数,即一个状态,所以能级 是非简并的。值得注意的是,基态能量 E0={1/2}ħω ≠0,称为零点能。 这与无穷深势阱中的粒子的基态能量不为零是相似的,是微观粒子波粒二 相性的表现,能量为零的“静止的”波是没有意义的,零点能是量子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k 又因 k1 和 k3同数量级, 3 a >> 1 时,
e
2 k3 a
>> 4
(24)
a + b ≥ a b , ( a > 0 , b > 0 ) li m (∵ x→ ∞ 2 k3 k1 ∴ + ≥ 2 k3 k1 k3 ⎞ 1 ⎛ k1 e 2 k3a ≥ e 2 k3a > > 4 ) + ⎜ ⎟ k1 ⎠ 4 ⎝ k3
贯穿U(x)的总D为所有小方势垒 Ddx 之乘积
D = ∏ D dx = D 0 e
dx − 2
∫
a
b
2 m (U ( x ) − E )dx
(27)
§3.3 一维谐振子
一般说来,间断型的势场并非严格意义下的 物理势场。在物理上 V ( r ) 应该是 r 的连续函 数。特别是在物理的实际问题中,经常需要 处理连续振动体系,它们都可等价地看成无 穷多个谐振子的集合。
而要级数含有限项的条件是 λ 为奇数:
λ = 2 n + 1, n = 0,1, 2...
由此可求得线性谐振子之能级为
(10)
⎛ 1⎞ E = ω ⎜ n + ⎟ , n = 0,1,2... ⎝ 2⎠
(11)
即具有零点能,能级间隔 ∆E = En+1 − En = ω , 这是量子力学的结果,它与经典谐振子及 Planck 量子论结果均不同。经典谐振子能量 连续,按Planck量子论有 En = n ω ,∆E = ω , 但 E0 = 0 ,无零点能存在。
相比可略去,因而在 ξ → ∞ 时,上面的方 程(6)可写为:
d ψ dξ 2
2
= ξ
2
ψ
(7)
其解为 ψ ~ e ,此即渐近解。由波函数标 ψ 准条件要求( ξ → ±∞ , 保持有限),只取 1 − ξ 解为 ψ ~ e 2
2
1 ± ξ2 2
于是(7)的解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
ψ (ξ ) = e
i − Et
在x > a 区域,没有从右向左的波回来,即没 有向左运动的粒子,所以 C ′ ≡ 0 ,这在物理 上相应于在 x = ∞ 处有一接收装置。利用波 函数及其一阶微商在 x = 0, x = a 处的连续性 可得:
ψ1(0) =ψ2 (0) ⇒ A + A′ = B + B′ dψ1 dψ 2
dx |x=0 = dx
(6) (7)
|x=0 ⇒ k1( A − A′) = k2 (B − B′)
′ −ik2a = Ceik1a ψ2 (a) =ψ3(a) ⇒ Be + Be
ik2a
(8)
dψ3 dψ2 ′ |x=a = |x=a ⇒ k2 (Beik2a − Be−ik2a ) = k1Ceik1a (9) dx dx
§3.2.4 一维散射问题(势垒贯穿)
在前面两例中,共同 的特点是:在无穷远处 体系的波函数为零, 这个条件意味着粒子 被限制在空间有限区 域,利用这个条件, 我们定出了能级是分 立的,这就是所谓的 束缚态问题的共同特 征。
在本例中,体系在无穷远处势能为零,这时 粒子可以在无限远处出现,波函数在无限远 处不为零。由于没有无限远处波函数为零的 约束(与经典驻波条件对照),体系能量可以取 任意值,组成连续谱。这类问题属于粒子被 势场散射问题,粒子从无限远处来,经势场 散射后又到无限远处去。在这类问题中,粒 子能量是预先给定的。
ik1 x − ik1 x
( x < 0) (0 < x < a ) ( x > a)
(5)
将 ψ 1 ,ψ 2 ,ψ 3 分别乘上含时因子 e 后,容易看 出,上面三式右边第一项表示由左向右传播 的平面波,而第二项是由右向左传播的平面 波。特别是在 x < 0 区域的解中,第一项即入 射波,而第二项是反射波。
(2) 再考虑 E < U 0 情形: 这时
K2 = 2m
2
(E − U0 )
1 2
为虚数,可设 k2 ≡ ik3 ,
⎡ 2m ⎤ k 3 = ⎢ 2 (U 0 − E ) ⎥ ⎣ ⎦
为实数。将上述计算 k2 中代
换为 ik3 ,其结果仍成立。因此有:
ψ 2 = Be
k3 x
+ B′e
− k3 x
x = a sin (ω.t + ϕ )
式中 ω
⎛ k ⎞ = ⎜ ⎟ m ⎠ ⎝
1 2
(3)
a 是谐振子的固有角频率, 和 ϕ 分别是谐振动 的振幅和初相位。在量子力学中,则应用薛 定谔方程来解微观的一维谐振子问题。
一维谐振子体系的定态薛定谔方程是
2 ⎛ d2 1 2 2 ⎞ + mω x ⎟ψ ( x ) = Eψ ( x ) ⎜− 2 2 ⎝ 2 m dx ⎠
ik1x
J
D
=
k1 C m
2
(14)
−ik1x
′ 相应于反射波ψR = Ae JR 为
JR k1 2 A′ = m
的入射几率流密度
(15)
定义透射系数D和反射系数R为
JD 4k k = 2 = D= 2 2 2 J in A k1 − k2 ) sin 2 ak2 + 4k12 k2 2 ( A′ ( k − k2 ) sin ak2 JR R= = 2 = 2 2 2 J in A k1 − k2 ) sin 2 ak2 + 4k12 k2 2 (
2
故上式可写成
D = D0e
−2 k3 a
= D0e
−
2
2 m (U 0 − E ) . a
(25)
其 中 D0 为 常 数 , D 0 ~ 1 。 显 然 , 由 于 E < U 0 ,D ≠ 0 ,即粒子可贯穿势垒, 1 1 且 D∝ ,D ∝ ,即透射系数D随势垒加 a U0 高加宽而减小。
(4)
引入无量纲常数
ξ =
mω x ≡ α .x , α ≡ mω ,λ ≡ 2E
ω
(5)
于是薛定谔方程改写成
d 2ψ + (λ − ξ 2 dξ )ψ = 0
2
(6)
这是变系数的二阶常微分方程。通常采用级 数法求解,并将解用一些特殊函数表之。
ξ2 λ 首先考察解的渐近行为:当 ξ → ±∞时, 与
2 2 1 2 2 2
C
2
1− D
于是
R + D =1
(18)
由此可见, R、D 均小于 1 。这表明,即使, 在量子情况下,也不是所有粒子均能通过势 垒。入射粒子中只有百分比为D的粒子可贯穿 势垒,而只有百分比为R的粒子被势垒反射回 去。
而C及D分别为
− ik1a
(19)
当粒子能量很小时,以致 k 3 a >> 1, 则 e k3a >> e − k3a ,于是:
⎛e sh k3 a = ⎜ ⎝
2 k3 a
−e 2
− k3 a
⎞ 1 2 k3a ⎟ ≈ e 4 ⎠
2
(22)
故有
D ≅ 4
2 ⎡1 ⎛ k ⎤ k 3 ⎞ 2 k3 a ⎢ ⎜ 1 + + 4⎥ ⎟ e k1 ⎠ ⎢ 4 ⎝ k3 ⎥ ⎣ ⎦
辐射场可以看成是无穷多个谐振子振动发出 的简谐波的迭加。固体中的晶格振动,原子 核的表面振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势等在平衡点附近展开准确到二阶后,都涉 及谐振子。
总之,谐振动往往可以作为复杂运动的初级 近似,在此基础上,作各项改进,可以模拟 出一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对谐振子运 动的研究在量子力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 谐振子运动在选择适当的坐标后,常常可分 解为若干彼此独立的一维谐运动,故我们首 先研究一维谐振子运动。
(1) 先考虑 E > U 0 情形: 粒子的波函数ψ 在势垒里外可满足的 Schrodinger 方程分别为:
d 2ψ + k12ψ = 0 (x < 0, x > a) dx 2 d 2ψ + k 22ψ = 0 (0 < x < a) dx 2
(1) (2)
式中
⎛ 2mE ⎞ k1 = ⎜ 2 ⎟ , ⎝ ⎠
由以上五个系数满足的四个关系,我们可以 消去 A′ ,并将 B, B′和C皆表示为A的关系(而 A可由归一化条件来确定)。于是得:
4k1k2e C= A 2 −ik2a 2 ik2a (k1 + k2 ) e − (k1 − k2 ) e 2i(k − k ) sin ak2 A′ = A 2 −ik2a (k1 − k ) e − (k + k2 ) e
1 显然谐振子能级是量子化的,且E0 = 2 ω不为零,
然而在量子力学中,谐振子的零点能不为零, 表明量子谐振子仍然在振动着,这种振动被 称为零点振动,它所造成的可观测效应已为 许多实验所证实。以后将证明它也是测不准 原理所要求的最小能量。
对于不同的 n,方程(9)有不同的解 Hn (ξ ) 。
ξ2
2
H (ξ )
(8)
式中 H (ξ ) 为待求函数,且当 ξ → ±∞ 时,它仍 应为有限。将 ( 8 ) 式代入 ( 6 ) 式后,经过 简单的推导,可得出H (ξ ) 满足的方程为
d H dH − 2ξ + ( λ − 1) H = 0 2 dξ dξ
2
(9)
这一方程称为Hermite方程式,通常是用级数 解法,将H展为 ξ 的幂级数来求该方程的解。 λ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个级数必须只含有限 项,即在某一项时截断,才能在 ξ → ±∞ 时, 使 ψ (ξ ) 为有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