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高一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doc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1.背景: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P98历史纵横,了解)▲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内容: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3.评价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具体原因: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1.内容:①②③见P99第3段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①②③见P99第4段▲注意: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首先进行经济改革(目的是为了缓解经济困难)⑴内容:P100第一段①②③(A、B、C)⑵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⑶原因(P100第二段)①②3.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⑴内容:(必修Ⅰ P121)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提倡所谓的“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0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
考点40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2.内容(1)经济农业上,实行收购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
工业上,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
(2)政治召开苏共“二十大”,展开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3.评价(1)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突破。
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2.内容(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结果(1)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4.评价(1)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苏联经济实际发展水平的高估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这一时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本国的经济负担。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社会陷入了危机。
2.内容(1)经济方面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②政府实行指导性计划指标;③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⑤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2)政治方面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及思想自由化。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3.结果这些经济改革措施,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8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含解析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苏联自确立起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斯大林去世后相继掌权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以消除这种体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①赫鲁晓夫上台后,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农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取消不必要的国家干预等。
在工业方面,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②勃烈日涅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工业方面,特别是重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苏联的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③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是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把工作重心放到扭转国内经济滑坡方面.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收效甚微,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苏联转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改革没有完备周详的计划,各种措施的随意性较大,朝令夕改,不但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带来严重的问题,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进行多次改革的根源。
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加上赫鲁晓夫本人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勃烈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但他的改革也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执政后期,随着他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的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在政治领域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1. 从1973年开始到1982年,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
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必要性: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特别是农业的消极影响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政策。
3)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
2、主要措施:
(1)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交售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2)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
3、结果及原因:成效不大;
4、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问题,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2、主要内容: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3、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
4、改革的结果: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长期推行严重束缚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社会动荡、经济下降的局面3)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2、改革的内容: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政策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政策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①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②农业集体化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措施:①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a.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b.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c.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提高粮食产量;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②工业:a.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b.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c.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①积极:一定程度冲击力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②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只是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目标不切实际且盲目,加上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最终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赫鲁晓夫改革造成混乱,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
(2)措施:①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等限制。
②工业:经济改革重点。
A.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B.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D.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评价:(4)①积极:前期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所提高,军事工业发展迅速。
(5)②局限:没有突破旧体制束缚,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虽然军事实力取得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后,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2)内容:①经济改革:a.首先用经济管理方法替代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c.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d.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e.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者建立家庭农场。
(鲁京津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8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程内容]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①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
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
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4)特点①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②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分配制等。
(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6)评价①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②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4)特点①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21)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重点:赫鲁晓夫改革难点:如何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知识点1赫鲁晓夫改革1.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B.改革中曾大规模开垦荒地C.改革开始时反对个人崇拜D.改革完全摆脱了斯大林模式2.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国防3.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符合事实的有:①改革从农业开始,符合苏联当时的迫切需要②玉米运动解决了苏联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③改革缺乏全面思路,盲目性很大④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4.赫鲁晓夫改革值得肯定的是A.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C.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知识点2勃列日涅夫改革★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6.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7.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主要成果是A.人民生活普遍得到较大的改善 B.计划经济体制活力得以恢复C.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大地提高 D.国家政治生活充满活力8.对勃列日涅夫改革来说,1975年是个转折性年代,表现为A.黯然下台,改革随之结束 B.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后进入停滞时期C.由政治改革过渡到经济改革 D.由政治改革过渡到经济改革9.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性是A.基本上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 B.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C.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知识点3戈尔巴乔夫改革10.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高三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 划指标 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 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家庭农场
3.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 降,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4、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 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 生产的40%
军备上赶上美国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 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
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 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内容 ⑴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⑵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⑶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重点: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成效与问题:
取得一些成果。 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 时期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2.内容: 农业
工业
3.结果 及原因 结果:有一定成效,最终失败
高中历史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赫鲁晓夫和猪的政治笑话 赫鲁晓夫在职期间常访问集体农庄。赫鲁晓夫在 某地视察养猪场,当地报纸的记者给他拍了一张照片。 照片洗出来,准备发表了,编辑们却为照片说明大伤 脑筋。“就写和猪在一起的赫鲁晓夫同志吧。”一个 编辑说。总编一听,批评道:“怎么能把我们党的领 袖写成和猪在一起呢?不礼貌!” 大家绞尽脑汁,继续商量。又有一个编辑提议: “那就写和赫鲁晓夫同志在一起的猪,总该行了吧?” 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这么写,猪显然成了 主角,赫鲁晓夫同志倒成了猪的陪衬。跟着又有很多 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大家讨论得很热烈…… 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幅很大的照片, 说明如下:“左起第三个是赫鲁晓夫同志。”
1956年4月,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来到苏格兰首府爱 丁堡,在与英国实业家精英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晤中,他 酒后发表脱离发言文稿的“即兴讲话”。赫鲁晓夫说着 说着,竟忘了面对的听众是谁,开始用他一贯的风格讲 话,其中的一句话竟说:“我们一定要把你们埋葬。” 接着,他又尽情地抨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令赫鲁晓夫不解的是,这些英国实业精英们被狗 血淋头地骂着还是那么友善,他的一些恶毒的骂语甚至 得到经久不息的掌声)当时,多亏在座的英国人都听不 懂俄语,而赫鲁晓夫的随行翻译特罗扬诺夫斯基也没有 理睬这些“即兴讲话”,只按事先准备的发言文稿进行 翻译。 赫鲁晓夫事后不得不一再辩解,并对他的“埋葬” 西方论加以修饰,企图自圆其说。后来到1963年11月6 日,他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我做不到这一点, 资本主义太大了。” 一个严肃的政治家也决不会在那样的外交场合用如此 粗鲁的语言讲如此敏感的问题。
勃列日涅夫选拔官员的标准很简单,只要是曾 在他的母校读过书,或来自他工作过的地方的 人,都有可能获得提拔。 在给大量亲信委以重任的同时,勃列日涅夫也 在逐渐排挤他不信任的人。 以至于苏联著名外交家葛罗米柯曾发过这样 的感慨:“我们的政治局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样, 有的人突然从这里出现,有的人突然在这里消 失。”勃列日涅夫还有强烈的“舐犊之情”, 对自己的子女异常“宽厚”,竟用公款为子女 营造豪华别墅。他的女婿丘尔巴诺夫也青云直 上,在短短十年内,由一名低级军官晋升为上
战后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
)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答案:D
“一条主线”:即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
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
“两个核心”:即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理论与实践);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勃
术导弹、战略核导弹队列,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 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 ‘这两个人的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 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 )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
B.苏联计划经济的弊端
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解析:两个国家计委人员的破坏力超过核武器的破坏力, 暗喻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发展的桎梏,一针见血地揭露了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答案:B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1953年, 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在稳固了地位之后,开 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1956年, 苏共“ 二十大 ”打破了业 方面。
(1)农业: ①取消农产品的 义务交售 制,实行 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 家庭副业 集体农庄 和 国营农场 的自主权。 收购 ,扩大
1.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 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秀教学PPT9 人教课标版
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
195赫4—鲁1晓96夫0年在,19苏57联年先提后出开三垦四荒年地内4苏00联0多的万人公均 顷肉,类由、于牛开奶垦、前黄对油那产里量的赶土上壤美和国气的候目条标件,未为进此行 科不学顾的苏分联析的,气大候规条模件的,开要垦求破各坏地了都广扩阔种草玉原米上,的 植以被增,加从饲19料55。年结到果19很60多年地,方已因有气几候十条万件公恶顷劣土造地 被成风玉沙米侵歉蚀收。,19其62他年粮夏食季作东物部也干由旱于,播风种化面侵积蚀减波 及少了而几减百产万。公1顷96。3年仅苏在联巴粮夫食洛产达量州比一1地96就2年有减15少0 万3公27顷0万土吨地。被1风96“4年刮苏走联了被”迫。增加了粮食进口。
1、搞社会主义要以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 生活水准为基本目标。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其复杂性、曲折 性和长期性,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共同探究
夜,结束了一天的喧嚣后安静下来,伴随着远处路灯那微弱的光。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星,遥遥地挂在天空之中,闪烁着它那微微星光,不如阳光般灿烂却如花儿般如痴如醉。 ——题记
3.结果:
军事实力增强,达到了能与美国相匹敌的水 平,但军备竞赛增加经济负担,20世纪70年 代经济增长开始下降
1966—198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1966—1970
国民收入 年平均增
长率
工业总产 值年平均
增长率
7.8% 8.5%
1971—1975 1976—1980
5.7%
4.3%
7.4%
4.4%
有人曾说,会白首不相离。可是终究一口空言,转眼,便抛之彼岸。可是,我却一直相信着。然后,在追逐的沿途,荆棘布满,却一直从未低头 原来有些等待是不值得的,那么多年换来的却是沧海桑田,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不能左右命运给予的奇迹与苦楚,面对些许,能做的也许只剩下了等待,可是等待却又是需要勇气,更要有勇气来承担与等待而来的结果大相径庭的结果。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共32张PPT)
(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 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 同意。掘墓人:(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 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守墓人:(消极影响)对斯大林 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其改革 失败。
材料二
(3)上述图表反映的是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执政时的什么历史 信息? 答案 勃列日涅夫。信息: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工农业总产值都有较大增长。
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 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在胸前 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 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 跨进了80年代。
(4)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 原因是什么? 答案 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联经济在80 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 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 章的怪”。
(3)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 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 合资的企业。 (4)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
家庭农场。
3.局限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仍优先发展 重工。业 (3)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改革重点 转向 政治领域。 4.结果: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1977年,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曾经被毛泽 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小资料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图示法理解“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 国营企的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 经营管理。 (3)改革的重点在 工业 方面,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1952-1990)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①在经济体制方面,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价值规律,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在政治体制方面,在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后来发展到极端则是个人崇拜的盛行与肃反运动的发生。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展。
斯大林留给苏联的也是一个问题成堆的、病态的社会。
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
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猛药”,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
一、斯大林晚年至马林柯夫执政时期(1952-1955):改革之风拂起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国际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等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它对苏联在短时间内赶超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保证工业化的实现以及卫国战争的胜利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并非完美,例如,这种模式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精打细算,提高经济效益等等。
这些弊病,其实苏联早在战前就已经发觉,并酝酿进行改革。
但由于战争的到来,这种酝酿被暂时搁置。
战后初期,由于忙于国民经济恢复,也无暇顾及到此。
但是,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随着卫国战争的结束愈来愈突出的事实却是无法抹煞的。
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②,讨论了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经济建设问题,对计划经济、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等问题都作了研究。
这表明,斯大林在其生前已经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某些问题。
在这本书中,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
斯大林突破了过去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消灭商品生产的旧观念。
高中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新人教版
1.赫鲁晓夫改革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一次不成功的尝 试,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 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 因此陷于停滞。 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 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的做法,最后归于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实力可 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由于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效果不大。 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 局部调整,是在“斯大林模式”框架下的“小修小补”,但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非是局部调整,他是对“斯大林模式” 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4.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 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 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 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解析:材料中“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 等方面的问题”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 式”,故A项正确。 答案:选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 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 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 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
(1)材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教你读史] “但是”,作为转折词,把材料分为两层,承认赫鲁晓夫是一 位改革者,但又是一位改革失败者。
[提示]
材料表明,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高中历史: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