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图片

合集下载

骨髓细胞形态讲解ppt课件

骨髓细胞形态讲解ppt课件
46
红系细胞在正常骨髓中的参考值
有核红细胞占所有核细胞 20% , 以中晚幼红 为主,中、晚幼红各占10% 其中原红 <1% ,早幼红 <5% ,
47
14、各期粒细胞形态特点
原粒细胞(myeloblast)
中性(neutrophilic)
早幼粒细胞(promyelocyte) 嗜酸性(eosinophilic)
粒系细胞在正常骨髓中的参考值
粒系占有核细胞的 40-60 % 原粒细胞 <2 % 早幼粒细胞 <5 % 中性中幼粒细胞约占8% 中性晚幼粒细胞均占1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20%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约占12% 嗜酸性粒细胞 <5 % 嗜碱性粒细胞 <1 %
98
总结及要求
掌握:各期红/粒细胞的形态特点。
出现特异性颗粒 → 特异性颗粒增多、 非特异性颗粒减少 → 仅有特异性颗粒 核形: 圆形 → 椭圆形 → 核一边扁平→ 肾形 → 杆状→分叶状
72
各期粒细胞图1
73
各期粒细胞形态特点 胞体
细胞名称 直径(µm) 形态 核
胞核

核 仁 染色质 浆量
胞浆 颗粒
颜色
原粒细胞性颗粒
中幼粒与晚幼粒
两种颗粒多少、染色质、核形
晚幼粒与杆状核粒细胞 核形
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 核形
75

4
2
核凹陷程度
核假设圆形直径
中幼粒细胞 <1/2
核凹陷程度 核假设直径
/
晚幼粒细胞 1/2-3/4
<1/2
杆状核粒细胞 >3/4
>1/2
分叶核粒细胞 核丝
核丝
核最窄 核最宽
/
>1/2
中幼粒细胞(myelocyte)

2016年骨髓细胞形态参考答案

2016年骨髓细胞形态参考答案

淋巴细胞
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 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4-72-1 4-72-2 4-73-1
中幼红细胞 浆细胞 原始红细胞
4-24 4-25
原始淋巴细胞 幼稚淋巴细胞
4-50-1 4-50-2
原始红细胞 淋巴细胞
4-73-2 4-74
晚幼红细胞
中央苍白区扩大的 红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参考答案(没有特别说明,默认放大10×100)
图片编号
细胞名称
图片编号
细胞名称
图片编号
细胞名称
4-75
组织细胞(网状细 胞)
4-103
晚幼红细胞
4-125-1 中性中幼粒细胞
4-76
裸核型巨核细胞
4-104-1 单核细胞
4-125-2 中幼红细胞
4-77
中性晚幼粒细胞
4-104-2 浆细胞
4-126-1 幼稚淋巴细胞
4-78
早幼粒细胞
4-105
骨髓细胞形态参考答案(没有特别说明,默认放大10×100)
图片编号
细胞名称
4-1
浆细胞
图片编号
细胞名称
4-26
嗜碱性粒细胞
图片编号
细胞名称
4-51
肥大细胞或组织嗜 碱细胞
4-2-1
原始浆细胞
4-27
原始浆细胞
4-52-1
早幼粒细胞
4-2-2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4-28
原始单核细胞
4-52-2
晚幼红细胞
4-3
早幼粒细胞 幼稚巨核细胞 颗粒型巨核细胞
4-41-1 4-41-2 4-42
浆细胞 中幼红细胞 纤维细胞
4-63 4-64 4-65

(医学课件)骨髓细胞形态经典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骨髓细胞形态经典ppt演示课件

细胞成熟过程中,胞核逐渐缩小(巨核细胞例
外),胞质量逐渐增多,由核大质少变为核小 质多。
12
.
3、细胞核
• 大小:由大变小 • 核形:
–幼红细胞核始终呈圆形,核渐缩小,核染质 固缩 –粒细胞系:原+早幼阶段呈圆形或椭圆形, 随着细胞成熟胞核的一侧逐渐凹陷,最后形 成分叶状 –淋巴细胞的核始终呈圆形或椭圆形 –单核细胞系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一侧稍凹陷, 形成肾形、不规则形,并有扭曲成折叠 –巨核细胞系的核由圆形或椭圆形,逐渐增大 并分叶,分叶不规则堆叠形成为巨大的核

. 15
㈢、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早幼红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1~20um 。 ,细 原红细胞: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5~22um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 晚幼红细胞:圆形,直径 2/3。 中幼红细胞:细胞呈圆形, 胞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球状或瘤状突起。胞核 1 、红细胞系统 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成小块状,核仁消失。胞质 7~12um。胞核圆形,居 直径8~18um。胞核圆形, 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 4/5。核染色 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色较原红 中,占细胞的 1/2以下。 约占细胞的 1/2 。染色质凝 原红( normoblast ) 质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 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不含颗 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 集成团块状或粗索状,似 核仁 1~5 个,呈暗蓝色,界限不甚清晰,常很快消失。 早幼红(basophilic normoblast) 粒。 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 车轮状排列,其间有明显 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形成淡染区, 中幼红( polychromatic normoblast) 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 的淡染区域。胞质量较多, 胞质内不含颗粒。 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因内含血红蛋白逐渐增多, 晚幼红( 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 可呈着色不均匀的不同程 度的嗜多色性。

(完整版)造血干细胞分化图

(完整版)造血干细胞分化图

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谱系多能干细胞(HPSC)G0——G0期HPSCHPSC G1 淋巴干细胞高增殖潜能细胞(Blast CFCs)前前B前T 多向性祖细胞(CFU—GEMM)———————————————————————前B 粒-巨噬细胞爆式集落BFU-E BFU-MK(CFU—GM)未成熟BCFU-E CFU-MK CFU-G CFU-M 成熟B成熟T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浆细胞早幼红细胞幼稚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幼稚浆细胞中幼红细胞成熟巨核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中性中幼嗜酸性中嗜碱性中晚幼红细胞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中性晚幼嗜酸性晚嗜碱性晚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中性成熟嗜酸性成嗜碱性成粒细胞熟粒细胞熟粒细胞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高铁血红蛋白症硫化血红蛋白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微分化性白血病(M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性(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性(M2a)M2b(M2b)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M3b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 M4b M4c M4EO)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5b红白血病(M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细胞型:(Ⅰ、Ⅱ、Ⅲ型)B-细胞型:前前B、前B、Common型、B-ALL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 浆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肥大细胞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 RAS RAEB RAEBT)。

骨髓细胞图谱

骨髓细胞图谱

a
42
1. 小淋巴细胞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中性晚幼粒细胞
a
43
1. 纤维细胞 2. 浆细胞
a
44
1. 红系分裂相(前期)
a
45
1. 单核细胞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血小板
a
46
1. 肥大细胞
a
47
1. 原始单核细胞
a
48
1. 中幼红细胞 2.幼浆细胞 3.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a
a
105
1. 单核细胞 2.退化细胞的核
a
106
1. 肥大细胞
a
15
1. 中幼红细胞 2.浆细胞
a
16
1. 肥大细胞 2.浆细胞 3.血小板 4.多染性红细胞
a
17
1. 中幼红细胞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小淋巴细胞 4.中性晚幼粒细胞
a
18
1. 早幼红细胞
a
19
1. 中性中幼粒细胞(早期)
a
20
1. 晚幼红细胞
a
21
1. 中性中幼粒细胞 2.中性晚幼粒细胞 3.中幼红细胞 4. 血小板
a
98
1.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a
99
1. 小淋巴细胞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浆细胞
a
100
1. 中幼红细胞 2.中性晚幼粒细胞
a
101
1. 浆细胞(有假核仁) 2.退化细胞的核
a
102
1. 肥大细胞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a
103
1. 中幼红细胞 2.单核细胞
a
104
1. 肥大细胞 2.早幼红细胞 3.小淋巴细胞
a

实验11骨髓报告单书写ppt课件

实验11骨髓报告单书写ppt课件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检查步骤
首先用低倍镜(10x)观察全片,然后再 用油镜(100x) 分系统观察,才能获得全 面、正确的实验数据。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骨髓标本的保存和存档
骨髓标本和血涂片必须完整登记、并长期保存。 1)骨髓片编号、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及临 床诊断和形态学诊断 2)涂片后立刻固定染色 3)报告单、申请单的保存 4)标本外借应及时追回 5)涂片脱油保存
幼红细胞有无巨幼样变,胞核注意有无不规则、 固缩、碎裂,胞浆注意嗜碱点彩、豪焦小体等。 有无核浆发育失衡。并描述成熟红细胞大小、色 素充盈及有无异型红细胞等情况。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Hale Waihona Puke 增生重度减低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骨髓ppt课件

骨髓ppt课件

正常细胞
白血病
红系
(-)
(+++)
粒系 原粒(-)余(+) (-)或(±)
淋系 (-)或(±)
(++)
单核系 (+)
(++)
巨核系 (++)
完整版PPT课件
32
临床意义
• LPD ;病毒感染正常 • 红白血病 +++; MA正常 • 急粒-;急淋+,颗粒状或块状;急单 +++,弥漫性
成熟巨核+++
鉴别:急粒、急单和急淋,特别是M3和M5。
完整版PPT课件
23
(二)苏丹黑B染色
• 临床意义同POX
完整版PPT课件
24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NAP
正常值阳性率10~40%完,整积版PP分T课值件 40~80
25
临床意义
• 慢粒 和类白血病反应 • 急粒 、急单 和急淋 • AA 和PNH • 化脓性感染 和病毒感染 • 恶性组织细胞病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急单和急淋(-)
完整版PPT课件
28
(六)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α-NAE
主要存在于单核系细胞中
完整版PPT课件
29
临床意义
• 急单+++,但被NaF抑制
• 急粒±,不被NaF抑制
完整版PPT课件
30
(七)糖原染色(PAS)
完整版PPT课件
31
PAS染色反应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三.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骨髓涂片进行固定,化学反 应显色,复染等程序染色光学显 微镜下观察
完整版PPT课件
21
㈠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苏丹黑染色(SB)

血细胞形态图片

血细胞形态图片

低倍镜,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图一)40倍,可见各阶段幼稚粒、有核红,粒系有核左移,有得中性中幼粒有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体积偏小,偏蓝(图二)100倍,幼红细胞胞体偏小,胞浆偏碱外周血,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浅染去扩大(图三) (图四)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图五)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图五) 40倍,可见各阶段巨幼红细胞(图六)中巨幼红(图八)大红细胞及H—J小体(100倍) (图九) 过分叶核粒细胞(图十)低倍镜,增生明显活跃(图十一) 高倍镜,红系明显增生,中晚幼红为主,成熟红细胞多嗜性(图十二)低倍镜:成人CAA,髂骨:增生减低, 高倍镜骨髓小粒:组织嗜碱细胞,油滴较多,小粒空虚,细胞面积约20%浆细胞,网状细胞(图十三) (图十四)儿童(CAA)髂骨涂片,增生活跃(-)粒系晚幼一下阶段为主,炭核红,巨核巨核少见(图十五) 少(40倍) (图十六)儿童SAA(胸骨) (图十七) 破骨细胞(图十八)(图十九)(图二十)核间桥(细胞内)(图二十一) 三核红(图二十二)假性Pelge-Huet畸形(图二十三) 环形核(图二十四)免疫酶标(图二十五)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图二十六)增生极度活跃CML(图二十七) BM:以中心中晚幼粒为主,嗜酸,嗜碱粒易见(图二十八)CML(PB) (图二十九)PV 增生活跃(图三十)成熟红细胞堆积排列(图三十一)外周血可见泪滴红(图三十二)ET外周血,血小板大片状分布(图三十三)ET 骨髓成熟产板巨核,(图三十四)幼稚浆细胞细胞形态(图三十五)骨髓涂片浆细胞淋巴瘤细胞形态学特征(图三十六)骨髓活检浆细胞骨髓瘤组织学表现(图三十七)骨髓活检浆细胞骨髓瘤组织学特征(图三十八)Russel包涵体(图三十九)(图四十)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图示肺血管淀粉样变性A:刚果红染色B:苹果绿双折光血清蛋白电泳(图四十一) 血清蛋白电泳示多克隆(黄色)与单克隆(蓝色) 图中示γ区单克隆“M”蛋白峰免疫球蛋白得对比(图四十二)免疫固定电泳显示血与尿“M”蛋白成分图中示血清中IgG-κ轻链M蛋白成分以及κB—J蛋白尿(图四十三)核呈分叶状得巨大浆细胞(图四十四) MM细胞胞体较大,核形不规则(图四十五)火焰状MM细胞双核三核MM细胞(图四十六)由于Ig沉积MM胞浆中可见结晶及包含体(图四十七)AML伴有t(8;21)(q22;q22),(AML1/ETO) APL[AML伴有t(15;17)(q22;q11-12)异常中幼粒,核旁“朝阳红”(图四十九) M3得核形与大小不规则,常为肾形核或双核胞浆内充满粗大得嗜天青颗粒。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类和表现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类和表现

3造血基质成分细胞(微环境成分)
◦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 围成毛细血管的细胞,不规则,卵圆形、梭
形或多角形。
造血基质成分细胞-2
◦ 纤维细胞:fibrocyte ◦ 胞体大,不规则, 长尾形,尾端有纤 维状物。
造血基质成分细胞-3
◦ 脂肪细胞:fatty cell
◦ 细胞浆内充满脂 肪小球或空泡。 胞核小,不规则 ,常被挤在一边 或被脂肪球体掩 盖而变形。
5.杆状核粒细胞(stab granulocyte或band form)
该期细胞显著特点: 细胞核继续凹陷超过“假想”直径的一半,但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 细胞核呈带状和杆状。 颗粒不同有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之分。 模式图:
6.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 granulocyte)
裸核型巨核细胞
血小板形态
非细胞结构,2~4um,星形、椭圆型、点状,染浅蓝 或淡紫色,中心有细小紫红色颗粒。
血小板
小型plt
大型plt
巨型plt
直径<2um <1/4RBC
直径<5-7.5um 与RBC相仿
直 径 >7.5um 多形性
七.骨髓内可见的其他细胞
1.造血细胞的其它形式 2.一些模糊概念细胞名称 3.造血基质成分细胞(微环境成分) 4.分裂期细胞 5.骨骼相关细胞成分
3.中幼粒细胞
该期细胞的显著特点: 细胞核圆、椭圆或一侧扁平,浆内出现了特异性颗粒,根据颗粒不同 有三个分支。
4.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
该期细胞显著特点: 细胞核开始出现凹陷,但不超过核“假想”直径 的一半 染色质更聚集,质地更粗。 颗粒不同有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之分。

【附图】临床血液学检验之细胞形态

【附图】临床血液学检验之细胞形态

【附图】临床血液学检验之细胞形态1.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2.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

3.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4.造血微环境(HIM):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生存的场所。

5.造血干细胞(HSC):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6.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能形成脾结节的干细胞。

7.造血祖细胞(HPC):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也称为造血定向干细胞。

8.骨髓间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的共性,可在不同环境中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9.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0.无效造血: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原位溶血”,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快被破坏,称无效造血。

粒系1.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微米,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约占细胞的2/3,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染淡紫红色,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纱,无浓集,核膜较模糊,核仁2-5个,较小,清楚,胞质量少,呈水粉画蓝色,绕于核周,一般无颗粒。

2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2-25微米,比原始粒细胞大,园形或椭园形。

白血病骨髓图片

白血病骨髓图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L1 :原始淋巴及幼稚淋巴细胞较小,形态规则圆形或卵圆形,胞浆量少着色 较浅,细胞核圆形偶有凹陷,染色质细致均匀,核小体不清晰。
ALL-L1 :原始淋巴及幼稚淋巴细胞较小,形态规则圆形或卵圆形,胞浆量少着色 较浅,细胞核圆形偶有凹陷,染色质细致均匀,核小体不清晰。
ALL-L2 :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体积可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主,形态规则,胞浆多少不等着色较深, 胞核可见凹陷或折叠,染色质较舒松,结构不一致,部分细胞可见核小体。
AML-M7 :小巨核细胞增多,其胞体较小与淋巴细胞大小相似,外形呈圆形或毛 刺状,胞浆灰兰色不透明,周围有伪足样突起,核染色质粗并明显聚集,可见 小核仁。
• ALL-L2 :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体积可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主,形态规则,胞浆 多少不等着色较深,胞核可见凹陷或折叠,染色质较舒松,结构不一致,部分 细胞可见核小体。
ALL-L3 :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体积较大,形态规则,胞浆量较多,深兰色可见较 多空泡可呈蜂窝状,胞核染色质较粗,均匀一致,核小体不清晰。
Hale Waihona Puke AML-M3 :多颗粒早幼粒细胞显著增多。其胞体大小不等,可见伪足。胞浆多少不 等,呈浅兰色,可见较多的蓝紫色颗粒,可见柴束状Auer小体。胞核染色质细 致,可见凹陷、折叠、双核等变形。
AML-M3 :多颗粒早幼粒细胞显著增多。其胞体大小不等,可见伪足。胞浆多少不 等,呈浅兰色,可见较多的蓝紫色颗粒,可见柴束状Auer小体。胞核染色质细 致,可见凹陷、折叠、双核等变形。
AML-M5 :胞体大小不等,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可见折叠,染色质细网状有较大核小 体,胞浆灰蓝无颗粒。幼稚单核细胞细胞核形态更不规则,扭曲、折叠或分叶 状可见核小体,胞浆灰蓝可见细小的微尘样紫红色颗粒,可见Auer小体。

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血细胞形态

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血细胞形态

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血细胞形态关键字: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血细胞形态1.正常血细胞形态学(Wright染色)(1)粒细胞系统形态1)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类椭圆形。

胞核较大,约占细胞的2/3以上,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排列均匀,无浓集,核膜较模糊。

核仁2~5个,较小,清楚。

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无颗粒。

2)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2~20μm,圆或椭圆形。

胞核大,核染色质较原粒粗糙,核仁可见或消失。

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

3)中幼粒细胞①中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

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占细胞的2/3~1/2,染色质聚集成索块状,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内含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特异的中性颗粒。

②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

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桔红色的特异的嗜酸性颗粒。

③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

胞核椭圆形,轮廓不清楚,核染色质较模糊。

胞质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排列零乱、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异的嗜碱性颗粒。

4)晚幼粒细胞①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呈圆形,胞核明显凹陷,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核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

胞质量多,染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

②嗜酸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胞核在中央或偏一侧,呈肾形或椭圆形。

胞质充满着嗜酸性颗粒。

③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μm。

胞核固缩呈肾形,轮廓模糊。

胞质内及核上含有少量、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

5)杆状核粒细胞①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圆形。

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形态弯曲成带状,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核两端钝圆染深紫红色。

胞质充满中性颗粒。

②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μm,圆形。

胞核与中性杆状粒细胞相似。

1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

1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
色,以后染成兰色,最后染成橘红色.嗜酸颗粒 大小一致,有立体感,有折光性,如剥开的石榴 子状.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 体积较中性粒细胞及 嗜酸粒细胞为小.也分为中幼粒细胞,晚幼粒 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所不同者 为胞质内颗粒为嗜碱性.
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变来。 总的特点 浆细胞呈椭圆或瓜子形, 核偏在, 胞浆呈紫丁香色,或偏兰或偏红。近
核处有淡染区。
原始浆细胞
胞体 椭圆形,直径15-25微米。 胞核 圆。常偏于细胞一侧, 染色质 紫红色,呈粗颗粒网状。 核小体 有清淅的核小体1~2个。 胞质 灰兰色。无颗粒。近核处有一半圆形
概述 1
1骨髓是一种海绵状,胶状,脂肪性的组织,封 闭于坚硬的骨髓腔内.成人骨髓的重量为 1650G-3748G,占体重的3.4-5.9%.平均4.6%.骨 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人初生时,红骨髓充 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出现黄 骨髓,从远处开始向心性发展.到成人,红骨髓 退到肱骨的上1/3和股骨的上1/3.而颅骨,胸 骨,肋骨,肩胛骨,脊椎及髂骨仍是红骨髓.红骨 髓重量约1000G.红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
原始粒细胞
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20微米. 胞核 位于中央或稍偏一旁,椭圆或圆形. 染色质 紫红色,纤细的粒状.有时排列如筛状,
非常均匀非常平坦而薄. 核小体 有3-5个淡兰色清晰的核小体. 胞质 量少,呈明亮天兰色,绕于核周围. 无颗粒.
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25微米. 胞核 圆或卵圆形,偏于细胞一侧. 染色质 呈粗粒网状.紫红色. 核小体 较大,有1-4个,较不清楚. 胞质 稍多,淡兰色,近核凹处有一不着色区.

血细胞形态图片

血细胞形态图片

低倍镜,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图一) 40倍,可见各阶段幼稚粒、有核红,粒系有核左移,有的中性中幼粒有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体积偏小,偏蓝 (图二)100倍,幼红细胞胞体偏小,胞浆偏碱 外周血,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浅染去扩大(图三) (图四)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 (图五)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 (图五) 40倍,可见各阶段巨幼红细胞 (图六)高倍镜,杆状核巨型变(图七) 中巨幼红(图八)低倍镜,增生明显活跃(图十一) 高倍镜,红系明显增生,中晚幼红为主,成熟红细胞多嗜性(图十二)低倍镜:成人CAA,髂骨:增生减低,高倍镜骨髓小粒:组织嗜碱细胞,油滴较多,小粒空虚,细胞面积约20%浆细胞,网状细胞(图十三) (图十四)儿童(CAA)髂骨涂片,增生活跃(-)粒系晚幼一下阶段为主,炭核红,巨核巨核少见(图十五) 少(40倍)(图十六)儿童SAA(胸骨)(图十七) 破骨细胞(图十八)(图十九) (图二十)核间桥(细胞内)(图二十一) 三核红(图二十二) 假性Pelge-Huet畸形(图二十三) 环形核(图二十四)免疫酶标(图二十五)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图二十六)增生极度活跃 CML (图二十七) BM:以中心中晚幼粒为主,嗜酸,嗜碱粒易见(图二十八)CML(PB) (图二十九)PV 增生活跃(图三十)成熟红细胞堆积排列(图三十一)外周血可见泪滴红(图三十二) ET外周血,血小板大片状分布(图三十三) ET 骨髓成熟产板巨核,(图三十四)幼稚浆细胞细胞形态(图三十五)骨髓涂片浆细胞淋巴瘤细胞形态学特征(图三十六)骨髓活检浆细胞骨髓瘤组织学表现(图三十七)骨髓活检浆细胞骨髓瘤组织学特征(图三十八)Russel包涵体(图三十九)(图四十)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图示肺血管淀粉样变性A:刚果红染色B:苹果绿双折光血清蛋白电泳(图四十一) 血清蛋白电泳示多克隆(黄色)和单克隆(蓝色)图中示γ区单克隆“M”蛋白峰免疫球蛋白的对比(图四十二)免疫固定电泳显示血和尿“M”蛋白成分图中示血清中IgG-κ轻链M蛋白成分以及κ B-J蛋白尿(图四十三)核呈分叶状的巨大浆细胞(图四十四) MM细胞胞体较大,核形不规则(图四十五) 火焰状MM细胞双核三核MM细胞(图四十六) 由于Ig沉积MM胞浆中可见结晶及包含体(图四十七)AML伴有t(8;21)(q22;q22),(AML1/ETO) APL[AML伴有t(15;17)(q22;q11-12)异常中幼粒,核旁“朝阳红”(图四十九) M3的核形和大小不规则,常为肾形核或双核胞浆内充满粗大的嗜天青颗粒。

骨髓细胞形态演变规律.

骨髓细胞形态演变规律.

血细胞由原始
成熟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成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原始
成熟)
细胞体积
细胞核
细胞质
核质比
衡量血பைடு நூலகம்胞是否处于原始或幼稚阶段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 核染色质和核仁
项目
幼稚
原始→成熟
细胞大小
大→小
备注 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巨核细胞由小变大
核质比例
大→小
核大小
大→小
巨核细胞原始→成熟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衡量血细胞原始或幼稚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什么? 核染色质和核仁
观察下图总结出血液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知识回顾 胞浆由嗜碱性(蓝色)
嗜酸性(红色)
胞体、胞核由大 小
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 紧密粗糙
核染色由淡紫红色 深紫红色 核仁由有、较清楚 隐约可见 无 核质比一般由大 小
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韩际梅
骨髓细胞发育、名称及形态示意图
粒细胞系
骨髓中血细胞共分 六个系统
红细胞系
巨核细胞系 淋巴细胞系 单核细胞系 浆细胞系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
早幼 中幼 晚幼
早幼 中幼 晚幼
骨髓细胞发育、名称及形态示意图
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核形态
圆→凹陷→分叶
有的细胞不分叶
核染色质 细致→粗糙,疏松→致密
核染色受色 淡紫色→深紫色
核膜
不明显→明显
淋巴细胞核膜较明显
核仁
有→无
胞质量
少→多
小淋巴细胞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