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典型结构的欣赏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北京
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 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 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精选ppt课件
17
著名的《岳阳楼记》散文里,作 者以声情并茂的语句描绘了洞庭 一带的美景,还抒发了“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心愿。
精选ppt课件
18
安庆
振风塔
振风塔的塔身是 平面形状为正八边 形,塔内空心,有 石级直通塔顶。楼 阁式砖石结构。为 振兴文风所建。
精选ppt课件
19
精选ppt课件
2
结构的设计不仅满足他的使用功能,而且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 时尚、个性等都成为重要因素。 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是结构设计不变的追求。
精选ppt课件
3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 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 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但凡尔赛宫过分追求宏大奢华使得居住功能极不方便。 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 的壁炉内便溺;路易十五亦极端厌恶寝宫,认为它虽然宽 敞豪华,却不保暖。这是凡尔赛宫的弊端所在
精选ppt课件
47
精选ppt课件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 “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内蒙古-蒙古包
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 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 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 是一种可移动式圆形住宅。
陕西-窑洞
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
少雨地带的民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
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
安徽——居民
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宏观世界与北京
的院落形式有别。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 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有的依山傍水,
北京-四合院
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 (或天井)为核心,以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 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它表现出中国人对家族和谐 完整的追求以及抵御外来势力的强烈意识。
山西——瓦房
山西民居以土坯大砖为建筑材料,常为瓦房。 瓦房的布局、结构一般以三间为主, 院墙和房屋形成四合院, 院墙大门和房顶都建有独特的装饰。
云南-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相传是傣族祖先根据凤凰降落在傣乡的姿态演化而建造。 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2.5米左右, 以木桩或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 屋顶为双斜面呈人字型,覆盖“草排”或瓦。
室内用竹墙隔开,内间卧室,外间为客室。
地板富有弹性,阳光和风经竹缝透入,雅致舒服。
应县木塔的设计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优秀2篇)

第一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优秀2篇)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篇一《技术与设计2》----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对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典型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学会欣赏结构的实用性和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结构设计的案例。
二、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课文中的案例,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
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
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五、教学策略:(一)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二)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典型结构的欣赏》教案

《典型结构的欣赏》教案第1篇:《典型结构的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典型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式古典建筑和西式古典建筑的对比、赵州桥等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从文化和技术两个角度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学生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了物理、化学、立体几何、历史、美术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理解结构的受力特点,物理*能,空间构成,以及建筑美学意义和价值。
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作品的赏析等环节,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丰富设计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和美。
(2)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老师讲解分析,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和美。
(2)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经典结构的欣赏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经典结构的欣赏》是*苏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结构的知识,从了解结构到探究结构,还对桥梁进行了结构设计并用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而这样的设计作品毕竟只是基于技术角度考虑进行设计的作品,是有必要使其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作品。
正是出于以上的目标,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和处理,以“中西方经典建筑结构赏析”及“现代建筑结构赏析”两个课题作为载体使学生更好地学会欣赏经典结构,更加顺畅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后面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PPT课件

• 结构的最大内力越大,要破坏它所 需的外力也就越大,也可以说,它 的强度越大。
• 强度可以通过应力来衡量。
可编辑课件PPT
25
• 如何判断外力能否破坏结构
• 1、假设内力等于外力,计算出应 力,与容许应力比较,如果大于容 许应力,结构会被破坏。
• 2、由容许应力计算出最大内力, 如果外力比最大内力还要大,则结 构会被破坏。
• 主要是结构不同。
• 那么,什么是结构呢?结构与设计具有什 么关系呢?
可编辑课件PPT
4
• 第一节 初识结构
• 一、结构的涵义
• “结构”一词,对同学们来说可能并不陌 生。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习其它课程中, 有哪些课程提到过“结构”?
• 在生物课中提到过:人体的结构;在政治 课里有社会结构;在化学和物理中,有物 质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在语文课 里接触过:文章的结构;在地理课中有地 质结构 等
• 实例:储油罐,水壶、水杯、火箭、飞船、 装甲车等。
储油罐
水杯
可编辑课件PPT
飞船
15
枭龙战机
可编辑课件PPT
宋级常规潜艇
16
• 思考:
• 1、摩托车头盔,常见的都是圆弧形结构, 为什么这样做呢?
• 当这种头盔受到外力冲击时,外力将由弧面整体分担承受, 抵抗变形。如果将头盔做成长方形体或多面形体时,外力 将主要由接触点所在的小平面承受,易使壳体变形。
18
• 2、杠体的受力与变形
• 3、立柱、拉杆的受力与变形
可编辑课件PPT
19
• 二、棚室屋架结构分析
• 1、棚室的荷载
• 恒载(永久性荷载):指作用在结构上长期不变 的荷载,如结构自重等。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的欣赏2教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经典结构的欣赏2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章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
(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教学策略设计(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14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PPT课件

名闻天下。该楼高19米,为四柱
下 下 三层,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楼 楼 水 顶承托在玲珑剔透的如意斗拱上,
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
武士的头盔,为我国现存古建筑
中所罕见。现在的岳阳楼为1984
年重修,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涡阳一中登李岳庆龙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
湖光山色。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20/10/14
2020/10/14
涡阳一中 李庆龙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
涡阳一中 李 庆 龙
2020/10/14
涡阳一中 李庆龙
经典结构的欣赏
知识回顾
什么是结构?结构类型有那些?
稳定结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
2020/10/14
涡阳一中 李庆龙
经典结构的欣赏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 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 与形式 的统一上。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 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
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
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
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
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
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
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
2020/10/14
苏堤春晓
涡阳一中 李庆龙
经典结构之二:飞檐
2020/10/14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
城头,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始建于唐开元四年(716年)。宋庆
2022年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2 1.4.1典型结构欣赏榫卯结构 》优秀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2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四节典型结构的欣赏–榫卯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典型结构的欣赏〞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的课程内容。
作为“结构与设计〞专题内容,该章节的知识要点是通过对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欣赏建筑及其结构,并要求学生以技术的开展为线索,了解各种建筑结构与技术开展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装配6根木孔明锁,让学生对典型结构中的榫卯结构有更为直接的认识,通过榫卯结构中的建筑及家具的欣赏,让学生能够从文化和技术的角度欣赏建筑及其结构。
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掌握这局部知识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孔明锁是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以及它起源于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通过对典型结构中榫卯结构的欣赏,加深认识榫卯结构,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技能目标】通过小组活动,手动装配孔明锁,加深对榫卯结构的认识。
从而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情感目标】通过榫卯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透过榫卯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在装配孔明锁活动中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价榫卯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实践操作,知识讲解。
【课 时】:一课时六、【教学流程示意图】七、【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左右〕师:首先,请各位同学看大屏幕。
大家知道这幅图片里的物件是什么吗?生:〔学生们思考〕孔明锁师:非常不错。
〔同时将已经组装好的孔明锁拿出,展示给学生们〕这个正是同学们在图片里面看到的六根木孔明锁。
〔播放第一张PPT 〕生:恩恩〔学生们点头〕师: 〔播放第二张PPT 〕在2021年10月召开的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 总理将一精巧的孔明锁送给默克尔总理,表达了中方愿将“ 智慧〞与“德国技术〞完美结合,共同破解世界性难题的期许和愿望。
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南宁市第一中学王冈陈栋林明翰一、教学内容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苏教版)的内容。
教材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通过研读课标,我们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同时对学生们在设计作品时形成技术和文化并重的思路施加影响。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试图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结构案例中具有的技术特点和人文含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形成新的设计思路。
赵州桥、飞檐、斗拱是中国古代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飞檐是中国古建筑代表性标志之一,而斗拱更是世界独有的建筑结构。
但教材对这些案例的介绍颇为简单,学生仅仅通过阅读课文,很难对赵州桥、飞檐、斗拱有深入的了解。
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拓展很多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三个案例。
考虑到增加内容后一个课时无法完成对四个案例的介绍,而飞檐和斗拱又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此将飞檐斗拱放在同一节课完成,赵州桥和蛋形椅安排学生课后阅读。
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当前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通过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对结构有一定的了解;2.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对艺术的欣赏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3.当前中国充斥着大量现代化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和欧美风格为多,缺乏中国文化的元素,这种现象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他们会忽略中国古建筑的魅力;4.当前社会中一直有人有意无意的贬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认为不如欧洲同时代的技术,这种看法在网络中颇为流行,也在影响着学生。
针对学生的现状,本节课不宜采用简单常规的教学方式,即用照片、视频展示一下飞檐斗拱。
而应该着重挖掘飞檐斗拱的技术特点与文化的内涵。
飞檐有排泄雨水效果好、采光良好、檐下活动空间大等特点,是人机关系良好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外观修饰手法,能有效提升建筑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灵动的,飞跃的,甚至有了灵魂的感觉,这是其它风格的建筑物很难具备的。
《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典型结构设计的观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作业设计方案《典型结构设计的观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设计背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航空门户,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机场之一,其奇特的建筑风格和先进的结构设计备受赞誉。
本作业将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典型结构设计进行观览和探究,通过进修和分析其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援助同砚提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解和熟识。
二、设计目标1. 了解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建筑风格和结构特点。
2. 探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典型结构设计原理。
3. 分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结构设计上的创新和应用。
4. 提升同砚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审美和观览能力。
三、设计内容1. 简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分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要建筑的结构设计原理。
3. 探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和应用。
4. 观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5. 总结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成功阅历和启迪。
四、设计步骤1. 介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历史和进步背景,以及其在国际航空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要建筑的结构设计原理,包括航站楼、塔楼、停车楼等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思路。
3. 探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包括应用的材料、工艺技术和设计理念。
4. 观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从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灯光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
5. 总结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成功阅历和启迪,探讨其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奇特贡献和价值。
五、设计要求1. 文字表述明晰、条理明晰,逻辑周密。
2. 结合图片、图表等资料进行详尽说明和分析。
3. 引用相关文献和资料,提高作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4. 发挥同砚的想象力和创设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设计评判本作业设计方案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例,通过对其典型结构设计的观览和探究,旨在援助同砚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结构及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docx

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材版本】本课程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第二册。
【设计理念】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同时需要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
结构设计的人文色彩尤为浓烈,从古今中外的若干经典建筑物设计中,观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课时安排: 1 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先让学生观察,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从技术的角度,逐步分析优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再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加以提示,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创新设计的梦想。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同时需要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
从而培养学生关注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发现和热爱本民族经典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
【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通过册的学习,学生对技术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区分与联系已经建立了基本概念,通过对本单元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如何发现并运用科学的规律理解结构、解决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深刻地观察到古代人是怎样通过聪明才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结构问题,从而开拓学生思路,打开学生眼界,激发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反映的历史时 代、民俗。 • 北京故宫:封建时
代的中国,皇帝是 至高无上的。故宫
为木质结构。建筑 色彩以朱墙黄顶为 主,周边环绕着众 多灰墙黛瓦的民宅, 形成强烈的对比, 充分表现出皇帝的 威严。
民俗
客家土楼大多采用 了圆形的几何形状, 厚实的夯土外墙、 和木结构为主的内 部结构——对外不 开窗,尽在二楼以 上不止一些用于防 伪的抢眼,他表现 出客家人对家族和 谐完整的追求以及 抵御外来势力的强 烈意识——客家人 具有强烈的民族观 念和安全意识。
美学
二、建筑与技术
• 从技术的角度欣赏结构:观赏结构是 如何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其他功能。 亦即欣赏结构独特的材料运用、结构的稳 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 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长五十多米
九米多宽
平时,河水从大桥 洞流过。
发大水的时候,河 水还可以从四个小 桥洞流过。
客家土楼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 主教教堂。圣彼得 大教堂充分反映了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 点——西方社会追 求神的永恒,他们 在建造神的殿堂时 强调建筑的不朽, 所以采用巨大的石 材结构。为了建筑 的永恒和不朽,他 们可以几代人前赴 后继完成一部伟大 的作品。
民俗、美学
萨伏伊别墅
• 20世纪初,西方国 家经历了工业革命 和新艺术运动之后, 出现了一种摈弃繁 琐、追求简洁,强 调机械及技术美的 倾向——该别墅用 钢筋混凝土组成建 筑的骨架,内外墙 体布置灵活,突出 了工业化结构技术 的魅力。
武汉长江大桥——梁架桥:梁架框承载桥板的荷载
南京长江大桥:钢索斜拉桥——桥上的钢索直接承载桥板的 荷载,并将这一荷载传导至塔架和桥墩
弓形拱桥——四川綦江彩虹桥
弓形拱桥
润扬长江三桥——悬索桥。桥板通过吊缆系于粗悬 索上,悬索末端固定于堤岸,悬索将荷载传导到系 悬索的塔架。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
的一样。
赵州桥欣赏小结
• 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 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 马车,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 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 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 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 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 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 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 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 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 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 活了一样。 •
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学习目标: 一、从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结构的历史、民俗等角度 结构的美学等角度 二、从技术的角度欣赏结构: 结构的功能、稳定性、强度等角度欣赏结构 结构的成本、工艺等角度欣赏结构
一、建筑与文化
• 从文化的角度欣赏典型结构:欣赏结构的文化寓 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 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赵州桥——拱架桥
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其他功能
在大桥洞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型的小桥洞,又叫做 “敞肩拱”,直到19世纪中叶,才在欧洲国家出现,比赵 州桥晚1200多年。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 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
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
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
伦敦塔桥Βιβλιοθήκη 秋千1秋千2秋千3
秋千4
本节课学习目标再现
一、从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从结构的历史、民俗等角度 从结构的美学等角度 二、从技术的角度欣赏结构: 从结构的功能、稳定性、强度等角度欣赏结构 从结构的成本、工艺等角度欣赏结构
作业
预习第三节结构与设计,思考并完成 下列问题: • 设计一纸质桥梁; • 课本P30课本设计与实践。 ; • 设计一纸质凳子——课本P22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