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及启示(doc 7页)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和经营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内部审计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部分企业开始考虑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审计公司或咨询机构。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专业水准,但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利弊。
本文将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在决策时提供参考。
一、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1. 降低成本:企业通过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审计公司或咨询机构,能够省去内部建设审计团队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按需付费,灵活调整内部审计资源,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2. 提高专业水准:外包审计公司通常拥有更专业、更丰富的审计经验和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审计服务,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3. 知识更新:外部审计机构通常会不断更新审计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提升企业审计水平和能力。
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弊1. 信息泄露风险: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外部公司可能会涉及企业敏感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尤其是涉及财务和业务机密的审计信息。
2. 依赖外部资源:企业过度依赖外部审计公司可能导致企业自身内部审计团队的能力下降,造成员工流失和知识外流的风险。
3. 服务质量不稳定:外部审计公司的人员可能会频繁更替,导致审计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且外部审计公司可能会因为客户众多而无法在服务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
三、应对策略探讨1. 审慎选择外包合作伙伴:企业在选择外部审计公司时需要审慎考量其信誉、经验、服务质量等方面,并与候选公司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确保其能够为企业提供符合需求的专业审计服务。
2. 加强合同管理:企业在与外部审计公司签订合需要明确约定审计范围、服务内容、保密协议等关键条款,确保双方权益受到保护,同时设置相应的约束和制约。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业务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内部审计成为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由于企业自身资源和专业知识的有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利弊。
本文将就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在决策中提供参考。
一、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1. 提高审计质量通过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审计机构,企业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审计服务。
外包审计机构通常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经验,能够在审计过程中提供更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审计质量。
2. 降低成本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
外包审计机构通常拥有更多的员工和更多的专业知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企业的审计成本。
3. 提高效率外包审计机构通常相对独立于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更加客观地对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提高审计的效率。
三、应对策略1. 强化保密管理企业在选择外包审计机构时,应加强对外包审计机构的安全能力评估,明确双方在信息共享和保密方面的责任,签订保密协议,从法律层面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2. 加强监督管理企业在外包审计机构的选择和合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外包审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外包审计机构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审计工作,减少审计过程中的控制风险。
3. 加强沟通协调企业需要与外包审计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沟通交流审计需求和工作进展情况,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管理成本增加。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但也伴随着信息泄漏风险和控制风险。
企业在选择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时,应加强保密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外包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也应在内部审计能力方面进行适当的提升,尽量减少对外包审计机构的依赖,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摘要: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战略审计3个发展阶段,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法制化、规范化及职能化趋势。
同时,阐明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内部审计;启示一、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一)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20世纪20—40年代的财务审计阶段。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经营管理跨度增大,经营地点日益分散,一年一度的外部审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迫切需要不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查和评价,从而促使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2.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形成和发展时期。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和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内部经济管理和内部控制,这就迫使内部审计的内容在传统的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地向以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重点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其审计目标已拓展到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分工、企业素质、经营管理决策、资源利用效果、计划方案等各个方面的审查,并针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建设性的审计评价和建议。
3.21世纪至今的战略审计阶段。
如今,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正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内部审计正由管理保障(即管理会计)向风险保障转变;二是由被动审查向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内部审计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建设性。
(二)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1.1983—1993年,内部审计初步建立阶段。
1983年,国务院批准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其中第10条明确规定:“县以上政府部门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1987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审计条例,其中第6章对内部审计作了较全面的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
巴塞尔报告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外包的启示
范 ,建立起对表外融资的有效监管。我国 白18 年开始 98 制定具体会计准则 ,以会计标准国际化协调为导向之一 。 使我国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 已与国际惯例达到了大 同小 异, 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思想 , 已制定了涉及期 也 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但总的来 看, 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 、 计量 、 披露等问题尚没有形
段、 方法落后 , 不能适应银行技术复杂 、 任务繁重的活动;
场会越来越大。 注册会计师应将资源 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倾斜 ,以帮助构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 。
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 , 商业银行可 采用将内部审计外包 , 提升其在 内审上的能力 , 从而提升 整体实力。商业银行 内审外包的理论基础是企业再造理 论, 该理论 的根本思想是彻底摒弃传统的全能组织模式 ,
经济学中的 “ 木桶原理” 指出, 木桶的最大盛水量 由 最短的木板决定。 要使木桶盛水量最大 , 必须将每块木板
维普资讯
章
计 缀 纬
巴塞尔报告对商业银行内部 审计外包的启示
O周冬君
根据 巴塞尔报告可知 , 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 , 既 可以通过建立常设的内审部门完成 , 也可通过将 内部审计 都做到最好。 而外包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 它将企业
都加长到与最长的木板一样长。 企业竞争力的决定也符合 “ 木桶原理” 它由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决定。 , 外包模式产生 的原因就在于, 企业不可能拥有在所有主要和辅助业务中
获得竞争优势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 所以不可能每个环节
s s 罕 聿翱 却 毒4翱 翱 却 如 匈 曲 却 却 却 翱 如
这 个 “ ”打散 。培 养 “ 桶 长木 块 ”( 自身 较 强 的 、不 多 的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的经验及启示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2-000-01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对起步较早,目前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的改进与创新。
一、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1.美国模式美国的商业银行多建立了总部一级制的稽核组织,直接实施全辖稽核监督。
许多银行的稽核部门只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再根据分行稽核业务的大小分地区派出若干稽核主任,与驻地分行没有任何经济、人事上的关系。
首席审计官不对总裁负责,而是对董事会负责。
以上种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英国模式英国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共同作用。
董事会合理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责任,准确全面地注意本行的风险以及知道如何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
审计委员会作为银行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董事会提供经营管理情况的有关信息,保持同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内、外部审计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内部控制的适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业务部门行使检查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合理的流程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来源。
以嘉诚集团为例,嘉诚集团是英国仅有的一家具有两百年历史的独立投资银行,它在英国投资银行界一直排名第一,并跻身于世界最佳投资银行之列。
嘉诚集团将内部审计定位于管理、评价和服务职能,嘉城认为内部审计不只要看财务信息,也要看内部控制的部署实施,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不能凌驾于企业之上,内部审计的成果是建议性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益,显示审计的附加值。
二、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经验的启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己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它继承了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的理念,代表了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其经验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极具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趋势。
外包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带来益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和风险。
本文就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1、利:(1)降低成本: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以减少企业内部人员的招募和培训费用,更加灵活地应对业务需求和变化,从而切实节省企业的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
(2)提高效率: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机构专注于核心业务,而且有更好的技术和资源支持,所以会在效率和质量方面更加优秀,并且能够避免企业调配内部资源的问题。
(3)丰富经验:外部机构可能因为资历、经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带来新的想法和方法,一些专业且创新性的选项,可以让企业通过外包来得到更好的服务。
2、弊:(1)安全风险:对于敏感信息的管理,包括平台的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都仍有可能被攻击或外界利用,而企业与外部机构之间的数据传输通常都是通过互联网处理的,存在安全性隐患。
(2)质量风险:由于外包单位的审计专业知识、技术、管理水平等存在差异,外部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会影响合作的回报和企业的声誉。
(3)合规风险:根据出于监管机构的要求,企业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可能需要执行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若外部机构无法遵守规定,可能会存在合规性纲领问题。
1、规范外包协议:确定外包服务的范围、人员、期限、资金等细节,并在协议中加入保密、安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必要条款,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外包活动的开展。
2、选择适合的外包机构:企业在选定外部审计机构时,优先考虑或自身行业的机构,及其过往的服务经历、人员素质、口碑、历史合规状态等,并前往实地考察,核实其综合能力。
3、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机制,以提高安全、保密、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应注重内部风险与合规的筛查和审计。
4、增强员工素质:对于外包工作的员工,企业应重视他们的素质提升,确保他们有必要的技能、知识、经验和服务态度,定期不定期对人员进行管理。
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与启示
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与启示第一篇: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与启示西方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与启示摘要: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与国外商业银行的比较指出我国银行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最后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时代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监督能力有限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架构中,内部审计的独立评价角色未能凸现出来总行及一级分行分别设有审计局和审计处,但由于缺乏独立性和规范有效的审计标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在分行审计部门及其负责人直接对分行行长负责并报告的情况下,要保持分行审计的独立性是较为困难的审计部门不能参加有关的经营管理会议,与审计有关的会议资料也很少送达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审计的权威性不足(二)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的审计标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化的审计标准,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许多银行依据审计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但相对于审计工作规范化要求相差甚远,如在审计计划制定、目标确立、报告渠道及工作程序的设计、审计质量的监督和控制等方面缺乏专业和完善的标准,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大多依据领导和自己的经验及习惯做法(三)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工作范围仅限于事后审计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停留在查错防弊上,只注重检查会计凭证、报表等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业务操作是否合规、合法等,缺乏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责任、经济效益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审计和监督,更缺乏对银行内部管理结构、内部控制状况、各岗位业务规范状况等做出事前的总体评价和建议如银行贷款审查委员会没有审计部门人员的参加,贷前调查资料也不需审计部门的审查等(四)审计价值不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满足于真实性、遵循性等较基础的审计目标,审计发挥的作用有限,审计方式单一、内容陈旧,审计方法往往是围绕报表、账簿、凭证及规章制度开展查账、算账、找问题、提建议的思路,难以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审计信息,审计价值难以提升,也未能形成一套风险预警系统及风险识别控制体系(五)审计手段落后审计中完全依赖审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审计手段相对滞后于业务发展,导致审计时间长、成本高、审计效果不明显(六)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缺乏目前,我国银行系统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来源于财会人员,他们在行业背景、信息技术、法律知识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二、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一)内部审计独立性强,有很强的监督能力美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规范里明确规定各银行要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保障股东的利益,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任何一家银行的董事会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委员会就是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委员都是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以外的股东,这是银行审计部门的最高决策机构各分行的审计部门向总行审计部门报告工作,总行审计部门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和报告工作,审计部门的年度经营预算、年度工作安排和季度审计工作的评价等,都由审计委员会最后决定美国的审计管理体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家银行审计部门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银行审计部门完成其重要责任承认、尊重和发挥银行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是西方银行家的一种基本常识和起码品质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要求审计部门定期报告工作、不定期检查和了解内审工作结果(二)内部审计工作有统一的规范性审计标准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都遵循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标准,如审计工作底稿标准、审计程序作业标准和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等各项业务审计程序非常规范,每一项业务怎样审计、主要风险在哪些环节,控制点是什么,审计哪些问题等都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各项审计都是照章操作(三)审计理念领先,审计工作全面,审计价值高美国商业银行现在的审计理念是:内部审计人员应是银行管理的顾问,而不是巡逻的警察在顾问咨询的审计理念影响下,审计人员注重有关经营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建立和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体系,经营风险的识别、衡量与评估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技术、审计风险控制技术等一整套经营审计技术(四)审计手段先进美国审计部门一般都建立了单独的网络,审计部门的计算机全部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并通过行政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业绩考核系统等信息系统对审计资源进行管理此外,在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都留有审计部门获取数据和信息的接口,以便审计人员能及时获得业务经营管理信息数据,及时实施在线审计和非现场审计(五)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强美国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美国内部审计工作执行标准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审慎性,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必须具备或保持能够完成其审计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训练,在会计、经济、财务、计算机、工程、税务和法律等履行审计职责所需要的专业中受过专门训练或具有合格的资格证书,并接受必要的后续教育来确保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对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中,有50%以上的人员获得特许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信息系统注册审计师证或硕士学位,有90%的人员至少获得过一个大学学位,其他均为有丰富工作经验或具有高风险领域的专门技术人员每年计划交流12%-18%的人员到银行其他部门工作,至少保持25%的内审人员作为骨干较为固定地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以美国著名的花旗银行为例,它建立了总部一级的内部审计组织,直接实施全辖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部门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如美国花旗银行的亚太地区内部审计分部有57人,又分为4个办事处,分别驻中国香港、新加坡、悉尼和马尼拉,在中国内地的业务由设在香港地区的内部审计分部负责首席审计官虽然是高级副总裁,但不对总裁负责,不向总裁报告工作,而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内部审计工作,向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从各业务部门中优先选聘,派驻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在当地选聘,但必须由总行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选聘内部审计部门均有独立的财务预算,其待遇从优,不低于业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机构根据任务大小及其经营业务品种的不同按业务种类、区域来划分,它的内部审计总部设首席审计执行官,下设调查部、业务审计部、辅助管理部、监督检查部、审计培训部、现场审计部在现场审计部又下设7个分部:北美一部(负责资金、证券审计)、北美二部(负责零售业务审计)、北美三部(负责衍生工具审计)、亚太部、拉美部、欧洲一部和欧洲二部所有的内部审计部门都直接归花旗银行内部审计总部领导,向首席审计执行官报告工作总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均占相当比重,它的审计部有575人,占全行员工总数的0.58%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一)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首先银行应该确定内部审计发展的目标和改革路径,如实行垂直领导,提高其独立性,并给予内部审计部门在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随着我国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应考虑由审计委员会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各级分行的内审部门人员由总行审计委员会统管,其人事、劳资等关系全部集中在总行,以提高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各级内审部门应该不受限制地向上级内审部门报告审计结果并提出必要的改进建议,内审人员的业绩表现由上级内审部门来进行考核,这样可以避免内审人员承受不必要的压力,正确履行其职责(二)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尽快制定统一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准则》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操作规程》,促进内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决策层和被审计单位对内审工作的理解和评价,该准则和规程应达到以下目的:说明内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为内审工作提供流程框架和指南;建立内审工作业绩的评价标准;运用系统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只有审计评价标准规范化、程序化,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三)应大力加强非现场审计和以风险为导向的动态审计从目前银行审计的流程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很少实施风险评估和内控测试这两个步骤在审计过程中也普遍未采用科学化的抽样方法,审计重点基本上凭经验确定因此审计中很有可能遗漏重大风险点我国商业银行可通过加大信息化审计手段的建设来广泛应用各种实时在线审计方法,对各项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地评价和分析,识别异常波动的成因,从而及时发现各种重大风险,提高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内审部门应定期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起对各项业务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高风险业务领域和风险控制点,建立起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真正实现动态、有效的监督(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后续教育和培训商业银行应确保银行拥有与其规模和业务性质相匹配的审计能力,改变内审部门属于后台部门的观念,将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内部审计部门同时,鼓励和支持审计人员参加专业资质考试,如注册会计师(CP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等考试参考文献:1陈艳丽,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J.审计研究,2004;52何林祥.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稽核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宋常.论管理审计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2;54孙鸿雁.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借鉴J.中国内部审计,2006;55易传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6张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2005;5 7CarolA.schaller:AuditingConceptsAndMethods:GuidetoCurrentTheoryandpractice,Sixth 13第二篇: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来源:CIO时代网近几年来,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存在明显的不足,故而急需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
澳大利亚政府审计外包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贾云洁
澳大利亚政府审计外包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贾云洁【摘要】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推行微观经济改革,公共会计联合委员会对澳大利亚审计署(ANAO)发起检查质询,促成了ANAO审计外包的应用与推广。
现今,外包已成为澳大利亚政府审计的通行做法。
在外包优劣得失的争辩中,业界逐渐达成了共识:业务可以外包但责任不能外包;必须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确保获得外包收益。
2014年我国颁布的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决算审计等新任务,提高了政府审计的要求,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现实需求已形成。
结合澳大利亚政府审计外包的经验启示,我国审计机关应整合利用外部审计资源,做好审计业务外包的需求分析,外包部分审计业务,聘用临时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外包合同管理制度,以更好地应对审计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外包资源整合外包模式合同管理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霍克(Hawke)和基廷(Keating)执政期间发起了澳大利亚政府的微观经济改革,霍华德(Howard)执政期间改革得以继续深入推进。
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关税改革、金融自由化、公司化、私有化和使用者付费原则的拓展(Rose Verspaandonk,2001),也包括推动公共服务采用私人部门提供的实践,即所谓的“外包”(Outsourcing or Contracting out),以强调追求更高的公共服务效率。
外包这一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在澳大利亚得以推行,已成为澳大利亚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初期的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外包主要涉及信息技术、招聘、薪酬发放和清洁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其中也包括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Australia National Audit Office,简称ANAO)的财务审计业务外包。
实践上,政府审计外包已成为世界各国审计机关的通行做法。
比如,美国、德国和瑞典等西方国家的审计机关会把绩效审计项目外包给私人会计师事务所。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摘要: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战略审计3个发展阶段,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法制化、规范化及职能化趋势。
同时,阐明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内部审计;启示一、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一)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20世纪20—40年代的财务审计阶段。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经营管理跨度增大,经营地点日益分散,一年一度的外部审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迫切需要不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查和评价,从而促使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2.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形成和发展时期。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和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内部经济管理和内部控制,这就迫使内部审计的内容在传统的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地向以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重点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其审计目标已拓展到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分工、企业素质、经营管理决策、资源利用效果、计划方案等各个方面的审查,并针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建设性的审计评价和建议。
3.21世纪至今的战略审计阶段。
如今,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正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内部审计正由管理保障(即管理会计)向风险保障转变;二是由被动审查向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内部审计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建设性。
(二)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1.1983—1993年,内部审计初步建立阶段。
1983年,国务院批准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其中第10条明确规定:“县以上政府部门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1987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审计条例,其中第6章对内部审计作了较全面的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
国内外案例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启示与思考(全文)
国内外案例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启发与思考一、启发(一)内部操纵的评测是内部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
国内外案例突显内部操纵的重要性,其实,现代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重要标志是以评价内部操纵为基础的审计,也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
事实上,正因为内部操纵的产生和进展,才从原来审计工作从以经济业务检查为基础的详细审计,进展成为现在以测试内部操纵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因此,内部审计最必须关注内部操纵。
做好内部操纵评价,成为内部审计的看家本领,成为内部审计的执业秘诀。
II年度调查表明最重要的三类审计业务是内部操纵审计(85.6%)、业务审计(79%)、舞弊调查(56.3%)。
我国内部审计不论如何进展,其业务范围不论变得多广,都不能抛弃内部操纵审计这一内部审计的基本范畴。
(二)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
现在,各种违规手段越来越隐蔽,手法多样,花样百出,审计人员应像好猎人一样,斗智斗勇,纠出“蛀虫”,审出审计的尊严与威信来。
一些案例中,内审人员能够揭露弊案,就在于审计人员能够明察秋毫,凭借审计人员特有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坚持自身的职业操守。
这样的审计值得尊敬和贺彩,为内部审计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三)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
现实中,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地位不高,权威性还不够。
甚至存在相关审计结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认可,专业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的现象。
当然其中不排除一些项目特别是经济责任项目,当事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干扰,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
但是,国内外揭露出的各种案例带给我们又一重要启发:内部审计人员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无位而无为”借口的背后,可能是“无为而无位”。
内部审计首先要有所作为,然后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
二、思考(一)开展内部审计转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在当今日益复杂融合的经济金融大背景下,我们GJ的内部审计无论是出于社会各界和GJ审计的压力,还是满足自身进展的需要,都急需对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有一个适应的定位。
国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85决策探索2018.2下他山之石国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文/胡玲玲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扩展到了企业发展战略与运营决策层面,在投资效益审计、市场数据审计以及生产工艺审计和产品营销审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成效。
在20年前,开展内部审计的美国企业还只占较小比例,其内部审计工作时间也只有较少部分用在财务审计领域,更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经营审计上面。
但近年来,内部审计的内容正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过渡。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及其历史演进(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与特征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指的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把风险管理渗透到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按照风险选择项目并识别风险,对管理者降低风险的能力进行评估;同时,要以企业风险为重点做出审计报告,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防范。
该审计模式可以把审计工作的事后反馈向前追溯到事前和事中阶段,能够实现高效的控制效果,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审计人员不但要对风险的消极面进行观察、对可能出现的损失进行预评估,还应关注风险的积极面,寻找变革与创新的机会。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受托责任给予了特殊关注,尤其是风险控制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审计工作的控制重点。
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注重风险管理,不仅将风险管理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方法方面注重测试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向着强调确认经营风险和测试风险的方向转变。
此外,在交易事项与对政策的遵循基础上,注重对审计目标、审计战略与审计风险管理的关注。
同时,内部审计在反应方式方面,也在单向、事后和不连续的监控基础上,更加注重与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之间的互动,以期及时连续地做好审计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也从观察者向实际参与者转变。
这样,内部审计在组织方面就不单纯是独立的评价主体,而是以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参与者的身份对审计过程和环节进行整合,并为审计对象提供咨询服务。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和变革的加速,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评估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由于内部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一些企业选择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外部服务机构,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弊分析,探讨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在面临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决策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思考。
一、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与弊1. 利:(1)降低成本: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可以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
外部审计机构通常会提供高效的专业服务,而且通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达到相同或更好的质量水平。
(2)专业化服务:外部审计机构具有丰富的内部审计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内部审计服务。
他们通常能够给予客户更多的行业最佳实践建议,增强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有效性。
(3)提高工作效率: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外部审计机构具有更灵活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可以更快速地响应企业需求。
2. 弊:(1)失去控制权:外部审计将内部审计业务交给外部机构,可能导致企业失去对内部审计的实际控制权,不利于对内部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2)信息安全风险:外部审计机构需要获取大量企业内部信息和数据进行审计工作,这可能存在信息泄露和安全风险,尤其是在涉及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的行业。
(3)沟通协调难度:外部审计机构与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可能存在沟通协调方面的障碍,导致内外部信息交流不畅、审计工作延误或者产生误解。
一旦企业决定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外包的利益,同时降低弊端的风险。
1. 选择合适的外部审计机构企业在选择外部审计机构时,需要考虑其专业能力、行业经验、信誉度、服务成本和服务承诺等因素。
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
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第一篇: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来源:CIO时代网近几年来,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存在明显的不足,故而急需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
一、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逐步建立起组织体制与管理集中有力、审计方针与目标明确具体、审计形式与方法科学的内部审计监控体系。
总结起来,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系统的特点有:1、独立、权威的审计组织机构为防范各部门和银行员工经营管理不善而产生的欺诈行为,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专门成立了独立于其它部门,仅仅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
如在美国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许多西方商业银行中,董事会是全行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银行的内部审计的领导、组织工作,并负责向董事会汇报银行的财务状况。
董事会领导下的行政总裁(行长)负责管理全行的业务运作,而业务审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则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且在全球设立了若干业务审计及内部审计中心,分别负责银行全球业务的审计和内部管理的审计,以保证银行内部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近来,日本的三和银行也在把世界各地分行的内部稽核部门独立出来,不再受各地分行管辖,而直接由总行稽核部门领导,此举的目的也在于加强银行内部监控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2、灵活科学的现代审计技术随着审计目标、内容和技术的发展,美、英等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越来越注重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
目前,国外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大多采取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的现代审计方法,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为主,对重要业务或内部控制系统存在较大缺陷的机构进行实质性的审计。
有的商业银行还引进了新近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紧紧围绕风险防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进行风险测定。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借鉴与启示解析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借鉴与启示摘要:内审计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环节,在现企业</a管理中有其重要的作用。
加入WTO以后,我国商银行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纷纷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作为保障其安全运营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内部审计金融创新;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几年,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进行了内部审计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和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整体合力逐渐形成。
而我国商业银行仍在使用的传统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已明显不能与现实的管理要求相适应。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积累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研究与借鉴其有关的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一、发达国家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特征(一)内部审计部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是非常必要的。
如德国银行为了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普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部门一般都隶属于董事会领导。
审计业务领域的确定、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问题的确认及处理均由审计部门独立完成,一般不征询业务部门的意见。
美国的银行也特别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和风险评估委员会,它反映了董事会及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特别是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后,为了防止个别董事对风险反应迟缓而引起的风险被隐含或扩大的问题发生,德国联邦银行监管当局明确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一旦发现风险高的业务领域时,应及时反馈给董事会;新产品在正式推向市场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由内审部门对业务流程及风险因素评估以后报董事会,并经全体董事会成员同意后方可投入市场。
西方内部审计发展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内部审计发展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经历了从传统内部审计向近现代内部审计的重大转变。
首先对西方从古代、中世纪、近代以及现代时期的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包括每个时期内部审计的发展起源及发展特征;其次又对内部审计发展的财务导向、业务导向、管理导向和风险导向四个阶段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总结出内部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得出我國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的启示。
标签:内部审计;发展史;规律;启示1 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及起源1.1 古代及中世纪时期的内部审计西方内部审计起源于奴隶社会。
大约公元前510年左右,罗马出现了大型的庄园,不仅种植葡萄、谷物等粮食经济作物,还开展了畜牧业的生产,并在市场上销售产品。
庄园主将庄园的日常经营委托给精明强干的管家打理。
这就产生了受托责任关系,为了对受托人的管理责任进行监督,大奴隶主委派亲信对其进行审查,这就是内部审计的雏形——庄园内部审计。
1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也随之兴起,不仅有庄园审计,还产生了寺院审计、城市审计、行会审计、银行审计等等。
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化,而在庄园审计为主的时期,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负责审查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还承担其他工作,并非专司审计一职;该时期的另一特点是监督为主,服务为辅,重点是通过审计监督受托人,避免或减少相关人员的舞弊、过失,促使管理者有效履行受托管理责任,提高经济效益。
1.2 近代时期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起源于19世纪20世纪初,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分公司。
比如美国的胜家缝纫、德国的拜尔、西门子、福特公司等。
纷纷已在国外投资设厂。
这时,由于距离较远,对分公司的控制就变得很困难。
如何让远在海外的分公司按照总公司的战略、计划和规章制度做事就成了跨国公司共同面对的难题。
于是,管理者就从公司内部挑选出一些懂管理懂经营的人才,让他们对分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及启示一、国外内部审计外包概述内部审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
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内部审计外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外包。
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和加拿大,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比例分别从1996年的21.5%和31.5%上升到2000年的38.0%和34.8%,这些企业遍布于各行各业。
此外,在尚未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中,分别还有3成和4成以上的企业打算未来进行内部审计外包。
众多会计师事务所也将内部审计外包视为新的发展领域。
但是,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外包也引起了监管机构和公众对外部审计师独立性的质疑,不同的监管机构对事务所的独立性是否受到影响争议很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6年8月发布的职业道德行为守则解释认为,(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只要注册会计师不履行管理职能、进行管理决策或以客户的员工身份进行活动,都不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公共监视委员会(Public Oversight Board)2000年在一份关于审计效果报告中指出,内审外包不会损害CPA的独立性。
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00年颁布了一条规定:公司内部审计总耗时间中最多只能有40%实行外包(Susan L Swanger,Eugene G Chewning Jr,2001)。
从西方内部审计外包的实践来看,内审外包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形式:1.最简单的外包形式是补充,即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赋予称职的第三方。
例如,在一些关键性的内部审计项目中聘请外界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又如,在审计外地的分公司时,企业聘请懂当地语言或熟悉当地习俗的审计人员提供帮助。
另外,在审计特殊领域(如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时,企业也可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参与审计。
2.审计管理咨询,是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咨询或审计业务的延伸,主要是帮助企业确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配备情况,并有可能促进内部审计计划的形成和改进。
审计管理咨询服务还包括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工作,帮助管理层定义主要的审计风险领域等等。
3.内审职能全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
这种外包形式下,企业不设内部审计部门,但是为了进行合理的经营性审计,就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
内审职能全部外包时,企业可能保留内部审计长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并担当在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层之间沟通的媒介。
4.内外成员结合审计,亦可称合作内审(cosourcing internal auditing)。
这种外包形式下,内部审计工作由一个统一的项目和审计工作组来完成,成员包括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但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对这种结合审计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
以上各种内审外包形式各具特色,企业规模及行业不同,是否实行内部审计外包及实现的方式可能都有所不同。
关键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使用创新的内部审计外包方法,实现内部审计功能最大化,并使企业能够与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
二、内部审计外包的优缺点(一)内部审计外包的优点1.获得高水准的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拥有大批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税务服务等领域结构合理的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能够使企业根据审计项目的情况选用合适的人才。
同时,注册会计师(CPA)作为外部审计主体,服务对象分布在各行各业,熟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过程、风险控制和管理等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切合管理者需要的建议。
2.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和提供审计报告时极有可能仅仅考虑如何取悦于管理者而偏离其本身的职责。
外部CPA则根据与企业签定的契约开展内部审计,与企业其它的部门没有内在的利益冲突和联系,因此,他们能够毫无顾忌地指出企业经营和控制中存在的漏洞,提供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
3.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一方面,企业设立了内审部门之后,就形成了固定成本,不断对内审人员进行的后续培训也增加了企业的支出。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业务X围拓宽等原因,限于数量和质量,内部人员并不能提供令管理层满意的内审服务。
将内审职能部分或全部外包后,部分或全部的内审部门成本就变成了可变成本,能够降低成本。
企业还能聘请CPA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短期的内部审计服务,从而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质的内审服务。
4.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搞好主业。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因此管理层关注的焦点应该是组织的关键性业务,企业应该将其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也越来越高,企业完全可以将其次要业务(如内部审计等)交给相应的专业服务公司去做,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二)内部审计外包的缺点1.审计工作不够“贴心”。
内部审计外包后,审计可能会变成一种程序性的工作,外包审计人员不会象内部审计人员那样全心全意为企业考虑。
外包审计人员只与企业有短期的合约关系,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与他们没有直接联系。
2.外包审计人员不熟悉企业的情况。
注册会计师和其他专业人士毕竟不熟悉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内部审计师,特别是那些在企业里工作很长时间的内部审计师,更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手段、企业文化、部门间的利益关系等因素。
这种背景知识的差异可能影响到审计计划的深度和审计程序的执行,并可能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3.缺少了为未来的管理人员提供培训的平台。
很多大公司,象IBM、GE和百事可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通常被用来作为未来财务和经营主管的培训平台,因为内部审计师通常需要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熟知不同部门主要成员的工作。
内部审计师进入其他部门工作后,这些经历在确保部门间目标协调一致和改善部门之间的关系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包,这种难得的培训平台就彻底消失了。
4.内部审计丧失主动性和前瞻性。
内部审计外包之后,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外包审计人员一般只在约定的X围内消极地进行审计,尽量削减审计计划,减少工作量。
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帮助管理层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三、内部审计外包对我国的启迪(一)我国内部审计现状我国现代内部审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在国家审计的强力推动下,作为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监督的工具而产生的。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完善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严肃财经法纪、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至1998年,内审人员已达24余万人(X一平,2000)。
但是,我国内部审计在职能定位、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内审部门职责X围定位模糊。
不少企业仅仅把内部审计看成“警察”,而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价值方面的“高参”作用。
内部审计的审计X围也局限于事后审计和财务审计,极少涉及到经济管理审计领域。
另一方面,内审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结构欠合理。
但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势必重视内部经营和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国外内部审计外包这种形式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1.从法律上来看。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XX国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1995年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规定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金融机构等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因此对我国部分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功能完钞》包对有些企业可能是行不通的,但是企业根据需要实行部分审计功能的外包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2.从现实意义上看。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步伐加快,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
企业管理层将越来越重视内部经营过程的有效性、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我国显然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业务X围逐渐扩大,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掀起了兼并联营浪潮,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趋向白热化。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也由单纯的会计、审计、评估、税务代理业务扩大至新的专业服务领域。
内部审计将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空间,因此,内部审计外包可以成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双赢战略。
(三)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对策1.加强内部审计服务的监管和规X。
内部审计外包属于新兴的业务领域,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服务业务纳入其统一管理和指导当中,规X内审服务的竞争秩序,并制定相应的指导性规X,使内审服务自诞生之日起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审服务所导致的独立性等相关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2.推广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审计的X围、侧重点、工作深度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CPA能胜任外部审计,不一定能够胜任内部审计。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ERTIFIED INTERNALL AUDITOR,CIA)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又是目前世界各国唯一共同认证的职业资格。
但目前我国获得这一资格的CPA并不多。
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CIA考试,使更多的CPA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内审服务。
3.企业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
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一方面根据审计署规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职能完全外包会产生很多种后遗症。
因此,部分内审职能外包将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企业应该设置内审部门,配备熟悉企业情况、业务水平精干的内部审计人员。
并根据企业需要,聘请CPA或者其他的专门人才配合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内部审计任务不多,设置内审部门并配备内审人员将得不偿失,此时内审职能全部外包则可能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4.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
作为内审外包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就内审服务的业务承接、人员配置、业务开展、责任限制、报酬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而降低事务所的风险,及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