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临床合理用血规范【检验科】 ppt课件
临床合理用血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患者安全
合理用血可以避免血液浪 费和滥用,降低输血相关 风险,提高输血治疗效果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合理用血可以确保医疗质 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医疗 纠纷和诉讼,提高医院的 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促进医学发展
合理用血可以促进医学研 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推 动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
、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03
CATALOGUE
检验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的职责
血液检测前的职责
血液标本采集与接收
确保血液标本采集方法正确,标识清 晰,无混淆;接收时核对信息,确保 标本无破损、无污染。
检测项目申请与审核
根据医生申请,审核检测项目的合理 性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检测。
血液检测中的职责
结论与建议
结论
临床用血需求持续增长,而血液资源 有限,因此需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血规 范。
当前临床用血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如不合理申请、输血指征掌握不严 格等,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检验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需要确保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建议
01
加强临床医生对合理用 血重要性的认识,提高 输血指征的掌握能力。
临床合理用血规范概述
临床合理用血的定义
临床合理用血是指在诊断、治疗和抢救过程中,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医疗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临床诊疗规范, 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血液及其制品。
临床合理用血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 规和临床诊疗规范,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根据患 者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用血方案。
0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检验科在 临床合理用血规范中需要不断更 新和完善相关标准和流程。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优秀课件
当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开展互助献血 工作。
主要输血管理制度
1.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2. 输血前检查制度 3.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4. 用血审批制度(100%) 5.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100%) 6. 输血前检测(100%) 7. 合理用血适应证(100%)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 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 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 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 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 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安全、合理、科学和有 效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评价。
3. 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部负责输血科、 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和 物业管理人员等输血管理工作。
4. 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由医务部和输血科 共同负责。
输血培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施行
4.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执行
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施行
①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②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③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④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无偿献血
五.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 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 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 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 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课件
等营养物质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 在骨髓中,需要铁、 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营养物质
血液的生理特性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 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 蛋白质、脂质和电解 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 二氧化碳,白细胞负责 免疫功能,血小板负责 止血和凝血功能
0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型 选择合适的输血方式
02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 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 输血方式
03
考虑患者的疾病类型和 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输 血方式
04
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 物反应选择合适的输血 方式
监测输血效果和反应
监测指标: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凝血功
能等
监测方法:实验室检 查、临床观察、患者
01
02
03
04
2
科学合理用血原 则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01
遵循循证医学原 则,根据临床证 据制定用血方案
02
遵循循证医学原 则,根据患者病 情和个体差异制
定用血方案
03
遵循循证医学原 则,根据患者病 情和治疗需求制
定用血方案
04
遵循循证医学原 则,根据患者病 情和治疗效果制
定用血方案
遵循个体化原则
临床科学合理用 血课件
目录
01. 血液基础知识 02. 科学合理用血原则 03. 临床用血策略 04. 用血安全与质量控制
1
血液基础知识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01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 02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成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03
科学合理用血专题培训 PPT课件
科学、合理临床用血专题培训(2009年)资中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陈正文前言随着临床医学发展,对血液需求日益增多,安全、科学、合理及节约用血等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本世纪倡导安全用血的战略。
我国在2000后,先后制定针对临床输血的多项法规或规范,提出了科学、合理用血的指导思想。
在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及许多传染病被确认会通过血液传染后,对输血安全的关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为加强输血安全工作,我国在大力推广义务献血工作。
日趋紧张的用血血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献血法》对临床用血管理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核查,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第十四条规定:无偿献血者或其配偶、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或减交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第十五条规定: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受血者自身储血;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同时规定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分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开展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理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的规范教育和培训;第六条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确保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二个要素1.供应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安全有效,成本合理,数量充足,能满足临床需要。
2.临床合理应用血液和血液制品。
一、临床输血管理临床输血实施的原则1.输血只能作为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有输血适应症的受血者才能输血。
2.急性失血应首先采取有效措施(输液、吸氧等),同时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科学合理安全用血培训课件
↓
↓
↓
配合
不配合
↓
特异性抗体鉴定(备案)
↓
疑难配血
↓
发血
(登记、核对、双方签字)
↓
临床输血监控
临床输血不良
↓
无
有
输血病程记录
按输血不良反应操作规定处理
输血护理记录
填写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信息反馈单
↓
医务处输血科
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9
注意点
必须要提前申请、备血 提前做好输血五项和输血申请报批手
续 对特殊用血,在输血谈话时应进行预
※认真履行输血知情同意书 ※完善输血前“五项传染病检测”
※掌握时机 ※严格指征
※输血时、中、后观察
※输血后评估
※各种输血文案保存
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24
四、WHO提出的临床输血原则
➢ 输血只是病人治疗的一部分; ➢ 根据国家临床用血指南,考虑到病人自身需要再作出输血决定; ➢ 应尽可能减少失血以减少病人输血要求; ➢ 急性失血病人应首先采取有效复苏措施(静脉输液、输氧等),
↓ 临床护士执行医嘱 核对申请单与患者资料、采集血样
↓ 取血人员 持输血申请单、血样、取血凭证
↓ 输血科人员 血交叉(血型复查)标本接收
↓ 标本核对、检查输血申请单、检验之星核收
↓
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8
临床输血流程
血型复检、抗体筛查
↓
报告、登记、检查输血五项
↓
供血者血型复查
↓
交叉配血
(盐水法、特殊介质法、卡式法)
➢ 在病程记录中认真记录:输血时间、输品种、输 血量;开始时、15min时、结束时观察输血过程 反应记录。
➢ 患者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按其“处理流程” 处理。
临床合理科学用血培训课件
红细胞输注指征偏宽 术前备血带有随意性 滥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搭配性输血(红细胞与血浆搭配输注)
较为普遍 有专家指出,滥用血浆何时了? “冷链”保护意识差
临床合理科学用血
6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很多医院的输血流程不规范,配血报告 单陈旧(项目不全)
手术科室不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 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规定输血
✓ 对于心血管系统手术、肝移植及严重创伤等原因导致 失血量过多而引发失血性休克时,须大量补液扩容可 适量输注红细胞、也可考虑输注血小板及FFP
临床合理科学用血
32
血浆
✓ 大量输血是指在24h内输注相当于患者全身血容量 的输血;或在3h内替换患者循环血量一半以上的 输血
✓ 大量输血时患者可能会发生微血管出血(伤口弥 漫性渗)、低灌注、肝病、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相对常见)、稀释性凝血病(比较少见)
血浆置换时的置换液。
临床合理科学用血
30
血浆
有人认为患者出血时丢失的是全血,包 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有人认为如果只 补充红细胞及晶体/胶体液,那么血浆蛋白、 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就一定会稀释性减少
临床合理科学用血
31
血浆
✓ 事实并非如此,若患者出血前的凝血因子含量正常, 当凝血因子水平降至2/3时也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故 出血量不大,在输注红细胞时可不必搭配输注血浆或 血小板
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红细胞
➢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 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
龄等因素决定
合理用血安全用血PPT课件
6
• 2、安全输血 : 安全输血就是使用合法血站提供的合格 血液为需要输血治疗的病人进行治疗。 具体地讲,就是临床使用的血液必须是 经过合法采供血机构严格检测的血液,尽 量避免或减轻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 性疾病。
7
• What is ‘safe blood’? 安全的血液是当输注给病人血液时,不会 给病人带来任何有害的影响,而只有好处 的血液。 --B.Armsterong:Benefits and risk of transfusion Vox Sanguinis 3(2) p216 2008;
10
• 常见不合理用血的现象: 输血指征偏宽:〉100g/L; 搭配输血:常见的是红细胞加血浆输注; 补充血容量:血色素正常,输全血; 补充营养:血容量、血色素正常仍输血; 提高免疫力:慢性病人输血; 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后病人输血。
11
表1、广州50家医院输血适应症合格率
输血总例数(n) 成分血例数(%) 合格例数(%) 1637(97.97) 1475(88.27)
NAT(单个检测) 0.33 0.43 2.44
28
• 影响血液安全的新发现的传染病: 变异性克雅氏病; 西尼罗病毒;切昆功亚热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8型; 登革热; 肝炎病毒变异株; 巴贝西虫病; 克氏锥虫等。
29
• 常见人为差错: 输血指征未掌握,不该输血时输血; 检查核对不认真,输错血; 血型鉴定不准确,配血错误; 输血操作错误,发生细菌污染; 输血记录不全,无法追查或反馈等。
45
手分血小板(PC-1)
22±2℃
24小时(普通袋)或5天(专用袋)
机采血小板(pc-2)
22±2℃
同上
新鲜液体血浆(FLP)
临床合理用血 ppt课件
血红蛋白<60g/L,应考虑输血;
血红蛋白60-100g/L之间,根据组织缺氧情况、心肺储备能力和
25 氧耗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
ppt课件
输注剂量与效应:
患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时,红细胞使用剂量根 据病情和预期Hgb水平而定。
输注1U红细胞可使体重60Kg的成年人Hgb水平提 高约5g/L(或使Hct提高约1.5%)。婴幼儿每次 可输注10-15mL/kg,Hgb水平提高约20-30g/L。
红细胞输注指征
外科输血: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只输液,不输血
失血量达血容量的20%-50%时,输液和输红细胞
失血量达血容量的50%-100%,输液加输红细胞、
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
内科输血: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
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100g/L,一般不需要输注红细胞;
病人输血前必须认真填写输血评估表、输血后输血评价表,输血记录单,输血后24小时必须复查血常规
手术中用血,当手术日期变更时需要重新提交 输血申请单
患者术前必须检测血型
择期手术病人在用血指标未办理之前,不得强行 进行手术
用血量一天超过1600ml必须填写大量用血审批表, 并经输血科、医务科批准
输血医嘱如有变更需及时通知护士或输血科,血液 取回后一律不得退回输血科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输血后紫癜症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
10
输血相关肺损伤(TRALI) ppt课件
据媒体和业内人士称“我国临床不合理用血达50%以 上”。我国血液供应量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血液制品已 成为稀缺资源。 献血率 中国9‰。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0 ‰ ~30 ‰ 。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课件
案例二:规范输血操作预防医院感染
总结词
规范输血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防护等。
详细描述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不当的操作和管理可能导致 医院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 制度,注意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防护,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 有效。
血液保存方法
包括冷藏、冷冻、加入保 护剂等。
血液的质量控制与保障
献血者管理
包括献血者教育、献血者健康状况 监测等。
血液采集管理
包括采血环境卫生、采血操作规范 等。
血液保存管理
包括温度控制、有效期管理等。
血液使用管理
包括输血指征把握、输血过程管理 等。
03
临床合理用血的实践技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输血指征与适应症
输血指征
注意事项
在输血前,需要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查;在输血中,需要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在输血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 录。
04
临床合理用血的制度与管理
临床合理用血的制度建设
明确临床合理用血 的定义和范畴
制定临床合理用血 的流程和规范
建立临床合理用血 的规章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的流程规范
在紧急情况下,当患者失血量达到全身总血容量的30%以上,或者出现多器 官功能障碍、血压不稳定、血细胞比容低于30%等情况下,需要进行输血。
适应症
输血适应症包括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 。
输血的风险与预防
输血的风险
输血可能会引发输血反应、感染、免疫抑制等风险。
预防措施
严格筛选供血者、使用滤器去除杂质、避免过量输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U大约能提高0.5g/LFIB)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临床实例-错用
某病人 男 32岁 确诊血友病B 30年 2011年7月10号血尿入院 血凝:APTT:134.7 其余正常 10号15:30输冷沉淀3U 无好转 11号10:45再输冷沉淀2U 无好转 13号9:50输鲜浆550ml,下午明显好转 此病人输普浆就可以 PS:临床医生应熟知各种成分的不同用途
(出血量或输血量≥患者自身血容量)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
血功能障碍 用量:10-15ml/kg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冷沉淀
400m1全血分离出的血浆制成的冷沉淀为1 个单位。
丰富的因子Ⅷ 丰富的纤维蛋白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因子ⅩⅢ 纤维结合蛋白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冷沉淀的适应证
合理用血及病历书写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对输血病历的要求
输血管理制度执行情况:20份 执行输血前相关检测 、输血前告知 并签署“输血
治疗知情同意书” :10份 临床用血前评估,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10份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规范:10份 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
批手续:10份 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的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血浆的临床应用
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肝病病人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因大量输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补充蛋白,病历说明由于白蛋白紧缺 不合理输注:搭配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血浆的临床应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后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失血量
是否输血
血容量 减少<15%
无需输血,除非患者原有贫血、严重的心 脏或呼吸系统疾病,无力代偿
血容量 减少15%—30%
血容量 减少30%~40%
血容量 减少>40%
不一定需要输注红细胞,给予晶体液或胶 体液,除非患者原有贫血、心肺储备功能
低下或继续出血
晶体液、胶体液,快速扩容,及时输注适 量红细胞
报告程序规范、及时(2份)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知晓率(临床医生)
对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率100% 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对输血前相关检测、告知制度知晓率为100% 对输血严重危害处置方案、本岗位职责、处置规
范与流程知晓率100% 对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规范
流程的知晓率100%
输血科、临床医生知晓并执行率100%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输血前相关检测、告知
输血前检测率100%:血型、不规则抗体、 肝功能、乙肝五项、HCV、HIV、梅 毒抗体
输血前相关告知与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 签署率100%:输血风险、输血方式、输血 目的、预期的疗效
知晓率、执行符合率100%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血小板
血小板
手工血小板(浓缩血小板)
新鲜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冰冻血小板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血小板输注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根据是否有 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
应输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快速扩容, 需要及时输注红细胞,凝血因子,血小板, 血浆蛋白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浆
新鲜冰冻血浆
从全血中分离并在6h~8h 内快速冰冻,含有全部凝 血因子包括不稳定凝血因 子,保存期一年,一年后
成为普通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不含因子Ⅴ和Ⅷ)
从全血分离在 6~24小时内冰 冻,保存期四年
8-9月督查情况(质控办)
240226无同意书 243550无同意书、血型报告、三项报告(只
有乙肝) 225804无四项报告单 243196、225161无血型报告单(病历不完善
可以追溯输血不规范) (输血前检验项目每次入院必须重做,2010
版病历书写规范268页)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知晓率(护理人员)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知晓并执行率100% 取血流程知晓并执行率100% 输血相关制度、流程知晓并执行率100% 对输血严重危害的识别、处理、报告及信
息记录的知晓率100% 考评办法:访谈调查知晓率100%、现场核 查操作符合率100%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法律法规
成分输血率100% 检测指标符合率100%(血常规、血凝等) 输血前评估指征、输血适应证合格率100%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纠正止凝血功能异常
输血的目的 是什么?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血液成分介绍
红细胞 血小板 血 浆 冷沉淀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红细胞
悬浮少白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辐照红细胞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 艾滋病防治条例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输血管理制度
输血申请、审核(包括大量输血审批) 输血前评估 合理用血 应急用血 RH(D)阴性及其他稀有血型输血 输血后评价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血小板输注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 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 情况决定,可考虑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前后评估:成人一般输2个单位可提升 Hb10g/L
合理用血相关知识培训
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 血指南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
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 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血红蛋白<60g/L或Hct<0.2考虑输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