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 方案一(分组实验) 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对应章节为《水结冰了》。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现象、冰的特性以及冰与水的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凝固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活中水的变化现象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的凝固现象及冰的特性。
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冰与水的转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烧杯、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冰雪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冰雪的变化。
2. 新课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形态吗?(2)学生回答:液态、固态、气态。
3.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凝固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冰的形成过程。
(2)讲解冰的特性,如透明、硬度大、浮力等。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见到的水结冰的现象。
(2)讨论冰的特性及其应用。
5.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冰与水的转化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拓展延伸: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雕、冰镇饮料等。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水的凝固现象3. 冰的特性4. 冰与水的转化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结冰现象,描述其过程并分析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掌握了水的凝固现象,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水的变化现象,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实验探究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结冰了》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在低温下结冰的现象,探索冰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掌握水结冰的条件和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活中水结冰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结冰的过程及冰的特性。
教学重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水结冰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水、冰块、盐、杯子、温度计等)。
学生准备:记录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冬天河面结冰、冰雪融化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的水结冰现象。
2. 例题讲解(1)讲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强调水结冰的条件。
(2)展示冰块,让学生观察冰的外观,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冷和滑。
3. 随堂练习①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②冰和水的区别有哪些?4. 实验探究(1)将冰块放入盐中,观察冰块融化速度。
(2)将冰块放入杯子中,观察冰块融化后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水结冰的条件温度低于0℃,持续一段时间3. 冰的特性冷、滑、透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你见过的水结冰现象。
(2)请解释为什么盐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
2. 答案(1)冬天河面结冰,春天冰雪融化等。
(2)盐能降低冰的熔点,使冰融化速度加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水结冰的条件和冰的特性。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物质结冰的现象,如牛奶、果汁等,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物质的三态变化。
(精优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共20张PPT)

—精品资源—
1
—精品资源—
2
情境导入
—精品资源—
小天和小华去看冰雕, 精美的作品令人赞叹不已。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都在哪 里见过冰吗?
3
情境导入
—精品资源—
试管中的水由 ____态变为了 ____态,你认为
原因是?
4
提出问题:如果一直给水降温会发生什么现象?
—精品资源—
物质从液态变 为固态叫凝固, 凝固时会放热。
5
实验探究:你见过的冰是什么样子的?
—精品资源—
6
实验探究:你见过的冰是什么样子的?
—精品资源—
7
实验探究
—精品资源—
水是怎样结成冰的? 水结冰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8
实验探究
—精品资源—
实验材料:橡皮筋、烧杯、试管、食盐、碎冰、温度计、多向夹
—精品资源—
保鲜
冰雕
17
课堂总结
—精品资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在0℃下会结冰,水结冰 的过程叫凝固。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在比较中探索水与冰的异 同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体 会到物态变化的神奇,培养了我们动手创新能力。
18
知识拓展
—精品资源—
热水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凝华成为小冰晶, 就会形成类似水雾的状态。
实验探究:观察并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液体
水
无色 无味 透明
有固定形状 不流动 固体 冰
14
—精品资源—
表达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冰 是水吗?为什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水结冰了课件(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 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变化:讨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 水的凝固过程:探究水在冷却过程中逐渐凝固成冰的原理。
3. 冰的特点:介绍冰的物理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在冷却过程中会凝固成冰,理解冰的形成原理,掌握冰的基本性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实验的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凝固过程及冰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冰的形成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烧杯、冰块、热水、实验架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冰块、热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块,让学生观察冰的外观,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结冰?”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水的性质变化、凝固过程和冰的特点,解答学生的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的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2)将热水倒入烧杯,观察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记录凝固点。
4.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将热水倒入烧杯,加入冰块,观察水在冷却过程中的凝固现象。
5. 分析讨论:(2)讨论冰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性质变化2. 水的凝固过程3. 冰的特点4. 实验现象及结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冰的外观特征。
(2)解释水为什么会结冰。
(3)简述冰的性质及用途。
2. 答案:(1)冰是透明的,有一定的硬度,形状各异。
(2)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达到凝固点时,水分子减缓运动,形成固态结构,即冰。
(3)冰具有较低的融点,可用于制冷、保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冰的形成原理和性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优质课件

拓展提高
怎么制作冰花
①选择一个器皿,形状可以是 多样的。在器皿中放满水,注 意水可以有颜色,但不宜深色
②在水里放一些自己的装 饰,但要求是浸在水中
拓展提高
③选择一条绳子,绳子是当 水结冰以后冻到水里,而且 绳子一定要能承担冰的重量
④放到室外,冷冻,当结冰, 冻实就做好了美丽的冰花
拓展提高
自制冰花欣赏
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时。
三、研讨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高度3.7m,初始温度27℃
冰:高度4.1cm,温度0℃
我发现: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三、研讨3:冰还是水吗?
水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液体
无色 无味 透明
冰
固定形状 不流动 固体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上课件
教科版三上《水》单元
3.水结冰了
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
谁能解释?
一、聚焦
冬天屋檐下的冰
冬天水面的冰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二、探索
讨论: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 下降,会出现什么情 况?
实验要求及活动手册
新知讲解
碎冰中为 什么要加
盐?
一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 成为溶液的过程称为溶解
盐可加 速冰的
溶解
新知讲解
在试管清水中 插入碎冰中
碎冰加入食盐后 试管水开始结冰
得出结论
实验观察
温度/℃
其他变化
16
5
水结冰后体
3
积变大
0
水在0℃时会结冰,是温 度使水的状态发生改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优质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水》的第一课《水结冰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探究水在低温下结冰的现象,学习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固态——冰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水结冰的过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结冰的过程及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热水、杯子、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冰块,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冰块是如何形成的。
2. 探究活动一:水结冰实验a. 让学生将热水倒入杯子,观察温度变化。
b. 将冰块放入热水,观察冰块融化过程。
c. 记录实验现象,讨论水结冰的过程。
3. 探究活动二:水的三态变化a. 讲解水的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
b. 学生通过观察冰块、水蒸气等,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图,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水结冰了水在低温下结冰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实验现象冰块融化水蒸气七、作业设计a. 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b. 请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c. 你能举出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吗?2. 答案:b.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c. 例如:冰块融化成水,水加热水蒸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结冰的过程及水的三态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其他与水相关的实验,如水的沸腾、蒸发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结冰了》课件

15
温度变化:温度下降到0度或0度以下。从开始结 冰到完全结冰为0度,完全结冰后,温度还会继 续降低。 形态变化:从液态变成固态。 体积变化: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 其它变化:水结冰后,变“轻”了,能浮在水里。
16
第三个问题:冰还是水吗?(小组说一说)
春天到了,冰变成水,水中倒映着白云
寒冷的冬天,水变成冰覆盖了河面
17
形态不同,冰还是水
课堂达标练习:
一、填空题 1、冰是( )(“白色”或“透明”)的,隔着冰( ) (“能” 或“不能”)看到其他物体。 2、用手触摸冰块,温度( )(“很高”或“很低”),比较 ( )(“光滑”或“粗糙”)。 3、水结成冰后,就从( )体变成了( )体 ,这个过程叫做( ) 二、实验操作
完全结冰之后,冰的温度还会下降吗?
请各小组根据实验观察讨论回答。
13
交流提示:
通过水结冰的过程观察可以得出:从 水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冰温度没有变化,都 是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0度。
完全结冰后,冰的温度还会持续的降低 (可以再观察一下温度计)
14
第二个问题: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提示:温度变化 形态变化 体积变化 其他变化
5、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填写在记录表上) 6、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
10
实验交流:“冰和水”相同和区别
11
积聚生成:同学们的实验观察记录的很认真,拍 拍手,我们再讨论三个问题,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第一个问题: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成冰呢?
12
水的温度达到0度时会结冰。 那么,从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冰,温度有变化吗?
水结冰了
猜一猜:
谜面:这个东西真奇怪,天生就怕太阳晒,太 阳不晒还不湿,越晒越是湿得快。 (打一自然物)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 》 ppt课件

文开与武开
气温升高的时候,河流里的冰开 始化解,分解的冰块随着河水向下 流动,河流开封。
有时河流解冻来得很快,特别是 气温猛升或水位暴涨,大块冰凌汹 涌而下,易造成冰凌,科学家们对 于迅速解冻容易引起的开河方式叫 “武开”河;对于慢慢地解冻的开 河方式叫“文开”河。
45
为什么雪是洁白的而冰是透明的
49
33
(1) 液态水 (2)冰水混合物 (3)固态冰
在标准的大气压下, 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
你能解释冰箱 里的水为什么会结 冰了吗?
36
• 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 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结成了固态的冰。
37
你认为水结冰时,热量增加了, 还是减少了?说说你的看法。
29
重点环节:
试管中的水温度 下降到0 ℃时, 开始结冰
( 0 )℃ 30
水结冰实验
实验中… …
观察与记录
初始试管内的水温 水开始结冰时温度 结冰过程中的水温 所有水结冰时温度
在记录本上记下你们组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1)约取半试管的水,并测出它的温度、 记录。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 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继续测 量试管里的水温、记录。
科学家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 热量在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 量在增加。(教材47页)
38
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
水(液体) 0℃或0℃以下 冰(固 体)
39
这是水在0℃或0℃以 下凝固而形成的冰。
40
凝固 融化
41
为什么河水在零度以下才会冻结?
温度降低到0 ℃ 时水会变成冰。但实际上 并非如此,自然界中的水不是纯净的水,里 面溶解饿了很多物质,水的凝固点降低,水 需在0℃以下才能结冻的,再者,当温度刚好 降到0℃时,水是不会结冰的,缘于水结冰时 会放出很大的潜热,若正好是冰点,刚生成 的冰晶又会很快融化掉。所以,一般温度在 零度以下河水才出现冻结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 方案一(分组实验) 课件

课堂练习 三、选一选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B )。
A、5℃
B、0 ℃
C、-5 ℃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三、选一选
2、( A)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温度
B、质量
C、容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水结冰了
凝固(放热)
生活百科
为什么玻璃瓶装的饮料或啤酒不能长时间放在冷冻室内
水在0 ℃时会结冰,结冰后的体积会增 大。这样一来,瓶子要承受的压力就大了, 加上在冰冻环境中玻璃会更加脆弱,容易被 冻裂(胀裂),所以玻璃装的饮料或啤酒不 能长时间放在冷冻室内。
学以致用
水管被冻裂
浮在水面上的冰
研讨探究
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水(液体)
冰(固体 )
0 ℃或0℃以下
水从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不变。
1.3水结冰了
教科版 三年级上
巩固复习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会怎样?这个现象说明 水沸腾需要怎样的条件?
新知探究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常温下,有一杯热水,十分钟后,水
1.3水结冰了
教科版 三年级上
巩固复习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会怎样?这个现象说明 水沸腾需要怎样的条件?
新知探究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常温下,有一杯热水,十分钟后,水
将一杯热水,放置于比较寒冷的环境中,
的温度会有怎样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 水结冰了 课件

2.结冰的位置 上面
四周
中间
3.体积的变化 低于边缘 体积变大
高于边缘
观察:冰的特点
颜色 透明 气味 味道 形状
观察:冰的特点
无色 透明 无味
固体 不会流动 有固定形状
水和冰的相同和不同
水
液体
无色
会பைடு நூலகம்动
透明
没有固定形状 无味
冰
固体 不会流动 有固定形状
思考
水 (液体状态)
遇冷 (0℃)
冰 (固体状态)
做好《冰融化了》学习准备
一块冰 大容器 小容器 吸管 热水
水结冰了
三年级 科学
回顾
给水加热,温度不断升高,水会沸腾。
水 (液体状态)
水蒸气 (气体状态)
聚焦
水
温度不断下降
(液体状态)
水会变凉
水会结冰
冰是什么样的?
透明
凉、硬
鼓出来了
聚焦: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在哪些方面会有变化?
水 (液体状态)
冰
聚焦: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在哪些方面会有变化?
1.温度的变化 2.结冰位置的变化 3.体积的变化
探索1:温度的变化 温度下降到多少摄氏度水结冰?
0℃
-10℃
探索1:利用温度计观察
探索2:观察结冰的位置 哪里的水先结冰?哪里的水后结冰?
上面的水先结冰,下面的水后结冰。 下面的水先结冰,上面的水后结冰。 挨着容器壁的水先结冰,中间的水后结冰。
探索2:观察结冰的位置
1.放入冰箱冷冻室。 2.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观察。
观察:水结冰的过程
探索:水结冰的过程
1.温度的变化
2.结冰位置的变化 上面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水结冰了》一课,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冰的形成过程,以及冰的特性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冰的形成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冰的特性,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感受自然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冰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水、冰、盐、杯子、勺子、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雕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冰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a. 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形成的。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水倒入杯子,放入冰箱冷冻,观察冰的形成过程。
b. 进行加盐使冰融化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冰的融化过程。
4. 例题讲解:a. 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冰的特性及与水的区别。
b. 让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液态→ 固态(冰)→ 气态2. 冰的特性:无色透明密度小于水熔点为0℃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b. 请说出冰的三个特性。
c. 为什么加盐可以使冰融化?2. 答案:a. 水的三态变化过程:液态→ 固态(冰)→ 气态。
b. 冰的三个特性:无色透明,密度小于水,熔点为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水的三态变化及冰的特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课堂趣味性。
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物质的三态变化。
b. 探究冰在不同环境下的融化速度。
c. 带领学生参观冰雕展览,感受冰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水结冰了》一课,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水的奥秘”中的第2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现象、冰的特性以及冰与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从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冰的特性,理解冰的形成原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凝固过程及其与冰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冰的特性以及水的三态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冰块、热水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实验器材(小冰块、热水、杯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冬天的雪景,引导学生思考雪是如何形成的,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了解水从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冰的特性,如透明、坚硬、冷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凝固过程。
4. 实验探究:(1)将热水倒入烧杯,放入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块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
(2)将冰块放入杯子,观察冰块与杯子接触部分的融化情况,理解冰的导热性。
(2)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水结冰了》2. 主要内容:(1)水的三态变化(2)水的凝固过程(3)冰的特性(4)冰与水的相互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的凝固过程。
(2)列举冰的三个特性,并解释原因。
(3)举例说明冰与水的相互转化现象。
2. 答案:(1)水的凝固过程:水分子在低温下减缓运动,逐渐排列成规则的结构,形成冰。
(2)冰的特性:① 透明:冰的分子排列紧密,光线易通过。
② 坚硬:冰的分子间距离小,结构稳定。
③ 冷:冰的导热性好,接触物体时能迅速吸收热量,使物体温度降低。
(3)冰与水的相互转化现象:冰融化成水、水结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 方案一(分组实验) 课件

水
冰
水能结成冰,冰也能融化成水, 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结论: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 固态的水。
液体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柔软
水的特点
无色 无味 透明
共同点
固体 有固定的形状 不会流动
坚硬
冰的特点Βιβλιοθήκη 展延伸 凝结与凝固露珠水结冰
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 凝结是指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的过程。
为固态的过程。
实验材料:试管(细)、感应式温度计、保温杯、碎冰、纯净水,食盐、橡皮筋(或记号笔)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1/4的纯净水,用橡皮筋(或记号笔)标记水的高度,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 的温度。 2、在保温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持续观察试管中水的温度。 4、观察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注意观察试管中水结冰后体积发生的变化。 5、水完全结冰后,观察比较冰柱高度。
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水结冰实验视频实验探究水结冰实验记录水的初始温度水结冰后的温度3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体积变大实验结论
1.3水结冰了
教科版 三年级上
巩固复习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会怎样?这个现象说明 水沸腾需要怎样的条件?
新知探究
课堂练习 二、判断对错 1、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冰的温度上升
()
解析:在实验中的碎冰中加盐主要是用于降温,盐水的凝固点通常为-18 ℃ 左右,向冰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以使温度高于-18 ℃的冰融化。当水由固态 向液态转化时,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教科版(共10张)-PPT课堂课件

提
用温度计。 3、靠近试管放盐,盐围着试管放一
示圈
4、实验时注意轻声交流,注意观察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 水在0℃时会结冰。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冰的观察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骤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 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温 1、手要一直扶住试管。
馨
2、温度计要一直放在试管里,隔一 段时间记录温度,注意要正确使
冰的观察方法
用鼻子闻 用眼睛看 用手摸(小心冻伤手)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冰的 特点
水的 特点
三年级上 册科学- 1.3水 结冰了- 教科版 (共10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 《水结冰了》 课件PPT

水(液态)0℃或0℃以下 冰(固态)
我发现: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
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 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 保持在 0℃时。
研讨
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高度3.7cm,初始温度27℃
冰:高度4.1cm,温度0℃
我发现: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拓展
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
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 好处和不便?
冰
冰
激
雕
凌
3.水结冰了
新知探索 如果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 温度会如何变化?
新知探索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 什么情况?
冬天水面的冰
冬天屋檐下的冰
新知探索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水结冰?
新知探索
活动:水结冰
温度计插入试 管塞的小孔中, 保持在水的中 间位置不变。
为了观察开始结 冰时的温度,需 要经常把试管拿 出来观察是否开 始结冰。
研讨
3、冰还是水吗?
水
冰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液体
无色 无味 透明
固定形状 不流动 固体
我发现: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研讨
4、碎冰里加食盐有什么作用?
不加食盐烧杯内冰 水混合物的温度0℃
加食盐烧杯内冰水 混合物的温度-9℃
我发现: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
课堂总结
1、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 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 成了固体状态。 2、水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新知探索Biblioteka 实验要求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第二 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 筋标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水结冰了》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研究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固态——冰的形成过程。
2. 探讨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分析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水、冰块、盐、碗、温度计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雕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冰是如何形成的,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展示PPT,讲解水的三态变化。
(2)引导学生探讨冰的形成过程。
3. 实践活动:(1)实验一:将冰块放入碗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2)实验二:在冰块上撒盐,观察冰融化速度的变化。
4. 例题讲解:(1)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是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做什么?(2)在冰块上撒盐,为什么冰融化的速度会变快?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图。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2. 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冰:水在低温下由液态变为固态融化:冰在温度升高时由固态变为液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冰箱,记录冰块融化的过程,并画出冰融化成水的示意图。
2. 答案:(1)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是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
(2)在冰块上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使冰融化速度加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水的三态变化现象,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 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结冰了”。
具体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5节,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过程,冰的基本特性,以及冰与水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的凝固过程,了解冰的基本特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描述水结冰的过程,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凝固过程,冰的特性。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观察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水、冰、杯子、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水、杯子、温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块,让学生观察冰的外观,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引出水结冰的主题。
3.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凝固过程,让学生了解冰的形成原因。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结冰的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5. 知识讲解:讲解冰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冰与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水的凝固过程3. 冰的特性4. 水与冰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现象。
2. 答案示例:夏天,我们把水倒入冰箱的冰格,过一段时间,水变成了冰块。
这就是水的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和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水的三态变化现象,思考冰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 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结冰了》。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在温度降低时的状态变化,认识冰的性质,并探究水结冰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温度降低时的状态变化,认识到水可以变成冰。
2. 学生能够描述冰的性质,如冰的颜色、形状等。
3. 学生能够探究水结冰的原因,并能够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温度降低时的状态变化,认识到水可以变成冰。
难点:学生能够探究水结冰的原因,并能够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明容器、水、冰箱、温度计、观察记录表。
学具:透明容器、水、冰箱、温度计、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杯水和一杯冰,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状态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结冰了。
2. 实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拿出透明容器,倒入适量的水,放入冰箱冷藏室,让学生观察容器中的水在温度降低时的状态变化。
3. 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用温度计记录下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表,发现水在温度降低时逐渐结冰的现象,并让学生描述冰的性质,如冰的颜色、形状等。
5. 探究水结冰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会结冰,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水结冰是因为温度降低,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从而使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形成冰晶。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水结冰了温度降低→水→ 冰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水结冰的过程。
2. 请解释一下为什么水会结冰。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水结冰的过程,认识到了冰的性质,并探究了水结冰的原因。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用科学知识解释水结冰的现象。
但在实验中,部分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温度会越来越低。 直至与室温相同。
冷却至一定程度, 水可能会结冰。
新知探究 说一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水一直冷下去会怎样。
实验探究
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实验材料:试管(细)、感应式温度计、保温杯、碎冰、纯净水,食盐、橡皮筋(或记号笔)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1/4的纯净水,用橡皮筋(或记号笔)标记水的高度,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 的温度。 2、在保温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持续观察试管中水的温度。 4、观察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注意观察试管中水结冰后体积发生的变化。 5、水完全结冰后,观察比较冰柱高度。
1.3水结冰了
教科版 三年级上
巩固复习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会怎样?这个现象说明 水沸腾需要怎样的条件?
新知探究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常温下,有一杯热水,十分钟后,水
将一杯热水,放置于比较寒冷的环境中,
的温度会有怎样的变化?
十分钟后,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
科学词汇
凝固 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 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 点。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 固成为固体。物质凝固需要放热。
科学零距离
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
在液态水变成固态水时,即水凝固成冰、 雪、霜时,水分子的排列比较“松散”,雪、 冰的密度比较小。水结冰后体积增加约1/10。 自然界的物质中,唯独水在摄氏零度结冰的过 程中,体积增大 。
水(液体)
冰(固体 )
0 ℃或0℃以下
水从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不变。
液体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柔软
水的特点
无色 无味 透明
共同点
固体 有固定的形状 不会流动
坚硬
冰的特点
拓展延伸 凝结与凝固
露珠
水结冰
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 凝结是指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的过程。
为固态的过程。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0 ℃ 时,水开始结冰。
上21世温度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水结冰后的温度 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
7℃ 0℃ -3 ℃ 体积变大
实验结论: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水开始结冰, 水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 持在 ( 0 )℃,水结冰后体积( 变大 )。
的。用味觉器官来感受,可知两者都是没有
气味和味道的。水和冰最直观的区别是两者
的形态,水是液态,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
状,而冰是固态,有固定的形状。通过触觉
水
器官来感受,水很柔软,而冰是坚硬的,还
很凉。
冰
研讨探究 冰还是水吗?
水
冰
水能结成冰,冰也能融化成水, 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结论: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 固态的水。
水温降到0 ℃时开始结冰, 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 会一直保持不变 。
水全部结冰后,温度 开始下降。
研讨探究 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结冰后变成了固体
水结冰后变轻了, 能浮在水面上。
先是一部分水结冰, 然后完全结冰。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研讨探究
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水和冰都是无色透明
生活百科
为什么玻璃瓶装的饮料或啤酒不能长时间放在冷冻室内
水在0 ℃时会结冰,结冰后的体积会增 大。这样一来,瓶子要承受的压力就大了, 加上在冰冻环境中玻璃会更加脆弱,容易被 冻裂(胀裂),所以玻璃装的饮料或啤酒不 能长时间放在冷冻室内。
学以致用
水管被冻裂
浮在水面上的冰
研讨探究
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课堂练习 三、选一选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B )。
A、5℃
B、0 ℃
C、-5 ℃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三、选一选
2、( A)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温度
B、质量
C、容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水结冰了
凝固(放热)
课堂练习 二、判断对错
1、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冰的温度上升
()
解析:在实验中的碎冰中加盐主要是用于降温,盐水的凝固点通常为-18 ℃ 左右,向冰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以使温度高于-18 ℃的冰融化。当水由固态 向液态转化时,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