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桥的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在一座小村庄中,有一座叫做“风雨桥”的古老石桥,据说这座桥建于明朝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座桥的名字源于村里的一个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这个小村庄经常受到洪水的侵袭,每年暴雨季节的时候,村里的居民们总是要收拾细地躲避涨水。
村里的老大爷们说,这个村庄之所以总是受到洪水的侵袭,是因为村子中间有一条溪流,这条溪流的水势水量都很大,在暴雨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水涌入村庄。
一天,一位神仙路过这个村子,看到这里的居民们为洪水所苦,就给村民们出了一个主意——修建一座高大的桥梁,用来阻止溪水的威胁。
他说:“只要修建一座足够坚固的桥梁,就能够把溪水规整地引到下游,这样就不会再有洪灾了。
”
于是,神仙便在村子边上选了一片适宜修建桥梁的地方,然后用神力造出了一座硕大无比,坚固耐用的石桥并命名为“风雨桥”。
修建这座桥,神仙只用了三天时间,而桥梁上的每一个石头都显得那么坚固。
从此以后,每年的洪水来袭,都被“风雨桥”势如磐石的桥身所阻挡,整个村子便不再受到洪灾的威胁,居民们生活也开始越来越安宁。
由于这座桥的存在,村民们感激神仙的好心,于是他们就在桥上修建了一座亭子,以供祭拜神仙。
在这座亭子里,村民们每年都会向神仙献上自己的祭品,来表达对他们恩赐的感激之情。
如今,“风雨桥”矗立在小村庄的中心,是村庄的重要象征。
这座桥的历史悠久,见证了村庄的变迁,也见证了神仙的智慧和力量。
每当人们在这座古老的桥上行走,他们都感受到了神仙带来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更加感激这座奇妙的桥梁。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广西壮族是广西最多的少数民族。
那你知道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壮族三月三的传说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
”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
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
”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
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
”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
”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
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
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
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
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广西壮族是广西最多的少数民族。
那你知道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壮族三月三的传说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
”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
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
”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
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
”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
”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
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
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
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
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叫做小红的女孩子,她非常聪明,善良,总是乐于
助人。
小红家里比较贫困,父母都是农民,只有一座用竹子搭建的小桥连接了村庄和外界,但是这座小桥经常被大雨冲垮,小红一直很想为家乡的人民建一座坚固的桥,但是她家并
没有能力去修建一座大桥。
小红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方法。
她每天放学后,会在村庄周围收集木头,还从父
母的菜园里摘大白菜叶子和竹子,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用仔细计算过的尺寸和黏合手段,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成功的制造了一座稳固耐用的大桥。
这座大桥不仅能够安全的连接村庄和外界,而且也成了人们之间的纽带。
人们能够迅
速地到达外面的商店,买到温暖的毛衣、美味的食物和快速的交通工具,因此,小红成为
了这座村庄里的英雄和民间英雄。
这座桥也因此而得名为“风雨桥”。
当大雨降临的时候,桥上的水流急促,桥上却依
旧很平稳,人们在桥上可以轻松地行走,没有任何危险。
风雨桥的来历也因为小红的勇气
和毅力,被人民铭记在心,成为了这个村庄的一个传说,即使在古老的故事中,也是一个
很佳的例子。
小红的勇气和努力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没有她为村民建造大桥的勇气
和付出,村庄将会一直面临通行困难。
小红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善待他人,通过自己的努力
创造了一个完整而安全的网络,使人们在通行中更轻松地互相连接。
她就像是我们身边的
一颗闪耀的宝石,她的勇气和努力永远会是我们学习和跟随的榜样。
风雨桥的传说故事
风雨桥的传说故事(风雨桥wind and rain bridge)是侗族非常出名的桥。
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
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
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风雨桥亦称花桥、福桥,壮语叫“厅哒”。
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
是壮侗瑶民族的一种交通风俗,是杆栏式建筑发展及延伸,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
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
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
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
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
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
桥身以巨木为梁。
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
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
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形状。
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
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
长廓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
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
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风雨桥的历史传说
风雨桥的历史传说风雨桥亦称花桥。
是侗族的一种交通风俗。
那你知道风雨桥的历史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风雨桥的历史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风雨桥的历史传说篇【1】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
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
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
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
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
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
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
众人胆战心惊。
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
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
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
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
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
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
花龙下到水里翻跟头,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
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尽,摇摇摆摆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挡住花龙。
侗族起源神话传说
侗族起源神话传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百听不厌的神化故事和传说,侗族人当然也不例外,侗族人民的故事就更多了。
话说侗族人除了与其他民族一样有共同的始祖外,还有自己的再生始祖。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侗族起源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侗族起源神话传说篇一:侗族风雨桥的传说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
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
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
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
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
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
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
众人胆战心惊。
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
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
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
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
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
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
岳西的民间故事
岳西的民间故事
岳西地区是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文化。
以下是岳西的几个民间故事:
1. 风雨桥:相传在岳西县有一座风雨桥,这座桥是由一个勇敢的渔夫建造的。
渔夫常年在湖上捕鱼,为了避免风雨时无法过桥回家,他决定自己建造一座桥。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建成了这座风雨桥。
从此以后,岳西县的人民在遇到风雨天气时,总是能够安全地穿过这座桥。
2. 白蛇传:在岳西县的乡村中,流传着一段关于一条白蛇的传说。
相传有一只白蛇化身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年轻人相爱并结婚。
然而,人间和妖界的差异最终使他们陷入了危险之中。
最终,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考验,最终成功地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并重新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3. 山神传说:岳西县的山上栖息着一位山神,人们常常在山上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
相传一年,在旱灾严重的时候,岳西县的人们前往山神庙祈求雨水。
他们拜祭了整整三天三夜,终于在第三天的黄昏时分,天空中飘起了朵朵乌云,大雨滂沱而下,挽救了这座县城中的作物。
这些岳西的民间故事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这些故事在岳西县的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广西民间故事3个
广西民间故事3个本文是关于广西民间故事3个,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广西民间故事壮族三月三的传说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
”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
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
”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
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
”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
”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
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
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
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
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
”说完,调转轿子回宫殿去了。
一计未成,又生二计。
快到清明节了,土皇帝又把达桂换到跟前,装着十分诚恳的样子:“达桂,你向来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村庄里有一座叫做“风雨桥”的古老桥梁,它跨越一个湍急的小河,连接着村庄两旁的道路。
据老村民们口传,这座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一直是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
据说,桥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当时,这个地方还是一个贫穷的农耕村庄,村民们主要以种地、养殖为生。
但是,由于地势低洼,时常受到洪水的袭击,导致经济十分困难。
特别是在雨季, 河水浪涌,村民们非常苦恼,有时候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渡过,对于那些需要到外面出差或者购买生活日用品的村民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有一天,一位来自南方的建筑工人路过这里,他看到这里的情景非常心疼。
他马上就和村民商量起来了修建一座可以解决渡河难题的桥梁,大家鼓掌喝彩,表示完全支持他的建议。
幸运的是,这位工人既有经验又有技能,他研究地形、规划设计、挑选原材料,仅仅用了他的一双手和一颗热心的心,最终建成了这座傲人的风雨桥。
风雨桥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村庄的经济实力。
外界的商贩能够顺利地来到这里,给本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商品和财富,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庄。
在修建这座桥的过程中,建筑师还发现这个地方出产的某一种土特产非常美味。
于是,他开始积极推广这种特产,向其他地方推销,带动村庄的发展,最终,这种土特产带来的收入,成了村民们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这座风雨桥不仅仅提供了极大的实际利益,而且成为了村庄文化的象征。
当地的居民为这座桥充满自豪感,他们认为这座桥代表了他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村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据说,在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夏天的深夜,这座桥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由于刮起了大风,俯瞰桥梁,就可以看到一幅奇妙的画卷。
在画卷中,人们可以看到桥梁上方徘徊着许多美丽的飞天仙子,他们正在跳舞,并且在风雨中唱着美妙的歌曲,那么动人心弦,让人陶醉。
为了纪念这座风雨桥,当地政府建立了一座风雨桥附近的景区,并且共同开发出一项相关文化活动。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风雨桥位于华北平原的一个偏远小村庄里,距离县城有几十里地,几乎与外界隔绝。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这座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古代建筑师设计修建的。
当时,这个地区还是一片贫瘠的沼泽,人们为了联通彼此的生活,不得不修建了这座桥。
据说,修桥的这个村子是一个祭祀风神的村庄,每年年底的时候,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期风神能够带给他们丰收的好风。
每次祭祀仪式之后,村民们都会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条上,放在一只特制的纸鸟儿里,然后放飞到天空中,希望风神能够听到他们的心声。
每次祭祀仪式之后,纸鸟儿总是飞到沼泽的深处,无法返回村庄。
村民们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有一天,他们找到了一个修道院的和尚。
和尚告诉他们,这是因为沼泽的黑雾太过浓厚,纸鸟儿无法穿过,而修建一座桥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村民们听从了和尚的建议,开始了修桥的计划。
由于当时村里人口稀少,匮乏的资源和低劣的施工条件使得修桥任务变得异常困难。
村民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利用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勇气,一砖一瓦地修建起了这座桥。
经过数年的努力,风雨桥终于完工了。
桥身整体呈弯曲状,如同一首横跨沼泽的长诗,它像一只巨大的飞鸟,展翅欲飞。
风雨桥不仅给村庄带来了方便,也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让原本荒芜的沼泽变得生机勃勃。
后来,风雨桥成为了村庄的象征,也成为了村民们祈福的地方,每逢风雨季节,村民们会在桥上祷告、谢恩,并将纸鸟儿放飞,希望风神能够保佑他们平安无事。
在很多年之后,一次大雨过后,风雨桥被洪水冲毁了。
当地政府派人前来勘察情况,然而由于村庄偏远,道路狭窄,无法运送修桥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修桥的任务几乎成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任务。
村民们并没有放弃,他们重温先人的智慧和勇气,利用手中的工具开始修复风雨桥。
桥修好了一半,又被大雨冲毁,村民们再次从零开始。
经过一个又一个的修复和改进,风雨桥终于再次扬起了桥身,矗立在沼泽中。
现在的风雨桥已经修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桥梁,它不仅承载着载重的交通任务,也成为了村民们留恋故乡的纽带。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风雨桥是中国许多地区都有的一种特色建筑,它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民间文化的象征。
风雨桥的来历充满了浪漫和传奇色彩,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风雨桥的故事被讲述了几百年,它代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风雨桥的来历吧。
据史书记载,风雨桥最早出现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山区县城。
风雨桥的名称来源于它的特殊构造,它通常是用木料搭建而成,而且没有梁柱支撑,因此被称为“风雨桥”。
这种桥梁形式的特点是它能够经受风吹雨打的考验,非常适合山区地势复杂的地方使用。
关于风雨桥的来历,有一个关于风雨桥的美丽传说,这个传说被广为流传,并成为了风雨桥的代表故事之一。
传说中,有一对年轻的情侣生活在贵州的一个偏僻山村里。
这对情侣非常相爱,但由于山村的交通十分不便利,两人总是无法见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建造一座桥梁,让两座山之间的河流成为他们爱的通道。
两个年轻人开始了他们的打算,他们辛苦劳作,将桥身用榉木搭建而成,桥面用风化的花岗岩铺成,整座桥梁看起来非常壮观。
就在他们快要完成桥梁的时候,洪水来袭,把桥梁冲垮了。
年轻的情侣痛不欲生,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又重新来过。
依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民间建筑的神奇技艺,他们再次开始了建造,这次,他们更加用心,更加努力。
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他们成功建造了一座美丽的风雨桥。
风雨桥的传说虽然是民间的故事,但这种故事却凝聚了中国古老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风雨桥是中国古老文明成就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对生活的信仰和对爱的期盼。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
除了风雨桥的传说故事之外,它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风雨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它是中国古代山区民众用智慧和勤劳所建造的成果。
在古代,中国山区地势复杂,水流湍急,以至于跨越河流成为了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于是,民间建筑师和工匠们开始了他们的尝试,他们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智慧,最终成功地建造了风雨桥这种特殊的桥梁。
凤凰古城风雨桥简介
凤凰古城风雨桥简介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被誉为“世外桃源”,是中国文化旅游胜地之一。
在凤凰古城的历史文化中,风雨桥是一座不可忽视的景点。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凤凰古城风雨桥的历史和特色吧。
第一步:历史渊源
风雨桥,原名南门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它是凤凰古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湘西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桥之一。
第二步:桥的结构和特色
风雨桥长57米,宽4.5米,由7个拱形石墩、6孔拱石门洞和46块壮观的石板组成。
它是一座木质结构的古桥,两旁是石墩,桥面为木板,底部悬挂着石板,桥面高出水面。
桥面上铺着青石板,东侧的拱门上雕刻有“风雨桥”三个大字,是明代匠人的杰作。
在凤凰古城风雨桥上,你可以感受到古时的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桥下的清澈溪水流淌着,凉爽宜人,桥上的风景也是格外迷人。
第三步:文化内涵和意义
凤凰古城风雨桥的建造和修建代表着古时候人们的智慧和美学观念。
在汉族民间传说中,风雨桥是用来讨好水神的,以图得到平静的河流、产丰收的田地的美好愿望。
此外,桥的北侧墙上还刻有“岳阳铁勒生计图”之类的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风雨桥不仅是一座有历史意义的古桥,更是凤凰古城的一个重要景点。
它见证了凤凰古城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知识,在凤凰古城,风雨桥是一定要去看的景点。
当你漫步在古城中,品味着凤
凰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禁会感叹,这个古老的小镇,似乎都有着浓浓的诗意和历史的深度。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
【民间故事】风雨桥的来历古时候,有一个小村庄,村庄的两边分别是一条宽阔的江河,两岸的村民因为交通不便,很难来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修建一座桥梁,连接两岸,方便行人过桥。
村民们集资修建了这座桥梁,在修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困难。
由于江河水流湍急,选址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工人们常常被洪水冲走,死伤惨重。
村民们急需有一个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一天,村民中一个年纪很大的老者走到了村口,看着两岸的江河,苦思冥想。
突然,一阵强烈的风吹来,老者仿佛受到了启示。
他决定利用这股风力,建造一座特殊的桥梁,这座桥梁即使在水势最大的时候也能承受住,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老者立刻召集了村民们,向他们讲解他的发现和计划。
村民们非常支持老者的建议,纷纷表示愿意舍弃修建的时间和精力,来投身到这个舍己为人的伟大事业中去。
于是,开始筹备工作。
老者带领大家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团队,他们采取几个不同的方法,把稻草和竹子捆绑在桥的底部,形成一个稳固的基础。
然后,他们用草绳编织竹子和木板,制成一个稳定的桥面。
这样一座以自然力量为保障的特殊桥梁就这样建立了。
大家把这座桥梁取名为“风雨桥”,象征着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
修建完成后,桥梁果然能够稳定地承受住洪水的冲击,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风雨桥的存在,不仅方便了村民们的来往,也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村庄也渐渐发展为一个繁荣富裕的地方。
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风雨桥依然屹立不倒。
每当村庄遇到重大的自然灾害,大家都会来到桥边。
他们希望通过这座桥梁与神灵沟通,祈求平安。
每当祈祷完毕,大家都会在桥边悬挂祈福的纸条和灯笼,以示感激和庆祝。
时光荏苒,风雨桥成为了一个传说,也成为了村庄的象征。
它见证了村民们的勤劳和智慧,凝聚了大家的情感和希望。
如今,风雨桥依然屹立在两岸的江河之间,它既是民间故事中的传奇,又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不仅连接了村庄,也连接了人们的心灵。
关于侗族的民间故事
关于侗族的民间故事侗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他更是一个乐观浪漫的民族。
那你知道关于侗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侗族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侗族的民间故事:长发妹陡高山腰有一道长长的瀑布,像一个女人躺在悬崖上把她的又长又白的头发垂下山来一样。
当地的人叫这瀑布做白发水。
这里流传着一个长发妹的故事哩!很早以前,陡高山附近是没有水的。
这里人们吃用的水和田地里用的水都要靠天落雨;若天不落雨就得到七里外的小河里去挑水。
这里的水像油一样宝贵。
陡高山附近的村庄有个姑娘,她的头发青黝黝的由头顶拖到脚后跟。
她平日把头发盘在头顶上,头顶上盘不完就绕在颈上、肩上。
大家叫这姑娘做长发妹。
长发妹家里只有一个疯瘫的妈妈,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整个家只靠长发妹一个人养猪来维持生活。
长发妹每天把头发盘在头上颈上,到七里外的小河里挑水,又到陡高山扯猪菜回来喂猪。
她忙天忙地的。
有一天,长发妹背起竹篮到陡高山上去扯猪菜。
她爬上了山腰,爬过一个大悬崖,看见一个萝卜菜长在大石壁上,叶子翠翠绿绿的,非常可爱。
她想:这个萝卜扯回家去煮来吃,一定香甜可口。
她双手把萝卜菜用劲一拔,拔出一个圆圆的洞眼,从洞眼里流出一股清清的泉水来。
一会子,“刷”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石壁上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
长发妹口里很渴,想喝水。
她又把萝卜拔出来,洞眼里流出泉水。
她用嘴凑近洞眼,饱饱的喝了几口水。
这水清凉甜蜜,像雪梨汁一样。
她的嘴刚离开石洞眼,“刷”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石壁上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
长发妹在悬崖上呆呆地望着。
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一个山洞里。
山洞里石墩上坐着一个满身黄毛的人。
他对长发妹恶声恶气地说:“我这个山泉的秘密给你发现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
你若告诉别人,别人也来这里取水,我就杀死你。
我是山神,你记着!”一阵大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山脚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雨桥的传说故事
(风雨桥wind and rain bridge)是侗族非常出名的桥。
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
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
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风雨桥亦称花桥、福桥,壮语叫“厅哒”。
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
是壮侗瑶民族的一种交通风俗,是杆栏式建筑发展及延伸,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
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
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
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
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
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
桥身以巨
木为梁。
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
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
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形状。
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
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
长廓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
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
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
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
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
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
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
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
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
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
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
众人胆战心惊。
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
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
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
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
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
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
花龙下到水里翻跟头,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
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尽,摇摇摆摆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挡住花龙。
可是花龙一跃而起,张口喷水,喷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
花龙紧紧追到水底后,浪涛翻滚着便顺河而下,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露面了。
后来,在离河湾不远,露出一块螃蟹形的黑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
这块石头,后人称它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静之后,听见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唤。
布
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
布卡叫了几个人马上游水过去。
上岸以后,培冠对布卡说:“多亏花龙搭救啊!”大家这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
这时,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还不时向人们频频点头。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
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
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非常热闹。
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
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
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
------------
风雨桥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学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风雨桥优美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
风雨桥遍布侗乡,尤以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溆浦,贵州从江、
黎平等地为最多,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些地区共有风雨桥330余座,仅黎平肇兴附近的河溪上就有5座风格各异的风雨桥,湖南溆浦县龙潭一带的乡镇,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一座风雨桥,有的会有多座。
正月初七,八寨会举办抢花炮的活动,这是一种看起来相当刺激的运动,三月三是最大的抢花炮比赛,现在被称作是花炮节,所有的侗寨都会抢花炮。
八月初十会开始另外一种活动,大家会做出一个巨大的“南瓜花”,举行南瓜油茶晚宴,开展“南瓜之战”,只要你赶上任何一个节日,都不会失望而去的。
侗族芦笙会多在中秋佳节举行,这种活动一般是由邻近的几个村寨共同商定举办的,各自组建的芦笙队在主办寨的赛笙坪上正式举行芦笙演奏比赛。
村寨举行芦笙歌会,既是庆祝节日,也是男女青年挑选爱侣的好日子,青年男女穿上华丽的盛装,连续几天热闹非凡。
------------
风雨桥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浙江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
方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迎宾场所。
历来由民众集资、献工、献料建成,桥头立石碑,镌刻捐资、献工料者姓名,建造风雨桥现已成侗乡的一项公益事业。
风雨桥,也是侗族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
在侗乡,纵横交错的溪河上都建有风雨桥。
有机会一定要去欣赏一下这别具一格的风雨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