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地形图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地图形式,它以等高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展示了地球表面地形的高低起伏。
地形图的判读对于地理学研究和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一、地形图的基本要素1.1 等高线的解读:等高线是地形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连接了相同高度的地点。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密度、间距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山脉的高度和形状等信息。
1.2 水系的判读:地形图中的水系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通过观察河流的走向、宽度和密度,我们可以了解地形的排水情况、河流的流速和水质等信息。
1.3 地貌特征的分析: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峡谷、高原等。
通过观察地貌特征的形状、高度和分布,我们可以推测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进而了解地形的演化过程。
二、地形图的地势分析2.1 高地和低地的判别: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形成了一系列的山峰和山谷,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出高地和低地的位置和范围。
2.2 地形的陡缓程度:等高线的间距和形态可以反映地形的陡缓程度。
间距较近且线条弯曲的地方表示地形较为陡峭,而间距较远且线条平缓的地方表示地形较为平缓。
2.3 地形的起伏变化:通过观察等高线的高度变化和形态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地形的起伏变化情况,如山脉的高度、峡谷的深度等。
三、地形图的地质解读3.1 地质构造的判别: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和地形形态可以反映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分布。
通过观察山脉的走向、断层的位置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出地质构造的类型,如褶皱山脉、断层山脉等。
3.2 地质历史的推测: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
通过观察地貌特征的分布和形态,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中的地壳运动、沉积作用等过程。
3.3 矿产资源的评估:地形图上的地质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矿产资源的分布和潜力。
通过观察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出可能存在的矿产资源类型和富集程度。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1)判断坡度的陡缓
C A
B
D
b
ac d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小组合作 (2)识别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 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学生登山应选择
图中①、② 哪条
线路较合适?
①线路等高线 稀疏,坡度较 缓比较合适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以致用 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A、B两河流适
C
宜学生体验漂
A
D
流的是哪一条?
B河流等高线
稀疏,坡度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情境导入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众所周知,云南省全境都适合旅游,元阳县被认为是最难抵达的 小县城之一,然而,元阳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元阳梯 田。元阳梯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吸引了众多游 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和拍摄。
元阳梯田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区域认知)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 和地理实践力)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量出土豆的高度, 把这一高度平均分 成三份,并在土豆 ,周 一根废弃的筷子沾 上墨水,从“土豆 山”的最高处,垂 直向下插到底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能够正确把握地形图上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结构;3.学会分析地形图上的地貌性质和地貌演化过程;4.提高掌握地形图的解析能力和测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地形图的判读既是地形学的重点,又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重点和难点是:1.能够准确识别并描述地图上的各种地质要素;2.认识地貌结构和地貌演化的相关知识;3.提高测量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地形图是用国际符号制图法,按照规定比例绘制的地面形态图。
2.地形图的结构在地形图上,按照规定比例绘制了地面形态、河流网络、山地、边坡和地质构造等不同地形特征,这些特征都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表示。
3.识别和描述地图上的各种地质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图案、颜色、及地势等信息,来确定地图上的各种地质要素,如河流网、河流、湖泊、丘陵、山地、平原等。
4.认识与掌握地貌结构和地貌演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地貌结构和地貌演化的相关知识。
5.提高测量能力地形图上的距离和高度都是以比例的形式表示的。
因此,为了能够测量地形图上的距离和高度,我们需要掌握比例尺和高程图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示范讲解、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析和测量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学生的测试表现在本节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表现评判其识别和描述地图上地质要素的能力、认识与掌握地貌结构和地貌演化的相关知识以及提高测量能力等方面。
2.学生的评分学生在完成测试后,老师将针对其测试分数进行评分。
同时,老师也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解析和测量能力等因素,来评估学生的整体表现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素材1.地形图(包括区域地形图和详图)2.比例尺和高程图3.测量工具(包括尺子、放大镜等)4.相关教材(地理学、地质学和地形学等教材)七、参考文献1. 《地理学导论》2. 《地貌学简史》3. 《地质学基础》4. 《地形学:从过去到现在与变化》5. 《地形学教程》八、教学总结本节课程主要是介绍了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同时,还介绍了识别和描述地图上的各种地质要素、认识与掌握地貌结构和地貌演化的相关知识以及提高测量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引言地形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地理地貌特征的图形表示方式。
它通过使用等高线、斜面箭头、凹坑、高程数字等符号来模拟地球表面的复杂地貌。
地形图的判读是指根据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标记,对地理地貌特征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正确的地形图判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对地理研究和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判读地形图的基本原则判读地形图的过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标记,准确判读地貌特征。
1.1 观察整体在进行地形图的判读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观察整个地图的形态和主要特征。
了解地图的比例尺、方位、图例等元素,有助于我们对地质地貌特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1.2 注意等高线的特征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判读地貌特征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形态、密度和间隔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出地表的起伏和坡度。
密集的等高线代表陡峭的地形,而稀疏的等高线则代表平缓的地形。
1.3 关注斜面箭头的指向地形图上的斜面箭头用来表示地表的坡向和坡度。
箭头的指向表示地势的变化方向,箭头的长短则表示坡度的大小。
通过观察斜面箭头的指向和长度,我们可以判断出地表的坡度和地形的起伏。
1.4 注意地貌特征的标记地形图上的凹坑、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通常都有相应的标记。
通过观察这些标记,我们可以判断出地表的凹凸、水源的分布以及河流和湖泊的形态特征。
2. 例子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地形图的判读过程,以下以某地的地形图为例进行分析。
2.1 观察整体首先,观察地图的整体形态。
这张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方位为正北朝上。
通过观察图例,我们了解到等高线间隔为10米,斜面箭头代表坡向和坡度,凹坑和河流都有相应的标记。
2.2 注意等高线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关注地图上的等高线。
观察发现等高线比较密集,间隔较小,说明地形起伏较大。
同时,等高线呈现出不规则的弯曲形状,说明地表的起伏变化较复杂。
2.3 关注斜面箭头的指向继续观察地图上的斜面箭头。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要点一:等高线地形图(难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如下图中甲的海拔为1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高出乙1 000米,1 000米就是甲地对乙地的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的特点:在地图上,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般来说,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3.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地形部位的山体名称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③山谷: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④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⑤陡崖:等高线发生重合的地方。
4.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及作用(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会重合,那只有在陡崖处出现。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2)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缓陡。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
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闭合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例题1】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等高线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虚线方向进行攀登。
《地形图的判读》PPT精品课件
N
300 200 100
疗养院 黄庄
300 200 100
等高线的应用-宿营地选址
两位驴友在该地进行宿营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是否合适
宿营地选择一般 ①离 水 源 近 , 避 免 洪 水威胁; ②避 开 山 前 空 地 , 以 防泥石流、山洪; ③避 开 坡 度 陡 峭 或 陡 崖,以防滑坡
300 200 100
海底地形示意图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B )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宿营地
N
黄庄
300 200 100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一公路,请在图上合适位置标出大坝。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 等高线走 ①减少施工难度 ②减少修路工程 ③利于车辆行驶 ④不易水土流失
N
300 200 100
甲
黄庄
300 200
乙
100
等高线的应用-疗养院选址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有疗养院,请判读疗养院位置是否合适。
疗养院建设一般 ①坡度较缓 ②背山面水 ③气候宜人 ④空气清新 ⑤交通便利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高度的计算(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2.等高线(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3)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差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地势高低的判读.同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等高线上的数值越大,数值越高;数值越小,海技越低;(2)坡度陡缓的判读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3.等高线图判读山峰: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闭合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分水岭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易发育成河流,是集水线。
盆地:数值向内减少,等高线闭合.陡崖:等高线重叠特征: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稠密,坡度陡4.分层设色地形图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与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而成平原:地表宽广平坦,海拔一般低于200米高原: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海技一般高于500米.地形丘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海拔一般低于500米。
类型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山地:山峰耸之,山坡较陡,海拔一般高于500米定义: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
5.地形剖面图特点:可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与坡度的陡缓。
地图的阅读考点一:1.方向的判读(1)一般定向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进一步确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一般方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m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一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思维导图(略)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与文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尽越小;分母越小,比列天越大(3)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比例尺表示范围内容详略越大越小越详细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b
a
K
400 200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1)判断a、b两条等高线
___D_
的海拔高度
A 59米 C 199米
B 99米
a:800米 b:600米
D 259米
(2)山顶K的海拔高度范围: 800—1000米之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作业
完成地理练习册《地形图的判读》所有相关 练习 P16-18。
明天交。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练习:
1.下列数据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 ①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海拔 ②惠州佳兆业中心楼高288米。相对高度 ③罗浮山飞云顶海拔1296米。海拔 ④罗浮山索道高差500米。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 米,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说只不 过有4500米,这是为什么?
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请一高一矮两个同学到讲台上,高的同 学比矮的同学高 厘米,这个高度就是 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 高原、丘陵和山地
褐色代表 高山 白色代表 雪线以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我国东北平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起伏、 坡度陡缓等。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 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可以利 用 地形剖面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为了更直观地辨别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在等 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 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制成 分层设色地形图。
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 同 高度 和 深度 的范围,着上不同的 颜色,可 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 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图1.36等高线示意
等高线数值大表示海拔 高 ,等高线数值小表示海拔 低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 缓
地形图的判读(共17张PPT)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坡度陡缓:
较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较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较陡
较缓
A
B
思考:A、B两侧那边爬坡更省力?
五中常见地形及地形图
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多形成分水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多形成集水线。
多条等高线重叠
两个山峰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1.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和坡度陡缓; 2.了解绘制等高线的方法;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类型
01
等高线地形图
目录
01.等高线地形图
02.分层设色地形图
03.地形剖面图
尝试绘制图中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地形图。(等高线距离100m)
练一练
等深线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叫做等深线。和等高线具有同样的特点,可以判断海洋的深度和海底坡度的陡缓程度。
02
等高线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不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海洋用深浅不同的蓝色),所得到的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地上五大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喜马拉雅山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亚马孙平原
四川盆地
03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图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完成活动绘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2.2 地形图的判读
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峰的山脚下,一位藏族 老人对他的孙子说:“ 这是我见到的最高的山 峰,它至少有4000米。 ”“不对,爷爷说的不 对,书上说珠穆朗玛峰 的高度是8844米。”
海 拔 与 相 对 高 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连一连: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200 300 400
A
300 200 400
B
C
400 300 200
D
E
陡崖
填一填:
100 200
F
D
A
300
C
100 200 300 B
E
山顶 A____ 鞍部 C____
山顶 B____ 山脊 D____
陡崖 E____
山谷 F____
读等高线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B和C处上山到A点,哪里更容易?
100
150
100
鞍部 山顶 山谷
山脊
缓坡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山顶B 山顶A
鞍部
山脚C
山谷
山脚D
缓坡
陡坡
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稠密
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
1)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
山顶
200 100
300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从中 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根据不同的颜色 来判断地形
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 平原; , 蓝色表示 海洋 , 高原、山地、 黄色表示 , 褐色表示 ,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一、引言地形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工具。
学会判读地形图,对于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说课内容为“地形图的判读”,我将从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知识目标:掌握地形图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及判读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地形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增强地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本次课程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地形图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地形图的定义与作用地形图的构成要素:比例尺、图例、方向标等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的判读与分析地貌类型的判读与识别高程的判读与运用实际应用与问题解决地形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地形图在灾害防控中的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地形图解决地理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次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判读方法。
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地形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实地考察法: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本次课程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作业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地形图判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测验或考试:通过测验或考试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地形图判读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点评与反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
间的相对高度。
2. 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峰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动手演示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游戏一比个子
快速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高矮之分,地球上各点也有高低之分,怎么给它们比个子呢?
1、探讨主题:海拔和相对高度
(1)什么是海拔?
(2)什么是相对高度?
(3)与比个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海拔相当于每个人的身高,相对高度相当于两个人的身高差值。
比个子存在公不公平,要求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海拔也有精准的基准面,我国以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基准,可以说青岛黄海海平面海拔为零。
2、活学活用:求珠穆朗玛峰和死海的相对高度。
3、归纳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二、等高线地形图
1、动画演示
2、动手实验:游戏二画土豆
步骤一:分别找出海拔为1cm、2cm、3cm...(虚拟对应100m、200m、300m)的三个点,连接成等高线。
步骤二:沿着等高线切成厚度一致的土豆片。
步骤三:一起画一幅土豆山等高线地形图,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观察探究:
a.等高线是曲线还是直线,是闭合的还是发散的?
b.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是否相等?
c.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海拔高度差是否相等?
d.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a.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b.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c.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找一找:喜羊羊在哪里?
归纳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
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平缓的低地。
山脊山谷: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陡坡缓坡: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
观察记忆:
游戏三:指掌山峰
进一步理解掌握山体的不同部位。
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第4个学习目标。
d.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峰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学以致用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