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1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它们分析现代汉语的事实。
自学考试者应较系统地了解汉语语法学简史、汉语语法特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构成句义的因素、词的分类问题、主宾语问题、歧义句问题、语法结构及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格分析、语义指向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 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的语法现象。
本课程教材内容共十一章, 其中第五章关于词的分类问题、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和第九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是重点章。
第十一章为可选章, 可让学生自行阅读。
其余章为一般章。
二、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语法这一概念、语法所包含的内容和语法学的简史, 特别是了解汉语语法学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三个历史时期。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2.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着作。
其核心是“词本位”。
②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着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着《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着,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809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809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主要考察知识点:现代汉语部分基本要求: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现象或内容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分析具体语言问题。
主要考察知识点:一、绪论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学流派、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亲属语言与谱系分类语言的演变(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接触:语言分化的结果、语言接触的五种类型。
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
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规范化。
二、语音语音学部分(语音的物理属性和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四要素、音素、元音和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舌面元音、《汉语拼音方案》、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原理、声母和韵母、声调、调值和调类、音节的结构分析、声韵配合规律、各种音变(轻声、儿化、啊的变读等)。
三、文字世界文字的分类和特点、发展与传播汉字、汉字的性质、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四、词汇词、词汇、语素/字和词的关系、词的构成方式、词义的性质和构成、语境与词义,义素义项、语义场、同义词、反义词、词义的演变、词义的聚合、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熟语、词汇的发展变化与规范词汇和词义的演变五、语法语法、语法单位、语法的性质、词类及其划分标准,不同词类的区别、词的兼类与活用,短语及其类型、多义短语、句子成分、句类、句型、连谓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句子的分析方法(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句子结构的常见问题、复句、单句和复句的区分、复句的类型、多重复句的分析、句群、复句与句群的关系。
语法的演变六、修辞修辞、常见辞格、修辞与语境、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句式的选择、常见辞格的关系(如比喻和比拟、对偶和对比)、辞格的综合运用语言学部分基本要求: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现象或内容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分析具体语言问题。
2019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之831现代汉语

大理大学2019年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1科目名称:现代汉语一、目标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的含义、现代汉语的形成、汉语方言的分布、现代汉语的特点。
2.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现行汉字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3.熟练运用现代汉语的分析、研究手段,分析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汉字等语言现象,并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4.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试卷结构(一)时间及分值本试卷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二)内容结构绪论部分8分;语音部分30分;文字部分22分;词汇部分30分;语法部分30分;修辞部分30分。
(三)题型结构判断题(10题×每题2分=20分)填空题(5题×每题2分=10分)名词解释题(5题×每题4分=20分)分析题(5题×每题6分=30分)简答题(4题×每题10分=40分)作文题(1题×每题30分=30分)三、试卷范围主要参考书: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下)(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一)绪论部分考查范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的地位;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的形成。
(二)语音部分考查范围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汉语拼音方案;声母的发音,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声母辨正;韵母的分类,韵母的发音,押韵和韵辙,韵母辨正;声调:调值和调类,五度标记法,普通话的声调,声调辨正;音节的结构,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拼音,普通话声韵的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分析;音变:变调: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轻声:轻声的作用和性质、轻读的规律,儿化:儿化的性质和作用、儿化音变的主要规律,语气词“啊”的音变;语音规范化:确立正音标准,推广标准音。
(三)文字考查范围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汉字的起源,现行汉字的性质、特点,汉字的作用;现行汉字的前身,现行汉字的形体:楷书和行书、印刷体和手写体,汉字形体演变的简化趋势;汉字的结构:结构单位:笔画、部件,书写顺序,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汉字构造的音化趋势,“六书”的内容;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汉字改革问题,汉字的整理:减少笔画、精简字数,汉字的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认识繁体字、使用简化字;使用规范汉字:掌握规范字,纠正错别字。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2022年专升本)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
本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理解,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掌握,指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分析。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了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2)理解:七大方言区。
(3)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语的特点。
具体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汉语的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其中主要区别在语音方面。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
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2.词汇方面。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同音语素多。
语法方面。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词类和句子成分关系复杂,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为基础。
普通话的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023天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3天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命题指导思想2023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服务选拔为导向,在全面提升试题品质的基础上,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优势。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5.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二)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主要测试考生对高中阶段学习的文学常识和背诵默写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知识及重要外国作家作品知识。
2. 掌握常见的文学体裁及表现手法、文学流派及文学风格等知识。
3. 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发展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
4.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5. 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三)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主要测试考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通假字等;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
专升本《现代汉语》上课用

第三节
(二)复元音 韵母
有变化的元音。
韵 母
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
1.从一个元音逐渐滑到另一个元音,舌位、唇形都会发生变化。 2.一个复韵母只有一个发音响亮的主要元音(即韵腹),其他都 是次要元音,发音轻、短、模糊。
复韵母的结构
韵头、韵腹、韵尾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十个单元音都可以做韵腹。 韵头:是韵腹前面的元音,只有i u 三个高元音可以充当。 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复韵母中只限于韵腹后面的i u
• 对普通话的22个辅音进行描写,顺序依次为: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 音方法顺序依次为:送气不送气→清浊→成阻方式
• n 舌尖中 • l 舌尖中 • k 舌根 • h 舌根
• g 舌根 不送气 清 塞音
第三节 韵母
1、韵母: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
!
注意:韵母和元音不相等。元音都做韵母,但韵母不都是 元音。
第一部分 语音
一、音素的分类
第一节 语音概说
元音音素: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咽 头和口腔时不受到任何阻碍的音。
汉语的: o e i u 英语的: 等。 辅音音素:发音时声带或振动或不振动,气流通过 咽头和口腔时一定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的音。 汉语的 b p m f d t n 等。
第二节
2、按声带是否振动分
声母
•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震动,透出的气流不 带音。 b p f d t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 • 浊音:发音时声带震动,透出的气流带音。 m n l r (n)
zh ch sh ng 为双字母符号,这些字母的组合形 式要当作一个记音符号看待。ng 代表[]在国 际上是通用的。这样,在不增加新字母的条 件下解决了汉语拼音中一些特殊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宿州学院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大纲《现代汉语》(一)主要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
2.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
3.掌握现代汉语七种方言及其代表性地点方言。
4.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5.了解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
第二章语音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
2.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
3.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
4.掌握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掌握普通话元音的发音原理和舌位图。
6.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状况。
7.掌握普通话声调的调值、调类和调号。
8.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了解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9.了解普通话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文字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文字的性质、起源、特点和作用。
2.了解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3.了解文字的结构。
4.掌握汉字的造字法。
5.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6.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词汇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词汇单位及词的结构类型。
2.掌握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了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了解义素分析的方法。
4.掌握语义场的类型和同义词的辨析。
5.掌握反义词的类型及表达作用。
6.了解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7.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8.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9.了解词汇发展变化的状况和规律。
10.了解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第五章语法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法和语法体系的含义,认识语法的性质,了解四级语法单位。
2.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
3.掌握各类实词和虚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4.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法,掌握分化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5.了解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掌握句法成分分析法。
6.了解句型、句式、句类的分类标准,掌握各类句子的结构特点、语气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句子变换的方法和作用。
7.掌握单句运用中常见的句法失误和修改原则。
609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考试科目代码:[609]一、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语言学基础知识,能运用所掌握的语言学原理解释语言现象,分析语言学问题。
2.《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
本课程既是有汉语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有汉语规范和技能训练内容。
包括现代汉语概况,语音学的原理、语音知识及汉字的性质、作用和结构;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等词汇学知识;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有关的语法知识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和文体风格等。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基本技能和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能够将语言知识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能解答现代汉语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具有从事汉语研究的坚实基础。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语言学理论导言1.语言学的相关基本概念:语言言语语言学2.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语言学基本分类情况4.语言学的基本流派及相关知识5.语言学发展的历史6.语言的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7.语言学的功用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作用2.语言与说话的关系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4.语言与社会的关系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语言的民族性与思维能力的关系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1.相关概念: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2.符号的构成3.符号与征候4.符号的本质特征5.语言符号的构成6.语言符号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的二层性、语言系统的组成)2.语言系统的运转3.组合关系4.聚合关系第三节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1.语言能力的构成2.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第三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1.语音第二节音响1.语音的四要素2.语音四要素的决定因素及其在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中的作用 3.音素、音素的划分角度及分类4.音标及音标的分类5.国际音标、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考试性质与目的本科插班生考试是针对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育、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考试基本要求:测试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的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1.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有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述。
2.理解:在识记基础上,能系统、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能进行正确的解释。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去说明、分析和解决现代汉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析语言的能力。
绪论、考核知识点:1、语言的性质和功能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方言3、现代汉语的特点4、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二、考核要求:第一节语言识记:语言;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
第二节现代汉语识记: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七大方言简况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节现代汉语规范化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第四节现代汉语的特点理解:汉语语音的特点;汉语词汇的特点;语语法的特点。
第五节 现代汉语的整体性(略)第六节 现代汉语学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略)第一章 语音、考核知识点:1、语音的性质2、全面掌握 "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5、21 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 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韵母辨正;调值、调类及声调辨正;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二、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音概说识记: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理解:语音三大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 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等之间的关系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第二节 声母识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分类应用: 21 个辅音声母的描述;第三节 韵母识记:韵母的分类理解:韵母的结构及发音特点第四节 声调识记:声调;调值;调类;调号理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调号间的关系识记:音节结构特点应用:音节结构分析;声韵调的配合;音节的拼写;纠正错误音节第二章 汉字一、考核知识点:39 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 第五节音节第六节音变(略) 第七节语调和朗读(略) 第八节语音规范问题(略)1、汉字的特点2、汉字的结构系统和结构方式3、汉字的正确书写和运用4、汉字的简化和标准化二、考核要求:第一节汉字的形成识记:文字;字体;汉字字体演变过程;汉字字体和形体的区别第二节汉字的特点和结构识记: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汉字是记录音节的文字;汉字是方块字;笔画;偏旁;部件;部首笔画、偏旁、部件、部首的联系与区别应用:掌握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分析汉字的构造方式;说明现行汉字中形声旁的表音作用和形旁的表意作用的局限性。
第三节汉字的现状(略)第四节汉字的整理、标准化和用字规范化识记:汉字整理的内容;汉字的标准化应用:使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不写已被废除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不生造不规范的简体字。
第三章词汇一、考核知识点:1、语素和词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3、多义词和同音词4、同义词和反义词5、词汇的构成系统;熟语6、字典和词典二、考核要求:第一节语素、词和词汇识记:什么是语素;什么是词理解:语素的分类;语素和词与汉字和音节的关系。
应用:分析联绵词的语音特点;语素、词的判断。
第二节词的构造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区别。
应用:合成词构成方式的分析。
理解:词的理性意义、感性意义和语法意义;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多义 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应用: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判断。
第四节 同义词和反义词理解: 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 同义词的作用;同义词的辨析方法;绝对反义词和相对 反义词;反义词的作用。
应用:同义词辨析。
第五节 词汇的构成部分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社会惯用语;熟语;词汇吸收各种 成分的原则。
第六节 词典和字典理解: 字典和词典的区别; 字典和词典的编排和查检;词语释义的要求和方式;常用的 几种字典、词典。
第四章 语法、考核知识点:10、句子的特殊成分11、常见句式12、单句的分析13、复句14、常见的语法错误15、句子的语气分类第三节多义词和同音词识记:基本词;新造词;理解:基本词汇的特点、 性质;成语的特点;成语的来源和构造。
应用:防止成语的误读、 误写、误用。
1、 现代汉语语法和语法学2、 划分词类的依据标准3、 现代汉语的实词4、 现代汉语的虚词5、 词的兼类6、 词组的结构分类7、 词组的功能分类8、复杂词组的层次分析 9、 句子的结构分类16、标点符号二、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体系识记:语法;语法学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理解: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 点。
应用:词的归类和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第三节 词的分类(下)识记:虚词的语法分类;介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连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助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语气词的语法性质和作用;叹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
理解:词类与词性的区别;什么是词的兼类应用:介词和动词的判断;连词与关联副词的判断;助词与语气词的判断。
第四节 词组和句法分析识记:词组的八大结构类型;词组的功能类别理解:偏正词组和结构助词“的” ;联合词组和连词“并” 、“而”、“和”、“或”;复杂词 组的分析方法。
应用:词组结构类型的判断;复杂词组的层次分析。
第五节 句子和句子分析(上)识记:什么是句子;主谓句;非主谓句。
理解:句子主语和谓语的构成;施事主语和受事主语。
应用:主谓句的下位类型的判断;非住谓句的判断双宾语;施事宾语和受事宾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宾语和补语的区别;补语的类型。
连动谓语句、兼语谓语句、 “把”字句、 “被”字句的判断。
独立成分的表义作用。
第九节识记:复句;关联词语理解: 复句与单句的区分; 复句与关联词语的联系; 联合复句的类型; 分句间关系的确第六节句子和句子分析(下)应用:第七节 句子的特殊成分识记: 全句状语;提示语;独立语。
应用:句中独立语作用的分析。
第八节句式的变换及其应用(略)定。
第十节复句(下)理解:偏正复句的类型;偏正复句的紧缩形式。
应用:多重复句的分析;改正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第十一节语气和口气识记:语气;口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理解:语气与语气词的关系;语气与口气的关系。
应用:肯定和否定的分析。
第十二节标点符号识记:标点符号;标号和点号的种类名称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标点符号和语气的关系;标点符号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修辞、考核知识点:1、现代汉语修辞的含义、内容2、词语的选用、移用、代用和仿用3、词语色彩、声音的配合4、句子锤炼的基本要求5、句式的选择6、语体和风格第一节修辞概说识记:现代汉语修辞的含义、任务第二节词语的运用识记:词语选用的要求应用:词语移用、代用和仿用的判断与比较。
第三节词语的配合识记:词语色彩、声音的配合的表现。
应用:词语色彩、声音的配合的效果对比。
第四节句子的锤炼识记:锤炼句子的四个基本要求理解:连贯、周密、简练和生动四个基本要求的表现。
应用:判断句子锤炼方面的正误表现并加以改正。
第五节句式的选择识记:句式的选择的内容。
理解:语序的调整、句式的变化、句形的长短、结构的整散。
应用:句式选择错误的改正及理由说明。
第六节 语体和风格识记:语体的类型、语言风格的体现。
m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语法占 35%,修辞 15%。
50%。
4、试题的难易占分比例大体是:易约占 30%,中占 50%,难占 20%。
5、本科目考试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分析比较题、改错题、 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可以参见本大纲《题型举例》V 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其选出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 号内)二、名词解释:1、基本词汇:三、判断题1、j i 、Zi 、Zhi 三个音节中的“ i ”是同一个韵母。
四、改错题:1、把下列词语音节拼写中有错误的改正过来五、分析题: 1 、辨析同义词:局势——形势六、简答题1、简述汉字标准化的具体内容。
1、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2、试卷中各部分的占分比例是:绪论占 5%, 语音占 15%,文字占 10%,词汇占 20%,3、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体上是: 识记占20%,理解占 30%,应用占 )。
根据考核的要求, 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生 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本科目的考试参考书目为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1、下列汉字偏旁组成方式都是上下结构的一组是()。
A 、意变庇 B 、基 C 、材廷部 D 、同棉袄mi cn ao优秀yi aux u 对于du dy u 胳臂ge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