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心脏病患者现状与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市场需求分析

1.1中国心脏病患者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年报》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死亡100多万人,现患卒中700万人;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下肢动脉硬化症患病率为2.1%~22.5%。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 %,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患病人数至少2.3亿,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是心血管病患者。每年全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达300万人,每死亡3人就有1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超过1300亿元,与1993年统计数据比较医疗费用增加了约6倍。现在,心脏疾病的患病人群在逐渐年轻化。中国是正在转型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生活标准和预期寿命改善了很多,但是衰老、饮食变化和更少的身体活动正在导致更多的心脏病和中风。预计仅仅由于2010年到2030年的衰老和人口增长,中国的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将增长50%以上,预计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增加的趋势可能会导致心脏事件额外增加23%,这些百分比合起来可能相当于在2010年到2030年超过213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和770万相关死亡。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

高病死率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80%与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有关,其中34.9%归因于高血压,31.9%归因于吸烟,11.4%归因于高胆固醇血症,3%归因于糖尿病。2004年全球52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发现,8种已知的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个体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危险的把握度为90%,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和精神紧张。

有效降低群体心血管病发病率,首要的是进行一级预防。心血管疾病一级风险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决定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不但有益于降低高危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避免了低危患者的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2002年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年龄(男>45岁,女>55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胆固醇或低HDL-C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的个体,应每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动脉功能无创检测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筛查和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病变以及评估心肌活性是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年大量证据显示,早在动脉管腔出现明显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之前,动脉血管壁即已经发生功能及(或)结构改变。早期筛查并积极干预大动脉功能异常有助于延缓甚至避免管腔病变的发生。因此,如何进行早期筛查和选择最佳筛查手段已经成为关键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