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民俗文化弘扬与发展
介绍潍坊传统文化作文
介绍潍坊传统文化作文
潍坊,简称“潍”,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省的中部,东濒黄海,南临潍水,西依昌邑、安丘两县市,北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相连。
潍坊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潍坊历史悠久。
古称昌邑、潍州,始于公元前485年的齐桓公时代。
《史记》记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诸侯国中以齐称霸。
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是我国最早的古都之一,被称为“齐文化之源”。
齐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齐鲁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地域文化的主体。
潍坊历史上有“东昌西河”之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潍水流域设临朐县。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和昌乐、安丘、高密三大地方文化。
潍坊传统建筑是以古民居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建筑形式,也叫“古民居”或“古建筑”。
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城和齐桓公时期的“城郭”。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古民居群。
—— 1 —1 —。
潍坊,绽放文化之美
潍坊,绽放文化之美深厚的传统底蕴、良好的学术氛围、繁荣的艺术市场,让潍坊成为中国画市场的风向标。
本刊记者 高鑫潍坊是齐鲁大地上的一座文化名城。
自古人文荟萃,民俗文化久远,以世界风筝都闻名于世,又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繁荣的书画市场被誉为“中国画都”,更因培育出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而名播海内外。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潍坊市建设“文化创意旅游基地”的重要组成,如何让这些文化载体繁荣发展,是使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的根本。
这是给潍坊的一张新考卷。
如今的潍坊,正以创新的思维,绽放着文化发展的独特魅力。
中国画都,城市新品牌在国内的中国书画行业早就流传开了一句话,“中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潍坊”。
2013年4月21日,潍坊被中国画学会授予“中国画都”的荣誉。
这张名片,不仅是对潍坊中国画市场的肯定,也标志着潍坊的中国画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期。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书画艺术大家代不乏人,这为书画艺术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近现代由潍坊走出去的如郭味蕖、于希宁、陈寿荣、刘大为等大家将潍坊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氛围传播到了全国,奠定了潍坊在全国书画市场的地位。
“中国画节”是首次在潍坊举行的全国性中国画艺术活动,也是首次以中国美协名义举办的中国画专题文化艺术活动。
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居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落户潍坊,因为潍坊有浓厚的书画艺术品市场气息,还是中国重要的艺术品集散地。
”深厚的传统底蕴、良好的学术氛围、繁荣的艺术市场,让潍坊成为中国画市场的风向标、潍坊市人民广场、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成为普通潍坊市民享受文化盛宴的场所。
艺术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成为参与单位筹建画廊、丰富馆藏的捷径,成为大众亲近高雅艺术、提高艺术涵养的殿堂。
据介绍,每届中国画节都会推动一个大型画廊或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诞生,从金鼎艺术馆、金茂艺术馆,到今明美术馆,都是中国画节结下的文化成果。
中国画节的轰动效应带动了潍坊画廊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本地画廊借助潍坊当代艺术市场繁荣的环境优势和条件,成为现代潍坊艺术市场的主力军。
潍坊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总结
潍坊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总结
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承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潍坊市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潍坊市加强了非遗资源的调查和整理工作。
通过对各地非遗项目的深入调研,建立了详实的档案资料,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潍坊市还加大了对非遗传承人的挖掘和培训力度,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潍坊市注重非遗项目的传统技艺保护和传承。
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潍坊市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举办非遗项目的展示活动、传统技艺的培训班等形式,潍坊市不断激发了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热情,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潍坊市还加强了非遗项目的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非遗文化节、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潍坊市将非遗文化带到了更多的人们面前,增强了社会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的来说,潍坊市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潍坊市的非遗文化将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潍坊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风筝文化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潍坊市流传,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风筝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价值与传承两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潍坊风筝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风筝文化传承。
一、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不仅在于其具有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还在于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风筝文化传承了中国古代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当代社会中,风筝文化可以带给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灵愉悦。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更需要这种传统文化来滋养心灵,使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潍坊风筝文化对于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风筝文化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传承是风筝文化能够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对风筝文化的传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潍坊风筝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由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传统手工艺人技艺无人传承,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出现,传统风筝的制作和飞行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年轻人对风筝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也日渐减少。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风筝文化的商业化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变得功利化。
为了有效传承和发展潍坊风筝文化,有必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应该加强对潍坊风筝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培训和传承,鼓励年轻人参与风筝文化传承,在学校和社区组织相关活动,促进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应该加强对潍坊风筝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文化节庆等活动,弘扬风筝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将风筝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相结合,推动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
潍坊风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其在社会发展和民族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风筝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其传统手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成为潍坊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潍坊市的风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老的中国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潍坊的风筝文化代表着华夏文明的传承,其与汉字书法、景泰蓝、景德镇瓷器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潍坊风筝文化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它既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和娱乐方式。
其独特的形制和造型设计,不仅是人们欣赏视觉艺术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是宣扬国家文化的媒介。
同时,风筝文化也是培养人们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传承潍坊风筝文化,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为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潍坊市非常重视对风筝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和扶持风筝制作大师,传承潍坊风筝文化,并且激发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通过培育风筝文化产业,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
总之,潍坊风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推广和传承方面有着广泛的价值。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多的人们加入到风筝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创新发展,去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潍坊民间文化
围绕北宫一带的土地出产的萝卜,是上乘精品。北宫原址,
在现今的潍坊第一职业中专一带。 潍坊萝卜栽培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品种也形成了大缨、小缨和二缨3个品系。3 个品系的特征基本相似,叶均属花叶型,每叶有裂叶8-10 对,叶色深绿。肉质根均呈圆柱形,地上部占全长四分之
潍坊民间文化
城市特色一个城市特有
的自然地理特征、文化传 统和历史文脉的体现.从 文化特征的角度,探讨延 续城市地方文化与城市特 色的关系,以潍坊市为例 探讨传承民间文化的神韵, 实现潍坊特色的重塑。
潍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目前拥有潍坊风筝、杨家埠 年画、聂家庄泥塑等国家级 非遗项目14项,省级非遗项 目35项,市级非遗项目164项。 经过实际调查以及查阅书籍 等资料,我们对潍坊的剪纸 文化、木板年画、博物馆、 以及民俗有了深刻的了解。
白浪河湿地公园
潍坊的白浪河湿地公园是在原来白浪 河上游湿地的基础上进行了巧妙的设 计,并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小品和建筑 聚落的超大天然湿地公园,生态、和 谐、平衡为打造宗旨,基本上保留了 原来的自然资源,只是进行了景观性 修复和更改,使水、石、树、花、草 更加相得益彰,展现了尊重自然,科 学规划精神,现在的白浪河湿地公园 将是一个融旅游、休闲、娱乐、餐饮、 居住、生活体验为一体的民生色彩强 烈的旅游综合体。其规模、特色、精 致程度和水系的设计整理,堪称“类 西湖”。
潍坊特产——潍县萝卜
在山东流传着“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及潍坊的萝 卜皮”的说法。当然,这并非有贬低烟台苹果和莱 阳梨的意思,只是强调潍坊萝卜之好而已。的确, 潍坊萝卜既可生吃又宜熟用,作水果或蔬菜皆可谓 佳选,且又有药用价值。其药用价值以消食、健胃 效果最为显著。又有“吃萝卜喝茶,气的大夫蹽街 爬”的戏言。
潍坊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推动潍坊风筝的创新 和发展:在保留传统 技艺和造型特点的基 础上,鼓励设计师和 艺术家进行创新,将 潍坊风筝与现代艺术、 科技等领域相结合, 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 吸引力的作品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 作:通过参加国际 展览、文化交流等 活动,让更多的国 家和地区了解和认 识潍坊风筝这一中 国传统艺术形式, 扩大其在国际上的 影响力
4
加强对潍坊风筝文化和 历史的普及和教育:通 过在中小学、高校等教 育机构开设相关课程, 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潍坊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内涵,培养更多的爱好 者和传承人
未来展望
5
总之,潍坊风筝作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瑰宝之一,具有极 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6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 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新的时代里 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制作技艺
其中,选材和造型设计 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 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 合选择不同的材料和造 型
潍坊风筝的造型千姿百 态,有蝴蝶、金鱼、凤 凰、仙鹤等传统造型, 也有现代城市建筑、卡 通人物等新造型
3
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
1
潍坊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筝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物,可以祈求幸福和平 安
未来展望
尽管潍坊风筝在传承和发展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
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 质文化遗产,未来还需要继续加 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未来展望
1
加强对潍坊风筝制作 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逐 渐逝去,许多精湛的 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对年 轻传承人的培养和扶 持,确保潍坊风筝制 作技艺能够代代相传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探究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探究潍坊是我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
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俗文化、民间宗教、民间医药以及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潍坊的文化底蕴,还为潍坊的经济和旅游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例如,潍坊民间艺术形式有小品、评书、相声、手影戏、川剧等;民间音乐有地方戏曲、民歌、话剧、小提琴艺术等;民俗文化有年节、祭祀活动、民间婚礼、丧葬仪式等;民间宗教有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民间医药有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手工艺有剪纸、绣花、陶瓷、木雕等。
为了发展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广大文化爱好者进行了大力的努力。
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管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包括策划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和活动、编辑和出版相关的图书和音像产品等。
此外,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市图书馆、潍坊市档案馆等文化机构也积极承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任务。
在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传统文化爱好者、民间艺术家和文化界人士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通过创作和传播精品作品、组织和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在社区和学校推广传统文化等方式,为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潍坊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每年春节期间,潍坊市人民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如春联、年画、祭祀等,这些活动成为潍坊各个社区的重要文化节日。
此外,潍坊市的商业和旅游业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地的旅游景点不仅有历史的遗迹和传统的文化建筑,还有许多美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表演,这些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潍坊旅游和观光。
总之,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得到了当地政府、文化机构、文化爱好者、民间艺术家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关注。
这种趋势不仅丰富了潍坊的文化底蕴,还为潍坊的经济和旅游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调研山东调查报告-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研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研山东调查报告调研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
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了解了山东省潍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感受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同时也由衷感到,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本报告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是此次调研和调研组成员以其它多种形式调研的综合成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嵌银工艺胶东半岛【正文】1、调研背景潍坊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民间艺术源于民间,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品植根民间,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发展,它们无不与潍坊地区人民的风土民情、劳动生产有关。
千百年来民间艺术及其艺术品,萌芽于广大劳动人民之中,又经劳动人民传承、丰富、发展并逐渐创新,逐步形成了潍坊民间艺术的独具的风范。
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
从整体上看,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存在认识、专业、资金投入、传承等关键性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探究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探究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座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活动、表演等形式传承的、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遗产承载着潍坊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究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潍坊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山东省三大古都之一,潍坊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
潍坊传统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潍剧、潍坊坠子、青州梆子等,这些戏曲形式承载着潍坊人民的情感和精神,是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的民间艺术形式也十分丰富,如风筝制作、泥塑艺术、刺绣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在潍坊市民心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尽管潍坊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潍坊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传承面临困难,年轻人更加倾向于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传统文化形式的吸引力减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流失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传承人老年化严重,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不高,导致传承人的流失。
由于传统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在市场经济下难以维持传承,这也给遗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策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从政府引导、传承人培养、市场化经营等方面入手,保护和弘扬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论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际风筝 联合会 的 6 7个 国家 和地 区在每年 风筝会 期 间都派代 表 队到潍 坊来参 加竞 赛 和表 演 , 渐 形成 了独 逐 具 特色 的风筝 文化 和风 筝经济 。潍 坊巧借 风筝 这张名 片 , 渐融 入世 界 , 逐 世界 也走 进 了潍 坊 。正 是鉴 于潍
促 进 了城 市 经 济 的 发 展 , 动 了城 市 文 化 交 流 , 善 了城 市 的 面 貌 , 升 了潍 坊 的 知 名 度 。 推 改 提
关键词 : 筝 ; 筝文化 ; 风 风 民俗 文化 ; 潍坊 国际风 筝会 中图分 类号 : 9 . G8 8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2 8 2 1 )2 1 O 4 1 7 —4 8 (O 1O 一O 3 一0
第 1 卷 第 2期 1
21 0 1年 4月
潍 坊 学 院学பைடு நூலகம்
Jo na fW ef n n v r iy ur lo ia g U i e st
VoI 1 . . 1 No 2
A pr 01 .2 1
论 潍 坊 风 筝 文 化 的传 承 和发 展
秦文 贞
( 坊 市 艺 术 馆 ,山 东 潍
开放后 , 坊风 筝才又焕 发 生机 ,k l 代 , 国的经济 飞速发 展 , 坊风筝 才 又迎来 了第 二 个 繁荣 期 。特 潍 . -年 , - ' 一 中 潍
别是 18 9 4年 后 , 着 潍 坊 国 际 风 筝 会 的 召 开 , 坊 风 筝 更 加 呈 现 了 “ 家 齐 放 , 家 争 鸣 ” 局 面 , 类 创 随 潍 百 百 的 各 新 风 筝 异 彩 纷 呈 , 时 也 涌 现 出 了 一 大 批 各 具 风 格 的 风 筝 制 作 高 手 , 进 了 潍 坊 风 筝 在 传 统 的 基 础 上 有 了 同 促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一、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潍坊风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社会价值。
潍坊风筝文化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艺。
风筝的制作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他们通过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将竹篾和纸张制作成形态各异的风筝,通过精心设计,使每种风筝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这些不同形态的风筝,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神话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潍坊风筝文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潍坊风筝文化是一种具有民俗特色的传统活动。
每年的清明节和儒子街民间庙会上,潍坊人民会举行风筝比赛和风筝展示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风筝,有动物形状的、人物形状的,也有仿古典绘画的风筝。
通过这些风筝的展示和比赛,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
风筝比赛也成为了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潍坊风筝文化是一种具有丰富的社会活动价值的传统文化。
潍坊风筝文化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风筝的制作和风筝比赛需要耐心和细致,需要团队合作和智慧。
这些品质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参与风筝制作和比赛,人们可以培养耐心、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等品质,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潍坊风筝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一种具有民俗特色的社会活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保护和传承潍坊风筝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潍坊风筝文化在当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艺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渐下降。
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传承这门手工艺,导致了手工艺人队伍的逐渐减少。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改变和城市规划破坏了一些传统的风筝飞行场地,这也给潍坊风筝的传承带来了困难。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潍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风筝之乡。
潍坊风筝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风筝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域传统。
潍坊风筝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通过对其传承研究可以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所在。
一、潍坊风筝文化的历史价值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潍坊风筝就已经风行一时。
在潍坊的民间,风筝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游戏娱乐,更是一种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潍坊风筝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独特地域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潍坊风筝的历史价值还体现在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民俗传统,融入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潍坊风筝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潍坊风筝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价值,在艺术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潍坊风筝造型多样,种类繁多,既有传统的鸟、鱼、虫、人等形态,也有一些具有当代特色的造型,如各种小动物、卡通形象等。
潍坊风筝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的造型美感和表现形式,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传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独特,其制作过程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细致的手工。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传承了古代的传统技艺,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手法。
潍坊风筝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的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
潍坊风筝文化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潍坊风筝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民俗文化形态,它承载了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增进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潍坊风筝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当地的旅游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众多的游客前来潍坊观赏风筝,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潍坊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香潍坊绵延千年文脉
读城Read CityART CITY074Scholarly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ART CITY075潍水风筝都,千载诗书城。
潍坊自古溢书香。
经学大师郑玄在北海郡注“三礼”,浓墨宰相刘墉在诸城编《四库》,贾思勰《齐民要术》为天下第一农书,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被誉“印谱之冠,印学之宗”,郑板桥宰潍7年作《潍县竹枝词》,被称“民俗图景第一诗集”,赵明诚屏居青州13年与李清照合著《金石录》,成为研究古代金石刻首读之书。
文化潍坊,最是书香能致远。
文化名士将浓厚的读书之风绵延千年,化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里市民阅览百书、求学探知的文化基因。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市被评为全省全民阅读示范市。
在潍坊,读书、购书,成一城风尚;书屋、讲堂,化为一城芬芳。
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潍坊”。
潍坊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以各级图书馆、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为阅读阵地,创新阅读活动载体,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读书知识竞赛、道德讲堂、阅读征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使阅读活动真正普及到基层,普及到群众,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
此时的潍坊,已是书香满城。
全民阅读,正在汇聚起建设文化名市的磅礴力量。
书香潍坊 绵延千年文脉文图/石莹WeifangStretching Thousands of Years of Culture国学大师任德山在潍开讲Lecturing Ren Deshan, Master of Chinese Culture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读城Read CityART CITY076一种时尚 全民阅读深入人心“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潍坊民俗文化传承与利用的综合调查”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潍坊民俗文化传承与利用的综合调查”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活动正式
启动
潍坊自古以来,文事昌盛,辈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使得潍坊的民族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
史载,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潍坊市域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百人之多。
辈出的名人,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在潍坊地区这块充满齐鲁风范的大地上,催生、造就、传承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多彩多姿的潍坊民情风俗。
使潍坊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继承了内容丰富、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民间艺术。
7月24日上午8:00,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正式启动本次“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以“潍坊民俗文化传承与利用的综合调查”为课题,以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主题,应用相关理论为基础知识, 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来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分别从科学管理规划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民俗节庆文化品牌、宣传策略等方面入手,深入地了解潍坊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到推广为潍坊各地的民俗文化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对潍坊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本次调研活动的实地调查地点包括杨家埠、高密、风筝放飞场、风筝博物馆、十笏园、潍坊红木嵌银厂等,由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办公室主任贺志波担任此次活动的团队指导老师。
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保护潍坊民俗文化遗产意识,并让同
学们认识到了保护与传承潍坊民俗文化的深远意义。
(周丽芸)。
玩转潍坊民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
玩转潍坊民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潍坊,作为中国山东省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潍坊的历史与文化,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本文将带您一起玩转潍坊的民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希望能够给您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一、潍坊的民俗文化潍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潍坊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潍坊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便是潍坊丝绸花会。
潍坊丝绸花会是潍坊地区独有的传统节庆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在花会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以花车、花帽、花伞等花艺品为装饰,游行街头,展示潍坊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还有民俗舞蹈、民俗音乐等表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此外,潍坊的婚俗习惯也是其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潍坊,新人结婚不仅要进行传统的拜堂、拜天地等仪式,还有很多有趣的婚俗习惯,比如新娘不能自己解鞋带,要由新郎解开。
这些习俗既体现了潍坊人民对婚姻的尊重和祝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潍坊的传统手工艺除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潍坊还以其传统手工艺驰名。
这些手工艺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代表了潍坊的文化底蕴和工艺传统。
1. 泥塑艺术潍坊的泥塑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潍坊的泥塑作品形象生动、传神,常常用于庙宇供奉和民俗表演。
在泥塑艺术中,人物造型、动物形象、传统节庆场景等都能够以泥塑形式再现,形成了独特的潍坊艺术风格。
2. 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而潍坊是中国剪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潍坊的剪纸作品造型多样、线条精细,常常作为装饰品或礼品使用。
潍坊剪纸的特点是注重细致入微的剪裁和精妙的图案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震撼。
3. 木雕艺术潍坊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技艺精湛。
潍坊的木雕作品造型优美、工艺精细、纹饰繁复,常常被用于室内家居装饰、庙宇供奉等场合。
潍坊的木雕艺术注重细节的处理、线条的流畅以及雕刻技巧的运用,给人以凝练的艺术感受。
乡村振兴视域下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
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5期㊀总第194期QILUREALMOFARTS(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Arts)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3.05.016乡村振兴视域下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肖㊀昕1,戴岐凤2(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㊀桂林㊀541006;2.青岛工学院,山东㊀青岛㊀266300)㊀㊀摘㊀要:潍坊风筝富有历史㊁文化㊁科学等多重价值,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㊂近年来,在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潍坊风筝的非遗传承与发展迎来了全新契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承优秀乡村文化㊁推进特色人才教育㊁增强地域产业实力等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㊂然而,当前潍坊风筝的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传承后备力量不足㊁传承环境欠佳㊁文旅融合度低和宣传渠道单一等问题㊂在此背景下,应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在实行多元化传承人才培养㊁借助数字媒体扩大宣传和结合风筝特色打造文旅服务等方面实现潍坊风筝传承与创新的突破,让潍坊风筝获得在新时代的生命活力㊂关键词:乡村振兴;潍坊风筝;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图分类号:G12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2236(2023)05-0108-06㊀㊀潍坊是世界风筝发源地,潍坊风筝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木鸢,宋代潍坊风筝开始在民间流行,至明代风筝已被人们视为工艺品进行交易,至清代中叶到达鼎盛,乾隆㊁嘉庆时期更是形成了大型的风筝集市㊂近代诗人裴星川有诗云: 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㊂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㊂ 据记载,除了白浪河畔的风筝市场外,潍县城里专门从事风筝经营的店铺就有三十多家㊂[1](P3)至清代中叶,潍坊风筝形成了 城派 和 乡派 两个流派,城派风筝造型别致,画工精细,用料考究,价格昂贵,代表艺人有陈哑巴㊁王福斋等人,他们制作的 麻姑献寿 五福临门 风筝甚至传入了宫廷,为皇室亲眷所用㊂乡派风筝以杨家埠风筝为代表,多由农民制作,种类丰富,装饰性强,价格便宜,更加大众化,当代乡派风筝代表艺人中的杨同科已制作风筝70多年,有 风筝王 之美誉[2]㊂据‘杨家埠村志“记载,清末民初时期仅西杨家埠村就有200余人从事扎制风筝,年扎制风筝18万余只㊂[3](P30-33)改革开放后,潍坊风筝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大放异彩㊂1984年4月初,潍坊市顺利举行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汇聚在潍坊放飞风筝㊂潍坊市政府为保障国际风筝会的顺利举办,每年都会制定详细周密的筹备工作方案㊂1989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并将总部设在潍坊,标志着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传播中心,极大地推动了全球风筝文化的发展㊂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㊂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㊃801㊃收稿日期:2023-05-09作者简介:肖㊀昕,男,桂林理工大学教授㊁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㊂戴岐凤,女,青岛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㊂项目来源: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重点项目 怀远藤编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 (JY2023A02)㊁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助一般项目 乡村振兴背景下怀远藤编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与创新研究 (LY23-11)㊁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西南少数民族动漫艺术资源搜集㊁整理与挖掘研究 (GLUTQD2017082)的阶段性成果㊂乡村振兴视域下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肖㊀昕㊀戴岐凤㊀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潍坊风筝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㊂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历史发展进程代代传承,常常凝聚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㊂但是,人们在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时往往容易只停留在表面上,仅借助文字㊁图片或视频等形式来展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这样并不足以充分体现非遗的艺术价值,也无法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难以在生活中发挥其实用价值㊂事实上,包括潍坊风筝在内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文化㊁生态㊁组织振兴㊂产业兴旺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㊁治理有效㊁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㊂包括潍坊风筝在内的非遗文化,有着传承优秀乡村文化,推进特色人才教育,增强地域产业实力等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㊂在此背景下,应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在实行多元化传承人才培养㊁借助数字媒体扩大宣传和结合风筝特色打造文旅服务等方面实现潍坊风筝传承与创新的突破,让潍坊风筝获得在新时代的生命活力,同时实现乡村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㊂一、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与创新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一)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增强文化意识乡村振兴以振兴乡村文化为核心,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㊂乡村文化振兴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本土文化,让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㊂乡村非遗在其保护和传承的进程中,以一个个生活场景将文化传承与之融为一体,对村民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对丰富乡村精神文化内涵,唤起村民的文化认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乡村非遗的创新和保护是 乡村振兴之魂 [4]㊂开展乡村非遗保护与利用活动,既能将非遗带回到乡村大地上,拓宽保护与利用空间,又能够通过展览活动展现乡村非遗所蕴涵的精神文化,营造团结㊁文明㊁和谐氛围,在振兴传统文化中全面彰显乡土文化内涵,从而为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创造条件㊂潍坊风筝本身富含历史㊁文化价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㊂近年来,潍坊市寒亭区积极发掘风筝民俗文化资源,相继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以寒亭区民俗为基础,举办民俗表演,非遗文化交流等活动,带动民俗艺术教育第三产业发展,并积极推进风筝文化 走出去 ,打造影视产业,带动民俗旅游业发展,组织民间艺人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㊂2019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潍坊市寒亭区为 中国风筝文化之乡 ㊂(二)推进特色人才教育,培养乡土情怀为传承和弘扬潍坊厚重的风筝文化,讲好潍坊风筝故事,让本地特色传统文化扎根潍坊土地,潍坊市在中小学实施 非遗+教育 办学模式,积极开展风筝进学校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群体非遗教育实践活动,让青少年走近风筝㊁了解风筝㊁喜欢风筝㊂潍坊市第一中学将风筝扎制课加入到艺术选修课当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亲手绘制风筝体会其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学生主动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㊂在此基础上以风筝为聚点,进行各学科㊁各学段㊁各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提升学生们的非遗传承与创新意识㊂风筝文化进校园,不仅丰富了教学样式,同时有助于增长青少年的非遗知识,丰厚文化底蕴,培养人文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非遗传承意识,扩大非遗保护与传承群体,推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对实现国家文化自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三)增强地域产业实力,建设富裕乡村民间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珍贵的群体记忆, 对于一个民族的未来十分重要,我们必须留住民族的文化基因㊂失去它,我们的文化将失去凭依,也将失去产生文化的原动力 [5]㊂潍坊风筝不仅仅是促生潍坊传统文化的原动力之一,也是当地文化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㊂一方面,潍坊风筝所蕴涵的历史渊源㊁人文积淀㊁情感寄托等符合文化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潍坊风筝的制造与相关文创产品的销售能够为从业者带来经济回报,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㊂随㊃901㊃㊀㊀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5期㊀总第194期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潍坊市政府积极推动潍坊风筝的发展与创新,将潍坊风筝制造转化为产业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㊂例如,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风筝产业向正规化㊁规模化模式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水㊂目前,王家庄子村风筝生产加工企业已有300多家,带动风筝从业人员约5000人,年生产风筝总量1.5亿只,年产值高达5亿元,约占国内市场份额85%,年产销居全国第一,先后被评为 风筝产业第一村 ㊁现代风筝产业基地㊁山东省旅游特色村㊂[6]通过整合非遗文化资源,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工业结合,升级非遗制造工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且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非遗产品,促进乡村非遗产业化发展,是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㊁扩大村民就业㊁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㊂二、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一)乡村空心化,传承后备力量不足目前,非遗传承人大都身处乡村,经济状况可能不够理想,随着乡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许多非遗制作技艺呈现出边缘化与没落化趋势,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㊂潍坊风筝的传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许多原本从事潍坊风筝制作的手工艺人由于经济原因或自身发展因素纷纷转变发展方向,使传统风筝的传承链发生断裂㊂例如,牟家风筝代表作 牡丹仙子 的彩绘牡丹精妙绝伦,风筝骨架是人物和装满牡丹的花篮,放飞时先把人物放上天再将花篮用 蝴蝶碰 带到空中,但这样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㊂其次,许多传统风筝的教学和传承还停留在传统阶段,采用家庭传承㊁口传身授的形式,通过口头和肢体进行手把手的传授,没有采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这使得传统风筝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更加困难㊂许多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示的国家级潍坊风筝非遗继承人名录中,传承人的年龄均在70岁以上㊂高龄传承人难以持久地参与到传统风筝的制作过程中去,同时,因存在着无法忽视的数字技术短板,也不适应借助新技术手段传承非遗文化㊂(二)乡村城市化,传承环境欠佳目前,许多传统民间艺术已经慢慢地被城市所解构,农村生活方式也在逐渐被城市生活方式所同化,村民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使源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巨大的冲击㊂非遗传承人在城市与乡村的狭缝中艰难求生,民间手工艺类非遗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失去了生存环境㊂[7]剪纸窗花㊁木版年画曾经是潍坊人民新年必备年货,风筝也常见于潍坊百姓的家庭中,但逐渐地不再被广泛需要了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消失,非遗产品需求有限,传承人依靠传承传统手艺难以养家糊口,只能将其视为一种爱好,而不是安身立命的手段,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让手工制作的风筝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㊂(三)文旅融合度低,游客体验不充分非遗制作体验是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但是,潍坊风筝作为一项非遗文化,目前并没有充分地与旅游相融合㊂潍坊目前面向公众开放的有关风筝的设施以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为主,该博物馆除常规展品外,还设有一处手工制作工坊,每逢节假日开放供游客参观和体验,笔者曾多次前往考察,发现存在诸多问题㊂例如,在硬件方面,工坊位于博物馆较为偏僻的位置,设备较为简陋;软件方面,开放时间不定,缺乏工作人员积极引导游客进行体验,提供的进行体验的风筝类型单一,大多都是提前扎制好的风筝供游客上色,因而游客很难亲自体验传统风筝完整的㊁具体的制作过程,大多只能走马观花,拍几张照片便匆匆离去(见图1㊁图2)㊂潍坊风筝的制作体验项目并没有常态化或规范化㊂另外,从整体上看,目前潍坊的风筝文创产品类型也较为单一,且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价格偏高㊂以书签为例,风筝书签的造型设计和颜色都十分相似,无非在制作工艺上略有不同,售价却不菲㊂因此,目前还未能实现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将潍坊风筝的历史㊁文化和制作方法等相关知识有效传递给游客,游客也难以通过参观体验和购买文创产品来真正认识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㊂如何让风筝制作成为潍坊乡村文化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游客真正体验到风筝非遗的独特魅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㊂㊃011㊃乡村振兴视域下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肖㊀昕㊀戴岐凤㊀图1㊀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手工制作工坊(笔者实地拍摄)图2㊀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风筝文创产品(笔者实地拍摄)(四)宣传渠道单一,受众群体有限在宣传方面,潍坊风筝的非遗传承,在借助多样化媒体的宣传推广方面尚有不足,宣传渠道较少,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㊂首先,作为潍坊风筝标志性的宣传地标,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基本以静态陈列展示展品,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也没有扩展其他媒体进行宣传㊂其次,通常在有演出活动或者国际风筝节期间,才会请媒体协助宣传,传播范围有限,宣传效果不持久㊂再次,线上宣传渠道单一,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辅助宣传㊂当前,互联网平台上富有各类网络视频,时效性强㊁形式丰富,在播放量和流传度上更具有优势,对观众具有更强的吸引力㊂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其中,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占网民整体的96.5%,[8]这说明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娱乐方式普遍倾向于通过网络视频,尤其是通过短视频㊂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影响着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潍坊风筝作为一门从百姓生活走出来的非遗技艺,有着大众化㊁接地气等特征,因此利用受大众欢迎的新媒体来传播潍坊风筝非遗文化是十分必要的㊂三、潍坊风筝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一)建立多元化传承模式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传承人,传承人是非遗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鉴于潍坊风筝传承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应打破传统传承模式,建立多元传承模式继承并发扬潍坊风筝非遗文化㊂首先,应重视学校特别是高校作为培养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教育基地和创新阵地的作用㊂在教育部2018年12月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 2022年)“文件中强调要 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培养不同类型农林人才,打造一支懂农业㊁爱农村㊁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9]㊂在此基础上,以高校作为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培育阵地,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在高校中有组织㊁有计划地引导风筝文化传承培养,设置风筝相关专业,提供专业教学与培训,增强高校与乡村文化振兴联结感,引导高校自觉站在推动者位置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㊂同时,设立相应的非遗文化工作站和毕业生孵化基地,提供对口就业机会;鼓励风筝制作的工厂㊁工坊接纳风筝爱好者参观㊁学习,例如,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王永训每年寒暑假都将自己的风筝厂开放给学生观摩㊁学习,他本人也经常到学校里免费教学生们扎制风筝㊂(二)政企校协作共促风筝传承一方面,潍坊市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风筝非遗的各方面扶持力度,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效追踪与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符合条件的非遗传承人提供用于开展带徒传艺㊁培训讲习㊁整理出版有关资料㊁展演展示㊁学术交流和保存宣传等保护传承工作的传习补贴;协助举办传统艺术文化惠民㊁非遗展示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注重媒体宣发,加强区域协作,扩大风筝非遗影响力㊂另一方面,可以组织风筝非遗传承人㊁㊃111㊃㊀㊀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5期㊀总第194期相关从业者㊁专家学者㊁学校和企业展开多方合作,针对风筝非遗的特性进行产品的设计㊁生产㊁销售和推广,多方共同协力,打造潍坊非遗文化品牌,让风筝非遗既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同时也能收获经济效益㊂例如,潍坊下辖县级市青州与中国美术学院㊁鲁迅美术学院合作,以青州古城城墙建筑为依托,打造了沉浸式数字文化艺术体验馆项目 青州古城时空隧道 ,将非遗文化㊁古建筑和数字技术融合在一起,加深了游客对非遗文化的体验和学习㊂可以此为参考,协同多方力量,设计具有潍坊风筝非遗文化特色的产品与服务方案㊂(三)打造风筝特色非遗文旅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㊂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力,而在推动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最为直接㊁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乡村旅游,即依托不同平台对乡村田园风光㊁村落建筑㊁饮食服饰㊁风俗习惯㊁手工艺品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进行宣传[10],通过市场化运作,走出一条 以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㊁以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保护 的乡村文旅融合道路㊂潍坊风筝作为潍坊的特色非遗文化,在进行展示与宣传时,可以采用节庆活动常态化㊁动态表演与静态展示相结合等形式,打造成具有潍坊专属标签的非遗品牌㊂例如,可以在景区内开辟专门场所用于潍坊风筝的展示㊁讲解与体验,邀请风筝传承人入驻,宣传风筝艺术,让游客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参观,还可以亲身体验制作风筝的整个过程,并作为旅游纪念品带走,这样可以通过开发体验经济,加深游客对潍坊风筝的了解的同时带来经济收益㊂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潍坊风筝与潍坊其他非遗文化相融合,如杨家埠木版年画㊁潍坊核雕和潍坊红木嵌银髹漆技艺等,打造具有潍坊特色的乡村文化节,通过展示㊁交流㊁比赛㊁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宣传工作,吸引游客展开潍坊非遗之旅,在定期举办之外还可以进行节庆常态化宣传,促进潍坊非遗传承,推动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㊂(四)拓展数字媒体宣传空间在当前传统媒体渠道失灵情况下,唯有新旧媒体相容互补,构建多层次和立体化传播体系才能更好地继承和革新传统非遗技艺,为此,搭车新媒体丰富宣传窗口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例如借助抖音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积极助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㊂短视频平台为非遗传承人寻找到了一种全新的传播途径,使原本 高冷 的非遗技艺变得 接地气 ,可以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这一传播媒介在非遗技艺传播过程中有重要赋能作用㊂非遗传承人以具有亲和性的平视叙述视角拍摄的非遗技艺视频,较易引发短视频用户的积极反馈,吸引流量并快速涨粉㊂[11]例如,以绒花这一非遗技艺为例,关于绒花制作及影视剧主角穿戴绒花等内容的短片在抖音平台上线之后,绒花成功实现了 出圈 ,浏览量和话题度不断攀升,绒花制作订单也曾排至数月之后㊂又例如,今年暑期上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使用的 玄鸟 道具出自潍坊国家级风筝传承人张效东老师之手,他将机械风筝技艺融入到 玄鸟 道具制作中,其精美程度引起观众热议与好评,成为视频平台搜索热点,带动了与潍坊风筝相关的珍贵文化回忆重新回到当代社会,借此机会紧跟网络宣传步伐,通过便捷的互动娱乐方式充实潍坊风筝的展示和传播手段,提升更多用户对潍坊风筝的兴趣和了解热情,为风筝传承人寻找到一条可以扩大传承影响㊁持续受益的途径㊂结语乡村振兴战略为潍坊风筝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无限的机会,潍坊风筝作为乡村非遗文化载体,不仅承担了向人们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起到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㊂不过,目前潍坊风筝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传承后备力量不足㊁传承环境欠佳㊁文旅融合度低㊁宣传渠道单一等一系列问题㊂要想使潍坊风筝在非遗传承方式上得到真正的革新,使其艺术价值得到更大地发扬,需要获得落到实处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开展传承实践和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多元化人才传承模式,引导学校和社会服务非遗文化传承,推动政企校协作共促风筝传承,结合潍坊风筝非遗特色打造风筝品牌文旅,借助数字媒体拓展宣传渠道,促进潍坊风筝文化与现代科技㊁创意产业融合,推动潍坊风筝非遗传承㊃211㊃乡村振兴视域下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肖㊀昕㊀戴岐凤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实现潍坊风筝非遗文化的繁荣兴盛㊂参考文献:[1]孙立荣.潍坊风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党明德,谢婕.潍坊风筝的传承方式及代表人物[J].民俗研究,2007,(3).[3]张岳,安丽哲.潍坊风筝研究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陈志娟,李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2,(5).[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留住民族的文化基因 专访冯骥才[EB/OL].(2007-06-11)[2022-11-14].http://old.ihchina.cn/11/12088.html.[6]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潍坊市坊子区做强风筝产业集群效应全面助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EB/OL].(2022-11-30)[2023-05-03].http://whhlyj.weifang.gov.cn/whhlyj_zxdt/202211/t20221130_6136346.html.[7]李晓旋,安婕.阜阳剪纸: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活态传承与困境出路 基于 非遗 传承人葛庭友的访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3-03-02)[2023-05-04].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303/c88-10757.html.[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 2022年)[EB/OL].(2018-12-29)[2023-05-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1901/t20190103_365858.html.[10]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㊁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2).[11]伍菲.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果树,2022,(11).(责任编辑:刘㊀洋)㊃311㊃。
潍坊文化调研报告
潍坊文化调研报告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潍坊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不仅体现在潍坊市的建筑景观上,还表现在潍坊市的传统艺术、民俗风情以及饮食文化上。
首先,潍坊的建筑景观体现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潍坊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文庙、潍坊古城墙等。
文庙是潍坊市的地标之一,建于明代,是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潍坊古城墙是中国现存保存完整的明代石城城墙,以其庞大的规模和宏伟的建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历史建筑的存在,为潍坊的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见证和载体。
其次,潍坊的传统艺术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而闻名,如潍坊剪纸、潍剧、潍坊福山木版年画等。
潍坊剪纸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通过剪纸艺术的独特手法和创意,形成了独特的潍坊剪纸风格。
潍剧则是潍坊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潍坊福山木版年画是潍坊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色彩鲜艳、画面精美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潍坊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潍坊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如潍坊龙山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
这些民俗活动通过展示传统的潍坊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了潍坊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潍坊的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样,以其特色小吃如潍坊扒鸡、潍坊糖画等而闻名。
潍坊扒鸡是潍坊的一道特色名吃,以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潍坊糖画则是潍坊特色的一种传统糖果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
综上所述,潍坊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文庙、潍坊古城墙等,这些建筑景观体现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潍坊的传统艺术、民俗风情以及饮食文化也是潍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潍坊文化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潍坊的历史、艺术和风俗习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潍坊的文化传统。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
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潍坊素以风筝文化闻名于世,风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在中国历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而作为风筝文化重镇的潍坊,自然也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与价值。
本文将从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以及传承状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 传承中华文化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而作为风筝文化的重镇,潍坊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传统。
在当今社会,中华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成为了更加重要的一项任务。
潍坊风筝文化的发扬不仅可以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爱上中华文化。
2. 体现民族精神风筝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本身所蕴涵的“飞翔自由、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的独特品质。
而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风筝之乡,潍坊风筝文化更是可以充分展现中国的独特美学与风格。
风筝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与情感,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3. 促进旅游业发展1. 学校教育力度不足尽管近年来潍坊已经在风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其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力度还是相对较弱的。
目前,潍坊仅有一所学校开设了风筝文化课程,这使得潍坊风筝文化传承的教育途径相对单一。
2. 传承人才缺失风筝制作、飞行与表演需要一定的技能与经验,而这些技能的传承者——传承人才数量相对不足。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筝文化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创新、更新,因此,潍坊风筝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3. 城市化的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潍坊风筝文化所在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这也使得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面临压力。
此外,城市化也使得潍坊的人口外流增大,这也会对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非常重要,其传承与发扬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目前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民俗文化弘扬与发展——潍坊十笏园与潍坊风筝调研报告(一)十笏园的民俗文化十笏园是中国北方园林袖珍式建筑。
始建于明代,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
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被称作“丁家花园”。
十笏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坐北向南,青砖灰瓦,主体是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因占地较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其名。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鲁东明珠”之称。
其中重要的文化有郑板桥专题陈列室,郑板桥专题陈列室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第二部分重点陈列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郑氏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第三部分陈列有郑板桥手迹以及文字图表等,介绍郑氏生平及艺术造诣;第四部分展出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等。
其次是唐代铁佛造像,1962年在潍城区石佛寺出土,现存十笏园。
据《潍县志稿》及碑刻记载,石佛寺在宋代以前名铁佛寺,铁佛寺毁,改建为石佛寺,铁佛遂埋于地下。
铁佛像高3米,宽2米,约重5吨。
下部及手部残毁,系分段排模铸造,体现了古代铸造艺人高超的铸造工艺。
铁佛造像盘腿趺坐,左手端胸前,右手前伸,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面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附璎珞,造型优美,体现出唐代典型艺术风格,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
十笏园文化的弘扬与发展(1)建立十笏园博物馆十笏园既是一处著名的古代园林她吸纳了南北园林建筑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又有独到的发展,如今,又是潍坊市文物陈列馆所,曾经是潍坊市博物馆原馆址所在地,异彩纷呈的文物分批轮流陈列,向观众开放,使这座名园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十笏园商业文化街区是集风雅文化、民俗旅游、商业文化、公共服务、传统民居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片区,是潍坊历史文化的缩影和城市的“大客厅”,将向潍坊市民和全国乃至世界的来宾充分展示潍坊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项目全部建成后,十笏园商业文化街区将形成三个中心:潍坊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潍坊历史文化传承中心。
潍坊餐饮民俗文化体验中心。
(二)潍坊风筝文化其种类有软翅类,硬翅类,龙头串式类,板子类和立体桶子类等。
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
风筝是潍坊的象征,每年的风筝节是潍坊以风筝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动。
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
风筝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寄托着“吉祥”和“吉庆”,兴趣和理想。
那绚丽多彩的颜色,与其说是所模仿事物的标志,毋宁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放风筝,则是易做、经济、老少皆宜的娱乐,健身活动。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手牵引线,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无际的海滩前后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锻炼,眼睛得到调整,气血为之畅达,这对人的生命是多么有益啊。
伴随着风筝的兴盛,潍坊风筝又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糊制风筝成为一种职业,是一种重要生计。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和店铺就有30余家,清明时节在集市上摊的有数十户,外地客商在这里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
现在的潍坊风筝,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钟爱,伴随着国际潍坊风筝节的连续举办,已成为当代潍坊人的文化象征物,它越洋过海。
联结起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成为潍坊市经济腾飞的巨大杠杆。
潍坊风筝的制作,也走上了传统技法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进入了风筝发展的新时期。
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扎制博采众家之长,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
潍坊风筝的艺术造型特点和风格: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品种繁多、起飞灵活。
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广博。
以其材料的奇特选用,设计的夸张变形,画工的年画技法,以及放飞的巧用力学原理,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神韵,蜚声古今中外。
今日的潍坊风筝艺术品种繁多,由于风筝艺人和各行各业的风筝制作者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的知识结构,形成了不同体系和流派,大体有如下三种:-、传统民间派潍坊民间风筝,从历史上看,是相对宫廷风筝和艺匠风筝而言的:在现代,则是相对现代新式风筝而言的。
其特点是:(1)、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多数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地说,在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
他们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
他们的风筝,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制作风格,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民间风筝大都是结合清明、重阳节这些传统节令制作的,所以其主题是有选择的,形式讲究装饰性.(3)、民间风筝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蔑扎纸糊,不甚讲究,但风格粗犷,不矫揉造作.(4)、民间风筝受地域性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影响,而且在制作中往往相互观摩、磋商,加之祖传、世袭的因素,所以,民间风筝带有古老传统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
二、传统艺匠派由于出现了卖风筝的生意,专职风筝艺匠也就应运而生。
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
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
另外,在新旧朝代更换期间,一些宫廷风筝艺人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
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创新派近年来,由于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工人、城镇居民踊跃参加风筝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风筝。
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
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
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
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
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
”“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潍县诗人郭麟对他家乡清明寒食放风筝的真实描写。
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有首《竹枝词》是这样描写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的:“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
”风筝飘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当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
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征,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
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
潍坊风筝走向了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个性是艺术成功的标志。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制作方法潍坊风筝的独特个性是通过“扎、绘、糊、放”的四艺来具体表现的。
扎骨架一般用竹材扎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选竹材、破竹材、削竹条(有“抽削”、“推削”诸法)、修竹条、弯竹条、扎结竹条等。
风筝架子多种多样,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说掌握了硬翅风筝、软翅风筝和拍子风筝架子的基本扎法后,就可以自由变化,扎制各种风筝了。
前辈艺人们在扎风筝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有的还编成了歌诀。
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诀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头一腹一尾根。
—亡条平直须坚硬,下条扁软势随形。
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中腹应按双分计,尾竹上端中线寻。
下端长短如何定,横设架子首尾千.托纸中间方四块,两膀各四必相亭。
头部迎风腹为主,冕竹要软好泻风。
裆肥纸阔单面软,迎风不会左右慨。
糊糊风筝用纸,用矾绢,用薄绸等,可依风筝形式确定。
倒如,糊蜻蜒风筝用绢,因为绢比纸的透明度好,更象活蜻蜒的翅膀,糊龙青鱼尾部用绸,放飞时迎风抖动肖似鱼尾,糊鹰不能用绢,因为绢受风后抖动就不象在空中打旋的鹰了,必定要用皮纸或托裱了的防风纸。
糊风筝时,先比着架子剪纸,纸比架子大些,边缘部分剪开一些口子,在边缘涂浆糊后,依次把剪开的边缘糊在纸条上。
糊法有两种;一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四个面上,此法叫“包边儿”,二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两个面上,待浆糊干了之后,用刀把多余的纸裁下来,这种方法叫“裁边儿”。
这种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条,以显示艺人的制作技巧。
风筝可以先糊后绘,也可以先绘后糊。
因为风筝的彩绘图案多是对称的,为了使图案对称一致,艺人们一般是先绘后糊。
先把各部分的纸剪好,彩绘、阴干,熨乎,再糊到架子上。
彩绘时,各部分衔接处图案不画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后再把衔接处的图案补画整齐。
各种风筝的具体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风筝先糊两膀,再糊两腿。
最后糊头、腹,米字风筝也是先糊两膀,拍子风筝用平贴法糊纸等等。
绘风筝的绘画构图与设色最能体现地方特色。
潍坊的风筝吸取了潍县木版年画的技法,又博采京津画风筝之长,线条粗犷,色彩以红、黄、蓝三色为基础色,重笔浓抹,色调明快,浑朴,在对称中达到强烈的美的视角效果。
如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胡敬珠派造型以群青色为主,便以浓艳着色,直观效果对比强烈;康万香派则以普兰为主,代表海水,同时以红或桔红的暖色,使整个画面形象鲜明,风筝腾空之后,与蔚兰的天空产生和谐又鲜明的视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