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堂讲义:第二单元 单元写作训练2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导引》课件(27张PPT)
(二)拓展训练 读下面材料,借鉴上述写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对于喜欢宅在家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来说,生活中其他行业可 以暂时屏蔽,但唯独不能缺少快递业,没有快递小哥的生活服务, 宅在家里还真成了问题。你可能也有类似的体验,那么请为一位给 你留下较深印象的快递小哥画像。
祖父头戴斗笠,身着灰蓝色的工装服,脚踏黑色橡胶雨靴,肩担化 肥,哼着谁也听不懂的小曲儿,走在田埂上。微风夹带着清晨特有的潮 湿拂面而来,好似要拂去他面上那深浅不一的皱纹。顺着不太平坦的小 路穿行,时不时跳来几只小青蛙,惊起几只不知名的鸟儿,祖父哼哼的 小曲儿倒是不带停的。
(二)例文赏析
到地方了,祖父抬走了阻挡溪水的石头,溪水争先恐后地涌入田野, 没了石头的阻碍,朝四面八方奔去,干渴的水稻终于喝到了清甜的泉水, 渐渐挺起了耷拉的腰肢。祖父进入了属于他的“乐园”。橡胶鞋踩在湿漉 漉的泥土上,一切仿佛被消了音,只剩下哗哗的水流声。一切都变得小心 翼翼。祖父粗粝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稻秆,好像一用力,这娇俏欲滴的绿 就会消失,看着这些水稻长得如此精神,祖父脸上不知从何时起就已挂上 了欣慰的笑容。
(一)任务呈现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新闻,新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选择一份报纸或
一个新闻网站,浏览一周的内容,从中挑选出三四篇你认为优秀的新闻作 品。小组合作,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 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每个小组按照标准评选出消息和通讯各一篇,合 作撰写一份推荐书,阐述推荐理由,与新闻作品一起在全班展示、交流。
为这个特殊的日子,财新推出了这篇特别报道,采访了七个家庭,还原了在这 漫长的730天中这些失去丈夫、儿女、父母的人们的点滴生活,看了令人无法不 动容。
到底是诉讼还是和解,是等待还是放手,这篇报道将失联家属们的痛苦、纠结 与艰辛用流畅的文本一一呈现,极具人文关怀,是众多马航失事两周年报道中 的佳作。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单元写作序列训练突破2
单元写作序列训练突破2开头怎样写才能吸引阅卷老师例:阅读下列文章,分析其开头在哪些地方吸引读者。
魂听老人讲,人是有魂儿的。
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
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开出,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名叫《野女艳史》的书,抄起来,扔到茶几上,旁若无人地坐下。
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地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小姑娘点点头说:“是。
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打水去的粗壮的小伙子已经回来了,他凶煞似地吼道:“狗杂种,滚起来!”坐着的小伙子连头也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
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嘎!老子有票。
座空着,就要坐,坐定了!”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与谩骂,像冰水一样灌入耳中,让人肌寒血凝,连心都凉了。
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儿的话,那有些人大概只有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巴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
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身,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儿像银铃似地说:“别打架啦!我要下车了。
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
”四只手松开了。
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让出的座位上。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小姑娘身上。
她那胖乎乎的白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
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的油黑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
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了。
这趟车终点站是北京。
到站了,我下了车,在河样的人流中穿行。
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她不是三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
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一声:“你真好,我不如你。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写作》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写作》第二单元写作专题导纲姓名:班级:小组:一、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在写人的文章中,“事”不可少。
一个人做的事很多,我们不可贪大求全,而要根据所表现的中心,对掌握的众多大大小小的事进行提炼、剪裁,选用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品格的典型事例。
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
在很多情况下,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恰恰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细节。
只要善于抓住这些细节,就能用简短的文字写活场景中的人,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站立”在读者面前。
如李清照笔下“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俏皮、羞怯、活泼的少女,鲁迅笔下那临死还怕被人笑话而力求画一个好圆圈的阿Q,巴尔扎克笔下那濒临死亡还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抓在手里的葛朗台……这些细节,这些人物,让读者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技法指导](一)选取典型事例典型事例指那些具有代表性、能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中心的事件。
[例1] 那次天崩地裂,那次地动山摇,高楼大厦瞬间成为一片瓦砾,多少生命在废墟中呼唤求助。
当被解放军战士成功托起,放入担架时,小男孩轻轻一笑,用满是灰尘的左手向战士们敬礼!这是一个孩子的微笑,也是灾区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微笑。
它传达了太多:乐观坚强地活着,感谢所有关心灾区的朋友,我很好!(选自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力量》)[赏析]抗震救灾是十分重大的事件,但作者没有仅仅从面上进行泛泛的描述,而是从这一重大事件中选取一个最典型、最具体的镜头——一个被救小男孩“轻轻一笑”并“用满是灰尘的左手向战士们敬礼”,来表现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体人民所凝聚起来的力量和精神。
虽然文字不多,但小男孩当时的神情和动作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由此可见,典型事例在文中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
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选取典型事例来凸显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呢?1.典型事例要有代表性有代表性指选取的事例具有普遍意义,不是一个极特殊、偶然的现象。
2019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训练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
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
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
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
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
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
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
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
然而,新闻不是爽文。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序列写作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单元序列写作2教师职业崇高,古今中外,哪一个国家少得了教师?上至政坛领袖、科学巨匠,下至工人、农民、普通百姓,哪一个人没有老师?“教育兴则国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对教师的最高褒奖!名人尊师的故事在华夏大地早已传为佳话。
春秋时期的子贡曾把老师孔子喻为太阳、月亮,孔子死后他如同孝子披麻戴孝、守灵百日。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老师徐特立六十寿辰时亲自撰写贺信,并称:“徐老先生,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一沓沓课本,抹去了你们的青春年华;密密麻麻的苍劲字迹,变成了你们额头上的道道皱纹;作业本上圈圈点点的评语,融进了你们的汗水和心血。
你们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让学生领悟到师爱的伟大;你们慈祥而温存的目光,是一首连绵悠长的诗篇,芬芳而又迷人;你们循循善诱的引导,使学生在困惑中醒悟,备受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润泽。
[名师支招]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记叙文是通过对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
那又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其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好记叙的角度。
记叙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的记叙、第二人称的记叙、第三人称的记叙。
记叙的人称,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
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1.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依据“我”在叙述事件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1)“我”是见证人。
如《孔乙己》中的“我”。
部编版新教材版高考语文必修第二单元单元写作系列二讲义
单元写作高考序列1.学习多角度、多手法刻画人物形象2.展示习作,交流心得,相互批改,共同提高1.学会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2.通过训练,强化审题立意的能力单元写作学写人物(2018课标全国Ⅲ,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亮点评析祖父回乡记(2018课标全国Ⅲ满分作文)手续办好了,祖母叹了一口气。
当年为与祖母团聚,祖父就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申请回老区工作。
可是这次,祖母却无法接受。
1“你一定是疯了!”听到祖父说要辞去机关单位的工作回乡种黄花梨,祖母的眼泪就忍不住流出来。
她不明白,祖父当过兵,立过功,在机关单位工作,为什么不能好好地过安稳日子呢?2祖父要回乡种黄花梨的消息在老家余村炸开了锅。
乡亲们苦苦相1学详略。
题目是“祖父回乡记”,全文没有详说当年祖父申请回老区工作的经过,重点说的是下面祖父辞去机关单位工作回乡种黄花梨的事。
2学设波澜。
为回乡一事,祖父与祖母发生了冲突,顿生波澜。
3学衬托。
祖父回乡种黄花梨一事,新出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时代农民。
他认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吹响了振兴农村的新号角,乡村振兴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广。
他也经常教导我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而奋斗!⑧[总评] 本文是2018年课标全国Ⅲ的一篇满分作文,文章通过祖父回乡创业这一事件,体现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具体亮点如下:1描写生动,形象丰满。
本文从多个角度刻画了“祖父”的形象。
“咱俩都是穷苦农民出身,能住上这么敞亮的房子,不正是因为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果实吗?”——语言凸显了祖父的身份;“草帽、休闲衫、解放鞋成了祖父必备的行头”——衣着彰显了祖父的朴实;“每次施完肥,他都能对着这些树苗傻呵呵地笑上一阵子”——神态显示了祖父的心态。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二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如何写新闻评论(课件)
胆病人,他培养的学生,也已成为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
【议:紧承上文,就“网友致敬”的角度,展开议论。本段从第 一个角度“医术”分析,段首句为观点句。】
• 更让人敬重的是仁心。从很多报道中都可以看到,吴老心 中,患者的分量极重。面对一些颇有难度的大手术时,有人 劝他,万一出事,名誉可就毁了!他不这么想,为了救病人 ,“名誉算什么,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把救治病人 的天职放在个人名利之前。获了大奖后,也有人劝他功成身 退,他同样不以为然。他有一句话掷地有声:“只要病人需 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 【联3:本段继续联系生活实际,同时也对“坚持 ”的重要性做了总结。】
各自的岗位上,我们也可以开始这样的“长跑”, 既成就个人,也奉献社会,这才是向吴老的责任心和 敬业情最好的致敬。
• 【结:总结全文,照应开篇,回扣标题。】
时评中新闻材料的引用
一、根据你选择的立意角度提炼、概括主要信 息,而非全抄;
时评的要点
3、论证过程在就事论事之余,是否能借助 其他材料如名言、事例进行阐述,而非一 味泛泛而谈。
4、最后是否又回到新闻材料。 5、见解是否独到。 6、语言是否活泼生动,有否运用反问、比
喻等修辞。
区分
• 时评文: • 就事论事 • 就事选例 • 就事说理
• 一般议论文: • 缘事发挥 • 谈古论今 • 并列对照
• 【联1:联系现实,有所延伸。从评论吴老的责任 心与高技能,联系到各行各业的“敬业心”。段首 的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文章思路清晰。】
• 一时敬业,或许容易;难的是一辈子不懈怠,咬 定青山不放松。这一点,吴老也做出了生动的演示 。因为在手术时长期持刀,吴孟超的右手食指关节 已经弯曲变形;就在退休前,每周还至少3台手术 ……像吴老这样的专精者还有很多,后来者在追赶 时常有这样的感叹:天赋比我们好,又比我们下功 夫;我们睡到8点起床,人家6点起,到8点已经把 前沿期刊浏览一遍了,而且还长期雷打不动!人家 不成功,谁成功?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单元单元序列写作二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讲义
爱的涟漪1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2马路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匆,纷纷化作虚像融入铺天盖地的雨幕中。
12雨下个不停和马路上的行人,描写了下雨天的场景,营造了一个湿漉漉的气氛,为人物出场做好了铺垫。
3不远的街头一个瘦弱的身影,拖着破旧的口袋,艰难地在雨中前行。
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一滴滴滑落。
3抓住人物特点“瘦弱”“破旧”“艰难”及“拖”“顺着”“滑落”等动作细节,把落魄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4华平静地说:“就在那个夏天,母亲死了。
不久,继母来到我家。
有一天,她趁父亲不在家,悄悄把我赶出了家门。
那一年我七岁。
那一天天下着雨。
”4由雨回忆联想到人物的过去经历,表达当时的情感,为后文张本。
5他漫无目的地在雨中行走,倔强地把眼泪逼在眼眶。
“啪”,他脚下一滑,跌倒在地上。
破旧的口袋再也承受不住压力,把少得可怜的几件衣物散入雨中。
他痛苦地挣扎着,可怎么也使不上一点力气。
过往的行人很多,却没有停下的脚步。
⑥他艰难地趴在地上,任凭泪水与雨水混杂在一起。
5⑥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坚强不屈。
⑦“是个小乞丐,真可怜!”“这是谁家的孩子?”⑧“该不会是个小哑巴吧?”行人议论纷⑦⑧交代主人公的处境,更体现了世人的冷漠与无情,印证了材料,紧扣了主题。
纷,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⑨他绝望地看着人群,心里的温度如同这冰冷的雨水。
⑨本处与上文的雨相照应,写自己的心如同冰冷的雨,写出了自己的悲凉,与后文写享受养母的爱的温暖起对比作用。
错误!突然,人群中出现一道裂痕……⑪“那来到你身边的人是你的养母?”我不禁问道。
⑫华放下手中的茶,默默点了点头:“对,那个人就是我的养母。
她把我带回了家。
其实她本来不想带我走的,她家里也不富裕,还有3个不大的孩子。
本来她是要走的,可善心又让她返了回来……”⑬“那这位老太太想必就是您的养母吧?”我指指华旁边那头发花白的老妪,好奇地问道。
⑭“不,她是我的继母!”华微笑着擦去老妪嘴角留下的口水,那么自然。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单元写作 指导训练
这不恰好也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样子吗?鲁迅《狂人日记》中说封 建社会的历史每一页都写着“吃人”,也表现了封建制度压抑人性的罪恶。 在我看来,当时封建社会的中国和文艺复兴前期的欧洲没有什么两样!【7】 看完戏剧《哈姆莱特》,我看着窗外的光,一种敬意油然而生!【8】
亮点评析 【1】 文章以题记的形式指出了所“感”之处:人性。 【2】 首段紧承题记而来,对整个剧本加以评价,提出文章中心。 【3】 第2段从哈姆莱特的角度,进一步阐释文章的中心。 【4】 第3段联系作品。 【5】 第4段由作品联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并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6】 第5段联系社会,指出作品对美好人性的追求这一主旨。 【7】 反问句承上启下的同时,引发读者思考。 【8】 结尾段呼应题记的内容,首尾圆合。
2.观后心得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 看完一部影片或戏剧后,你的感受可能有很多,如果写观后心得时追求 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写一点,却又什么 都讲得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笔带过,必然会使文章平淡 无奇。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排查,选择一 个自己感受最深的点去写。你可以抓住作品的主题写,这个主题可以是总 的主题,也可以是某个片段的主题,可以抓住作品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 情节去写,也可以针对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去写,甚至还可以基于剧中某句你 感触颇深的台词去写。总之,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 实感。“感”点越具体,感受越深,表达才越真切,文章才越动人。例如,有同 学写《雷雨》观后感,以“爱”为“感”点,用“爱”串联起戏剧中的“父母亲情之 爱”“男女爱情之爱”“真诚之爱”“虚伪之爱”“不伦之爱”,抒写自己的观点,阐 述什么是“真正的爱”。这个“感”点的确立,新颖独特,自己有话可说,自然也 就能写好。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单元写作 指导训练
总评本文采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文章开头 对于环境的描写,这是写实,属于实笔,通过宁静、淡雅、温馨的环境,交代 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奠定了感情基调。文章以吃馄饨为典型 事例展开对往事的追忆,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全文在 追忆之中包含着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文章结尾,从追忆回到现实,升华了文 章主旨。整篇文章由实到虚再回到实,虚实结合,意蕴绵长。
(2)以形传神写肖像 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 衣饰等方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笔写作文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调:美人 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柳叶眉;写坏人则离不开 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 来。
“奶奶好久没这么开心了吧”,我心想,不由泛起一阵酸楚,“爷爷去世了, 爸妈要照顾家脱不开身,我又住校,平常根本没人陪奶奶……”“唉……”我 轻叹了一声。
“怎么了,馄饨不好吃?”奶奶连忙丢掉手中的蒲扇,慌张地问道。 “好吃。只是想起了学习中的事。”我微微一愣,轻轻掩饰了过去。 “那就多吃一点,锅里还有,我也吃不了多少。”奶奶眼中尽是关切,“学 习不要太拼了,还是身体要紧。”[4] “嗯。”一滴热泪从眼角流出,我偷偷地用手轻轻拭去。[5] 饭后,我和奶奶聊起了家常。院子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院子里的花 香经微风一吹和笑声混合在一起,便有了丝丝甜蜜……
写作指导 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可以以特写镜头的方式,感性地展现自己高 中生活的场景,寄寓对生活的思考;也可以通过班级整体学习氛围的展现, 体现青春、奋斗、逐梦的主题;还可以以月考为契机,由成绩入手回顾自己 的学习状态,表达或自信或懊悔的心态,但最后仍要落到明白了什么道理, 对未来有了具体规划等。记叙文还是应当注重细节刻画,如写自己的观察, 同学们上课、下课的学习状态,自己的心理感受等。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单元写作 指导训练 (2)
总评文章标题直指观点。开篇从“大国重器”入题,鲜明地提出文章的中心 论点。然后从“大国重器为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大国重器为惠及民生 提供坚强保证”两个角度(分论点)阐述大国重器的重大作用,其间运用了 “两弹一星” “嫦娥四号”“鲲龙” “南水北调工程”“港珠澳大桥”等事例论证 观点。然后由事及人,论述“人”的重要性,详细介绍程开甲事例,以点带面, 肯定“大国工匠”的贡献。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文章审题准确,观点鲜 明,立意高远;思维严谨,逻辑缜密,语言铿锵有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0年不懈奋斗,以大国重器托举 起的强国名片,正逐步成为现实。⑦
(摘自《中国品牌》,有删改)
点评
①标题直陈观点,简洁大气,意蕴深刻。 ②照应标题,阐述大国重器的重大作用。 ③组合用例,以各领域重大工程的事例来论述分论点,论证有力。 ④选用南水北调工程和港珠澳大桥为社会民生带来便利的例子论证分论 点,用例精准,说服力强。 ⑤论述“人”的重要性,为下文做铺垫。 ⑥紧承前文,自然引出“大国工匠”的贡献,详细介绍程开甲事例,以点带面, 肯定“大国工匠”的贡献。 ⑦结尾引用诗句,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1.明确对象 即明确材料陈述的对象。一则材料中如果出现好几个对象,还要注意分清 材料陈述的对象的主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很多事,但有的人或物只 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 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几个对象 有轻有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
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唯有自力更生。人是大国重器背后最关键 的因素。没有“非常之人”,则难有“非常之功”,难有“国之重器”的创造。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一项项大国重器的诞生无一不是自力更生的结 果。⑤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二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如何写通讯稿(课件)
【写作指导】按内容划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
肺腑。例如“老陈说:‘我当时直感到不计其数的小虫子正顺着大拇指往我身体里 钻……’说话时,老陈一直紧握着拳头”。正是这句“往我身体里钻”,逼真、传神地还原了 当时的状态,一下把读者的心抓住了,让人感同身受。
技法研习
1.符合文体格式 方法点拨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 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 常用的文体。通讯有四大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强的时间性;④描 写的形象性。
28 年如一日 他干这份工作已有 28 年了。
陈忠良在监狱医院的检验科上班,负责筛查初入监服刑人员的血样,并检查他们是 否携带 HIV 病毒抗体。
见到陈忠良时,他正在医务检验室内的仪器前给服刑人员做 HIV 血样检测,一边调 试仪器,一边又迅速在电脑上做着记录。当他站起来要把检测记录报告放到桌上的档案 袋时,记者吃了一惊: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显得很吃力,脸色略微蜡黄。
《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新时期的道德模范——郭明义》题记如下:“世界上有 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 空。——康德。”
通讯以康德名言开头,不仅新颖,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增强报道对受众的吸引 力。
经典示例 山东 2022 新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结束啦
今天上午 11 点,2022 年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正式结束,记者看到考生们有序地走出 考场。大多数考生向记者表示今年的听力题目不难,题型变化不大,感觉考得还可以,接 下来将会继续准备期末考试。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新的考试形式,使他们拥有了 两次听力考试机会,在心理上相对轻松一些。两次考试一次二十分钟,中间有半小时左 右的休息时间。
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讲义:第二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把人物写鲜活 含答案
把人物写鲜活——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训练目标掌握写人记叙文事例选取与细节描写的方法。
文题速递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佳作总评文章开篇用母亲的话语先声夺人;接着独立一段,写自己对母亲的观察与打量;再接下来写自己对母亲的宽慰,并对小时旧事进行细致描写;然后用两段文字写母亲用行动教育和滋养了“我”;最后作者的笔触回到送考的场景,描写细节;结尾回扣母亲开篇的话语,抒发感情,点明题旨。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记叙文写作的灵魂,是决定记叙文成败的关键,怎样才能把人物写得鲜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呢?一、抓住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人物就要抓住这些与众不同的特征来写,这样写出的人物才能成为典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红楼梦》所写人物极多,有名有姓的就有七百多人,这些人物各有特点,就算描写贵族青年的美貌也能写出不同来。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俏美、宝玉的俊美、林黛玉的娇美通过外貌描写,完美地表现出来。
同学们写作文也应如此,写自己的老师,让人读后觉得这就是你们班的老师,而不是其他班的老师。
要抓住人物特征,首先要有预设,要打腹稿,是要表现人物的朴实、善良、关爱、负责,还是表现人物的幽默、乐观、勤劳、坚强,先定出纲要来,纲举才能目张。
然后再精选能表现人物这一特点的故事,运用多种技巧精细刻画。
二、精选事例人物的特点是通过事例来表现的,因此,事例的典型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物形象是否鲜明。
那么怎样精选事例呢?1.以小见大。
在写作时,不一定非要写伟人壮举,有时候一些凡人小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写出来一样能成为好文章。
关键是要带着感情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能让我们触动的细节。
高中语文同步训练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2)
一个科学幻想作品曾经预言:将来的人类都形如章鱼,一个 过分发达的大脑以外,无用的肢体将退化成一些细弱的游须, 只要能按按键盘就行。我暂不怀疑键盘能否直接生产出粮食 和衣服,但章鱼的形象至少让我厌恶。这种念头使我立即买 来了锄头和钯头,买来了草帽和胶鞋,选定了一块荒坡,向想象 中的满地庄稼走去。阳光如此温暖,土地如此洁净,一口潮湿 清冽的空气足以洗净我体内的每一颗细胞。从这一天起,我 要直接生产土豆、玉米、向日葵、冬瓜……我们要恢复四肢 的强壮和灵巧,恢复手心中的茧皮和面颊上的盐粉,恢复自己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 太婆,而我的大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 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 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 出了阁。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 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 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 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 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 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 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 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 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 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 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这是哈佬的声音——他是我以前的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写作训练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我们之所以常被先进人物感动,是因为这些事迹反映了人间的真善美,表现人们对美好事物共同的追求。
也许我们身边没有名闻遐迩的“楷模”和“新闻人物”,但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与事。
能发现人世的美好,能从身边找到值得学习、尊敬的人物,生活和写作都会变得有意义。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
那么,什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
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
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
写钟扬,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那么,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呢?方法一:多事反映一品质。
注意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写作时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如:《老王》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多件事反映了老王善良的品格。
方法二:多事反映多品质。
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人物有“立体感”。
如本单元的几篇人物通讯,都是借助多件事,反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方法三:一事反映一品质。
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
事件要完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重点放在人物的描写上。
如鲁迅《一件小事》写车夫主动扶着老女人去了巡警分驻所,凸显车夫高大无私的形象。
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
很多情況下,能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典型的事,而是生活工作的细节(或“画面”)。
公交车上,下班的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工作服太脏,有座位也不坐;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抓住这细节,只要用一二百字就能写活场景中的那些人,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站立在读者面前。
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微而又具体的描绘。
如:“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小姑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的有多“差”?我们添加外貌描写,改成:“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得几乎一阵风就能吹跑,一张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再如:“她骂他是懦夫。
”我们添加神态、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修改为:“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个懦夫!’”修改前后的句子对比,细节描写的优势和效果一目了然。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以下三点不容忽视:1.选用恰当而有情趣的事例。
怡当,才能突出人物个性;有情趣,オ能把人物性格写得丰富有内涵。
如突出一个特征,笔墨要相对集中;如突出好几方面的个性,则要从不同侧面选取事例,力避重复与雷同。
2.细微处见精神。
典型的细节是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粗线条勾勒、大手笔刻画之余,抓住一个小小的动作、一抹浅浅的微笑、一个微不足道的景或物细致描摹,会使形象生动,意蕴丰厚,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
当然细节不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依附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上。
3.突显文章结构。
“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
”要让读者能一下子找到行文的路子,几个事例的先后安排必须有序,事与事之间街衔过渡也要自然而鲜明,也就是要有意识地突显出文章的结构,使文章脉络分明,有章可循。
可以用人、事、物等一线贯穿,也可以用过渡语衔接,还可以用小标题明示,用地点词或时间词暗示。
【实战演练】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医生,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写ー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审题时注意两点:一是所写人物必须是生活中的平凡的劳动者,教师、医生、保洁阿姨、农民等;二是要写他们身上能触动我们心灵的事情。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精神品质,体现他们平凡中的伟大;描写时注意细节,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人物鲜活呈现。
【例文】令我感动的一个清洁工星期天,一个飘着大雪的清晨,我戴着妈妈新给我买的棉手套在街道上走着,手套里有新新的丝绒棉,温柔地包裹着我的手掌,指尖缭绕着暖融融的暖意,呼吸间都是母亲的一瓣心香,我更加欢快地向前走去。
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所有的清洁工都行动了起来,她们细心地清理着城市的牛皮癣——街头小广告,每个人的鼻尖都冻得通红,但我想,她们的心一定是热的。
我注意到一位瘦高个的阿姨,她没有带手套,手指被寒风吹割,像冻萝卜一样通红,她耐心地用刷子沾上清洁剂,使劲地刷在小广告上,她轻轻地朝手心里哈了一口气,然后用手耐心地撕。
我停了下来,不因为别的,我只是认为她的动作很漂亮。
然而,当她走到另一张广告前时,右手习惯性地举起,那只拿着刷子的、通红的手却定格在了空中,我看见她微微踮了踮脚尖儿,仔细地看看墙上的那张纸。
最后她摇了摇头,走开了。
我心里顿生疑惑,她难道忘了规定吗?怎么能对这一张广告视而不见呢?想到她定格在空中的那双红彤彤的手,我快步跑到墙角下,想一看究竟。
这张纸有明显的被雪打湿的印痕,而在我眼里,它却幻化成了一位母亲朦胧的泪眼,这是一张寻人启事,上面详细地描述了一位五岁女童的外貌,恳求好心人帮忙找到她。
我突然明白了一切,在这张纸前,漫天的雪花是最好的幕布,很多零散的画面一闪而过,有急切盼望的母亲,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儿……我回头望望那位清洁工阿姨,她的头发落满了雪花儿。
无法言表的感情突然席卷了我,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一颗温暖跳动的心脏,她就像太阳一样给人温暖的光芒,我想,她一定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我快跑两步,看到她那冻得通红通红的手,我把我新买的、暖融融的、爱不释手的手套送给了她。
“如果那位阿姨收了我的手套,能清理更多的小广告,留下更多的寻人启事,那么,我这样做,就是值得的啊!”我向手心哈了口气,愉快地向前走去。
[点评]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例,通过写一位认真负责的女清洁工,放弃清理一张寻找小女孩的广告,表现她的善良和爱心。
作者注重细节描写,描写女清洁工的外貌,突出她像冻萝卜一样通红的手指;描写她的动作,“沾上清洁剂”、“哈了一口气”“用手耐心地撕”表现她的细心负责,“拿着刷子的、通红的手却定格在了空中”“摇了摇头,走开”则突出了她的善良。
而“我”的动作、心理描写也很好地烘托了主要人物。
此外,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议论也恰到好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懂得劳动的崇高和美丽,明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坚定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决心,无私奉献,勇于创造,用辛勤劳动创造出色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一、关于“劳动”的名言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
——奥斯特洛夫斯基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达·芬奇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
——马克思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二、关于“劳动”的事例1.许振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许振超是一名从事港口一线装卸作业30多年的“老码头”。
原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凭着几十年如一日,求知若渴、刻苦钻研的韧劲,立足岗位,自学成才,熟练掌握了桥吊驾驶、维修技术和港口装卸管理知识,成为一名工程师和“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
在他的带领下,青岛港桥吊队成为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工作效率。
2.张玉滚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
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
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3.廖俊波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
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
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渺小与不朽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两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盖不住他不朽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多少年来,多少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的一般,耕地,织衣。
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涟漪。
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忘却了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劳动;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来替我们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被困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名为懒散的孤岛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居然要依赖别人的劳动,自己萎缩在生活的角落里,并且嘲笑着光荣的劳动者。
今天我在这里的讲演,就要说说自己的心声。
我也注意到了,今天的社会中,有勤劳者,有懒散者,有热爱劳动者,也有不尊重劳动者。
勤劳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种天然尊重,繁忙于晨兴,戴月于归途。
要知道,清晨尚在熟睡的现代都市,是被清洁工唤醒的,戴上口罩,挥动扫帚,累了就坐在路边,从怀中摸出余温尚存的早餐,望一望街角,听一听风声。
学生与老师,不约而同前往学校,在书声琅琅的窗前,等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