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帝国主义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后殖民社会状态的反映。

按照A.德里克等人的解释,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意指当今世界的三个层次的社会状况:一是指先前的殖民地社会的当代状况,即先前的一些殖民地社会在结束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统治之后仍然存
在的甚至日益严重的殖民文化统治状况;二是指准“第三世界”的当代社会状况,即以先前第三世界为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既有先前的殖民地社会,也有非殖民地社会)遭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统治的状况;三是指一种全球状态,亦即在西方殖民主义结束之后,在全球普遍存在的文化殖民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状况。

所以,后殖民主义主要就是以先前的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以及生活在第一世界的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话语,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关怀和文化倾向。

其实质是要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反对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力图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边缘状态回归到应有的位置,甚至成为新的文化中心。

————————————————————————————————————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
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注: Edward Said, "Third WorldIntellectuals and Mctropolitan Culture," Raritan 23.3 (1990), p.31.)严格地说,后殖民主义是个含混的概念,通常有两个指向,首先是指一种理论思潮,其次才是一种有别于殖民地宗主国正统文文学的写作。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实就是指萨伊德、斯匹瓦克和巴巴这样一些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写作/话语的研究。

其理论根源主要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一些批评概念;
所谓后殖民地文学也就是欧洲殖民地诸国的文学,用以区别其与“主流文学”的不同。

后殖民地文学内蕴复杂,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和对殖民主义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这就决定了研究视角和批评策略的多样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该流派具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方法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打破学术界限的倾向。

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那些目前在英美的主要大学任教的第三世界的后裔。

这些学者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以第三世界批评家自居,不断向主流文化发起攻击,从而为自己寻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沾沾自喜,俨然以第一世界学术圈的成功者的面目活跃在学术舞台上。

无论萨伊德、斯匹瓦克还是巴巴都是如此,都经历了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在学界崭露头角这样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

后殖民批评话语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理论界首次把非西方的文化事实作为理论研究的主题并形成热点,使历史未曾受到质疑的西方中心理论在跨文化语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这一理论所操持的是西方最时髦的思想武器,其中包括福柯、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等。

因此,西方学术界不可能像以往对待第三世界文化的态度那样对其熟视无睹。

在不休的争论中,后殖民主义理论异军突起,在理论界独树一帜,成为当今文学批评中的一支生力军。

在这一理论思潮的影响下,文学研究的兴趣也明显发生了偏移。

许多经典作家的作品也被得以重新解释。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崛起与发展是在一种庞杂繁复的精神氛围中进行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化或多极化的世界。

当代世界文化已经不可能再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

处于后冷战时代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差异整合性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探视不同文化的属性问题、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具有的一种共同倾向。

他们在重视区域文化、地方性文化的同时,还保持了对欧洲中心主义和父权中心主义的批判。

从此意义上讲,后殖民主义确乎可以对当代复杂的文化现象作出某种文化阐释,也可以透过现代杂色纷陈的文化帷幔进一步窥视多元文化的质地。

后殖民理论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又一理论景观.这种反人本主义的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在西方批评界再掀波澜,并迅速由西方蔓延到全球.这种批评理论主张消解中心,倡导多元文化
研究,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批判和文化政治批评,其主要观点是针对"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神话"和"东方寓言"等等西方中心主义观点的批判.
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帝国主义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后殖民社会状态的反映。

按照A.德里克等人的解释,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意指当今世界的三个层次的社会状况:一是指先前的殖民地社会的当代状况,即先前的一些殖民地社会在结束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统治之后仍然存
在的甚至日益严重的殖民文化统治状况;二是指准“第三世界”的当代社会状况,即以先前第三世界为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既有先前的殖民地社会,也有非殖民地社会)遭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统治的状况;三是指一种全球状态,亦即在西方殖民主义结束之后,在全球普遍存在的文化殖民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状况。

所以,后殖民主义主要就是以先前的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以及生活在第一世界的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话语,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关怀和文化倾向。

其实质是要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反对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力图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边缘状态回归到应有的位置,甚至成为新的文化中心。

————————————————————————————————————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
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
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注: Edward Said, "Third WorldIntellectuals and Mctropolitan Culture," Raritan 23.3 (1990), p.31.)严格地说,后殖民主义是个含混的概念,通常有两个指向,首先是指一种理论思潮,其次才是一种有别于殖民地宗主国正统文文学的写作。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实就是指萨伊德、斯匹瓦克和巴巴这样一些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写作/话语的研究。

其理论根源主要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一些批评概念;
所谓后殖民地文学也就是欧洲殖民地诸国的文学,用以区别其与“主流文学”的不同。

后殖民地文学内蕴复杂,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和对殖民主义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这就决定了研究视角和批评策略的多样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该流派具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方法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打破学术界限的倾向。

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那些目前在英美的主要大学任教的第三世界的后裔。

这些学者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以第三世界批评家自居,不断向主流文化发起攻击,从而为自己寻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沾沾自喜,俨然以第一世界学术圈的成功者的面目活跃在学术舞台上。

无论萨伊德、斯匹瓦克还是巴巴都是如此,都经历了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在学界崭露头角这样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

后殖民批评话语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理论界首次把非西方的文化事实作为理论研究的主题并形成热点,使历史未曾受到质疑的西方中心理论在跨文化语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这一理论所操持的是西方最时髦的思想武器,其中包括福柯、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等。

因此,西方学术界不可能像以往对待第三世界文化的态度那样对其熟视无睹。

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非常晦涩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理论和哲学的论述一般都比较艰深的缘故。

后殖民主义理论基本脱胎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而这两种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晦涩、艰深、难懂。

象德里达(Derrida)等理论家,他们的文字都十分复杂深奥,诘屈聱牙。

这是为了体现“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语言在表达意义时的“不透明性”和含混、歧义性,但其中也不乏故弄玄虚的成分。

我们则希望尽可能把问题说清楚一些,文字表达尽量简明和通俗一些。

我们力求,能把复杂的问题用简明的语言讲清楚。


如果从学术机构化的角度,也即出版论文集、杂志、会议、进入大学研究生课程等方面来看,后殖民主义批评在美国兴起,还不到十年的时间。

不过,我们除了了解从这一学派近年来开始流行到目前的情况,还应回溯到60年代。

60年代正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时期。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是全球文化大动荡的年代。

西方世界危机重重。

东西方的地缘政治利益冲突没有解决,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陷入重重困境,在国内导致了席卷全国的反战运动。

1968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五月风暴”,表现
出文化革命式的狂热。

与此同时,苏联的“社会帝国主义”政策,导致了68年捷克事件。

在中国的文革正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西方世界也在开展一场“文化革命”,冲击了西方文化的正统和经典、西方的伦理道德、宗教和价值观。

其结果,是中产阶级的年青人的“反文化”、性解放、嬉皮士、摇滚乐、女权主义等的兴起。

在美国,这场中产阶级青年的文化反叛,与风起云涌的反越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相互呼应。

西方与中国的文革当然有很大的差异,但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又有很多有意义的联系性和相关性。

60年代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与民族的解放运动轰轰烈烈的时代。

除了革命、解放等社会、政治方面的大潮流,60年代在科学技术上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时代。

以电子、空间和生命科学为主导的现代科技时代,正是从60年代开始。

新科技时代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制度造成很大的冲击,逐渐引起了社会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的根本转型。

西方经过科技革命而进入信息社会。

西欧和日本完成战后重建,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形成(即所谓跨国资本主义时代)。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后结构主义,而后结构主义思潮则是60年代西方社会与文化动荡与变化在知识界的反映。

可以说,从60年代开始,西方知识界开始了一场“文化反思”,其核心问题就是全球的现代化问题。

从后殖民主义的字面来说,约去其复杂历程,它是从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

它直接的理论语境是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殖民地、帝国主义的问题,是现代化历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西方的主流知识界和学术界,一提到现代化,讲的多半是工业化、市场化、经济与科技发展等问题,回避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分析与批判。

60年代开始的西方知识界的“文化反思”,带有强烈的左翼色彩,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持严厉批判态度。

对殖民主义的分析、批判开始于本世纪初。

列宁、卢森堡等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批评殖民者对殖民地国家的直接的政治和军事控制。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理论,至今仍是最全面地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这一历史阶段的经典理论。

当然,列宁的理论是针对旧殖民主义时期的,他并未能预期后来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也就是40年代中后期,亚、非、拉美各大洲的前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这些国家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国家的主权,开始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的直接控制。

但是在经济和政治上,他们仍然受到殖民国家间接和直接的辖制。

冷战开始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所谓的第三世界,人口众多,幅员广大,但经济非常落后,成为冷战两大对峙势力的中间地带。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主要区域就是这些第三世界国家。

这就是新殖民主义阶段。

如果说,殖民主义或旧殖民主义的标志,是殖民地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全面受帝国主义宗主国的控制,那么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第三世界前殖民地国家在政治、经济上仍无法摆脱西方大国的掌握。

关于这种不平等关系,非洲裔社会学家阿明提出的“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较有概括性,“依附”理论是指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世界秩序,仍然把第三世界视为半殖民地、准殖民地式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分别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列宁的殖民主义理论、阿明等的新殖民主义理论不同的地方,就是突出和强调文化问题。

也就是说,后殖民主义的“后”,要害是在文化、知识和精神领域里。

除了政治上、经济上受殖民主义宰制,第三世界国家与民族在文化上也被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控制着。

你可以在国家主权上,赢得某种独立。

你也可以在政治和经济上,通过诸如国有化、民族化手段或“脱钩”(delinking),与发达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对抗。

然而,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里所作的一切,都是通过现代的表现与沟通的方式,通过现代的语言,来实行的。

问题就在于:所谓的现代的方式、现代的语言,无不是来自西方。

你能摆脱西方的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吗?你的每一个企图摆脱和反抗西方文化和思想的行为,不都是首先受到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启发吗?请大家回想一下一段曾人人皆知的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就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问:十月革命不是从西方传来的吗?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来自西方的思想吗?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反对西方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民族解放。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不得不先向西方寻求思想武器。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批评要问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较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核心人物范农(F.Fanon)。

范农认为“民族文化”往往不过是殖民主义文化和种族主义的某种翻版和模仿,关键的问题在于争取民族解放。

但范农并未回答民族解放和独立之后,如何建立现代文化的问题。

非西方国家要想进入现代世界,要想现代化,就不得不使用来自西方的现代语言、现代文化和现代思想。

要反抗西方,就要学西方。

这个历史的悖论是无法回避的。

这本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和新的问题。

后殖民主义的关键在于把所有的与西方、与现代有关的文化问题,都归结于殖民主义。

这显然是一种偏激的看法。

不过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所最关心的,并非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受西方控制与反控制问题,而是在西方国家内部的文化问题。

换句话说,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如何发展和变化,对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内部的文化体制和系统如何对非西方文化实行殖民化。

这里面绕了好几个弯子,逻辑上有些复杂混乱。

简言之,弯子先从西方文化开始。

逻辑的第一阶段,西方文化、现代文化(这两者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和西方学术界看来是一回事)影响了非西方文化。

第二阶段,非西方文化为了现代化,唯有使用西方文化和语言。

第三阶段,西方要理解现代的非西方,除了通过已经西化了或殖民化了的语言,别无选择,因为非西方国家自身的文化已经被西化和殖民化了。

因此,西方文化要找一个与自身不同的非西方他者,找来找去,找到后来,又找回自己的体系里面去了。

后殖民主义批评所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第三阶段,即所谓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我们先不必在后殖民主义理论设置的逻辑弯子或圈子里面绕。

这里所提出的文化殖民问题,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旧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两个阶段都存在。

但为什么在20年代和40、50年代没有成为一个理论主题呢?这就要回到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大动荡的60年代。

在60年代的全球性剧变中,西方开始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批判和反思。

这个文化反思的滥觞,就是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思潮。

这股思潮延续到了80年代,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轰动。

最后,在美国和西欧国家,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大辩论。

这就是所谓的“后学”。

“后学”并非倾向性和观点比较一致的思想潮流,而是派别繁多,意见芜杂。

但大致上,都具有针对西方文化和传统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特征,并且都特别关注语言和再现
(representation)的问题。

总之,五花八门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均是西方文化内部的问题。

这样,就涉及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西方文化内部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

这是萨依德(E·Said)在提出“东方主义”时,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西方学术界看重的,是萨依德对西方文化的形而上学传统和西方知识界的权力体系的批判。

至于他所关心的非西方国家自身的问题,并未引起美国学术界的多少兴趣。

只是到了80年代末,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出现,非西方国家本身的文化问题,才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一些印度裔学者,如霍米·巴笆(Homi Bhabha )和斯皮娃克(G.Spivak)等提出来的。

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如斯皮娃克等,他们关心的问题实际上跟萨依德无太大区别,说到底,也仍然是西方文化体系内部的语言和再现问题。

第三世界的“他者”也好,“贱民”也好,这些话题的问题构成,仍围绕着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所设置的逻辑圈子,转来转去。

后结构主义的诸多思潮和流派虽然主要在语言和逻辑的圈子里面绕来绕去,但它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思想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后现代主义则赋予这种思想以一种西方范围内的社会和历史的普遍意义。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是一种流派思潮的转变。

对西方来讲,从现代到后现代则是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转变。

但是这两种转变都是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内部转变。

而从后现代主义转到后殖民主义,则把对现代性的反思这个开始于西方的问题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从方法论的层面上看,后殖民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在空间上的延展。

从问题构成来看,后殖民主义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理论题域,那就是东西方或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关系问题。

不过,后殖民主义批评虽然把非西方国家问题引入了西方主流知识界,但是它的理论定位却值得注意。

后殖民主义理论从边缘的角度、他者的角度出发,对西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解构,虽然是在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但仍然把西方的现代化及其知识体系视为最基本的思想空间,并未跨越西方中心论。

因此,说到底,后殖民主义理论仍然是西方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自我反思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确提出了新问题,并且指出了新的理论和批评的方向,但它仍局限于西方学术界和知识界的体系之内,这就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一个根本性的内在矛盾。

萨依德的观点较能说明这个矛盾。

萨依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把东方主义界定为西方人的“权力象征”,一种“位置上的优越感”,一种“地缘政治的观念”。

他更进一步具体地把东方主义看成为一种知识的系统、体系和机制,或者是一个“形象再现体系”。

这些都是非常精辟、令人振聋发聩的看法。

西方文化界和知识界并不乏有识之士,经常反省、批判西方人的种族主义偏见和西方文化对非西方世界的歪曲和妖魔化。

但这些批判和反省,差不多都是个别的、零散的、非系统的,基本上并未触及到西方知识体系最根本的机制上的、结构上的东西。

作为一个西方的学者、知识分子,你可以认为某个个人的观点和著作,是有种族主义偏见的,但你不会进而从根本上去怀疑、批判以至否定西方的整个知识系统、学术机制。

因为现代西方的学术体制,是建立在启蒙时代的理想主义基础和自由人文主义基石之上的,一向推崇的,就是学术的理性、客观、独立、超然和自由探索的精神。

而萨依德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这些学术的“立身、立言”的根本原则挑战。

他认为,必须透过理性、客观、独立、中立的外衣,看穿西方学术与政治和经济的实际利益的密切关联。

他当然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