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中心模式

合集下载

第十六章__任务中心介入模式

第十六章__任务中心介入模式

6.任务实施
①进行任务完成状况的记录。 ②给子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③进行相应的技巧训练。 (1)模仿
(2)引导练习
④分析遇到的障碍。
7.介入程序 ①社工与案主找到目标问题; ②社工与案主就目标问题、服务时间及服务安排 达成协议; ③根据案主对各问题的焦虑程度,确定处理的先 后次序; ④双方就有关问题选择及确定任务,同时分配这 些任务给案主及社工; ⑤案主与社工完成有关任务; ⑥检验成绩并计划案主在辅导结束后应该继续履 行的任务。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假设
1.人性观 强调案主在界定问题与处理问题上有最后 的决定权; 案主在任务执行上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2.有限的目标 确立的任务是具体的、有限的、外在的目 标,而不是整体性的内在目标。 它的目标是案主的问题,而非案主的个人 成长。这使其目标更具达成的可能性。
生活上的任务(tasks of Living )
从形式上看,任务中心模式处理的问题必 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问题必须是有限度及清楚明确的; ②问题是可以用行为形式表达的。
(2)转介过程中的问题差异
(3)法定问题的处理
不能因转化案主对问题的看法而伤害其自 尊和自主。
任务中心模式的问题类型: ☼ ①人际冲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 ☼ ②不良社会性关系(dissatisfaction in social relation) ☼ ③ 与 正 式 组 织 互 动 中 产 生 的 问 题 ( problem with formal organization) ☼ ④ 角 色 扮 演 上 的 困 难 ( difficulty in role performance) ☼⑤ 社 会 性 变 迁 所 带 来 的 问 题 ( problem in social transition) ☼⑥ 反 应 性 情 绪 困 扰 ( reactive emotional distress) ☼⑦社会资源不足(inadequate resource) ☼⑧其他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人有变 个人了解 化动力, 到有问题, 但只想 而且处于 减轻困 一种不平 难到可 衡状态下, 忍受为 会使个人 止,而 采用行动 非根本 处理 变化
三、概念界定
• 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针对老式治疗模式费 时较长、效率低下旳问题而发展出旳一种 有相应时间限制而且是针对生活问题旳个 案工作和心理辅导模式。
1)有效沟通行动旳2个要素
有系统:沟通必须以任务进行旳阶段为根据, 集中焦点,不节外生枝。
有反应:要适时旳予以案主合适旳反馈,鼓励 案主体现自己,让他感觉自己被接纳,被了解, 也帮助他借助工作员旳辅助去处理他旳问题。
2)有效旳沟通行动旳5个功能
探究:明确案主旳问题和需要承担旳任务。 组织:规划与服务对象沟通旳方式与目旳,帮助 服务对象了解任务旳详细内容、进程以及与社会 工作者旳互动方式。 增强意识:透过帮助案主达成任务,增进意识。 涉及回馈、澄清、反应、面质等 鼓励:对案主采用旳行动表达赞同或正向反应或 对案主旳态度表达赞同。 方向指导:向案主提供完毕任务所需要旳提议与 忠言。
爸爸:我与他住在一起,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我 一回家习惯把外套脱掉,他就会掏我旳口袋。而 且我与他旳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不符。我要睡觉 了,他还在看电视。他经常在外面闯祸,每次受 害者都会找上门来,我实在没方法了才搬出去住。 我每月给他生活费。他已经改不好了,把家里旳 电器都卖了。过年旳时候我又帮他买了煤气灶和 油、盐等物品,他还是和此前一样,没钱了就来 问我拿。我目前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他说旳话 我都不会相信。
“推行任务程序”五个连贯旳环节
(Reid&Epstein,1975):
① 提升案主承担任务旳主动性 ② 拟定执行此任务旳多种细节与环节 ③ 估计可能出现旳阻力 ④ 模拟及预习推行此任务旳行为 ⑤ 总结并不断给案主鼓励,同步对案主旳 成功持乐观期望旳态度

任务中心模式及其实务方法

任务中心模式及其实务方法

任务中心模式及其实务方法
任务中心模式即是以任务为中心,将工作和任务组织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


的实质是将工作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任务,并统筹规划、分配、跟踪和评估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

任务中心模式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任务分配等各个领域。

在任务中心模式下,一个任务通常包含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负责人、任
务截止日期等要素。

任务负责人负责任务的具体执行,并向上级报告任务进展情况。

上级则负责任务的分配和监督,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通过任务中心模式,组织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任务的责任和进展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任务中心模式需要遵循一些实务方法来保证其有效性。

首先,
任务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以便任务负责人和执行者能够清楚地知道任务的要求和完成标准。

其次,任务分解要合理,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并按优先级和依赖关系进行合理排列。

这样有助于明确任务的执行路径和优先级。

另外,任务分配要考虑执行者的能力和资源状况,避免任务负担过重或资源浪费。

同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及时进行跟踪和反馈,及时解决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保证任务按时顺利完成。

最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流程和管理水平。

总之,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任务管理方式,通过合理的任务分解、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及时的沟通反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相关实务方法来保证任务中心模式的有效运作。

最新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最新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1)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①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

A.任务中心模式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介入时间有限;二是介入目标清晰;三是介入服务简要;四是介入过程精密;五是服务效果明显。

B.任务中心模式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②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任务中心模式把沟通视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和达到五种功能。

这两个要素是:A.有系统。

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所处的介入阶段以及此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与服务对象沟通,这种沟通需要集中焦点、不节外生枝,同时又与整个服务介入过程紧密相连,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B.有反应。

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服务对象及时的回应,鼓励服务对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让服务对象体会到社会工作者对他(或她)的关心和尊重,了解和分享社会工作者的经验和感受。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沟通要达到五种功能,:①探究。

明确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承担的任务。

②组织。

规划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方式和目标。

③意识水平的提升。

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料,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④鼓励。

强化或者激励服务对象的、有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和态度。

⑤方向引导。

向服务对象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建议和忠告,让服务对象及时了解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

(2)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问题的界定、服务对象的界定以及任务的界定是任务中心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任务中心模式的重要特点,因为只有清晰界定这些问题,才有可二、比一比,再组词。

牙( ) 池( ) 园() 早()跳()芽( ) 驰() 远() 草()桃()声( ) 足() 千( ) 不()欢()生() 走( ) 干() 布( )吹()三、写出带有这种偏旁的字,再组词。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模式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模式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模式在社会工作小组中,有几种常见的模式被广泛使用。

这些模式为社工提供了组织和引导小组活动的框架,帮助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有效地帮助个人或群体。

以下是在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十种模式:1. 互动模式:互动模式是一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模式。

它强调通过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培养群体凝聚力和建立积极的团队文化。

2. 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注重帮助小组成员明确问题、制定目标并采取有效的行动计划。

这种模式强调小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实体,鼓励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

3. 危机干预模式:危机干预模式旨在帮助处于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中的小组成员。

它关注的是保护成员的生命、财产和权益,并确保他们在困难时期得到适当的支持。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自然灾害、家庭暴力或其他紧急情况中。

4. 行为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基于行为学习理论,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改变小组成员的行为。

它适用于帮助成员克服不良习惯、培养新技能或改变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治疗心理问题、瘾症或情感障碍。

5.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一种帮助小组成员识别和改变非理性思维模式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强调通过逻辑思考和积极的心态来克服负面情绪和压力。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处理焦虑、抑郁、压力和心理创伤等问题。

6. 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将小组成员视为有自我治愈能力的个体,强调他们的主观经验和内在动力。

它关注的是创造一个安全、支持和信任的环境,让成员能够探索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治疗心理问题和情感障碍。

7. 生态系统理论模式:生态系统理论模式将小组成员置于其生活环境中,并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它关注的是改善或优化成员的生存环境,包括家庭、社区和工作等方面。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帮助成员解决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如贫困、歧视和社会排斥等。

8. 社区发展模式:社区发展模式旨在帮助小组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流程

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流程

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社会工作方法,其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接案与建立关系社工与案主进行初次接触,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求。

社会工作理论之任务中心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之任务中心模式
精品课件
2、对任务的认知
任务与问题的关系就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解 决问题是开展工作的最终目的,而任务就是达 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完成有关任务,问题就得 以解决。
因此,任务是个案工作的核心,而问题则是个 案工作所针对的目标。
精品课件
3、对问题的认知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心理与社会问题, 即问题包含了个人生活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 交互作用。因此,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除了案 主本身的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案主的社会生活层面。
个案中。
精品课件
结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返回
问题的分类与诊断
1、问题的探究 2、问题的分析 工作者在扮演两种角色:
沟通角色; 认知角色。 3、问题的诊断 对案主的问题加以归类和探究。 考虑案主可采取的任务。 评估案主为完成任务所作的努力。
返回
精品课件
合约的内容
①同意一起解决某一个或几个案主所界定 的问题。
②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 ③对治疗结果的希望的界定。 ④初步达成的任务。 ⑤和工作者联系的次数及时间限制。会面,
角色扮演的困难是指案主在履行某一社 会角色时,其行为模式和结果不能符合 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与要求,或者与案 主自己认定的目标有差距。
精品课件
⑤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问题(problems in social transition)
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问题是指案主从一种社会地位(角色 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角色环境),案主无法适 应这种变化状况而带来的问题。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对问题的认知是广面性的 (broadness),重点在于问题的分类上。也就是说它 的重点是问题类型(problem typology)的剖析和处 理。

任务中心模式案例的分析

任务中心模式案例的分析

任务中心模式案例分析小组成员:一、任务中心模式介绍历史发展:任务中心模式起源于20年代60年代后期,雷伊德和沙乐二人所做的一项关于简要个案社会工作的研究。

1972年雷伊德和艾泼斯坦在他们的合著《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中首次提出关于任务中心的概念,并倡导建立一个有时间限制的,针对生活问题的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希望在有限的服务时间内,达成明确的、案主自己选择的目标,从而提高个案社会工作的效率。

到70年代,由于雷伊德和艾泼斯坦的大力提倡,任务中心模式日趋发展和完善。

不同国家和地区经过研究,已经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任务中心模式在最近发展很快,这主要是因为除了它强调时间限制与效率外,也强调兼收并蓄,在实际服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模式的具体调适方法,不受限于某一种理论。

•注:•在该模式发展初期,任务中心模式深受波曼及史杜特的影响。

波曼认为个案社会工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史杜特则主张案主的职责是个案社会工作的重心。

•本模式的特殊性:它提供的是关于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框架,对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没有具体规定,采取博采众长的方法。

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1)简要(brief)(2)时限(time-limit and duration)优点•和传统社会工作模式比较起来更清楚也更聚焦。

•重视案主的同意与参与。

•案主的问题与任务相关连。

缺点1. 契约的提供造成案主和工作者间的假平等,相同於专业霸权的概念。

2. 无法有效处理因社会结构不公平而带来的不平等或社会问题。

3. 此模式之结构清晰及标的问题的取向,可能引发工作者原本应提供长期性服务,反而不当地使用此方法。

4. 此模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须有高度技巧及训练方能胜任,并非每个工作者皆能使用。

5. 对某些类型的案主不适用:并非要解决特定明确的问题,只想对一些问题探索。

案主不能接受结构式的协助。

案主想改变的问题无法藉由任务达成。

非自愿案主不适用。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假设1、对人的看法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假设是案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潜能,他们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也能够面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或新问题,同时他们也学习到解决问题有效的新技巧。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5.任务实施
①进行任务完成状况的记录 ②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③进行相应的技巧训练 ④分析遇到的障碍
6.沟通技巧
①探究 ②建构 ③认知增强法与技术
1.问题类型 ①人际冲突 ②社会关系的不满意 ③与正式组织间的问题 ④角色扮演的困难 ⑤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问题 ⑥反应性情绪困扰 ⑦资源不足 ⑧其他问题
2.确定核心问题
确定核心问题的步骤包括: ①列出案主所关心的问题 ②达成关于案主如何看待自己问题的初步意见 ③列出并探讨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④根据案主的看法,将问题按照重要性的程度依次 排列。 ⑤决定核心问题 ⑥确定核心问题的类型,并加以详细说明
3.订立初步的合约
合约的内容包括: ①同意一起解决某一个或几个案主所界定的问题。 ②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 ③对治疗结果的希望的界定。 ④初步达成的任务。 ⑤和工作者联系的次数及时间限制。例如每周一次 和工作者会面,2—3个月完成任务。
4.制定工作任务
①任务的本质与特性 ②分析与确定任务 了解案主的动机 分析任务的可行性 防止不良后果的出现 分任务与多重任务的确定 开放式任务或封闭式任务的选择 任务的订立
第十六章 任务中心模式
一、历史发展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假设 1.人性观 2.问题选择的范围 该模式只关心: ①案主明确承认的问题。 ②可以清楚地加以界定的问题。 ③工作者可以采取行动预以解决的问题。 ④问题来源于案主自身未满足的需要,而不是来源于其 他人的界定。 ⑤案主希望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 3.任 务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理论部分)
来源与背景
• 任务中心模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 Reid和Epstein在美国所提倡、发展而成的 一种矫正服务对象的工作方法。任务中心 模式的运作过程具有浓厚的问题解决色彩。 总体来说,任务中心模式的主要取向为矫 正服务对象提供短期有效的服务。任务中 心模式旨在确认要解决的问题,认识问题 的意义,并将之转化为可以了解和解决之 任务,了解有哪些问题解决工作阶段和技 术。
4.问题类别

• • • • • • • •
任务中心模式重心放在对问题的分类上,重点 是对问题类型的剖析与处遇,一般把归纳以下为 八类: ①人际冲突 ②社会关系的不协调 ③与正式组织间的问题 ④角色执行困难 ⑤决定的问题 ⑥反应性情绪压力 ⑦资源不足的问题 ⑧其他未分类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5.介入策略
总结:
• 任务中心模式着重于帮助矫正服务对象分 析和处理具体的问题,因此其所确定的任 务是具体的、有限的、外在的目标,是矫 正服务对象的问题。
本组成员:
• • • • 郭梅梅 宋莹莹 张振 洪坤越 201100254110 201100254111 201100254229 201100254130
主要内容
• • •
• • • •
1、基本假设 任务中心模式不讨论问题的起源和发展,而是致力于 探知解决问题的阻力和助力,了解问题解决的资源与障碍。 具体来说,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能力暂时受到限制,而 非病理因素所致; 第二、解决问题的障碍要是环境或资源不足; 第三、人陷入困境时就会产生改变动力,但人有适应 问题之本能; 第四、人有改变动力,但只想减轻困难到可以忍受为 止,而非根本改变; 第五、个人了解到有问题,且处于不平衡状态下,会 使个人采取行动解决2,基 Nhomakorabea特质和原则

青少年团体工作的任务中心模式举例说明

青少年团体工作的任务中心模式举例说明

青少年团体工作的任务中心模式举例说明
青少年团体工作的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组织工作的方式,其中任务中心是一个集中管理和协调任务的中枢。

下面举例说明青少年团体工作中的任务中心模式:
1. 学校社团任务中心:某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由一个任务中心负责。

任务中心负责收集各个社团的活动计划、安排社团会议和活动场地,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例如,社团负责人可以向任务中心提交活动计划,任务中心会审核并安排相关资源,如场地预订、物资采购等。

2. 青年志愿者组织任务中心:某青年志愿者组织设立了一个任务中心,负责协调和指派志愿者的任务。

任务中心通过收集志愿者的能力和兴趣等信息,结合组织的需求,将任务分配给合适的志愿者。

例如,任务中心可以根据志愿者的技能和时间安排他们参与特定的志愿活动,如社区清洁、义教等。

3. 校园服务中心任务中心:某高校设立了一个校园服务中心,任务中心负责协调和组织各种服务项目。

任务中心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将志愿者分派到不同的服务项目中,如校园导游、图书馆管理员等。

例如,任务中心会收集学生对于各类服务项目的申请,然后根据志愿者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任务的安排和指派。

通过任务中心模式,青少年团体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和管理工作,并确保任务被合理分配和及时完成。

任务中心作为一个集中管理和协调的中枢,能够提高团体
的运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了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社会工作理论之任务中心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之任务中心模式
返回
合约的内容
①同意一起解决某一个或几个案主所界定 的问题。 ②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 ③对治疗结果的希望的界定。 ④初步达成的任务。 ⑤和工作者联系的次数及时间限制。会面, 2—3个月完成任务。
返回
制定工作任务
1、任务的本质与特性。 2、分析与确定任务。 ①了解案主的动机。 ②分析任务的可行性。 一是要分析任务得以完成所具备的条 件是否可行。 二是要分析任务的预期结果是否能适 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变化。 ③防止不良后果的出现。 ④分任务与多重任务的确定。 ⑤开放式任务或封闭式任务的选择。 ⑥任务的订立。 返
确定核心问题的步骤
①列出案主所关心的问题。 ②达成关于案主如何看待自己问题的初步意见。 ③列出并探讨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④根据案主的看法,将问题按照重要性的程度依 次排列。 ⑤决定核心问题。 ⑥确定核心问题的类型,并加以详细说明。
4、处理程序
(1)确立核心问题。 (2)案主与工作者间的沟通和任务规划。 (3)案主与工作者的专业关系的建立。 (4)实行任务并做预先练习,熟悉任务 所需的行为。 (5)检查任务实行的情况,以作为解决 下一个问题的依据。 (6)结案:达成任务目标或核心问题获 得解决时,这个问题的处理程序即告 一段落。
因此,任务是个案工作的核心,而问题则是个 案工作所针对的目标。

3、对问题的认知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心理与社会问题, 即问题包含了个人生活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 交互作用。因此,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除了案 主本身的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案主的社会生活层面。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对问题的认知是广面性的 (broadness),重点在于问题的分类上。也就是说 它的重点是问题类型(problem typology)的剖析 和处理。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引言】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思维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注重执行任务、完成目标,而问题解决模式则侧重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虽然它们在着眼点和思考方式上存在差异,但两者之间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异同。

【1. 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顾名思义,是以任务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这种模式下,个体或团队往往以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为导向,注重高效执行、工作效率和成果。

任务中心模式注重细节、组织、时间管理和执行力,并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职责来实现成果。

1.1 任务驱动的优势任务中心模式的优势在于其明确的目标导向。

通过清晰的任务分解和明确的工作职责,个体或团队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任务中心模式常常与项目管理流程结合使用,有助于实现项目计划和交付目标。

1.2 任务中心模式的限制然而,任务中心模式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其着眼于任务执行,可能会忽略探索性思考和主动性创新。

在面对复杂问题或挑战时,仅仅依赖任务中心模式可能难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 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注重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个体或团队会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模式注重思考、创新和多元化的观点。

2.1 问题驱动的优势问题解决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强调创新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识别和分析问题,个体或团队能够更好地探索解决路径,并提供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模式也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问题解决模式的限制问题解决模式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其较为开放和灵活的思考方式,可能导致解决方案的时间和资源消耗较大。

在追求创新和多元化观点的过程中,个体或团队也容易陷入分析过度或无法达成共识的局面。

【3.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在思考方式和应用场景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NEXT
三.治疗技巧
【特点】 (1)清晰界定问题 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①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 ②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③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④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三.治疗技巧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①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且作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求 助对象 ②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3)合理界定任务 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 它们是 ①服务对象的问题 ②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③服务对象的意愿
PART 4 四. 案例分析
四. 案例分析
1. 基本信息
服务对象小美(化名),女,9岁,小学四年级,四岁时,生母去世,之后父亲再婚, 与继母感情一般,难以融入新的家庭,因此与77岁的奶奶共同生活,父亲忙于工作, 只有在周末或节假日去看望服务对象。为方便联系和完成学习任务,父亲留给服务对 象一部智能手机,因缺乏有效监护,沉迷于手机,导致成绩下降,常与奶奶顶嘴,与 照顾她的奶奶关系紧张,事后懊恼、后悔,慢慢变得自卑、焦虑
任务中心模式
****
-
目录
01 任务中心模式的概念 02 理论假设 03 治疗技巧 04 案例分析
PART 1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概念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概念
任务中心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 题而提出的新的社会工作治疗模式,由雷依德和沙尼合作开展一项为了促进个案工作服务 效率的研究而提出。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一书, 具体讲述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由服务对象自己选定的明确目标的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名词解释

任务中心模式 名词解释

任务中心模式名词解释
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应用程序的设计模式,旨在集中管理和展
示用户任务列表,以提高用户的效率和体验。

该模式通常用于复
杂的应用程序或系统中,其中用户可能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在任务中心模式中,应用程序的主要界面通常由任务列表和任
务详细信息面板组成。

任务列表列出了用户当前需要处理的任务,并提供了每个任务的简要说明和状态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单击任
务列表中的任务来查看任务的详细信息。

任务详细信息面板提供了更多关于任务的详细信息,包括任务
的目标、步骤、截止日期等。

用户可以在该面板上执行与任务相
关的操作,例如标记为已完成、编辑任务细节、添加备注等。

任务中心模式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来增强用户的任务管
理体验。

例如,应用程序可能会提供任务的优先级排序、任务标
签和过滤器等功能,以便用户可以更轻松地组织和查找任务。

通过采用任务中心模式,用户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上快速查
看和处理所有任务,无需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或标签页。

这种集中
管理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流程,减少任务丢
失或遗漏的可能性。

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集中管理和展示用户任务的设计模式,旨
在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体验。

通过统一的界面,用户可以快速
查看和处理所有任务,从而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工作。

任务中心

任务中心

介入的具体步骤——拟定契约 拟定契约 介入的具体步骤
工作者的任务: ④ 工作者的任务:支持案主有效执行任务 介入期限:指出大约要持续多长时间。 ⑤ 介入期限:指出大约要持续多长时间。 通常是在8 12次以内 预计2 次以内, 通常是在8-12次以内,预计2-4个月 ⑥ 介入的行程:估算介入进行的方式与处 介入的行程 行程: 遇问题顺序 参与者: ⑦ 参与者:有哪些人会参与会谈 地点: ⑧ 地点:每次会谈在哪里进行
有效的沟通技巧
有系统:沟通必须以任务进行的阶段为依据, 有系统:沟通必须以任务进行的阶段为依据, 集中精力,不节外生枝。 集中精力,不节外生枝。 有反应:要适时的给予案主适当的反馈, 有反应:要适时的给予案主适当的反馈,鼓 励案主表达自己,让他感觉自己被接纳, 励案主表达自己,让他感觉自己被接纳,被 理解, 理解,也帮助他借助工作员的辅助去解决他 的问题。 的问题。
方法与技巧
01 介入过程与方法
02
沟通技巧
03
案例阐述与分析
介入的具体步骤——确定目标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确定目标问题 介入的具体步骤
确定目标问题
目标问题是指案主能直接自己做的行 或间接通过工作者来处理的。 为,或间接通过工作者来处理的。目标问 题的确定是该模式的先决条件。 题的确定是该模式的先决条件。
目标问题必须是案主确认, △ 目标问题必须是案主确认,并表示愿意处理的问题 目标问题的确立, △ 目标问题的确立,要使缓解问题的关键在案主身上 △ 目标问题必须明确具体
介入的具体步骤——拟定契约 拟定契约 介入的具体步骤
Reid倾向于用口头合约而不用书面合约, Reid倾向于用口头合约而不用书面合约, 倾向于用口头合约而不用书面合约 因为口头合约相比较而言,较少压迫性。 因为口头合约相比较而言,较少压迫性。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任务和问题,而我们在处理它们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模式。

其中,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就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两种模式的异同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分别是什么。

任务中心模式是指在面对多个任务时,按照任务的优先级和重要性来进行处理和分配时间和精力的模式。

而问题解决模式则是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的模式。

接下来,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模式的异同之处。

从处理方式上来看,任务中心模式更注重对任务的排序和分配,而问题解决模式更注重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任务中心模式更适用于处理多个任务并且需要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的情况,而问题解决模式更适用于处理需要经过分析和解决方案的问题的情况。

从理念和原则上来看,任务中心模式更注重效率和时间管理,而问题解决模式更注重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任务中心模式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问题解决模式有助于我们学会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是两种不同但又相辅相成的处理模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模式,以达到更好地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在处理任务和问题时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这两种模式,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和问题解决,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采用哪种模式,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

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任务中心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差异。

任务中心模式着重于任务的管理和分配,它要求我们对任务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级,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达到目标。

这种模式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常见,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来确定处理的顺序;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日常任务的重要性来安排时间,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摘要:一、社会工作中工作模式的概述二、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特点1.任务中心模式2.传统社会工作模式3.社区社会工作模式4.家庭社会工作模式5.小组社会工作模式正文: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社会工作中工作模式的概述在社会工作中,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

工作模式的选择取决于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服务对象、问题以及环境等因素。

二、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特点1.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以任务的完成为工作重心,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具体、可测量的任务目标,并协助服务对象完成这些任务,从而实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期望。

2.传统社会工作模式传统社会工作模式以综合治理为中心,强调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全面关怀,包括物质、精神、心理等方面。

在实践中,传统社会工作模式通常采用个案管理、社区发展等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

3.社区社会工作模式社区社会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层面开展服务工作,通过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

4.家庭社会工作模式家庭社会工作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以家庭为基础的支持,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采取危机介入的策略,运用生态视角。

该模式强调家庭处境化原则,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家庭个别化原则,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

5.小组社会工作模式小组社会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和鼓励服务对象参与,从而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在实践中,小组社会工作模式通常采用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以上就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特点。

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理论

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理论

任务中心模式(Task-Centered Model)壹、理论源起任务中心模式是在1960年代中期,由Reid与Epstein在美国所提倡,发展而成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

该处遇模式主张为有效达成处遇目标,在处遇过程中,必须先明订清楚确定的计画及期限。

在发展初期阶段,任务中心模式深受Perlman与Studt两人的观点影响。

Perlman 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Studt主张个案的责任是该个案工作处遇服务的重心。

任务中心模式也运用心理暨社会学派的处遇流程与技巧。

由於早年学校社会个案工作课程之理论取向以问题解决学派为主,因此,任务中心模式的运作过程,亦含有浓厚的问题解决色彩。

至1970年代,经Reid与Epstein不断地提倡,并於1972年合著Task-centred casework一书,此後该理论即日趋发展,特别是芝加哥大学社会服务行政学院,对此模式在教学及研究上,多所贡献。

贰、基本假设任务中心模式的目标是协助个案解决问题,而这主要改变的行为人是个案,而非社工员。

社工员的角色,是依个案之意愿,协助其改变。

任务中心模式不讨论问题的起源和发展,而是致力於探知问题的阻力和助力,以协助个案清楚界定问题,了解问题解决之资源与障碍。

人类不像心理分析所说,是潜意识驱力的俘虏;也不是行为学派认为的,完全受环境所影响。

人类是有自我意志的,不是内在及外在操纵下的产物。

人们的困扰来自於处理问题的能力暂时缺损,此困扰正是引发改变的动力。

个案行为既受自身及和世界之想法所影响,因此,信念会协助他们形成和执行计画,而其问题既属心理社会方面,计画即包括其他个体、团体、组织。

任务中心模式是采短期处遇,督促个案则焦点关注问题之界定。

个案在短期处遇中的获益并不少於长期处遇,而处遇的时间限制,将促使个案和社工员一起更努力。

参、任务中心模式:基本特质和原则一、经验取向喜好经实证研究证实或支持的方法或理论,对个案的假设和概念,皆来自对个案所收集之资料,以避免对个案的问题与行动为推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中心取向的处遇过程有三个阶段
(详情见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P196)
• (一)、个案规划阶段:个案规划阶段主要是判断案主是不是适合接 受减除问题,主要包括转介、指出案主标的问题、订契约和简扼的早 期评估。这个阶段包括一下内容: 1.转介:若案主不是自愿,须评估转介的原因。 • 2.指认标的问题:Epstein说:指认标的问题第一步就是尽快做出研判 工作,协助案主做有效的问题解决评估。(注:研判标的问题的原则 有以下三项:A..标的问题必须是案主明确的,并表示愿意处理的问题 B.标的问题的研判C.标的问题必须是明确具体的) • 3.拟定契约:Epstein提到契约内容有下列几点: • 以案主角度去定义问题。 • 明确目标:案主期望的结果。 • 案主任务:清楚列出案主需要什么,必要时可做修正。 • 社会工作者任务:支持案主执行任务。 • 介入期限:通常是在八~十二次内,原则上每周一次,时间大约在二~ 四个月左右。 • 参与者:哪些人参与会议。 • 地点:会谈在哪进行。 • (具体的详细内容请查看那本理论书上的P200)
(二)问题类型(详情见社会工作理论——处遇
模式与案例分析P193)
任务中心模式的问题类型: 任务中心模式的问题类型: ☼ ①人际冲突 ☼ ②不良社会性关系 ☼ ③与正式组织互动中产生的问题 ☼ ④角色扮演上的困难 ☼ ⑤社会性变迁所带来的问题 ☼ ⑥反应性情绪困扰 ☼ ⑦社会资源不足 ☼ ⑧未被归类的心理以及行为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
吴红丹 张倩楠 尤芳清 高新胜 廖念玲 刘军
• • • • • • • •
一 、任务中心取向的发展历史 二 、任务中心主要理论观点 三、任务中心取向基本假设 四、任务中心模式的特质和问题类别 五 任务中心取向问题处遇实施过程 六、 任务中心取向的实施技巧 七、 在社会工作实务之运用 八、任务中心取向之评估
一 、任务中心取向的发展历史
• 任务中心模式,起源于60年代后期芝加哥大学 任务中心模式,起源于 年代后期芝加哥大学 年代后期芝加哥大学William J.Reid和Laura 和 Epstein的倡导。 的倡导。 的倡导 • 1972年,他们在《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中提出“任务中心”概念 ,倡 年 他们在《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中提出“任务中心” 导建立一个有时间限制,针对生活问题的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导建立一个有时间限制,针对生活问题的介入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希望在有限的服务时间内,达成明确的、案主自己选择的、 希望在有限的服务时间内,达成明确的、案主自己选择的、有限的目 从而提高个案社会工作的效率;希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 标,从而提高个案社会工作的效率;希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问题 的解决采用较快见效的调适方法。 的解决采用较快见效的调适方法。 • 在发展初期阶段,任务中心模式深受波曼及史杜特的影响。 在发展初期阶段,任务中心模式深受波曼及史杜特的影响。 • 发展到 年代,由于雷依德和爱泼斯坦的大力提倡,任务中心取向也 发展到70年代,由于雷依德和爱泼斯坦的大力提倡, 年代 日趋发展和完善,并经研究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日趋发展和完善,并经研究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 任务中心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最近发展很快,除了强调时间限制与 任务中心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最近发展很快, 效率之外,也强调兼收并蓄;它广泛吸收了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和方 之外, 兼收并蓄;
• 从基本假设来看理论观点:任务中心取向工作模式有认识 问题的意义、确认想要解决的问题、转为案主可以了解和 采取行动的任务(task)和哪些问题处置工作阶段和技术。 • 从理论观点来说基本假设:对案主问题之看法、归类问题 的类型,以及价值观和工作阶段和技巧。
三、任务中心取向基本假设(详情见社会工作理 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P189)
(三)结案阶段 (详情见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 P207)
• 描述以前和现在的标的问题样貌。 由工作员、案主及与 改变有关的他人共同评估。 • 计划未来及协助案主处理未来的问题。 • 例外还要制定额外的契约,使过程完整结束或建立新任务。 若案主与工作员或机构仍将持续接触,要有一明确的结束。 朝向长期处遇过程或安排追踪。 转介其他机构接受其他 服务。
2、执行阶段(详情见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
分析P201) • • • • • • • • 确认案主动机 确认任务的可行性 任务的可欲性(这是我想或是我该去做的吗?) 次任务与多元任务:又可细分为同时性和依序性任务。同 时性任务例: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餐。依序性任务指的 是一个任务执行完后,再执行下一个任务。 开放性与封闭性任务:开放性任务(open task):没有结束 点的任务,例结交新朋友。 封闭性任务(closed task)指有结束点的任务,例如参加俱 乐部、缴交学费。 任务的形成 任务的执行
四、任务中心模式的特质和问题类别
• (一)特质: • 1. 任务中心模式最主要的特色在于简要与有时间限制的, 属于短期处遇。强调短期介入,约在二至四个月的时间内 安排八至十二次会谈,平均每周有一次的会谈。 • 2.任务中心模式有相当的特殊性,即它提供的是 任务中心模式有相当的特殊性,
关于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框架, 关于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框架,对具体治疗方法的 选择没有具体规定,而是采用博采众长的方法。
• 探索:目的在提供社会工作者所需资料。探索会带来案主之改变。 • 结构化(structuring)说明目标和治疗性质,对问题、任务、时间性等组织 后作沟通,帮助案主明确化个人意愿、思考更加清楚,使案主了解要解 决什么问题,以及他要采取何种行动,此一技巧对教育较低的案主较有 用,尤其是不容易掌握会谈重点的案主。
• 1、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能力暂时受限,而不是病理因素所 导致 • 2、解决问题的因难在于环境或资源不足 • 3、当人陷入问题时会产生改变问题的动力,但是,别忘 了人也有适应问题的本能 • 4、人们只想把问题减轻到可以忍受的地步,而不是根本 的解决问题 • 5、当人了解到他有问题时,而且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时,会采取行动解决
六、 任务中心取向的实施技巧(详情见社会工作理 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P207)
• 任务中心实务工作过程的沟通架构分为系统性和反应性两种 (Reid& Epstein,1972)。系统架构有助于探讨案主问题、确认标的问题、 • 社会工作者该具有的实务技巧(Reid& Epstein,1972)
任务行程、设定时间限度、实践任务及有效的结束。反应架构则有:案 主反馈、案主的自我表达、使案主感到被接纳、以及让案主能了解与运 用社会工作者的助力。
法,即包括了最初的心理动力理论也包括现在融合实用的问题解决、 即包括了最初的心理动力理论也包括现在融合实用的问题解决、 危机干预、认知重建、行为技术和生态系统的干预等多种方法; 危机干预、认知重建、行为技术和生态系统的干预等多种方法;
二 、任务中心主要理论观点
(详情见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 P188)
• 改变导向之技巧:
• (1)增强觉知(enhancing awareness),协助案主达成任务,增进案主觉知 之技巧包括反馈、澄清、反映、面质等等。 • (2)鼓励(encouragement):正向反应或者是对案主态度表示赞成。 • (3)指导(direction):针对案主所不知道或者是没想到的行动或思考,社工 应以同理心方式提出。
七、 在社会工作实务之运用
• 此部分内容的详情见我们组的案例视频及其讲解
八、任务中心取向之评估
(详情见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P209)
• 主要着重在指导性以及协助性的角色,协助案主厘清问题 并拟定改变方向,重视治疗关系,并将案主视为是有解决 能力的人,而不是认为他是个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 短期处置问题对于标的问题有明显的成效和令人满意的结 果(Koss&Butcher,1986;Ronney,1981)。(Reid(1978)以 实验组和控制组做研究。Estesin(1995)指出如果问题无 法聚焦时,效果必定不好。而且,任务中心取向采用主动 参与和解决问题,对于非自愿性的案主不适合采用这取向。 虽然有也人对签定契约的看法持负面的态度,但是任务中 心取向的工作模式在绩效上仍有如此的确实,仍得到肯定 和采用
谢谢大家的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过程
• 任务中心取向认为案主的问题是有相关性的,并且一直的 在做改变。那当案主的问题具有多面性、动态性和复杂性 时,要解决哪一个问题和解决问题到什么程度,成为重要 的课题。 • 一个可处理的问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个可处理的问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①案主知道这一问题存在 • ②案主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 ③案主愿意处理这一问题 • ④案主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 • 解决问题焦点: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询问案主最能够 解决问题的是什么,就是案主未被满足的需求,这需求必 须是案主想改变的,且是能被清楚定义并采取行动的,而 不是由机构来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