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陶渊明的诗文与高洁的人格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称赞,这与他儒道杂糅的思想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田园世界,他的人生与心路历程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后代作家更是从他那里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力量。可以说,陶渊明为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开了先河。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风气;理想

Abstract: The poetry of Tao Yuanming and noble character at the time for people to praise, this and he and mixed thoughts and life experience are inseparable.His poems for people to describe a look attractive pastoral world, his life and experience for later reference, the descendant writer is more from him to find spiritual strength.Can say, Tao Yuanming is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n Key words: Tao Yuanming; Hermit ethos; Ideal

【正文】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与黑暗官场不合作,蔑视功名利禄而隐居田园体昧清闲的,历代不乏其人。但是能够忍冻受饿,竞至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宁可去向人家乞食,也决不回头,直至老死田园的,却除了陶渊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也体现在恬淡自然的诗文之中,所以梁启超曾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相接触的,只有阮步兵和陶渊明,而陶尤为干脆鲜明。”

后世众多文人对陶渊明极为佩服,心仪而神往。苏轼晚年也曾“自托于渊明”,并作《和陶诗一百二十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近人朱光潜先生则说:“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可以说,中国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史或阅读史,也是他们的自我想像投射的历史,而贯注其中的就是由酒、诗、田园、山水等因素烘托出的作为隐逸者的陶渊明形象,以至于鲁迅先生说,陶渊明“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内容真切,形象明朗,语言质朴,凝练而韵味深长。发自肺腑的真情实语,随处可见。绝无为文造情,无病呻吟之流弊。我国古典田园诗的开创,之所以能在陶渊明手中得以完成,有时代政治的原因。更有陶渊明个人的心理原因。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旱已具有豪放、侠义的色彩。作者曾反复吟咏:“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应该说,一个人对往日美好事物的追忆,常常就是对现实处境不满的一种曲折反映。作者强调自己年轻时寄身事外、委怀琴书的生活。实际就表达了他对迫不得已出仕的自我谴责,对即将到来的周旋磬折、案牍劳形的仕宦生涯的厌恶。这一点在他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中尽显无遗。在这一理想社会中,以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富于人性、忠于传统为特质。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根本否定。当时的社会,充满阴谋、篡夺、屠杀、战争,广大农村,民不聊生。陶渊明躬耕都难得温饱,一般农民状况可想而知。没有对时代的感愤,对社会的反省,对人民的同情,绝不可能有这一理想的产生。桃源理想,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更重要的成因是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她汲取了《礼记·礼运》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思想,而扬弃了其“选贤与能”孙之成分,汲取了《老子》“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思想,而扬弃了其“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及“绝仁弃义”之成分。她甚至还吸收了魏晋以来从阮籍、嵇康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终于自成一片新天地、新境界。陶渊明热爱自然,这是人所共知的。他在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境界的实现。

陶渊明“任真自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对他的中肯评价。陶渊明的“任真”,让他可以毫不隐瞒地向人们展示他的心灵世界,他心中的犹豫、矛盾、痛苦、彷徨,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一个写“心”的过程,在其120多首诗中,有近40处写到“心”、“怀”、“愿”等字。如“称心易足”、“心念山则居”、“心远地自偏”、“何以写心”、“乃不见我心”、“但使愿无违”等等。他用诗歌真实而诚恳地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们可以直视他的内心世界。

陶渊明田园诗的优秀之作,几乎都是创作于时断时续的仕宦生涯之后的隐居生活中。如《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等。在这些作品中,他把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对自由的赞美融为一体,道出了一个经历了官场和田园生活对比的睿智者的内心体验。“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鱼和鸟都是自然界中自由的象征,他以达人的眼光从网裁之鱼罗制之鸟身上看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处境,终于选择了归隐躬耕。但是,退隐后的陶渊明内心并不平静,他要不时地平衡调节自己的心态,而这一调节器就是田园生活。所以,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歌咏赞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调适过程,以此来坚定自己隐居守志的信念。一方面,他歌咏古代的贫士、隐士,鼓励自己,如他诗中经常出现的长沮、桀溺、荷蔡翁、绮里季等,都是他心中的隐士榜样,荣启期、黔娄、袁安、张仲蔚、黄子廉等则都是他心目中有品格贫士的典范。“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这些人在精神上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也给了他坚守自我信念、不断从中获取走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的力量。另一方面。他通过饮酒来祛除百虑,增强信心。陶渊明写过“止酒”诗,但深知自己“止酒情无喜”。所以,在“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的隐居日子里,只要有酒,他就“无夕不饮”。可见他在心理上对用酒解除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已经有了依赖。同时,他还不时地通过比较权衡田园和官场生活的利弊来坚定自己的信心。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将“四体诚乃疲”与“庶无异患干”相比,《感士不遇赋》中将“宁固穷以济意”与“不委屈而累己”相比。在身体疲惫物质贫乏与遭受异患委屈累己二者之间,他宁愿选择前者。他常告诫自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从陶渊明多次在诗中表示的这种希望自己能固守隐居的愿望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此外,陶渊明还倾心于从田园风光中寻找美感,在情感上为自己找寻固守理想的理由。他努力找寻田园景色清爽宜人的一面:“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由于心性得到了自由解放,他常常禁不住把自己的这种情绪移射于客观事物上,与自然浑融为一,赋予它们和自己一样愉悦的情感成分。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微风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良苗怀新,众鸟有托的欣喜,伴随微雨的好风,可以说都是陶渊明一厢情愿的心理作用。陶渊明还潜心体验田园风情的淳朴真挚:“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无需客套,无需介绍,田父的爽直让经历了官场中敏感复杂的人事纠纷的陶渊明感到耳目清新,他与田父们有酒共享,融洽相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务农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如此爽心宜人的田园风光和淳朴自然的田园风情,无疑增加了陶渊明隐居的决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创作,是他为固守隐居的志节而进行内心斗争时,调节心理平衡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