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

合集下载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自然质朴而著称。

陶渊明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隐逸思想,这体现在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世俗功名的厌弃以及对自然境界的赞美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主要体现在追求心灵的内在安宁和追求与自然生活的和谐相处。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道:“落日双阙门,微凉入小园”,表达了他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返璞归真的愿望。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写作材料,抒发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理想乡村,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于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世俗功名的厌弃。

他深知世俗功名的虚妄和权势的腐败,因此对世俗功名持有深深的厌倦之情。

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推窗当案,琴尊金尽”,表明他将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宁静平和、远离功名利禄的田园生活中。

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聊以娱小儿,我饮无由”,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和对于自由心灵的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自然境界的赞美。

他善于以自然景色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在其中寻找灵感和慰藉。

在《读山海经四十首》中,陶渊明用诗歌形式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例如“野曲”中写到:“蓬莱山下,青山出水,绕炉铛。

”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以自然为写作素材,赞美自然的美丽与伟大。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丰富的隐逸思想。

他追求着理想生活,对于世俗功名持有厌弃之情,并以自然景色来赞美世界的壮丽。

陶渊明的诗作引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的源泉。

陶渊明诗与隐逸文化

陶渊明诗与隐逸文化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东晋至南朝结束应当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发展的第四阶段,其代表人物非陶渊明莫属。

他生活在一个“乱”与“篡”的时代,抱负和理想尽皆付诸东流。

陶渊明不断出仕,即又旋即辞官,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不适应。

萧统《陶渊明传》记载:“会郡遣都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陶渊明屡次去职的根本原因,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更从生活情调的深处说出了这一点: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耜。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心为形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痛苦,他决心要摆脱自身躯体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高蹈。

他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把“良辰孤往”、“植杖耘耜”、“东皋舒啸”、“清流赋诗”看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放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这位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大诗人本人就是一大隐士,对于隐逸,他有着最为深刻的生命体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神释》)既不是冷漠的避世,也不是愤不释怀的怨怒,而是摆脱樊笼后获得了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并将这种独立和自由积极地指向对无道现实的批判和矫正。

陶渊明的这种独立、自由、深情而又刚劲的生命情调是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由两汉经西晋终于在陶渊明这里找到了较为确切的定位:怀道而隐,以隐彰道。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田园诗意和隐逸生活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反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陶渊明广泛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他以观察细微之处为己任,将大自然的景物和物体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了清晨的白露、夜晚的月光、山间的花草以及河水的奔流,这些细腻的描写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带来的宁静与舒适。

陶渊明的诗作中融入了悠闲隐逸的生活态度。

他对于高官厚禄的官场生活并不感兴趣,而是选择了隐居山野,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适。

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家人一起耕田、养鸟,远离了尘嚣喧嚣的都市生活。

这样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深思熟虑和超脱尘世的内心追求。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也让他在文学上具有了独特的风采。

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为主题,通常运用平易近人的语言,朴素而不失情趣,使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他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借以映射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和思索。

他的作品让读者心旷神怡,引人深思。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作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人生态度也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对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内心的宁静,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成为了社会潮流。

因此,陶渊明的思想和作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追求。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他以诗歌抒发内心情感,倡导简朴隐逸的生活态度。

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给予我们一种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并在追求物质繁华的同时重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派文学家,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浓厚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是指追求自然、回归真实生活的一种思想倾向,反对功利主义和权谋之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物质追求的抛弃和自然生活的追求上。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描绘自己过上了简朴的隐居生活,远离了纷繁的世俗和权力斗争。

比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的“采菊东篱下”和“悠然见南山”都是在表达自己追求自然、远离功利世界的意愿。

他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成为了他理想人生的一部分。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和对清廉官员的崇敬上。

他对于官场生活和权谋之道深感厌倦和绝望。

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写道:“深坐念陋巷,独往思童子。

取乐逐幽昧,何人不倦轻舞蹈?”这里的“深坐念陋巷”和“独往思童子”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弃和对于清廉官员的向往。

陶渊明认为官场生活让人迷失了初心,使得真实的自我丧失,因此他选择了隐逸生活,远离了这个纷扰的社会。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自然的崇拜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上。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自然界被描绘得非常详细和细腻,显示出他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他用各种生动的描写手法来表达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比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五》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里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都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景色和变化的关注和热爱。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他的诗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他抛弃了功利主义和权谋之道,追求自然和真实的生活。

他厌弃了官场生活,对清廉官员充满了崇敬。

他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使得他的诗作中充满着浓郁的自然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这些都是陶渊明隐逸思想的重要表现,也是他诗作中独特的思想价值所在。

最新陶渊明及与魏晋风度隐逸的不同

最新陶渊明及与魏晋风度隐逸的不同
立年”(《饮酒》),以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 又因穷困抱羸疾,复先后为镇军将军参军,建威将军参军等, 为此离家远去,东赴海隅,西至江陵。后又得“家叔”之助, 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即因妹丧去职,时已四十一岁。 在前后十三年中,他多次出仕。(出仕) ❖ 第三期:长归园田,再不出仕,亲执耒 耜,躬自劳作,终老 在家。(隐居)
❖ 嵇康高唱:“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 礼”,却始终不能摆脱世事——“顽固到底”,而被
司马氏杀害。
2:陶与阮、嵇隐逸的相同
一:隐逸的社会背景相同,都是动荡的多事之秋。 二:隐逸前都有一番用世之心。 三:他们都崇尚老庄自然之旨。 四:他们都代表一种人性的觉醒。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一陶渊明的劳动渊源 二陶渊明的劳动观 ①转志长勤 ②在农业生产中寻找安顿生命的终极意义 ③对私有制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不满 ●人为物役 ●人为事役 ●心为形役
青”) 二:隐逸的生活方式不同 1)陶渊明躬耕于南山,自食其力,与百姓相交而乐,饮酒作诗, 好不快乐! 2)阮籍则不屑与俗人交,且以饮酒为命,常大醉不醒,以此来躲 避现实,必定伤害身体。 3)嵇康则是以琴为伴,以酒会友,以铁为乐,但却时常因看不惯 司马氏而自傲。“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生了气就 批评,未能完全遗落世事!
陶渊明隐逸的原因:
❖ 一·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 二·朝廷无贤主 ❖ 三·老庄哲学的影响 ❖ 四·家世及世俗的影响Leabharlann 陶渊明与阮籍、嵇康隐逸的异同
❖ 1:陶与阮、嵇隐逸的不同
一:隐逸的自身性格不同 1)陶渊明有春风般平和温煦的性格(想得比较开,平易近人) 2)阮籍则有一股狂傲之气(简直是个“青白眼”,且有癫狂) 3)嵇康更是傲岸刚烈,不附世俗(用现在的话讲,叫他“愣头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隐士,其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远离尘世烦扰、追求自我完善与卓越、行持道德的人生哲学。

隐逸思想渗透在陶渊明的诗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首先,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隐逸的山水情怀。

山水自古以来就是士人们隐逸乐土,陶渊明的诗歌也是如此。

他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隐逸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隐居在深山中的理想之乡,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他的诗歌中也融入了对山水的理解和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三》)“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桃花源记》)这些诗句抒发了他内心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其次,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清静的渴求。

陶渊明对于清静的追求可以从其诗作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清静成为他思想和行为处处呈现的特色。

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羁旅深山,愁闻空蝉,徘徊榆关”(《归园田居·其二》)的无尽孤独,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隽永清寂,“野望千里,烟光袅袅。

”(《饮酒·其七》)这些深情的句子表达了他对平静、清闲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外,陶渊明诗作中还往往流露出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

他在《桃花源记》中对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批判,表现出了对世人的不满和对清高高洁的向往:“闻道无妻先隐泪,有妻空更试比年。

”(《归去来兮辞》)这一句诗表现出了他对于世俗婚姻制度的蔑视与调侃。

而《杂诗·其二》“是以嘉乡者,游避胜于市,退身卫其真,得非相之事。

”则表明了他坚持道德清高的主张。

总之,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他一方面具有对山水的爱好和崇尚清静的追求,另一方面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深沉的隐逸情结。

这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即便到现在,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价值意义。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

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

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

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

[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

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

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摘要】: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没错,自古陶渊明就被誉为“千古隐逸之宗”。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的一生如江上雪浪几遭起伏,几番出士入士后归隐田居。

本文主要通过对其隐逸思想的形成以及出仕与隐退的辩证来浅析他的隐逸思想。

【关键词】:隐逸自然价值观反俗【正文】:历史的洪水冲刷掉无数才子名士,然而陶渊明那一派怡然自得的形象却越显光辉,他以固穷守节的的志向,恬淡平和的性情和笃意真古的诗作为后世文人建筑了一座精神家园,开创了隐逸之风。

他始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

可以说,陶渊明就是徘徊在出仕与退隐两者中不断冲击证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

一、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环境因素塑造了陶渊明心性恬淡,娴静少言的性格。

他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江南古郡——柴桑,其北有庐山,那巍峨高峻的气势和云雾缭绕仿佛天人接壤的神奇景色,曾对诗人产生巨大吸引力。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如此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境长大的陶渊明汲取了天地精华,未沾染俗世尘埃。

而从小习惯并熟悉山水田园生活,较之于生长于市井城镇中的世家子弟,更善于发现田园生活中的乐趣与意蕴,也更能忍受田园生活的平淡与清苦。

壮志凌云的年纪,诗人却徜徉于自然之间,所以不管远离多久,多远,终究会回到田园。

只要等到那一个契机就有义无反顾的冲动回到自然。

深刻的哲学思考给了陶渊明一种超然悠然的心境。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这使他卓然于一般诗人之上。

陶渊明以“自然”作为化解人生苦恼的良药,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

在创作《归鸟》、《形影神》等诗篇中,他都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和漫不经心的口吻咏他的诗句的。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隐士,他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是指逃避世俗纷扰,过一种清净自在的生活,追求灵魂的自由和纯粹的精神境界。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作中,下面将从诗歌主题、意象和写作手法三个方面来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诗作主题多涉及田园生活和隐居自然。

他在田园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将自然景观与隐逸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归园田居·其二》中,他写道:“桃李花开豆蔻菊,花菊寒风杨柳烟。

我有宠辱皆忘机,使佳人独眠。

”诗中通过描绘花开、风吹和烟雾弥漫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于官场名利的无所求,只想静心隐逸的愿望。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运用大自然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隐逸情怀。

他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将大自然的景象和人文情感相融合,抒发自己超越尘世的愿望。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用“白露未晞梅花发,黄花尽瘦菊花开”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

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笔触细腻地描绘了春天景色,传递出了对淳朴自然生活向往的情感:“春水满园闹,少有人家住”。

这些意象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远离世俗喧嚣、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陶渊明的诗作采用了独特的写作手法,以表达他内心的隐逸情怀。

他善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把深邃的思考融入到诗歌的构思中。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用“春晓多丽景,夏朝亦艳阳。

秋时瘦菊花,冬日枯槁黄”表达了世事皆有美丽和凋零两个方面,暗示了自己对名利进退之间的深思熟虑。

在《五柳先生传》中,他通过写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追求纯净精神的思想:“想当我鲁连季子时,也曾玩家骑童墨池。

”通过这样的描写,他将高尚的品质与自然的清静相结合,体现出了隐逸思想的价值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充满了隐逸思想的色彩。

他通过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独特的写作手法,展示了他深沉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摘要】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深刻的隐逸思想。

在其作品中,陶渊明展现了一种对于俗世生活的深刻批判,同时表现出孤独与超脱的情怀。

他通过描绘山水意境,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的隐逸生活态度。

陶渊明的隐逸理想却常常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发生冲突。

通过对陶渊明诗作中的隐逸思想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世俗生活的抗衡与超越的态度。

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是他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超脱的表达,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于内心自由与平静追求的信念。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思想,诗作,山水意境,孤独与超脱,俗世生活,批判,理想与现实生活,颓废主义1. 引言1.1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超脱。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山水之间的幽静景致,表达了他对清静、自由的向往。

陶渊明的诗作中也表现出对俗世生活的深刻批判,揭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在他的诗作中,隐逸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种探讨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刻。

通过对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矛盾性,以及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态度。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探寻其中的深层含义与意义。

2. 正文2.1 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态度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在他的诗作中,隐逸是一种精神的寻求,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安宁。

陶渊明借助自然山水的清幽景致表达了对俗世烦扰的回避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将隐逸生活视为一种境界上的追求,通过超然脱俗的态度去抵制社会的纷扰和世俗的诱惑。

陶渊明认为,世俗的功名利禄与人的内在精神境界并无直接关系,而追求名利只会导致内心的烦躁和矛盾。

他选择了隐逸生活,将自己置身于深山幽谷之中,与自然为伴,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论陶渊明的隐逸及隐逸生活

论陶渊明的隐逸及隐逸生活

[关键词]陶渊明;49;道;隐逸
[中圈分类号]1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2)03—0126—02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高唱着“归去来兮”挂 冠归隐,从此,他那种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风操即为后世文 人所景仰。陶渊明能够永远地告别仕宦生涯,置身田园之中 又是那样适意自安,这与儒道两家隐逸思想对他的影响密切 相关。然而,陶渊明从来不是一个典型的儒家隐士或道家隐 士,他的隐逸思想如同他的诗文一样,有着鲜明的个性—— 既追随、融合着儒道两家,同时又取舍、改造着它们。
参考文献: [1](2][10]见<论语) 篇名依次为《泰伯)、《微子》、
<速而)。 [3][4][i1]见<庄子》 篇名依次为(让王》、《刘恚>、
《渔殳)。 [5][6][7][12][20][13][14][15][16][17][18]
[22]见<陶渊明集),篇名依次为<归因田居五首)之一、《五 柳先生传)、(与子傍等书)、<感士不遇赋》、《咏贫士》、《庚 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劝农’、<癸卵岁始眷怀古田舍 二首》之二、<归团田居五首)之三、(桃花园诗并序)、《和刘 柴桑>。
万方数据
高洁的陶渊明却屈居下僚,这岂不是“邦无道”的明证?在 《感士不遇赋》里陶渊明这样写道:“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 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 逃禄而归耕。”他就是这样一个对政治痛心绝望的“善觉 者”,他不愿牺牲在“不义”的官场中,他最终选择了逃遁。
儒家说:“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_1…;道家说:“不知 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正是用道家的“真”和儒家的 “义”填充了自己,陶渊明才能够从彭泽令任上“自解归”。 他说:“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I”,以“固穷”代表儒 家,以“不委曲”代表道家,正表明了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都 不同程度地促成了陶渊明的归隐。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名家中,有一位以隐逸思想闻名于世的文学大师,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大文豪,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浓厚的隐逸思想,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出发,探讨他的诗歌如何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陶渊明少年时因家族世仇被流放至远方,他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深受世俗之苦,因此他对隐逸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和向往。

在他的诗作中,隐逸思想贯穿始终,表现出他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和对俗世烦恼的厌弃。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了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比如《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表现出了他对安静清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归园田居》中,他更是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悠闲自在与山水之间的和谐,表达了对隐逸的向往之情。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俗世烦恼的厌弃。

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了对世俗之苦的抱怨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

比如《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表现了他对于世俗烦恼的不满和对自然隐逸的向往。

在他的《醉翁亭记》中也写到:“形势境遇之谓耳,不能求全责当。

”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既有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又有对俗世烦恼的厌弃。

他通过诗作中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之苦的解叹,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隐逸思想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不满,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内心灵魂的慰藉。

陶渊明诗作中的隐逸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被尊为“田园诗的宗师”,他的诗作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他的影响下,唐代以后的文人墨客们都对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田园诗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

更重要的是,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也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追求。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作品评析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易同伟一、隐逸哲思关于陶渊明的归隐,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

这些思想在他脑海里与原有思想碰撞交融,从而形成了陶渊明本人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

陶渊明明思考过天、地、人、物,他的哲思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且受道家思想影响居多,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中指出陶诗用事,《庄子》最多,《论语》次之,《列子》再次之。

《庄子》《列子》是道家的著作,陶诗的频繁征引,可见作者思想之一斑,当然,征引化用是诗句的“点”,我们在分析文本时也要把握住全诗情感的“面”,才能得出比较中肯的结论。

在《形影神》三首中,“形”“影”“神”分别就人的生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形”认为“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人活在世上应该要趁着年华及时行乐。

“影”以为“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既然人生有限,何不行善积德呢?“神”在及时行乐与及时行善中提出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观点,在世间心应无所牵挂,遇事淡然,结合序文“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可以明显感觉到陶渊明对道家思想的倾向:逍遥自在方是人生至道。

据史料记载,陶渊明家贫,多次出仕也因口腹之役,隐居后的他生活也没有改善,自耕自种。

他的几篇诗文中,透露了对儒家安贫乐道之精神的坚守,“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有会而作》)“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咏贫士》)“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饮酒》十六),或赞扬了颜回、黔娄、袁安等名士或有意以他们为楷模,坚持高洁的品德。

他贫(经济收入低)且穷(前途困顿),却依旧以古圣先贤为信念支持,撑起了当下的柴米油盐及失意怅惘。

可以说儒家是他的思想支柱之一,作为知识分子而言,陶渊明有自己的儒家价值观,这与上文谈到的几点思想综合构成了陶氏哲思的主体。

二、农耕之乐陶渊明笔下的农耕不同于白居易笔下“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酸,他是累并快乐着。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东晋诗人陶渊明素有隐逸诗人之誉,他的好友生前颜延之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沈约将他列入《宋书•隐逸传》,钟嵘又誉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将陶渊明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隐者”,即单纯意义上的隐士,然而结合陶渊明本人的身世经历及其思想发展历程,我们却不难看出陶渊明隐逸背后的许多真实的思想;人的思想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指挥人的行动,要了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必须深刻把握他的身世经历及思想历程。

陶渊明一生五十多载,有着四次出仕的经历。

纵观他的一生,虽无仕途上的大起大落,大痛大悲,却有着心路上的大苦大哀,大彻大悟;隐逸是他伟大生命乐章中一段哀怨缠绵的音符。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隐士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引起的;随着对立阶级之间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必然要从统治集团内部游离分化出一批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人物,于是散落江湖,山林,闲云野鹤,云游四海般的生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归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摆在所有知识分子面前的,无非两条路――出仕和归隐,即所谓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指的是这两种前途;历代的都有学而仕的文人,也都有解职归田的隐者;再加之乱世之秋动乱的魏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魏晋玄学家超然物外思想的宣传作用,更在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上的隐逸之风。

历代隐者大都是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败迹下来,不得以而为之的,他们心知事情早已无可挽回,便也纵情山水,所以自宽自慰。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陶渊明自幼便生活在一浔阳柴桑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这是他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乡土的故园。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陶渊明虽自幼家境不佳,但学习上却从来不曾放松;“少学琴术,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肿,北窝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正是在这样的环镜中,陶渊明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少年时代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一个胸怀大志,有“兼济天下”抱负的青年。

论陶渊明的隐逸心态

论陶渊明的隐逸心态

论陶渊明的隐逸心态摘要:从传统的意义上说,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是细细品读他的辞赋,我们可以发掘出在他隐逸的背后,隐藏着某些出世的成分,他的隐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逸,而是在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奋斗被挫败之后的一种自我转型和他原有的归隐山林志向的一种结合。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隐逸的心态从古到今,世人谈及陶渊明,一般都会称之为“隐逸诗人之宗”,以追求静谧安逸的远古社会,追求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宁愿辞官归隐,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来诠释其隐逸的形象。

但是如果通读《陶渊明集》,再综合考查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个人性格,我们就可以发现,事实并不完全是人们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另外一番景象。

陶渊明从辞官到隐居,实际上是一种大半出世小半入世的心态,或者说陶渊明并没有完完全全地出世。

一、从入世到出世——隐逸的原因对于陶渊明从入世到出世的原因,有必要从他的家庭背景和他的生平经历讲起。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匡扶晋室的大将军陶侃,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这样一个官宦家庭,虽然不是官宦世家,但是这样的家庭背景对于陶渊明的仕途发展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事实上陶渊明年轻的时候也是走上了从政之路的,而且他的志向高远。

其《杂诗十二首》之五写道“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固常在,骞翮思远翥”,其四写道“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由此看来,不论是在陶渊明年少时还是年老时,其志向都是超越四海的。

有了这样的背景加上凌人的志向,陶渊明就可以实现像韩信那样辅佐明君,实现自己“大计苍生”的理想,一展人生抱负。

确实,为此他始任江州祭酒,又做桓玄官吏,再做刘裕镇军参军、刘敬宣建威参军等等,在前后长达十三年的仕宦生涯中,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但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归结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这要归因于九品中正制。

我们知道曹丕时代为了取得士族的支持而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在那个南北分裂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九品中正”的取士制度,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官场格局。

浅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浅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浅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摘要: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也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被誉为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其开创的隐逸之风为历代文人所倾倒,本文旨在陶渊归隐田园的原因及其隐逸情怀进行释读。

关键字:陶渊明归隐原因隐逸情怀正文:陶渊明( 365- 427), 字元亮, 别号五柳先生, 晚年更名潜, 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阳柴桑人( 今九江市) 。

自古及今, 世人多论及陶渊明为隐逸诗人, 以追求静谧安逸、真诚无欺骗的古朴社会, 追求淡泊高远、身无外求的人生, 不肯沉浮应世, 而选择辞官归隐, 躬耕自励之路, 来注解其隐逸。

鲁迅先生更是誉其为“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一个真正甘于贫贱寂寞,没有理想,没有人生追求的“隐者”他也想到过在政治场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胸怀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但现实社会的黑暗,将他这个出自书香门第,博学多闻的才子击得粉碎。

矛盾之后,痛定之后,他最终选择“芳草田园”的生活了此一生,寻求内心的安宁与隐逸。

归隐原因一、本性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然的本性。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家思想较为明显,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职;他又饱读儒学经典,“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所以早年就有“佐君大业,大济苍生”的雄心,盼望建功立业,治国安邦。

希望同其祖辈一样在政治场上有所作为耀其门楣,也许正是由于在这样的“光环”下,陶渊明开始像其他的文人一样有着渴望出仕的情怀。

陶渊明追求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

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

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挂官归田。

他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隐逸,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

它包括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也包括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中深刻地体现了隐逸思想。

本文即旨在从陶渊明的诗作入手,探讨他诗作中所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之中。

陶渊明在其诗作《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僧坊门,转得太玄传。

我来几千里,遭遇艰难边。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他厌倦了政治斗争、官场争斗,选择了隐居归田,逍遥自在地享受山水之乐,从而实现了隐逸的理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之中。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生活的赞美。

例如《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他希望远离喧嚣的都市,远离纷扰的人世,而返璞归真,与自然相融相通。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他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之中。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表现出对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幸福的追求。

例如《归园田居》中“似修真太守,庶可解愁垂。

未若柳絮轻,偏似骖鸾翔。

”这些诗句体现了陶渊明对心灵自由、内心宁静的追求。

他认为,隐居归田可以解愁垂,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充实,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之中。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

例如《饮酒》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的隐逸人生态度,他认为,拥有一片安宁的家园,能够让天下寒士都得到庇护和欢颜,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处世原则。

陶渊明的诗作中深刻地体现了隐逸思想。

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以及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都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诗意追求和人生理想。

陶渊明研究

陶渊明研究

浅析陶渊明隐逸的缘由摘要:陶渊明,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钟嵘《诗品》)他的隐逸历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有人称其为“真隐”,也有人说他“假隐”。

无论如何,他的隐逸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那么,本文将从魏晋时代背景、魏晋世风以及古代隐士和周边人这三方面来阐述陶渊明隐逸的缘由。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的缘由一、动乱的时代仕与隐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常常要面对的人生道路。

出仕是绝大部分士人的理想,它不仅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实现修齐治平的崇高理想,真可谓是名利双收。

当然,隐逸也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它虽然能够使其向世人表明自身的独立立场,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但是,其代价是无视自身及家人的温饱,也就是说,隐逸若没有经济基础便会使生活陷入困顿不堪之中。

而在魏晋时期,士人对于仕或隐的选择更是困难。

这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从建安到晋末,社会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统一格局的不断破坏,以及各股力量的此消彼长,迫使出仕潜伏着更大的危险,士人稍不留心就会站错立场,引祸上身。

置身于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辞官彭泽、返家归隐。

其实,陶渊明并非没有过出仕的念头和经历,在其一生七十余载的光阴中,就有三十多年是几度出仕几度归隐的经历,且其可以说是少有鸿鹄之志。

这在其所作的《杂诗》(其五)中可见一般: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这首诗为陶渊明五十岁时所作,其诗不仅仅以及少壮时的四海之志,同时感叹中年、晚年的消逝和生命的忧患意识,在有限的生命中未能实现理想抱负而深感遗憾,并以此告诫后人。

短短一首诗,便浓缩了诗人一生的心境。

怀着修齐治国的大志,陶渊明数次出仕,相继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后因出身庶族受到轻视辞官回家。

又于安帝隆安四年(400)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但是,当时桓玄对东晋政权图谋不轨,不肯同流合污,写下了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一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隐士,他的隐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陶潜在他的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陶潜隐逸思想的代表。

隐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强调个人精神和心灵上的独立和自主。

陶潜一生都是一个隐士,他对隐逸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也深受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陶潜的隐逸思想是自然的。

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热爱。

他用他的笔来描述自然,用他的眼睛来感受和欣赏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性的体验来强调自然的独立和完整性。

其次,陶潜的隐逸思想是反传统的。

他反对封建传统和社会风俗,主张个人自由和表达。

他认为,传统社会的束缚和禁锢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自由,他主张自由思考和尝试,以开发个人的潜力,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充实。

第三,陶潜的隐逸思想是主张人文的。

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类的关怀和关注。

他用他的笔来描绘人类的喜怒哀乐,以及人类的内心情感和梦想。

他认为人类是一个整体,强调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互动和共生,倡导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最后,陶潜的隐逸思想是表达精神自由的。

他认为精神自由是隐士思想的核心,他倡导人们在个人信仰和精神的自由中寻找幸福和意义。

他鼓励人们去追求那些自由和富有灵性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被传统和价值观所约束和盘扣。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自然、反传统、人文和表达精神自由的。

他的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成为中国文化中隐士思想的代表。

陶潜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需求有许多共通之处,我们应该从他的思想中学习到对人类和自然的关怀,以及个人精神独立和自主的重要性。

隐逸君子陶渊明是怎样炼成的

隐逸君子陶渊明是怎样炼成的

隐逸君子陶渊明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四川和江西两省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陶渊明便是代表江西文学的第一人,他的诗文浑然一体,古今罕见,王国维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臻于无我之境的,是上上之诗。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在士族清淡玄理和玄佛合流的背景下开创了田园诗派,给诗歌创作带来一股乡村清新之风,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思想上都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字:田园;现实生活;隐逸一、陶渊明的出身陶渊明,名潜。

浔阳柴桑人,及今江西九江人(与笔者是老乡)。

曾有学者说过“诗人的不行是文学史上的大幸”。

陶潜亦有他的不幸。

他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里,曾祖父陶侃和祖父都曾做过大官,父亲据传也做过县令一类的小官,但在陶潜幼年的时候就去世了,“于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蕴喜。

”①可见他的父亲性情恬淡,不看重仕途得失,抱一种比较超脱的人生态度。

他的外祖父孟嘉,出身仕宦之家,虽出仕,却始终保有一种旷达不羁的名士风度。

陶渊明称赞外祖父“冲默有远量”、“温雅平旷”②。

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潜的先代对他后来的隐逸产生了不可少的影响。

东晋时期门阀制度和门阀观念都十分强固,陶潜作为陶侃的后代,虽然也说得上是出身勋贵名门,但并非世家大族,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并不能跻身于占统治地位的士族阶级。

据载,陶侃虽一时位高权重,却仍因出身寒微而被士族阶级的人讥为“小人”,再加上到陶渊明时家道中落。

故从他的出身来看,在哪个士族统治的门阀制度下,是得不到社会的重视的。

二、陶渊明的思想(一)各家思想对其影响1、玄学和道家陶潜所处的时代,玄学和道家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他自然会受到熏染。

但他亦能接受其积极思想而摈弃消极思想:吸收道家清净无为而摈弃行为放纵、颓废空虚。

陶渊明受魏晋玄学的思想的影响,远不止简单的将儒家思想道家化,而是表现在他生活创作的各个方面。

他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之心昭然而显。

他所追求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状态和变化,适心任性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陶渊明的诗文与高洁的人格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称赞,这与他儒道杂糅的思想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他的诗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田园世界,他的人生与心路历程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后代作家更是从他那里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力量。

可以说,陶渊明为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开了先河。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风气;理想Abstract: The poetry of Tao Yuanming and noble character at the time for people to praise, this and he and mixed thoughts and life experience are inseparable.His poems for people to describe a look attractive pastoral world, his life and experience for later reference, the descendant writer is more from him to find spiritual strength.Can say, Tao Yuanming is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n Key words: Tao Yuanming; Hermit ethos; Ideal【正文】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与黑暗官场不合作,蔑视功名利禄而隐居田园体昧清闲的,历代不乏其人。

但是能够忍冻受饿,竞至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宁可去向人家乞食,也决不回头,直至老死田园的,却除了陶渊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也体现在恬淡自然的诗文之中,所以梁启超曾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相接触的,只有阮步兵和陶渊明,而陶尤为干脆鲜明。

”后世众多文人对陶渊明极为佩服,心仪而神往。

苏轼晚年也曾“自托于渊明”,并作《和陶诗一百二十首》。

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近人朱光潜先生则说:“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

”可以说,中国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史或阅读史,也是他们的自我想像投射的历史,而贯注其中的就是由酒、诗、田园、山水等因素烘托出的作为隐逸者的陶渊明形象,以至于鲁迅先生说,陶渊明“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内容真切,形象明朗,语言质朴,凝练而韵味深长。

发自肺腑的真情实语,随处可见。

绝无为文造情,无病呻吟之流弊。

我国古典田园诗的开创,之所以能在陶渊明手中得以完成,有时代政治的原因。

更有陶渊明个人的心理原因。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

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旱已具有豪放、侠义的色彩。

作者曾反复吟咏:“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应该说,一个人对往日美好事物的追忆,常常就是对现实处境不满的一种曲折反映。

作者强调自己年轻时寄身事外、委怀琴书的生活。

实际就表达了他对迫不得已出仕的自我谴责,对即将到来的周旋磬折、案牍劳形的仕宦生涯的厌恶。

这一点在他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中尽显无遗。

在这一理想社会中,以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富于人性、忠于传统为特质。

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根本否定。

当时的社会,充满阴谋、篡夺、屠杀、战争,广大农村,民不聊生。

陶渊明躬耕都难得温饱,一般农民状况可想而知。

没有对时代的感愤,对社会的反省,对人民的同情,绝不可能有这一理想的产生。

桃源理想,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更重要的成因是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她汲取了《礼记·礼运》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思想,而扬弃了其“选贤与能”孙之成分,汲取了《老子》“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思想,而扬弃了其“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及“绝仁弃义”之成分。

她甚至还吸收了魏晋以来从阮籍、嵇康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终于自成一片新天地、新境界。

陶渊明热爱自然,这是人所共知的。

他在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

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

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

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境界的实现。

陶渊明“任真自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对他的中肯评价。

陶渊明的“任真”,让他可以毫不隐瞒地向人们展示他的心灵世界,他心中的犹豫、矛盾、痛苦、彷徨,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一个写“心”的过程,在其120多首诗中,有近40处写到“心”、“怀”、“愿”等字。

如“称心易足”、“心念山则居”、“心远地自偏”、“何以写心”、“乃不见我心”、“但使愿无违”等等。

他用诗歌真实而诚恳地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

也让我们可以直视他的内心世界。

陶渊明田园诗的优秀之作,几乎都是创作于时断时续的仕宦生涯之后的隐居生活中。

如《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等。

在这些作品中,他把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对自由的赞美融为一体,道出了一个经历了官场和田园生活对比的睿智者的内心体验。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鱼和鸟都是自然界中自由的象征,他以达人的眼光从网裁之鱼罗制之鸟身上看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处境,终于选择了归隐躬耕。

但是,退隐后的陶渊明内心并不平静,他要不时地平衡调节自己的心态,而这一调节器就是田园生活。

所以,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歌咏赞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调适过程,以此来坚定自己隐居守志的信念。

一方面,他歌咏古代的贫士、隐士,鼓励自己,如他诗中经常出现的长沮、桀溺、荷蔡翁、绮里季等,都是他心中的隐士榜样,荣启期、黔娄、袁安、张仲蔚、黄子廉等则都是他心目中有品格贫士的典范。

“何以慰吾怀。

赖古多此贤”,这些人在精神上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也给了他坚守自我信念、不断从中获取走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的力量。

另一方面。

他通过饮酒来祛除百虑,增强信心。

陶渊明写过“止酒”诗,但深知自己“止酒情无喜”。

所以,在“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的隐居日子里,只要有酒,他就“无夕不饮”。

可见他在心理上对用酒解除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已经有了依赖。

同时,他还不时地通过比较权衡田园和官场生活的利弊来坚定自己的信心。

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将“四体诚乃疲”与“庶无异患干”相比,《感士不遇赋》中将“宁固穷以济意”与“不委屈而累己”相比。

在身体疲惫物质贫乏与遭受异患委屈累己二者之间,他宁愿选择前者。

他常告诫自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从陶渊明多次在诗中表示的这种希望自己能固守隐居的愿望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此外,陶渊明还倾心于从田园风光中寻找美感,在情感上为自己找寻固守理想的理由。

他努力找寻田园景色清爽宜人的一面:“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由于心性得到了自由解放,他常常禁不住把自己的这种情绪移射于客观事物上,与自然浑融为一,赋予它们和自己一样愉悦的情感成分。

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微风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良苗怀新,众鸟有托的欣喜,伴随微雨的好风,可以说都是陶渊明一厢情愿的心理作用。

陶渊明还潜心体验田园风情的淳朴真挚:“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无需客套,无需介绍,田父的爽直让经历了官场中敏感复杂的人事纠纷的陶渊明感到耳目清新,他与田父们有酒共享,融洽相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务农各自归。

闲暇则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如此爽心宜人的田园风光和淳朴自然的田园风情,无疑增加了陶渊明隐居的决心。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创作,是他为固守隐居的志节而进行内心斗争时,调节心理平衡的结果。

从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回到田园,田园生活代表着情感的淳朴,生活的简单,心灵的自由。

在古代士农工商这四种主要的职业或身份的划分中,唯有务农是最贴近自然,身心最少受到约束的。

田园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从一般意义上说,凡是人皆有这种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潜意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这种潜在的欲求有时不得不屈就于某种物欲的力量。

向往自由是人的天性,对高官厚禄的追求也是人的一种本能。

但当二者发生矛盾,不能和谐统一时,选择就是不可避免的。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就为人们提供了这种选择的范例。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情感,经过历史的沉淀,再被后代诗人重新承继后,就变成封建时代士人阶层的一种可以世代相传的观念。

这一观念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进入士人阶层的无意识领域,变成了他们对待田园生活的一种潜在情感。

田园遂已成为一种文化或心理的符号,从而对仕途之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从唐代的第一个田园诗人王绩到后来的孟浩然、王维,再到宋代的苏轼等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陶渊明的影响。

王绩作为陶渊明之后唐代的第一个田园诗人,他的田园生活道路的选择就较为容易了。

因为在王绩之前,无论是为人还是为诗为文,都有陶渊明做他的先驱。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为王绩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借鉴,他无需再重复经历陶渊明那时隐居田园的心灵斗争,所以王绩隐居田园后,就不再忍受心灵自由和物欲满足之间的折磨。

因此,与陶渊明相比,王绩的田园诗中就少了些深刻的人生思考,多了些闲适和自在。

而孟浩然选择了先隐居后求仕的道路。

陶渊明因为隐居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使他成为后代文人的楷模。

所以,孟浩然也选择隐居,为他将来人仕做准备。

他的生活经历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佳作。

王维的隐居与陶渊明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经历了官场生活,了解了官场生活的黑暗以后,做出了隐居的决定。

只是,王维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前人的中隐之路。

中隐也使王维的田园诗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美学境界。

而苏轼归田退隐的愿望,则几乎贯穿了他出仕的全过程。

综观其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曾多次试图买田:如在湖州,《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子由二首》日:“腴田未可买。

穷鬼却须呼。

”前句下自注“本欲买田泗水上。

今已不遂矣。

”之前在徐州,因深感自己的个性“难与人合,甚于世事”,故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欲“渐谋归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