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课例

合集下载

包公审驴--课例

包公审驴--课例

包公审驴教学课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多种形式的读文,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2、借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抓住关键词句,多种形式的读文,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2、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

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一个小小问题吗?生:可以。

师:听好,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黑木炭,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什么?生:包公。

(师:板书“包公”)师:课前让同学们查阅料,了解包公,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有关“包公”的资料)师:同学们对包公有了这么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

(师板书:“审驴”)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理念: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导课由学生熟悉的运动员图片和问题导入,切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精读品悟奠定了基础。

】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后,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结果怎么样?师: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

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

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

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

学情分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

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

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个问题:知道哪些含“马”的成语?“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说出了动物什么本领呢?(生:马有认路的本领)认路的本领除了马,还有吗?师:对,驴也有这种本性,在宋朝的时候,包公就运用了驴的本性破获了一桩离奇的案件。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标题】:包公审驴说课稿【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包公审驴的说课稿。

包公审驴是中国传统故事中的一个经典故事,通过包公审判驴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包公公正廉明、聪明睿智的形象,同时也传递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本次说课将从故事背景、故事情节、故事主旨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一、故事背景包公审驴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包拯是一位有名的官员,他以公正廉明著称。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贪婪的驴贩子,他为了牟取暴利,将一匹瘦弱的驴卖给了一个农民。

农民发现驴非常虚弱,于是将驴带回家中养肥。

驴贩子得知后,前去索要驴子,但农民不愿意归还。

于是,驴贩子将农民告上了法庭,请求包公审判此案。

二、故事情节1. 包公审案的开始包公听取了驴贩子和农民的诉讼,并决定审判此案。

他要求农民将驴带到法庭,并命令驴贩子将驴的脑袋割下来,放在一旁。

2. 包公的审判包公首先让驴贩子将驴的脑袋放在地上,然后让农民踩上去。

农民踩上去后,包公问他感觉如何,农民回答说感觉很软。

接着,包公让驴贩子也踩上去,驴贩子踩上去后,包公问他感觉如何,驴贩子回答说感觉很硬。

包公通过这个实验,揭示了农民养驴的辛苦和驴贩子的欺骗行为。

3. 包公的判决包公判决农民胜诉,并责令驴贩子赔偿农民的损失。

驴贩子无法接受判决,愤怒地离开了法庭。

三、故事主旨通过包公审驴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包公公正廉明、聪明睿智的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欺骗行为最终会被揭穿。

同时,故事也传递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教育人们要诚实守信、勇于维护正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学生能够了解包公的公正廉明形象,理解故事中传递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授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勇于维护正义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意识。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包公审驴》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包公审驴》教案请关注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包公审驴》教案【一】一、导入新课1.擦掉“福尔摩斯(柯南)”、“马”。

今天,我们要讲的小故事,就是和“包公”、和“驴”有关。

2.那“包公”和“驴”又有什么联系呢?(先写“申”,一起案件里都有申诉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告”,当然也要有“被告”了。

在一间屋子里,也就是过去的衙门里,解决原告和被告的纠纷,也就是“审案”了。

把字补充完整。

)3.读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觉?(奇怪、有趣,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呢……)那好,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小故事。

二、初读概括1.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影响大家阅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2.那我们就一起读读这个故事,看到底讲了个什么事。

(师生读)3.谁来说说讲了个什么事?(学生概括,师指导)4.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再精练一些,能不能给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调换驴〈如果说“丢驴”就加以引导〉——告驴——审驴——找到驴)5.质疑: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你觉得奇怪,或者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说一说!(随机板书)三、细读探究(一)引导略读“调换驴“部分1.在学习上即使有一点疑惑,咱们也千万不能放过,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刚才,为什么说“丢驴”不准确呢?2.既然没丢,好坏还有一头驴,干嘛要去“告驴”呢?(两头驴相差太大、唯一的财产)⑴差别有多大?(学生读书比较)⑵差别再大不就是一头驴嘛,万一告到公堂又找不到那多丢人呀?(理解“唯一“的财产)3.顺势引导、朗读:难怪王五会有那样的反映……谁想读读王五的表现?想想王五当时的心情!什么心情?再读。

小结:原本荒唐的事,细细分析起来,有时倒也顺理成章。

就这样,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摆在了包大人面前。

(二)学习“审驴“部分1. 刚才,大家对“审驴”的部分也颇感兴趣,有的还有疑惑。

咱们像小侦探一样也仔细分析分析好不好?提出要求:包大人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你不懂的问题,发现了先自己想想能不能解决,能解决的话一会儿可以考考组里的同学;不明白也不要紧,小组里其他同学思考完之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集思广义能不能解决。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包公利用智谋,帮助穷人刘五把被换的驴找回来的故事。

其中,包公的做法简单,只是关驴、打驴、放驴、跟驴,人们很自然地不理解包公的做法,这给故事带来了悬念,也促使人们将审案过程看完。

要想理解包公这个人物,当然还得从他的做法入手,同时紧扣群众心理,形成强烈反差,最后恍然大悟,领略包公的足智多谋。

故事最后没有赞美包公的聪明才智,但相信看了这个故事的读者都会对包公赞赏有加,所以这是练笔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这个年段的孩子,朗读、识字基本没有问题,而批注笔记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关键在于没有体会,所以无从下手。

本课考虑就以指导写批注笔记为主,以此为难点,逐渐培养孩子写批注笔记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抓住包公的命令,结合驴的样子,形成反差,感悟包公的足智多谋。

(重点)2、引导学生注重自身感受,写批注笔记并进行适当修改。

(难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透过这个故事,明白聪明要用在正确的地方。

四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刘五告驴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板书课题,直接引入:包公审的驴是哪儿来的?刘五为什么要告这头驴呢?生:这头驴是被小偷换了后的瘦驴,刘五找不到被告,只好把这头驴告上公堂。

2这个案子里既没有被告,也没有证人,只有一头不会说话的驴,包公又是怎么审驴的,从而把小偷找到的呢?今天我们就走入公堂。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了解审案过程1快速浏览第3—11自然段,找找包公依次下来几道命令?分别是什么?用①②③等序号标出来。

生浏览相关段落,老师抽查学生标注情况并给予指导。

2汇报交流:并试着用简洁的几个字概括这几道命令的内容。

师提示孩子们:听其他孩子汇报的时候,注意对自己的批注进行修改补充。

第一处老师稍做指导:这道命令在对驴怎么样?(关驴)生依次汇报并概括出后面三道命令:打驴,放驴,跟驴。

师提示孩子们:批注还可以把这些简洁的概括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让我们再读的时候一目了然。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标题】:包公审驴说课稿【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包公审驴”的说课稿。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趣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包公的正直和公正,以及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故事背景、故事梗概、故事主题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故事背景】:包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官,他以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而闻名于世。

而“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发生在包公担任开封府知府时的一个冬天。

【二、故事梗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人将一只驴偷走了。

村民们纷纷向包公告状,希望他能找回被偷的驴。

包公于是下令将全村的驴都带到府衙前,要求所有的驴排成一列,然后一个个进行审查。

包公仔细观察每只驴的特征,终于发现了被偷的驴。

原来,偷驴的人在驴的耳朵上割了一个小口,以掩饰驴的身份。

而包公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这个细节,成功地将驴归还给了原主人。

【三、故事主题】:这个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是正直和公正。

包公作为一位法官,他不畏权贵,不受财富的诱惑,始终坚持以公正的眼光审视案件。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辨别,发现了被偷驴的真相,还原了事实的真相,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稳定。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公形象,以及他的正直和公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和辨别细节,发现事物的本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公正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包公的形象和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理解故事中的细节和主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正直和公正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场,引发学生对包公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详细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梗概,重点突出包公的正直和公正。

包公审驴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包公审驴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1
2
3
4
5
6
7
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 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 明状况,立刻沉下脸,大喝一声说:“好大胆的 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 耕牛?”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 老诚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因此 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
解读题目,提出疑问
• 包公为什么要审驴? • 驴子不会说话,他如何审驴的? • 审驴的成果又如何呢?
• 读准字音:
• 挣( zhèng )钱 辔( pèi )头
• 听差( chāi ) 耷( dā )拉
• 圈( juàn )栏
懊( ào )恼
• 惊恐失措(cuò)冒( mào )名顶替
1
2
3
4
5
•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 要用劲打!”
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 计谋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 放
哪就上哪。”
这句话阐明包公懂得毛 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 把握能抓到偷换毛驴的贼。
1
2
3
4
5
6
7
包公:
足智多谋、从容冷静 知识渊博
思维延伸
本文中除了包公使用了计谋, 尚有谁也使用了呢?成果如何呢?
1
2
3
4
5
6
7
你从这两段描写中读懂了什么?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阐明王五是在万般无奈的状况 下,才到衙门状告毛驴的。
1
2
3
4
5
6
7
急 刘五惊恐失措,东奔西
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 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气又 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 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懂 得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 头瘦弱的驴。

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包公审驴》讲述了刘五用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智谋》中的一篇主题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即刘五用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找到驴”三个部分。

而包公审驴部分是本文的重点。

在包公审驴的过程中,包公巧用计谋,对于疑难案件从容应对,凸显了包公的足智多谋。

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

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行的。

二、学情分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

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通过三次阅读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熟知故事大概意思。

从而体会包公断案出神入化,足智多谋。

四、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包公审驴》,使学生能够理解包公的廉洁公正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故事情节,并提取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包公审驴》的文化内涵,分析故事中包公的品德和思想。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故事情节,并提取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你们知道包公是谁吗?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清官。

他以廉洁公正、为民除害著称。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关于包公的故事。

第二步:讲述故事情节1. 展示故事《包公审驴》的图片。

2. 读短文《包公审驴》。

第三步:理解故事1. 提问:故事中包公审判驴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包公审判驴是为了惩罚残害人民的驴贩子。

2. 提问:你认为包公是否正确地审判了驴贩子?学生回答:是的,驴贩子应该受到惩罚。

3. 提问:包公的品德和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生回答:包公廉洁公正,勇于为人民伸张正义。

4. 引导学生讨论:包公审判驴的故事中蕴含了哪些道德教育?学生回答:故事中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正义勇于为人民服务。

第四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故事1. 提问:为什么包公会审判驴贩子而不是直接惩罚驴贩子?学生回答:包公通过审判驴贩子来表明自己为公正和廉洁的形象,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合法合规地进行交易。

2. 提问:驴贩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道德规范?学生回答:驴贩子欺骗消费者,违反了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第五步:小结1. 总结故事中包公的品德和思想:廉洁公正、为人民服务。

2. 总结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正义勇于为人民服务。

第六步:拓展延伸1.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他们是包公,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会做何选择?2. 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属于自己的《包公审驴》的场景。

小学语文《包公审驴》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包公审驴》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包公审驴》教学案例
《包工审驴》是一个智慧的断案故事。

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镇上掉包,他无赖将驴告上官府。

包工利用驴能识途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课文很有意思,学生也很有意思。

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己思考分析包工为和要如此审驴,并让学生大胆质疑,思考文章中还有自己不明白之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课堂中兴趣昂然,在感受的课文有趣的同时,更是对包工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学生兴趣高涨的时候,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除了包工使用了计谋,还有谁使用了计谋?”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小偷”。

接着我又问:“为什么包工的计谋能成功,而小偷的计谋回失败呢?”学生思索了良久:有的说“小偷没包工聪明。

”有的说:“小偷忽略了驴能识途的本能。

”有的说……
学生没能从思想上明白课文的含义:聪明要用在正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计谋。

为了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含义,我调整了我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立刻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这篇课文所揭示的中心是将计谋用在正的方面,而且课文中出现了要揭示的中心。

在学完了这篇课文之后。

我在让学生看小偷的计谋为什么不能成功。

学生一下恍然大悟:原来是学生没有将计谋用在正的方面。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包公审驴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学生能够了解包公的廉政公正、公平裁判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公正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包公审案的视频,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包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吗?你们觉得包公是怎样审案的呢?【学习主体】1.第一课时(1)学生朗读《包公审驴》故事,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语速和语调。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包公审驴》这个故事中包拯的公正裁判和廉政品质,并带领学生总结出包拯的优秀品质。

(3)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总结】1. 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次小结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谈谈自己对包拯的认识和理解,并感悟包拯的公正和廉政品质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2. 布置阅读《包公审驴》故事的家庭阅读作业,并要求学生向家长讲述包拯的故事。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朗读表现、小组讨论表现等,评价尊重和鼓励每一个学生。

2. 作业评价:针对学生的小短文和家庭阅读反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教学资源和环境:1. 视频资源:包公审案的视频或包拯人物相关视频。

2. 教室环境:课堂中需要准备好学生阅读故事的书籍和学习海报的制作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顺利地完成了对《包公审驴》故事的学习,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积极性和合作性,对包拯的公正和廉政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和包拯的形象,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正义和公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

《包公审驴》优秀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优秀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优秀教学设计《包公审驴》优秀教学设计《包公审驴》优秀教学设计《包公审驴》教学设计1课前谈话:师: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断案高手。

听说过包公吗?包公,名叫包拯。

他断案如神,因此人们都叫他包青天。

因为他脸色比较黑,民间还给他一个绰号,“包黑炭”。

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课堂教学:一、导入刚才我们了解了断案如神的包青天,想看看他是什么样子吗?这就是影视中包青天的形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包公断案的一个小故事,题目叫做《包公审驴》。

教师写课题,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审”,解释驴。

齐读课题。

二、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着重板书。

三、初读:1、下面你最想干什么?好了,好的,在读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咱们看谁读的又准又快?下面开始读吧。

读完的请举手,能通顺的读下来的请把另一只手也举起。

2、和时发现难点也是学习的好习惯,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觉得哪些段落不是很好读?(引导学生重点读,随机提示吭的写法,衙役的写法)3、引导:这个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哪些角色?(王五、包公、衙役、群众、驴)地点也有变化(市镇门口、公堂、田庄小偷家)谁来简要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四、重点精读。

1、你觉得哪个地方最精彩?找到这一局部,一开始出场的是谁?2、王五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来读。

王五的惊慌失措、又气又恨、烦恼极了。

惊慌失措的王五来到大堂上向包公诉苦:……看看这头毛色难看的瘦驴,王五又气又恨,他说:……想到自身如同宝贝似的驴,烦恼极了,他看到了包大人如同看到了救星,不由向包大人倾诉道:……3、包大人听了王五的申诉之后,是怎么做的?投影出示:包公了解了案情……指名读这句话。

注意把包公的表示读出来。

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场景。

你觉得包公怎么样?生气,威严,严肃。

指名读。

他为什么这样?教师范读。

分角色读这一局部。

4、教师采访:包公你为什么下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命令?饿驴?(足智多谋)5、衙役们有什么表示?看出什么来?6、人们呢?投影出示。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想象力,描绘故事中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包公的公正无私,学习他的品质。

(2)学会关爱动物,珍惜生命。

(3)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3. 人物性格特点的描绘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故事文本《包公审驴》。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包公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包公的兴趣。

(2)展示《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生字词卡片,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细节描写(1)学生选取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进行细节描写。

(2)学生互相展示描写成果,进行评价。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包公的公正无私,学习他的品质。

(2)引导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

(3)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复述故事情节给家长听。

(2)学生书写课后日记,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展示其他关于包公的故事,如《包公断案》、《包公审鬼》等。

(2)学生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故事中包公的形象和特点。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列小标题。

2、抓住包公的语言、动作、神态,通过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难点: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总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时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然后自己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

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出示重点词句,能清晰简洁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为他们的个性朗读打开通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你们觉得包大人特别吗?特别在哪儿?生:很黑……师:你们有看过关于包公的电视或书吗?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刚正不阿大公无私……2、包大人不仅样子很特别,他审起案子来也很不一般。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包公审驴》,去深入地体会包公审案的高明之处。

师:刘五有一头怎样的驴?他是怎样对他的那头驴的?生1: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师:可见刘五是非常喜爱那头驴,街坊邻居们也特别羡慕,我们可以从一句话里看出,是哪一句呢?(课件出示)生齐读: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师:你们能体会到街坊邻居们的心情吗?读出来吧!抽生读、比赛读、全班齐读过渡:所以。

当家里唯一的财产——宝贝似的驴被换了,刘五的心情会怎样?到文中去找找能表现刘五心情的词语,勾下来。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惊慌失措又气又恨懊恼极了)刘五因为没法找到小偷,于是无奈之下便把瘦驴告上了公堂。

师:试想现在你就是刘五,师引读:a、惊慌失措的刘五来到大堂上,向包公诉起苦来:生齐读:……b、看着这头毛色难看的瘦驴,刘五又气又恨,他愤怒地说到:生齐读:……c、想到自己的宝贝驴被换了,刘五十分懊恼,看到包大人如同看到救星他不禁向包大人倾诉道:生齐读:……师:刘五此时除了愤怒,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又会对包大人说什么呢?拿起手中的笔,接着刘五的话写在书上吧!抽生说说:痛苦、绝望但又满怀希望……【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了解故事的起因,并深刻地体会刘五痛惜的心情。

教育优秀课例分享:探究如何将《包公审驴》融入教案的编写过程中

教育优秀课例分享:探究如何将《包公审驴》融入教案的编写过程中

教育优秀课例分享:探究如何将《包公审驴》融入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课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包公审驴》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故事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何将《包公审驴》融入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寓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语文素养,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故事梗概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匹驴子,它长得十分肥壮,被主人毒打,结果跑到了包公的官府。

包公询问了驴子的主人,主人指责驴子偷吃稻草。

包公将驴子带到稻田中,一边对主人施以鞭刑,一边让驴子在稻田里走,结果发现驴子并不偷吃稻草,而是因为着凉躲在稻草里取暖。

包公皱起眉头,劝主人不要再毒打驴子,要善待动物,让驴子回到原主人那里。

二、课例设计1.引入环节为了让学生理解故事的背景和内涵,可以设计一个引入环节,让学生看一张画面,画面是一匹驴子被主人残忍地毒打,引导学生分析主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引发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和反思。

2.教学过程(1)了解故事背景:简单介绍故事的起源和作者的背景,主要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阅读与理解故事:让学生认真阅读《包公审驴》,并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

1)故事中驴子的性格特点是什么?2)主人为什么要毒打驴子?3)包公是如何审理此案的?4)该故事想要表达的道理是什么?(3)情感教育:利用图片、幻灯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驴子被毒打的画面,可以展示打动物的行为并引导孩子善待动物。

(4)课文背诵: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包公审驴》进行背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以后的文学作品阅读打下基础。

三、课后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故事和寓意,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和了解包公的生平事迹,以及一些有关动物保护和爱护的知识,进行课外拓展。

如看有关“动画片”“科普知识”等资源,或用创意方法制作“PPT”,“动画”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包公审驴》北师版原文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包公审驴》北师版原文及教案

《包公审驴》北师版四年级下册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包公断案的公正无私。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包公的公正无私。

2.教学难点:分析包公审驴的过程,理解包公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生字词卡片3.多媒体教学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包公吗?他是一位怎样的官员呢?(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教师给予评价。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包公审驴的故事,请同学们说一说,包公为什么要审驴?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包公审驴》,谁能复述一下课文的故事情节?(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包公审驴的过程,理解包公处理问题的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评价。

(三)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包公,你会如何处理这个案件?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课下阅读有关包公的其他故事,了解他的事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包公的公正无私,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做事要公正、公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包公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

通过课堂活动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课文教师提问:“包公是如何判断驴的主人的?”学生回答:“他让驴跑,看驴认主。

”教师追问:“为什么包公选择这种方法?这样做到底公正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包公利用了驴对主人的亲近感,这是一种非常智慧且公正的方法,因为他相信真正的驴主人会得到驴的回应。

包公审驴___教案

包公审驴___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包公,导入新课几百年来,在我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包公”姓包名公吗?(包拯)“公”是古时对人的尊称。

你们对包公有哪些了解?(生交流有关“包公”的资料,一学生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出示课件)这就是影视中包青天的形象。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包公审驴》的故事,去了解他是如何断案的。

请看老师写课题。

注意“审”字的写法,了解驴能识途的特点?。

)二、依题质疑,初步感知师:一起读课题。

读了题目之后,你们头脑当中有什么疑问?(包公到底是怎么审的驴?包公为什么要审驴?结果如何?)师:这几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够解决。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故事,看看包公审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咱们就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开始吧!师:读完的同学请找一找有没有难读的地方,难读的字,找出来多读几遍。

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难点,也是学习的方法。

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质疑,并引导学生释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看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多。

那么在这个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呢?(包公、刘五、瘦驴、王朝、马汉、小偷、热闹的人、衙役们。

)随机理解“衙役”及其写法。

2、看一看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不是在一个地方?(市镇门口公堂田庄)3、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课文分段,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五的好驴被偷换成一头瘦驴,他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巧妙地抓住了小偷,找回了好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公审驴教学课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多种形式的读文,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2、借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抓住关键词句,多种形式的读文,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2、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

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一个小小问题吗?生:可以。

师:听好,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黑木炭,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什么?生:包公。

(师:板书“包公”)师:课前让同学们查阅料,了解包公,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有关“包公”的资料)师:同学们对包公有了这么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

(师板书:“审驴”)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设计理念: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导课由学生熟悉的运动员图片和问题导入,切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精读品悟奠定了基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师:看了这个题目后,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结果怎么样?师: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看谁能够将课文读通。

2.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生读书,师巡视。

3.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那就有六要素,请大家按照串联要素法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好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课文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

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

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就能将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真是不错。

【设计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此环节,老师是教授学生基本的学习技能,并运用到具体的学习中,这落实了学生的“双基”教学。

】4.做提纲笔记,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将故事的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师:本文中的毛驴是举足轻重的,那你能围绕着毛驴用小标题的形式给本文列个提纲吗?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相机板书:换驴------- 审驴-------- 得驴三、自学释疑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引导学生略读这一部分。

)师:包公为什么审驴?生:因为驴被换了。

(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毛色难看”;“惊慌失措”……)师:王五的好驴被被换成了难看的驴,你能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吗?生:王五的驴“毛色发亮”;“这头驴是王五的唯一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被换的驴“毛色难看”(2)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师:同学们想一想王五这么好的一头驴他的心情会怎样?可是被换成那么难看的一头驴,他的心情又会怎样呢?生:原先是又喜又乐,后来是又气又恨。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师:对,你太了解王五的心情了,他原先是又喜又乐,后来是又气又恨,那同学们能读出王五的驴的优点,以及他的高兴,再读出被换驴的难看和王五的又气又恨吗?谁来试试?抽生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设计理念: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教学中,老师带来学生角色转换,带着感情读,这样入情入境地读,才能使学生与文本心灵相通。

】2.疑问二:怎样审驴?(引导学生精读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出了王五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王五怎么办?生:将驴告上了法庭。

师:对,王五将那头难看的驴告上了法庭,包公是怎样审理的呢?请同学们读3-9自然段,同学们可重点抓住包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来读,来体会。

(2)做批注。

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2)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快速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很聪明。

师:停,先看第三自然段,谁想交流包公的表现。

生:“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快速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很聪明。

②“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当学生交流到这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包公威严、胸有成竹、沉着的语气,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师:读这部分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读出包公的什么?生:读出包公的威严,遇事冷静,胸有成竹,足智多谋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一部分。

抽生读。

师:你读出了包公的威严,胸有成竹,遇事冷静,足智多谋。

③“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神奇,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④“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果断,成竹在胸。

学生注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3)小结“包公审驴”这一部分。

学生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怎样评价他。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设计理念: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此部分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默读、轻声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老师指导学生多思,多想,多说,让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去理解文中人物的内心感受,并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以情品读,以读促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4). 同学们,你们觉得审驴部分有趣吗?咱们把它排成小课本剧怎么样?课件提出要求:送大家一把金钥匙“你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小演员”①小组里协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②找到自己的对白,画下来,读通顺。

③联系上下文和人物的心情,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

④可以加一些动作和道具吗?那就锦上添花了!“大胆上台吧,你是最棒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5)、学生排练、表演,随机总结。

【设计理念: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学生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疑问三:得驴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师;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

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生:捉住了。

师:你知道包公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吗?生:利用毛驴认得路的特点,在它又饿又痛的情况下一个劲地往主人家跑,就找到偷驴贼。

4.总结全文(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

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

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要谋是正当的。

)(2)表演课本剧。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设计理念:语文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关怀。

教学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方面,而是由浅入深,逐步走进文本的精髓部分。

注重知识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问题难易适中,照顾到了后进生,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四、作业布置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下节课我们开个“智谋故事会”。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设计理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

”这个环节积极使用教材,并努力凭借教材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并努力超越课堂的局限,使学生学以致用,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读与写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附板书:包公审驴为什么审怎样审结果怎样(起因)(经过)(结果)换驴----------------- 审驴-------------- 得驴教学反思:本文教案设计主要体现激发学生质疑——想读,引领学生自主释疑——要读,指导学生会读这一特色。

1.激发学生质疑,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读的欲望。

2.放手自学,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指导精读重点部分,学生获得阅读感受与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深入读的愿望被调动。

3.指导学生会读。

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突出重点内容,教师做画龙点睛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与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查漏补缺。

其次,精读与粗读相结合,通过抓住主要问题,结合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法得当,阅读方法进一步得到巩固。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