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
2024年度电除颤术课件
2024/2/3
13
患者病情评估及心电图分析
评估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脉搏等 生命体征,以确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 电除颤。
病史了解
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是否有心脏疾病 、电解质紊乱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 因素。
心电图分析
通过心电图机监测患者心律,识别是 否存在可除颤心律(如室颤、无脉性 室性心动过速等)。
呼吸抑制
电除颤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 况,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支持
。
心律失常复发
电除颤后应继续监测患者心律 情况,如有复发及时处理。
2024/2/3
7
02
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方 法
2024/2/3
8
常见电除颤设备类型与特点
2024/2/3
手动式电除颤器
01
需要医生或急救人员手动操作,适用于医院、急救车等场所。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02
可自动识别患者心率并给予电击,适用于公共场所及非专业人
员使用。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03
植入患者体内,可自动监测心率并进行除颤,适用于高危患者
。
9
设备组成部件及功能介绍
电极板
用于传递电流至患者胸 部,有成人和儿童两种
规格。
2024/2/3
能量选择器
用于设置除颤所需的能 量大小。
2024/2/3
瞳孔反应检查
检查患者瞳孔对光反射等反应,以 评估神经系统受损程度。
肌力评估
对患者肌力进行评估,以了解神经 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恢复情况。
26
效果评价方法及标准
生存率评价
统计患者经过电除颤术后的生存率,以评估 治疗效果。
电除颤原理
电除颤原理
电除颤原理是指利用直流电或者交流电对心脏进行电击,以恢复其正常的心律。
电除颤一般应用在心脏停止骤停、室颤或心室扑动等严重心律失常的病情中。
电除颤的原理是通过电击使心脏回到正常心律的节奏。
在室颤或心室扑动时,心脏的心律异常,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至全身,导致人体器官缺氧。
电除颤通过电击的方式,将强大的电流传递到心脏,使心脏肌肉瞬间收缩,目的是使心脏重置为正常的心律。
电除颤的电流强度通常在200至500焦耳之间,而电流的传导需要通过贴在胸部的电极实现。
电击时,一般会有一个特定的电击序列,先选择低能量电击,如果不成功再逐渐增加电击能量,直到成功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电除颤的原理是基于心脏细胞的生理学特性。
心脏细胞产生的电位变化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实现的。
当心脏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时,电除颤通过电击改变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状态,使心脏细胞恢复正常的兴奋和传导状态。
电除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电击能量的选择、电极的位置和贴合度等。
因此,在使用电除颤器进行电除颤时,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并进行充分的监测和评估。
总之,电除颤通过对心脏施加电击,使心脏回到正常心律,在
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然而,电除颤仍然需要谨慎使用,并在严密监测和评估下进行,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电除颤
5个循环 CPR
放电
旁人/身 体离开床 边
判断病人意 识变化
心电图提示 为室颤
快速备齐 抢救用物, 推除颤仪至
床边
病人平卧, 取下金属物 品、充分暴 露除颤部位
电极板涂导 电膏或将盐水 纱布置于除颤 部位
(导电膏涂抹要 均匀、盐水纱布 湿度要适宜)
一、能量选择
电击能量成人 双相波120—200J, 儿童第1次2J/kg, 以后按4J/kg计算。
除颤前“一个不接触”
除颤时“一个接触” 两个电极板之间 “两个10cm” 电极板和起搏器 “前提要识别”心电图
AED颤器指示贴电极 自动心脏节律分析系统 提出实施电击 由操作者实施 作CPR2分钟
公共场所的AED
发生室颤如何应对?
如有两位护理人员在场可以一人 立即行CPR,一人通知医生并立即 准备除颤。
电极板放置位置准 确,电极板与病人皮 肤密切接触 APEX(心尖):左锁 骨中线第四—第五肋间 (心尖部) →右手 STERNUM(胸骨):胸 骨右缘第二肋间(心 底部) →左手
二、充电
手柄黄色按钮
面板
放电时,操 作者及其他医 务人员身体避 开床缘,以免 触电
喊口号:我离开, 你离开,大家 都离开!
三、放电
同时按动两个手柄上的红色按钮
电击完毕,立即行CPR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1.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以正确选择 除颤方式; 4.电极板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 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应保持干 燥,以免灼伤;
2.电极板放置部位准确,局部皮肤无 潮湿、无敷料,如带有植入性起搏器, 应避开起搏器至少10cm; 5.放电前确保任何人不得接触患 者、病床及与患者接触的物品 3.导电糊涂抹均匀,两块电极板之间 的距离应超过10cm,不可用耦合剂 代替导电糊
急救技术-电除颤
社会认知与普及程度的提高
提高公众认知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心 脏骤停的认知和急救意识,了解电除 颤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
培训与普及
加强电除颤技术的培训和普及工作, 提高医护人员和公众的急救技能,推 动电除颤技术在急救领域的应用和发 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稳定体位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稳定 的体位,以便进行电除颤 操作。
去除金属物品
在电除颤之前,应去除患 者身上的金属物品,以避 免对除颤造成干扰。
电除颤操作步骤
开启除颤器
按照除颤器的使用说明开启除颤 器,并选择合适的能量级别。
放置电极片
将除颤电极片分别放置在患者的胸 壁指定位置,一般一个放在胸骨右 缘第2肋间,另一个放在左侧腋前 线第5肋间。
无线除颤
探索无线除颤技术,使除颤器摆脱线材的束缚,提高使用便捷性和 灵活性。
应用领域的拓展
拓展至院前急救
随着电除颤技术的普及和成熟,未来可能在院前急救中广泛应用, 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拓展至运动领域
在运动领域,电除颤技术也可用于预防和救治运动中心脏骤停的 情况。
拓展至特殊环境
如战场、矿井等特殊环境,电除颤技术也可发挥重要作用,为救 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实践操作与模拟训练
实践操作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电除颤操作,加深对操作步骤的理解和记忆。
模拟训练
通过模拟各种紧急状况,如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进行电除颤的应急处理,提 高应对能力。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理论测试
01
对学员进行电除颤相关理论知识的测试,评估理论学习效果。
实操考核
02
电除颤使用指南
电除颤使用指南【原创实用版】目录1.电除颤的概述2.电除颤的操作步骤3.电除颤的注意事项4.电除颤的应用场景5.电除颤的维护与保养正文一、电除颤的概述电除颤,全称为心脏电击除颤,是一种用于恢复心脏正常心律的医疗设备。
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无脉性室速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可以通过电击使心脏重新回到正常的心律,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二、电除颤的操作步骤1.开机:打开电除颤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2.贴电极: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电极,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一般为右上胸壁和左下胸壁。
3.连接:将电极线与除颤器相连接。
4.诊断:通过除颤器上的心电图进行诊断,确定患者的心律状态。
5.除颤: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能量级别进行电击。
6.确认:电击完成后,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恢复正常,如未恢复,可重复进行电击。
三、电除颤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电除颤前,应确保设备完好,电量充足。
2.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3.在进行电击时,确保周围人员远离患者,以免触电。
4.电击完成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送医。
四、电除颤的应用场景1.心律失常:如室颤、无脉性室速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心脏停搏: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若患者无脉搏,可配合电除颤进行急救。
3.药物无法控制的心律失常:当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患者的心律失常时,可考虑使用电除颤。
五、电除颤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2.使用后及时清洁电极,避免交叉感染。
3.储存时保持设备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电除颤的名词解释
电除颤的名词解释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救技术,用于恢复心跳骤停患者的正常心律。
它通过向心脏施加电击来重启心脏的电活动,使心脏重新开始有效地泵血。
一、电除颤的原理和作用电除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部电能向心脏传导电流,使心脏恢复正常的电活动。
当心脏发生室颤或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时,心脏的电活动变得混乱无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心跳骤停。
电除颤通过释放高能电流,使心脏的电活动被规整化,恢复正常心律,使心脏重新开始有效地跳动。
电除颤的主要作用是恢复心搏和心跳,避免因心脏骤停而造成的血液循环中断和缺氧导致的脑损伤,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二、电除颤的设备和操作步骤电除颤主要由电除颤仪和电除颤电极组成。
电除颤仪是一种用于产生和传送电能的医疗设备,通常包括电源、控制模块、电击波形显示器和电极引导系统等。
电除颤电极是通过粘贴或置放于患者胸部,将电能传导到心脏的介质。
操作电除颤仪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认患者没有反应,无意识且呼吸困难。
2.确保患者不与任何导电物接触,避免电能传导到无关部位。
3.连接电除颤仪到电源,并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将电除颤电极正确粘贴或放置于患者胸部,根据仪器的指示调整电极位置。
5.选择合适能量级别和电击模式。
6.在患者胸部进行胸外按压,并维持心肺复苏。
7.通过电击按钮释放电能,确保周围没有人接触患者。
8.观察电除颤是否成功,如果没有恢复正常心律,可进行多次电击。
三、电除颤的注意事项和风险在进行电除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操作者和患者周围的人员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电能传导到其他人身上。
2.在进行电击前,应确保患者没有遇到可逆的原因,如通气道梗阻、低血糖等,电除颤应作为最后的手段。
3.操作者应熟悉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正确操作并避免患者的不必要伤害。
4.电除颤仪器和电极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工作性能。
电除颤虽然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心脏急救技术,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电除颤可能导致心脏和胸壁烧伤、电击后再次室颤、电击后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电除颤操作流程
观察意识状态
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 ,如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检查皮肤状况
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灼伤、 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有应 及时处理。
处理并发症
心律失常
如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 施,如药物治疗或再次电 除颤。
03
电除颤操作流程
放置电极片
清洁皮肤
用酒精棉球清洁患者胸部皮肤,去除油脂和 污垢,以减少电阻和皮肤烧伤的风险。
放置位置
将两个电极片分别放置在患者胸部的正确位 置,通常是一个放在右锁骨下,另一个放在 左腋前线与肋骨交界处。确保电极片与患者 皮肤紧密接触。
固定电极片
用绷带或胶布将电极片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以防止在除颤过程中电极片移位。
放电后,立即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 图变化。如果患者仍然没有恢复自主 心律,可能需要再次进行电除颤或采 取其他急救措施。
放电
当电容器充满电后,按下除颤器上的 放电按钮,将电能释放到患者心脏中 。在放电过程中,确保所有人员不要 接触患者和除颤器。
04
电除颤操作后处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01
02
03
监测生命体征
电除颤操作流程
汇报人:XX 2024-01-24
目录
• 引言 • 电除颤操作前准备 • 电除颤操作流程 • 电除颤操作后处理 • 电除颤操作的注意事项 • 电除颤操作在急救中的应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明确电除颤操作流程,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施电除颤, 以挽救患者生命。
背景
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 ,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电除颤是 心脏骤停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 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名词定义】电除颤主要是指心脏非同步电复律。
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时除颤常用、有效的抢救技术。
是用除颤器将一定量的电能导入整个心脏,使一些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电治疗方法。
如果已开胸患者,可将电击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称为胸内除颤。
本节主要介绍胸外除颤,是指将电击板置于胸壁进行的除颤技术。
【适应证】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2.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禁忌证】1.作为必要的抢救措施无绝对禁忌证。
3.对已明确无心电活动者,除颤并无益处。
4.除无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除颤。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
使用较强的脉冲电流经过胸壁,消除心脏任何部位的异位兴奋灶,重建窦性心律。
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
尤其当室颤时,心室肌所处激动位相很不一致,一部分心肌尚在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已在复极。
因此通过除颤器能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使所有心肌除极,恢复正常心律,进一步达到抢救实施的有效措施。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欧洲复苏委员会制定的《2015欧洲复苏委员会复苏指南》。
该指南由来自欧洲各国的专家共同编写完成,共包含成人基础生命支持与自动体外除颤、成人高级生命支持、特殊情况下的心搏骤停、紧急救援等十一个部分。
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提出《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
由国内多家医院联合起草,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紧急救护方面新的发展和经验积累。
该标准规定了现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的技术操作要求,包含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基本要求、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要点、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流程图、急救操作流程和心肺复苏的再判断等,旨在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准备】1.用物准备:除颤仪(明确除颤仪类别为单相波还是双相波)、导电膏、纱布。
电除颤操作流程
电除颤操作流程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救技术,它可以帮助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在医疗急救中,正确的电除颤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电除颤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患者是否需要电除颤。
患者需要处于无意识状态、没有正常呼吸、没有脉搏或者心跳极不规则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电除颤。
同时,需要确保患者身上没有任何金属物品,如首饰、硬币等,以免影响电除颤的效果。
2. 确定能量。
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电除颤能量。
一般来说,初次电除颤时使用较低的能量,随后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增加能量。
根据医疗设备的指引,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
3. 贴上电极。
将电除颤仪的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上。
一般来说,一个电极贴在右侧胸部,另一个贴在左侧胸部。
确保电极与患者的皮肤充分接触,以确保电流传导的效果。
4. 发送电击。
在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按下电除颤仪上的电击按钮,给予患者电击。
在电击时,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接触患者,以免造成伤害。
电击完成后,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5. 持续监测。
在进行电除颤后,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跳和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6. 注意安全。
在进行电除颤操作时,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操作人员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触碰电击电极或者被电击。
同时,需要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避免因电击而引发其他意外事故。
电除颤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进行电除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急救技能,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希望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电除颤操作流程,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电除颤
一、电除颤原理电除颤:又称电复律,是用除颤器释放高能量电脉冲通过心肌,使心肌同时除极,终止异位心律,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常规除颤仪:选一适当的电流,在2—3毫秒内经胸壁(胸外电除颤)或直接经心脏(胸内电除颤),使75—100%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处于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导致心律失常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AED的基本工作原理采用调制区方程(mdf)鉴别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自动识别、分析心电节律、自动充放电及自检功能。
且与常规除颤相比,AED可提高存活率1.8倍,它能提供连续监测,快速识别和迅速反应功能,安全可,具有有效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潜在功能。
二、适应症非同步除颤用于:室颤、室扑。
同步除颤用于: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
(1)室颤(VF)的心电图特征: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0.5毫伏称细波型心室颤动。
频率在250次/分以上。
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
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
(2)室扑(VFL)的心电图特征:P、QRS与T波不能分辨,代以较均匀、宽大、连续出现的正弦波,频率在200-250次/分(3)房扑(AFL)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锯齿状F波(扑动波),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律;频率250-300次/分。
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4:1,心室率规律或不规律。
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
(4)房颤(AF)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颤动波(f波),频率350-6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
三、禁忌症(1)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
电除颤操作(2024)
2024/1/28
27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 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024/1/28
呼吸功能监测
注意患者呼吸频率、深度 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 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 予吸氧。
神经系统观察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 大小及对光反射等,评估 神经系统功能。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指南和规定,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22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1/28
23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01
02
03
皮肤灼伤
由于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 良或放电时电流过大导致 。
2024/1/28
心肌损伤
除颤时电流通过心脏,可 能对心肌造成损伤,表现 为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等。
28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鼓励,减轻 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2024/1/28
健康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电除颤操作的目 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其对治 疗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饮食习惯,给予合 理的饮食建议,促进身体康复。
29
随访计划制定
定期随访
安排患者定期回院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身体状 况。
充电方法
将除颤器设置为非同步模式,按下充电按钮或旋转能量选择器至所需能量水平 ,等待除颤器充电完成。
2024/1/28
21
放电时机及技巧掌握
放电时机
确保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且未接触任何导电物体后,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2024/1/28
电除颤名词解释
电除颤名词解释电除颤是一种紧急的医疗救治措施,可用于治疗心室颤动,是心肺复苏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现代医疗中,电除颤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已成为心脏病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实施电除颤操作时,一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医疗器械工具,这些工具的命名通常是特定的,因此需要了解一些电除颤名词解释,才能对该技术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1. 电除颤电除颤是一种使用电击的方法,用于治疗心脏颤动或心室颤动等罕见心脏疾病。
这种方法涉及到使用电极将电流传入患者的胸部,使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2. 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指检测心脏气电活动的一种医学诊断技术。
该技术通过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可进一步诊断心脏病的类型,并判断心律是否正常。
3. 电极电极是指用于传递电流或测量电信号的设备。
在电除颤中,电极是将电流传入患者的胸部并检测心律的设备。
4. 除颤除颤是一种医疗手段,用于纠正心脏颤动或心律失常。
该技术涉及到使用外部电流,直接作用于心肌组织,以便使心肌组织恢复正常的收缩节律。
5.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
心律失常可以是各种心脏病的症状之一,它使得心脏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收缩,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6.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可引起心脏的停搏。
在心室颤动过程中,心脏的心肌组织发生异常的震颤,导致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律收缩。
7. 外部除颤器外部除颤器是一种可用于医疗现场的医疗设备,用于处理心脏颤动或心室颤动的紧急情况,其作用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为患者释放一定的电流。
8. 二次除颤二次除颤是指一个患者在接受了第一次除颤后的二次除颤。
在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次除颤未能控制住患者的心室颤动,就需要接受二次除颤。
9.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种类似于麻醉剂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心脏骤停和心室颤动等心脏病。
利多卡因通常会减慢细胞内电活动的传播速度,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电除颤术ppt课件
3
缩短复苏时间
电除颤术能够快速恢复心脏功能,从而缩短心肺 复苏的时间,减少患者的脑部缺氧时间,降低脑 损伤的发生率。
05
电除颤术操作技巧 与注意事项
操作技巧分享
电极板放置位置
正确放置电极板是电除颤成功的关键。应选择患者胸前合 适位置,避开胸骨、疤痕和脂肪组织,确保电极板与患者 皮肤紧密接触。
能量选择
放置电极片
将电极片正确放置在患 者胸壁上,确保与患者
皮肤紧密接触。
选择能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设备要 求,选择合适的除颤能
量。
充电
按下除颤器上的充电按 钮,使设备充电至所需
能量。
放电
在医护人员指令下,按 下放电按钮,实施电除
颤。
术后处理措施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 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室颤、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部分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及难治 性多形性室速。
禁忌症
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 颤、房扑;严重的低氧血症;急性心梗且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02
电除颤术操作规范 及流程
术前准备工作
01
02
03
04
加强患者监护
在电击前、中、后加强对 患者的监护,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指导
皮肤灼伤处理
急性肺水肿处理
轻度灼伤可局部涂抹烧伤膏,保持创 面干燥;重度灼伤需请烧伤科会诊处 理。
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 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如病情严重,需 行机械通气治疗。
心肌损伤处理
评估患者病情
电除颤使用技术
电除颤是一种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主要使用直流电进行除颤。
如果已开胸,可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电击,称胸内除颤。
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以下是使用电除颤的基本步骤:
1. 按下除颤仪的开机键,开机后选择同步或非同步除颤模式。
2. 确定除颤仪的输出电流大小,如果是双向波除颤仪,通常设置为200焦耳,如果是单向波除颤仪,则设置为360焦耳。
3. 充电:按压除颤仪手柄侧方的充电钮,开始充电。
4. 放电:充电完成后,按压放电钮,脉冲电流将通过电极板,经胸壁对心脏产生电击。
电除颤主要用于治疗室颤、室扑以及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对于其他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以考虑使用电除颤。
请注意,操作除颤仪需要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如果遇到相关问题,请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4版《电除颤》ppt课件
01电除颤定义02电除颤作用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
是治疗心脏骤停的有效方法,用于转复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
电除颤定义及作用03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保持稳定,受到刺激时发生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组成,负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心脏传导系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异常有关,包括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和折返等。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心脏电生理基础电除颤原理及适应症电除颤原理通过瞬间释放高压强电流,使心脏所有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瞬间心脏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
适应症适用于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等心脏骤停情况,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其他心律失常。
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心跳及心电图表现,确定是否适合电除颤治疗。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电除颤的目的、风险和必要性,取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确保除颤设备完好、电源充足,准备好所需电极片、导电糊等物品。
01根据患者体型和年龄选择合适的电极片大小,成人一般使用8-10cm的电极片。
02电极片应紧密粘贴在患者胸部的皮肤上,以减少阻抗和降低皮肤灼伤的风险。
03电极片的放置位置应避开胸骨、疤痕、脂肪组织等部位,以免影响除颤效果。
电极片选择与放置位置能量选择与放电操作根据患者情况和设备推荐,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首次除颤能量为200J,若首次除颤无效,可逐步提高能量至300J或360J。
充电前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床旁,并确认没有与患者接触,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充电完成后,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放电时应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以减少阻抗和皮肤灼伤的风险。
在进行电除颤前,务必确认患者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避免对无需除颤的患者进行误操作。
电除颤完整版课件
电除颤完整版课件contents •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电除颤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电除颤在急救医学中应用价值目录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01电除颤定义及作用定义电除颤是一种通过电击心脏以终止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的紧急医疗操作。
作用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通过电除颤可以迅速恢复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心脏电生理基础心脏电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等,负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其电生理特性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
心脏电活动与心电图心脏的电活动可以通过心电图(ECG)进行记录和分析,为电除颤等操作提供依据。
电除颤原理及适应症原理通过电击使心脏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中断折返环路,使心脏恢复正常的窦性节律。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室颤和无脉性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010405060302禁忌症:包括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等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且时间较长的患者。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除颤前,必须确认患者存在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
电击时应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及病床,以免触电。
电击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电图表现,选择合适的电击能量和次数。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0203穿戴式除颤器可长时间穿戴,监测患者心律并在需要时自动除颤,适用于高风险患者。
01手动除颤器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控制电流输出,适用于医院等专业场所。
02自动除颤器(AED )可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并给出电击建议,适用于公共场所和急救现场。
常见电除颤设备类型设备结构组成及功能用于贴附在患者胸部,传递电流以消除心脏颤动。
提供设备所需的电能,保证除颤器的正常工作。
显示设备状态和操作指南,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在医护人员确认需要除颤后,按下此按钮以输出电流。
电除颤原则
电除颤原则
电除颤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紊乱节律的方法,主要用于室颤和室速等严重的心律失常情况。
电除颤通过施加高能量的电击来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电除颤的原则如下:
1. 快速反应:在发现患者心脏停跳或严重心律失常时,尽快进行电除颤操作。
时间是关键,延迟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2. 确定适应症:电除颤适用于室颤和室速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对于其它类型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采取其它治疗方法。
3. 安全操作:在进行电除颤前,必须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给予患者氧气和使用防护手套等。
同时,需要将患者与任何金属物体隔离,以避免电击传导到他人身上。
4. 适当能量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击能量。
通常情况下,初始电击能量为120-200焦耳。
5. 正确电极位置:将电极正确地放置在患者胸部,以确保电击能够通过心脏传递。
常用的电极位置是一个放置在右锁骨下与锁骨中线相连的位置,另一个放置在左侧胸壁正中间。
6. 良好的心肺复苏:电除颤只是心肺复苏的一部分,必须与其他复苏措施结合使用,如CPR(心肺复苏)和给药等。
以上是电除颤的一般原则,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医疗专业人
士的指导和实践经验来进行。
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
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电除颤评分标准,也称为电除颤评估标准,是医疗工作者对患者在接受电除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估和记录的一套指标体系。
评分标准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以下是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电除颤评分标准的基本信息:1. 评分标准名称:电除颤评分标准新版20232. 编制单位:相关著名医疗机构或学术组织3. 执行时间:2023年起执行4. 目的:评估患者在电除颤过程中的临床状况和治疗效果二、评分标准的评估指标:1. 判定电除颤能量的指标- 心电图特征:记录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如室颤、室速波形等,用于判断推荐的初始电除颤能量范围。
- 病情严重程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初始电除颤能量的调整。
- 患者特殊情况: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心血管疾病史等,适应性地调整电除颤能量。
2. 评估电除颤治疗效果的指标- 治疗成功率:记录患者电除颤治疗的成功率,即能够恢复稳定的心律的患者比例。
- 再次室颤发作率:记录患者接受电除颤治疗后再次发生室颤的比例。
- 室颤到恢复窗口:记录电除颤治疗后患者室颤到恢复窗口的时间,用于判断治疗效果。
3. 处理并发症的指标- 成功除颤后生存率:记录患者电除颤成功后的存活率。
- 除颤相关并发症:记录患者电除颤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肺破裂、心肌损伤等。
- 并发症处理措施:记录并分析针对电除颤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三、评分标准的使用方法:1. 数据采集:医生根据评分标准的指标,采集患者在电除颤过程中的临床数据。
2. 数据分析:医生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评估指标的数值。
3. 结果解读:医生对评估指标的数值进行解读,判断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
4. 结果报告:医生将评估结果进行报告,以协助临床团队做出治疗决策。
四、评分标准的应用范围:评分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电除颤患者评估和治疗过程中,包括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和心肺复苏专科等。
电除颤
电除颤电除颤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
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
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目录编辑本段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室颤终止的方法。
如果已开胸,可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电击,称胸内除颤。
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编辑本段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室颤、室扑是最主要的适应症。
电除颤仪还有就是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无法同步直流电电复律,只能非同步电击(相当于除颤)。
适于转复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
转复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和扑动,可首选电除颤;转复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多先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无效或伴有显著血流动力障碍时应用本法;性质未明或并发于预激综合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选用药物常有困难,宜用同步电复律治疗。
电复律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即时转复成功率在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几乎达到100%,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则分别为80%和90%左右。
禁忌症禁忌症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心室停搏时进行盲目除颤无益(可能有害)。
还有就是以前认为窦房结功能有问题的不适宜除颤,不过现在没这种说法。
病史已多年、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扑动,反复发作而药物不能维持疗效或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均不宜用本法复律;有洋地黄类药物或低血钾时,暂不宜用电复律。
编辑本段理由[1]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① 室颤是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在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② 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③ 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④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房心律。
除颤仪的基本组成
• 监护显示仪
• 蓄能开关
• 蓄能显示 • 能量释放开关 • 电极板 • 同步开关和非同步开关
发
展
• 1774年,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 1775年,Abelard实验研究发现鸟可以电击而死亡 ,再电击又可飞走 • 1889年,provost证实狗室颤能被电击而复跳 • 1947年德国鲍克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而使 病人恢复心跳。为此,世界上第一台除颤器诞生 • 1956年到60年代德国医生朱尔(ZOLL)证明电击 还可以用于室颤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 80年代以后被认为电复律是终止室颤的最有效的 方法
双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双相波除颤仪
分 类:
双相切角指数波型除颤仪(BTE) 双相方波型除颤仪(RBW)
双相波除颤仪
优
点:
随经胸阻抗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高
选择的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 “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
经胸电阻抗
电复律是要求有足量电流通过心脏 ,而经胸电阻抗则决定电流的大小。决 定经胸电阻抗的因素包括:能量选择、 电极板大小、除颤仪电极板与皮肤的结 合物、电击次数和时间间隔、呼吸时相 、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有胸廓大小决定 )以及电极板置于皮肤上的压力。成人 平均电阻抗为70~80Ω
警告所有在场人员离开患者;电击时,严禁 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它连在患者身上的任 何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
12. 立即观察示波心电活动,描记心电图,心脏 听诊,继续进行有效复苏(5个CPR,按30: 2)。
13. 无效时可重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焦耳。 14. 根据需要选择同步状态时,按下SYNC同步 键,应观察监护器图象,看直流电除颤标志 是否附于R波中,若附于上时,操作按上述 程序。 15. 关电源、用纱布擦净病人皮肤,擦净电极板 ,整理用物。
• 充电时间 3小时达到90%(指示灯从黄色→绿色),15小时 达到100% • 容量 100分钟ECG监护或50次全能量放电 • 电池指示 至少10分钟监护与5次最大能量除颤放电时出 现低电量报警
电复律/除颤的操作程序
经典的1——2——3步骤
1 选择能量 2-200J 2 充电(CHARGE) SYNC ON/OFF 同步 按下CHARGE后,可以增减能量水平。 3 放电(SHOCK) 30S内不按SHOCK或电极板上的电击按钮,或按下 DISARM(解除)可解除能量
除颤用物准备
• 除颤器 、导电膏/盐水
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
1、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仪器上 不得放置其他物品; 2、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 3、使用后清洁导联线、电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 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 4、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 5、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
仪器特有的性能
电复律/除颤的禁忌症
(1)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 流电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 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2)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 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 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纱布
• 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
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 的器械和药品 , 如氧气 、吸引器、气管插管用 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 备, 及配有常规抢救药 品的抢救车等 , 以备急 需。
1. 备齐用物: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酒精 棉球。 2. 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及除颤事宜、征得家属 同意 。 3. 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床上,检查并除去金 属及导电物质,松解衣扣,暴露胸部。监护 4. 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心脏除颤治疗系统自动 进入非同步除颤状态。 5. 联接心电护,电极片粘贴牢固以减少信号噪 声和干扰。
电击能量成人第1次为200J,第2次为200J
~300J,第3次360J;儿童第1次2J/kg,以后
按4J/kg计算。
电除颤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复正
常窦性节律,因此电击后仍应继续进行CPR(心
肺复苏),直至能触及颈动脉搏动为止。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职业规范行为 备齐用物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病员准备 开机 连接心电监护仪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下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充电、放电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观察除颤效果 证导电良好 除颤完毕整理用物 记录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360焦耳,双相200 焦耳 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颤应再次除颤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
类
根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体外除颤仪 体内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单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单相波除颤仪
分 类:
单相衰减正弦波型(MDS)除颤仪 单相切角指数波型(MTE)除颤仪
单相波除颤仪
缺
点:
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电流峰值 比较大,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 的损伤 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 能,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 佳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双相波除颤仪
单相波 除颤仪
心血管急救(ECC)系统可用“生存链”概括 , 包括四个环节:
(1)早期启动EMS系统 (2)早期CPR (3)早期电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为什么要早期电除颤?
早期电除颤理由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未行转复室颤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 基本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三、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 步
同步电复律 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 群,以病人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 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毫秒以内,从而 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房颤、房扑、室上性、室性 心动过速。功率可设在50~200焦耳。 非同步电复律 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 于室颤、室扑。功率可设在200~400焦耳。
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一、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 在此我们仅来了解胸外复律。 • 胸外复律:
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 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 。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二、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交流电转复 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 前已不采用。 直流电转复 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 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400焦耳),然后在数秒 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 、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电复律/除颤及护理
定 义
心脏电复律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 失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 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 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 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 理
电极板的尺寸
电极板直径 成人:10~13cm 儿童:8cm 婴儿:4~5cm
12cm的电极板除颤成功率高于 8cm的电极板。 4.3cm的小电极板比8cm或12cm的
大电极板明显增加心肌损害。
注意: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三个 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
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 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 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除颤的适应症
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
(1)心室颤动 (2)心室扑动 (3)无脉性室速
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
⑴心房颤动 ⑵心房扑动 ⑶室上性心动过速 ⑷室性心动过速
R ON T 室早
室早发生于前一QRS-T波群的T波的波峰或附近, 此时正处于心室的易损期,易诱发室速,室颤
电复律/除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室颤或心动过缓 急性肺水肿,心肌酶升高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吸抑制、 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 本身引起 • 低血压:电击后的短时降低或心肌损伤有关 • 心肌损伤:可发不紧密所致
• • • • •
电复律/除颤能量选择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6. 选择电极部位: 1)左右位:标有Apex的除 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 锁骨中线第4—5肋间(剑 突水平)。另一除颤板放 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中 线第2—3肋间。 2)前后位:胸骨除颤电极 板放在左肩胛下区,心尖 除颤电极板置于左乳头下 (左腋前线第5~6肋间) 7. 快速用酒精棉球将电击部位皮肤去脂擦红,范围同电极板大 小,避开监护导联线及电极膜,用干纱布擦干。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保证操作中的安全 ,拔除交流电源,患者去除假牙;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掌握好手柄压力(11~14Kg); 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不能空放电,2电极板不能对击;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CPR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 电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