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愿归盘谷序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实用课件4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实用课件4
关于本文:在韩愈诸赠序中,《送……》 可谓“别具一格”的一篇,历来受到读 者的喜爱。相传大文豪苏轼特别称赏 它,说“唐文章,惟韩退之《送……》一 篇而已”。
背景介绍(三)
韩愈写此文时三十四岁。他从十九 岁到京师求仕,仕途一直坎坷不平,有“四 举于礼部乃一得”,三次上书宰相而不理 的遭遇,还有多年节度使“幕府吏”的惨 淡生涯。贞元十七年(801),他回长安调选, 十八年春,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小学官。 因此韩愈这段时期的诗文,不时流露出不 遇之叹、不平之鸣,流露出相信命运、羡 慕隐居的想法。也就在贞元十七年,其友 李愿要去归隐盘谷。韩愈和他算是同乡, 有老交情。李愿归隐的盘谷,又是韩愈 的故里,这真是思绪万千!于是写了这篇赠 序,一吐心中块垒。
“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 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 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 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 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定时, 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与其当面受到 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 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既不受官职的 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 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这些都是遭遇 不好、不行时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为,我 就这样去做。
送李愿归盘谷序
背景介绍(一)
盘谷:
原称盘古,即传说中开天辟
地的盘古。他在一个混沌的大
鸡蛋里孕育成人,出世以后,
开天辟地,造日月星辰、山川
河流、风雨雷电、六畜树木、
花草虫鱼、人类生灵等等。后
人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的功
绩,就在盘古出世的太行山上
修建了盘古寺。后因音讹,传
成了盘谷寺。据考,盘谷寺始
建于南朝齐建元元年(公元479

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 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太平与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教学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教学课件
韩 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
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
(今辽宁省凌源县),韩愈在文中多
次自称“昌黎韩愈”,故人们也称他
韩昌黎。贞元八年中进士,历任监察
御史、阳山令、潮州刺史、兵部侍郎、
吏部侍郎等职。曾两次遭贬谪,但很
快被召回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
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
丧尽。
——不齿言
八大山人书韩愈文 及
3.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感情?作者为什么要“从子于
盘”
对李愿一番话的赞叹,产生了归隐之 心。
作者仕途坎坷,在思想上产生了犹 豫和动摇,而盘谷又是一个适合归隐的 地方,所以作者要“从子于盘”。
交流点拨
你认为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 么?试总结
。1.虚托与对照手法的运用
2.语言瑰丽而刚健,骈散结合。
韩愈
建构拓展
《东坡题跋》曾载苏轼这样一段 话:“欧阳公言,晋无文章,惟陶渊 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谓,唐无 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 而已。平生欲效此作,每执笔辄罢, 因自笑日,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你怎么看苏轼的这句话?
效果评价
↓元代鲜于枢书韩愈文
见《自主学习丛书》第59页7、 8、9、10题。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寻 1、意象解说
读 意

2、合作寻读 3、讨论交流

《送李愿归盘谷序》优质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优质课件
■ 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就是他在贞元十七年33岁时又到京师后 写的。当时,他求官未遂,心情郁闷,满腹牢骚。因此在这篇文 章中流露出了不遇之叹,不平之鸣。
北宋大学士苏东坡有言“欧阳文忠公尝谓:晋 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 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一 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 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 翻译: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整日坐在繁茂 的树下,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水果,甜美可 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作息没有定时,只求安定舒适。 与其当面受到称赞,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与其身体受到享乐, 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
■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 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 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 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 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 才畯:才能出众的人。畯,同“俊”。
■ 入耳而不烦:形容爱听阿谀。
■ 惠中:聪慧的资质。惠,同“慧”。
■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 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 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 重点字句
■ 穷居而野处:指居住在闭塞简陋的山野中。
■ 茹:吃。
■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大意是日常生活作息没有固定的时间,只以 舒适为准。适,舒适,在这里用作名词,为“安”的宾语。
第五段:
■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 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 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 •
• 学习过程】 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 对韩愈有影响。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 贫却刻苦好学。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韩愈赴长 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 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 鸿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 得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 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 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 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 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 吴元济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 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 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 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 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 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 有作为。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李愿生平
• 李愿,生卒年不详,号称“盘谷子”。唐德宗 贞元十八年(801)冬,韩愈在长安等候调 官,因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故借李愿归 隐盘古一事吐露心中抑郁不平之情。
文章背景
这篇序文写于801年(唐德宗贞 元十七年),当时韩愈34岁,离开了 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792年 (贞元八年)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 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途汲汲奔 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 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 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 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
苏轼曾说过一句话:“欧阳公言,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 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唯 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 而已。”是什么力量让苏轼做出 这样的评价呢?

《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第一种 高官权臣 (声势显赫,穷奢极欲)
刻画三种人
(第2 段) 第二种 隐居之士 (洁身自好,无毁无忧 )
第二种
钻营之徒
(趋炎附势,行为可鄙 )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
“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
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
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
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 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 中没有忧虑。既不受官 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 希冀着能获得非分名利 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 的微弱机会 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 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 刑辟而诛戮, 侥幸于万一, 老死而后 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 止者, 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降。 他们在为人处世上哪种 人贤哪种人不肖呢?
夫前呵 ,从者塞途,供给之
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他们)高兴时就(随 意)赏赐,发怒时就 (任性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 便体 , 秀外而惠中,飘轻裾, 翳长袖 ,粉白黛绿者,
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 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
他们 跟前 聚集 着很 多才能 出众 的人 , 论 古说 今 ,赞 扬(他们的)美德
使动用法
云笑曰:『欲将
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敢不死?』即不 屈。」 。 (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
张籍曰:「有于嵩者,
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 常 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 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准备了酒肉与 歌舞
延请
因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
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 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 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 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

送李愿归盘谷序公开课PPT幻灯片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公开课PPT幻灯片课件
16
第一类人
⑴高官权臣(得意人)
•(利泽施于人)
取悦皇帝
•(名声昭于时)
追求名利
(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手握重权,声威赫赫
•(树旗旄,……夹道而疾驰) 飞扬跋扈,淫威骄横
•(喜有赏怒有刑)
喜怒无常,滥施权利
•(才畯满前,……入耳不烦) 喜听奉承
•(曲眉丰颊,……争妍而取怜)生活荒淫奢靡
• 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
【第一段】
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 盘谷在太行之阳。 • 此处有甘泉沃土,茂树成荫,绿草遍地,
且地处幽僻,地广人稀,是隐居的好处所。
14
“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 形容闲居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 人,都结在‘人贤不肖何如也’一 句上。”
——《古文观止》
15
【第二段第一层次】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 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 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 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 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 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 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 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夹道而疾驰
B.入耳而不烦
宅幽而势阻
C.触刑辟而诛戮
争妍而取怜
D.处秽污而不羞
穷居而野处
8
【自习检测】
5、下列各项划线虚词与例句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A.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寻坠绪之茫茫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实用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实用课件

3.趋炎附势的失败官迷 (奔走伺候人)
恶之 (厌弃)
趋炎附势 厚颜无耻 懦弱卑琐 顽梗迂拙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艺术手?表达了作者 的什么思想感情?请你稍作分析评价。
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突出隐者思 想行为的高尚。
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憎恶和对隐居 生活的向往。
结合韩愈自己的经历,文中他对隐士的赞 美与向往,其心情在仕途不顺的当时当刻 可谓真实,但他最终还是没脱离官场,向 往云云,说说而已,牢骚之言罢了。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 韩愈与《送李愿归盘谷序》的背景介绍 • 《送李愿归盘谷序》的主题和内容解析 • 《送李愿归盘谷序》的艺术特色和影响 • 《送李愿归盘谷序》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01
韩愈与《送李愿归盘谷序》的背景介 绍
韩愈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著名文学 家、政治家、思想家。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韩愈因上书唐德宗批评时政而遭贬谪,心情苦闷,故借 此文表达自己归隐之志。
文章通过描绘盘谷幽雅清静的环境,赞颂了李愿的高尚品质和才能,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 意和惜别之情。同时,文章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02
《送李愿归盘谷序》的主题和内容解 析
推动文学创新
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展现出的创新精神,鼓励了 后世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上勇于探索、尝试和创新。
塑造文学风格
《送李愿归盘谷序》对文学风格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所体现出的雄浑豪放、语言简练、思想深邃等特点,成 为了后世文学家追求的文学风格典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送李愿归盘谷序》的现实意义和启 示
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古文创作上,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思想性 和实用性,反对追求形式和浮华辞藻。
韩愈的诗歌也独具特色,以雄奇奔放、气势磅礴为主要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送李愿归盘谷序》的创作背景和目的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为送别友人李愿而写的一篇赠别之作,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801年)韩愈任职于长安之际。
历代文学家、评论家对《送李愿归盘 谷序》评价极高,认为它是中国散文 的巅峰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 思想价值。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共47张PPT)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共47张PPT)

物以相之
“要是在山野之地过穷困的隐居生活,登高处 可以望远处,一天到晚坐在茂盛的树林里悠然 自得,用清澈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很洁净。从山 上采来的,甘美可食;从水中钓到的,鲜嫩可 吃。生活作息没有一定的时间,只要舒适就行。 与其当面听到赞誉之辞,不如背后不遭人毁谤; 与其身体得到快乐,不如内心无所忧虑。
展示●质疑
点评 ● 提升
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形容闲居 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人,却结在‘人 贤不肖何如也’一句上。终篇全举李愿说 话,自说只数语,其实非李愿言。此又别 是一格。
——《古文观止》
点评 ● 提升
作者虚托李愿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仕途的 看法,行文有后对照,巧用对比,似褒实贬, 暗含讽刺。在看似平淡质朴的语言中探究那深 微曲折中的主旨——通过歌颂隐者僻居山林之 乐而流露出自己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歌颂 隐者是表面之意,关键是假托他人之口讥讽豪 门贵族的炙手可热,嘲讽对趋炎附势小人的厚 颜无耻,对揭露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朽,暗 含对自己仕途不顺的不平之鸣。
点评 ● 提升
1.对比 第二段中,有显贵权势与趋炎附势的逐利之徒的对比, 也有安适无毁的隐士与以上两种人对比。造成一种强 烈的反差效果,寓褒贬于形态刻画之中,寄爱憎于鲜 明对照之中。 2.虚托手法的运用 第二段并非李愿之言,而作者运用虚托手法,借李愿 的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作者尖锐地讽 刺了那些声势显赫的大官僚和追求功名利益的无耻之 徒,同时,既赞扬了李愿的归隐,歌颂了他的高风亮 节,又避免了溢美之嫌。 3.瑰丽而刚健的语言 文章描写三种人,极力形容,各具情状,用词奇瑰而 丰富,加以交错地使用骈、散句。造成一种浏亮顿挫 而又富有辞采的格调,有六朝文的遗风。
训练 ●巩固
1.整理前两段中的重点词语; 2.预习并翻译剩下部分,找出比较难翻译的句子。

李愿公开课课件

李愿公开课课件

文章最后一段中歌词的内容与前文有 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紧扣第一段,赞扬盘谷的景物,紧扣第二 段,赞扬了归盘谷的李愿,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 厌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内容小结
本文赞美隐士、嘲讽官场,却又 不尽是赞美与嘲讽。文中描写 “大丈夫”的一段,就颇有艳羡 之意,故借李愿言“吾非恶此而 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来表达,假如李愿真有嘲讽意思, 也被前面官场的铺叙给掩盖了。 也许作者瞧不起的,倒是第三种 人,那些想做“大丈夫”最终没 有做成的小人物。因此,文中作 者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并非想做 隐士,而是想做一番大事业,做 不成则羡慕隐士生活的悠闲自在。
物形象,表达了李愿的褒贬。 • 最后写作者听“愿之言”的感受。
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写这样一个地方有何作用?
❖ 盘谷在太行之阳。“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 居民鲜少。”写出了盘谷的富饶、美丽和幽 静的环境,以环境的高洁优美来衬人物的品 行高洁。
盘古虽适合隐居,但这只是外在条件,李愿 隐居盘古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声昭于时 昭:显著 ❖ B.入耳而不烦 烦:厌烦 ❖ C.濯清泉以自洁 濯:洗涤 ❖ D.窈而深,廓其有容 窈:美好
巩固练习
❖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盘谷风景优美,但地势十分险要,即使隐居
❖不遇于时
第二段陈述了哪三种人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⑴得意人(用力于当世者)——逃之(鄙弃) ⑵闲居人(不遇于时者)——行之(肯定) ⑶奔走伺候人(不择手段的干谒者)——恶之(厌弃)
作者描写这三种人,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⑴ ⑶与⑵进行对比,突出隐者思想行为的高尚。

语文选修《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语文选修《送李愿归盘谷序》课件
❖触刑辟而诛戮(被动)
❖ 侍候在达官贵人的门下,在通往地位权势的路上奔走 ,想要举脚进门却行止不定,想要开口说话却欲言无声 。处于污浊低下的地位而不知羞耻,触犯了刑法而受到 诛杀。希冀着获得非分名利的微弱机会,直到老死才罢 休。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究竟是好呢还是不好啊!
以上为第二节第三层
•⑶奔走伺候人 •(伺候于公卿之门) •(奔走于形势之途)
▪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 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 ,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 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 可幸而致也。
▪ 飘( 使……飘动)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 被动 )
▪ 用力于当世者(介宾后置) 用力(古今 :把持权利)
那些眉毛弯弯,面颊丰腴,声音清脆,体态美好,外貌 秀丽,资质聪慧,起舞时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 衣袖遮掩面容,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女子,在一排排 后房中清闲地住着,自恃貌美,忌妒别的姬妾得到宠爱 ;争着比美,一心要获取主人的怜爱。这就是受到皇帝 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我并 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
教学目标
▪ 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 ▪ 2、了解序文的特点。 ▪ 3、理解韩愈当时的失意心理。
背景介绍
《送李愿归盘谷序》写于唐德宗贞元十 七年(801)。那时,韩愈时三十五岁正在京 师赋闲。在这之前,他依武宁节度使张建 封在徐州任推官。他常直言批评其上级和 知己张建封的某些作法,可能不为张见容, 愤然离去,等候新的调任(后授四门博士)。 这是他在仕途上的一次不小的失意。《送 李愿归盘谷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 这时的心情。
▪ 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 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 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详解

送李愿归盘谷序ppt详解

种人 人
人格丧尽
文章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段,作者听“愿之言”的感受。
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 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 缭而曲,如往而复。【与文中第一段的意思一致, 说盘谷可隐】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 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 康,无不足兮奚所望!【与“愿之言曰”一段,都 是叙述归盘谷的原因,只是比文更带有视政治为畏 途的色彩】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 以徜徉!【声称自己亦欲“从子于盘”,乃是文中 “闻其言而壮之”的生发,也含有劝李愿终身归隐 之意】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4
文章结构:
第一段,作者通过叙述和考释,简要地 介绍盘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
第二段,记述李愿的一番话。 第三段,作者听“愿之言”的感受。
文章结构:
第一段,作者通过叙述和考释,简要地 介绍盘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强调盘 谷“宅幽而势阻”,是隐者盘旋的好去处。 将人和地两相联系,点明送别题旨。
文章结构:
送李愿归盘谷序
古人在朋友临别时,常常赋诗以赠, “序”是阐述赠诗的缘由和意旨的。
本文末段“歌曰”所歌就是赠诗。
韩愈写《送李愿归盘谷序》这篇文章时三十四 岁。他从十九岁到京师求仕,仕途一直坎坷不平, 有“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次上书宰相而不理的 遭遇,还有多年节度使“幕府吏”的惨淡生涯。唐 德宗贞元十七年(801)。他回长安等候调选,十八 年春,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小学官。因此韩愈这段 时期的诗文,不时流露出不遇之叹,不平之鸣,流 露出相信命运、羡慕隐居的想法。也就在贞元十七 年,韩愈的朋友李愿(大隐士)要去归隐盘谷。韩 愈和他算是同乡,有老交情。李愿隐归的盘谷,又 是韩愈的故里,这叫他思绪万千!于是写了这篇赠 序,一吐心中块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 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
学科网
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 篇而已。”
——苏轼《东坡题跋》
1
【送李愿归盘谷序】
元代鲜于枢书韩愈文
2
【背景介绍】
韩愈写此文时34岁,自19岁到京师求仕。仕途 一直坎坷不平,有“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次上 书宰相而不理的遭遇。贞元十七年,他回长安等候 调选,十八年春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小学官。因此, 韩愈这段时期的诗文,不时流露除不遇之叹,不平 之鸣,流露出相信命运、羡慕隐居的想法。贞元十 七年,韩愈好友李愿要归隐盘古,于是写下这篇赠 序。
C.黜陟不闻
黜陟:降职
D.穷居而野处
穷:偏僻荒远
6
【自习检测】
3、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壮:壮大
B.可濯可沿
沿:沿着……走
C.窈而深
窈:幽深
D.不可幸而致也
致:得到
7
【自习检测】
4、下列“而”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夹道而疾驰
B.入耳而不烦
宅幽而势阻
C.触刑辟而诛戮
争妍而取怜
D.处秽污而不羞
穷居而野处
8
【自习检测】
5、下列各项划线虚词与例句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A.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寻坠绪之茫茫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9
【自习检测】
6、下列各项划线虚词与例句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B)
例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 人之称大丈夫者
10
【自习检测】
7、下列例句中划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无不足兮奚所望
彼且奚适也
B.其在外,则树旗旄
其孰能讥之乎
C.利泽施于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泉甘而土肥
懦弱卑琐,不知羞耻 • 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
仗势胡为,顽梗迂拙
• 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 恶之(厌弃)
21
“极力形容得志之小人与不得 志之小人,而隐居之高尚乃见。行 文浑浑,藏蓄不露。”
逃之(鄙弃)
17
【第二段第二层次】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 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 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 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 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 行之。
18
第二类人
3
【解 题】
• “序”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之前的文章, 为“书序”;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诗成后推一人作序, 为“宴集序”;朋友离学科网别,送别者常会赠予对方一篇序, 以表达惜别之情或勉励、祝愿之意,为“赠序”。
• 这篇序是赠序,是送别李愿归隐盘谷的。
• 李愿:李愿是韩愈的好朋友,唐人高从所《跋盘谷序后》 称其为“不干誉以求进”,“寄迹人世,心游太清”的大 隐士,隐居于盘谷,号盘谷子。
12
【第一段】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
——————————————————
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
——————————————————
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
——————————————————
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
13
⑵隐居之人(闲居人)
• (穷居而野处……濯清泉以自洁) 居处之幽
• (采于山……鲜可食)
饮食之便
•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起居之安
• (与其,……孰若无忧于其心) 无毁无忧之乐
•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刑赏不相及
•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朝政不关心
• 远离名利,不问政事,无拘无束,安闲自在,清高 自洁,与世无争,超然物外。
4
一、选择题:
【自习检测】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飘裙裾
飘:使……飘动
B.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谓:对……说
C.翳长袖
翳:遮掩
D.盘之中,维子之宫。
维:是
5
【自习检测】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罗弓矢
罗:排列
B.车服不维
维:束缚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11
二、简答题:
【自习检测】
1、从文中看,李愿归隐盘古的原因是什么? 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作者借李愿之口所说的三种人的特点。
3、请说说作者对“得意人”、“闲居人”、“奔走伺候人”的态 度。
)4、请简述文章最后一段中歌词的作用及其与前文的联系。
5、本文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一段】
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 盘谷在太行之阳。 • 此处有甘泉沃土,茂树成荫,绿草遍地,
且地处幽僻,地广人稀,是隐居的好处所。
14
“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 形容闲居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 人,都结在‘人贤不肖何如也’一 句上。”
——《古文观止》
15
【第二段第一层次】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 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 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 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 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 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 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 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16
第一类人
⑴高官权臣(得意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泽施于人)
取悦皇帝
•(名声昭于时)
追求名利
(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手握重权,声威赫赫
•(树旗旄,……夹道而疾驰) 飞扬跋扈,淫威骄横
•(喜有赏怒有刑)
喜怒无常,滥施权利
•(才畯满前,……入耳不烦) 喜听奉承
•(曲眉丰颊,……争妍而取怜)生活荒淫奢靡
• 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
• 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
行之(肯定) 19
【第二段第三层次】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 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 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 人贤不肖何如也?”
20
第三类人
⑶钻营之徒(奔走伺候人) •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趋炎附势 卑躬屈膝 • 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