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设计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26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2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在反复的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
在第一次试教中,我一直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
于是,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地活灵活现。
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
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轻重倒置,难怪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都选择铁罐。
这都是一味感受傲慢、轻蔑与恼怒的结果,其实这些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贬义词,只是帮助体会人物性格,无须过分强调,陶罐才是一个正面的,让学生有价值去体悟的人物形象。
在课后,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老师的帮助下,我认识到应该让学生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整堂课以分析朗读为主。
不论是对于铁罐的话,还是陶罐的话,我先是让他们读通,接着找一找神态的词语,最后读好这样一步步来设计的。
在铁罐的话中我主要抓住恼怒一词,如,接着他变得(恼怒)了,谁来读?“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实际上是说,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这就是恼怒的铁罐,看图看看他的神态怎样?让我们学着铁罐的样一起来读读。
《陶罐和铁罐》语文教学反思(10篇)
《陶罐和铁罐》语文教学反思(10篇)《陶罐和铁罐》语文教学反思 1在上课前,我在班里问了一下孩子们,你们觉得哪篇课文最搞笑,孩子们都觉得《陶罐和铁罐》最搞笑。
所以我选取了这篇课文。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透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料。
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资料,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透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
对话的朗读指导,怎样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述,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
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主角朗读课文。
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课文的10-17自然段,资料简单易懂,所以我请孩子们先自读课文,再把自己读懂的资料说一说,了解两个罐子各自不同的结局。
其余的不再做更多的讲解。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情绪很激昂,很踊跃。
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
上课时总有点慌,生怕时间不够,心里总想着这个环节快完,快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后最遗憾的地方。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7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7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1《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从故事中让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
本篇童话故事人物的对话居多,而且透过对话,能让学生领会更多的道理,因此,我让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就是课堂的源泉。
因此,我在课堂上放手,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
学生的表现也非常棒,课堂上有更多的精彩之处。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语文要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
本课中我与学生一起沉浸在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只有真正让学生把心放到__中,体会陶罐和铁罐各自的性格,尤其是领悟陶罐的价值,感受陶罐的美好的心灵,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入感悟、体验文本。
这时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三、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这节课,我着重让学生领悟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神情、动作、语言,透过语言文字理解陶罐铁罐的性格特点。
学习作者这种要想表达人物思想的就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加以描绘,在学生熟读、感悟、深入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深刻,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秀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秀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一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表演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在合作学习时,我注意了指导和参与。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
同时,我也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最后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二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有趣,贴近儿童生活。
我反思本次的教学活动,自己是成功与失败同在,收获与困惑并存。
一、抓住文章的重点实现长文短教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从整体上把这篇文章分成了两个部分,也就是“御厨里的争论”和“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命运”两大块。
前一个部分我以“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为线索,通过教师的指导,读出两只罐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使情感的变化渐渐明晰,这一部分是我教学的重点。
第二部分的教学,我对文章进行了一些取舍,以两个问题来引导阅读,通过默读、导读、细读让学生体会两只罐子命运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悟出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二、改进与收获在第一轮课堂观察后,我得到了全体中语组老师们的帮助,老师们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比如:词语的教学不够落实,板书设计不够合理,情感线索不够明晰,语言纠正有所缺失等等,我自己也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消化,并在第二轮教学中进行了改进。
是老师们集体的智慧和肖老师、许老师、熊老师等教学专家们的指导让我在本次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与提高。
三、不足与困惑第二轮教学后,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文中词语的理解方式应该更多样化一些;一些学生在读文时读错字,说明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忽视了部分学生把书读正确的落实;教学中读的方式还可以更多样化一些,让全体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11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11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11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1《陶罐和铁罐》是学生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
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显而易见。
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以分析朗读为主。
我首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在指导朗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夸张的表情等。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老师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故事。
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轻蔑、恼怒”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课文中的挂图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形象揭题,导入课题。
1、出示挂图,师:同学们,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秀7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秀7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2 篇一《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
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
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
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
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
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师傅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
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
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
比如说通过对话让薛恒感受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我就安排学生从称呼着手,从“东西”、“子”、“兄弟”,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着手,就容易出效果,学生也容易理解。
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
《陶罐和铁罐》课堂反思(优秀6篇)
《陶罐和铁罐》课堂反思(优秀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本文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陶罐和铁罐》课堂反思》,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文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一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将陶罐、铁罐拟人化,围绕铁罐奚落陶罐以及时间流逝后陶罐依然光亮如新而铁罐却腐蚀消失这两个事件来写,并通过描写陶罐、铁罐的神态和动作来表现出两者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引出要正确地待人事物的道理。
根据学习目标,我特将此课分为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词语此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复习本课重点、易错生字新词,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再由全班齐读一遍加以巩固。
第二,是从文中找出“骄傲、傲慢、懦弱、轻蔑、谦虚、奚落”等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旨在让学生从中理解词语意思,与之同时考虑到三年级阅读中也经常出现“根据文意填空”此类型的题目故特意设置这一部分。
而在课堂里面,学生在第二部分中也表现较为积极活跃,避免了直接展示词语和解释的枯燥。
二、文意让学生朗读课文,概括文意。
朗读前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话的语气,为之后的分角色朗读环节做准备。
在指名生回答后,我特意让其他同学分别对概括的同学进行点评,让他们学着自己发现、自己评价、自己修正。
三、性格让同学们着重找出对陶罐、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
分为“议铁罐”和“议陶罐”。
并总结出铁罐的性格特点“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蛮横无理和自以为是;陶罐的性格特点友善、谦虚而不软弱、宽容和善良。
这一部分,学生基本都能找得准,并且说得很贴切。
在出示原文句子中也顺势讲解了提示语在中间,对话在前和后的情况下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最初设计时,是打算把标点符号空出来让学生补充来引起注意。
但又考虑到出示老师总结的体现性格特点的句子后是全班齐读PPT,这时如果没有标点符号就会令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容易混淆,因此最后只是把那些标点标红,再直接提问”为什么老师要标红?”而实际上,学生在刚刚接受完铁罐性格的朗读后,一时半会没能跟上节奏。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
视自己的短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体会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故事的寓意。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2)引导学生学会取长补短。
5.书写指导
(1)观察“骄、傲”等字的结构和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图片导入让学生对陶罐和铁罐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分析性格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更加深入地体会。
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如何取长补短的计划。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一《陶罐和铁罐》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的一篇寓言,该课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耻、逝”是翘舌音,“荒”是后鼻音。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有些字可以通过和学过的形近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
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按结构来分一分,学生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
“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
“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学生熟记生字的字形,而且也为学生的端正书写作了铺垫。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
如在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我问学生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
(傲慢)。
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这样简简单单的小问题,让学生既体会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内心活动,又理解了“傲慢”与“谦虚”的意思。
通过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9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9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十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懊恼、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2.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3.在理解、感悟有关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词句的基础上,把词语积累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继续运用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三、教学策略《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具体、生动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通过对话的形式,更能体会出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式自己的短处。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体现课堂已有技能的运用,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到了方法,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
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学生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在熟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质疑、互相解答,鼓励学生说出感受和见解,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回忆课文内容1.齐读课题,了解人物。
2.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1《陶罐和铁罐》是一那么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展教学。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p ,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提醒了深化的道理,在教学中假如单纯地采用分析^p 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
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
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同时让学生画出描绘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
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展表演。
老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根底上,我抓住时机出示“考虑练习”的问题: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先引导学生比照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照旧“光洁、朴素、美观”。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1篇)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1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一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考虑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颇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1、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我让同学听完课文后,让同学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同学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怒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
一位同学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我想表示陶罐当时的谦虚,说话时心情的平静。
”所以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掌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2、让同学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
阅读课文时,让同学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
为了指导同学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同学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
同学很快抓住了“高傲”、“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同学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示得淋漓尽致。
3、让同学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在同学掌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同学扮演。
同学先选定自身乐于扮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扮演。
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身设计的动作。
同学的扮演可以是绘声绘色,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
同学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考虑练习”的问题: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同学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同学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同学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
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陶罐和铁罐》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认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理解__寓意,学会谦虚。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神态和语气描写,了解内容主旨。
【难点】能够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把握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学会谦虚宽容。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咱们上节课已经结实了两位好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位朋友的名字分别是什么?陶罐和铁罐。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了解这篇__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
)2、这篇__一共可以分为哪几部分?第一部分(1—9):写陶罐和铁罐的争吵;第二部分(10—17):写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命运。
(三)深入研读1、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整篇__几乎全部是用语言贯穿下来的。
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分角色(陶罐、铁罐)进行朗读,注意各自说话时不同的语气(陶罐——谦虚,铁罐——傲慢),并选择一组同学上台展示。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朗读得特别棒,把陶罐和铁罐的情态描摹得活灵活现。
)2、同学们,那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陶罐与铁罐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从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傲慢、骄傲、狂妄、骄横的性格特点)(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从中可以看出陶罐具有谦虚、不好争斗的性格特点)(过渡语:大家再细心找一下,文中的陶罐还有哪些性格特点?)(学生:对第二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陶罐还具有善良的品质,虽然铁罐对它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但是,在它和铁罐同样遭遇不幸时,它还是想到了铁罐“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形象展示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的生字、新词,并初步理解了寓言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则寓言。
(板书:27、陶罐和铁罐)齐读。
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认识陶罐和铁罐这两个朋友呢?出示课件。
2、本则寓言是用了拟人的写法,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铁罐奚落的?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听录音朗读课文,让学生画出陶罐和铁罐对话。
2、出示幻灯,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内容。
3、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过程。
(要求学生要注意观察它们对话原语气和神态变化。
)4、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语气和神态变化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板书:傲慢谦虚5、师生分角色对话。
6、铁罐为什么敢问陶罐说:“你敢碰我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易碎坚硬7、分角色表演:同学们,虽然我们接触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表演才华,那谁愿意上来表现一下呢?8、师生评议。
9、过渡:同学们,随着时间在流逝,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会发生什么变化?10、全班齐读11-17小节。
A、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陶罐挖掘出来的样子的铁罐被氧化的过程。
B、从刚才的屏幕上看,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表见解板书:耐保存易氧化三、交流体会,明白道理。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关于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回顾《陶罐与铁罐》的教学,感受颇深。
本课的教学目标,以人文目标为基本点,透过文本的学习,与文本交流,感受本课透过神态和语言描述表达人物内心的写法。
以期到达对学生待人处世方面良好品德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朗读,却忽略了文本内涵的挖掘;对铁罐的反面教育过于注重,却忽略了以陶罐为住的正面引导。
纵观整堂课,有收获亦有遗憾,现反思如下:1、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资料。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
因此,在课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陶罐和铁罐说的语句,透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方式来体验。
课后拓展设置了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鼓励学生进行续写。
但是对续写思考不够周全,要求不够明确。
能够让学生仿照课文,透过神态和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内心。
2、本课教学中,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理念,我多次安排学生自读,指名读,表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和铁罐,进行分主角表演朗读,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努力调动每一个成员学习的用心性,目的想把学习的主动权、选取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获得充分自主的发展。
3、在教授本课时不仅仅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注重了透过反复朗读中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如“傲慢、轻蔑、相提并论”等。
在反复朗读和老师的激发下,以读带讲,学生能够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在讲解轻蔑一次时,我查阅了资料,利用字理解学,让学生感受这个蔑字,还让学生透过动作体会当你这样看人时心里是怎样想的,从而理解文本。
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对于学生正确全面认识陶罐和铁罐有很大的帮忙。
4、本节课让学生反复自读、展示读的资料比较多。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每一次的朗读做出了鼓励性的有效评价,不再是空空而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和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和反思《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认识并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以及观察字形等方法理解荒凉、奚落、傲慢、轻蔑、恼怒、懦弱等词的意思。
2.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细读课文,结合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语气的词句把每部分的内容读懂,体会铁罐语气的变化。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读好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师:在很久很久以前,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1/ 11的,一个是铁的。
咱们大声地把他俩请出来。
(出示课件:陶罐、铁罐。
)请大家看我板书课题,你来书空。
板书陶罐和铁罐。
谁来读一下课题?师:为了听起来舒服,我们可以加上儿化音,请你再试着读一读。
师: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用简炼的语言说一说。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答。
2.师:用上老师这个句子再试着说说,看是不是简炼一些。
(大屏幕出示这篇课文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骄傲的铁罐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代过去了,陶罐______________ ,铁罐______________ 。
)三、走进文本,品读感悟(一)品读 2-9 自然段。
师: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师: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呢?课文里有精彩的描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陶罐和铁罐》(一)揭示课题1、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贴图)(二)初读课文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氧化(四)我想说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五)小结二、学习《狮子和鹿》(一)学习课文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难看(逃生)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三、拓展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四、师总结五、练笔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课:陶罐和铁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罐和铁罐》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电灌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懂得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4、了解寓言,喜欢寓言,从而走进寓言。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你读过寓言吗?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懂得怎样去读懂寓言。
2、揭题。
观察陶罐和铁罐表情有什么不同?
二、自读
1、你想从课文了解什么?打算怎样解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尝试着找出答案。
3、交流: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自悟
1、你从铁罐对陶罐的话中体会到什么?
(1)、自由读1—9自然段。
(2)、请你学学铁罐的傲慢神态,读去它的语气。
2、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什么样的态度?
(1)、交流。
(2)、学学它的神态动作,读出它的谦虚。
3、品读其他句子,评价指导。
4、时间匆匆流过,王朝覆灭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又是怎样的?
四、自探
说出他们的特点。
五、品味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
2从这则寓言中你懂得什么道理?
六、引领
1、学习寓言的要点是什么?
2、推荐寓言书目。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中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和教学特点:1、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能自主读懂寓言故事。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
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
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正是
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
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2、
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陶罐和
铁罐神态的语句,可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
多种方式来体验。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有的学生说,有的学生读,有的学生画。
特别学生对画画表
现的兴趣更浓,教师顺势利导,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
这时
学生的提问更具有深刻意义,教师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谈
出各自的感受,可见,挖掘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学生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再一次激活
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
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思考: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
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
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
我们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
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
问
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
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
本片断教学,教师
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