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受者心理的实质培训课件
《传播心理学》教学课件—09接收者的注意状态
二、注意状态的不同类型
(一)从受众的角度分类
3.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有着某种特定的目 的和任务,但是却不用付出意志的努力。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意后注意既能服从于当前 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比如某位受众对体育 新闻特别感兴趣,就会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特意寻找体育新闻信息来阅读(随意注意),当这些随意注意达到 一定程度后,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需要刻意关注,一些体育新闻信息自然而然就会被他知晓(不随意注 意) 。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是从认知主体即受众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认知资源理论(cognitive capacity)则是从认知客体 即传播刺激的角度来进行阐述,该理论认为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认知资源理论认为,可以把 注意看作一组对传播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能力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传播刺激越复杂,占 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输入的刺激就不会被注意。认知资源理论提示我们,在传播活动 中,传播者还应该考虑提供给受众的传播刺激是否越出了受众的认知资源能力,要避免信息过载的现象出现。
二、注意过滤与信息焦虑
(二)信息焦虑
社交网站的出现加剧了这种情况。据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4.65亿,微信月活跃 用户达到10.82亿,平均每天有450亿次的信息发送出去,4.1亿次音频呼叫成功。当信息过载的时候,信息 就妨碍了信息本身,信息交流也就变成了信息的噪声。信息过载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受众注意的基本特征
(四)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的选择性是指受众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播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 忽略另外的刺激。1954年,哈斯托福和坎特里尔研究了受众对同一场足球比赛的选择性注意。这 是1951年达特茅斯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之间的比赛, 比赛中多人受伤,但是两所学校的报纸都互 相谴责对方学校的粗鲁行径。研究者给两所学校的学生观看同一段比赛视频,在这段视频中两校 球队犯规次数是一样的,但是普林斯顿的学生平均看到对方球队犯规次数是9.8次,而达特茅斯的 学生看到自己球队犯规的次数仅为4.3次。可见两校学生的注意力都有着显著的“选择性”。正是 由于注意选择性的存在,人们在同一视频中才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
最新[心理学]新闻心理学_传者心理ppt课件
后转弯之计
“后转弯”又叫“保留面子”,当人们拒 绝了别人的一个大要求(哪怕是合理 的),或者作出了有损于个人形象的事 情后,常常会为保留面子而接受一个小 的要求。
放大呈现 缩小呈现
在特定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有意夸大或 贬低自己的一些信息,以强化别人对他 的某种印象。
编辑、记者的认知方式
编辑 场独立性
记者 对外来信息的加工方式 (认知方式) 场依存性
独立于场者
依存于场者
认知改造能力相对高
认知改造能力相对低
人际交往能力相对低
人际交往能力现对高
测量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方法
知觉垂直实验 身体顺应实验(斜屋实验) 框棒实验 镶嵌图形法 实地实验 客家农民和蛋家渔民
[心理学]新闻心理学_传者 心理
第一章 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流畅性 灵活性 独创性 变通性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及其外显形式
即兴式的创造 技术性的创造 革新的创造 发明的创造 深奥的创造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包括聚合思维和发散思 维。
德国人比较坚固的层都处于接 近表层处,因此,刚开始时虽 然有时难以接触,但是如果突 破了这个表层的硬壳,进行稍 微深入的交往时,马上会成为 肝胆相照的好朋友。这是因为 在心理的中心层发生了接触, 把对方引进了心理的深层,即 私人密室。(简单描述:严厉 、呆板、自我封闭、不容易接 近、忠诚、持久)
印象管理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称为戴面具行为或台前行为。
有意识地进行印象管理
1、有意识地控制 2、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形象 3、有意识的印象管理可以产生一定程度
的认知偏差
传受者的心理实质
第1页,本讲稿共48页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二、存在的三种形态 三、传受者心理与环境
第2页,本讲稿共48页
一、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元与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 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神经元按功能 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类。
半球负责; 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由右半球负
责。 但实际上左右半球的功能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既相互联
系又相互制约。
第8页,本讲稿共48页
第9页,本讲稿共48页
2.大脑的潜能
据研究表明,人类只利用了不到1%的大脑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人只使用了其能力的极小一部分。
,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 埃皮克蒂塔:“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而是人对物的意见和
幻想。”
第14页,本讲稿共48页
李普曼:“我们的身外世界(即物理世界) 越来越变得广阔而纷杂,如今人们已很难直接去 感知它、把握它、理解它,诸如关税、贸易、财 政预算、战争与和平等众多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直接接触、亲身感受的范围 。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实际上已 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
恩斯特·卡西尔在其《人论》中写到:“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 物(animal symbolicum)……”
“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 号宇宙之中。” “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 个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 ”
“人不能再直接地面对实在……”,“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
传播心理学原理PPT
❖ 5.调整修正传播行为
❖ 反馈是实现系统控制的有效方法。当传播者收集到了所需要的反馈信息 之后,通过把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传播目的进行对照、比较、分析, 就可以了解传播效果,找出实际的传播结果与预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发现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为依据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 调整,或改变传播策略,或调整输出信息的类型、数量与速度,或修订 信息传输的方式方法,以保证传播结果与预定的传播目的趋于一致。
❖
编辑权具体包括:决定和实施编辑方针,行使一切必要
的业务权如稿件取舍、修改,制作形式的决定,媒介的管理
等,因此编辑权实际上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控制的权利和自控
的权利。编辑权很少是绝对独立、自由的,特别是在阶级社
会里,编辑权总是反映了不同阶层或阶级利益,为一定的阶
级利益和一定的政治服务。
❖ 2.采访报道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
采访报道权也叫知察权或知闻权,是传播自由的一个
重要内容,指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传播者可以采访任何
他认为重要的或感兴趣的事件,也可以与任何部门、任何
人接触。主要包括不受阻挠地搜集、核对消息情报,并安
全、有效地加以传送的权利,对人民应知晓的信息拒绝提
供也违法的。传播者的采访报道权具有重要意义。
❖ 一个国家的公民有权知晓自己的国家、政府、社会乃 至整个世界的动态以及一切有利于正当活动的信息,这一 权利的实现往往要依赖于传播者及传播媒介的活动才有可 能。通过传播者的采访报道权,广大人民大众能够随时随 刻了解外部世界的各方面信息及利用这些信息为自己的各 种正当目的服务,加强和密切了人们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的联系和交往,也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传播者的采访报道权,使一定阶级的政治 路线和方针政策得以宣传和传播,并引导社会舆论,影响 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第10章 大众传播心理 《公关心理学》PPT课件
10.2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心理策略
10.2.2 大众传播的心理策略
2)信息传播的“单面法”与“两面法”
➢ 单面法是只讲正面观点的宣传方法。两面法是既宣传正面观点,同时也介 绍反面观点的宣传方法。实验表明,当受传者原来就与传播的观点一致时, 宜用单面法。因为正面宣传会使受传者视传播者为“自己人”,传播者的 观点是对他们的肯定、认可和赞赏,使他们原有观点得到强化和巩固。当 受传者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时亦适用此法,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传者知 识相对少一些,一般很少了解相反的观点。这样就易于受到单面法所宣传 的观点的影响。如果对他们列举相反的观点,就会使他们迷惑不解。两面 法则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当受传者原来观点就与传播观点不一致时,两 种观点同时介绍会使受传者感到客观公正。二是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传 者适宜用此法。
10.2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心理策略
10.2.2 大众传播的心理策略
4)传播结论的明示与暗示
➢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是否需要有明确的结果? 若需要,是让传播者提出好,还是让受传者自己得出结论好?实验 发现,有明确结论的传播比没有明确结论的传播说服力更强。因为 没有结论或结论不清会使人不知所云,难以收到应有的信息。让传 播者提出结论好,还是让受传者得出结论好,则应考虑以下因素:
10.3 五大传播媒体的心理特征 10.3.1 报纸媒体引发的心理特征
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体之一,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传播 的受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征:
(1) 选择性
(2) 权威性
(3) 备忘性
10.3 五大传播媒体的心理特征
10.3.2 杂志媒体引发的心理特征
与报纸不同,杂志的保存期长、内容集中,并且有显著的专业性和 选择性,读者的类型和层次也相对集中与稳定,因而能根据特定对 象的兴趣、爱好和心态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又由于杂志可借助精 美的印刷来突出、渲染产品的形象,所以能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说 服力。不过,杂志的读者群比较狭窄,对公众的影响面也较少,再 加之出版周期较长,因而难以满足公众快速、便捷地了解商品信息 的要求。杂志引发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传播心理学》教学课件—12接收者的心理发展特征
第二节
心理发展阶段与对应 传播内容
一、心理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人生的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当个 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后,应该表现出与年龄相符的行为特征,这种社 会期待性的行为特征被称为发展任务。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是贯穿人 生始终的活动,他把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面 对每一个发展任务,个体都会经历特定的心理困境或危机(个人冲动与社 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如果能够成功解决危机并摆脱困境,会使个人和社 会产生新的平衡,从而使人健康发展,获得满意的生活;如果问题不能得 以解决,会使人失去平衡,应对以后的危机会更加困难,生活之路也将更 加坎坷,个人成长也将受阻。
一、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心理发展过程
心理发展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 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认为个体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 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其实心理发展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的过程。心理发展过程也具有一些普遍性的特点。
一、心理发展阶段面临 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四)第四阶段:童年中期(6-12岁 )
心理危机: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 中心任务:教育 主要问题: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正面成果:获得学习能力和成就感 自我品质:能力 重要关系:学校 上学第一天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个重要的日子,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即将展开,童年 的很多变化都由此开始。从这一天起,儿童的世界快速扩张到社会,也开始面临一连串的挑战。 在学校里,儿童开始学习那些社会认为重要的技能,成败会影响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如果儿童因 自己的活动成效得到赞扬,他们就会形成勤奋的倾向;如果被批评、斥责,就会形成自卑的倾向。
传播心理学 PPT课件
弗洛伊德一生著述甚丰,主要代表作有《梦 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理论 新编》、《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 理学》、《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1930 年弗洛伊德荣获了歌德奖金。
第二节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一、主要观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 论的核心。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 激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做出所希望 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 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
第三节 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
一、主要观点
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 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 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介变量,这个中介 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包括 生理内驱力、遗传因素、过去的经验或训练、 年龄等。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㈠1913——1930年为早期行为主义或古典行为主 义时期;
㈡1930——1960年为新行为主义第一节 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
一、主要观点
华生认为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实 验分支”,心理学的任务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联 系的规律,既能根据已知刺激预测可能发生的行 为反应,也能根据已知反应有效地判断刺激的性 质。
㈢自我效能论
他认为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 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第五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行为主义提出可以通过可观察的外部表现— 即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来了解人类,而且行为 主义并不否认人的思维、情感体验、价值判断等, 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客观研究,既可以预测已知刺 激引起的反应,也可以预测引起反应的刺激,这 对观察和分析判断媒体的传播对人的影响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传播心理学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 内向传播” 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 (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 传受者” (四)“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 新概念
2、什么是内向传播? 什么是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 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就是指传媒信息借 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 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 贮存、输出的全过程。 贮存、输出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理解为 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内向传播是三种传播形式的基础( 内向传播是三种传播形式的基础(其他传 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 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 播。) 大众传播心理学把研究传授者在内向传播 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 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4、西方心理学有哪几种理论(流派) 、西方心理学有哪几种理论(流派)
呢? 神经生物学论、 神经生物学论、 行为主义论、 行为主义论、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 人本主义论、 人本主义论、 认知心理学
5、西方心理学的五种流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有 哪些?主要理论是什么 主要理论是什么? 哪些 主要理论是什么? 奠基人: ①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刺激—反应心理 ②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美)刺激 反应心理 学”,即S—R心理学; 代表人物: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 代表人物: 心理学 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斯金纳 强化理论; 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斯金纳 强化理论;新的新行 班杜拉为代表 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③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新弗洛伊德 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 荣格。 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潜意识为主要研究对 象 两大支柱: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 心理动力的 两大支柱: 本能论 ,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 罗杰斯为代 马斯洛创立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 被称为除行为学派 精神分析以外 行为学派和 以外, 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 上的“第三势力” 上的“第三势力”。
传播心理学-第一讲PPT课件
.
23
(三)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法被称为对传播内容的"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
的描述"(Bernard Berelson)。它是一种分析讯息内容的系 统方法,有助于我们分析特定传播者的讯息,使研究者可 以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对传播过程进行考察。内容分析法 通过对具体传播内容的系统分析,揭示传播者"说了什么" 和 "如何说"(传播技巧)来反应传播者的立场,推断传播 内容对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以及整个传播过程所产生的影 响。
内容分析通常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课题; (2)选样:即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材料; (3)分类及评分:根据一定的客观的分类标准将要分析的
对象归类,再将经过分类的内容以某种方式测量或区分, 最终被赋予一定的分数;
(4)统计及解释。
.
24
(四)控制实验
控制实验涉及到实验者对变量的控制或操纵,以及以客观 而系统的方式观察和测量结果。经典的实验将回答一个变 量(自变量)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其他变量(因变 量)。
如果把传播定义为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换,则特有现象 或特殊表现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大众媒介这个自变 量,包括它的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内容对信息交换的 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例如:从认知心理学来看,人们研究电视画面以不同 方式呈现时所引起的注意的改变,图像和声音的不同 组合对记忆、理解的影响等。
.
6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中,只要涉及到媒体从业人员的 活动和受众的活动,都必然涉及心理问题。这些问题 可以分为五大类:
传播心理学
.
1
第一章 绪 论
.
2
第一节 传播学与心理学的缘分
一 传播学开阔的研究视野
第八章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 因此,研究传受者的心理,不是 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一个与新 闻传播的效果,与传受者的素质紧密 相关的问题。研究传受者的心理是为 了使其为传播活动服务。
第三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 一、观念性
▪
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
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反映。
▪ 二、主观性
▪ 1、生理:脑部发展 性别差异;
▪ 2、心理:动机、价值观、信念、情绪状态;
▪ 3、社会/民族/文化 文化水平 社会地位,如
对电视态度的三类:接受、批评和调节。
▪ 三、能动性反映:人的意识的客观能动性。 ▪ 四、受众的心理需求 ▪ 受众的心理需求可大体分为两个方面,
▪
在现代社会,媒体运转,媒介信息无处不
在,无时不有,它们会或多或少或显或潜地影
响着每一个人,甚至有人研究认为不同的报刊
能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因而,媒介信息对传
受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涉及面相当广泛。
▪ 首先,媒介信息对于人的心理的影 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人的认知活动 而且也会影响人们的性格和情绪等;
▪ 其次,性格差异也会影响人们使用 媒体的种类;
▪ 再有,媒介信息量也会给人们的精 神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二节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实际上已
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义的。然而,人
们毕竟得面对这个世界,并与之保持联络,
这就需要有一支职业队伍专门从事为人们构
建一个可供感受,能够体验的间接环境,所
▪
因此,“小资”这个概念当下已经不仅
仅是一个意义,它扩展成了一种形象,一种
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一种生存理念。
▪
媒介一味地鼓吹概念化的理想生活一些人
第三讲 受传者的心理实质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你更喜欢镜子里的自己还是照片上的自己?
人们看到熟悉事物的出现会感到“如沐春风”——费希纳、铁钦纳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曝光效应的相关研究
• Mita,Dermer,& Knight的研究发现,被试具有喜欢镜 像超过正常照片的显著倾向。 • 当不熟悉的刺激短暂呈现时,曝光效应最强。曝光的 次数在10~20次之间一般能达到最大的喜欢程度。曝 光次数过多时,喜欢程度会下降。 • 延长曝光和测量喜欢程度的间隔一般能增加曝光效应 的强度。 • 曝光效应在儿童身上表现的很弱,尤其是图片和绘画 类型的刺激。 • 对于我们第一眼看上去就讨厌的人,曝光只会使我们 更讨厌他。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曝光效应 the exposure effect
• 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熟悉 定律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 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 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 扎荣茨(Zajonc)的曝光效应实验。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第三讲 受传者的心理实质
第一节 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第二节 心理选择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脑是受传者的心理器官
第一节 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整个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从供给转为选择。 ——约翰.奈斯比特
面对不可能退去的信息洪流,有必要学学如 何妥善处理信息。 ——戴维.刘易斯 只有通过选择的信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才能算是我们的资源。
心理选择的生理机制
• 受传者的心理系统,对 传播送来的信息要进行 选择也有它的生理原因, 那就是受传者对传播送 来的信息具有先天的选 择机制。 • 人体接收传播信息的 “专职部门”是某些感 觉器官。
传授者心理的实质
案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播出
案例:诈骗短信和垃圾信息的泛滥
三、媒介对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
的内容。 (一)学校教育与人的基本社会化 18岁之前人的基本社会化主要靠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同 辈群体和社区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渠道。这些渠道共同作用, 完成了人的政治社会化。 (二)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继续社会化 大众传媒教育的功能对于很少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人来说, 意义更为重要。传媒教育是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很重要的 一个手段。
(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 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 载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于传播活动 的全过程。 不同的媒介符号作为客观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传受者的感 觉器官,不仅对感官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认知活动都会产 生影响。
第四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一、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 传受者对来自客观事物世界和媒体世界的刺激在头脑中 的反应属于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即是说主体的心理表象与 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应。这 种近似的反应就是观念性。 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 所谓主观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的不同反应。
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
大脑的构造与功能 大脑控制语言运动感觉内分泌,小脑控制平衡协调,呼吸 心跳归脑干,因此脑干又称生命中枢。
还有人对人脑做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一)从研究脑电波入手探讨收看电视是主动还是被动 心理学家华尔克以大学生为被试者,记录了这些学生进行 阅读及观看电视时的脑电波α波和β波的活动水平。 心理学家华尔克表明:“看电视也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 从而改变了以往有人认为看电视是消极认知的观点”。
[VIP专享]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
传播心理学课程(第二章)教案一、课题: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二、教学要求:本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研究传受双方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解析传受双方心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分析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要点:1. 研究传受双方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2.脑在传受心理中的作用3.客观现实对传受心理的影响4. 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四、重点: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难点:解析传受双方心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五、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述,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尤其是在媒体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方面和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方面。
学时: 6学时六、课堂教学:(一)复习提问1. 同学们认为心理是什么呢?2. 能否说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心理现象?(二)讲授新课第一节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一.传受者心理实质传受者心理实质是探讨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本质是什么?传受者的心理产生于人体的哪个器官?源泉在哪里?传受者心理有什么特点。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是指涵盖了大众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实质。
传授者心理实质——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研究传授者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1)哲学基础传受者心理实质问题为传播心理学提供了贯穿整个学科的主要理论。
对全书其它章节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
解决一系列问题: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
这个心理活动产生于何种器官。
传受者的脑和神经系统质量对于传播效果有何影响?传播者靠什么来制作媒体内容(新闻、广告、文艺节目、小说等)广告宣传夸大其辞,甚至有意欺骗消费者,还是实事求是为消费者着想?总之:媒介内容是源于客观现实还是源于传播者的主管臆想?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属于心理实质问题。
(2)传者——提高传者职业道德、思想修养、思想方法等问题。
“对事业象湖水一样清澈柔美深情,爱憎分明象钻石般坚硬,正义的化身和平的卫士.怒吼时快如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新闻工作上述职业特点,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个人素养(课堂提问)第一,要有一颗冷静而清醒的头脑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第二,要有一腔充满正义的热血。
1传播心理学对象和心理实质1
网络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网络依赖症: 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 觉不快,焦躁等情绪波动; 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 活动和与他人交往; 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 题; 倾向于否定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造成的损害。
1)男性青少年更富好奇心和冒险情神;女性更
为稳健保守。 2)男性青少年较为独立,女性依赖性相对较强。 3)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男性往往思维较为活跃, 自制能力较差,好动,视为“顽皮”;女性则 自控能力较好,好静,视为“乖顺”。
中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心理特征) 自控能力欠缺 认知能力有限 自我意识强烈
纯子头———清纯派
大众传播心理学
主讲:唐亚蕾
E-mail:tessatyl@
第一讲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第一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哲学 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 数学 技术科学 新闻学 社会学 政治性 经济学 心理学 历史学 语言学 人类学…
心理学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2、应用领域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 司法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关于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 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根据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人类传播按照范围、 规模,由小到大可分为四个层级: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就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 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 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 活动。
传播心理学 PPT课件
4.追新猎奇的新奇心理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人皆有之,好奇心的存在使人们不仅对新异的事物 产生注意(朝向),还促使人们进一步地去进行探究,打破沙锅问到 底。任何内容题材新颖、表现手法不落俗套的传播都能够满足受传者 新奇心理的需要,受到受传者的喜爱。有了受传者的喜爱,实现传播 目的的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基本就不存在了。
Biblioteka 2.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因素(1)受传者原先的态度和立场;
人们出于认知和谐、自我确认的需要,总是更乐于注意那些支持其态 度和立场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其认知的和谐和自我确认;当 然,对相反的信息则会加以排斥和回避。
(2)信息内容同受传者的接近程度如何。
即信息内容是否同受传者有关,是否会对受传者产生影响。如有关儿 童保健和教育的信息内容对正有孩子处于儿童期的母亲就比对于未婚 妇女或虽然已婚但没有孩子的妇女更为接近。而信息内容同受传者越 是接近就越有可能成为受传者选择性注意的内容。
选择性理解的存在,使得在实际的信息传播过程 中,编码和解码两个过程并不对称,所受的信息 常常并不等于所传的信息,二者可能相去甚远甚 至相反。
受传者心理活动规律
第一节 受传者的信息接收与理解
一 .受传者心理的特点
受传者心理是指影响受传者对媒介信息的接触、理 解以及评价等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 现阶段我国的受传者心理大致有以下特点:
1.突出自我的个性化心理
受传者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更加强调个性,更加注重自我需要和精 神生活的实现与满足;在对媒介信息进行接触、理解和评判时,更多 地依据自我的标准,以自我的价值观或者符合自己利益的认识态度为 准则来评判是非善恶;希望主动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去,自由地发表 自己的个人见解和主张,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喜怒哀乐,把传播活 动当成是进行自我表现的舞台。
最新4传受者心理实质ppt课件
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媒介信息以脑为中介反映传播效果
• 脑的中介作用:
•
受者通过脑对媒介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内
化为受者主体的认识和行为;
•
无数个体的行为积累-----群体行为,当群体行
为的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显示出某种社会影响。
• 传播力量或信息力量并非指信息本身,实质是指 信息与人的结合。
拷贝世界不同于我们直接感知到的现实世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精神世界向我们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着独特的影响拷贝世界不同于现实的感性世界因为它不是媒体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发布信息的集团或个人依据自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加工的结果是精神产品拷贝世界提供给人们的不是现实世界那种实实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而是符号语言和图像雷蒙德鲍尔raymondbauer在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指出
• 拷贝世界不同于现实的感性世界,因为它不是媒体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 而是发布信息的集团或个人依据自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现实世界进行 改造加工的结果,是精神产品
• 拷贝世界提供给人们的,不是现实世界那种实实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 而是符号、语言和图像
• 雷蒙德·鲍尔(Raymond Bauer)在1964年《美国心 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指出: “在可以获得的大量(传播)内容中,受传者中的每 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同他的立 场一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支持他的价值观的信息。 他对这些信息的反应受到他的心理构成物的制约……。 现在可以看到,传播媒体的效果在广大受传者中远不 是一样的,而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在心理 结构上是千差万别的。”现代互联网与一般用户建立 起平等的交互关系,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传播心理学课件
传播心理学课件大众传播心理学传播心理学第一章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由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可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 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一)内向传播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其他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1、大众传播心理学把传受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大众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很大程度反映它们是否把内向传播归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2、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心理学在研究人的问题上有相通之处,但是他们研究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前者更注重宏观角度研究人类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活动,在传者与受者之间传递的是信息流,属于社会层面的活动;而后者从微观视角研究传播活动中人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传者和受者之间传递的是心里流,术语心理层面活动。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具体讲就是研究因大众传播诸因素引起的传受者显在或者潜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发展、互动等特点和规律及传受者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四)“传受者”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A引入传受者概念的理由:从传者和受者是“人”的角度来理解;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B这个新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传者和受者作二合为一的理解。
三、传播心理学现状(一)学科构建的可能性:A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有交叉之处;B从心理学家在传播学先驱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源远流长;C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
第六章 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中庸思想 ,长袖善舞
刘长乐深刻领悟和贯彻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掌握了高超 的平衡术。在狭窄的空间内,凤凰卫视舞出了精彩,却又不 触及政府的底线,既说出了大陆很多媒体不能说的话、做了 大陆媒体不能做的事,给了观众更多更深更广的事实和真 相,却又让大陆的政府和观众觉得:凤凰卫视是站在我们一 边的。 刘长乐说:“如何把全球华人的共同东西提炼出来,然 后张扬开来,让全世界的华人在这个旗帜下团结起来,这是 我们凤凰人的使命,我的这个使命感现在是越来越强烈了。”
(三)心理互动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参照目标 1、参照群体 2、参照物 3、“镜中我”
(四)心理互动可以产生长期而深远的传播效果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三不像”电视台
整整用了10年时间,刘长乐打造了一个香港人看起来不 像香港电视台、台湾人看起来不像台湾电视台、大陆人看起 来不像大陆电视台的凤凰卫视。但难得可贵的是,对于这三 个地区的中国人来说,凤凰卫视却是除了本地电视台以外最 值得信赖和看重的华语电视台。凤凰卫视已经成为华语媒体 中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品牌。 对中国传统文化景仰并深有研究的刘长乐,在经营凤凰 卫视时便灵活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超智慧。正是源自于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让刘长乐有了自己的高远目 标,那就是“在英语一统天下的媒体事业中打造出一个华语 的天空”。
(三)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 2、稳定性 3、独特性 4、社会性
二、传者和受者的人格结构
(一)传者的人格结构 (二)受者的人格结构
三、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
在2004年以前,赵忠祥绝对是央视乃 至全国电视圈标榜“德艺双馨”主持人的 不二人选,就连小品里都有“我十分想见 赵忠祥”的经典台词。 2004年,央视女保健医生饶颖曝出与 赵忠祥长达7年的“地下绯闻”,并出示 了流产证明和赵亲笔书写的欠条。赵忠祥 从此深陷泥潭,难以自拔。这个无数国人 曾经的偶像轰然倒塌,赵忠祥由 “主流” 瞬间被指为“风流”,甚至“下流”。 此后的赵忠祥,无论是在央视,还是 在国内其他电视台,出镜率大幅下降,偶 尔的几次露脸,国人皆呼其“苍老得厉 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1
(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 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载 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于传播活动的 全过程。 报刊文字:逻辑思维 广播声音: 电视图像:多种感觉道 多媒体: 手机: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为基本相同,例如看小说、浏览咨
讯、玩游戏、看视频等。成瘾从有
无物质的介入来划分,可以分为物
质成瘾和行为成瘾。手机上瘾和上
网成瘾从本质来看,都是一种行为
成瘾。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6
睡眠 躺着玩手机对睡眠的直接影响就是占用了睡眠的时间,玩的时间越长,睡眠的 时间就越短。入睡前半小时不做容易让人兴奋的事,玩手机会使人兴奋,不利 于心身平静,影响入睡。 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光周期制约。作为一种光刺激,手机等发光电子产品会 影响褪黑激素的合成,一旦人体的褪黑激素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生理周期 将受到影响,使人的睡眠处于浅睡状态。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变差,会使人的情绪变得焦虑、沮丧,影响工作效率。 健康 手机上瘾长时间的电磁辐射还有可能影响到人的大脑,容易造成注意力不能集 中,对年轻女性甚至会引起生理周期紊乱。 儿童尤其应该注意,儿童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身高,容 易造成脑损伤。 经常玩手机的儿童比不玩手机的儿童近视率要高很多。 心理 一旦成瘾,对于成人来说,会导致意志力减弱,对生活失去兴趣,整个人变得 懒散、消沉。严重的会产生暴力行为,如毁坏物品、对家庭成员施暴等,个别 极端者会导致抑郁症。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讲,玩手机成瘾会导致他们的人格障碍,对人冷漠,缺乏 爱心,还可能使他们的社交行为产生问题,不善于与人沟通,甚至遇到事情会 更愿意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
80后集体怀旧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3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 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
1 媒体人的业务能力? 2 如果提高传播效果? 3 受者如何反应信息?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4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5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6
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19
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 介符号和媒介信息。这三者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以不 可分割的整体去影响受者,同时它们又相互独立,对传受 者心理施以不同程度或不同方面的影响。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0
(一)媒介的发展对信息时代的感受 媒介是凭借符号来传播信息的工具。
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
人的体内传播又叫自我传播或内向传播。
体内传播是一个过程,是神经系统的反射 活动的过程。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脑和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7
体内传播的神经生理机制
1 生理的;2 生化的;心理的。
人脑中发生的电和滑雪变化的特殊模式, 是复杂精细的思维过程的最重要基础。
阅读报纸也能让我们从中学习自律。例如,通过一些车祸现场的真实报 导可以警惕我们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意外。这几个月来,A型流感 患者不断增加,已 高达一万多人。借此,通过报纸里一些有关A型流感的报 导,我们可从中知道防范流感的方法以及做好防范措施,因为不怕一万,只 怕万一。
总括而言,阅读报纸能带给我们数不清的好处。因此,我们应该要养成阅 读报纸的好习惯,以便能跟得上社会的脚步。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3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4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5
手机上瘾
手机上瘾症是指长时间依赖于玩手 机,和上网成瘾本质一样,手机上 瘾更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人的 生理、心理危害更大。
表现:坐车玩手机,开会玩手机,
吃饭玩手机,睡觉也玩手机,生活
中许多人时时处处都在玩手机。用
手机上网和用电脑上网所产生的行
9
(2)电视广告呈现300毫秒,受者的反应 达到最大值。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0
二、脑是传受者主题与客体相联系的中介 一、脑的中介作用模式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1
二、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 “信息即力量”“传播即力量” 信息与人的结合。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2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3
第三节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智力的差异就是对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方 式上的差异。
JenSon提出把智力理解为神经冲动的传导 速度,并用选择反应时对其进行间接测 量。
Hunt智力是特殊的心理速度(主要是词汇 信息检索速度)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8
以观众收看电视的神经生理机制为例: (1)收看电视是主动认知还是被动认知? 脑电波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三、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4
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一)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
客观现实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从不同的角 度对客观世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世界; 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感性的和媒体(拷贝)的世界。 从理论上划分:
阅读报纸不仅能使我们增广见闻,更能让我们获取不少课本以外的知识。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挂上井底之蛙之称。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指 的就是说z只要拥有报纸,不必外出也能知道国内外的时事动态。
此外,阅读报纸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优美的句子,正确的文法 都蕴藏在报纸里头。只要我们能适当地运用这些优美句子在写作上,相信我 们的写作水准也会因此而提升不少。
物质状态的“世界1” 波普尔: 精神心理状态的“世界2”
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3”
感性世界: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的实实在在的 沙莲香:
拷贝世界:由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5
眼见为实吗?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6
你本来就很美吗?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今天,你,幸福了吗?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2
在现今社会里,青少年只顾吃喝玩乐,不懂得关心社会的时事动态。爱 阅读的青少年更是所剩无几。 阅读报纸有许多好处,但是我们往往都忽视 它的存在,觉得阅读报纸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其实透过报纸,我们可以轻易 地从中吸取不少知识。由于报纸里头包含着不计其数的新闻,因此,通过阅 读报纸我们更能了解四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不被时代给抛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