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无论哪门学科,都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能动的事。科学课也不例外。在课标中就把它作为六条基本理念之一明确地提了出来。到现在,几乎谁都能脱口而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的豪言壮语,可是真正能做到的究竟又有多少人呢?反思自己,没有能达到要求。

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如果绝对化了,那么老师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了。我们说的主体地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站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来看待学习的任务,来完成学习的任务。而之所以有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就是因为老师强行把学生拉到老师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罢了。

学习了《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的第二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我们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也需要让孩子在自己能做到主的时候,发挥自己最大的学习的潜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学习的能动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效。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老师们为了追求片面的“学生的主体性”而放大了主体性概念的外延,使课堂呈现出一种近乎失控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在本专题中的第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上,往往听到这样的话:“你们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对于这种话,我也经常听到。我想,这种教学语言的出现,应该有个语言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语言的情境可以对这句话定不同的“罪名”。比如,老师和学生已经讨论出了材料选择的范围,或者是研究主题的范围和方向,那么老师的这句话顶多算是用词不当。老师也就没有“按律问斩”的大罪了。要是老师和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没有明确的材料选择的准备,那么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就是“其罪当诛”了。说明这位老师是为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漫无目的地说了这些足以导致课堂失控的话的。他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没有清楚的认识。教学中的热闹也只能是表面上的吵闹,而没有更加深刻的价值。

学生的主体地位究竟应该体现在什么时候,是学生操作活动的时候,还是思考、讨论、汇报的时候,还是课堂上随机生成的瞬间?

我觉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出现在老师的潜意识里。老师设计教案,如果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挂在心头的话,那么他设计出的教案应该是一份帮助学生学习、探究的帮助性的指导材料。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自己表演的一份完美的剧本。

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该体现在整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从进入课堂之前,学生就是一个主体。在学习中还是主体,在学习结束后,还是主体。而老师的存在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帮助者,指导者。当然这些话,都是每本书上都有的套话。不过我想,要是老师在设计教案前都能想想这节课要使学生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老师要给予哪些方面的帮助的话,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想不体现也“难”了。

比如,在学生思考的时候,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学生都需要调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合理的假设和判断。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时间。在很多精彩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一气呵成,让听课老师也感到很舒服。可是我就怀疑,难道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步调的?对于每个问题,所有的学生都是用了相同的时间解决的?我敢武断地说,在那流畅的背后是牺牲了半数学生的主动思考时间为代价的。那些学生就被拉着跟着大部队朝前赶,累得苦不堪言,跑得信心全无,兴趣索然!

主体性、差异性,又扯远了。不过我很坚持地认为,目前我们的课上学生的主体性还没有真正地体现,或许在某一课中能实现,但是在大多数课上还是个美好的愿望。

学生的主体性,得之不易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