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作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元明清文学教程》PPT课件

《元明清文学教程》PPT课件
二、元明清戏曲是中国戏曲黄金发展时期
元曲——明清传奇——花部乱弹——京剧 王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
第二节 元杂剧和南戏
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而来, 融合了各种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成熟完整的戏剧形式, 是元代代表性文学。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1、中国历史上各种表 演艺术长期发展的结 果。
1、最早见于元稹的《莺莺传》。 2、北宋赵令畴[商调·蝶念花]鼓子词
《西厢记》。 3、宋官本杂剧〈莺莺六 么〉,金院本
〈红娘子〉,南戏〈张珙西厢记〉等。 4、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北曲当以《西厢》压卷。”(明王世
贞〈曲藻〉)“实甫《西厢》千古绝 技。”(王骥德〈曲律〉)续改《西厢》 者仅明清不下二十余家。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中心在大都,后期在杭州。 元杂剧最兴盛的时期在前期。元钟嗣成《录鬼簿》
和元明之际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可证。 后期杂剧作家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2、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⑴、结构上“一本四折”的形式 ⑵、曲词与宾白的组合方式 ⑶、正旦或正末一唱到底的表演方式 ⑷、角色分配与科范方面的规定 具有类型化、程式化的倾向。生、旦、净、末、丑。
三、元杂剧创作概况
㈠、元杂剧前期创作概况
1、康进之、高文秀的水浒戏。康进之《李逵负荆》 最优秀。
2、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忠奸斗争的历史悲剧。 3、李好古、尚仲贤的爱情神话剧。李好古《柳毅传
书》。
4、杨显之、石君宝的妇女作品。石君宝《秋胡戏 妻》。
5、白朴的爱情剧《墙头马上》。 6、马致远的《汉宫秋》及神仙道化剧, ㈡、元杂剧后期创作概况
发展规律,总结其创 3、本课程采用面向

明清传奇史 ppt课件

明清传奇史 ppt课件

一 生长期
• 明成化初年至万历十四年 • 1465—1586 共120年。
• 逐渐形成独特的文体特征,剪断 了与戏文母体的联结。传奇剧本体制 定型约在嘉靖中后期(1546—1566), 标志着传奇的真正成熟。
本时期的主要流派——文词派
•滥觞于邵灿 •开派于郑若庸 •李开先、梁辰鱼推进 •梅鼎祚、屠龙达到顶峰
文词派的特点
• 擅长于堆砌辞藻,将文人才 情外化为斑斓文采,增加了传奇 剧本的可读性和文学性,但削弱 了传奇剧本的可演性和戏剧性, 案头化情况严重。
时代精神——李开先
•宝剑记 浣纱记 鸣凤记
•忠奸观念 •政治意识 •忧患情怀
二 勃兴期
• 明万历十五年至清顺治八年 • 1587—1651 共65年
• “传奇”的出现,在唐人的意识中就是 一部小说的名字,尚未出现明显的文体特 征。
• 宋代初年,尹师鲁读范仲淹《岳阳楼记》, 曰:“《传奇》体尔!”
• 1、北宋人称呼唐人新体小说为“传记”。 “体”字出现为后人概称唐人新体小说为“传奇” 的滥觞。
• 2、南宋谢采伯《密斋笔记 序》:经史 本朝文艺杂说几五万余言,固未足追媲古 作……不犹愈于稗官、小说、传奇、志怪之 流乎?
按:
• 谢采伯将传奇、稗官小说、志怪并列, 用于甄别三种不同的小说文体。由此观之, “传奇”至南宋已成为类名,中唐以来新兴 小说体裁被统称为“传奇”。这一体裁与“经 史文艺”不同,与六朝志怪小说亦不同。
小说体裁?
• 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 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 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 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 生发展起来。
明清传奇史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节 传奇:从小说到戏曲

元明清文学课件

元明清文学课件

第三节
▪ (四)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书名就突出
了“通俗”两字。蒋大器十分强调通俗的 重要性,认为“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 才能使“一开卷,千百载之事豁然于心 胸”。
▪ 雅俗文学互相浸润,融合。明代文学就在 俗与雅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的过程中留下了独特的发展轨迹。
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 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 ▪ 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余种为之注。魏晋 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 据具体事迹;后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更具载不少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
第一节 成书
第一章《三国演义》 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
▪ 导论 ▪ 一、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崛起和兴盛
▪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是由宋元讲 史话本发展起来的。
▪ 讲史说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如《全相平话五种》、 《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讲史不能把一段历史 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 就等于后来的一回。
商,商人附庸风雅。 ▪ 五、文人为谋生而写作,书肆为牟利而刊
行,一些文艺作品难免沦为金钱的附庸。 文学商品化,使得晚明文坛艺术品位低俗 化。
第二节 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
▪ 一、明初,朱元璋进行文化围剿。倡导程 朱理学,八股取士,思想文化界,一片肃 杀。
▪ 二、明代中叶后,心学兴起。 ▪ 1、代表人物,王守仁,进一步发张了陆九
第三节 俗文学的发展及其认识深化
▪ 一、明代开国之初,朱元璋制定了压抑通俗文学 了某些禁令。
▪ 二、肯定通俗文学阵营的出现:从李梦阳、何景 明比较明确地肯定俗文学的价值,“真诗在民间”
▪ 李贽称《西厢》《水浒》:“古今之至文” (《童心说》)。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 骚、史、汉并提,称《水浒》《金瓶梅》是“逸 典”(《觞政》)。

《元明清文学》课件

《元明清文学》课件

明代戏曲
总结词
繁荣发展,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明代戏曲在继承元代杂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南戏为主的多种戏曲形式,如传奇、杂剧等。这些戏曲作品题材广 泛,风格多样,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们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小说
总结词
通俗易懂,影响广泛
深远的影响。
04
清代文学
清代戏曲
总结词
地方戏曲的繁荣
清代戏曲在继承前代戏曲传统的基础上,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
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发展,如京剧、昆曲、 秦腔等,这些戏曲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 色和民族风格。
剧目内容的丰富
艺术形式的创新
清代戏曲在内容上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 传说、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多元面貌。
元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 ,如《一千零一夜》等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翻译与改编
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家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了翻译和改编,如《 古兰经》的翻译和《圣经》的改编等。
借鉴与创新
元明清文学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进行了借鉴和创新,如小说、戏曲 等形式的发展和变革。
详细描述
明代小说以章回体形式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历史、传奇、志怪、言情等。这些小说语言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离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更是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诗歌
总结词
清新自然,风格多样
详细描述
明代诗歌在唐宋元三朝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七言、五言为主的诗歌形式。这些诗歌作品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婉约柔情的风格。明代著名的诗人有杨慎、杨维 桢、高启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元明清文学PPT课件

元明清文学PPT课件
16
❖ 四、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 角唱。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 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 汉元帝主唱
17
❖ 五、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 成
❖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 ❖ 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
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
24
❖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 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 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 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 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 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 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25
⑵白朴
❖ 生平: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 ,号兰谷。得其父亲好友元好问携带抚养 。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感到无法对付,决心不 参与政治 。
23
《窦娥冤 》
❖ 又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 剧情: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 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 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 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 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 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 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后 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 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 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 腾腾千层锦套头?
5
❖ 二、音韵上的区别 ❖ 词韵属于平、上、去、入四声系统 ❖ 曲韵则以当时北方语音为基础,平声分上平
、下平两类,没有入声,入声派入三声 ❖ 词可以换韵,而曲不可换韵。

第六编 元明清文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第六编 元明清文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第六编 元明清文学
第一节:元代文学:
自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国 , 称大汉,后人尊为成吉思汗。到1368年为朱元璋 所取代,共162年。 元代文学的代表: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还有 从南宋就兴起的南戏。
一、元杂剧

元杂剧: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曲文学。它吸收 了自唐宋以来的各种戏曲艺术因素,逐 渐发展成为音乐、歌舞、道白、做工等 结合起来编演故事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 艺术。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 的成熟。


有繁本与简本两个系统。 百回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1-7回:写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 8-12回:写如来说法、魏征斩龙、唐僧 出世、交代取经缘起。 13-100回:写孙悟空师徒四人往西天取 经经历八十一难的过程。
《西游记》思想内容

1、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 行途中的人间国度的描写,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象地影 射了现实中皇权统治的黑暗和腐败。
四、神魔小说《西游记》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大唐 西域记》,玄奘口述的西行见闻,弟子 辩机记录整理,介绍了西域诸国佛教遗 迹和风俗物产。 宋代,成为说话人的重要题材。 到元代,西游故事渐趋定型。 明代中叶,一位天才小说家吴承恩(有 质疑),创作了首部神魔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的版本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巧妙生发、合理演化。 2、细心穿插,巧于构思。 3、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4、纯属想象,全系虚构。
三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的版本非常复杂,从文字详 略不同、描写细密与否来分,有繁本、 简本之别。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金圣叹 将120回简化为70回。 现存较早、较完整的简本是双峰堂刊 《水浒志传平林》,有北京文学古籍刊 行社1956年影印本。

元明清文学绪论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元明清文学绪论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1、社会文化背景
(1)政治 明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除了长期沿袭的丞相制,把 中央军政大权总揽在皇帝一人手中。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在皇帝指挥下协 办政事。朱棣本是藩王,靠宦官政变夺得帝位,他信任宦官,使宦官肆虐在 明代愈演愈烈。还设立“锦衣卫”、东厂等机构,实行特务统治,对官吏文 人实行严酷的控制。 中叶以后,政治更加腐败,藩王、宦官、大官僚尽情奢侈享乐,皇帝昏 庸无道:武宗整日耽于淫乐,朝政为宦官刘瑾把持;世宗迷信道教,把炼丹 献方道士封为高官,听任权奸严嵩父子操纵国事二十多年。 明末朝政日非,天启阉党魏忠贤擅权,政治黑暗至极。代表中小地主阶 级利益、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后起的复社、几社,都先后和阉党展开了 激烈的斗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终于使明代的统治在以李自成 为首的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宣告灭亡。
• 诗词
• 元诗作家众多,清顾嗣立《元诗选》共收作家二千六百多 人。 • 诗风“宗唐得古”,古体宗法汉魏东晋,近体则学唐人, 是明代复古潮流的源头。 • 有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和萨都刺、王 冕、杨维桢、迺贤等。 • 元初词以元好问和张炎为代表,中后期则有萨都刺、张翥 等。
二.明代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学概况
(2)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 为了巩固政权,缓和社会矛盾,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
• 措施,并大力扶持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些措施,使社会经济逐渐恢复,生产 力有了提高。 明中叶,土地兼并激烈,皇室、官僚、地主豪绅、富商大贾,都倚恃特权,大 量兼并土地,赋税越来越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亡,经常发生流民起义。 不仅农民无以为生,矿业、盐业生产也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城市经济却得到 发展,由于流民大量涌进城市,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明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 了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松江成为棉织业中心。除家庭手 工业外,还出现手工业工场。仅苏州一地当时靠出卖劳力为生的织工、染工就有一 万余人。其中机工与机户的关系,已经是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占有者之间的关系,出 现了早期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到了明末,农业生产虽稍有好转,但赋税 更加苛杂,吏治腐败,横征暴敛,大量农民破产流亡,加之灾荒疾疫大面发生,社 会经济已濒于崩溃。

《贺新郎》ppt课件

《贺新郎》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下片
词的下片主要表达了词人的壮志未酬之情。其中,“长剑”、“狂歌”、“泪 满”等词语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
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主要采用了象征、 比喻等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来表达 词人的内心世界。
语言特色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在于其语言简练、 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词 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无奈。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当时正是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地区。辛弃疾的 祖父辛赞常在金朝为官,但他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抗金复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辛 弃疾从小就立下了抗金复国的志向。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尽管多次遭
受排挤和打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05 《贺新郎》的版本与校勘
版本流传
宋本传世
《贺新郎》最早的版本流传可以追溯到宋代,现存最早的版本是 宋代的坊间刻本。
元明清版本
元明清时期,《贺新郎》的版本流传更为广泛,出现了多个版本, 包括手抄本、刻本和活字印刷本等。
现代整理本
现代学者对《贺新郎》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出版了多个整理本,为 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完善的文本。
现存版本
宋本
《贺新郎》现存的宋代版本包括坊间刻本和手抄本,这些版本在内容和形式上略有差异,但总体上保持了原作的基本 风貌。
元明清版本
《贺新郎》在元明清时期的版本数量较多,包括刻本、活字印刷本和手抄本等,其中以刻本最为常见。这些版本在内 容上较为一致,但在文字和版式上存在差异。
现代整理本
现代学者出版的《贺新郎》整理本通常以宋本为底本,参照元明清版本进行校勘和整理,同时还会加入 注释和解读等内容,方便读者理解和欣赏。

历史通史复习课件:元明清时期

历史通史复习课件:元明清时期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 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 的主导地位。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 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 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 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 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 潮。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明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 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 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一学派也被 称为“陆王心学”。 王阳明早年对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深信不疑。 他曾面对翠竹,穷格七天七夜也没有得到其理,反而因 思虑过度而致疾。从此,他开始质疑朱熹理学。并用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来否定“格物致知”说。在镇 压农民起义时,他进一步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 难”的道理。
王祯的《农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 农书之一。
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散 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具,更为生动活 泼。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元杂剧把中 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 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一、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
三、明清时期的经济 四、明清时期的文化
单元目录
一、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中枢权力机关 2.棉纺织业 3.科学和技术 ①天文学 ②农学 3.文学艺术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 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 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 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元明清文学作品ppt课件

元明清文学作品ppt课件
26
•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 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 有裘葛之遗,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 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 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 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
1、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 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 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 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
• 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 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6
5.关汉卿散曲《一枝花•不服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 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 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 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 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 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 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 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 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18
6.袁宏道诗《初至绍兴》
(闻说山阴县)
• 闻说山阴县,今来始一过。 • 船方尖履小,士比鲫鱼多。 • 聚集山如市,交光水似罗。 • 家家开老酒,只少唱吴歌。

元代文学 ppt课件

元代文学 ppt课件

ppt课件
28的肯定与 对人世红尘的否定。其内容主要是演述修 炼成仙、教化度人的故事,在立意上有明 显的道教思想色彩。
如《陈抟tuan高卧》----写宋太祖未遇之时 得神仙陈抟指点,做皇帝后欲以富贵报答 陈抟,陈抟依旧坚持隐居修道。
ppt课件
29
元杂剧的题材内容
净:赛卢医。
❖ 副净:张驴儿。
净:桃杌太守(孤)。
❖ 孛老:张驴儿之父。 外:监斩官。
❖ 魂旦:窦娥鬼魂。
ppt课件
18
二、元杂剧的体制
❖ 6、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 ❖ 韵白与散白 ❖ 带云——脚色在歌唱时插入说白。 ❖ 背白——旁白。把“暗想”交代给观众。 ❖ 内云——未上场前在后台与台上角色对话。
❖ 2、楔子------篇幅比较短小。 ❖ 1)第一折之前=序幕 ❖ 2)折与折之间=过渡剧情 ❖ 3、本
❖ 折与楔子构成一本,不等于一个作品。有的 作品可以超出一本,如《西厢记》是五本二 十一折。
ppt课件
14
二、元杂剧的体制
❖ 4、唱词 ❖ 1)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四折四种,
不相重复。如1.仙吕宫、2.南吕宫、3.中吕宫、 4.双调) ❖ 2)每个宫调又有曲牌——曲子的调名。
ppt课件
32
元杂剧的题材内容
四、社会剧——揭露社会弊端。《窦》
五、历史剧——马的《汉宫秋(王昭 君)》与白朴《梧桐雨》
ppt课件
33
《汉宫秋》——
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故 事,从西汉到元,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大致 情节是:西汉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 是元帝主动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
剧情——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选美 朝臣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 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 琵琶,将她封为明妃,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 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耶单于,让 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

【精编】元明清文学课件

【精编】元明清文学课件
李渔:古代艺术商业化的典型
一、生平与创作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 号笠翁、湖上笠翁,亦号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 客、觉世稗官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幼 年“家富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十几岁时,父亲 李如松去世,此后家道逐渐中落。 自幼聪颖,“童时以五经知学使者,补博士弟子员。 少壮擅古文词,著有才子称”(《光绪兰溪县志》卷 五)。自成秀才,屡试不第,入清后,不再应举。 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杭州,从此走上“挟策走吴 越间,卖赋以糊口”的道路。在杭州十年,是他创作 力非常旺盛的时期,《风筝误》等五六部传奇都作于 此时。 顺治十八年,移家南京,开芥子园书肆,刻书卖文, 但主要生活来源,是靠他以姬妾为骨干的家庭戏班到 各地达官贵人家演出所得。 “游燕,适楚,之秦,之 越努力越幸运 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诸姬悉为从者,
越努力越幸运
洪昇与《长生殿》
一、生平与创作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 浙江钱塘人。洪氏是当地世家望族,父亲为小官吏,好 读书;母亲是大学者黄机之女。出生于清兵南下、母亲 逃难之时,或许注定了作者坎坷一生。与表妹黄蕙青梅 竹马,二十岁时结为夫妻。 1、仕途受挫,遭逢“家难” 早年享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了良好的艺术修养,苦 于奔竞无门,仕途曲折。 或许受人离间,此后失欢于父母,为家所弃,不得不远 赴他乡。“非关游子憺忘归,南忘乡园意总违。三载无 家抛骨肉,一身多难远庭帏”。(《客中秋望》) 越努力越幸运 2、游学京城,贫寒度日
李玉:苏州剧坛的杰出代表
一、生平与创作 李玉(1591?—1671?)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 以其书斋名称“一笠庵主人”。其生平事迹记载极少, 焦循《剧说》说他“系申相国(申时行)家人”,吴伟 业《北词广正谱序》说他在明末曾中副榜举人,明亡后 绝意仕进。李玉在明末剧坛已有声望,是明末清初创作 最多、影响较大的戏曲家。 传奇创作: 1644年之前:“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 关》、《永团圆》、《占花魁》 ) 1644年之后:《清忠谱》 《千钟禄》 《万里圆》 二、《清忠谱》:市民阶层的政治觉醒 张溥《五人墓碑记》 越努力越幸运 魏忠贤阉党—东林党人周顺昌以及市民代表颜佩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2.李东阳诗《茶陵竹枝歌》 其七
(春尽田家郎未归)
• 春尽田家郎未归, • 小池凉雨试絺衣。 • 园桑绿罢蚕初熟, • 野麦青时雉始飞。
15
3.李梦阳诗《自从行》
(自从天倾西北头)
• 自从天倾西北头,天下之水 皆东流。若言世事无颠倒, 窃钩者诛窃国侯。君不见, 奸雄恶少椎肥牛,董生著书 翻见收。鸿鹄不如黄雀啅, 撼树往往遭蚍蜉,我今何言 君且休!
3
2.关汉卿杂剧《单刀会》第四折《驻马听》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
•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地灰飞烟灭。 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 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水,二十 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3.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第四本 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明清文学作品诵读 (50篇)
指导教师:晏选军老师 叶烨老师
1
一、元代文学(10篇)
• 1.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 • 2.关汉卿杂剧《单刀会》第四折《驻马听》 • 3.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 4.马致远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 5.关汉卿散曲《一枝花•不服老》 • 6.关汉卿散曲《大德歌•夏》 • 7.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 • 8.马致远散曲《寿阳曲•远浦归帆》 • 9.王和卿散曲《醉中天•咏大蝴蝶》 • 10.张养浩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13
1.高启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
•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 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势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 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 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 意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 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今 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 不用长江限南北。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 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 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12
二、明代文学(12篇)
• 1.高启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 2.李东阳诗《茶陵竹枝歌》其七 • 3.李梦阳诗《自从行》 • 4.王世贞诗《送内弟魏生还里》 • 5.袁宏道诗《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之二 • 6.袁宏道诗《初至绍兴》 • 7.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标目》,《蝶恋花》 • 8.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皂罗袍》 • 9.徐渭诗《龛山凯歌》其四 • 10.张煌言诗《甲辰八月辞故里》 • 11.陈子龙词《山花子·春恨》 • 1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8
6.袁宏道诗《初至绍兴》
(闻说山阴县)
• 闻说山阴县,今来始一过。 • 船方尖履小,士比鲫鱼多。 • 聚集山如市,交光水似罗。 • 家家开老酒,只少唱吴歌。
19
7.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标 目》,《蝶恋花》(忙处抛人闲处住)
•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 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 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6.关汉卿散曲《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
•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 绿杨堪系马。围坐南窗下, 数对清风想念他,峨眉淡 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 榴花。
8
7.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8.马致远散曲《寿阳曲•远浦归帆》
16
4.王世贞诗《送内弟 魏生还里》
(阿姊扶床泣)
• 阿姊扶床泣, • 诸甥绕膝啼。 • 平安只两字, • 莫惜过江题。
17
5.袁宏道诗《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之二(野花遮眼酒沾涕)
• 野花遮眼酒沾涕,塞耳愁听新朝事; 邸报束作一筐灰,朝衣典与栽花市。 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 旁人道我真聩聩,口不能答指山翠。 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 言既无庸默不可,阮家那得不沉醉? 眼底浓浓一杯春,恸于洛阳年少泪。
2
1、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 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 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 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 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6
5.关汉卿散曲《一枝花•不服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 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 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 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 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 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 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 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 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5
4.马致远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 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 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 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 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 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 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 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不思量!
(夕阳下,酒旆闲)
•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 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 鱼人散。
10
9.王和卿散曲《醉中天•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 •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
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吓杀雪芳的 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11
10.张养浩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