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2018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组织环境及相关方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组织环境及相关方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c1b1d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f.png)
人力资源部 相关部门
《SWOT 分析》
XX-XX-XX A0
2019-09-28 Page 10 of 122
1.0 目的 为满足 ISO22000:2019 标准 4.1 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预 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5.4.2 SWOT 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
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 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5.4.3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 量;规模经济;产品食品安全;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5.4.4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 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5.4.5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 等。 5.4.6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 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5.5 构造 SWOT 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 SWOT 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 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 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5.6 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 SWOT 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 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
ISO22000-2018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ISO22000-2018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fa55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ISO22000-2018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ISO22000-2018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相关方需求与期望质量与信息安全要求核心客户客户(客户对质量需求与期望)客户投诉/抱怨率不超过行方每月要求的达标值。
可用性:在客户约定的时间内,产品可用性满足客户要求。
在约定时间内发生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合格,必须在约定的时间恢复生产系统正常运行。
完整性:进行的任何操作必须准确无误,确保产品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
客户信息不得有任何非法泄露。
信息沟通及时性: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及时获得事件信息以及处理进展。
社会及公众客户及接受服务的个人法律法规符合性:提按照客户要求获得相应生产许可证,并符合客户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职场安全规范性等。
敏感信息保密性:确保公司经营管理中重要的商业信息严格保密,例如:市场销售数据、业股东及合作伙伴股东务运营数据、财务数据等。
员工公司内部员工员工个人隐私信息保密性。
各类供应商硬件及服务提供商供应商敏感信息的保密性。
质量及信息安全方针确保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1.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及时、准确并妥善处理客户提出的服务要求。
2.对外包服务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化解或降低由于服务过程不当导致的投诉。
3.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确保客户信息和公司重要商业信息的保密性1.在获取、处理和交付客户信息资产的过程中,确保客户敏感信息的保密性,防止由于人员对信息处理不当,导致客户信息的泄漏。
2.防止关键业务应用系统、网络服务及个人计算机因管控失效,导致客户信息及公司重要商业信息的泄漏。
确保客户信息及重要信息系统的完整性3.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规范进行提供服务,确保关键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防止关键业务应用系统、网络服务及个人计算机因管控不当造成数据丢失或被篡改,导致系统中的客户信息、公司重要信息失去完整性和真实性。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考试卷及答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bb4dcbfad6195f302ba621.png)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huà kuàng fēn fùxián qìchán ràoài mùdǎn qiègāo bǐng yǐn bì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间.隔(jiān jiàn)勉强.(qiáng qiǎng)剥削.(xuē xiāo)谴.责(qián qiǎn)树冠.(guān guàn)眼睑.(jiǎn liǎn)镜匣.(xiá jiá)依偎.(wèi wēi)三、比一比,再组词。
讯(__________)鞋(__________)稳(__________)挽(__________)汛(__________)桂(__________)隐(__________)晚(__________)迅(__________)挂(__________)穗(__________)搀(__________)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将词语序号填到相应位置。
安居(____)业②呕(____)沥血③流(____)失所④多事之(____)⑤诡计(____)端⑥国(____)民安⑦(____)智多谋⑧畏首畏(____)1.表现太平盛世景象的两个词语是:____ ____2.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____),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选词填空)3.你这种前怕狼后怕虎......(____)的做法会使你一事无成的。
(选词替换加点俗语)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飘浮漂浮晴朗清朗1.一只鸟站在________在海面的一节枯木上。
2.空气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_________在空中,变成云。
3.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ISO22000:2018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f8a270fc850ad02de804175.png)
ISO22000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确保食品安全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食品安全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 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并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3.2 技术部对实现产品符合性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 程序
4.1 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 设施的识别
4.1.3设施的验收
4.1.5 设施的报废
4.2 工作环境
5 相关记录
《设施验收单》
《生产设施一览表》
《设施日常保养表》
《设施检修计划》
《设施检修单》
《设施报废单》。
全套ISO22000:2018体系之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
![全套ISO22000:2018体系之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5c367c284ac850ac02427d.png)
7.1.1 总则26
7.1.2 人员26
7.1.3基础设施26
7.1.4工作环境26
7.1.5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控制26
7.1.6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27
7.2能力29
7.3意识29
7.4沟通29
7.5成文信息29
8.运行31
8.1运行策划和控制31
8.2前提方案31
公司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新经营理念,以创新为先导,以质量求生 存,以信誉求发展,热忱期望与各界朋友携手,精诚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 齐心协力,共铸辉煌!企业文化:
企业宗旨:重质量、求发展、守信誉、创品牌。
经营理念:做良心食品,创优美生活。
企业目标:管理规范化、产品特色化,品质优越化、服务一流化,市场扩大化、品牌全 球化。
附件6:组织架构图62
南乐贝斯特优露食品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质量手册
修订版本:C/O
修订日期:2020-2-10
主题:颁布令
章节
01.
01
为了加强公司食品安全和规范管理,确保向顾客或相关方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现根据IS0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IS0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 类组织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改版,制定本2020-C/0版《食品安全管 理手册》。通过危害分析和建立关键控制点,使公司在原料验收、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全 过程中,控制、降低和消除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危害,确保产品整个食品链中安全卫 生。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
ISO22000:2018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5821533fc4ffe473268ab13.png)
1、目的为使基础设施的配置、维修和保养及工作环境达到规范管理,以确保公司提供的产品能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基础设施、办公设备、工作场所、过程设施及特性服务设备配置计划的审批。
3.2采购部:负责采购和生产做涉及运输设备、容器和计量检测设备采购。
3.3生产部:负责生产装备和工位器具的操作使用以及维护和保养及环境的管理。
3.4品管:负责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的购置及管理。
3.5行政部:负责提供搞好环境卫生的资源并管理。
3.6各职能部门:负责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保养以及环境的管理。
4、控制程序4.1 主要设备设施控制4.1.1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建筑物、工作场所(含办公、生产、贮存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含水、电、风气和空调等)。
b.过程设备(含采购设备、生产装备、工器具、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计算机软件等)。
c.支持性服务(含运输设备、通讯设备、销售服务网络设备)。
4.1.2 为确保公司经营生产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公司应配置适宜的设备和设施并正确使用,同时要求做到:a.部门负责人负责确保设备、工器具能够满足工序要求。
编制《主要设备清单》和《设备操作规程》,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能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生产负责购置产品运转、存放、装配、产品防护的专用装置及保证工序间转运及成品入库时的产品防护。
c.设备使用人员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和保养设备。
d.部门负责人编制设备管理台帐,制定年度维修计划、同时加强设备使用期间的检查,按时保养,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并记录。
4.2 环境管理4.2.1 对办公、采购、生产、检测、贮存环境应进行适宜的管理,保证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
4.2.2 各办公、采购、生产、检测、贮存场所应进行合理规划,定置管理,经常开展“5S”活动。
4.2.3 对有温度、湿度、清洁度、特定要求的场所应采取有效的控制管理,使其环境符合特定要求。
ISO22000:2018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ISO22000:2018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5afb46bcd126fff6050b3c.png)
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制度1 目的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工作环境,并对设施进行适宜的维修和保养及对工作环境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设施和工作环境满足产品生产要求,创造一个整齐、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2范围适用于与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关的各个工作场所。
3职责3.1 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3.2 生产部对实现产品符合性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3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厂区进行监督管理。
4措施和要求4.1设施4.1 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4.1.1 设施的识别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 设施的提供a)生产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并具体实施采购;b)需要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产部设计,总经理审核并批准后,由生产部车间组织加工制造。
4.1.3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a)根据生产需要生产部组织编写设施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
对于大型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生产部制定《设施日常保养表》,规定保养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各岗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生产部每季度收集《设施日常保养表》,整理归档并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c)生产部每年年底制定下年度的《设施检修计划》,发至各部门执行。
d)日常生产中车间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设施检修单》报计划检修。
检修中的设施应挂红色检修牌,并在检修单上记录检修内容,检修好的设施应有使用部门负责在检修单上签字验收。
完整版)ISO22000:2018
![完整版)ISO22000:2018](https://img.taocdn.com/s3/m/570080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4.png)
完整版)ISO22000:2018.新版标准
1.标准结构采用HSL高级结构,与ISO9001保持一致,方便整合。
同时,FSMS系统模型的变化,包括体系的PDCA 和食品安全计划的PDCA。
2.FSMS管理原则也有所变化,强调质量管理7大原则同样适用于食品安全。
3.术语方面,新增了28个术语,并明确了CCP、OPRP 和PRP之间的区别。
4.引用了前提方案的标准:ISO/TS 族标准。
5.强调基于风险的思维方法,加强组织层面和运行层面的风险管理。
同时,增加了对组织环境(4.1)、相关方要求(4.2)和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的理解。
6.强调高层领导力和食品安全文化(5.1、5.2)。
7.强调食品安全目标的可实现性(6.2)。
8.工作环境方面,强调了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7.1.4)。
9.增加了对外部开发的FSMS要素的控制(7.1.5)。
10.强调对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7.1.6)。
11.强调对追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8.3)。
12.强调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测试(8.4)。
13.在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描述中增加了“来源”一项(8.5.1.2)。
14.增加了对加工环境的描述(8.5.1.5.3)。
15.OPRP和HACCP均属于危害控制计划,对建立OPRP 的描述更具体(8.5)。
16.强调对PRPs和危害控制计划的验证(8.8)。
17.将产品撤回改为产品撤回/召回(8.9.5)。
ISO22000:2018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206081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2.png)
ISO22000:2018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职责3.1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并提供资源。
3.1 管理者代表(小组组长):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体系小组/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4、程序4.1组织环境管理4.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行政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品管: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仓库: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采购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e)生产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f)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14.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内外部环境要素分析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最新ISO22000:2018一整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共192页)
![最新ISO22000:2018一整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共192页)](https://img.taocdn.com/s3/m/b00a3ac76294dd88d1d26b03.png)
1食品安全管理手册XX-QM-02AHACCP小组2018.12.011文件控制程序XX-HP-01 A 0HACCP小组2018.12.012记录控制程序XX-HP-02 A 0HACCP小组2018.12.013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XX-HP-03 A 0HACCP小组2018.12.014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及评审控制程序XX-HP-04 A 0生产2018.12.015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XX-HP-05 A 0HACCP小组2018.12.016环境因素识别与重要程度控制程序XX-HP-06 A 0HACCP小组2018.12.0114001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XX-HP-07A 0行政2018.12.01180018环境安全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XX-HP-08 A 0品管2018.12.01140019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XX-HP-09A 0HACCP小组2018.12.0114001/1800110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XX-HP-10A 0HACCP小组2018.12.0111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XX-HP-11A 0HACCP小组2018.12.011400112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XX-HP-12 A 0HACCP小组2018.12.0113组织变更控制程序XX-HP-13 A 0HACCP小组2018.12.0114人力资源控制程序XX-HP-14 A 0行政2018.12.0115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XX-HP-15A 0HACCP小组2018.12.0116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XX-HP-16A 0品管2018.12.0117组织知识控制程序XX-HP-17 A 0行政2018.12.01900118沟通控制程序XX-HP-18 A 0HACCP小组2018.12.0119产品投诉处理控制程序XX-HP-19 A 0HACCP小组2018.12.0120采购控制程序XX-HP-20A 0采购2018.12.01SC 21生产过程控制程序XX-HP-21A 0生产2018.12.01SC 2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XX-HP-22A 0HACCP小组2018.12.0123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控制程序XX-HP-23A 0HACCP小组2018.12.0124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XX-HP-24A 0HACCP小组2018.12.0125检验控制程序XX-HP-25A 0品管2018.12.01SC 26潜在不安全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XX-HP-26A 0品管2018.12.0127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XX-HP-27 A 0HACCP小组2018.12.0128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XX-HP-28A 0HACCP小组2018.12.0129内部审核控制程序XX-HP-29A 0HACCP小组2018.12.0130管理评审控制程序XX-HP-30A 0HACCP小组2018.12.01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序名称编号本号部门生效日期备注第一层文件:手册序名称编号本号部门生效日期备注33危害分析控制程序XX-HP-33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 34关键控制点确定控制程序XX-HP-34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 35关键限值确定控制程序XX-HP-35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 36监控与纠偏控制程序XX-HP-36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 37确认和验证控制程序XX-HP-37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38良好操作规程(GMP)/前提方案(PRP)控制程序XX-HP-38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39卫生标准操作(SSOP)控制程序XX-HP-39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SC 40致敏物质管理控制程序XX-HP-40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 41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XX-HP-41A0HACCP小组2018.12.0122000 42食品安全自查控制程序XX-HP-42A0HACCP小组2018.12.01SC4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控制程序XX-HP-43A0HACCP小组2018.12.01SC制表人: 日期: 表单编号:标题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制日期2018-12-28 页码1/40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依据ISO 22000-2018(F)、GB/T 27341-2009(H)等编制文件编号:版本: A / 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分发号:控制状态:文件修订页序号版本编制日期条款内容编制部门1 A/O 2018.12.28 全文参照ISO22000:2018标准及GB/T 27341-2009(HACCP)要求HACCP小组标题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制日期2018-12-28 页码2/40目录章节号ISO22000-2018标准条款GB/T 27341-2009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2011)页码0.1 颁布令 50.2 公司简介 61 范围 1 7 1.1 总则71.2 应用72 引用法规、标准 2 73 术语和缩写 3 74.0 组织环境48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18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28 4.3 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4.3 84.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4 4 第二条;第三条85.0 领导作用5 5 11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 5.1 11 5.2 食品安全方针 5.2 5.2 11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3 5.3 126.0 策划612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26.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36.3 变更的策划 6.3157.0 支持7 15 7.1 资源7.1 6 15 7.1.1 总则7.1.1 6.1 157.1.2 人员7.1.2 6.2 第二条(四);第五条(三);第十三条(一)157.1.3 基础设施7.1.3 6.36.6第三条(七);第六条;第七条;第十条(一);第十三条(一)157.1.4 工作环境7.1.4 6.4 第六条;第七条15 7.1.5 外部建立的要素7.1.5 15 7.1.6 外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控制7.1.6 6.5 16 7.2 能力7.2 6.2 第三条(八) 16标题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制日期 2018-12-28 页码 3/40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 4.2 18 7.5.1 总则 7.5.1 18 7.5.2 创建和更新7.5.2 4.2.3 4.2.4 18 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7.5.3 第三条(十)18 8.0 8 运行 7 18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1 7.1 18 8.2 前提方案(PRPs ) 8.2 619 8.3 可追溯性系统 8.36.7.1 第二条(三); 第三条(四) 19 8.4 应急准备和响应8.4 6.8 第二条(五)20 8.5 危害控制 8.5 7.3 20 8.5.1 食品安全小组8.5.17.2.120 8.5.2 原料、辅料和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特性8.5.27.2.2 第三条(一)208.5.3 成品特性 8.5.3 21 8.5.4 预期用途8.5.4 7.2.3 21 8.5.5 流程图的准备和现场证实 8.5.5 7.2.4 21 8.5.6危害分析8.5.6 7.3 第三条(一); 第二条(二)228.5.6.1 总则8.5.6.1 22 8.5.6.2 危害识别和确定可接受水平 8.5.6.2 7.3.1 22 8.5.6.3 危害评估8.5.6.37.3.2 228.5.6.4 单项控制措施的选择、分类和确认8.5.6.423 8.5.7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8.5.723 8.5.8 HACCP 计划 8.5.87.4 第二条(二) ;第三条(一);23 8.5.8.1 总则8.5.8.1 23 8.5.8.2 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8.5.8.2 7.5 24 8.5.8.3 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系统8.5.8.37.6 248.5.8.4 监视结果超出关键限值时采取的措施8.5.8.47.7 24 8.5.8.5 实施HACCP 计划 8.5.8.5 25 8.5.9 OPRP 计划 8.5.9 25 8.5.9.1 总则8.5.9.1 25 8.5.9.2 确定OPRP 的行动限值 8.5.9.2 25 8.5.9.3 O PRP 行动限值的监控系统8.5.9.325标题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制日期2018-12-28 页码4/40的措施8.5.9.5实施OPRP计划8.5.9.5268.6预备信息的更新和规定 PRP、OPRP 计划和 HACCP 计划文件的更新8.67.9 第三条(十) 268.7监视和测量的控制8.7第十条(二);第十三条(一)268.8与 PRP、OPRP 计划和 HACCP 计划有关的验证8.87.8 268.9 不符合产品的控制8.9 第三条(六) 27 8.9.1 纠正8.9.1 27 8.9.2 纠正措施8.9.2 28 8.9.3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8.9.3 288.9.4 撤回8.9.4 6.7.2 第三条(五) 299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评价9 29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299.2内部审核9.2 5.4 第三条(九) 309.3管理评审9.3 5.5 3110改进1032 10.1 总则10.1 32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3210.3 改进10.3 3211 附录3311.1 平面图(厂区、车间布局、人流物流、排给水、消防、防虫鼠等)3311.2 食品安全承诺书第二条(一);第二条(六) 3411.3 本公司架构图及其职责、质量管理架构图351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3711.5 与食品接触体系相关受控文件清单40标题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制日期2018-12-28 页码5/40 0.1颁布令颁布令根据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过程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和有效性评价以及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分析预防、实施和验证情况,依据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2015)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本公司的要求》(ISO 22000:2018)、GB/T 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GB 14881-201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美国FDA GMP法规(21 CFR part110)、《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15)以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2011)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本《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确定了本公司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阐述了本公司为实现方针和目标而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各种活动的程序要求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
ISO22000-2018管理手册
![ISO22000-2018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953a5f0a26925c52dc5bf7f.png)
XXX有限公司FSMM-2019-01 A/0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制:XXX2019年11月1日批准:XXX2019年11月1日受控状态:2019年11月1日2019年11月1日发布2019年11月1日实施0.1目录0封面0.1目录0.2颁布令0.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0.4公司简介0.5任命书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的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4.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食品安全方针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食品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支持7.1资源7.1.1总则7.1.2人员7.1.3基础设施7.1.4工作环境7.1.5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控制7.1.6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4.1总则7.4.2外部沟通7.4.3内部沟通7.5成文信息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8.2前提方案8.3可追溯性8.4应急准备和响应8.4.1总则8.4.2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处理8.5危害控制8.5.1危害分析预备步骤8.5.2危害分析8.5.3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8.5.4危害控制计划(HACCP计划/OPRP计划)8.6前提方案PRPs和危害控制计划信息更新8.7监视和测量的控制8.8前提方案PRPs和危害控制计划的验证8.8.1验证8.8.2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8.9控制不合格产品和工艺8.9.1总则8.9.2纠正措施8.9.3纠正8.9.4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理8.9.5撤回/召回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9.1.2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进10.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持续改进1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新11附件11.1CCP判断树11.2程序文件清单11.3职能分配表11.4组织机构图本公司按照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标准编制成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标准-2018版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组织的要求(1)
![标准-2018版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组织的要求(1)](https://img.taocdn.com/s3/m/b0e185332e3f5727a4e96253.png)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O 22000:2018)二○一九年六月目录引言标注内容1. 1. 范围范围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4.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方针5.2.1 制定食品安全方针5.2.2 沟通食品安全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1.3 基础设施7.1.4 工作环境7.1.5 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外部开发要素7.1.6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控制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4.1 总则7.4.2 外部沟通7.4.3 内部沟通7.5 文件化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前提方案(PRPs)8.3 可追溯系统8.4 应急准备和响应8.4.1 总则8.4.2 紧急情况和事件的处理8.5 危害控制8.5.1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8.5.2 危害分析8.5.3 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8.5.4 危害控制计划(HACCP/OPRP 计划)8.6 前提方案和危害控制计划的信息更新8.7 监视和测量的控制8.8 与前提方案和危害控制计划相关的验证8.8.1 验证8.8.2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8.9 产品和过程不符合控制8.9.1 总则8.9.2 纠正8.9.3 纠正措施8.9.4 潜在不安全品的处置8.9.5 撤回/召回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2 管理评审输入9.3.3 管理评审输出10 改进10.1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持续改进1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引言0.1总则采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食品安全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标准-2018版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组织的要求(1)
![标准-2018版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组织的要求(1)](https://img.taocdn.com/s3/m/b0e185332e3f5727a4e96253.png)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O 22000:2018)二○一九年六月目录引言标注内容1. 1. 范围范围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4.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方针5.2.1 制定食品安全方针5.2.2 沟通食品安全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1.3 基础设施7.1.4 工作环境7.1.5 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外部开发要素7.1.6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控制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4.1 总则7.4.2 外部沟通7.4.3 内部沟通7.5 文件化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前提方案(PRPs)8.3 可追溯系统8.4 应急准备和响应8.4.1 总则8.4.2 紧急情况和事件的处理8.5 危害控制8.5.1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8.5.2 危害分析8.5.3 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8.5.4 危害控制计划(HACCP/OPRP 计划)8.6 前提方案和危害控制计划的信息更新8.7 监视和测量的控制8.8 与前提方案和危害控制计划相关的验证8.8.1 验证8.8.2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8.9 产品和过程不符合控制8.9.1 总则8.9.2 纠正8.9.3 纠正措施8.9.4 潜在不安全品的处置8.9.5 撤回/召回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2 管理评审输入9.3.3 管理评审输出10 改进10.1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持续改进1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引言0.1总则采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食品安全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职责
3.1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并提供资源。
3.1 管理者代表(小组组长):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
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体系小组/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
定应对措施;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4、程序
4.1组织环境管理
4.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
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行政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
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品管: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仓库: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采购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
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e)生产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
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f)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
济环境等)
1
4.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内外部环境要素分析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
进行汇总整理。
4.1.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
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
审。
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
表,由管理者代表对《内外部环境要素分析识别表》进行修订。
4.2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
4.2.1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与评估:
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
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
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
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管理者代表:所有者、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b)采购部:外包加工方、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c)销售部: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d)管理部: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
4.2.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期望或要求分析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
行汇总整理。
4.2.3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
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
4.2.4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
对《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进行修订。
4.3每次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汇总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情况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的
相关资料,并提交管理评审。
5、相关成文信息
内外部环境要素分析识别表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