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词“不”和“没有”的语义及用法解析
否定副词“没”和“不”

否定副词“没”和“不”作者:张时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3期现代汉语中,否定副词“没”(包括“没有”)和“不”,都能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之前,对谓词进行否定,构成状中关系。
如:“没说”“不说”“没对”“不对”。
粗看起来,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差不多。
其实,差别很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时间范畴的对立“没”“不”都能反映时间,但所反映的时间段不同。
“没”是对过去的某个时间段中的可能事件进行否定,“不”是对将来的某个时间段中的可能事件进行否定。
如下图所示:A点表示说话时的时间,AB表示过去的某个时间段,AC表示将来的某个时间段。
“没”对AB内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不”对AC内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
如:(1)a我没回家。
b我不回家。
a句中的“回家”是在过去的时间里可能发生的事件;b句中的“回家”是在将来的时间里可能发生的事件。
“没”“不”在时间上的差异,可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
(一)与“V过”的组合“V”表示动词,“过”是动态助词。
“没”能与“V过”组合,“不”不能与“V过”组合。
如:(2)a没打过没哭过没买过没学习过没讨论过b不打过不哭过不买过不学习过不讨论过单个动词,其动作既可发生在过去的时间里,也可以发生在将来的时间里。
因而,与“没”和“不”都能组合。
动态助词“过”具有历时性,它附在V后,表示V是过去时间里的动作。
“过”对V的所处时间已经明确,即在“过去”。
这与“没”反映的时间相符,而与“不”反映的时间矛盾。
因此,“V过”能受“没”否定,不能受“不”否定。
(二)与动补结构的组合“没”能用在动补结构前与之组合,构成状中结构;而“不”呢,一般情况下,用在动补结构前与之组合,其可接受性差。
如:(3)a没看完没找到没睡好没吃饱没说清b不看完不找到不睡好不吃饱不说清动补结构,有动作,有结果,在没有具体语境提示时间背景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理解成动作已经发生,结果已经出现,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把动补结构所表示的事件理解成在“过去”已经发生。
汉语否定词不、没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汉语否定词“不”、“没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CATALOGUE 目录•引言•否定词“不”、“没有”的用法及偏误分析•否定词“不”、“没有”的教学建议•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结论与展望研究背景及意义汉语否定词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构成句子和表达否定意义的基本元素。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在使用“不”和“没有”这两个否定词时。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好否定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正确理解和表达否定意义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很多学习者都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
因此,对汉语否定词“不”、“没有”的使用偏误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汉语否定词“不”、“没有”的使用偏误进行分析,探究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错误类型,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语料分析的方法,收集并分析学习者在实际语境中使用“不”、“没有”的语料,对偏误类型和频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同时,还将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为研究结果提供更加全面的解释。
总结词“不”通常用于表示对一个动作或状态的否定。
详细描述当我们想表达某个动作或状态不会发生时,我们可以使用“不”。
例如,“我今天不去公园”表示我今天不会去公园。
常见偏误“不”的偏误通常是由于对否定词的误解或过度使用而导致的。
例如,“他不喜欢吃巧克力,但是,他今天不巧克力吃”这个句子中,“不”被过度使用,导致句意不清晰。
“不”的用法及偏误分析总结词“没有”通常用于表示缺乏某种物质或条件。
详细描述当我们想表达某个物体或条件不存在时,我们可以使用“没有”。
例如,“我没有钱”表示我缺乏钱。
常见偏误“没有”的偏误通常是由于对否定词的误解或过度使用而导致的。
例如,“他昨天没有去公园,但是,他今天没有去公园”这个句子中,“没有”被过度使用,导致句意不清晰。
浅谈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

浅谈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否定副词“不”和“没”都是汉语语言中常见的否定表达方式。
虽然在表达上十分相似,但是这两者之间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下面我们将会从用法、语态、级别,以及语气上进行探讨。
首先从用法上看,“不”通常用于表示否定、禁止、不肯定等意思;“没”则通常用于表示没做、没有等意思。
例如,“我不爱你”意为“我拒绝爱你”,而“我没爱你”意为“我没有去爱你”。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用法上的区别:一个是在肯定/否定上的区别,一个是在行为上的肯定/否定上的区别。
其次,从语态上看,“不”是形容词位置上的否定,而“没”则是谓语动词的否定,所以,“不”置于描述事物的形容词上来表示否定,也就是“不美丽”,“不开心”等等。
而“没”则是放在谓语动词上面则表示否定,也就是“没学会”,“没去过”等等。
然后,从级别上来说,“没”侧重于人与事物的可及性。
即便是在存在时间上,一旦一个人或事物缺失,其状态就被标记为“没”。
例如:“我没有吃过意大利松饼”,意味着“我从没吃过任何一种意大利松饼。
”而“不”则强调或排除某种可能性。
譬如,“我不会开车”意味着“我还没学会开车”,或者以否定形式强调,“我不爱他”是言出自己心,或者排除某种假设,“我不想接受这份工作”则表达了一个拒绝的态度。
最后从语气上来看,“不”所表达的情感更为轻松一些。
而“没”则带有一种强烈的否定情绪。
举个例子,“我不需要你来帮我,”听起来更为平淡些;然而,“我没你的帮忙还是可以搞定的,“则显得更具有情绪性。
综上所述,虽然“不”和“没”在表达否定意义上有些类似,但是两者之间的细微区别却体现了中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差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语态、级别和语气中体现。
因此,学好这两个否定副词的用法,不仅可以更精准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并运用中文语言的多样性。
本文主要讨论了汉语中两个常见的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
作者从用法、语态、级别和语气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微妙的语言差异。
浅析汉语“不”和“没(有)”的用法比较

094《名家名作》·杂谈[摘 要] 在汉语中,“不”和“没(有)”是最常见的否定词,二者均表示否定意义。
通过大量例子阐述并分析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有)”用法的异同点。
[关 键 词] 不;没(有);用法;异同浅析汉语“不”和“没(有)”的用法比较祁娟萍 夏尔巴奴·吐尔逊*汉语中的否定形式在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但各否定词的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在使用过程中,若不熟悉并掌握其用法,则会出现错用、混用的现象。
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不”和“没(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并对它们用法的异同点进行详细分析。
在汉语中,“不”和“没(有)”是最常见的否定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不”为副词,“没(有)”为副词或动词,具体情况如下。
一、“不”和“没(有)”的相同点 (一)二者均为表示否定意义的否定词①外面正在下大雨,风也很大,我不去巴扎了。
②我今天没读书,因为我的朋友们来家里做客了。
①中“不”为表示否定意义的否定词,否定了“去”这个动词,说明“去巴扎”这个事情没有实现。
②中“没”为表示否定意义的否定词,否定了“读”这个动词,说明“读书”这个事情没有实现。
(二)二者均能单独使用①今晚一起去看电影吧!——不,我今晚有事,下次吧。
②今天上午你去图书馆了吗?——不(有),我去教学楼了。
③我打算一会儿去超市,要帮你带些什么吗?——不。
①中“不”为一个单句,对前句进行了否定,即说明“看电影”这个动作不会发生。
②中“没有”为一个单句,对前句进行了否定,即说明“去图书馆”这个动作没有发生过。
③中“不”为一个单句,且后面没有加解释说明的句子,此时单句“不”所表达的意义为“不需要帮忙带东西”。
通过这三个例子可知,“不”和“没(有)”均能单独使用,即二者均能够不与其他词语连用而单独构成一个句子,二者后面的句子“我今晚有事,下次吧”“我去教学楼了”等则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加或不加都不影响“不”和“没(有)”对前句进行否定这一意义。
不和没有的区别

“不”+会、应该、可以、肯、能 “没”+能(过去)
• 那天是我不会说话,让他生气了。 • 我昨天不应该问他那个问题。
• 你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 • 他不肯帮助我。 • 我现在不愿意嫁给他,以后也不会愿意嫁给他。
• 前几天我生病了,没去上班。 • 我今天生病了,不能去上班。
• “不”在否定习惯,主观否定,否定一些 助动词时是可以用在过去的。
• 否定客观、否定动态用“没” (还没)
动态动词结构:动词+到/过
练 习
• • • • • • • • • • 来中国以前,我一句汉语也 不 会说。(过去,否定会) 小时候,我对唱歌 不 感兴趣。(过去,主观) 我 没 收到回信,可能他出差了。(现在,动态) 我们来得太早了,花还 没 开。(现在,动态) 他从 不 说假话,大家都很信任他。(现在,习惯) 他刚才 没 吸烟。 (过去,客观) (过去,主观) 我是故意 不 告诉他的。 衣服还 没 干,还要继续晒晒。 (现在,动态) 这个地方 不 干净,换个地方吧!(现在,静态) 谁都 不 知道他上哪去了。(现在,静态)
• 那么“没”可以用在现在和将来吗?
“不”=否定静态 “没”=否定动态(还没)
• 我们学校附近的地铁还没开通。 • 那个地方,地铁不通。
• 树上的这些苹果还没红。 • 这家店卖的这些苹果不红。 • 如果三天以后还没收到他的消息,我一定会去找他。 • *如果三天以后还不收到他的消息,我一定会去找他。
副词“不”和“没”的 用法
不、没+动词/形容词
“没”=否定过去 “不”=否定现在/将来
• 昨天我没去看电影。 • *昨天我不去看电影。 • 我没见过他。 • *我不见过他。 • 今天我不去吃饭了,你们去吧。 • *今天我没去吃饭,你们去吧。
汉语否定标记“不”和“没(有)”的语义分析及选择

汉语否定标记“不”和“没(有)”的语义分析及选择本文对现代汉语中两个高频否定标记“不”和“没(有)”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根据两个否定标记各自与其后的谓词的搭配情况,讨论了“不”和“没”的意义及区别,以期帮助汉语学习者正确选择使用这两个否定标记。
标签:否定标记不没语义当说话者要表达否定的意义时,就要面对否定标记的选择问题。
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否定标记是“不”和“没(有)”(下文只表示为“没”)。
汉语学习者在表达否定意义时,在这两个否定标记的选择上,经常会犯错误、将二者混淆,原因是对它们各自的意义认识不清。
不少研究者已对“不”和“没”进行了很多探讨。
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通过对两个否定标记在汉语谓词前的分布情况,即它们各自与动词和形容词的搭配情况,总结出它们各自的意义和使用规律,从而指导汉语学习者正确选择“不”和“没”来标记否定。
为了更清楚地阐释问题,本文只涉及“不”和“没”在谓词前的讨论,这是这两个否定标记最普遍的用法,也是汉语学习者在选择否定标记时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
一、“不”与谓词的搭配及其意义(一)“不”与谓词的搭配谓词一般是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可以分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
静态动词包括心理感觉类动词、属性关系类动词、判断动词“是”、情态动词等非动作性的动词,而动态动词主要指动作性动词。
“不”可以在静态动词、动态动词和形容词前标记否定。
1.“不”在静态动词前(包括判断动词“是”)(1)他不是老师。
(2)这不是我的房间。
1)属性关系类动词(3)三乘五不等于十六。
(4)水果不包括核桃。
2)心理感觉类动词(5)我不知道你的名字。
(6)我不喜欢这本书。
(7)他不认识我。
3)情态动词(8)他不会说谎。
(9)你不可以不上课。
(10)你不应该来。
2.位于动态动词前(11)他不去上课。
(12)我不找旅馆。
(13)明天不下雪。
(14)他不喝酒。
(15)她星期天不去图书馆。
(16)太阳不绕地球转。
(17)月亮不发光。
浅谈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

浅谈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语义特征导致了二者的用法不同,特别是“不”与“没”在表时上有很大差异。
同时二者的差别还体现在与现代汉语中表示体范畴的词组合能力上。
“不”和“没”的区别并非二者是否受时间因素制约的问题,也并非单纯的语义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时、体、语义和语境等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
所以单纯从语义角度去解释,有些问题仍然得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本文将从“不”与“没”与谓词组合能力,以及二者的表时差异,表体差异三个角度,比较“不”与“没”的不同。
另外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语境对副词“不”和“没”的区别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不”;“没”;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目录摘要 (Ⅰ)引言 (1)一、“不”和“没”与谓词的组合 (1)1.“不”和“没”与活动性谓词的组合 (1)1.1 一般动作性动词 (1)1.2 趋向动词 (2)1.3 心理动词 (2)1.4 动补短语 (3)2. “不”和“没”与非活动性谓词的组合 (4)2.1形容词 (4)2.2 状态动词 (5)二、“不”和“没”的表时差异 (6)1. 特例一类 (7)2. 特例二类 (8)3. 特例三类 (9)4. 特例四类 (10)三、“不”和“没”的表体差异 (10)1. 现实体标记“了” (11)2. 经历体标记“过” (11)3. 持续体标记“着” (12)结语 (13)引言随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不”和“没”的意义和用法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
同时由于汉语地位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
但是“不”和“没”用法经常困扰他们,这更加引起了学者对“不”和“没”的重视,特别是引起国内语言学家的兴趣。
然而对“不”和“没”的区别各家都有自己的观点。
主要集中在“不”和“没”的语义特征和二者与时间、体的关系。
如:“‘没有’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不’可用在所有的助动词前,‘没’只限于‘能、能够、要、肯、敢’等少数几个。
“不”和“没有”的语用区别及对外课堂教学设计共3页文档

“不”与“没有”语用区别及对外课堂教学设计关于否定副词“不”与“没”区别问题,学术界已发表过数篇有代表性文章。
这些文章在剖析否定副词“不”与“没”时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当然也就有不同论断,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局面。
各家对这两个词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很难达成一致见解。
目前,留学生在使用这两个否定副词时出现错误频率很高,否定副词“不”与“没”也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难点。
在二者语用区别上,有观点认为,“不”与“没”区别主要在于主观与客观,“不”否定是主观意愿与主观评价,“没”否定是客观事实;1也有观点认为,“不”与“没”区别主要在于时间上,“没”否定是过去与现在事件,“不”否定是现在与将来事件;2还有观点认为“不”与“没”区别主要在于静态与动态变化,“不”在修饰形容词时表示是静态量,“没”在修饰形容词时是一种变化动态量。
3本文根据具体语言事实进行剖析,从否定副词“不”与“没”语用方面剖析了它们之间区别,总结出“不”与“没”在表意愿、时间与状态上区别。
一、“不”与“没”语用区别语用指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运用。
一旦从语用角度观察语言,语言在我们视野中就不再是一个个静态词、短语与句子,而成了人们在一定语境中说出与听辨这些词、短语或句子动态行为过程。
4了解语用意义与话语结构在这些制约下变化,找出语言使用者与使用环境对话语结构及其语用意义制约关系,从而更准确有效地进行交际。
否定副词“不”与“没”在意愿上语用区别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剖析:第一,“不”与“没”在意愿上有主、客观区别,“不”主要是对主观意愿进行否定,“没”否定一般用于客观事实,通常指动作发生或完成客观否定;“不”与“没”在与表示心理活动词连用时,“不”否定是主观评价与看法,“没”否定是动作发生或完成;“不”与“没”与能愿动词连用时,“不”否定是动作发出者主观行为产生客观事实,“没”只与个别能愿动词连用。
在表意愿语用条件下“不”使用范围要大于“没”。
浅析“不”“没(有)”羡余否定现象

186文学·艺术《名家名作》·杂谈吴 云一、引言现代汉语中,“不”和“没(有)”常表否定含义,二者在语用上区别明显。
“不”一般表示对动作或状态性质的否定,常用于动词和形容词之前,“没(有)”一般表示对动作或事物的否定,常用于动词和名词之前。
此外,“不”和“没(有)”还存在大量表非否定意义的现象。
这种现象较为复杂,学界对此看法不一。
著名学者有吕叔湘、石毓智、江蓝生等,这里采取石毓智(2001)“羡余否定”的说法。
本文将主要分析“不”“没(有)”与动词和数量词搭配时的羡余否定现象。
二、“不”“没(有)”与动词(或动词词组)1.“不”(1)你不就是小明嘛。
你就是小明。
(2)你不都知道嘛。
你都知道。
(3)这不不算数嘛。
这不算数。
(4)你不就是小明吗? 你就是小明。
(5)你不都知道吗? 你都知道。
(6)这不不算数吗? 这不算数。
汉语中“不”与动词组合的羡余否定多为“不+(副词)+动词+语气助词”结构,如例(1)—(6)。
为什么在此结构中“不”不表示否定意义呢?徐晶凝(2000)指出,汉语语气表达方式主要有语调、语气助词和句法格式等。
其中,语调是语气在语音上的表达,一般只表现在口语中。
而语气助词是词汇上的表达,句法格式是语法上的表达,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均可表现,所以“不”与动词组合出现羡余否定情况主要与语气助词、句法格式等在书面语中表示出来的语气表达方式有关。
在该结构中,语气助词有“嘛”和“吗”两种,表示两种不同的语气。
要搞清楚句尾语气词对该结构意义的影响,首先要搞清楚语气助词“嘛”和“吗”的区别。
杜建鑫(2011)指出,“嘛”和“吗”是同音同源的两个语气词,但两者有根本的区别,有各自的使用范围。
“嘛”可以表事情本该如此或理由显而易见,用在分句句末或陈述句句末,“吗”可以表质问、责备语气,用于反问句。
马建忠《马氏文通》第一次将语气词从虚词中独立出来,称其为“助字”。
后又将语气词分为“传信”和“传疑”两类,“传信”是指说话人传达的内容是确信的,“传疑”是指说话人传达的内容是不确信的、有疑问的。
自然语言否定的逻辑思考以“不”和“没有”为例

自然语言否定的逻辑思考以“不”和“没有”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不”和“没有”这两个否定词来表达我们对某个观点或事物的否定态度。
但是,当我们学习逻辑思维时,我们会发现这样做并不是很准确。
因此,本文将对“不”和“没有”这两个否定词进行逻辑思考,并给出5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不”的否定词。
当我们说“我不喜欢苹果”时,我们的意思是我们对苹果这种水果产生了反感,因此我们不想食用。
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句子用逻辑符号来表达,它应该是“~喜欢(我,苹果)”。
这个符号表示,我所代表的人与苹果之间不存在“喜欢”的关系。
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用“喜欢”表示肯定态度,而不是用“不喜欢”表示否定态度。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没有”的否定词。
当我们说“我没有手机”时,我们的意思是我们没有手机这种物品。
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句子用逻辑符号来表达,它应该是“~拥有(我,手机)”。
这个符号表示,我所代表的人与手机之间不存在“拥有”的关系。
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用“拥有”表示肯定态度,而不是用“没有”表示否定态度。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不”和“没有”这两个否定词呢?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习惯造成的。
在中文中,“不”和“没有”往往被用作否定词,以表示我们对某个事物或观点的否定态度。
但是,在逻辑思维中,这两个词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它们并不能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5个例子,以证明使用“不”和“没有”这两个否定词并不能很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例子1:我不喜欢这本书。
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反感,因此不想继续阅读。
但是,如果我们逻辑上来看,这个句子实际上表示“~喜欢(我,这本书)”,这不太准确。
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不愿意继续阅读这本书”。
例子2:他没有听说过这个消息。
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他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存在。
但是,逻辑上来看,这个句子实际上表示“~知道(他,这个消息)”。
深入初级汉语语法教案:探讨“不”和“没”的含义和用法

深入初级汉语语法教案:探讨“不”和“没”的含义和用法。
一、“不”的含义和用法“不”是用来表示否定的一个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副词前面,表示某种否定的态度或状态。
下面分别从动词、形容词、副词说明“不”的用法。
1.动词的否定a.不+动词的原形,表示动作不执行,例如:“我不吃早餐”、“他不来上课了”。
b.不+动词+了,表示动作没有完成,例如:“我今天没写完作业,明天再写吧”、“他昨天没做完手头的工作,今天还要加班”。
2. 形容词的否定不+形容词,表示此状态不是,例如:“他不高兴”、“这个苹果不甜”。
3. 副词的否定不+副词,表示无法到达的程度,例如:“我不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他不常和别人交往”。
二、“没”的含义和用法“没”是“没有”的简称,具有否定的意义,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没有发生,或者是未曾拥有或得到某种东西的否定意义。
下面分别从动词和形容词说明“没”的用法。
1.动词的否定a.没+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否定发生过的动作,例如:“他没听懂我的话”、“我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景色”。
b.没+动词的原形,表示没有去做某件事情,例如:“这个周末我没去上海玩,我忙于工作”、“他昨天没来公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2. 形容词的否定没+形容词,表示没有得到或拥有某种东西,例如:“他没钱买车”、“我没时间去旅游”。
三、“不”与“没”的异同尽管“不”和“没”都表示否定的意思,但在使用时还是有所区别:1.语气上的差异“不”的语气一般比“没”强烈,表示明确的否定态度;而“没”的语气一般比“不”委婉,表示缺少或没有得到某种东西。
2.时态上的差异“不”通常用于现在时,而“没”通常用于过去时,表示未曾做或者得到某种东西。
3.前缀和后缀的差异“不”是在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的前面加上,而“没”是在动词的过去分词后面加上。
四、总结从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不”和“没”虽然都是用来表达否定的意思,但在使用时还是有所区别的。
正确地使用这两个词汇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和流利。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

浅析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一直是留学生常见偏误所在。
本文试图在对比“不”和“没”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两者的区别,同时理清“不”和“没”在时间和主客观方面的认识误区,从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不;没;区别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由于两者基本功用的相似性,“不”和“没”一直都是外国留学生汉语习得的难点。
随着现代汉语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然而,在一些问题上,统一的观点仍未形成。
本文旨在通过对否定副词“不”和“没”的简要描写和对比,揭示“不”和“没”的区别,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一、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分布(一)否定副词“不”的分布首先,否定副词“不”常常用来修饰动词性成分,即“不”后加动词或以动词为核心的短语。
1、不+(状语)+动词(1)芳华现在什么都不想。
(2)即使你不相信,我还是要告诉你真相。
(3)早饭他从不在家里吃。
2、不+(状语)+动词+宾语(4)妈妈坚决不同意我和宾利的婚事。
(5)他从来不喝白酒。
(6)他不常轻易同意别人的观点。
3、“不”+动词+补语(7)不吃饱就没有力气干活。
(8)不看完就不能发表意见。
(9)不穿戴整齐就别想出门。
4、动词+“不”+补语(10)我们在这里吃不饱、穿不暖。
(11)这么多任务根本就做不完。
(12)小时候的事我已经记不真切了。
5、“不”+助动词(13)我不愿意把这本书借给他。
(14)萧明不敢晚上一个人回家。
(15)我们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
其次,否定副词“不”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性成分,即“不”后加形容词或以形容词为核心的短语。
1、“不”+(状语)+形容词(16)今年冬天不冷。
(17)这筐苹果很熟,那筐苹果不熟。
(18)我身体不太舒服,就不去上课了。
(二)否定副词“没”的分布与否定副词“不”相似,“没”也常常用来修饰动词性成分,即“不”后加动词或以动词为核心的短语。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与“没”的对比分析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与“没”的对比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时间目录1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介绍 (3)1.1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概念 (3)1.2现代汉语否定副词分类 (3)2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与“没”的语法功能 (4)2.1“不”的语法功能 (4)2.1.1副词——独立结构 (4)2.1.2副词——修饰动词 (5)2.1.3副词——修饰形容词 (6)2.1.4副词——与其他副词连用 (6)2.1.5副词——修饰补语 (7)2.2 “没”的语法功能 (7)2.2.1副词——独立结构 (7)2.2.2副词——修饰动词谓语 (7)2.2.3副词——修饰形容词谓语 (8)2.2.4副词——与其他副词连用 (8)3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与“没”的语用功能 (9)3.1“不”的语用功能 (9)3.1.1表示与提问者的意愿相反 (9)3.1.2表示与发问者的意思相反 (9)3.1.3表示主观上的含义 (10)3.1.4表示尚未发生的行为 (11)3.2“没”的语用功能 (11)3.2.1表示与提问者的事实问题相反 (11)3.2.2表示与发问者的事实意思相反 (11)3.2.3表示客观上的含义 (12)4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与“没”的语用功能 (13)4.1“不”的语用功能 (13)4.2“没”的语用功能 (14)结论 (16)谢辞 (19)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及成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与“没”的对比分析摘要:本篇文章基于作者平时的学习以及积累,对于“不”和“没”进行了现代汉语否定副词角度上的对比分析。
只在解释该两个否定副词在句法上的搭配规则,以及在不同的情景和特征之下,两个词的差异。
本文对于基本的一些现代否定副词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对“不”和“没”两个否定副词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
浅谈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

浅谈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引言在中文中,我们经常使用否定副词来表达否定的意思。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不”和“没”了。
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两个副词的使用并不是很清楚,常常会混淆使用,因此本文就来谈一谈这两个否定副词的使用区别。
不的使用“不”是表示否定的最常见的副词,其用法具有广泛性,如:1.在动词前否定,表示“不做某事”或“没有某种状态”。
例:我不想去上班了。
/ 我不累。
2.在形容词或副词前面使用,表示“没有某种性质”或“不具备某种特点”。
例:这个人不高。
/ 这件衣服不好看。
3.在名词或代词前面使用,表示“不是某个人或物”,也可以表示“没有某个人或物”。
例:这不是我的书。
/ 我不买这个东西。
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不”表示否定时,它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还原为肯定形式。
没的使用“没”也是表示否定的副词,但它和“不”的使用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表示否定时,“没”通常只用在动词前,表示“没有做某件事情”。
例:他没写作业。
/ 我没去上课。
2.在表示总体否定时,通常使用“没有”。
例:这个班里没有一个人及格了。
3.在口语中,“没”还可以和“有”的否定形式“没有”转化为“没”。
例:他没别的爱好,就爱打游戏。
不和没的区别尽管这两个否定副词基本上都表示否定,但它们的使用还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不”通常用于否定单个动作或单个状态,而“没”则用于没有做某个动作或没有某个状态。
其次,“不”用于否定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名词,而“没”只用于否定动词。
最后,“不”表示否定时,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要还原为肯定形式,而“没”则不需要做出这种还原。
结论虽然“不”和“没”都是表示否定的副词,但是在具体使用中需要注意它们的区别,不能混淆使用。
通常来说,“不”用于否定单个动作或状态,而“没”则用于表示没做某个动作或没有某个状态的情况。
希望本篇文章对大家理解这两个否定副词的使用有所帮助。
否定词有哪些

否定词有哪些
否定词有不、没、无、莫、非等,很有可能句子字面意义和要表达的意义不一致,出现多重否定失当的毛病。
1、不:
意思: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
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
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
2、没:
意思: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对过去的行为、动作或状态的否定。
如:没谱(没有标准);没根蒂(没有根据);没脚手(没有雨具);没个了局(没有了结;没完没了);没个道理(没有办法);没仁没义(没有一点情义);没事(无端;无缘无故);没对(无敌;无与匹敌);没来历(无缘由)。
3、无:
意思: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如: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虞(无误)。
4、莫:
意思:做副词,表示否定。
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5、非:
意思:相当于“不”、“不是”。
如:非时(不是时候);非计(失策,不是良计);非义之财(不应得的财物);非直(不但,不仅),非细(不小);非据(不应据有的职位)。
不和没有的区别

“不”=主观否定 “没”=客观否定
• 前段时间我生病了,不想去上班。 • 前段时间我生病了,没去上班。 • 我不去看电影。 • 我没去看电影。
• 我不想以后在北京生活。 • *来自没想以后在北京生活。在表示主观时,“不”也可以用在过去。还有别的 情况吗?
• 那么“没”可以用在现在和将来吗?
“不”=否定静态 “没”=否定动态(还没)
• 我们学校附近的地铁还没开通。 • 那个地方,地铁不通。
• 树上的这些苹果还没红。 • 这家店卖的这些苹果不红。 • 如果三天以后还没收到他的消息,我一定会去找他。 • *如果三天以后还不收到他的消息,我一定会去找他。
“不”+会、应该、可以、肯、能 “没”+能(过去)
• 那天是我不会说话,让他生气了。 • 我昨天不应该问他那个问题。
• 你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 • 他不肯帮助我。 • 我现在不愿意嫁给他,以后也不会愿意嫁给他。
• 前几天我生病了,没能去上班。 • 我今天生病了,不能去上班。
• “不”在否定习惯,主观否定,否定一些 助动词时是可以用在过去的。
• 否定客观、否定动态用“没” (还没)
动态动词结构:动词+到/过
练 习
• • • • • • • • • • 来中国以前,我一句汉语也 不 会说。(过去,否定会) 小时候,我对唱歌 不 感兴趣。(过去,主观) 我 没 收到回信,可能他出差了。(现在,动态) 我们来得太早了,花还 没 开。(现在,动态) 他从 不 说假话,大家都很信任他。(现在,习惯) 他刚才 没 吸烟。 (过去,客观) (过去,主观) 我是故意 不 告诉他的。 衣服还 没 干,还要继续晒晒。 (现在,动态) 这个地方 不 干净,换个地方吧!(现在,静态) 谁都 不 知道他上哪去了。(现在,静态)
否定词表示否定的词语

否定词表示否定的词语否定词是一种语法现象,用于表示否定的词语。
在中文中,有很多词语可以用来表示否定,例如"不"、"没"、"无"、"非"等等。
否定词的使用可以改变句子的意义,使其变为否定的或相反的意思。
本文将详细介绍否定词的表示以及其在句子中的使用。
一、否定词的表示方式中文中有很多表示否定的词语,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否定词:1. "不":表示否定、不肯定。
2. "没":表示否定、没有。
3. "无":表示否定、没有、不含。
4. "非":表示不是、相反。
5. "别":表示告诫、不要。
除了以上常见的否定词之外,还有一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副词、动词等,如"绝不"、"决不"、"拒绝"等。
这些词语的使用都可以达到表示否定的效果。
二、否定词的使用方法否定词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否定动词:将否定词与动词连用,可以表示对该动作的否定。
例如:"不喜欢"、"不去"、"没有做"。
2. 否定形容词/副词:将否定词与形容词/副词连用,可以表示对该性质或状态的否定。
例如:"不高兴"、"不快乐"、"不认真"。
3. 否定名词:将否定词与名词连用,可以表示对该事物的否定、不拥有等含义。
例如:"没有钱"、"无能为力"、"不是事实"。
4. 双重否定:有时候中文中会使用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这种情况下,使用两个否定词可以加强否定的程度。
例如:"我从来不没说过"。
三、否定词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否定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否定词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否定词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之前,表示对该词语的否定。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语义功能及其语法结构

第一章: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1.有关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若干问题及其研究范围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不”和“没(有)”是为众人所熟知且经常使用的两个词。
这两个词不但经常出于口语, 而且常见于书面; 不但是现代汉语课中必讲的内容, 也是各种语文词典和各种字典的必收对象。
研究这两个词,我们首先该从总体来看它们在词类中的位置以及一些相关的理论基础,从而设定出研究范围。
1.1.词性问题“不”和“没(有)”属于哪一类词?对于这两个词的词性问题,也有争议,但不是很激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一般人都把“不”看作副词,对于“没(有)”则有不同的意见:名词前的“没(有)”看作是动词,动词前的“没(有)”看作是副词;也有人认为不论是动词前的还是名词前的“没(有)”都是动词。
第二,“不”、“没(有)”归纳为副词中的一个小类,否定副词。
许多教材、专著、词典、字典中一向都认为它们的作用就是对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加以否定。
诚然, “不”、“没(有)”都表示否定意义, 习惯上称之为否定副词。
第三,有些专著把“不”和“没(有)”单独称为“否定词”一类词;有些专著却从否定手段称之为“否定标记”。
第三种观点是针对二者的基本作用来命名的,从某些角度看,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否定词”和“否定标记”是难以与传统语法体系相接轨,我们还是将这两个词归为传统语法体系中的词类之中为好。
所以就看第一和第二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对于“不”的词性是一致的。
对于“没”的词性,到底该归为动词的还是副词兼动词的好呢?笔者认为,还是将“没(有)”分为两类,动词和副词,即名词前的是动词;动词、形容词前的是副词。
将否定副词“不”和否定副词“没(有)”(即作为动词“没(有)”排除在外)作为本论文所研究的范围之内。
为行文方便,本文将否定副词“没(有)”简写为“没”。
对于例句中,原文写什么就写什么。
1.2.否定副词“不”和“没”的特征“不”和“没”是现代汉语的否定副词,那么否定副词有什么特点呢?否定副词是从意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一个特殊小类,顾名思义是表示否定的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定词“不”和“没有”的语义及用法解析
中文0801班仲晗1081530130
在日常交际中,否定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拒绝接受、拒绝承诺。
汉语直接拒绝请求、提议、意见的方式比较简单,直接在动词、名词前加否定词“不”或者“没有”就可以。
“不”和“没有”都是否定副词,都可以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前面。
其句式为:主语+不(没有)+VP/N。
请看下面的例句:①我不想吃饭。
②我没有吃饭。
此两句话都是对“吃饭”这个动作的否定。
虽然都表示否定,但“不”和“没有”在语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
“不”表示对主观愿望和性质状态的否定,多用于现在、将来,也可用于过去。
而“没有”可用于否定存在、领有以及动作行为的发生、完成。
不”与“没有”使用范围的差异反映了它们在语义上的不同。
我们先分析同一个词用“不”和“没有”否定时语义有什么不同。
以单音节形容词为例。
部分单音节形容词既能用“不”又能用“没有”否定,但意义上有明显区别。
例如:
1、A.天不亮,我们就起来了。
B.天没亮,我们就起来了。
“不亮”是对天“亮”这一性质的否定,而“没亮”是对天“亮”这一变化的否定。
又如:
2、A.老王身体不好,要多休息。
B.老王身体没好,让他休息。
“不好”是指身体状况,“没好”是指身体恢复情况。
“不”否定的是性状,是静态的,“没有”否定的是变化,是动态的。
如:
3、A.我们村子还不富,还是节约点。
B.我们村子还没富,还是节约点好。
4、A.王婶看上去一点不老。
B.王婶看上去一点没老。
5、A.天总是不晴,真没有办法。
B.天还是没晴,不知要等到哪一天。
A句都表示不具有某种性质,是静态的,B句则表示某种性质没有出现,是动态的。
形容词用“不”否定时不改变其性质,而用“没有”否定时,却从静态变动态。
可见,“没有”具有活动特征。
所谓活动是指存在一个过程,如由“不亮”到“亮”,由“不好”到“好”,由“不富”到“富”,“没有”否定的就是这一过程的实现。
不具有活动过程的不能用“没有”否定。
例如:
1、芬芬没小了,可以读书了。
2、这件衣服没新,应该换换。
3、饭一点也没生,可以吃。
人生下来就年纪小,不能从大到小;衣服刚做好是新的,没有由旧到新的过程;饭只能由生到熟,不能由熟到生。
由于不存在活动过程,这些词不能用“没有”否定,但是它们的反义词能用“没有”否定。
如:
1、这老头七十岁了牙还没有掉。
2、这衣服没有旧,还能穿。
这些词具有活动特征。
根据“不”、“没有”否定形容词时,形容词表现的不同意义,我们提出它们的第一对区别性
所有性质形容词都能用“不”否定。
如:
不矮不晴不薄不笨不扁不臭不长不沉不迟不大不粗不脆不错不淡
不便利不畅通不成熟不粗心不动摇不发达不繁荣不放肆不分明不愤怒有些动词也只能用“不”否定。
如:
A.是象属于等于
B.可以应该情愿
C.认得记得知道
这部分动词不多,具有封闭性。
A类表示关系,B类表示情态,C类表示认知。
三者都是表示静态的。
有些词既可以用“不”否定,也可以用“没有”否定,如:
1、A.小王不抽烟,他不习惯。
B.小王没有抽烟,他的烟抽完了。
“不抽烟”是一贯性活动,“没抽烟”是暂时性活动。
2、A.雷芳吃惯了面食,不吃米饭。
B.雷芳没吃米饭,让给了别人。
A句表示习惯,B句则表示暂时活动。
3、A.毛泽东不睡软床。
B.毛泽东没睡软床,他不习惯。
4、A.火车不到索溪峪,只到张家界。
B.汽车没到索溪峪,山路被冲垮了。
A句表示的都是惯常性的恒态活动,B句则表示一次性的暂态活动。
根据“不”、“没有”否定。
心理活动具有持续性,因而心理动词一般多用“不”否定。
这类动词常见的有:
热爱喜欢佩服同情满意同意信任怀念相信羡慕害怕担心爱想恨怪许多动词在一定条件下用“不”否定。
如:
1、A.这棵树没开花,可能死了。
B.这棵树不开花。
A句“没开”是对“开了”的否定,“开了”暂时性的活动。
B句不是对暂时性活动的否定,它根本不表示活动。
2、A.雪还没化,出门不方便。
B.珠峰上的雪不化。
3、A.广播没响,还没到时间。
B.广播不响是线路出了问题。
4、A.小猪病了一星期还没死。
B.雷锋精神不死。
“没化”、“没响”、“没死”是对暂时性动作的否定,“不化、不响、不死”是对状态的否定。
事物的一贯性特征也可看作是事物的性状,们都是由活动动词表示的。
如:
1、小王身体很好,不生病。
2、张老师昨天晚上肚子痛,但不吐。
3、这里气候好,不刮风下雨。
“生、吐、刮、下”等动词一般表示暂时性动作,但在以上诸例中,它们是对事物特性的描述,表示状态。
“没有”与非短暂性动词对立,凡有延时义的词不能用“没有”否定。
凡用“没有”否定的不含有延时义。
但“不”能与暂时性动词共存,有些含有暂时义的词能用“不”否定。
如:
1、A.小李不磨刀,去拣柴了。
B.小李没磨刀,去拣柴了。
“不磨刀”、“没磨刀”都是暂态活动。
2、A.我们星期天野炊,不参观韶山了。
B.我们没有参观韶山,野炊去了。
“不参观”是对未实现活动的否定,“没有参观”是对活动实现的否定。
3、A.文邦要参加智力竞赛,不参加水平考试了。
B.文邦没参加水平考试,要参加智力竞赛。
“没参加”是对“参加了”的否定,也是对活动实现的否定。
4、A.我中午不回家,要赶文章。
B.我中午没回家,赶写文章去了。
A句中午未到,B句中午已到,“回家”分别处于未实现与实现的状况下。
5、A.你不去杭州了,回北京。
B.老杜没去杭州,去北京了。
A句否定的是未然的情况,B句否定的是已然的情况。
类似的如:
6、A.汉语专业今年不招研究生。
B.汉语专业今年没招研究生。
7、A.出版社明年不搞协作出版。
B.出版社去年没搞协作出版。
8、A.你明天不读书了,放牛去吧。
B.他们没有读书了。
6、7、8例中B句都是对实现的否定。
综上所述,“不”主要是从主观的角度否定动作发出者(主语)发出某个动作行为的主观意愿或说话者的主观评价,另外还可以否定自然界的某些运动本身以及广义上的性质状态;经常用于现在和将来,也可以用于过去。
“没”是从客观陈述的角度否定某种客观事实,所谓客观事实包括动作的发生、进行、完成,或过去的经历,经常用于过去和现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假设句和表示估计的句子中)也可以用于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