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黄梅戏欣赏教案设计:《对花》
黄梅戏对花教案
黄梅戏对花教案一、背景介绍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剧情叙述方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中,黄梅戏对花是黄梅戏中的一种常见表演形式,也是黄梅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梅戏对花是指两位女演员在舞台上进行对唱、对词、对舞的表演形式。
黄梅戏对花的表演形式独特,既有婉转动人的唱腔,又有细腻入微的表演技巧,是黄梅戏中的一种重要表演形式。
二、黄梅戏对花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黄梅戏对花的表演形式和特点;•掌握黄梅戏对花的唱腔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黄梅戏对花的表演形式和特点;•黄梅戏对花的唱腔和表演技巧;•黄梅戏对花的演唱和表演。
3. 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黄梅戏对花的表演形式和特点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对花的表演形式和特点,包括唱腔、表演技巧、服装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黄梅戏对花的唱腔和表演技巧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学习黄梅戏对花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包括音乐节奏、音调、音量、音色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步:练习黄梅戏对花的演唱和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黄梅戏对花的演唱和表演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黄梅戏对花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4.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教学效果: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覆盖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情况等方面的评价;•教学反思:包括教师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以及对今后教学的改进和提高的思考。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黄梅戏对花作为黄梅戏中的一种重要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黄梅戏对花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等。
对花教学设计(共8篇)
对花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对花教学设计学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分花腔类作品的演唱方法和润腔特色2、了解黄梅戏的地方方言。
3、学唱黄梅戏《对花》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识(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情况)那么我们谁能列举出几次黄梅戏的谨代表作?让学生回答生:如:《天仙配》、《打猪草》、《少女驸马》、《夫妻观灯》等师:这几出作品同属黄梅戏但也有它的不同。
如:《天仙配》、《少女驸马》两出戏都是大段的用于抒情、叙事,唱腔委婉、悠扬、抒情。
而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它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呼、嘿、呦之类较多,唱腔圆润且又有一定的限制。
2、这样就分出了黄梅戏的两大类:花腔、平词。
3、让学生展示上节课学习的《少女驸马》中的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4、学习花腔类作品《对花》1)播放黄梅戏《对花》1)提醒学生注意戏词中的方言咬字情况。
2)让学生找出哪些字是用方言咬字的?3)聆听、感受、体验黄梅戏《对花》唱腔特点。
4)讲解作品内容黄梅戏《对花》是《打猪草》中的一次选段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次打猪草一次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
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次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四、模仿学唱(唱黄梅)1、师:播放《对花》前一段戏词(采取“听唱”法教学;次别乐句采取“口传心授”法教唱)师生活动:①、教师范唱一段唱词。
②、跟教师伴奏轻声整体学唱戏词。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唱:黄梅戏《对花》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
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感受黄梅戏:师:“老师给同学们唱一段戏曲音乐,请你们听后说说,它属于什么剧种?1、(教师清唱《天仙配》选段前两乐句,教师反串男女角色演唱。
)(带动作边唱边演)生:黄梅戏2、师生齐唱《天仙配》师带生做动作(放视频)师:刚才老师在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下面请你们也来唱一唱,(放FLASH)请同学们注意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跟老师唱一唱、动一动)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生:[答:黄梅戏;男女对唱(课件显示) ](二)了解黄梅戏谈话:师:“泱泱中华,5000 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
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剧来说就有好多种。
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呢?”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
(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情。
)2、教师介绍黄梅戏: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采用民间小调“采茶调”而得名,后来又吸收京剧、徽剧的音乐,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基本信息,包括剧情背景、角色设定等。
2. 通过学习《对花》唱词,使学生掌握黄梅戏的基本唱腔和音乐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黄梅戏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剧情介绍。
2. 《对花》唱词的学习与分析。
3. 黄梅戏的基本唱腔和音乐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对花》唱词及其演唱技巧。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剧情背景、分析唱词含义。
2. 示范法:教师演唱《对花》唱段,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4. 欣赏法:观看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演出视频,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剧情背景和角色设定。
2. 学习《对花》唱词,分析唱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黄梅戏的语言特点。
3. 教授黄梅戏的基本唱腔和音乐特点,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对花》。
4. 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唱腔错误。
5. 观看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演出视频,欣赏优秀表演者的演唱技巧。
7. 课后作业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8. 组织课堂汇报演出,让学生展示所学成果,给予评价和鼓励。
10. 布置长期作业,鼓励学生参加黄梅戏社团或相关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演唱练习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唱词记忆、唱腔练习等。
3. 课堂汇报演出评估:对学生在汇报演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唱腔、表情、舞台表现力等。
七、教学资源:1.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演出视频。
2. 黄梅戏教材或曲谱。
3. 音响设备。
4. 教学PPT或黑板。
黄梅戏对花教案
06
课堂总结与回顾
关键知识点总结
黄梅戏的起源、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
通过介绍黄梅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了解黄梅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唱腔、念白与表演技巧
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和表 演能力。
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 趣和热爱。
02
基础知识讲解
黄梅戏表演技巧
唱腔技巧
黄梅戏唱腔优美,要求演员掌握气息 控制、声音变化和情感表达等技巧。
念白处理
黄梅戏中的念白要求清晰、准确,富 有节奏感,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身段表演
黄梅戏注重身段表演,包括手势、眼 神、步伐等,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腔的协调配合。
综合性表演练习
03
选取黄梅戏经典唱段,进行综合性表演练习,要求学生将唱腔
和身段融为一体,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04
表演实践及指导
分组排练与角色分配
将学生按照角色需求进行分组, 每组人数根据剧本和角色数量 而定。
选定各组的小组长,负责协调 和组织本组的排练工作。
教师对各组进行角色分配的指 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理 解自己的角色和表演要求。
黄梅戏对花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讲解 • 唱腔与身段训练 • 表演实践及指导 • 文化知识拓展 • 课堂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黄梅戏背景及特点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起源于湖北黄梅,具有浓郁的地
方特色。
黄梅戏唱腔优美,表演生动,以 抒情见长,善于塑造人物形象。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第五课时教学容:唱:黄梅戏《对花》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
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感受黄梅戏:师:“老师给同学们唱一段戏曲音乐,请你们听后说说,它属于什么剧种?1、(教师清唱《天仙配》选段前两乐句,教师反串男女角色演唱。
)(带动作边唱边演)生:黄梅戏2、师生齐唱《天仙配》师带生做动作(放视频)师:刚才老师在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下面请你们也来唱一唱,(放FLASH)请同学们注意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跟老师唱一唱、动一动)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生:[答:黄梅戏;男女对唱(课件显示) ](二)了解黄梅戏谈话:师:“泱泱中华,5000 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
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剧来说就有好多种。
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呢?”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
(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情。
)2、教师介绍黄梅戏: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省黄梅县,采用民间小调“采茶调”而得名,后来又吸收京剧、徽剧的音乐,在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
教学设计单元名称第九课《对花》主备教师李怡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学唱歌曲《对花》并进行歌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
三、聆听《对花》。
教学目标一、聆听《对花》感受优美的黄梅戏唱腔,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对花》,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创歌词。
二、能进行简单的节奏编创,感受强弱节拍,并试着为歌曲演唱伴奏。
教材分析1.黄梅戏《对花》歌曲《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拍,五声徵调式。
全曲为四乐句组成的两段体结构,本课只选用前面两个典型乐句。
第一段歌词以直观形象的图形谱出现,为学生感受音乐旋律的高低起到辅助作用。
这首曲子用对唱形式演唱较为合适。
第一乐句由主音“”开始进入,这也是该曲中最高的一个音,比较贴切地表现了“神气十足”的问话人形象,旋律基本为下行,优美动听: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衔接自然,表现了对话人应答自如的神态:最后两小节同第一乐句的后两小节音调基本一致,形成呼应,结束时又回到了主音“”上。
整首曲子欢快、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注:歌词“字花”中的“”,表示吉祥的意思,读音为“wàn”。
黄梅戏简介:黄梅戏原称黄梅调,俗称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等。
黄梅戏发源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农村,与鄂东及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
黄梅戏的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吴亚玲等。
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徽州女人》等。
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中,小戏如《打猪草》、《观灯》等多是反映农民、农村手艺人,以及小商、小贩的生活片段,其生活气息浓厚,富有人情味,语言丰富多彩,风趣幽默。
大戏如《牛郎织女》等则以反映家庭、社会伦理道德居多。
2.男女声对唱《对花》《打猪草》是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被挖掘整理,并迅速产生影响的传统剧目。
它是早期演出中的“七十二折小戏”之一。
《打猪草》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
作品构制了一个小小的冲突:陶金花碰断了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偷笋人,于是,踩坏了她的篮子。
大班音乐:戏曲对花
大班歌唱活动《对花》
活动目标:
1、感知黄梅戏的曲调优美,了解并学唱黄梅戏的衬词(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
2、乐意与同伴合作对唱,感受对话接唱的有趣性。
活动过程:
一、欣赏黄梅戏《对花》
1、欣赏视频。
导语: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黄梅戏请你们欣赏,你们听一听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
2、提问: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有什么不一样?(一问一答、一男一女、衬词)(你唱一句,我唱一句,叫‘对唱’)”黄梅戏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发源于安徽,它唱的时候,有的字的发音和普通话是不同的
3、(出示图谱)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山歌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二、学习衬词。
第五小组教案
大班音乐歌唱活动:黄梅戏《对花》第五组:白加美(主讲人)、石小霞、黎欢仪、张秋萍、张维慧、申媛活动目标:1、知道《对花》的歌词内容和方言特点。
2、学唱歌曲,并能流畅地接唱和对唱。
3、喜欢唱黄梅戏,并体验黄梅戏唱法的乐趣。
活动准备:黄梅戏《对花》的音乐和表演视频,六张手绘的图片(荞麦花)。
活动过程:一、复习《対花》的歌词,并与普通话版对比知道黄梅戏的方言特点。
1、复习歌词。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想教你们唱一首歌,这首歌就是昨天老师给你们看的视频黄梅戏《对花》,那你们还记不记得昨天老师教过你们的黄梅戏《对花》的歌词啊?”“记得不太清楚的话,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好吧。
”“这些过程和我们在自然角种花的过程差不多对吧?”2、出示第一张图片和念第一句歌词(普通话),并比较出与黄梅戏版的发音不同处(颗、绿、白、黑等),依次类推,把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学唱黄梅戏《対花》。
1、师:“刚刚我们是把歌词念出来的,那怎么唱呢?我们现在再来看看视频,听听这首《对花》怎么唱”(放第二段视频)2、师:“原来是这样唱的啊。
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吧,首先我们两张图片一起唱,小朋友们先听听老师唱一次,然后你们也跟着老师唱一次。
”(按照图片的顺序)“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整的唱一遍吧。
”三、幼儿接唱和对唱。
1、接唱。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呢,小朋友们先自己挑一张你们喜欢的图片。
首先第一张图片,哪个小朋友要啊?”(谁想要第一张图片的就站在第一个位子,然后第二张图片,依次站好)“那现在呢我们小朋友要记得自己图片的歌词,然后一个一个按站好的位置接唱,就唱你们自己图片的歌词,明白吗?”“小朋友们唱的都好棒啊,老师还想再听小朋友们唱一次呢!”“那这次呢,我们要先交换一下图片。
”(然后换图片再唱一次)“那还有最后两句我们就一起唱,小朋友们先把四个手指竖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唱。
”接最后一句大家再齐唱一次。
(放回图片)2、学唱黄梅戏《対花》的问法,并用问答形式对唱。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基本剧情和人物角色。
2. 培养学生对黄梅戏这一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对花》唱段,使学生掌握黄梅戏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4.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剧情简介。
2. 《对花》唱段的唱词解析和唱腔特点。
3. 黄梅戏的基本表演技巧和方法。
4. 团队协作在戏曲表演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唱词、唱腔和表演技巧。
2. 难点:黄梅戏唱腔的把握和表演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花》唱段的剧情、唱词和唱腔特点。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表演《对花》唱段。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唱腔和表演技巧。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点评,教师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剧情和人物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对花》唱段的唱词、唱腔特点和表演技巧。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表演《对花》唱段。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唱腔和表演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所学成果,教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黄梅戏经典唱段,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对花》唱段,掌握基本的黄梅戏唱腔和表演技巧。
2. 学生能够理解《对花》唱段的剧情和人物角色,表达出角色的情感。
4. 学生对黄梅戏这一传统戏曲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欣赏和了解其他黄梅戏作品。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对花》唱段的剧情简介、唱词解析、唱腔特点和表演技巧等内容。
2.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的视频或音频资料:用于示范和参考。
3. 戏曲服装和道具:用于学生表演时使用。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是我国河北省流传的一首民歌,六声羽调式,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衬词极具地方特色,增添了歌曲的欢快气氛。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对花》的风格特点,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够用对唱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对花》。
3、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及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富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演唱歌曲《对花》
教学难点:运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问题)
播放视频《刘海砍樵》
(采用了视觉图像法,让学生感受对唱的形式。
)
这首歌曲是湖南花鼓戏,一首男女对唱的歌曲。
对唱:是两个或两组演唱者的对答式演唱,根据人声的不同还可分为:女生对唱、男生对唱、男女对唱等。
对唱的形式活泼、单声部
歌曲。
(二)、学唱新歌
(1)欣赏《对花》,了解河北民歌“对唱”的形式。
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有哪些常见的节奏型和装饰音?(课件出示问题)
(2)学唱《对花》
1、熟悉歌词,跟琴模唱全曲
2、轻唱歌曲,提出有困难的乐句,教师指导
3、完整演唱,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
4、变换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3)拓展延伸
欣赏黄梅戏《对花》并与河北民歌《对花》比较。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不同地区音乐的风格特点,感知中国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
黄梅戏对花教案
黄梅戏对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黄梅戏的历史背景、发展和特点。
2. 学习黄梅戏中的对花形式,并能够演唱表演黄梅戏对花。
3.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黄梅戏对花的形式和技巧。
2. 学生对黄梅戏对花的理解和演唱水平。
教学准备:1. 黄梅戏对花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2. 黄梅戏对花的歌词及翻译材料。
3. 针对黄梅戏对花的讲解和示范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黄梅戏对花教师以简要介绍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黄梅戏的历史背景、发展和特点,然后介绍黄梅戏中的对花形式。
Step 2:讲解黄梅戏对花的形式和技巧教师讲解黄梅戏对花的形式和技巧,重点讲解对花中的角色分工和配合方式,并结合音频或视频资料进行示范。
Step 3:学习黄梅戏对花的歌词和表演教师分发黄梅戏对花的歌词及翻译材料,让学生一起学习歌词的含义和发音。
然后,教师进行歌词的示范和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Step 4:分组演唱黄梅戏对花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学生组成,分别扮演男、女两个角色。
让学生根据所学歌词和音频示范,进行小组间的对花演唱。
教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 5: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完成对花演唱后,可以进行展示,并由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互相学习和进步。
Step 6:总结和延伸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黄梅戏对花的艺术特点和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扩展活动:1. 学生分组自由选择其他黄梅戏对花进行学习和演唱。
2. 学生可以自行编写黄梅戏对花的歌词,并进行表演和分享。
3. 可以邀请专业黄梅戏表演团体来校进行示范演出,并进行学习和交流。
4. 学生可以参观黄梅戏表演或参与黄梅戏培训班等相关活动。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优质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黄梅戏的基本唱腔、表演技巧以及《对花》选段的歌词解析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梅戏的基本知识,掌握《对花》选段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黄梅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对花》选段的歌词解析和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黄梅戏表演道具(如:扇子、手绢等),歌词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黄梅戏《对花》选段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黄梅戏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黄梅戏的基本知识,包括唱腔、表演技巧等,并对《对花》选段进行歌词解析。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对花》选段,并展示表演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唱腔和表演,教师逐一指导。
5. 展示:每组学生进行唱腔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2. 唱腔:平仄、拖腔、换气等3. 表演技巧:身段、表情、动作等4. 歌词解析:逐句解析《对花》选段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分组,选择黄梅戏的其他选段进行学习和表演。
2. 答案:学生需在课后练习中,掌握所选选段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黄梅戏社团,深入了解黄梅戏,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地方戏曲,弘扬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黄梅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2. 歌词解析:逐句解析《对花》选段歌词。
3. 学生分组练习:分组学习黄梅戏选段并进行展示。
4. 课后作业设计:选择黄梅戏其他选段进行学习和表演。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中国戏曲——黄梅戏,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有感情地演唱《对花》,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3. 通过学习《对花》,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弘扬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对花》。
2. 难点:创编动作表演《对花》,一字多音的演唱。
三、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脸谱。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黄梅戏经典唱腔,营造戏曲氛围。
2. 学习《对花》
(1)介绍歌曲背景,讲解歌词含义。
(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3)学生练习演唱,教师指导。
3. 创编动作表演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动作。
(2)进行表演,互相评价。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中国戏曲文化。
2024年黄梅戏《对花》教学设计
04
各小组完成表演任务后 ,进行汇报演出,展示 学习成果。
04
学生自主创作与展示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黄梅戏唱段或念白
激发学生兴趣
创作实践
通过介绍黄梅戏的历史、艺术特点和 经典剧目,激发学生对黄梅戏的兴趣 和热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自主创 作中。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 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自主创作黄 梅戏唱段或念白。
引导关注黄梅戏传承发展现状
黄梅戏的传承
介绍黄梅戏的传承方式和传承人,让学生了解黄梅戏的历史和传 承脉络。
黄梅戏的发展
介绍黄梅戏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创新,包括新剧目的创作、表演 形式的更新等。
黄梅戏的困境与挑战
探讨黄梅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观众流失、 人才断档等。
探讨将黄梅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性
规范,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
演出实践
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创作 成果,接受观众的评价和反馈, 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互动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让他们 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讨论评价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创作进行讨论和 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 品。
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学生模仿优秀演员的 表演,进行针对性的 练习,提高自己的表 演能力。
学生认真观看,注意 优秀演员的表演技巧 、情感表达等。
小组合作完成一段表演任务
01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 段表演任务,要求小组 内成员共同完成。
0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 工,确定各自的角色和 任务。
大班黄梅戏欣赏教案设计:对花
大班黄梅戏欣赏教案设计:《对花》目标:1、知道黄梅戏是我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安徽。
2、感知黄梅戏的曲调优美,了解其中的对唱方式。
3、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准备:1、《对花》的VCD片2、幼儿已学会儿歌《对花》。
过程:1、幼儿欣赏《对花》,初步了解黄梅戏。
(1)、“我们小朋友已学会了一首儿歌叫《对花》,今天,有两位小朋友将这首儿歌唱了出来。
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唱的?”(2)、幼儿欣赏《对花》的MTV一遍。
分析:因为《对花》是由小朋友来演唱与表演的,所以它比较容易引起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让幼儿观看录象,能够调动幼儿学唱的兴趣。
2、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1)、他们唱的和平时唱歌一样吗?这叫什么?(2)、“黄梅戏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发源于安徽,它唱的时候,有的字的发音和普通话是不同的。
黑(he)、白(be)、绿(lu)、麦(me)。
3、幼儿再次欣赏,了解其中的对唱方式。
“刚才他们唱得美不美?他们几个人唱的?怎么唱的?(你唱一句,我唱一句,叫‘对唱’)”4、幼儿再次欣赏,边听边模仿动作。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动作?你可以做做看。
”欣赏后提问:“你看到有哪些动作?”(幼儿一人说,集体模仿)分析:让幼儿加上动作更能感受和表现戏曲的韵味和情绪。
5、幼儿边看VCD,边模仿对唱。
(1)看指挥模仿对唱。
交换角色。
(2)幼儿离开座位,自由找空间,边唱边做动作。
6、小结。
目标:1、知道黄梅戏是我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安徽。
2、感知黄梅戏的曲调优美,了解其中的对唱方式。
3、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准备:1、《对花》的VCD片2、幼儿已学会儿歌《对花》。
过程:1、幼儿欣赏《对花》,初步了解黄梅戏。
(1)、“我们小朋友已学会了一首儿歌叫《对花》,今天,有两位小朋友将这首儿歌唱了出来。
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唱的?”(2)、幼儿欣赏《对花》的MTV一遍。
分析:因为《对花》是由小朋友来演唱与表演的,所以它比较容易引起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2024精选对花黄梅戏教案
课程中重点强调了黄梅戏的表演 风格和韵味,以及如何通过唱腔 、身段、表情等表演手段来塑造
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黄梅戏的艺术 魅力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员们认为,黄梅戏的表演技巧独特而丰富,需要不断练习和揣摩才能掌握其精髓 。
2024精选对花黄梅戏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黄梅戏表演技巧 • 经典剧目:《对花》赏析与表演
目录
• 实践活动:分组排练与展示 • 知识拓展:黄梅戏在现代社会中的传
承与发展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黄梅戏背景及特点
03
黄梅戏的起源与历史
表演风格与特色
经典剧目与角色
04
实践活动:分组排练与展 示
分组策略与角色分配
分组策略
根据学生的黄梅戏基础、表演能 力、性格特点进行分组,每组4-6 人,确保每组内学生能力互补, 有利于排练和表演。
角色分配
每组内分配生、旦、净、末、丑 等角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 到不同角色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 点。
排练过程指导与监督
剧本选择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具有悠久的历史 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黄梅戏以唱为主,声腔优美,表演细腻, 富有生活气息。
介绍黄梅戏的代表性剧目和角色,如《天 仙配》、《女驸马》等。
教学目标与意义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黄梅戏的基本唱腔、身段和 表演技巧,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黄梅 戏的表演艺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黄梅戏的创新与发展
与现代科技融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新黄梅戏的 表演形式,使其更加立体、生动。
黄梅戏对花教案
黄梅戏对花教案教案标题:黄梅戏对花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黄梅戏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学习黄梅戏中的对花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黄梅戏的介绍:a. 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b. 黄梅戏的剧种特点和表演形式。
c. 黄梅戏的音乐、唱腔和舞蹈特色。
2. 对花表演技巧:a. 对花的定义和作用。
b. 对花表演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c. 对花表演的情感表达和技巧要求。
3. 黄梅戏对花经典片段欣赏:a. 选择一些经典的黄梅戏对花片段进行观看和欣赏。
b. 分析片段中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4. 学生对花表演实践:a. 分组进行对花表演练习。
b. 指导学生掌握对花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c. 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提升表演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黄梅戏的介绍:a.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梅戏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b. 学生观看并讨论黄梅戏的特点和魅力。
2. 黄梅戏对花表演技巧讲解:a. 讲解对花的定义和作用。
b. 演示对花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c. 学生模仿演示,练习基本姿势和动作。
第二课时:1. 黄梅戏对花经典片段欣赏:a. 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黄梅戏对花片段进行观看和欣赏。
b. 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对花表演实践:a.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黄梅戏对花进行练习。
b.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对花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c. 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对花表演练习。
第三课时:1. 学生对花表演展示:a.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对花表演展示。
b. 学生互相观看、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2. 总结和反思:a.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黄梅戏对花的收获和体会。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黄梅戏和对花表演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对花表演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对黄梅戏对花片段的分析和表演技巧的改进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黄梅戏欣赏教案设计:《对花》
目标:
1、知道黄梅戏是我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安徽。
2、感知黄梅戏的曲调优美,了解其中的对唱方式。
3、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准备:
1、《对花》的VCD片
2、幼儿已学会儿歌《对花》。
过程:
1、幼儿欣赏《对花》,初步了解黄梅戏。
(1)、“我们小朋友已学会了一首儿歌叫《对花》,今天,有两位小朋友将这首儿歌唱了出来。
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唱的?”
(2)、幼儿欣赏《对花》的MTV一遍。
分析:因为《对花》是由小朋友来演唱与表演的,所以它比较容易引起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让幼儿观看录象,能够调动幼儿学唱的兴趣。
2、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1)、他们唱的和平时唱歌一样吗?这叫什么?
(2)、“黄梅戏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发源于安徽,
它唱的时候,有的字的发音和普通话是不同的。
黑(he)、白(be)、绿(lu)、麦(me)。
3、幼儿再次欣赏,了解其中的对唱方式。
“刚才他们唱得美不美?他们几个人唱的?怎么唱的?
(你唱一句,我唱一句,叫‘对唱’)”
4、幼儿再次欣赏,边听边模仿动作。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动作?你可以做做看。
”
欣赏后提问:“你看到有哪些动作?”(幼儿一人说,集体模仿)
分析:让幼儿加上动作更能感受和表现戏曲的韵味和情绪。
5、幼儿边看VCD,边模仿对唱。
(1)看指挥模仿对唱。
交换角色。
(2)幼儿离开座位,自由找空间,边唱边做动作。
6、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