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重捕法
标记重捕法测种群密度
标记重捕法测种群密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标志重捕法测种群密度的原理及应用;2.通过演示实验,体会标志重捕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际实应用中,往往不知道总数,而其它三个量可以通过具体操作解决,设总数为M,推出公式:第一次捕捉的数量/M=第二次捕捉中带标记的数量/第二次捕捉的数量三.实验器材黑棋子(20个)、白棋子(数目未知)、不透明的袋子、100ml小烧杯。
四.实验过程1.将数目已知的黑棋子和数目未知的白棋子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2.封住袋子的口,上下、左右摇晃,使袋子内的黑白棋子充分混匀;3.打开袋子的口,用100ml小烧杯从袋子内舀出一烧杯棋子(注意:在舀棋子时,不能用眼睛看,防止主观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倒在桌子上,分别数其中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数目,重复五次。
4.将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计算袋子中的棋子总数。
五.实验结果实验所得数据:次数 1 2 3 4 5黑棋子数 6 5 3 7 5总棋子数29 28 29 29 31种群密度的计算:20/M=(6+5+3+7+5)/(29+28+29+29+31)得:M=20÷0.178=112(个)所以,此种群中个体的总数大约为112个。
六.影响因素以下几个因素对标志重捕法的结果准确性有影响:1.被调查的物种的活动能力。
物种的活动能力越强,活动范围越广,结果越准确;2.选择区域的随机性。
选择区域时,不能有主观因素;3.适宜的标记。
标记的个体应该是随机的;4.实验的次数。
试验次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标志重捕法公式
标志重捕法公式
标志重捕法,又称为标志重捕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动物种群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通过捕捉并在其身上标记特定标志物后,将动物释放回自然环境中。
之后,再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捕捉并检查是否有被标记的动物重新出现。
通过对已标记的、重新捕获的动物数量与总捕获的动物数量的比值进行计算,就可以推算出该种群的繁殖率、死亡率、流失率等参数。
标志重捕法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的种群及捕捉方式、捕捉动物并标记、记录标记信息、将动物释放回自然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后再次捕捉动物并检查其标记信息、计算出各项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获取整个种群的信息,而不仅仅只是针对那些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动物。
因此,该方法通常被用来评估保护区的有效性、估算某一种群数量、研究动物的生命周期以及计算其种群动态变化等。
在进行标志重捕法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确定研究的种群,以及该种群的数量、生态圈、行为、生物学特征等;其次,确定捕捉方式,应该根据该种群生活环境的不同而选择捕捉方式的不同;标记方式也应选择不同的方法,如纹身、鸟脚环、颜色标记等;最后决定捕捉周期,要根据种群繁殖生物学特征、该种群在该地区生存的时间及有关政策等因素来调整捕捉时间。
总的来说,标志重捕法是一种有效、可靠的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丰富的种群信息,为野生动物保护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进行实际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适当调整计算参数,才能获得准确的种群动态信息。
标志重捕法
课堂总结
• 重点: • 1、“标志重捕”法的基本理论和公式原理。 • 2、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题和练习册相关练习
标志重捕法的原理:
实际应用中,往往是总数不知道, 而其它三个量通过具体操作可以解 决,设总数为M,推出公式:
第一次捕捉的数量/M=第二次捕捉 中带标记的数量/第二次捕捉的数 量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 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 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 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 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 数量。
学习目标
• • 1、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标志重捕”法的原理、注 意事项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标志重捕法等
其中今天咱们主要讲是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标志重捕法
以限定范围内的全部丹顶 鹤为调查对象,假设已知 丹顶鹤数量为10000只, 捕捉1000只进行标记,重 新放回,再进行捕捉1000 只,为带标记的理论上是 多少只? 答案:100只
课本例题: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 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 志鼠15只。设该种群数量为N, 则N:39=34:15, N=39*34/15=88(只)
• 分组进行“标志重ຫໍສະໝຸດ ”法的模拟探究实验 ,思考影响结果的因素,即注意事项。
1、物种有活动能力
2、选择区域的随机性
常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动物——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计算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
例题1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大约为。
研析:常用标志重捕法对某个动物种群的个体进行计数,其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故该种群中个体数为x∶160= 200∶10,求得x=3200。
答案:3200尾。
2.植物——样方法样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活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一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样方形状可以多样,但样方的选取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例题2 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图3-1-1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个。
研析:样方法计数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
答案:8。
3.细菌——显微记数法将待测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混匀后,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再根据红细胞的含量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目。
例题3 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mL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并进行随机统计。
统计结果如下:该5mL培养液共含有细菌个。
研析:测定细菌的数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细菌数目,一种是测细菌重量,两种方法均是取平均值。
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
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在执行重捕法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值得我们关注:首先,必须要是合法的常用物品。
执行重捕法时,我们应该确保所使用的标志品是合法的、合规的,并且是常见的物品。
例如,可使用的标志品包括带有自己标识的衣物、照片、文件等。
使用合法合规的标志品可以保证我们的行为在法律范围之内。
其次,注意标志品的清晰度和易被识别性。
为了确保重捕法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我们必须确保使用的标志品具有足够的清晰度和易被识别性。
如果标志品过于模糊或难以被识别,可能会导致捕捉的效果不佳,影响我们的执行效率。
此外,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机。
在执行重捕法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目标的行动规律,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机进行行动。
例如,在一个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标志品可能会更加容易受到注意,从而增加被重捕的难度。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个相对安静和隐蔽的地点,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的风险。
同时,要保持谨慎和冷静。
重捕法需要我们进行高度隐蔽的行动,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谨慎和冷静。
在执行任务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引起目标的怀疑,并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随时做好突发状况的应对准备。
如果发现目标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怀疑,我们应立即停止行动,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最后,要合理安排行动计划并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
执行重捕法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行动计划,包括确定目标、选择标志品、确定行动时机等。
在执行任务时,我们还应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保持通信畅通,及时分享信息和调整行动策略。
只有通过合理的计划和团队的密切合作,才能提高我们行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几率。
总之,执行重捕法需要我们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标志品,并确保其清晰度和易被识别性。
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机进行行动,保持谨慎和冷静,并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行动计划。
只有通过严格遵守注意事项,我们才能提高重捕法的效果和成功的几率。
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市场调查
• 对消费者进行标记,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品牌忠诚度等问题 • 为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市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产品推广
• 结合其他营销手段,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产品推广效果评估 • 为产品营销、品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SMART CREATE
标志重捕法原理与应用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标志重捕法的基本原理
标志重捕法的定义与背景
标志重捕法的发展背景
• 20世纪初,生态学家开始关注动物种群的动态变化 • 为了研究动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及迁徙规律,生态学家们发明了标志重捕法 •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标志重捕法在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
• 结合其他生态学调查方法,研究动物种群的数量动态、繁殖习性、栖息地选择等问 题 • 为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提供研究素材
标志重捕法在植物种群监测中的应用
植物种群数量调查
• 对特定区域的植物种群进行标志重捕,估算出种群的数 量、分布范围及生长速度 • 为植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捕获,每次捕获后记录已标记个体的数量 • 利用多次重捕的数据,更准确地推算出种群的数量 • 适用于研究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繁殖动态等
02 标志重捕法的优缺点分析
标志重捕法的优点及其适用范围
优点
• 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 能够估算出种群的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 • 适用于各种生活习性的动物种群,包括哺乳动物、鸟类、 鱼类等
环境生物学研究
• 结合其他生态学调查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及生物种群的适应机制 • 为环境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等领域提供研究素材
标志重捕法和去除 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知识讲解
❖ 4.重复步骤2~3,计数黄粉虫的数量。如此重复 4~6次,则可明显看出每次捕获数量逐次减少。
❖ 5.整理实验数据,绘出回归线图,求出塑料面盆 中黄粉虫数量的估计值。
去除取样法模拟实验 ❖ 1.将木盒内100个小方格编号:00~99。 ❖ 2.取黄豆约500粒,随机散布在木盒内。散
❖ 5.将黄豆和黑豆混合,重复步骤2~4。
❖ 6.根据林可指数法,计算种群总数的估计值 和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
去除取样法室内实验
❖ 1.取1000g麸皮放在塑料面盆内,麸皮的厚度约 6cm;将黄粉虫(约200条)放入盆中。让黄粉虫 在麸皮中充分扩散,约30分钟后进行下一步骤。
❖ 2.用小烧杯从塑料面盆中随机取出含有黄粉虫的 麸皮,倒入土壤筛中,检出并计数黄粉虫的数量。 共需取麸皮总量的1/5~1/4。
N:M=n:m
N=Mn/m
林可指数法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N Mn m
种群数量的95%置信区间: N±2SE
SEN (NM)(Nn) M(nN1)
注意事项:
❖ 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 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的被捕机会。
❖ ②调查期间,没有迁入或迁出。 ❖ ③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生态学实验
实验二 标志重捕法和去除 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标志重捕法和去 除取样法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标志重捕 法和去除取样法技术。
二、实验原理
❖ 在调查地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 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 捕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估计该地段中种群个 体的总数。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 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 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 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
高中生物《标志重捕法》教案
高中生物《标志重捕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标志重捕法的程序,尝试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估算种群的数量。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生物种群的数量特征,提高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学会观察自然界生物,尝试用标志重捕法了解生物种群数量,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标志重捕法的估算方法。
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种群数量关系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并进行估算。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首先简单复习种群的概念,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提问:一个池塘中所有大大小小的青鱼组成一个种群,一块草地上的所有的黄芪也组成一个种群……种群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特征呢?(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接着提问:种群数量变化有任何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标志重捕法来模拟估算种群的数量。
(二)新课教学1.实验原理及提出问题设疑:播放人与自然中片段视频,提问学生,在视频中这些学者运用了一种方法了解了高原上狼群的大体生存数量,从而知道了高原上狼群的种群密度。
他们采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是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然后再放回到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来估算被调查种群的数量。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鸟类、哺乳动物及鱼类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继续设疑:在自然环境中,很多动物活动范围非常广,如何计算出种群数量呢?(对某种群数量调查中,假设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M,第二次捕获数为n,其中被标志数为m,设该种群总数量为N,则该种群的数量N=n/m*M。
)2.做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述问题有探究价值,接着引导学生作出大胆推测,做出假设: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M,第二次捕获数为n,其中被标志数为m,设该种群总数量为N,则种群数量N=n/m*M。
3.制定实验方案依照课前分组,小组讨论实验基本思路,教师巡视,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其他小组顺着该组同学设计思路继续推测实验预期结果。
标志重捕法
说教材
1. 2. 3. .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四章第一节 种群密度 教学目标:掌握标志重捕法 重难点:标志重捕法的理解及运用
说学生
1. 2.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种群及种群密度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方法难度不大。
3. .
学生特点:思维活跃且动手能力强
定义中的比例是什么呢?
2
X
第一次捕捉 后做标记的 兔子个数
Z
重捕的总个 体数
Y
重捕后的个体 中有标记的数 目
?
草原上兔子的 总个体数
X/?=Y/Z
3
小组动手实践
01
02
4
01
实验结果
02
03
04
05
X
Z
Y
?
1
问题:
标志重捕法
1
问题:
标志重捕法
1 应当做几次实验?及如何控制实验次数? 2 选择标记和重捕的数量有什么需要注意 的地方? 3实验环境与真实外界环境有什么区别?
感谢观看
THANK YOU
说教学
1.
2. 3. .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结合实践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标志重捕法的定义, 进一步理解计算原理,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活动总结注意事项。 教学用具:PPT 实验材料
标志重捕法
1
标志重捕法
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 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 间后进行重捕,根据一定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的方法。
5
注意事项
01
02Leabharlann 重捕数量及做标记数量的选择 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选择的随机性及实验的次数 物种的活动能力
生物学研究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归类分析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周伟由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近年来各级考试中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题出现的频次较高,不仅考查形式新颖,而且趋向于开放性与探究性。
现将种群密度调查的一些方法归类分析如下,供师生参考。
一、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适用范围是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
计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总数/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中所含标志数/重捕个体数。
注意事项:①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不能产生有损其寿命和行为的伤害。
③标志不能过分醒目,防止改变其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结果失真。
④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⑤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⑥调查期间无迁入或迁出、出生或死亡。
例1 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上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早/ S )约为3 : 2B .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C •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D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解析: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雌性个体60个,雄性个体40个,故性别比例(早/父)约为3 : 2;依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50/X = 10/50,推导出2 hm2有250个个体,所以每公顷125个;依据计算公式10X= 50 X 50,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重捕的10数值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X会比实际高;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小不适合标志,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和去除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
去除取样法的假定条件
①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受捕机会相等。 ②在调查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迁入和 迁出。
去除取样法计算公式:
b
( x x)( y
i 1 i n i 1
n
i
y)
2 ( x x ) i
S XY n 2 ( x ) S XX 2 x n
x y xy
林可指数法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Mn N m
种群数量的95%置信区间: N±2SE
( N M )(N n) SE N Mn( N 1)
注意事项:
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
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的被捕机会。
②调查期间,没有迁入或迁出。 ③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林可指数法模拟实验
1.将木盒内100个小方格编号:00~99。 2.取黄豆约500粒,随机散布在木盒内。散
落在四周的黄豆可重新散布。 3.利用随机数字表确定抽取样方号(20个)。 4.计数并移去已确定抽取样方中的个体,加 入等数量的黑豆,认真做好记录。 5.将黄豆和黑豆混合,重复步骤2~4。 6.根据林可指数法,计算种群总数的估计值 和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
四、作业
根据标志重捕法模拟实验结果,计算种群 的数量估计值及95%置信区间。 2. 根据去除取样法模拟实验的实验数据,绘 出回归线图,计算出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1.
生态学实验
实验二 标志重捕法和去除 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标志重捕法和去
除取样法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标志重捕
法和去除取样法技术。
二、实验原理
标记重捕法计算方法
标记重捕法计算方法
答: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标志重捕法
①概念:在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捉一些个体,做好标记,放回原环境。
一段时间后(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再次充分混合分布),重新捕获,根据被捕获动物中标记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估算种群密度。
(2)前提条件:有标记个体和无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在调查期间没有移民。
适用范围: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机动性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
④注意事项:标志不要太醒目。
标志和标记方法不得伤害动物的生命和行为。
迹象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不能在调查期间消失。
标志重捕法和去除 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知识讲解
❖ 例如,某单位在一次灭鼠活动中,连续灭鼠6 天,每天捕获数为19、16、10、12、9、7; 捕获累积数则为0、19、35、45、57、66。 根据该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每天捕获数与捕 获累积数的回归方程为:
Y=18.75 - 0.177X
进而可以估算出鼠种群数量为:
N = 18.75 / 0.177 = 106头
二、实验原理
❖ 在调查地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 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 捕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估计该地段中种群个 体的总数。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 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 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 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
N:M=n:m
如果将单位努力下的逐次捕获数作为y轴对捕获累积数作为x轴作图利用统计学的直线回归法可以得到一条回归线将回归线延长至与x轴相交交点处x轴的数据就是种群数量的估计例如某单位在一次灭鼠活动中连续灭鼠6天每天捕获数为1916101297
生态学实验
实验二 标志重捕法和去除 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标志重捕法和去 除取样法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标志重捕 法和去除取样法技术。
去除取样法的假定条件
①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受捕机会相等。 ②在调查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迁入和 迁出。
去除取样法计算公式:
n
(xi x)(yi y)
bi1 n
(xi x)2
i1
xy
xy x2(
n x)2
SXY SXX
n
a y bx
YabX
三、实验步骤
❖ 林可指数法室内实验
❖ 1.将2000g面粉放在玻璃容器中,加入约500头赤拟谷盗进行培 养,经过一段时间,使赤拟谷盗在面粉中分布均匀。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标准重捕法是一种用于估计生物群体数量的方法,适用于种群分布均匀且边界明确的情况。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捕获,标记,释放一定数量的个体,并记录标记个体在后续捕捉中的比例来估算整个种群的数量。
标志重捕法可以使用以下计算公式:1.估计公式:在标志重捕法中,我们首先将一定数量的个体捕获,并对其进行标记,然后将它们放回种群中。
在之后的一次或多次捕捉中,我们重新捕获个体,并记录已经被标记的个体数量。
根据已知的数据和一些假设,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估计整个种群的数量:N=(M+1)(C+1)/R+1其中:N是整个种群的估计数量;M是第一次捕获中标记的个体数量;C是第二次或多次捕获中捕获的个体数量;R是第二次或多次捕获中被重新捕获的标记个体数量。
2.假设:-种群中个体的标记是可见的,可以被正确地检测和识别;-标记个体在首次捕获后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分散到种群中;-种群分布是均匀且边界明确的,即个体在不同区域和资源之间的迁移相对较少;-在捕获过程中没有个体死亡、迁移或繁殖。
3.计算过程: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估计的基本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次捕获: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并为它们附上独特的标记;-标记的释放:将这些个体放回到种群中,使它们重新分散;-第二次捕获:再次捕获个体,并记录已经被标记的个体数量;-重捕的计数:标记个体数量与总体数量的比例可以用公式(C/M)=(R/N)推导出N=(M*C)/R;-种群数量的估计:使用公式N=(M+1)(C+1)/(R+1)计算整个种群的估计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标志重捕法的假设前提和理论限制,因此在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为了提高估计的准确性,可以增加重复的捕获和标记期间,使用更多的标记,或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种群数量估计的比较分析。
标志重捕法和去除 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
❖ 1.将2000g面粉放在玻璃容器中,加入约500头赤拟谷盗进行培 养,经过一段时间,使赤拟谷盗在面粉中分布均匀。
❖ 2.随机取出部分面粉(为获得足够的虫数,需取总面粉体积的 20%~30%),在土壤筛中将虫子筛出。
❖ 3.用快干漆对虫子进行标志。因虫体较小,漆块应尽量小。虫 子不停地活动,影响标志,则可边用微风吹拂,边进行标志。
❖ 5.整理实验数据,绘出回归线图,求出塑料面盆 中黄粉虫数量的估计值。
去除取样法模拟实验 ❖ 1.将木盒内100个小方格编号:00~99。 ❖ 2.取黄豆约500粒,随机散布在木盒内。散
落在四周的黄豆可重新散布。 ❖ 3.利用随机数字表,确定抽取样方号(大约
20个)。 ❖ 4.计数并移去已确定抽取样方中的个体,认
❖ 2.用小烧杯从塑料面盆中随机取出含有黄粉虫的 麸皮,倒入土壤筛中,检出并计数黄粉虫的数量。 共需取麸皮总量的1/5~1/4。
❖ 3.将取出的麸皮放回塑料面盆中,使基质保持原 来的体积。使塑料面盆中未取出的黄粉虫继续扩散, 20~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取样。
❖ 4.重复步骤2~3,计数黄粉虫的数量。如此重复 4~6次,则可明显看出每次捕获数量逐次减少。
❖ 3.利用随机数字表确定抽取样方号(20个)。
❖ 4.计数并移去已确定抽取样方中的个体,加 入等数量的黑豆,认真做好记录。
❖ 5.将黄豆和黑豆混合,重复步骤2~4。
❖ 6.根据林可指数法,计算种群总数的估计值 和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
去除取样法室内实验
❖ 1.取1000g麸皮放在塑料面盆内,麸皮的厚度约 6cm;将黄粉虫(约200条)放入盆中。让黄粉虫 在麸皮中充分扩散,约30分钟后进行下一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语潇
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
含义: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 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 物
※使用方法:
捕捉
标记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谢谢!
放回 重捕
计算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一段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 标志个体混合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 例:在某2km2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 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鲫鱼91 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 共有鲫鱼多少条(用N表示)?
N:106=91:25 N=38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