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学原.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构成与关系
1、人口性别构成(Sex Structure): 性别构成是人口的一种自然构成,体现即定
男女两性人口的性别结构或比例关系。 如果跟踪观测一个人口总体,在正常情况下,
该人口群的性别结构变化往往遵循着这样一条有 规律的变化轨迹,即在从低龄组向高龄组发展的 进程中,其性别比例的变化将是有规律地由男多 于女逐渐演变为女多于男。对此,生物学上甚至 总结出了如下四个性别比:
②反映某一单独或个别年份的人口增长率
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年初人口 年初人口
Kx
P1 P0 p0
第一章
四、人口增长率(Population Growth Rate)
③反映一段时期内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程度
pp p
p
p
Kn
1 2 3L
n 1 n
n 1
p pp p
p
0
1
2
n 1
0
第一章
实例演算:
人口不同生命阶段的性别比
性别比
第一性别比 第二性别比 第三性别比 第四性别比
相应的生命阶段
受孕阶段 婴儿出生阶段 婚育年龄阶段
老年阶段
指标范围显示


120-150
100
104-107
100
≈100
100
<100
100
实证观察:
世界人口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变化(1998)
120 104
100
80
60
一. 性别统计
2、性别比(Sex Ratio): 反映两性人口之间的对比关系,通常依
据每100名女性人口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 统计。公式表达:
性别比=男 女性 性人 人口 口100
资料:历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性别比
普查年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亿) 5.82 6.95 10.08 11.34 12.66
该书不仅对死亡人口及其死因做了统计分析,而且编 制了反映人口生存与死亡规律的生命表(Life Table),此 外还分析了人口性别比;家庭规模;年龄结构甚至环境与 健康等诸多人口行为。
导论
导论
解读Demography:
• Demography由两个希腊字母组成: demo-people;graphy-description
Pn=P0 1 r n
式中: Pn为估算期人口数; P0为现有人口数; r 为年均人口增长速度;n为年数。
P P 人口加倍,就意味着: = 2
n
0
即: 1 r
n
2
在年均人口增长速度(r)为已知的条件下,求人口翻一番所需的 时间,就是求式中的年数(n)。因此取对数计算:
n log1 r log 2
第一章
注意:人口数的“时点”与“时期” 观测
• 时点指标:瞬间值;静态观测。 譬如,年末人口数。
• 时期指标:平均值;动态观测。 譬如,年均人口数。
第一章
二、净增人口数
净增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数+人口迁移增长数 =(出生数-死亡数)+(迁入数-迁出数)
Pn (B D)+(I E)
第一章
三、期末人口数
即某一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的少 儿人口和≥65岁的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 (15~64岁人口)之比,分为“少儿负担系数”; “老年负担系数”和“总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 14岁人口 15~64岁人口
100
0
0
老年负担系数= 65岁人口 15~64岁人口
100
0
0
总负担系数 = 少儿负担系数 + 老年负担系数
人口数 年龄 人口数 年龄 人口数
732717 5
746337 97
629
556599 6
6681794 98
517
704832 ……
……
99
339
702302 95 690930 96
1105 931
100+ 合计
586 42350389
计算结果: 年龄中位数= 26.93岁 平均年龄=29.62岁
n
log 2
log1 r
0.3010
log1 r
若r = 1%,代入上式计算得 n = 70年。
第一章
人口倍增时间的简便估算
既然在人口增长率为 1%的情形下,人口翻 一番的时间是 70年,那么,针对具体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增长态势,可以70做为参数值,简便地估 算出该人口的倍增时间,公式如下:
人口倍增时间= 70 人口增长率
性别比 107.6 105.5 106.3 106.6 106.7
二. 年龄统计
1、年龄中位数(Median Age):
• 按年龄自然顺序排列的总人口构成一个连续的变 量数列,所谓年龄中位数,就是这个连续变量数 列的中间值。它恰好把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 年龄中位数以下,另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上。
• 年龄中位数可用来分析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或集 中趋势。如果按一岁一组顺序从小到大排列年龄 数列,从零岁起累计到总人口一半的年龄组,就 得到某个人口的年龄中位数。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探讨:
根本原因: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主导着强烈的
“生男”偏好。这种性别偏好实际上是性别不平 等(Gender Inequalities)必然导致的性别比失 调(Sex Imbalance)。
实现途径:①产前性别检测;
②产时溺弃女婴; ③产后隐报瞒报。
1990~2000年中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
第一章
①计算1978~1995年间的人口增长率
K
3989.6 3091.5 3091.5
100
0
0
898.1 3091.5
100
0
0
29.05 0 0
②计算1990年的人口增长率
K
3730.6 3648.0 3648.0
100
0 0
82.6 100 3648.0
0 0
2.26
0 0
③计算1978~1995年17年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
合计
一孩
二孩
三孩
1990 年 111.3
105.2
121.0
127.0
1995 年 115.6
106.4
141.1
154.3
2000 年 116.9
107.1
151.9
159.4
三. 构成与关系
2、人口年龄构成(Age Distribution) : • 年龄构成亦是人口的自然构成之一。国际
社会通常按一定特征把一个人口群划分为 “少儿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 口”这样三大人口组,相应的年龄划分为:
平均年龄=
年龄组×人口数 总人口
组距
X=
(N0
P0
N1
P1
...... P
N
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Pn1
Nn
Pn)
r
注意区别:“平均年龄”与“年龄中位 数”
平均年龄(Average Age)指标表示人口年龄 的平均水平,强调的是“年龄均值”;年龄中位 数(Median Age)则反映“人数均等”,通常也 称之为“中位年龄”。
导论:
参考教材
•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编《人口统计学》,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 李永胜主编《人口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2年出版。
• Donald T. Rowland,Demographic Methods and Concep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尽管统计口径不同,但两指标在对人口年龄 结构的观测与解释上具有一致性。一般讲,人口 的平均年龄越大,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将越高; 反之亦然。但要注意,AA不受年龄结构影响, MA则与人口年龄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年轻型人口, MA<AA;对于老年型人口,MA>AA
年龄
0 1 2 3 4
2000年云南省分年龄人口数据
2.438
29
孟加拉
138.0
2.017
35
日本
127.0
0.138
507
尼日利亚
114.7
2.533
28
第二章: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统计
• 人口性别构成 • 人口年龄构成
一. 性别统计
1、性比重(Sex Proportion ): 分别表现男女两性人口各自在总人口中
所占比例的指标,公式表达:
性比重=男性(或总女人性口)人口100 00
1978 年~1995 年云南省年末总人口(万人)
————————————————————————————————
年份 人口数
年份 人口数
年份 人口数
————————————————————————————————
1978 3091.5
1984 3372.1
1990
3730.6
1979 3134.8
K 17 3134.8 3173.4 3222.8L 3989.6 1 17 3989.6 1
3091.5 3134.8 3173.4 3939.2
3091.5
17 1.29 1 1.015 1 0.015 1.5 00
第一章
人口增长加倍时间(Double time)
所谓“人口增长加倍时间”,就是按照某种人口增长速度计算, 当人口增加一倍时所需的时间。亦即人口翻一番的时间。公式表达:
1985 3418.1
1991
3782.1
1980 3173.4
1986 3480.0
1992
3831.6
1981 3222.8
1987 3534.0
1993
3885.2
1982 3283.1
1988 3594.0
1994
3939.2
1983 3330.8
1989 3648.0
1995
3989.6
————————————————————————————————
年龄中位数计算公式:
年龄中位数=中位数组下限值
总人口数 2
中位数所在组之前各组人口累计数 中位数所在组人口数
组距
P = X X P md
P
md 1
( md组下限)
2
0
md
x
r
具体计算实例参见《人口统计学》第38~39页。
二. 年龄统计
2、平均年龄(Average Age) 既定群组中人口年龄的平均水平。
二. 统计指标
3、人口年龄系数(Age Proportion ): 即不同年龄人口群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
比重。通常统计“少儿人口系数”和“老 年人口系数”。
少儿人口系数= 1总4岁人人口口100 00
老年人口系数= 6总5岁人人口口100 00
二. 统计指标
4、人口负担系数(Dependency Ratio ):
期末人口=期初人口+净增人口
P1 P0 Pn
P0 (B D)+(I E)
第一章
四、人口增长率(Population Growth Rate)
①反映总体水平或长期状况的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报告期人口-基期人口 基期人口
K Pn P0 p0
第一章
四、人口增长率(Population Growth Rate)
21世纪十个人口大国的人口倍增时间估算
国别
2000年人口 年均增长率 预计倍增时
(百万)
(%)
间(年)
中国
1275.2
0.725
97
印度
1016.9
1.514
46
美国
285.0
1.028
68
印度尼西亚
211.6
1.260
56
巴西
171.8
1.241
56
俄罗斯
145.6
-0.64
-109
巴基斯坦
142.7
人口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Demographic Elements and Approaches
硕士研究生课程 2008, 2
导论:
• “人口统计”的缘起:
14世纪“黑死病”(Black Death)使欧洲深受重创。 伦敦教会要求牧师统计死亡名单(Bill of Mortality)。
1662年伦敦服装商人约翰·葛兰特(John Graunt, 1620~1674)通过收集、观察并分析死亡名单,遂整理成 书:Graunt’ National and Political Observations Made upon the Bill Of Mortality. 被认为开创了人口统计研究之先 河。
40
20
0 0
97
55
35 26
55~59
80~89 Age
90~99
100+
数据分析: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
120
118.9
118
116.9
116
115.6
114
112
111.3
110 107.6
108
106 104.9 104
103.9
102
100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 1855年比利时统计学家阿契尔·基莱德(Achille Guillard,1799~1876)著《人类统计或比较人口 学要义》(Elements of Human Statistics or Comparative Demography)一书,首次使用了 Demography。
• 区分:Demography与Population Statistitcs
• 内森·凯菲茨著,郑真真等译《应用数理人口学》, 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 课程安排 • 学习要求
讨论
第一章: 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统计
• 平均人口数 • 净增人口数 • 期末人口数 • 人口增长率
第一章
一、平均人口数
对既定时空状态下人口数的统计
平均人口数=期初人口+期末人口 2
P P0 Pn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