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在复杂的色彩关系中,冷暖关系是写生色彩最重要的色彩关系问题。
色彩的冷暖变化是复杂的,但有规律可循。
1.就整体而言,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反之,亮部暖则暗部倾向冷。
其冷暖之间的差距有时明显,有时微妙。
应视具体对象而定。
2.在暖色环境中的灰性色有冷的倾向,在冷色环境电韵灰性色有暖的倾向。
3.固有色相同而且在同样光照情况下,一般近处较暖,远处较冷;近处冷暖对比较强,远处冷暖对比较弱。
4.物体亮部色彩的冷暖,除固有色的因素外,主要是光源色起关键作用。
光源色暖,亮部则暖;光源色冷,亮部色彩则冷。
光源色冷暖倾向越明显,亮部色彩所受影响越大。
光源色冷暖倾向不明显时,则以固有色为主形成亮部色彩的冷暖。
5.暗部色彩的冷暖受固有色与环境色两个因素的影响.但不等于固有色与环境色的等量相加。
究竟哪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应看固有色纯度的高低,环境色影响的强弱;同时,应看它与亮部和背景的对比。
要作具体分析以获得正确的冷暖倾向。
6.中间调子(半调子)色彩的冷暖,以固有色起主要作用.因为它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反射都较弱,而界于亮部色彩与暗部色彩的冷暖之间。
7.高光的色彩冷暖,主要是以光源色的冷暖为转移。
但高光不甚强烈时,其冷暖为光源色与固有色共同的作用。
8.反光部分色彩的冷暖,主要是环境色的影响,固有色次之。
因为它是属于暗部的一部分,其色彩基本上与暗部应是统一的,但明度上较暗部稍亮,受周围环境色的影响较暗部为强,它的色感是物体固有色加暗再加环境色。
9.明暗交界线的冷暖,介于亮部与暗部之间。
它既不受光源色影响,环境色影响也很微弱,色彩多与亮部形成冷暖对比,而与暗部相同,只是在明度上更暗,色感较暗部更弱,一般多以固有色加暗即可。
10.投影色彩的冷暖,和暗部色彩的冷暖有统一性。
但要具体分析三个方面情况:一是影子着落物的固有色;二是与亮部的冷暖对比;三是光源色与环境色反射的影响。
一般强调以一方面的因素为主,兼顾其它。
以上情况是色彩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运用这些基本规律不难找出物象色彩的冷暖关系。
色彩的规律
人的眼球视觉结构是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是眼球里专司感光的网膜上的圆柱细胞(或称棒状细胞),它敏感于黑、白的吸收和补充;一种是眼球里网膜上针对瞳孔的感光——黄斑上的专司感色(亦能感光) 的圆锥细胞(亦称简状细胞),它敏感于色彩冷暖的吸收和补充。人的眼睛生理造成了对色彩的冷暖明暗要求,就保人的身体对温度的要求一样,太热了想阴凉一点,太冷了想暖和一点,光线太强就想弱一点,太弱了又想强一点。而人的视觉看太暖的色彩时间长了,就想看点冷的,看太冷的色彩时间长了就想点暖的才舒服。这是人的视觉上的正常要求,这种要求构成人的视觉上的补色现象。
色彩空间透视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的视觉在一定距离限度内可以看清物体的形象和色彩特征,超越了这个限度,也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人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二是由于地球上的大气层是含有微小颗粒的空问,其中有许多灰尘、水蒸气、烟雾和空气分子等,肉眼看去它似乎是透明的空间,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空间变化规律后,就应该知道怎样去把握空间色彩层次的处理。
1、色彩的空间透视:
色彩的透视实际上就是指空间色,这也是任何造型艺术无法摆脱的透视变化规律。因为人的视觉是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的。同样大小的东西,靠近我们的则显得高大。距离我们远的,则感觉矮小。这是近大远小的形体透视规律所造成的。色彩也有透视变化规律,如近的暖,远的冷,近的鲜明,远的模糊等。尤其是画风景写生,因为空间距离深远开阔,这种色彩透视变化的规律格外突出。而画静物空间小,色彩的透视变化程度也相应的减小。这样的例子不用特指,你到室外找几个物体远近比一比,立即就会证实这种感觉。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发生变化,而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削弱,这就是空间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果违背规律,硬是把远处的各种物体画得色彩鲜明强烈,那么它就毫不客气地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边跑到前边,而失去了基本的空间透视效果,画面也由深远而化为平板。
颜色旋转规律
颜色旋转规律
1.红色(红光)是频率最低的颜色,它位于彩虹色的起点,
代表着能量较低的光。
红色的下一个颜色是橙色。
2.橙色位于红色和黄色之间,频率稍高于红色但较低于黄色。
橙色是一种明亮而温暖的颜色,常常与夕阳相联系。
橙色的下
一个颜色是黄色。
3.黄色是橙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频率比橙色更高。
黄色是
一种明亮而活泼的颜色,常常与太阳光相联系。
黄色的下一个
颜色是绿色。
4.绿色是黄色和青色之间的颜色,频率比黄色更高。
绿色是
一种清新而生机勃勃的颜色,常常与大自然中的植物相联系。
绿色的下一个颜色是青色。
5.青色是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频率比绿色更高。
青色是
一种清凉而宁静的颜色,常常与海洋和天空相联系。
青色的下
一个颜色是蓝色。
6.蓝色是青色和紫色之间的颜色,频率比青色更高。
蓝色是
一种深邃而冷静的颜色,常常与水和天空相联系。
蓝色的下一
个颜色是紫色。
7.紫色(紫光)是彩虹色的终点,频率最高。
紫色是一种神
秘而富有魅力的颜色,常常与浪漫和奇幻相联系。
水粉如何调色-水粉颜料详细调色表
⽔粉如何调⾊⼀、室内⾃然光⾊彩变化的⼀般规律⾊彩的冷暖变化规律:暖⾊物体亮部偏暖暗部偏冷,冷⾊物体则相反。
但所有颜⾊物体在⾼光附近的⼀个⼩亮⾯的颜⾊则⼏乎都是冷⾊倾向,这是因为受偏冷的天光⾊所影响。
物体亮部与暗部⾊彩⼀般呈互补⾊倾向。
任何⾊彩在处理明度变化的同时⼀定要兼顾其冷暖的变化。
如把基本⾊加⽩⾊调亮时⼀定要调⼊适量的同类⾊,⽅免减弱亮⾯⾊性。
⽔粉如何调⾊⼆、⽤好⾊彩优化调配法(⼀)、补⾊互调法:⼀般称为⾼级灰的常⽤调法是红、绿、黄、紫、互调。
注意不能等量,不可过分调匀,否则容易变灰变脏(⼆)、同类⾊相调法:既可改变明度,⼜可丰富⾊彩,⽽且不容易脏。
(三)、灰⾊的调配法1、直接⽤现成的灰⾊加倾向⾊2、湖蓝(钴蓝)+⼟黄+紫罗兰+⽩⾊(灰⾊)+倾向⾊3、草绿(或中绿、粉绿)+赭⽯(或熟褐)+⽩⾊+倾向⾊4、⼟黄+青莲(或紫罗兰)+⽩⾊+倾向⾊⽔粉如何调⾊三、做好三⾯五调的⾊彩调配1、亮⾯⾊彩基本⾊+明度较⾼的同类⾊或邻近⾊+⽩⾊。
如,⼀个红苹果的亮⾯调配⽅法为:红⾊(基本⾊)+柠黄或中黄(邻近⾊)+⽩⾊即可2、暗⾯⾊彩基本⾊+基本⾊的补⾊或基本⾊+明度较低的同类⾊或邻近⾊(主要⽤于基本⾊较浅的物体)基本⾊+蓝⾊类+红⾊类(主要⽤于基本⾊较深重的物体) 3、灰⾯⾊彩: 以基本⾊为主,适当加⼊周围物体的环境⾊。
如红苹果的背景是⼀块浅蓝灰⾊的衬布,它的灰⾯⾊彩调配⽅法为:红⾊(基本⾊)+浅蓝灰⾊+⽩⾊(少量)。
4、⾼光⾊彩: ⾼光⾊⼀般⽤⽩⾊略加湖蓝。
表⾯越光滑的物体其⾼光越表现为亮冷灰⾊; ⽽表⾯粗糙的物体⾼光表现不明确。
暖⾊物体的⾼光较冷⾊物体的⾼光要略暖 ⼀些。
⾼光⾊既略偏天光的亮冷灰⾊⼜略偏固有⾊的暖灰⾊,这是艺术中⽭盾双⽅的变化与统⼀的完美结合5、反光、投影⾊彩: 反光⾊⼀般由环境⾊决定,要注意控制其明度不可过⾼,否则暗部会显得花乱。
投影⾊主要由物体所投射到的背景颜⾊所决定,再加上产⽣投影的物体[的颜⾊。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视觉的感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色彩的基本原理是指色彩的形成和运用规律,了解这些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亮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色彩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运用色彩的基础。
其次,色彩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了色彩的对比和协调。
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明暗、冷暖、对比度等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表现力;而色彩的协调则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协调可以产生舒适的视觉效果,使整体色彩更加统一和和谐。
另外,色彩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色彩心理学和文化意义。
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了解这些色彩的文化意义对于正确运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而色彩心理学则是研究色彩对人们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色彩心理学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最后,要正确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情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
在视觉设计中,要根据色彩的特性和原理来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运用,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在艺术创作中,要根据色彩的文化意义和心理学效应来进行情感表达和沟通。
总的来说,色彩的基本原理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基础,通过对色相、明度、饱和度、对比、协调、文化意义和心理学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色彩,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色彩的基本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美术规律知识点总结
美术规律知识点总结美术规律是指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遵循的一系列客观规律和原则。
它不仅是美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对美学理论的具体体现。
掌握和运用美术规律对于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美术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一、色彩规律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要素,艺术家运用色彩可以表达情感、创造氛围、构图等。
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形成,其本质是光的属性。
在色彩的运用中,有一些基本的规律需要遵循:1.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在色彩对比中,最常见的是冷暖对比和对比色的运用。
冷色与暖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对比色是指色相对的两种颜色,例如红绿、黄紫等。
对比色的搭配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往往能够吸引人的眼球。
2. 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改变色彩的明度来构图、表现光影效果。
色彩的明度关系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对于绘画的表现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3. 色彩的饱和度色彩的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
在绘画中,通过色彩的饱和度可以表现出色彩的鲜艳或是柔和。
色彩的饱和度是影响画面氛围和色彩的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二、构图规律构图是指画面上物体的分布和布局。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来塑造画面的形式和空间感,构成画面的整体结构。
构图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是古希腊的一种美学原理,也是构图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按照黄金分割法,画面被分割成相对比例的区域,使画面更具有动态平衡和美感,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使画面具有动感和张力,让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对角线构图法常用于人物画和风景画中。
3. 透视法透视法是通过透视原理表现三维空间在二维画面上的方法。
在绘画中,艺术家常常使用线性透视、大气透视等透视方法来表现深度和空间感。
三、形态结构规律形态结构规律是指绘画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色彩变化的规律
色彩变化的规律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
我们知道,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现代科学证实,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具有波动性及粒子性。
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如我们看到的绿色树叶,它是吸收了光线中的其他色彩,从而将绿色的光波反射出来。
黄色、红色、蓝色的色彩显现也都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至于白色,则是反射了所有的光线,而黑色则把光线全部吸收了。
我们在进行色彩写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色彩是如何变化的,受那些因素影响,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表现.色彩作品不外孚这么几大类: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后面两种色彩表现形式都是较为主观地表现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表达,这里我们暂不作讨论,下面我们主要就写生色彩进行研究.写生色彩是按照色光变化的科学原理进行的,首先必需要在光源固定、物体固定、环境固定这三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画面的色彩关系将是杂乱无章的。
前一节我们已经把这几个概念给大家解释了,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比较一下下面两面两张不同光源色下的同一物体吧!光源色影响物体亮部的色彩(光源色对物体的冷暖产生决定性影响),环境色影响物体暗部的色彩,在光线间间接照射部份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下面先分析光源色:在一定的光源下,物体的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受光部会产生暖的感觉,而阴影部就会产生冷的色彩感觉,这种经验几乎每个人都有直观的体会。
如强烈的阳光照射在白色墙面上,受光照射的白色墙面会产生暖黄的色彩,背光的墙面阴影处或树干、枝叶留在白墙上的投影则会产生一种偏浅紫蓝灰的冷色彩。
如果再细细地观察这些阴影的色彩,我们又会发现墙的上方阴影偏蓝灰色,接近地面的阴影则给人以蓝中带些黄的色彩感觉。
这是环境色对投影进行反射的结果。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冷暖规律的前后感也称空间感、距离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大量的 运用。如一些警示标志、服装等,充分利用了暖色的向前突出、放大、 近距离、扩散的感觉。
冷暖规律的前后感也称空间感、距离感,在日常生活 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如一些警示标志、警灯的颜色等, 充分利用了暖色的向前突出、放大、近距离、扩散的感觉。
色彩
第二讲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主讲:王倩
1、色彩的冷暖规律
色彩的冷暖并非色彩之间真有温度上的差异,而是 指不同颜色带给人们的各种不同的冷暖感觉。 1.冷暖的成因 ①体验和联想 ②生理反应 2.冷暖的相对性 3.冷暖色的距离感 4.物体亮部和暗部的冷暖规律
1.体验和联想
看到蓝绿色联想到蓝天、大海、冰川,给 人以清凉的感觉
冷暖的距离感
冷暖规律是色彩关系中普遍存在和起着重要作用的 一条规律。 暖色有向前突出、放大、扩散的感觉,冷色则相反。 冷暖规律的前后感、也称空间感、距离感,在日常 生活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有彩色系中橙色称为暖极,蓝色称为冷极。 无彩色系中黑色称为暖极,白色称为冷极。
色彩冷暖规律的应用
莫奈《干草垛》 物体的亮部受光源色左右,物体的暗部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物体各部位的色彩转换规律
高光 受光部
有 色环 反 色 境光 固
环 有投 境 色影 色 固
+
+
暗 部
明暗交界线
半受光部
从物体的色 彩变化得出: 观察物体一 定要从光源色、 固有色和环境 色三方面来分 析。
今天分享了这么多?印象最 深刻的是什么?
3、物体各部位的色彩变化规律
颜色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颜色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颜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反映了物质的特性和性质。
颜色是光的特性,通过光的反射、吸收和折射等现象形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归纳总结颜色变化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颜色是人类的一种感觉经验,是我们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们看到的颜色,实际上是光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或者折射的结果。
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一般来说,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是380nm-760nm,波长短的光对应着紫色,波长长的光对应着红色。
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光被反射。
而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正是这些被反射的光所决定的。
颜色变化不仅受到光的波长和强度的影响,还受到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影响。
不同的物质对于光的吸收和反射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的颜色也会有所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物质上反映出不同的色彩特性。
此外,颜色的变化还与人眼的感知机制有关。
人眼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分别对应红、绿、蓝三种颜色,它们负责了我们对颜色的感知。
当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到眼睛中时,这些视锥细胞就被激活,从而让我们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
总的来说,颜色变化是一个涉及光的特性、物质本身特性和人眼感知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颜色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运用和欣赏各种颜色。
1. 光的波长和颜色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决定了所呈现的颜色。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一般来说,波长短的光对应着紫色,波长长的光对应着红色。
除了紫色和红色之外,还有蓝、绿、黄、橙等不同颜色的光。
这些光的波长范围是:- 紫色:380nm-450nm- 蓝色:450nm-495nm- 绿色:495nm-570nm- 黄色:570nm-590nm- 橙色:590nm-620nm- 红色:620nm-750nm因此,当我们看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时,实际上是因为它们表面反射或者折射出不同波长的光。
色彩构成-基本原理
色彩构成色彩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与视觉的综合现象。
光是感知色彩的条件之一,健康的眼睛是感知色彩的条件之二,缺一不可。
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感觉为色彩(色彩是一种视觉形态,是眼睛对可见光的感受);光,是感知的条件;色,是感知的结果。
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的产生、人对色彩的感知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色彩构成是按照色立体的表色法,以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为中心,以色彩的对比和调和为主要法则,以改变色的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形状、位置等为手段,使色彩依照一定的秩序排列、变化,达到美的效果。
歌德的《色彩论》主要从色彩与人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联系来阐述色彩。
谢弗雷尔(法国化学家)的《色彩谐调与对比原理及其在艺术中的运用》把补色原理运用于艺术(对印象派的产生极大的影响)。
约翰内斯·伊顿(瑞士色彩学家)《色彩艺术》较为完整地总结了西方色彩理论。
主要从物理、化学、生理、心理、艺术五个方面论述。
孟塞尔(孟谢尔)美国画家奥斯特瓦德德国化学家日本色彩研究所与PCCS色彩体系色彩的基本原理•科学依据物理学的依据物理:研究光的性质与光量的问题。
光在物理学上是电磁波的一部分。
只有从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觉,这段波长叫可见光谱,即常称的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人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
波长长于780毫微米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毫微米的电磁波叫紫外线。
光的混合与色料的混合(1)光的三原色太阳白光虽含有7种色光,但其中以红、绿、蓝3种最为基本,它们按不同比例互相混合,可以产生期于各种色光,还可以混成白光,但它们却是其它色光所无法合成的。
因此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朱红、翠绿、蓝紫)色光三原色相加是明度的增强,故称之为加色混合,色光混合后,混合色亮度比参加混合的原色亮度都高。
色光混合次数越多,明度越高。
(2)颜料三原色颜料三原色相加是光度的减弱,称为减色混合。
颜料混合后,明度与色度下降是极普遍的现象。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或黄色等喜庆、祥和的色调。
04
色彩心理学与色彩变化
色彩的心理感受
温暖与寒冷
暖色系如红、橙、黄常与温暖、活力、热情相关联,而冷色系如 蓝、绿、紫则常给人凉爽、平静、沉稳的感觉。
深浅
深色如黑、深蓝、深绿给人沉重、庄严的感觉,而浅色如白、浅蓝、 浅绿则常给人轻盈、清新之感。
明暗
明亮的颜色如明黄、天蓝、亮绿使人感到欢快和活力,而暗色如深 红、深紫、深蓝则常给人忧郁、神秘的感觉。
的冷色调。
广告设计
01
色彩吸引力
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选择鲜艳、
明亮的颜色以引起观众的注意。
02
色彩与品牌形象
不同品牌形象应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例如奢侈品牌可以采用黑色或金
色等高贵、典雅的色调,而儿童用品则可以采用鲜艳、明亮的颜色。
03
色彩与主题
广告的主题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例如节日主题可以采用红色
03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服装搭配
色彩搭配原则
在服装搭配中,应遵循色彩搭配 的基本规律,如对比色搭配、邻 近色搭配等,以营造出和谐、美
观的视觉效果。
色彩与肤色
不同肤色的人适合不同颜色的服装, 例如暖色调肤色的人适合穿暖色调 的服装,而冷色调肤色的人则适合 穿冷色调的服装。
场合与色彩
在不同的场合应选择适当的服装色 彩,例如在正式场合应选择深色或 中性色,而在休闲场合则可以选择 鲜艳、明亮的颜色。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 色彩基础知识 • 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 •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 色彩心理学与色彩变化 • 色彩变化的创意应用
01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分类
色彩构成基础原理
色彩构成基础原理
2、色彩产生的具体表达
根据光谱色我们可以这样表达:
光—照射—物体反—射—光 眼—通过—视神径—传—达 大脑—产—生 色彩
光源色照射到物体时,变成反射光或透射光,后再进入 眼睛,又通过视觉神径传达到大脑,从而产生了色的感觉。 这便是色彩产生形成的过程。
所以色彩是光与视觉相互作用的产物。
知识拓展
不可见光谱380毫微米以内称紫外线、Ⅹ射线;780毫微米以 外红外线、雷达、电波。这些射线只能通过仪器才能测到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
红、橙、黄、绿、蓝、紫 构成了色彩体系中最基 本的色相。
(1)三原色:不需经过配色即可呈现的颜色:红、黄、蓝
(2)三间色:两种原色相配。 如橙、绿、紫。
(3)复色:两种以上的色彩相配。 如黄绿、蓝紫等。
(4)色相环:由色相按等比例关系组合的圆环
12色相:1888~1967,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论》、伊顿“色相环”(瑞 士)
两种互补色在画面中互推时, 为避免两色相调和使色彩变 “脏”可适量加入白色
(五)综合推移
将色彩按色相、纯度、 明度进行综合排列推移, 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 加入,画面显得比较丰 富。
五、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
平行推移、放射推移、错位透叠推移
1、平行推移 将色彩按平行的垂直
线、水平线、斜线、曲 线或不规则进行等间隔 或不等间隔的条纹状、 有秩序地安排。
色彩基本理论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 冷暖规律
① 不同色相:暖色有向前突出、放大扩散的感觉, 冷色则相反。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② 同种色相:如大红与桔红比,大红就偏冷。大红 与紫红比,大红则显暖。而黄色中柠檬黄显冷,中 黄显暖。
紫红 大红 桔红
柠檬黄 中黄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冷暖规律是色彩关系中普遍存在和起着重要作用 的一条重要规律。 ·把复杂的色彩关系分为冷暖对立系统,对观察理 解和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非常重要,它犹如素描的 明与暗构成复杂素描关系一样,是互相对立关系又 是相互依存关系。
(4)物体亮部色与暗部色具有补色关系。
四. 色彩变化基本规律
(5)一般在浅色物体上表现明显,也与光源色 倾向、强弱关系很大。
物体在有色光线照射下,更容易观察到补 色关系。补色对比也与色彩面积大小有关。补色 规律广泛应用于绘画中,有着强烈的色彩效果, 是一条重要规律。运用得当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 果。但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协调、刺眼,影响 画面效果。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② 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
白黄 橙 红紫 蓝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③ 颜色由于光线照射强弱不同,会产生明暗强弱不 同的变化
罐子——杯子亮部和 水果——衬布的暗部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3)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饱和度或彩度。 纯色 次纯色 灰色 次浊色 浊色
纯度序列表
b.环境色
c.空间色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a.光源色
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物体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光源色改变,物象色调改变。 光源色——影响/改变固有色,使物象色调倾向愈加明显。
二. 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b.环境色
色彩规律知识点总结
色彩规律知识点总结色彩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仅是生活中的装饰品,更是对情感和文化的表达。
在视觉传达中,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心理和行为,所以对于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色彩规律是对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是对色彩运用的指导。
一、色彩的构成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所组成的。
在色彩三要素中,每一个要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红色:是一种暖色调,具有兴奋、活泼、热情的特点。
在视觉上,红色是最轻和最明亮的颜色,能引人注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但红色也有刺激性,容易引起情绪的激动,长时间暴露在红色环境中会使人心跳加速,情绪激动并感到不安。
2、绿色:是一种中性色调,具有平和、稳重、宁静的特点。
在视觉上,绿色是最偏暗和最凉的颜色,能够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绿色带给人心理上的平和感和安宁感,对人的眼睛和心理都具有良好的舒缓作用。
3、蓝色:是一种冷色调,具有深沉、静谧和冷静的特点。
在视觉上,蓝色是最偏暗和最冷的颜色,能够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
蓝色能够带给人心理上的安静感和冷静感,对人的情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色彩的相互作用1、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放在一起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对比色彩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引起人们的注意。
对比色彩的组合在设计中也是常见的,既可以强调主题色,也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2、色彩的联觉色彩的联觉是指一种颜色和其他颜色放在一起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颜色在视觉上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互相影响中,在一个颜色的背景下,第二种颜色会产生一种不同的感觉。
通过联觉,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增加深度和层次感。
三、色彩的运用1、色彩的搭配在色彩的组合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目的和对象来选择,不同的颜色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常见的颜色搭配有单色调、对比色、邻近色、三角色、对立色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来合理搭配色彩,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
谈色彩写生的几条基本规律
谈色彩写生的几条基本规律汨罗市屈子祠中学周建国色彩是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色彩写生是美术专业学习的一项重要课程。
在课程训练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色彩表现的基本技法,培养色彩的基本素养,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及美的创造能力,并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注重色彩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训练中,我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已形成的既有认识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色彩判断能力,固有色的概念左右着学生的表现。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在训练中应该对学生强调以几条色彩的基本规律。
一、色彩不是绝对的在我们色彩写生中,没有绝对的红,也没有绝对的绿,它由于受光源及环境的影响,物体本身的色彩会呈现极其微妙的变化。
如红色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呈现由黄倾向的红到紫倾向的红之间一个无法划定的变化过程。
在色彩写生中我们只有带着这样的一种意识去观察,而且结合光源及环境,我们才会发现色彩变幻莫测的美,才会抛弃固有色的概念,大胆的去表现色彩。
当然,我们在表现的时候也要控制一个度,不能把一块红色的衬布画成一块蓝布或花布,它只能在红的基础上带一点其余的倾向。
我建议学生用数字来定义色彩,如一块绿色布,固有色我们定义为‘1’,那么其倾向就只能在1.1至1.3之间的范围变化。
这也就是调配其余颜色的比例范围,只有在这一范围表现,才会使色彩既有对比也有协调。
二、光源色是色彩变化的本质原因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对色彩的表现只会注重色彩的固有色与明度的变化,在色彩内在成分及明度的变化中看到光源色的影响,则是专业训练的结果。
一切物体我们所看到的存在都是由于光源的影响,在室外光源下整幅画面会撒下暖暖的黄色,在室内则会呈现偏冷的蓝色,在白炽灯下又是另一番景象…印象派的莫奈在这一方面表现到了极致。
光源色是色彩色调表现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决定了一幅画面的色调,所以我们在色彩表现时一定要注意光源的表现,光感的表达,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把握色调。
色彩的变化规律
色彩的变化规律1、色彩的空间透视规律:色彩的透视实际上就是指空间色,这也是任何造型艺术无法摆脱的透视变化规律。
因为人的视觉是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的。
同样大小的东西,靠近我们的则显得高大。
距离我们远的,则感觉矮小。
这是近大远小的形体透视规律所造成的。
色彩也有透视变化规律,如近的暖,远的冷,近的鲜明,远的模糊等。
尤其是画风景写生,因为空间距离深远开阔,这种色彩透视变化的规律格外突出。
而画静物空间小,色彩的透视变化程度也相应的减小。
这样的例子不用特指,你到室外找几个物体远近比一比,立即就会证实这种感觉。
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发生变化,而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削弱,这就是空间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如果违背规律,硬是把远处的各种物体画得色彩鲜明强烈,那么它就毫不客气地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边跑到前边,而失去了基本的空间透视效果,画面也由深远而化为平板。
色彩空间透视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的视觉在一定距离限度内可以看清物体的形象和色彩特征,超越了这个限度,也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人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
二是由于地球上的大气层是含有微小颗粒的空问,其中有许多灰尘、水蒸气、烟雾和空气分子等,肉眼看去它似乎是透明的空间,其实并非如此。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空间变化规律后,就应该知道怎样去把握空间色彩层次的处理。
画静物的空间色彩变化不是很大,但要在画面中处理好空间关系仍需认真对待。
2、光与色的客观变化规律:我们能够看清物体色彩的媒介是光线。
物体受到不同的光照,出现了阴阳向背及明暗、深浅,呈现出立体的、冷暖不同的色彩变化。
因为光的作用,物体发生了环境色的相互散射的影响,不同的物体固有色互相辉映与影响而产生出五彩缤纷的丰富色彩。
但应该指出,光源色的冷暖对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有色光线照射下的一般规律为:在“暖色”光线下的物体,其亮部呈“暖色相”,这时它的暗部就呈“冷色相”。
在“冷色”光线下的物体,其亮部呈“冷色相”,而它的暗部则呈“暖色相”。
色彩的视觉规律
3)视觉后像与视觉平衡
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 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觉现象叫做视 觉后像。视觉后像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 迹作用,也称为视觉残像。如果眼睛连续注视两个景物, 即先看一个后再转移看另一个,视觉会产生相继对比, 因此又称为连续对比。 视觉后像有两种: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 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后像。电视机、日光灯的 灯光实际上都是闪动的,因为它闪动的频率很高,大约 100次/秒,由于正后像作用,我们的眼睛并没有观察 到。电影技术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发明的,在电影胶卷上, 当一连串个别动作以16图形/秒以上的速度移动时,人 们在银幕上感觉到的是连续的动作。
2)视觉适应
强烈光线的刺激下,眼睛会自动调节瞳孔,减少进入光量,保 证视敏度和减轻视觉疲劳。人的感觉器官适应能力在视觉生理 上的反应叫做视觉适应。视觉适应有三种情况: 明暗适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现象,当 你从亮处走进暗室时(如迟到闯入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 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又逐步开始恢复清晰的视觉,这种现象叫 做暗适应。完成视觉暗适应的过程大约需要5~10分钟。
(4)无彩色与同类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 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 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 稳定。
2).调和对比 (1)近似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45度左右,为弱 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 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特点为:画面色调和 谐、统一,色相差别比同类色相稍大,仍要依靠明度。纯度的差异对比来丰富画 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
时间:2015-03-09 16:13来源:我爱画画网作者:王木木点击:1285次
色彩给人的感觉引起心理上的联想,感到冷暖,这往往缘于人对生活经验具有一种影响人的心里甚至生理活动的特质。
因此,称红、黄类的颜色为暖色,这类颜色使人振奋、热烈、欢快、刺激,马上使人联想火焰、阳光,蓝、绿、紫等色为冷色,这类颜色使人感到宁静、深沉、阴冷,马上联想到冰、霜、雪和夜晚。
一、色彩的冷暖规律
色彩的冷暖也是相对的,任何两块不同颜色放在一起由于对比作用,就会区别出冷暖不同的倾向。
同一色相也有冷暖区别,如大红与朱红比较,大红就骗冷。
大红与紫红比较,大红就偏暖。
把复杂的色彩分为冷暖对立系统,对观察理解和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非常重要,它犹如素描的眀与暗构成复杂素描关系一样,这种相互对立关系又是相互依存关系。
冷暖规律是色彩关系中普遍存在和起着重要作用的一条规律。
暖色有向前突出、放大扩散的感觉,冷色则相反。
这些规律在作画中只有与具体形象结合才有意义,不要用公式去硬套。
物体的两面受光源色决定,光源的冷暖决定了亮面色调的的冷暖,呈现的色相是固有色和光源色的总和。
暗面受周围环境来决定,环境色的冷暖,决定了安眠的冷暖,安眠的色相是由固有色的纯度、光源色的饱和、环境色的强弱来决定处理。
明暗交界线是物体最暗的部位,它的冷暖倾向也最弱,实际上明暗交界线也是冷暖交界线,它既含亮面色彩又有暗部的色彩,它是明暗亮面对立色彩的总和。
高光色主要是光源色的体现,点物体高光时多以光源色为主略加固有色。
二、色彩补色规律
补色也称余色,就是一个原色与另两个原色合成的间色互称为补色。
即补足三原色的意思。
在色环上180°的相对两色有无数对,互为补色的两色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各自突出自己的色相,显得夺目响亮,而补色相混、相互抵消会灰暗。
补色规律有:1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亮部色与暗部色具有补色关系。
2 两色并置如果互为补色,各自突出自己的色相。
如果不是补色,使各自向对方补色方向转化,例如:黄与蓝并置,黄显得带有橙味,蓝则显得带有紫味。
3 一般在浅色物体上表现明显,也与光源色倾向、强弱关系很大。
物体在有色光线照射下,更容易观察到补色关系。
补色对比也与色彩面积大小有关,补色规律广泛应用于绘画中,有着强烈的色彩效果,是一条重要规律。
运用得当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但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协调、刺眼,影响画面效果。
水粉画作品欣赏三、色调变化规律
色调即是色彩调子,似素描中的明暗调子。
色调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画面中用各种色彩构成的整体色彩的效果;另一种是指客观物象基本的调。
色调形成是因为物体处在共同光源下,共同环境里,色彩间相互对比,相互影响,它是物象色彩整体关系。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色调变化也是无穷尽的,可从色相(红、黄、绿)上分。
也可从色性(冷、暖)分;从明度(深、浅)上分;从纯度(鲜、灰)上分,还可以分为调和色调和对比色调。
在实际写生和创作中是各种色调结合表现的。
绘画的色调处理不仅是丰富多彩,而且是不断创造和发展的。
常见有如下方法:用同类色或类似色组织色调;恰当地用对比色组织色调;依靠光源色或环境色表现色调;用色彩不同面积处理而获得色调、用勾线方法是色彩统一和谐。
四、色彩的空间透视变化规律
空间透视变化是一切造型艺术所遵循的规律。
因为人们的视觉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
用色彩表现画面物体的空间距离感,也是表现物体立体感、深度感、远近感。
现实中的客观物体也是如此,如两个同一形状,同以颜色和大小的物体,一个在近,一个自爱远,则使人感觉近的大,远的小,近的色彩艳丽,远的模糊,近的明暗对比强,远的明暗弱,这就是空间透视所引起的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人眼看东西远近有一定限度,而空气透明体也含有一定的水粉和杂质,距离越远,这些水分和杂质对光线的传递阻碍作用越大。
在视觉上造成近的物体清楚,越远越模糊不清的感觉。
五、色彩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1、色彩冷暖方面:物体离我们越近,冷暖越分明;越远暖色变的冷灰,冷色变弱变灰。
远到一定程度,冷暖就难以分清而混为一种灰色了。
2、色彩明暗方面:物体离我们越近,明暗面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远到一定程度明暗面就分不清楚而混为一个平面了。
以上是色彩的一边变化规律。
色彩有其自己的性格,暖色有向前的感觉,冷色有深远的感觉,而自然界及物体种种不同深远程度,实际上是由于各种色彩所占位置不同而导致所产生的色彩力量也不同。
在自然界中,不可能所有的暖色都在前边而冷色都在后边。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按自然法则的变化及受光的情况,表达空间变化,防止机械搬用教条,盲目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