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教-幼儿园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我变变变
《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健康活动教材《变变变》。
我们将学习该教材中的第四章“身体的变化”,具体内容包括: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认识、身体的变化规律、如何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理解身体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认识、身体的变化规律、如何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
难点:身体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如何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体部位的图片、人体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找出他们的身体部位,并尝试说出它们的名字。
2. 知识讲解:通过人体模型和图片,详细讲解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身体的变化规律。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关于身体部位的例题,让学生解答,加深他们对身体部位的认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身体部位的小游戏,并在全班展示。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和家人的身体部位,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身体部位、身体变化规律、保护身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自己和家人的身体部位,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部分学生在身体变化规律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增加他们对学生身体保护的关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的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健康活动教材《变变变》。
我们将学习该教材中的第四章“身体的变化”,具体内容包括: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认识、身体的变化规律、如何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理解身体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大班其他教案:我变变变
大班其他教案:我变变变一、活动主题通过多种游戏活动让大班儿童探究变化和规律。
二、活动准备1.活动主题卡片5张:宝宝变大、恐龙变小、树木变色、气球变形、变变变。
2.活动用具:气球、盆、盐水、粉笔、纸、水、玉米粒、小球。
3.讲解卡片表格,准备其他表格:观察结果表格。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拿起主题卡片展示给小朋友看,引导小朋友思考和讨论。
为活动导入做好铺垫。
2. 活动1:“气球变形”1.老师准备好气球和盆。
将气球放在盆中,两边加盐水。
让小朋友感受气球变形的过程,并让小朋友掌握随变形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
2.老师绘制变形图,并让小朋友根据图画出变形状况。
3. 活动2:“水变冰”1.老师让小朋友观察水的性质,然后给小朋友讲解冰的性质。
2.将水放进冰箱里,等到第二天,让小朋友观察水变成了冰。
3.冰块融化后,让小朋友观察水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4. 活动3:“玉米变爆米花”1.老师向小朋友展示玉米和爆米花。
2.教师现场制作爆米花,使小朋友观察玉米的形态是否有变化。
3.让小朋友观察玉米变为爆米花的形态,并将其记录在观察结果表格中。
5. 活动4:“球变形”1.给孩子发球,让他们自愿参加活动。
将粉笔化成球状,并投掷到小球上。
2.随着投掷次数的增加,粉笔在小球表面留下的形状变得不同,让小朋友体会到了形状的变化。
6. 活动5:“纸变形”1.在纸上画出或贴上不同形状的图案,然后将纸撕成不同的形状,让小朋友观察和体验形状的变化。
2.然后老师请小朋友重新将纸组成图案。
四、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探究了变化和规律的神奇之处。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儿童的潜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并让他们掌握规律,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模仿《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
2.能够认识数字0-10,并能够连续数数。
3.能够辨认并说出单词“变”和“不变”。
4.能够通过“变变变”的拍子,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重复性,并能够模仿和创造简单的动作。
5.能够结合音乐与动作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引入老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前几句,让孩子们感受节奏和旋律,并引导孩子们一起唱歌。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歌曲,可以将动画视频素材下载下来,在屏幕上播放对应的动画,让孩子们看得更加直观。
2. 认知数字在展示屏上展示从0到10的数字,引导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数数,并在数字旁边打上对应个数的“点点”,让孩子们通过视觉记忆更加迅速地掌握数字。
3. 学习单词通过图片的方式呈现单词“变”和“不变”的发音及意思,结合示范口形,让孩子们模仿学习并跟着老师一起说出来。
4. 音乐与动作老师播放歌曲,并引导孩子们边听歌边做出拍手和振臂的动作,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歌曲副歌部分,老师通过手势示范和面部表情带领孩子们一起做出“变变变”的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重复性并增加动作的趣味性。
5. 思考与表达通过观察孩子们做出的动作及面部表情,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表情和情绪,并结合所学内容,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动作中表达出“变”与“不变”的含义和感受,增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评价1.展示屏上孩子们是否能够认识数字0-10,并能够连续数数。
2.通过图片和示范口形,孩子们是否能够辨认和说出单词“变”和“不变”。
3.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是否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理解到“变”的含义与感受。
4.通过孩子们的自由表达,了解孩子们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延伸1.家长引导孩子们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感受到事物的“变化”,并与孩子们交流和分享。
2.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研究“变化”的现象,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小游戏,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我变变变》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图形的变换、探索图形创意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图形变换过程中发现规律,提高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通过图形组合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变换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形,学会图形变换,进行创意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形卡片、磁性黑板、彩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由各种平面图形组成的美丽图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包含哪些图形。
(2)邀请幼儿上台,用磁性黑板上的图形卡片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让幼儿认识并掌握。
(2)教师示范图形变换的方法,如旋转、翻转、平移等,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变换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图形变换任务,让幼儿自己尝试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创意组合(10分钟)(1)教师提出创意组合的要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学具进行组合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平面图形,标明名称。
2. 画出图形变换的示例,注明变换方法。
3. 提示创意组合的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至少三种不同的图形变换方法,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图形变换和创意组合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发现图形变换的乐趣。
大班体育课教案我变变变
大班体育课教案我变变变前言大班体育课教案是每个体育老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在教育教学中,随着学生以及社会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大班体育课教案中的变化和创新。
一、课前准备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除了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器材和课程计划外,还需要考虑到以下一些方面:1.1 学生的体验在课前,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体验,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教学活动中。
因此,在策划教案时,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设计出易于理解、有趣的教学活动。
1.2 体育器材的准备在体育课教学中,器材的准备十分重要。
正确的器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动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因此,在课前,我们需要仔细清点、检查和维护所需的器材。
1.3 安全措施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学生的安全十分重要。
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身体和器材的安全,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安全措施,以避免学生受伤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活动的创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2.1 游戏化教学游戏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游戏化教学是把教学过程转化成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例如,在体育课上,我们可以把运动设计成各种小游戏形式,如夺旗、踩气球、组装拼图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合作教学在教学中,合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例如,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的竞技活动,如接力赛、定向赛等,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3 倒置教学倒置教学是指将分析、思考和讨论等课堂内容从课堂上转移到教学前或课堂外。
例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前往自然环境中学习、进行跑步训练或进行自由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2024年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
2024年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我变变变》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形状变化,探索平面图形的拼组与分解,以及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形态变化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拼组、分解平面图形,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形状变化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难点:让幼儿理解形状变化的过程,培养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形状卡片、拼图、七巧板、画纸、彩笔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形状卡片、拼图、七巧板、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箱子,里面装有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幼儿猜测箱子里的物品形状。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摸一摸、说一说箱子里物品的形状。
2. 形状认知(5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各种平面图形,让幼儿认识并描述这些图形。
教师发放形状卡片,让幼儿自己动手拼组不同的图形。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由多个平面图形组合而成的图案,引导幼儿观察并分析图案的组成。
教师讲解分解图案的方法,让幼儿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挑选几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拼图过程。
5. 形状创意画(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创作一幅画作。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我变变变》2. 内容:基本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拼组与分解形状创意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创作一幅画作,主题自定。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平面图形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并能够运用到创作中。
2024年《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2024年《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和运动方式。
2.培养幼儿对身体变化的认知和兴趣。
3.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能力。
4.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展示身体各部位和运动方式的图片。
2.音乐CD:《变变变》歌曲。
3.身体运动器材:跳绳、沙包、圈圈等。
4.活动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教师播放《变变变》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2.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觉得身体哪些部位在运动。
(二)主题活动1.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身体的基本构造,如头部、躯干、四肢等。
2.教师展示各种运动方式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运动方式,如跳跃、跑步、投掷等。
a.跳绳比赛:幼儿分为两队,每队轮流跳绳,比比哪队跳得更快、更多。
b.沙包投掷:幼儿分为两队,每队轮流投掷沙包,比比哪队投得更远、更准确。
c.圈圈接力:幼儿分为两队,每队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进行接力比赛。
4.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身体运动方式的调查报告。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一个“运动小天地”,展示幼儿的运动照片和作品。
3.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运动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
五、活动评价1.教师根据活动记录表,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家长参与评价,反馈幼儿在家的运动情况。
3.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后续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通过本次《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运动方式,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兴趣。
同时,活动也让幼儿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运动的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他们创造更多有趣、有益的活动。
《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教学内容1. 我们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包括头部、颈部、手臂、腰部、腿部等,了解它们各自的重要作用。
2. 接着,我们深入探讨了这些部位的具体功能,比如头部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脑,颈部如何连接大脑和身体,手臂如何帮助我们抓握和搬运,腰部如何支撑我们的身体,腿部如何支持我们的行动。
3.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保护这些身体部位,采取了诸如保持正确坐姿、站姿,避免用力过猛,以及做好运动准备等方法。
教学目标1. 使同学们认识并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功能。
2. 培养同学们自觉保护身体的好习惯。
3. 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及保护方法。
重点:培养同学们自觉保护身体的好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们将准备一些教具,如人体模型、图片和视频等,以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身体各部位。
同时,同学们也需要准备一些学具,如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等,用于创意活动。
教学过程1. 我们将从实践情景引入,让同学们观察人体模型,引发他们对身体各部位的关注。
2. 接着,我们会通过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各部位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3. 然后,我们将分组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分享如何保护身体各部位的方法。
4. 在创意活动中,同学们将使用画纸、彩笔等材料,设计一个保护身体的作品。
5. 我们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同学们演示正确的坐姿、站姿等,以检验他们对保护身体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能和保护方法,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设计1. 画一画:同学们需要画出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在旁边注明其功能。
2. 写一写:同学们将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身体的小短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我们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
2. 拓展延伸活动可以是组织同学们进行身体部位知识竞赛,以提高他们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我变变变”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形态变化、颜色变化以及创意变化。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学习,引导幼儿探索和体验变化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形态、颜色变化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参与创作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创意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形态变化、颜色变化以及创意变化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画笔、颜料、画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形态、颜色变化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形态变化(10分钟)a. 教师讲解并示范形态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形态变化的练习。
3. 颜色变化(10分钟)a. 教师讲解并示范颜色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颜色变化的练习。
4. 创意变化(10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变化。
b. 幼儿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幅创意变化作品。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个形态变化、一个颜色变化作品。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15分钟)a.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形态变化、颜色变化、创意变化三个主题词。
2. 相关示例图片和步骤说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利用今天所学的形态变化、颜色变化方法,创作一幅以“我变变变”为主题的作品。
2. 答案:作品形式不限,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形态变化和颜色变化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创意变化的参与度。
幼儿园体育:我会变教案
幼儿园体育:我会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简单的变形运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通过变形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动物的变形动作:小猫变大猫、小狗变大狗等。
2. 学习植物的变形动作:小草变大树、小花变大花等。
3. 学习人物的变形动作:小朋友变大人、老师变学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变形动作,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变形过程中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2. 教学道具:动物、植物、人物图片或卡片。
3. 音乐CD:《我会变》、《小猫变大猫》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变形动作,如小猫变大猫、小狗变大狗等。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会变的动物或植物。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a. 教师展示各种变形动作,如小草变大树、小花变大花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模仿这些动作。
c.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
3. 游戏时间(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变形游戏,如“变变乐”、“捉迷藏”等。
b. 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变形动作。
c.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变形动作的重要性。
c.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练习变形动作。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变形动作的掌握情况。
2. 通过游戏活动,评估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家庭练习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参与变形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变形动作的表演比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一、教学内容1. 形状变化: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了解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 颜色变化:让幼儿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如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
3. 数字变化: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学会10以内的数字加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形状、颜色和数字的变化过程,培养其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形状、颜色和数字的基本概念,提高其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形状的转换关系、颜色混合原理、数字加减运算。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操作和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形状卡片、颜色卡片、数字卡片、磁性小白板、磁性数字和图形。
2.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水粉颜料、调色盘、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教师展示形状、颜色和数字变化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b.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到的变化现象,激发兴趣。
2. 形状变化(10分钟)a. 教师示范形状的转换,如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圆形变成正方形等。
b. 幼儿动手操作,用彩泥和画纸制作形状变化的作品。
c. 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形状变化游戏。
3. 颜色变化(10分钟)a. 教师讲解颜色混合原理,进行示范。
b. 幼儿动手操作,用调色盘和水粉颜料进行颜色混合实验。
c. 邀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颜色变化规律。
4. 数字变化(10分钟)a. 教师通过磁性数字和图形,讲解10以内的数字加减运算。
b. 幼儿动手操作,完成数字加减游戏。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针对形状、颜色和数字变化,分别给出一个例题进行讲解。
b. 幼儿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形状变化: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2. 颜色变化: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3. 数字变化:3+2=5,52=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彩泥制作一个形状变化的作品。
我变变变教案体育
我变变变教案体育教案标题:我变变变教案体育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身体变化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1. 身体变化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2. 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投影仪、音乐选曲。
2. 学生准备:运动服装、运动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播放一段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视频,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 教师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讨论,询问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看法和体验。
技巧学习:1.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各种身体变化技巧,如翻滚、翻跟头、倒立等。
2. 教师示范并解释每个技巧的基本动作要领。
3. 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团队合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身体变化技巧进行展示。
2. 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通过讨论和实践,完善展示的技巧。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技巧,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比赛活动:1. 将学生分成两个团队,进行技巧比赛。
2. 每个团队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技巧展示,由其他团队成员进行评分。
3. 计算每个团队的总分,宣布获胜团队。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2. 学生们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鼓励学生继续参与体育运动。
教学延伸:1. 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其他身体变化技巧进行练习和展示。
2. 学生们可以在家庭或朋友聚会时展示他们学到的技巧,增强自信心。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竞争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展示的技巧是否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的难易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我变变变教案
我变变变教案教案标题:我变变变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物体变化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物体变化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物体的变化。
2. 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一些物体或图片,如水、冰、蜡烛、纸张等。
3. 学生练习用的工作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展示一张冰块逐渐融化的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变化?"Step 2: 词汇学习1. 在黑板或PPT上呈现相关的词汇,如"融化"、"变成"、"燃烧"等。
2. 逐个解释每个词汇的意思,并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3. 通过示范和反复操练,确保学生掌握这些词汇。
Step 3: 句型学习1. 呈现描述物体变化的句型,如:"冰融化了。
"、"纸张烧了。
"2. 解释每个句型的结构和用法,并帮助学生理解。
3. 利用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熟悉这些句型。
Step 4: 练习和巩固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物体或图片。
2. 要求学生观察物体的变化,并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4. 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 5: 总结和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并进行复习。
2. 提问学生一些相关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Step 6: 作业布置1.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物体变化的短文。
2. 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描述练习,拓展他们的词汇和句型应用能力。
《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精品教案
《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活动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变化》第三节《变变变》,主要内容包括身体的成长变化、如何正确对待身体变化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体成长变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成长过程中身体变化是正常的、自然的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身体变化的态度,增强自信心,消除对身体变化的恐惧和困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身体变化,消除心理困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成长变化图卡、健康生活手册。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成长变化图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身体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身体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强调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健康生活手册,指导学生完成身体变化知识问答。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好习惯和做法。
学生共同制定健康生活计划。
六、板书设计1. 身体变化的原因与规律2. 正确对待身体变化的方法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身体变化记录。
答案:学生需记录一周内自己身体的变化,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 作业题目:我的健康生活计划。
答案:学生需根据课堂所学,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实践健康生活计划,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健康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分享身体变化带来的感受。
2. 例题讲解中,身体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阐述。
3. 小组讨论中,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
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我变变变”章节,详细内容涉及形状、颜色和数字的变换。
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掌握形状、颜色和数字的基本变换规律。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形状、颜色和数字的基本变换规律。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变换规律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形状卡片、颜色卡片、数字卡片、变换示例图、教学PPT。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变换玩具,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变化过程。
2. 形状变换(10分钟)教师展示形状卡片,讲解形状变换规律,如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圆形变成方形等。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验形状变换的乐趣。
教师出示变换示例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自己变换形状。
3. 颜色变换(10分钟)教师展示颜色卡片,讲解颜色变换规律,如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等。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验颜色变换的乐趣。
教师出示变换示例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自己变换颜色。
4. 数字变换(10分钟)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讲解数字变换规律,如1和2组合变成12,2和3组合变成23等。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验数字变换的乐趣。
教师出示变换示例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自己变换数字。
5. 创新设计(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的形状、颜色和数字变换规律,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变换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6. 分享展示(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变换画,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形状变换规律2. 颜色变换规律3. 数字变换规律4. 创新设计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形状、颜色和数字变换规律,创作一幅有趣的变换画。
幼儿园大班变变变教案
最新幼儿园大班变变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变变变》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形态、颜色变化进行观察和探索,通过趣味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形态、颜色变化。
2.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描述生活中的变化,并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实物,如水果、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它们的变化。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变化,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如树叶变色、水果成熟等,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学具,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描绘变化的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4. 趣味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变变变”游戏,让幼儿通过动作、语言等方式表现变化,增强幼儿对变化的理解。
邀请幼儿展示,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变变》2. 内容:变化的特点描述变化的方法想象与创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某个物品,记录它的变化,并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文字、动作等)表达出来。
2. 答案:教师根据幼儿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注重观察和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观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024年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
2024年大班教案我变变变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教材《我变变变》合集,主要涉及第三章《神奇的变换》和第四章《我会变》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数字和字母的变换游戏;以及通过变换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掌握图形、数字和字母的基本变换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孩子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对变换的兴趣。
3. 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图形的旋转、翻转变换;数字和字母的变换游戏。
重点:掌握图形、数字和字母的基本变换方法;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变换游戏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换现象,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方法。
(2)通过磁性教具演示,让孩子直观地理解变换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图形变换为例,讲解变换步骤,引导孩子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变换游戏卡片,让孩子独立完成练习。
(2)邀请孩子上台展示,分享变换心得。
5. 团队协作(10分钟)将孩子分成小组,进行数字和字母变换游戏的竞赛。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孩子进行课后拓展。
六、板书设计1. 《我变变变》合集2. 内容:(1)图形变换:平移、旋转、翻转(2)数字和字母变换游戏(3)变换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的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变换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教材练习题答案见附录。
(2)生活观察作业无固定答案,以孩子真实观察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方面,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大班主题教案变变变(通用3篇)
大班主题教案变变变(通用3篇)大班主题变变变篇1活动目标:1、通过制作,比较出纸棒的不同之处如花纹、粗细、长短等特征。
2、通过比较对纸棒进行发散思维的想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
3、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艺术表演,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每人准备大小不一的纸张。
2、幼儿观看过电视节目《超级变变变》。
活动过程:一、幼儿制作纸棒,并比较纸棒的不同。
1、幼儿制作纸棒。
请你用纸做一个纸棒。
2、比较纸棒的不同。
你做的纸棒和别人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纸棒有长短、粗细、花纹间的不同)二、启发幼儿想象,并尝试用纸棒进行表演。
1、启发幼儿想象。
你做的纸棒像什么?(幼儿发挥想象,讨论并上台表演。
)2、鼓励幼儿尝试表演。
我们现在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你不要用嘴告诉我们把纸棒变成了什么,而要用你的身体、动作来告诉我们,好吗?三、小组共同合作表演,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1、提出要求。
现在我们知道可以用身体动作和一些道具来进行有趣的表演,我们来进行一个“纸棒变变变”的表演比赛好吗?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表演。
想好要表演什么,应该设计怎样的动作。
2、幼儿结伴讨论,分组排练,教师巡回了解幼儿的想法,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幼儿互相合作。
3、集体交流。
四、集体玩纸棒游戏。
纸棒除了可以表演,还能做游戏呢?想一想,你的纸棒可以做什么游戏?(幼儿讨论,集体做游戏)活动反思:在我园开展《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中,为了提高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寓体育锻炼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园各个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了不同的体育器械,比如:飞盘、保龄球、布袋等许多幼儿喜爱的器械材料,让幼儿放开手脚去探索、去尝试,从而得到创造性的运动经验。
结合中班幼儿的生活体验,我选择了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纸棒作为活动材料,报纸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一种可以废物利用的材料,它取材方便而且比较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精品幼教-幼儿园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我变变变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角色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石猴》
2、孙悟空头套、金箍棒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2、请幼儿回想:哪里出现一块很特别的大石头、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能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
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幼儿变出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幼儿主持,进行活动。
5、问幼儿有谁会学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幼儿出来示范。
教师可以请幼儿参考幼儿用书本,鼓励幼儿尝试。
6、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购买伸缩指挥棒,也可以用报纸卷成粗细不同的长纸轴,将细的套入粗的轴筒内,一拉到接逢处就犹如金箍棒变长了。
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