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下的世界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
《大萧条时期》课件
汇报人:
目录
大萧条的定义和背景
大萧条的影响范围和时间
影响范围:全球性经济危机
时间:1929-1933年
股市崩盘 银行破产 农业危机 工业萧条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 基本矛盾
1929年的股市崩 盘
政府的政策失误
大规模的失业和 社会不平等
农业危机:农业生产过剩,农产品 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
股市崩盘:大萧条期间,全球股市崩盘,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许多公司和银 行倒闭。
失业率上升:大萧条期间,全球失业率大幅上升,许多人失去了工作,生活水平下 降。
经济衰退:大萧条期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许多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限制, 生产力和消费水平下降。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失业率上升:大萧条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社会失业率急剧上升。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失业率上升:大萧条期 间,许多工厂和企业倒 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生活陷入困境。
物价下跌:由于经济不 景气,商品供过于求, 物价大幅下跌,人们的 生活水平也随之下降。
贫困和饥饿:许多家 庭陷入贫困,甚至无 法负担基本的生活需 求,导致人们面临饥 饿的威胁。
社会不安定:经济 困境导致社会矛盾 加剧,犯罪率上升 ,社会秩序混乱。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建立完善的经济监管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公众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
汇报人:
政治暴力事件增多: 社会不满情绪高涨, 暴力事件频发
政府干预经济:政 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干预经济,试图缓 解经济危机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第五分册_华东师大版
《第八单元“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大萧条时期?A.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B. 1930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C. 1931年德国马克贬值D. 1932年法国实行紧缩政策2、题干:以下哪个政策被认为是应对大萧条最有效的措施?A. 美国罗斯福新政B. 德国纳粹经济政策C. 英国实行货币贬值D. 法国实行紧缩政策3、美国“大萧条”时期实施的重要经济政策是?A、罗斯福新政B、凯恩斯主义C、自由放任政策D、马歇尔计划4、以下哪一项不是“大萧条”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A、经济秩序和信心的崩溃B、世界各国间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C、国际间的合作加强D、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5、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以下关于这场危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 这场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迅速蔓延至全球。
B. 危机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生产急剧下降。
C. 欧洲国家在危机中采取了大甩卖、刺激exports的措施来缓解经济压力。
D. 这场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崩溃。
6、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带来的严重后果,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被称为“新政”的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新政”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实施公共工程,如建设公路、桥梁和水库,以刺激就业。
B. 创建了“联邦紧急救济署”(FERA)来直接向失业者提供救济。
C. 通过《社会保障法》实施了老年和失业保险。
D. 实行金银比价固定,强化金本位制。
7、题干:以下关于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A.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尖锐化B. 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D. 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8、题干: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 推动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 加速了国家间的合作与联合9、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 10、下列哪一事件被视为大萧条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加速了经济的进一步恶化?A、欧洲市场的全面封锁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四”D、意大利法西斯上台11、《大萧条》期间,以下哪项举措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加剧的原因?A.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C. 各国采取的自卫性贸易措施D. 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上台12、《大萧条》期间,下列哪个国家的经济遭受的重创最为严重?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法国13、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发生了什么事件,标志着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爆发?A. 华尔街股市崩盘B. 美元贬值C. 美国银行倒闭D.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成立14、在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大萧条,以下哪项措施属于其新政的核心?A. 实施新政,整顿银行和金融体系B. 推行农业调整法案C. 通过社会安全法案D. 实施工业复兴法案15、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被称为:A、二战B、资本主义大萧条C、大恐慌D、经济衰退16、下列关于“大萧条”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推行大规模的政府干预经济措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分析摘要:经济危机在西方世界已不是什么稀有的事情,因为其已成为一种大众熟悉而又恐惧的经济现象。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即生产的社会化趋势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及美国的次贷危机产生的虚假繁荣,导致企业无节制地扩大生产,同时人们盲目跟风纷纷投机股市,最终导致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至此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一、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二、本次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
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和萧条。
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的矛盾,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危机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三、本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表现: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活动过度,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股价狂跌。
四、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这次大危机的明显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渗透各个领域、波及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财政、信贷、外贸、工业和农业的全面危机;它不仅影响生产领域,而且波及分配、流通等领域的经济和政治全面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1/3/9
47
3、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A 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建立 B 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建立 C 通过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建立 D 通过合法选举的方式建立
4、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 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扩张道路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 D 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武装军事区
①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要居 安思危。
②及时调整经济发展内部机制和政 策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 “携手建设持久 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保护主 和平、共同繁 义损人不利己。 荣的和谐世界” ④危机具有两重性:灾难和机遇
2021/3/9
45
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根据自身不同的 政治经济条件,寻找出路,使资本主义世 界出现了各种新现象。美国通过罗斯福新 政,逐渐摆脱了危机,德日两国则走上了 法西斯专政和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对国 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危机使世界 走向战争”成了30年代的基本特征。
$ 10
$100万 $1
股票是:
的
晴 雨 计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 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市场供需出现矛盾。
A.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 扩大生产;
——人类如何应对世界性灾难?
2021/3/9
4
自美国建国以来,历届国会审度国势,但莫有本届 所见之兴旺繁荣……但观今日生存之必要条件, 已由生活所需,进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 …… 我国今日之成就,实足快慰。我国未来之前途, 实足乐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大危机(The Great Depression)也称为大萧条,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
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
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
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危机概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这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的大暴跌,成为此次大危机的导火线。
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
资本主义农业危机与工业危机相互交织激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生产严重衰退。
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相继废止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由于商品严重滞销,市场问题变得异常尖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日益激烈。
1933年危机逐渐结束。
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
这次经济大危机还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对内强化军事统制、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危机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的相对稳定时期,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浅谈罗斯福新政
科 学 与财 富
浅谈罗斯福新政
郭 小 兵
( 呼市第九中学 0 1 0 0 7 4 ) 摘 要: 1 9 2 9 —1 9 3 3 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 的经济危机 。 面对危机, 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政策来应对, 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下面 我 简要 分析~下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条件 、 内容、 成功原因等 , 探讨一下新政 的实质及其对我 国改革开放 的启示 。 关 键词: 经济危机 罗斯福 新政 启示
参 考 文 献 『 1 1 高 中历 史 必 修 二 人 民 出版 社 2 0新政是美国处在大萧条 中, 社会 政治、 经济危机严重 , 人 民期待 改革。胡佛政府无力应对危机 , 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反而加重危机, 使 美国经 济病入膏肓 的情况下采取的一 系列政策、 措施的总称 。在新政实施前, 罗斯 福首先鼓励人 民恢复 自信心, 克服恐惧, 战胜危机 。组织专家教授打 造新政 纲领 。安排改革派人士在 政府各部 门进行新政 的实验 。用“ 炉边谈 话” 的方 式, 解释新政 , 争取人民的支持 。为新政的实旌作充分的准备。 新 政 分为 两 个 阶 段 , 第 一 阶段 : 从1 9 3 3 年3 月到 1 9 3 5 年初, 主 要采 取应 急 措施, 结束混乱状态 , 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 从1 9 3 5 年到1 9 3 9 年, 主要是巩固 和发展 已取得的成就。新政主要 内容包括: ( 1 ) 整顿银行业, 克服金融危机 : 下令所 有银行停 业整 顿, 逐步恢 复银行信 用; 国会 通过 《 紧急银行法》 , 宣布 禁止兑换黄金和 出口黄金, 授权联邦银行增 发钞票一解决货币短缺 ; 成立联 邦储备银行 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 ( 2 y 恢复农业 生产 : 国会通过 《 农业调整法》 , 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 , 规定 国家减耕减产 的农民提供补 贴, 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 f 3 ) 复兴工业 : 国会通过 《 全国工业复兴 , 成立 全国 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该法建立 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 价格、 销 售等方 面的规 则, 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 , 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 以恢复 工业生产 为目标 ,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以减 少盲 目生 产。 并 由国家干预、 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 为企业复兴创造 良好的条件 。 ( 4 ) 举办救济和 公共工程 : 国会通过 联邦紧急救济法》 ,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等机构 , 发放紧急救济金 , 推行 以工代赈 , 政府 大力举 办公共工程 以解 决就 业 问题 。 ( 5 ) 保护 劳工权 利: 1 9 3 5 年通过 《 全国劳工关系法》, 重 申工人 的权 利, 并据该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 1 9 3 8 年的 《 公平劳动标 准法》 规 定了工人 的最低工 资和最高工时, 禁止雇佣童工。( 6 )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1 9 3 5 年, 往 会保障法》 通 过, 规定政府实行 养老金和失业保 险制度, 对儿童 、 残疾人 、 无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二、罗斯福新政(1933)
1、 背景: 1)为了应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 2)罗斯福就任总统 3)理论基础: 凯恩斯 国家干预经济 经济平衡理论 4)一战后美国成为最大赢家,具备国家干 预经济的基础
二、罗斯福新政(1933)
2、内容:
1)整顿金融:
①《紧急银行法》:支持大银行,淘汰小 银行。
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I know 3 trades. I speak 3 languages. Fought for 3 years. Have 3 children. And no work for
3 months. But I only want
1 job.
二、罗斯福新政(1933)
2、内容: 4)失业问题: 以工代赈 举办公共工程,设立民间工程署 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代的重大工程;客 观上刺激了生产和消费
二、罗斯福新政
5、影响:
2)国际:
示范效应: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 成为和平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性 经济政策。
二、罗斯福新政
6、启示: 创造了混合经济的模式。 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力度,大
幅度提升基本保障水平。 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
了监管型市场经济制度。
田纳西水利工程: 到1954年,
这里建有20多座 水坝,1000多公 里水路,发电量 680万千瓦,极大 地改善了这一地 区的生活状况, 安置了大量人员 就业。
二、罗斯福新政(1933)
2、内容:
5)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① 内容:
A 保险:《社会保险法》:养老金 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残废及无谋生能力 者的救济。
1)经济衰退,社会生产遭严重破坏, 人民生活困难。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分析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分析引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模式之一。
然而,历史上,资本主义社会面临过多次经济危机,这些危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本文将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此次危机最初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但很快蔓延到全球范围。
其主要特点是信贷紧缩、金融机构破产、股市暴跌和全球经济衰退。
造成该危机的原因有多方面:1.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市场的泡沫破灭导致大量财务机构面临崩溃风险。
过度发放次贷,高风险贷款成为信贷市场的主要问题。
2.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膨胀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风险,并提高了金融系统的复杂性。
3.监管失效:监管部门未能充分履行监管职责,监管政策和规则滞后于金融创新。
4.全球化加速: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联动,次贷风险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全球化使得危机传播更快更广。
5.消费主义和债务过度:个人和家庭在过度消费和借债的同时,风险认知低,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面对金融危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救助金融机构:政府提供资金来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避免金融体系崩溃。
2.经济刺激计划:投资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
3.监管改革:改进金融监管体系,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风险管理。
4.国际协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避免危机传染和扩大化。
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遭受了其他形式的经济危机。
1.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国的货币危机迅速波及到东南亚和韩国,引发经济和金融危机,多个国家的货币暴跌,股市崩溃。
原因主要是亚洲金融体系的体制问题,外资短期大规模撤离导致货币、金融市场崩溃。
2.欧元区债务危机(2010年至今):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危机。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 • • •
(三)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1)以军部为核心力量推动 (2)内外结合逐步实现 (3)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 (4)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匡架范围
【复习思考题】
• • • • • • • • • • 一、名词解释 1. 国会纵火案 2. 墨索里尼 3. “二·二六”政变 4. 罗斯福“新政” 二、论述题 1.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影响 2. 试析日本法西斯化的特点和过程。 3. 结合史实说明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4.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并对“新政”作出评价。
五 、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
• • • • • (一)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二)日本法西斯化进程 “三月事件” “十月事件” “五一五事件” ——政党内阁时代结束
/u40/v_NDk3NzgzNzM.html 日本法西斯 30分钟
• • • •
(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初步建立 1.二·二六兵变 2.广田弘毅内阁成立 3.近卫文磨组阁
• (三)、德国法西斯专制体制的确立和战争的 准备 • 1.纳粹独裁体制的建立 • (1)制造“国会纵火案” • (2)通过《授权法》 • (3)推行国家一体化政策。 • (4)实行党禁。 • (5)排斥和清除党内异己。
/u70/v_MjY1MDc4NTk.html 纳粹文化专制
第四讲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下 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一、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大危机
• • • • (一)危机的爆发及其主要表现 1.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24日(周四) 银行倒闭→工商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 下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 美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世界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背景 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社会矛盾尖锐 ②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局面:自由放任的经 济政策 ③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 目的:
(2)“新政”的实施:1933年初 内容: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 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 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 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 兑现。
24%。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危机的原因
阅读教材26页第一、二段,思考回答:导 致这场危机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 存在
(2)具体原因:20年代美国经济隐藏的危机 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3)导火线: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市崩 溃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政”说治:、“对这外简侵直略就扩是张法。西斯”。据以上材料,
思考:怎样来理解这句话?
二、应对危机的两种不同道路
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阅读教材31页第二、三段,思考回答:日本 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与德国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原因 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激化阶级矛盾,
1936年3月2日, 希特勒瞒着众人, 命令3个营的德军开 进了莱茵非军事区。 这是一次押宝,他 为此有一道补充命 令:如果法军作出 反应,德军则即刻 从原路撤回。
这次冒险成功 了,希特勒这才向 全体国会议员宣布: 德国士兵开过了莱 因河!议员们惊呆 了。当时法国有100 个师却无奈于3个营 的德军。
上刮胡狱子里冲!”
的男人。
世界经济危机与大国博弈
经济危机和大国博弈经济危机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作出过准确的预言:“资本家希望工人阶级大量借贷消费越来越贵的商品、房屋和新技术享用,这将促使他们背负越来越大的债务,直到这些债务大到所有银行破产,政府将私有银行进行国有化,从而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之路。
”马克思早就指出:经济危机往往发作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膨胀期间,由于缺少市场制约机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劳动者购买力增长跟不上社会财富增长,最终导致生产过剩,资金回笼停滞,社会生产链条断裂,进而经济体系崩溃。
其基本特征包括:往往发生于经济高峰之后,发生突然,呈连锁反应之势,瞬间波及整个经济层面,且在爆发过程中社会生产力并不见衰退迹象,主要是资本市场遭到毁灭性破坏。
然而,经济危机发生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不能忽视大国的崛起和大国之间的博弈。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衰落一般会从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因素进行思考。
经济危机的产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和一个大国对内和对外博弈息息相关。
经济危机产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当资本主义产生在地中海沿岸时,就注定他一定会在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家产生。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许多欧洲国家先后在新生资本主义的作用下繁荣昌盛,先后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可以主宰世界经济。
然而也正是这些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逐渐波及到全世界,并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荷兰在继葡萄牙和西班牙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后,在1637年便发生了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
当人们开始对这种所谓存在升值潜力的植物进行狂热投机时,引起大众抢购,导致价格疯狂飙高,随即产生了巨大的泡沫。
在泡沫化过后,价格仅剩下泡沫时的百分之一,让荷兰各大都市陷入混乱。
荷兰的这次投机泡沫虽然没有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但使得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遭受重创。
不完全同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以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在荷兰这个资本主义新兴国家中,荷兰人以其智慧和无谓的精神创造了声名赫赫的“海上马车夫”的神话,将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020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11.27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解析版)
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7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真题速递1.(2018·天津高考·10)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
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且与京津塘高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关系不是很大,故B项错误;中国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是因为1980年,中国恢复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地位,故C项正确;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8·海南高考·23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表2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
(4分)【答案】(1)目的:①避免重蹈经济危机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2分);②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2分)。
【解析】(1)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目的是避免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贸易战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据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利用经济的优势地位,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为其商品更畅通的进入世界市场。
考纲解读知识梳理一 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第29讲“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课件新人教版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__基__本__矛__盾__,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 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 竞争等。
[答题术语] 1.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 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所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 间的矛盾。
3.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触 及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某些局部利益,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 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 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 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 1940 年》
探究:(2)结合史料三、四和所学知识,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 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 何?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中“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 解决”说明胡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 史料四中“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大 幅度提高 887 种商品的关税”等信息说明胡佛政府在一定程度 上对经济进行了干预。 [提示] 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从自由放任政策到 凯恩斯主义的转变;从二战结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 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新变化。
经济大萧条
经济大萧条大萧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时代,它不仅创造了美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也是一个被各种因素冲击导致的经济崩溃的时代。
大萧条,并不只是发生在美国的经济领域,而是一种全球性的、多方面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中最大经济体。
它让资本主义成为其主导时代,而工业和农业还是个相对落后和贫穷落后而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市场,使这个世界更加富裕。
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具有破坏性的危机。
但正是由于如此,所以它才会引发如此多的问题并由此导致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这一切都在一个偶然中发生了。
一场由大萧条引起之巨大痛苦与损失严重程度超乎人们预料。
当时美国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经济重建,但却毫无进展,美国国会通过关于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法案后不到两年时间导致经济大萧条这一系列严重后果所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及政治发展结果——却对美国人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和积极影响大萧条是发生在1930年到1932年之间经济大衰退与经济危机之间历史事件。
这场危机直接导致了整个西方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因此也被称之为“黑色金融”与“萧条”、“国际危机”(People Financial Economy)等名词统称为全球经济危机历史事件。
今天人们就来说说导致此次大萧条发生和演变背后的经济原理与特点。
本文将对宏观经济学及金融史各主要经济体都有深入剖析以及阐述有关经济原因及其表现形式这一问题可能引发各国政策转变、经济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本文主要介绍大萧条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影响及应对策略等部分内容,试图揭示经济大萧条发生背景和发展历史以及目前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等问题。
由于在大萧条期间,各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化,世界各国人民对同一件事却有着不同说法并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中关于此问题只在美国部分地区进行阐述)1、大萧条初期美国经济发展现状在1928-1930年间,美国经济在20世纪的头20年间表现得非常强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6.17课文注释:大萧条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课文注释:大萧条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很快地波及到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长期以来,美国以外的各国都因为美国的经济繁荣都受益不浅。
欧洲的工业国家,另外还有日本,都已经在美国繁荣的社会经济中开拓自己的市场,而此时此刻的美国,随着国内需求量的锐减,必然会被迫采取提高关税的保护措施。
胡佛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高筑关税壁垒以保护国内市场的做法,却使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变得更为糟糕,把全球都投入到失业、贫穷、饥饿的噩梦之中。
美国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最终使它自食恶果,那些已经陷入极度贫困状态的国家均已丧失了购买美国产品的能力。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被卷入这场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高达3000万以上;引发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和世界局势的动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诱因。
直至1933年,这种经济大萧条的局面才有所缓解,而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在短时期内摆脱这一萧条的影响。
例如,法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经济也没有恢复到1929年以前的状况;德国是第一个振兴起来的国家,从1933年开始,纳粹希特勒的统治开始主宰德国的命运,从振兴军事力量着手,在一年内,德国实现了充分就业;英国从1937年开始筹划战争,重整武备,失业率才开始下降,但直到1939年9月3日战争爆发时,其失业率仍然处于历史上最高水平;美国华尔街的大亨们也是从备战和军火交易开始,才使股票价格回到1929年的水平。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37练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37练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训练目标] 1.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特点。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3.经济大萧条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小题精练1.(2017·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 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
这一法案( )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C.是全球化加快的结果D.标志美国主导世界经济2.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大洋彼岸突然传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大萧条”首先爆发于( ) A.日本B.英国C.法国D.美国3.(2016·昆明二次统考)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
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
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是( )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4.(2016·淄博二模)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
这说明了( )A.经济危机的蔓延B.市场调节的失灵C.工业经济的弊端D.世界市场的无序5.(2016·商丘二模)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 人再次分配给穷人”。这一主张属于 A.人文主义
D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 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 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 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看,凯 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必然结 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
一、大萧条和各国应对危机
• (一)1929—1933年大危机
复习目标: 了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P26
(共五点)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供需矛盾突出
(3)虚假市场繁荣使供需矛盾尖锐
(4)过度股票投机导致金融市场不稳
2、表现:金融业→工商业、农业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 咒骂其是吃“烤百万富翁”,是在敲富人的竹杠;有议员攻击其 《社会保障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 材料二 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比我对资本主义 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 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 挽救了它”。
B
比较新经济政策与罗斯新政
• • • • • 相同点: ①背景:危机 ②手段:都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③实质: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④结果:危机缓解,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 统治。
• 不同点: • ①背景: • ②目的:前者建社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 联盟;后者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 ③具体内容: • ④手段:前者利用市场,国家放松对经济 的干预;后者强调计划,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的办法。 • ⑤实质:前者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 改革;后者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4、 影响 ⑴ 加深各国政治危机 ⑵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恶化国际关系
这场经济危机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什么 教训?
①居安思危 ②要适时调整政策。 ③注重国际关系的协调,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
㈡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⑴经济危机打击 ⑵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加重危机 ⑶罗斯福就任总统
拓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间 16—18C 经济思想 表现
18—20C30
20C30—7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看得见的手”相结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各国 合 (凯恩斯主义) 对经济的干预
发展工场手工业、殖民侵略、 重商主义 圈地运动等 用“看不见的 手”调节经济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自由主义 自由贸易 “看不见的手”和
3、特点:
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 何彻底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 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 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4、实质
维护资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义生产关系的 局部调整。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 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指(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B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A.实现经济复兴 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B.增加就业
D
(2010· 天津文综)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 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 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 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 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发动“蓝鹰运动”
调节农业生产
实行社会救济 和以工代赈
解决农业生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产相对过剩 问题 政府补偿农民的损失
通过《社会保障法》 解决失业 问题,拉 动内需 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 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 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 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 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
【解析】 A 罗斯福新政规定全国银行暂时休业整 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有利于稳定国内商品价 格,减轻农民负担;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 值,刺激出口,使“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 市场”,A项正确;调整农业结构与出口无关,B 项错误;复兴工业生产与农民债务无关,C项错误; 实行社会救济与出口无关,D项错误。
单元二 20世纪30年代的动荡和二战 (1929~1945)
阶段特征:
经济: ①资义经济大危机 ②苏社义建设成就巨大 政治:出现法西斯专政与民主政治并存局面 国际关系: ①法西斯扩张,二战爆发,凡~华体系瓦解 ②主要矛盾: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世界人民最终战胜法西斯。 此时的中国:
【解析】 B 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经济管理 职能因而加强。A项从题干中不能 看出,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生产得到恢复发展
⑵政治:缓和阶级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义统治。
⑶理论:开创了国家敢于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局限: 只是制度内部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罗斯福新政为何能成功?
• 6.成功原因: • ⑴历史传统:资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意 识强 • ⑵国际条件: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 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 ⑶经济基础:经济实力雄厚 • ⑷措施得当: • ⑸个人才干:
思考: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A、资义、社义都有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改革、创新 C、立足国情,适时调整政策; D、关注民生……
1、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一些有利于工人农民的措施? 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农民的措施目的是为了缓 和阶级矛盾,不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与《共产党宣言》中的 目标有本质的区别。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其实质又是什么?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 部调整
C
B
A
㈢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原因
①现实因素:大危机
②国际条件:凡~体系束缚,不满
③经济因素:经济实力弱
④历史传统:军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 ⑤个人因素:法西斯势力的策划和推动
2、建立标志:
3、夺权方式: 议会斗争
4、政策:政、军、经、思、民族、对外
5、影响:
⑴对德:激化矛盾 ⑵对世界:
①对世界格局:加速凡~体系瓦解
②对世界局势:欧战策源地形成,加速二战爆发
思考:德、日法西斯的建立有何异同?
同:背景(……) 异:①依靠力量不同 ②建立方式不同
思考:在大危机面前,为何德、日走上法西斯政道 路,而英法美却维护了资义民主制度?
历史传统不同 国际条件 经济实力 个人因素
建设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 的农田,使整个流域 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 了9倍。
建设金门大桥是公共工程中的一项,于1933年1月5日正 式开工兴建,它横跨金门海峡,桥宽27.4米,桥身全长 1981.2米。大桥工程历时4年竣工,当时造价3550万美元
(2007天津文综)罗斯福说,工业 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 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 的是
治理经济危机起码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生产继续照常进行,努力扩大内外需求供求平衡。 方案二:市场大体不变,但可缩减生产,也可使产需大体 平衡。 方案三:既抑制过热的生产,又努力扩大内外需求。
2、 内 容
措施 首要问题 整顿财政金融 调整工业生产 核心措施 内 容
恢复银行信用, 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 解决资金问题 解决工业生 通过《工业复兴法》 产的过剩和 劳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