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主义与国家主义

合集下载

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和趋势是什么?

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和趋势是什么?

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和趋势是什么?现今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在急速变化中不断前进。

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和趋势也将随之改变。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和趋势。

一、未来世界的政治形势和趋势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与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了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

未来世界的政治形势和趋势将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未来的政治形势和趋势将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 多极化格局显著,超级大国竞争进一步激烈化。

未来的政治格局将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超级大国或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而是多极化格局下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

大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间的合作将更多地建立在利益之上。

2. 国家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抬头。

随着全球化趋势放缓,国家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逐渐抬头,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各国政府将采取更多的措施保护本国的利益。

3. 信息技术变革带来政治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未来,政治的运作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政治改革也将随之而来。

政府将更加注重公民参与和民主化建设,政治参与的门槛将大大降低。

二、未来世界的经济形势和趋势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关键之一。

未来世界的经济形势和趋势将随着全球化趋势、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而不断改变。

未来的经济形势和趋势将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 制造业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

制造业将进一步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科技将让机器人代替大量工作,也将带来人口失业的风险。

2. 互联网经济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

3. 绿色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趋势。

绿色经济是以低碳、环保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未来随着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主要趋势。

中国边疆治理

中国边疆治理

中国边疆治理作者:刘阿敏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6期【摘要】边疆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由于边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从近现代民族国家产生、发展以来,边疆地区作为国家与外界联系、开放的通道与窗口,作为国家战略的边缘阵地及国际政治利益的缓冲地带备受关注。

对边疆地区进行治理,是中国公共治理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边疆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政治面貌、多元文化、众多民族、宗教复杂等特性,使得边疆地区的治理工作成为中国公共治理的独特区域。

【关键词】边疆治理;中国;公共管理;特殊区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边疆研究兴起第三次研究高潮。

以边疆治理史实为依托的“边疆史地”研究成为研究的向导。

[i]在“边疆史地”研究成果累累现实中,人们提及边疆治理的第一反应会是中国历代王朝实行的边疆治理措施。

而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学者努力构建的复杂交叉学科——边疆学,在融汇了不同学科的概念定义后,反而难以界定“边疆治理”的真正内涵。

边疆治理归根结底是公共组织对边疆地区社会事务的共同治理。

边疆学、边疆治理研究都不应该忽视公共管理思想在边疆地区的发展与应用。

一、文献综述20世纪80年代行政改革席卷全球,新的公共管理理念产生。

公共管理吸收现代管理技术,更具社会化特征而受学者追捧。

学者对公共管理的内涵有着清晰的认识。

陈振明在《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一文中指出,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使公共管理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

一百多年来公共管理领域发生了从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再到(新)公共管理三次研究范式的转变。

蔡立辉在《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文章中写到公共管理的本质是公共性,公共组织对社会事务的治理体现公众的利益与意志。

相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三种途径探索,中国边疆研究也经历了三次高潮。

从20世纪80年代以“边疆史地”研究为主的边疆治理研究硕果累累。

《中国边疆治理从书》以“中国边疆治理”为主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从中国王朝国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国东北边疆治理、北部边疆治理、对新疆的治理、对西藏的治理、对西南边疆的治理及中国边疆治理通论等内容。

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

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

实践 探 索 , 当前 的 区域 督 查 中心 面 临 转 型 , 需要 在 运 行 中进 一 步 明 确 自身 的 职 能 边 界 和 制 度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 区 域
督 查 中 心 的运 行 一 般 遵 循 国家 主 义 和 区域 主义 两种 逻 辑 , 这 两种 逻 辑 存 在 着 内在 矛 盾 和 冲 突 , 如 何 通 过 改 革 以 更 好地发 挥其作用, 需 要 结合 其 实 际 问 题 解 释 其 改革 的方 向和 路 径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5
基金项 目: 环 保 部 公 益 性行 业科 研 专 项 项 目“ 生 态 系 统 管 理 方 式 下 的环 境 管 理 体 制研 究” ( 3 4 0 1 2 0 1 6 ) ;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中 国公 共 管理 改 革 6 O年 研 究” ( 3 2 3 1 0 0 4 7 ) ; 中 国人 民 大 学 科 学研 究 基 金 ( 中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5 0
持 续发 展 的最 大瓶 颈 。因此 , 中央政府 要 通过 政策 工 具加 强 对 区域 环 境 的监 管 , 从 2 0 0 6年 开 始 尝试 设 立派 出机构来 解 决跨 域环 境 问题 , 以构 建“ 国家督 查 、 地方 监管 、 单 位负 责” 的环境 监 管体制 。 ( 一) 区域 环境 管理 体制 的现 实 困境 区域 环境 管理 体制 具有 很强 的属 地特 征 , 中 央政府 负 责 监 管协 调 , 地 方 政府 负 责 区域 问题 解 决 , 这 种 区域 环境 问题 管理 的属 地特 征与 环境 问题 跨域 化 的特征 存在 冲 突_ 1 ] 。地方 政府 的环保 责 任仅 限 于本行 政 区 , 对 跨域 环境 问题 缺 乏权威 性 责任认 定 , 导致 地方 政府 之 间矛盾 激 化 。地 方政 府缺 乏有 效 制定 和执 行政 策 的制度 能力 , 缺 乏对跨 行 政管辖 区的环境 溢 出效应 的合理 规范 。因此 , 地 方争 夺 经济 资源造 成 的环境 问题外 溢效 应 , 为 中央性 区域 环境 机构 的建 立提供 了合法 性 , 构 建具 有权 威性 的监 督 协 调机 构 有助 于避 免跨 界环 境恶 化导 致 的总体 性生 态 问题 。 国家环境管 理能力不 足 , 难 以有效 监管地方 环境治理 。“ 一 个 中央政 府 , 不 管多 么精 明强干 , 也 不能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

IPE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出现在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重商主义的开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李斯特等。

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有:生产力是国家经济的根底、工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的经济政策主张包括货币即财富、国际干预经济两大点。

2.相互依存: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联系加强,非国家行为体的开展,相互依存理论应运而生。

它是指跨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流动所导致的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

相互依存并不意味着互利、“非零和〞和完全平等。

其主要特性是敏感性与脆弱性。

相互依存是自由主义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提出的有广泛影响的三种学说之一。

3.国际机制:指导国际行为的明示的和含蓄的原那么、标准、规那么和程序,国际机制在某个国际关系领域内,行为体围绕机制形成相互预期。

这里面的行为体是指国际关系中各种政府和非政府行为主体。

它们既是机制的创造者,也受到机制的制约。

机制中的原那么反映了行为体的观念和信仰。

标准是指以权利和义务方式确立的行为标准,规那么是指对某些行为的专门禁止,决策程序是指决定和执行共同政策的习惯做法。

4.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分析法〞把权力分为结构性和联系性两种。

联系性权力是指甲国依靠权力让乙国去做本来不愿做的事情的能力,经典现实主义主要集中在对这种权力的研究上。

结构性权力比联系性权力更加重要,结构性权力的核心是国家,它包括四个方面:平安结构、金融结构、生产结构、知识结构。

5.新依附P205二战后,出现了以跨国公司投资为根底的“新依附〞。

代表人是多斯桑托斯。

特征是:〔1〕工业开展主要依靠出口产业,因为出口能赚取外汇来购置资本货物。

〔2〕工业开展为国际收支的波动所左右,这往往导致附属国在国际收支上出现赤字。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下)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下)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下)三、全球主义凸显的历史必然性全球主义虽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学术传统,但真正的勃兴却始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其显著标志是,影响的广泛性与实践性。

广泛性,表现为全球主义的观念与主张已从狭隘的学者圈扩展到普通民众,从欧美国家传播到世界各地;实践性,则意味着全球主义的观念与主张已不再停留于纸上谈兵,而直接介入并深深震撼着以国家主义为支点的全部社会生活。

这表明,全球主义跨入了一个新时代,它的凸显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科技革命为全球主义的凸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

全球主义要求全球的视野,全球的交往,全球的机制,简言之,在全球社会内生存与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把被海洋、山脉、沙漠、森林隔离开的各个民族、国家整合为一个全球社会呢?显然,只能凭借物质技术手段。

今天人类恰恰拥有这样的物质技术手段,它不仅表现为原有的通信与运输手段,如电报、电话、广播、轮船、火车、飞机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诞生了微机和因特网,从而发生了信息革命。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甚至出现了〃虚拟实在".显而易见,交往的网络化与虚拟化使得人类交往活动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世界化、自由化,从而打破了时空约束,为〃地球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地球村〃概念被广泛传播和认同时,又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全球主义的影响呢?事实上,这原本就是同一个过程。

人类交往的划时代革命产生了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全球社会),而地球村的村民(人类)必然更多地接受全球主义。

第二,全球相互依存已成为当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基本规律,从而内在地决定了全球主义的勃兴。

这里的相互依存是指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领域内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与状态。

相互依存首先表现为经济上无法割断的联系,它是市场经济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早已突破一国的界限,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诸生产要素,以获得最佳效益和更大的利润。

518813_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

518813_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

第16卷第2期天津行政学院学报V 0I .16,N 0.22014年3月J O U R N A LO FT I A N J I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E M a r .2014 收稿日期:2013-10-25 基金项目: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生态系统管理方式下的环境管理体制研究”(34012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公共管理改革60年研究”(3231004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规则供给与消防服务市场化”(92326043)。

作者简介:毛寿龙(1967-),男,浙江奉化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骆 苗(1986-),女,山东淄博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毛寿龙,骆 苗(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摘 要:建立环保部区域督查中心是完善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更好地解决跨域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监察执行力,在跨域合作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当前的区域督查中心面临转型,需要在运行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边界和制度化之间的关系。

区域督查中心的运行一般遵循国家主义和区域主义两种逻辑,这两种逻辑存在着内在矛盾和冲突,如何通过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结合其实际问题解释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区域环保督查中心;运行困境;国家主义;区域主义中图分类号:X 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2-0050-07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保护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中国环境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在于地方,区域督查中心作为中央监督地方践行环境政策的重要机构,通过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构建对话“窗口”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史 名词解释

中国史  名词解释

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即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

”民生主义即①平均地权;②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维护农工利益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纲领有一致之处,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两广事变: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在广州因脑溢血猝死,蒋介石决意利用这个机会解决两广问题,提出取消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陈济棠先发制人,联合李宗仁、白崇禧,举兵反蒋。

这一事件被称为“两广事变”,也称“六一事变”,是两广地方势力在抗日旗帜下向蒋介石的公开挑战,在客观上对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逼蒋抗日,具有积极作用。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进行的一次交通破袭战,是相持阶段到来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动用兵力最大、作战范围最广、持续时间也最长的战役。

在百团大战的打击下,日本诱降国民政府的所谓“桐工作”终止了。

百团大战使八路军在国内外的影响扩大,声誉进一步提高,人们从八路军身上对中国抗战再次充满了胜利信心。

《秦土协定》1935年6月,中国察哈尔省主席秦德纯与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签订《秦德纯土肥原贤二协定》,简称《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

协定要求中国从察哈尔省撤军,解散排日机构,并向日本道歉。

这样日本实际控制了察哈尔省的大部分地区内容1、从察哈尔撤军;2、解散排日机构;3、对日表示遗憾,并处罚责任人;4、自6月23日起,在两星期内完成以上各点;5、制止山东移民通过察哈尔省。

张北事件:1934年10月27日,日本天津驻屯军参谋川口清健等八人,未经报告中国有关部门,即以“旅行”为名,由张家口前往多伦,路经张北县到城时,被当地中国守军盘查后放行。

张北事件是日本有预谋的侵略华北事件。

何以有别,何以成学——浅谈区域国别学的若干基础理论资源

何以有别,何以成学——浅谈区域国别学的若干基础理论资源

何以有别,何以成学——浅谈区域国别学的若干基础理论资源翟东升索朗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the CCPS (CAG )[摘要]基于学科的交叉属性,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体系必然建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资源,而世界史、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中的理论资源尤其适合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建构之需。

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性与陆海复合性两类霸权的相互竞争、权势转移和全球辐射,构成了世界史视角下区域国别研究的一般性基础理论。

随着全球化向纵深推进,世界市场体系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分化出更多层次,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别对比也更加丰富,而各国各地区的分工变化和经济运行特征都可以从这种结构及其变迁中得到解释。

世界政治和比较政治则分别从动态的思潮运动和静态的体制差异的角度对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现象提供理论解释。

非洲和印度的案例则展示了如何将上述三个学科的理论资源融合起来,共同为区域国别的研究提供跨学科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区域国别理论;世界史;世界政治;世界经济[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23)06-0088-11第27卷第6期2023年12月Vol.27,No.6Dec.,2023[收稿日期]2023-11-01;[修回日期]2023-11-26[作者简介]翟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教授;索朗吉,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一个独立学科的基本标志,便是其自身基础理论体系的创建。

对于被设立为交叉一级学科的区域国别学而言,其学术共同体必须尽快构建出这一新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方能回答支持其独立学科地位的基本问题:“域外各国之间,何以有别?区域国别,何以成学?”理论是对现实的简化与抽象,它反映的是现象背后的普遍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具体到区域国别学来讲,它的理论既要能指出世界各国各地区整体运行的一般性规律与机理,又可解释一国在治理、发展与文明特质上之所以区别于他国的独特因素。

边疆治理现代转型: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

边疆治理现代转型: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

边疆治理现代转型: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边疆治理现代化是國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首先应确立科学的推进策略并选择恰当的实施路径。

从现代治理理论及其实践的角度看,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以公共治理权力为轴心合理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实现边疆治理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的转型。

为此,应进一步引导、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为边疆治理的现代转型打好社会基础。

标签:边疆治理;转型;“国家主义”;“国家社会互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由此成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又包含着对国家各个组成部分的强烈诉求。

作为国家疆域之边缘地带,边疆地区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

因此,确立科学的转型策略,选择恰当的转型路径,加快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就成为边疆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边疆治理转型的策略所谓边疆治理现代化,就是树立现代的理念、思维与精神,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体系,运用现代的、与时俱进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开展边疆治理并实现边疆公共事务的治理目标[1]。

边疆治理从传统治理形态向现代治理形态转变,并逐步获得现代属性的过程即是边疆治理现代转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疆治理现代化是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结果。

推进边疆治理现代转型,关键要确立科学的推进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行动路径,而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核心诉求与价值取向则是确立科学的边疆治理转型策略和行动路径选择的根本依据。

首先,现代治理理论及其实践模式,是围绕治理权力“轴心”展开的公共事务治理与公共利益实现的宏伟图景,要形成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与多元互动方式,就必须实现治理权力与权威的分散化或“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要求政府科学配置公共治理权力,实现政府内部层级间的理性放权与授权,同时还权于社会,从而提高政治体系运转效率、激发社会自主治理活力。

科学教育思潮名词解释

科学教育思潮名词解释

科学教育思潮名词解释科学教育思潮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20世纪初期兴起的、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教育思想。

它起源于英国,到20世纪30年代,其他国家相继效法。

主要有:( 1)1、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中最激进、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

它强调“科学”教育应高于一切,科学教育思潮对其他各国的影响较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深刻得多。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W。

F。

裴斯泰洛齐、法国的勒南、德国的F。

莱辛。

主要观点是:认为人的价值是由人的本性和外部环境决定的,并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按照自然的方式、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调整学生心理机能的过程;要求教师必须使自己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这种教育思潮被称为“个别教育学派”或“个体教育学派”。

2、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中最激进的教育思潮之一。

它反对“进步主义”教育,倡导教育为社会服务,并把教育视为提高民族国家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反映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教育思潮。

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杜威和罗杰斯,法国的A。

爱尔维修,德国的V。

赫尔巴特等。

主要观点是: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以促进他们未来生活的幸福,故应为儿童、青少年创造安全、愉快、积极的学习环境,建立和睦、友爱的师生关系,实施有计划的课程,使学校成为使学生形成一种好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场所。

这种教育思潮被称为“民主主义教育学派”。

3、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中的保守思潮。

它批评“进步主义”教育忽视社会现实的做法,不赞成个人主义教育,主张加强对学生的技术训练。

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J。

杜威、C。

托尔斯泰、苏联的M。

乌申斯基等。

主要观点是:提倡使个人在活动中寻找真理;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天赋和潜力,只要通过有指导的发展就可以成为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提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该进行双向交流,提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技术训练。

这种教育思潮被称为“行为主义教育学派”。

从“国家之边缘”到“边界为中心”:全球化视野下边境研究的议题更新与范式转换

从“国家之边缘”到“边界为中心”:全球化视野下边境研究的议题更新与范式转换

从“国家之边缘”到“边界为中心”:全球化视野下边境研究的议题更新与范式转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边境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传统上,边境地区往往被视为国家的边缘地带,具有边陲、闭塞、贫穷等特征,其研究主要关注于国与国之间的边界、边防、冲突等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边境地区不再被简单理解为国家的边缘,而是成为了联系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重要纽带和节点。

在这一背景下,边境研究也从“国家之边缘”到“边界为中心”,研究议题经历了更新与范式转换。

一、传统边境研究的特点与局限传统边境研究通常关注国家边界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功能,侧重于边界的划定、管理和控制。

这种研究范式下,边境被视为国家的边缘,具有封闭性、限制性特征,因此边境地区往往被视为边远、落后、不发达的区域,同时也被赋予了危险、冲突、边界不稳定等负面符号。

传统边境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往往由国家主义思维框架所主导,缺乏对边境地区内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入理解,忽视了边境地区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等活动。

二、全球化视野下边境研究的议题更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边境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成为了全球化时代重要的研究领域。

边境研究在全球化视野下经历了一系列的议题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边界的流动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边界不再是封闭、固定的地理界线,而是一种多元、动态的交流和联系。

全球化加剧了人、货、资本、文化等要素的跨境流动,导致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和流动。

研究如何理解和管理边界的流动性成为了边境研究的重要议题。

2. 边境的互联互通:边境不再是封闭的孤岛,而是成为了国际联系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新的研究关注边境的互联互通性质,研究跨境贸易、跨境投资、跨境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强调边境地区的开放性和连接性。

3. 边界的精细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边界不再仅限于国与国之间的地理界线,而是包括了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融和对话。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 则较为容易。 2.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 3.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作法,以抵 御外来的侵袭。 4.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 就跟着改变了。 5.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麽第 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 6.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 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 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一)多样性的统一 多样性: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程度、历史文化传统等。 统一性:绝大多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 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基本矛盾。 (二)领导力量的不同类型 1.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典型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 运动 典型代表:印度的非暴力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埃及的华 夫脱运动。 3.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 动 典型代表:巴西普列斯特斯纵队 长征;桑地诺领导的游击战争。

(一)中东地区的改革运动 三次改革运动 1923一1938年的凯末尔改革 1919—1929年阿富汗的阿马努拉改革 1925—1937年伊朗的礼萨汗改革 特点:世俗化、现代化和民族化。 改革的目的: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巩固政治独 立。



(二)北非地区的改革 1924年1-11月埃及柴鲁尔的改革 1921年9月一1924年10月阿卜德· 凯利姆在 里夫共和国的改革 1930年11月一1935年10月海尔· 塞拉西一 世在埃塞俄比亚的改革 。 (三)拉美地区的墨西哥改革是两次世界 大战之间最有民主性的改革
个人生活信条:甘地奉行的苦行僧式的
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 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方式衣服而穿 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 参与劳动。

地区主义发展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地区主义发展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难 重重 . 因此 各 国谋 划进 行经 济合 作 . 成立 欧洲 煤钢
第 i 阶 段 是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之 后 形 成 的 凡 尔
赛 一华 盛 顿 体 系 。该 体 系 以英 国 、 国 、 大 利 、 法 意 美 国、 日本等 国所 构成 的多极 均势 结构 为 基础 , 一个 是
取 得与联 合 国平等 的地 位 。当前地 区主 义 的各 种 实
践 都体 现 了地 区主义本 身 的各 种形 势 的扩张性 。地
区 主 义 的 这 种 扩 张 必 然 会 对 未 来 同 际 秩 序 产 生 非 常
2 0世 纪 后 半 期 , 地 区 主 义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两 次


地 区 主 义 的 涵 义 与 发 展 历 程
中 国学 术 界原 来 很 少使 用 “ 区主 义 ” 地 一词 . 直 至现在 实际上 相 当多 的文献仍 用 “ 世界经 济 中的集
模式, 提高成员 国之间经济 、 社会与政 治领域 的合 作 ;
() 2 有些新 兴 国家 为 了避免 遭受大 国对其 国家 主权 和
欧 洲 国际体 系 的特点 和色 彩 ,因此这 个体 系还 不 具
有全 球性 。
体 , 超 国家行 为体 , 府 间组织 等 。 如 政 从 第一 个方 面看 , 个 民族 国 家通过 经济 合作 , 单
政 治 紧密 沟 通 , 事对 话 , 军 成立 地 区组 织 , 立 相应 建
收 稿 日期 : 0 0 1 — 9 2 1— 2 1
作 者 简 介 : 忠 宁 (9 5 ) 男 , 肃 正 宁 人 , 北 师 范 大学 政 法 学 院 国际 政 治 专业 2 0 郭 1 8一 , 甘 西 0 8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4 8・

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存在着战略性张力,而地区主义扮演着联结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的桥梁作用。

三者相辅相成,构成谋划中国大战略的基本因素。

如何将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这一对矛盾统一到地区主义思考上来,成为当前中国战略谋划必须审慎思考的重大议题,也隐然成为中国崛起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作者指出,我们要强调国家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中的基础地位和全球主义的宏观视野,但更突出地区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的核心价值。

中国应确立明晰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包含以富民强国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战略,以创设、主导国际制度为目标的地区主义战略和以参与、分享为目标的全球主义战略。

「关键词」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全球主义/中国大战略/政策建议对中国而言,20世纪和21世纪是并将继续是真正的大时代,中国迎来并积极创造着时代契机、战略机遇期,而中国自身的变革则是其间最为关键的内在动力与外在表征。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已经从典型的孤立主义者和边缘者演化、进步到开放主义者,正在迈向全球主义者,且其地区主义者的角色正在凸现。

相比其他大国而言,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国家主义本色似乎更为浓厚些,尤其是对照其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目标,坚持国家主义也将是中国必由的崛起之路。

(注:本文中的“国家主义”是以民族国家为参照标准的。

诸多著述均强调了中国坚持国家主义的合理性,尤请参见: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6-27页;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4-21页;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当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崛起与其抓住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革故鼎新、锐意改革密切相关,一个开放的中国既符合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出历史性的自我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巨变,并以加入现存世界体系、利用现有国际制度维护和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为基本特征。

新区域主义

新区域主义

新区域主义的产生背景:1.国际经贸联系日益加强从就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半个世纪,国际经贸环境发生重大变动,工业国在工业产品方面的多边自由贸易比之前更加完整;部分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更大的区域市场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前提条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FDI(外国直接投资)更为显著、多边,不仅工业国家之间双向投资增加,而且许多FDI也移向发展中国家。

这些趋势都促进了具有以下特点的新的区域整合2.国家经济管理能力不断下降,区域经济政策倾向于自由主义二战后的大部分时期, 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干预经济促进国内落后区域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然而,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管理上的能力,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自由市场主义)。

3.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由于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环境意识对区域政策影响力的提高,区域意识发生变化。

4. 柔性专门化生产组织模式的得以广泛采纳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社会生产组织模式由福特制(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向后福特制(用户化的、小批量生产)过渡。

柔性专业化:与福特制形成对比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低成本和短周期的生产。

(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新区域主义是相对于区域主义(regionalism)提出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 世纪早期的“生态区域主义”(Ecological Regionalism)阶段: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大城市迅速向外蔓延,同时引发城市内部环境恶化、人口过分拥挤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

“区域主义”——适应环境的角度研究空间拓展规律,主张郊区疏散、城乡均衡、分散发展,以控制城市中心过分拥挤带来的社会问题。

“大都市主义”——受城市生态学影响,倡导的城市更新、公共项目开发的大都市策略。

20 世纪中后期区域地理、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管制的探索阶段:20 世纪40 年代后期创立了“区域科学”,尝试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以计量研究的手段来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将区域规划定义为区域“资源问题和经济发展规划”。

美国经济史

美国经济史
事实上,尽管通过禁运和战争确立和关税保护原则,美国工业一时间还很弱小。在1820年以前,作为工业化最重要的部门的钢铁业,其铁产量比殖民地时间还少。铁矿的开采、冶炼和铁器业完全被英国所主之宰。第一个真正对钢铁工业起到保护作用的关税是1824年的关税,其后是1828年的关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自由贸易集团控制了政权,降低了关税,钢铁业生产很快就停滞、滑坡;1842年参议院决议恢复高关税,铁产量又直线上升。如此,自由贸易路线和贸易保护路线反复斗争,钢铁业也反复涨落,直至林肯上台,把关税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而最终建立起了强大的钢铁业。
(二)自由放任
1921年,共和党人哈定入主白宫,揭开了哈定--柯立芝--胡佛的时代。哈定对威尔逊的政策非常不满,主张“回复常态”,是自由放任再次兴起。柯立芝信奉“只要政府什么事都不做,80%的问题就会自然解决”。胡佛极力主张放任自由,他自己也是个人奋斗的成功典范。三任总统自由放任的结果是,给美国带来了30年代的大萧条!!!“胡佛”这个词从英雄的代名词变成了骂人的前缀。胡佛任期结束时的1933年的GDP(414亿)大约下降到了1929年(868亿)的50%。
遗憾的是,尽管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重视制造业、提倡贸易保护的一揽子方案,但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的关税法案规定进口税率仅为9%,远不足以保护新生的制造业。英国知道自己的竞争优势所在,一开始就禁止机器和技术以及技术人员外流。由于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国工人的工资平均又比英国高1/3到1/2。加以英国企业主资金雄厚,有现成的销售网络等因素,使美国制造业举步维艰。1801年的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资于制造业,仅占总数的2.4%。

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职教史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有:一、平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是“五四”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思潮。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于平民教育思潮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15年,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提出要“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从而确立教育的“惟民主义”方针,要求一切学校教育机关向全民开放,使“引车卖浆之徒,瓮牖绳枢之子”,均能进学校读书。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民主义,或“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要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主张无论是什么人,都应无条件地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1919年3月,邓中夏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该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以教育普及与平等为目的”。

1919年10月,北京高师的部分教职员和青年学生,在杜威来华讲演的影响下,组织了“平民教育社”,以研究、宣传、实施平民教育为宗旨,并创办《平民教育》杂志,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明确提出平民教育就是要“教国民人人都有独立人格的与平等思想的教育”。

1920年,晏阳初归国后,在上海、长沙、烟台、杭州、嘉兴等地作了大规模识字运动的试验,轰动一时。

1923年8月,由朱其慧、陶行知和晏阳初发起,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全国平民教育大会,会议决定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此后,总会通过各地分会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办了大量“平民学校”,设立了许多“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还设立了广播电台,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

1925年以后,平教会工作逐渐向农村转移。

1929年秋,平教会总部也由北京迁往河北定县。

平民教育运动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

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

这一思潮与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合理的社会,实现一种理想社会人生的追求。

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

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

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作者:毛寿龙骆苗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作者简介:毛寿龙(1967-),男,浙江奉化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骆苗(1986-),女,山东淄博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毛寿龙,骆苗(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摘要:建立环保部区域督查中心是完善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更好地解决跨域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监察执行力,在跨域合作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当前的区域督查中心面临转型,需要在运行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边界和制度化之间的关系。

区域督查中心的运行一般遵循国家主义和区域主义两种逻辑,这两种逻辑存在着内在矛盾和冲突,如何通过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结合其实际问题解释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区域环保督查中心;运行困境;国家主义;区域主义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2-0050-07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保护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中国环境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在于地方,区域督查中心作为中央监督地方践行环境政策的重要机构,通过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构建对话“窗口”发挥重要作用。

自2006年以来,环保部先后建立了6个督查中心,经过7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运行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督查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治理时缺乏足够权威,职能侧重于“查”,运行中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等。

因此,完善区域环境治理体制亟待提升区域督查中心在区域环境问题治理中的效能,通过分析当前区域督查中心的运行逻辑,进一步明确其在环境治理体制尤其是区域环境治理中的角色,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日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经验,构建区域督查中心改革的可行方案。

一、区域环境问题与设立督查中心的制度初衷目前,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一些地区污染排放超出当地环境容量,导致跨域水污染、空气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等区域环境问题凸显,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区域主义的名词解释

区域主义的名词解释

区域主义的名词解释区域主义是指一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内,通过区域合作和集体行动来追求共同利益的思想和实践。

它强调的是地区内部的一体化和相互依赖,相对于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而言,着重强调地区特色和自主性。

区域主义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欧洲国家面临着各种挑战,如领土争端、经济萧条和政治不稳定。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欧洲国家开始尝试通过合作和共同行动来解决共同的问题。

这种尝试逐渐发展成为欧洲联盟的基础,并最终导致了欧盟这一现代最成功的区域组织的形成。

区域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地区内部的一体化和相互依赖。

通过建立地区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作机制,区域主义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互信和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解决共同的问题,还能够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例如,欧盟的成立使得欧洲国家能够共同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通过共同制定政策和参与全球贸易,增强了欧洲的话语权和地位。

在经济领域,区域主义往往表现为建立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

这些贸易协定旨在促进地区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提升地区内企业和个人的福利水平。

地区内的贸易自由化也有助于提高地区整体的经济增长率,并加强地区内市场的竞争力。

在文化领域,区域主义强调地区内的文化交流和多样性。

通过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区域主义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保护,同时提升地区内民众的文化意识和认同感。

这种文化交流也能够加强地区内各成员国之间的人际联系和友谊,从而增进地区的稳定和和谐。

尽管区域主义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一些批评者认为,区域主义强调地区内部的一体化和自主性,可能导致对外界的排斥和孤立。

他们认为,在全球化时代,通过区域主义来解决问题可能不够有效,应该更加注重全球合作和治理。

总的来说,区域主义是一种通过区域合作和集体行动来追求共同利益的思想和实践。

它强调地区内部的一体化和相互依赖,通过建立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作机制来解决共同的问题。

逆全球化两种势力

逆全球化两种势力

逆全球化两种势力
逆全球化是指一种趋势,即逐渐减少全球化程度,弱化国际联系与依存关系,回归到更加国家主义或地区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中。

尽管逆全球化的概念相对较新,但它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场景中的重要议题。

逆全球化的势力主要可分为两类:经济上的反全球化势力和政治上的反全球化势力。

经济上的反全球化势力是逆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之一。

这些势力认为全球化导致了不平等的经济发展,削弱了本土产业和就业机会。

他们主张减少对外贸易和跨国投资,更加保护本国经济。

这种经济上的反全球化势力在一些国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美国的“美国优先”和英国的“脱欧”决策。

这些国家试图通过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土市场、增加贸易壁垒以及提高关税和配额来保护自己的经济。

政治上的反全球化势力也在逆全球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势力主张保护本国主权和民族利益,反对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体系对国家权力的侵蚀。

他们对全球治理的现状表示不满,认为国际组织过于强大,干涉国家内政,并削弱了国家的自主决策权。

这种政治上的反全球化势力在一些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如匈牙利的民族主义领导和俄罗斯的大国主义。

这些国家试图通过强化国家权力和民族主义情绪,以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和独立性。

总的来说,逆全球化的势力主要可分为经济上的反全球化势力和政治上的反全球化势力。

然而,这两种势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

经济上的反全球化势力可以提供政治上的合法性和支持,而政治上的反全球化势力又可以为经济上的反全球化势力提供实施和加强国家控制的手段。

综上所述,逆全球化主要由这两种势力组成,它们共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的逆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而言,20世纪和21世纪是真正的大时代,中国迎来并积极创造着时代契机、战略机遇期,而中国自身的变革则是其间最为关键的内在动力与外在表征。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已经从典型的孤立主义者和边缘者演化、进步到开放主义者,正在迈向全球主义者,且其地区主义者的角色正在凸现。

相比其他大国而言,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国家主义本色似乎更为浓厚些,尤其是对照其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目标,坚持国家主义也将是中国必由的崛起之路①。

当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崛起与其抓住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革故鼎新、锐意改革密切相关,一个开放的中国既符合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出历史性的自我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巨变,并以加人现存世界体系、利用现有国际制度维护和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为基本特征。

另一方面,中国并不认为现存国际体系是完美的,如何改革和完善国际秩序也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战略议题②。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并行不悖的发展,中国的战略思路逐渐走向了地区主义的制度框架建构。

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不是先从自己所在的地区事务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崛起也不能摆脱这一模式①。

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20世纪自90年代初以来,地区共同体意识在全球扩展,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争相抓住的历史机遇,而东亚地区尚未有大国(包括日本)搭上地区主义的帆船,这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莫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将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这一对矛盾统一到地区主义思考上来,成为中国战略谋划必须审慎思考的重大议题,也隐然成为中国崛起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是一对并行不悖的矛盾。

讨论二者谁先出现似乎是重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古老主题,但从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角度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则从全球主义进行探讨似乎是符合逻辑的。

全球主义的概念与相互依赖、全球化密切相关,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是全球主义的根源,而大多数学者将全球主义等同于全球化。

罗伯特·基欧汉(RobertKeohane)认为,相互依赖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其程度有增有减;而全球化指的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事物,即其程度会越来越高;全球主义则是世界的一种状态,它关涉各大洲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网络,并通过资本、商品、信息、观念、人民、军队、与环境和生物相关的物质的流动和影响联结在一起。

全球化或“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指的是全球主义的增减。

总体而言,全球主义的增强将引起网络密度(Density of Networks)的增强、制度转化率(Institutional Velocity)的提高和跨国参与的加强,使得世界政治更接近于复合相互依赖的理想模式②。

蔡拓指出,全球主义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付之行动的主张和构建现实的规范。

所以,全球主义包含着全球意识但并不止于全球意识,它指向社会实践,并积极介人社会现实的整合,而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行为规范,全球主义都要求摆脱国家中心论的束缚,代以人类中心论、世界整体论。

以国际机制为轴心的国际主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全球主义的。

它的着眼点还是国家间关系,而不是人类整体。

因此,不妨说该时期的全球主义仅仅是不完全的全球主义③。

基欧汉所说的“局部全球化的世界”与这一观点颇为暗合。

讨论全球主义,应自全球化始。

全球化并不是20世纪的特有事物。

实际上,诸多学者都强调,14,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堪称第一波全球化浪潮,斯塔夫里阿诺斯(L. Stavria门os)更将150。

年哥伦布抵达圣萨尔瓦多视为从地区史到全球史的转折点④。

特别是,自182。

年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就已经非常明显,各国的对外开放和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

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多通过投资和贸易等方式,不断加深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程度,全球化迎来了迄今最强大的一波浪潮。

俞可平指出,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

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含有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但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全球化对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和政治过程的深刻影响,集中地体现为它对基于国家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构成了严重的挑战⑦。

当然,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互动关系绝非全球主义挑战国家主权一个维度所能概括。

在一定意义上,民族国家的概念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联,抑或说,民族国家是全球化浪潮的产物,它既是全球化浪潮的推动者,又是全球化浪潮的抗拒者。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在全球主义浪潮的观照之下审视国家主义才有了积极的意义。

所谓国家主义,即强调国家在国内社会中的最高权力观和在国际社会中的中心主义原则①。

国家主义与国家主权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

当今的国际社会开始抛弃16世纪法国思想家让·布丹(Jean Bodin)的绝对主权观,重新检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主权观念②,但主要的国际制度依旧强调着民族国家、国家主权的核心价值。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以来,民族国家一直是人类政治生活的核心,当前非国家行为体如火如茶的发展尚未动摇民族国家的根本地位。

民族国家及国家主权在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仍处于核心的地位并且起着核心的作用,国家及其主权的基本功能并未消失。

且不说在国内层面民族国家对立法权、战争权、外交权等关键性权力的垄断,即使在国际层面,民族国家参与制定并支持执行国际制度也是国际体系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建立在主权原则基础上的国家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秩序稳定的主要支柱③。

以上观点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国家主义是静止的。

而国家主权在减退和增强两个端点的发展均表明,国家主义的价值依旧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对国家主权减退的分析似乎是一边倒的④。

无由否认,就一般趋势而言,民族国家的作用在全球化时代确实明显弱化,国家主权遭受挑战也是事实。

就前者而言,国际制度作用的强化、非政府组织(NGOs)的蓬勃发展均是明证。

全球主义造就了对全球治理的需求,必然会冲击国家这一传统权力组织形式,减弱其主导作用⑤。

就后者而言,国际组织等超国家机构正运用各种国际制度介人各国政治,协调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从而导致传统上属于一国内政的事务会受到国际社会的介人,国家主权遭受的挑战己经进人到民族国家境内。

基欧汉指出,“在任何情况下,有效的国际制度都与真正维持传统的主权概念不一致。

确实,国际制度有赖于国家愿意放弃自己行为的法律自由,来换取对其他国家行为的控制,以获得对自身环境的更大确定性。

因此,全球化导致更强有力的、拥有更大权威和更明确规则的国际制度,这意味着对主权理论与实践的修改。

”⑥传统的主权观念正在经历巨变。

以欧盟为例,共同体法高于国内法的实践包含着主权的渡和共享,并与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授权相关联①。

但是,片面强调全球主义对国家主义的冲击、并不符合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

实际上,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

我们不能否认,国家主义的勃兴(尽管以世界大战的形式)终结了19世纪后半期的全球化⑧,20世纪后半期的全球化浪潮遇到了反全球化的反击,而后者并不仅仅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对主权的强调,也来自发达国家对全球化负面冲击的警醒。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主义并不意味着世界大同(Uni.versality)⑨。

相互依赖以各国国内及各国之间持续不和为特征,全球主义也不可避免地成为造就恶性竞争与不和的国际根源。

应对其负面影响,不仅要强调国际合作乃至全球治理,还要强调维护全球主义条件之下的国家战略利益。

应该说,国家的作用在全球化时代是不平衡的,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民族国家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特殊的政治传统,在推动市场化或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反而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加强,以至出现了“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和“国家主导的全球化”⑩。

国家主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让渡和共享,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也是国家主权的延伸⑧。

我们应该看到,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国家主权的弱化,反而使得维护国家主权成为一种更为迫切的任务和目标。

即使从发达国家乃至超国家组织(欧盟)的经验看国家主权的维护仍然是最突出的现象之一,这就是所谓的“主权回归现象”①。

总体而言,国家依旧是最基本的政治单元,在国内事务的处理上具有最高权力;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和最基本的行为体,主导着国际事务的处理。

面对全球主义浪潮的冲击,众多学者均肯定民族国家的作用不可替代。

长远观之,全球治理的核心制度仍然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消亡的条件远未成熟,主权观念也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过时。

但毋庸讳言,全球主义的观念深深震撼着以国家主义为支点的人类生活,相比全球主义的勃兴,国家主义遭受挑战是一个事实,而超国家共同体意识的增强也不容忽视。

地区主义:联结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的桥梁。

所谓地区主义,即同一地区内的各个行为体(包括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或个人等)基于共同利益而开展地区性合作的全部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总称②。

许多学者将地区主义等同于地区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工ntegration),即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经济、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联盟乃至政治联盟③。

地区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最高形式是以欧盟为代表的超国家组织,而主要表现形式为各种地区性合作安排,尤以自由贸易区为基本形式。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地区主义是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

从理论上讲,全球主义的勃兴必然会导致对国家主义的冲击,而地区主义成为各国以地区(Region)为组织单位抗击全球主义渗透和侵蚀的缓冲带,也成为这些国家走向全球主义的中途站(Halfway Station)。

另一方面,全球主义造成了不平衡的进一步发展,而国家谋求均势(Balance ofPower)的本性促成了不同程度的地区联合,最终汇成了地区主义的洪流。

从伦理角度看,全球主义是一种市场自发行为,效率优先,难顾公平;而地区主义则以国家契约为基础、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形式,以主权国家为核心,.效率兼顾公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