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212P)
健康教育学(全套414页PPT课件)

环境
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四章 健康信息传播 第五章 健康教育诊断 第六章 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实施 第七章 健康教育评价 第八章 重要场所的健康教育
第一章 绪论
【章节】
1.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2. 健康教育的意义 3. 健康教育工作步骤及健康教育学的相关学科 4. 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健康连续谱与亚健康和亚临床
健康(白)
亚健康 亚临床 疾病 健康连续谱
死亡(黑)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健康教育的定义
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 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对象:靶人群 前提:调查研究 干预措施:健康信息传播 目的: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 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 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 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3、增强社区行动
确定问题和需求是社区能力建设最佳的起点,社区 居民有权、有能力决定他们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实现 其目标。因此,提高社区人民生活质量的真正力量 是他们自己。
要求社区群众能够连续、充分地获得卫生信息、学 习机会以及资金支持。
4、发展个人技能
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做出健 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明确要求非卫生部门建立和实行健康促进政策, 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容易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 选择。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健康促进必须为人们创造安全的、舒适、满意的 生活和工作环境。
系统地评估快速变化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 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健康教育学

3、发展个人技能 个人技能是指合适的与正向的行为能力, 可促使个体有效地处理其日常生活的需 求与挑战。技能包括个人的、个人与个 人之间的、认知上的与体能上的、掌握 并控制自己生活及发展适应与改变其生 活环境的能力。 个人技能包括:做决定、解决问题、创 造性及批判性思考、培养自我意识与同 情心、与人沟通的技巧、调节情绪及自 我表现和压力控制等。
政策(包括规章制度)可包罗许多方面 内容,原则上只要能控制并降低危险因 素水平,并能建立与维护科学行为方式、 良好环境条件的均可纳入。
2、营造支持性环境 根据行为学原理,环境对行为有着强烈的 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条件,将促使行为 动机得以实现并能促进新行为的形成、巩 固和维持,确保各种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危 险因素得以控制。相反,恶劣的环境条件 将刺激各种危险因素的滋长。
(二)健康促进策略的实施 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促进行为改变的动机与愿望以及与之相关的 技能与资源的发展往往与法律、政治、环境 状况有关。有时,它们并不是通过直接的健 康教育方法所能解决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 受现有的政策、规章制度与某种组织行为的 制约。因此,为确保健康促进顺利有效地开 展,必须审视现有的政策与规章制度一类的 行政规范,或者寻求政策与规章向有利于支 持健康促进的方向改变的途径,从而创造一 个良好的支持性环境。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 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 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 健康潜能。
二、健康促进的领域 1986年在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 《渥太华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促进 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支持的环境 3、加强社区的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教育学课件第一章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环境:自然及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污染对人造成的危 害具有浓度低、效应慢、周 期长、范围大、人数多、后 果重、多因素协同等特点。 人文环境:健康与社会发展 双向作用
3 . 卫 生 服 务 : 良 好 的 卫 生保障体系 4.生物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三、健康测量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概念:将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
6、心理指标:人格、智 力、情感等指标
7、行为指标:行为模式、 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个 人地位及个人生活经历的 测量指标
8、人口指标:人口数、人口性别及年 龄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文盲率、 人口的职业构成等
9、社会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人 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安全饮水、 卫生事业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四)健康教育中常用健康指标
1、死亡指标:总死亡率、性别年龄别 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比、 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 死亡率及期望寿命
2、残疾指标:残疾率、残疾原因构成 率
3、疾病指标:发病率、患 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4、营养状况指标:营养成 分等
5、生长发育指标:身高、 体重、血压、肺活量等
健康教育
第一章 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健康的概念演变
(一)微观概念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2、健康是人们身体感到舒适 3、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 4、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
动
5、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 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 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 社会适应能力
(二)宏观概念
10、卫生服务指标: 卫生服务需要指标:两周患病率、 慢性疾病患病率等 卫生服务需求指标:两周就诊率、 住院率、大型设备利用率等 卫生资源指标:每千人医生、护士、 床位数等
《健康教育学》PPT课件

《健康教育学》PPT 课件•健康教育学概述•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营养与饮食健康•运动锻炼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目录CONTENTS01健康教育学概述定义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人们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学科。
发展历程从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学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学科。
目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形成,降低疾病风险。
任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评估健康需求,提供健康教育服务,促进健康环境建设。
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健康教育学研究方法01020304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受访者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等信息。
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评估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
通过观察目标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了解其健康状况和需求。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讨健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02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行为定义指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保持良好状态的行为,包括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和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适量运动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合理饮食均衡膳食,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素。
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力。
充足睡眠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避免有害行为戒烟限酒,远离毒品等有害物质。
健康行为概念及分类吸烟酗酒增加肺癌、肝病等疾病风险。
影响免疫力、记忆力、心理健康等。
缺乏运动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风险。
生活方式定义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习惯和行为方式,包括饮食、运动、睡眠、休闲等方面。
饮食不当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促进健康行为改变策略提供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通过政策、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手段,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和条件。
针对个体的不良健康行为,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心理咨询、行为疗法等。
鼓励个体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制定并执行个人化的健康计划。
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精选ppt
1
本节知识点
1、掌握健康教育概念 2、掌握健康促进的概念 3、了解健康促进的领域 4、了解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5、了解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精选ppt
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健 康
精选ppt
3
第一节 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三个维度) 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精选ppt
4
讨论: 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精选ppt
5
他健康吗?
精选ppt
6
什么 是健康呢?
传统观念认为:
无病即健康
心身医学的格言:“人 有病,不应理解只是发 生在细胞或器官上,而 是发生在人的身上。”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 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
社会适应都日臻19
二、 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state )
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 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 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 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第一状态 健康
第三状态 亚健康
• 可按下列标准评价社会健康: 1.社会功能良好 2.积极劳动实践 3.基本生活有一定的保障
精选ppt
15
道德健康
• 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 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 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 主要内涵是完好健康的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健康和对 周围人的健康负责。
23
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种族特征
生物特征
健康教育PPT课件

14
1、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1)“生物钟”的存在 (2)生理活动周期 (3)生理功能周期
15
2、纠正不良习惯 (1)坚决远离毒品 (2)戒除吸烟嗜好 (3)节制饮酒
16
3、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 (1)营养摄入要平衡 (2)饮食习惯要卫生
9
(二)身体健康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 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一 内容
健康的概念、含义、标准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增强自己的健康意识
1
பைடு நூலகம்
二 目标
1、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基础知识 2、学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良好 的卫生习惯,为自己一生的健康负责。
2
三 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的知识 难点:学生能正确应用,养成 良好的习惯
3
四 过程
导入: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关于健康的问题,并 让每组出一名学生回答。
10
(三)心理健康标准
(1)自我兴趣、自我接纳、自我指导。一个健康的人应该首先对自己感兴趣, 能客观现实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自我的特点无论好坏优劣都能自我 接纳,正所谓“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 的情绪困扰负责,不随意迁怒别人。
健康教育学 ppt课件

传播中的反馈及时,双方的交流充分; 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信息量较少,覆盖的范围较小,传播的速度
二、人际传播
3、人际传播的应用
讲课、 PPT设计与制作; 同伴教育,同伴指的是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具有相同背景、
共同经验、相似生活状况的人;同伴教育就是以同伴关系为基础 开展的信息交流和分享。
演示与示范,是教育者结合教育内容,采用实物或模型,进行
实际操作演示的教育方法。
三、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概念 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 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 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2、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并需要借助非自然的特定传 播技术手段; 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 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速度非常快; 传播对象是大体确定的,虽然为数众多,但分散广泛,互不联系; 传播是单向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
健康管理学
第七章 健康教育学
学习目标
掌握: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健康教育与健 康管理的计划设计 熟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教育与
健康管理实施和评价
了解:传播的基本概念与模式
第一节 概述
积极的健康观: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的宪章)
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
感知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
自我效能
感知疾病的威胁
采纳健康行为
提示因素: 大众媒介影响 他人劝告 医生建议 家人、朋友患病
三、自我效能理论
健康教育学课件-绪论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關係
健康促進 ~ 健康教育 + 環境支持 健康促進需要健康教育來推動和落實。 健康教育在健康促進中起主導作用,不僅是因為健康教育
在促進個體的行為改變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對於激發領導 者拓展健康教育的政治意願、促進公眾的積極參與以及尋 求社會的全面支持,健康促進氛圍的形成都起到極其重要 的作用,沒有健康教育也就沒有健康促進。
對社區賦權,使社區人群的集體行動更大程度上影響和控 制決定社區健康與生活品質的相關因素。
協調(mediation)
健康促進涉及衛生部門、經濟部門、政府、非政府組織 (NGO)、社會各行各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社區、家庭 和個人。
在改善和保護健康的健康促進活動中,必須使個體、社區 及相關部門等各利益相關者之間協調一致,組成強大的聯 盟和社會支持體系,共同協作實現健康目標。
第三節 健康教育工作步驟及健康教育學的相關學科
健康教育工作步驟
4 評價干預效果
3 實施干預方案
2 制定干預方案
1 調查研究
健康教育工作步驟與臨床醫學工作步驟比較
健康教育工作步驟
診斷調查 收集資訊 現場調查 專家諮詢 文獻復習 分析資訊 得出診斷(推斷)
制定干預方案 實施干預方案
動員、組織、網路 骨幹培訓 大眾傳播 人際傳播 評價干預效果
宣導政策支持,爭取獲得政治承諾。
宣導衛生及相關部門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滿足
群眾對健康的願望和需求。
賦權(empowerment)
健康是基本人權,健康促進的重點在於實施健康方面的平 等,縮小目前存在的資源分配和健康狀況的差異,保障人 人都有享受衛生保健的機會與資源。
對個人賦權,授予群眾正確的觀念、科學的知識和可行的 技能,獲得控制那些影響自身健康的有關決策和行動的能 力。
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212P

行为干预策略设计
教育策略
通过提供健康知识和技能,增 强个体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
能力。
激励策略
运用奖励或惩罚措施,激发个 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动机。
社会支持策略
借助家庭、社区等社会网络, 提供情感、信息和实质性支持 ,促进个体健康行为的形成和 维持。
环境改变策略
通过改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创造有利于健康行为形成的
05
营养与饮食健康指导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
01
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
介绍,以及它们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
02
阐述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以及不同营养素在消化系统中
的吸收方式和影响因素。
营养素的代谢与排泄
03
探讨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产物,以及代谢异常对健康
的影响。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膳食指南与宝塔
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提供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 状况人群的膳食建议。
平衡膳食的构成
阐述平衡膳食的概念和构成,包括主食、副食、水果、蔬菜等食 物的合理搭配。
三餐分配与能量平衡
探讨三餐的能量分配和食物选择,以及如何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 体重。
特殊人群营养需求及指导原则
孕妇与乳母营养
介绍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需求和膳食建议,包括蛋白质、钙、铁、 叶酸等关键营养素的补充。
婴幼儿与儿童营养
阐述婴幼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提供合理的喂养和 膳食建议。
老年人与慢性疾病患者营养
探讨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的营养问题和膳食指导原则,包括控制 总能量、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等。
(完整word)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397P),推荐文档

(完整word)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397P),推荐文档《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首先绪论部分概述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健康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取得的进展。
接着引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然后,区别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阐明了其联系是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如今却又将卫生宣教的概念广泛化为健康教育,因此,卫生宣教只是健康教育的一个范畴。
WHO 将健康促进定义“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第二章讲述了人类行为及健康的相关行为。
人类的行为表现千差万别,变化万千,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健康教育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任务,帮助人们的行为有利健康的方向变化,就必须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即只有了解了影响人的行为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我们才能够对健康教育的工作有部分了解。
从而才能够对症下药,促进健康的行为也才能够代替不健康。
第三章是“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其阐明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包括终止危害健康的行为。
实践有利健康的行为以及强化已有的健康行为等。
理论包括应用于个人水平的理论,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和应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的理论。
在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利用这些理论,将这些理论与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方法有机结合。
有了改变理论,从而将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社会动员和社会营销策略。
而活动的成败关键之一是否取得决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能否争取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广大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
但什么是社会营销呢?社会营销是一个将市场营销技术和概念运用于社会范畴而不是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旨在将新的思想和理念介绍传播给对象人群,从而确定社会营销策略,对其展开活动。
传播健康的思想与新的健康知识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才能将正确的健康知识传达到人民的生活中。
2024版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

目录•健康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校园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与实践•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与实践•职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与实践•企业健康文化建设与推进举措健康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历程从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学逐渐受到重视并发展壮大。
健康教育学定义研究健康传播和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健康教育的组织、规划和评价的科学。
健康教育学定义及发展历程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策略健康促进策略通过创造支持性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和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措施,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
疾病预防策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康复管理等手段,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及实践应用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计划行为理论等,为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实践应用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学校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职业健康教育等。
国内外健康教育现状对比国内健康教育现状政府逐渐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学校、社区和企业等场所的健康教育活动日益丰富,但存在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
国外健康教育现状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注重从小培养公民的健康意识和技能,同时注重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性教育与生殖健康传授性教育知识,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和性心理健康发展。
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供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疾病预防与控制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个人和群体的健康水平。
健康概念及重要性阐述健康定义、内涵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分析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探讨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健康教育核心内容梳理大众传媒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传播,扩大覆盖面。
新媒体运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提高健康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社区活动组织健康讲座、义诊等社区活动,将健康教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健康教育学ppt课件

随时可以提问; 可以打一下瞌睡; 但不要影响到他人及请注意自己的形象。
ppt课件.
6
《绪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教育学的定义 学习健康教育学的意义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 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ppt课件.
11
1977 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 教授恩格尔(George L. 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 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 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 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 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 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 基础上, 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 和促进健康。
ppt课件.
7
三、现代健康观
健康观,也就是 “什么是健康?”这 是医学的基石性的一个理论。每名医学生 都必须掌握。 1、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 2、健康的概念
ppt课件.
8
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ppt课件.
9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 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 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 死亡是“归天”,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这种把人类 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 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进步,不管是中医、西 医,都逐步摒弃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是一 种朴素的整体医学观。主要观点有:体液的失衡是疾病产生的原因, 在中医阴阳失衡是主因,人具有“自然痊愈力”;医生帮助体内的 “自然痊愈力”;崇尚自然疗法;是朴素唯物辩证法。 机械论医学模式:医学的研究逐渐从宏观步入微观,并已进入分子水 平,这样使人们逐渐产生了一种观念,即认为人体只不过是一部精密 的机器,疾病则是某一部件出现故障和失灵,医生的工作就是修补和 完善。
健康教育学.ppt

艾德当然知道环磷酰胺是免疫抑制剂,除了可 以引起反胃,同时也会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 他突然发现,原来老鼠不止将糖水和反胃产生 连结,同时也将它和免疫系统的抑制连结在一 起了。这是个惊人的发现,因为一直到那时候 为止,医学上仍然认为大脑和免疫系统是两个 独立自主的系统,不可能如此互相影响。艾德 很快地和罗彻斯特大学的免疫学家柯恩 (Nicholas Cohen)博士合作,进一步探索受到行 为制约的免疫系统抑制。他们两人杰出的实验, 终于使得PNI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11
(四)心理神经免疫学
是研究心理、神经、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的学 科。198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艾德(Robert Ader)博士所命名。这门学科主要是在研究免疫 系统如何和大脑交互作用以影响健康。
12
但在1974年时,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 艾德(Robert Ader)对老鼠做了一个古典制约学 习的实验,获得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在艾德 的实验中,他试图教导老鼠将加了糖精的水和 反胃产生连结,然而糖水本身是无害的。在实 验的第一天,他同时喂老鼠糖水并注射环磷酰 胺。在接下来的几天,他喂老鼠糖水但不注射 环磷酰胺,并记录老鼠喝水的量。然而那些老 鼠本来都很年轻力壮,但几天后,它们却开始 生病死亡。
生活事件是引起心理应激的主要应激源, 生活事件主要包括心理的、社会的、环境 的、个体性和状态可 表现为积极的或消极的两种形式。
16
由于心理和生理密切联系,心理现象往往是机体的生 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并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反应的具 体表现形式;也是生理条件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 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其中心理过程涉及人的认 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现象或多或少受个 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支配和调节,因此心理现 象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人们的生理状态。
2024版健康教育学全套精品课件完整版

阐述慢性病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基 本概念。
输入 危险标因题素识
别
介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 等方面,以及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和评估工具。
慢性病基本 知识
干预措施
介绍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定期监测、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以及自我管
理在慢性病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定义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健康传播和健康教育理论、方法、技巧及其应用的科学, 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掌握 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
特点
跨学科性、实践性、社会性、多样性。
2024/1/30
4
健康教育学目标与任务
2024/1/30
目标
培养具有健康素养的人,提高人们 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标准
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良好、具 有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等方面。
16
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
2024/1/30
常见心理问题
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 恐惧症等,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个体 的情绪、思维和行为。
心理问题应对
建议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寻 求专业心理咨询、学习心理调节技巧、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自我效能理论
强调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和判断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提高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增强其采取和维持健康行为的 意愿和能力。
2024/1/30
行为转变理论
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原理,分析个体在行为转变过程中所处 的不同阶段及其影响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个 体实现健康行为的转变。
社会支持网络
力量训练
2024版年度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大纲

干预策略实施
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明确干预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干预策略的有效 实施。同时,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2024/2/2
18
0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 评价
2024/2/2
19
项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024/2/2
目的
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衡量项目目标 的实现程度,为项目改进和决策提供 依据。
资源不均与公平性问题 在资源分配方面,健康教育学可能面临资源不均和公平性 问题,一些地区和群体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健康教育资源。
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虽然信息化为健康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 来了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30
未来展望
2024/2/2
健康教育学的普及与推广
未来,健康教育学将更加普及和推广,成为公众必备的知识和技 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研究方法
健康教育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 以揭示健康教育现象和规律,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策略。同时,健康教育学也注 重定量和定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多学科方法的交叉应用。
6
02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2024/2/2
7
健康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健康行为的概念
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而采取的各种 行动。
报告
评价结束后,应撰写项目评价报告,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报告应包括评价目的、方法、过 程、结果及建议等内容,为项目改进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评价报告应向项目委托方、实施方和相 关利益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024/2/2
22
06
健康教育_教学课件.ppt.pdf

三、学习对健康的作用 1、促进大脑活动,增进健康;
心 2、促进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 源中 四、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资 自学方法: 教学 ①一想二记三讨论 字 0 ② “ SQ3R” 学 习 法 : Survey ( 浏 览 ) ——Question 校数 .14 (提问)——Read(阅读)——Recite(复述)—— 高 27 Review(复习) 省 7.1 ③四环学习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湖南 .19 五、注意用脑卫生,预防学习疲劳 202 ㈠常见的用脑不当现象:
12345六1234、、、、、、、、、、社学家个个开大积提增湖会校庭体体设力极高进因文环生心健加参南心大素化境理理康强加理省学环与因因教自各素2生高境早素素育我类0质心2中 期 课 心 实校,.理的 经 程 理 践1树数健9,消 历 调 活立7康字普极 节因 动.正的1及因 ;素 ;教2途确心素7学径的.理1人资卫4生0生源观知中和识世心;界观;
2、责任感 3、忧虑感
一二三四五六湖、、、、、、南心心大大影增省理理学学响进第2健健生生大大高0三2康康心心学学校.概的理理生生章1数9念标健健心心7字.心准康康理理1教的现健健2理7基状康康学.健1本的的资4康标因途0源准素径中心
一、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适应能力
湖南省2高0健2校.1数康97字.教1教27育学.1资40源中心
健康教育
生 第第第第第第健理一二三四五六康湖心章章章章章章理南特健当心行学人省征康代理为习际2高教大0健与与交2育学校康 健 健 往.概 生1康 康 与数9述 的7字.1教2第 第 第 健 第 第 见7学七 八 九 康 十 十 病.1章 章 章 章 一 症资4章的0性体环源营防健育境大养中治康锻与学与心教炼健生健育与康常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 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 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 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 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
⑶对呼吸道的影响
1、轻视早餐 2、甜食过量 3、吸烟酗酒 4、睡眠不足 5、少言寡语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调查统计了心脏病、癌症、中风、车祸、 意外、流感肺炎、糖尿病、肝硬变、自杀、他杀等10个最常 见的死因,从统计资料来看,除流感肺炎(自然环境),糖 尿病(遗传因素)外,其他8个常见死因都和不良生活方式 有关,最重要的前4位危险因素是吸烟、过量饮酒、膳食不 合理、缺少运动,可见当今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以称为 生活方式病
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调查,我国前10位死亡疾病中,不 良生活方式行为在致病因素占44.7%,在疾病发生原因中 占80%,例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营养不合理、生活 不规律、肥胖、吸毒、紧张、孤独、抑郁等等都有统计数 据,和美国CDC的相似,美国曾预测:使美国成年人平均 寿命增加1年,须花费100亿美元,而如果人们做到不吸烟, 少饮酒,合理饮食,多运动,几乎不花钱就能使人们平均 寿命增加11年,我国专家也预测,如果能做到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我国的成年人平均寿命 可增加10年。和美国专家预测的惊人相似。可见生活方式 虽是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 影响,但又是可由个人选择和控制的。
大学生健康教育
Start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健康概论 第二章 行为与健康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卫生 第四章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第五章 常见传染病防控
第六章 药物应用常识
第七章 常用急救知识
第一章 健康概论
一、现代健康的概念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
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
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土壤、空气、水质、气候、居住、战争、瘟疫) 意外因素等等,大量研究证实,在危害人类健康的 疾病中,内因的作用只占15%,而外因作用却占85 %,其中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 因素7%,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占60%。由 此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人们寿命和疾病的主 要原因。
WHO将其归纳为7个方面:
生物遗传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和个人习惯 社会文化影响康潜能
第二章
行为与健康
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下的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一种身体上、心 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有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
工作压力大
生活无规律
长期紧张 过度疲劳 生活中的坏习惯 6、蒙头睡觉
11、 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 7、带病工作 12、大汗淋漓立即喝冷饮、 8、个人卫生 13、跟着广告盲目吃保健品、减肥。 9、久坐电脑前 14、暴饮暴食 10、水果代替蔬菜 15、在不卫生的大排挡吃饭等等
一、吸烟的危害
1、经济上对国家和个人都是很大的负担 2、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A.直接损害细胞和组织器官,干扰破坏人体生理 功能, 造成多种疾病 B.致癌 C.消弱人体的防御功能 D.危害妇女、婴幼儿的健康
E.促使衰老、缩短寿命
F.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吸烟为什么会上瘾
烟草燃烧后生成的延期包括气相和粒相两类物资 烟气中的化学成分有4000余种,对人体有明显危害的 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3、4苯并芘、甲醛、 乙醛
1989年,WHO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
健康,认为现代健康应是“躯体健康、心
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1、正确的健康观必须是强调生理、心理和社
会适应的“整体健康观”。 2、正确的健康观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临床预防
三级预防:康复预防
3、将“健康促进”做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 主要途径。
健康潜能
具有良好的营养状态 具有较高的抗病和免疫能力 具有强壮的体魄 具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和情感 具有较强的保健意识 具有健康的个人行为和社会态度
具有一定的卫生知识
具有对各种环境刺激因素产生有效的应激能力
三、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吸烟者在吸了一定量的香烟以后,体内便积聚了 一定量的尼古丁,它能刺激肝脏向血液中释放糖,使 血糖升高,使人觉得兴奋,能集中注意力,同时尼古 丁能使人体酸度增高。停止吸烟后,体内尼古丁会被 释放而减少,此时体内血糖和酸度都会降低,人就会 感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易怒、失眠和恶心,出现 各种不良病态反应,从而产生强烈吸烟欲望,以便补 充体内尼古丁,这就是所谓的烟瘾,也就是戒烟难的 根本理由。
据统计,成年吸烟者 92% 以上均有戒烟愿望,有 70% 以上的人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戒烟史,但大部分归于 失败。许多吸烟都是从好玩或交际、应酬开始的,但是, 随着烟龄的变长,戒烟也变得越来越难。究其原因,就是 由尼古丁的成瘾性所致。
吸烟的危害
⑴致癌作用
吸烟致癌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 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 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 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 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 烟造成。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 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
包括四个方面
1、身躯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良好 4、道德健康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的目的: 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 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 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 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只有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的知识,并有健康的行 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