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抗体制备和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共20页
沉淀反应
二、 絮状沉淀试验
絮状沉淀试验:是将抗原与相应抗体混合, 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抗原抗体结合形成肉 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 方法评价:敏感度较低、简便、受抗原抗体 比例的影响非常明显 应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USR、 RPR,本实验只能作为定性或半定量实验方法。
絮 Ag
1:2
状
沉淀线靠近谁浓度则小,沉淀弧趋向谁分子量则大
1表示待检Ag 2表示标准Ag 两条沉淀线互相吻合相连,表明两个抗 原完全相同。 两条沉淀线呈部分相切,表明两个抗
原之间有部分相同。
两条沉淀线交叉而过,表明两个抗原 完全不同。 待检Ag与标准Ag性质相同;但含量较 低;
1.周围6个孔放不同稀释度的相应Ab。
+
-
对流免疫电泳
• 优点及应用 • 电场限制了抗原抗体运动方向,加速了 反应速度,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了,灵 敏度显著提高了,本法主要用于一些病 原微生物及其他蛋白质抗原的检测。
二、火箭免疫电泳
rocket immnoelectrophoresis,RIE
1、原理
单向免疫扩散+电泳,定量检测技术 电泳时凝胶中抗体不移动,样品孔中的抗原 向正极泳动,随着抗原量的逐渐减少,抗原泳动 的基底区越来越窄,抗原抗体分子复合物形成的 沉淀线逐渐变窄,形成一个形状如火箭的不溶性 复合物沉淀峰,抗体浓度固定时,峰的高度与抗 原量呈正相关。
体量固定,所测吸光度与复合物的量成正比,与
待测抗原量成正比。用已知浓度的抗原标准品建 立标准曲线,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可得出抗原
的含量。
2、方法:
1) 稀释检测标本和标准抗原(5个浓度) 2) 将稀释标本和标准抗原与适当过量的抗血清混 合反应 3) 在340nm处测各管吸光度(IC:35~100nm,选择 范围:290~410nm)
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课件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reaction)
概念:
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悬液加 入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存在下,两者 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 象。
Ag 凝集原 agglutinogen Ab 凝集素 agglutinin
颗粒性抗原: 凝集反应
原理:将已知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 上,检测未知抗原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判定
3.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方法:
待测样本(可溶性Ag?)+已知Ab
→ +已知致敏Ag颗粒(已成为颗粒性 Ag) → 观察是否有凝集现象
凝集为阴性,说明标本中无相应Ag; 不凝集为阳性,说明标本中有相应Ag
如: 用胶乳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尿液 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体液免疫测定种类及敏感度
反应名称 抗原 结果 敏感度(m g/ml)
直接凝集 颗粒 凝集
0.5~1.0
间接凝集 抗原 现象
0.001~0.003
环沉
20~30
双扩
可溶 沉淀
3~5
单扩
抗原 现象
12~110
放射扩散
3~10
免疫电泳
50~200
思考题:
1.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区 别
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 试验的原理及实例
协同凝集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实际是用已知 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可用于的 细菌、病毒的直接检测
5 明胶凝集试验(gelatin-gglutination ,GAT)
属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方法:
粉红色明胶颗粒吸附病毒抗原(称为致敏 Ag颗粒)+待测血清→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凝集为阳性,说明血清中含相应的病毒Ab; 不凝集为阴性,说明无相应Ab。 用途:常用于抗HIV-1抗体及抗精子抗体的 检测
抗体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抗体沉淀反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抗体沉淀反应的方法,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目标蛋白,以验证抗体对特定抗原的选择性结合能力和分离纯化的能力。
实验原理抗体沉淀反应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与特定抗原结合的抗体将抗原从混合溶液中沉淀下来,从而实现目标蛋白的分离纯化。
实验步骤如下:1. 将混合溶液与目标抗体充分混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2. 添加沉淀剂(如硫酸铵)使复合物沉淀形成沉淀物。
3. 离心沉淀物,将上清液与下沉淀分离。
4. 用适量的缓冲液将沉淀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
5. 最后重悬沉淀物,并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实验材料和设备- 抗原溶液- 目标抗体- 混合溶液- 12孔离心管-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 蛋白测定试剂盒实验步骤1. 准备混合溶液:将抗原溶液与混合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添加目标抗体:将目标抗体逐滴加入混合溶液中,充分混合反应。
3. 沉淀产物的制备:添加适量硫酸铵至混合溶液中,使复合物沉淀生成。
4. 离心分离:将混合溶液转移到12孔离心管中,离心机设定合适的速度和时间,离心使沉淀物沉淀到离心管底部。
5. 沉淀物洗涤:将上清液倒出,加入适量的缓冲液轻轻洗涤沉淀物,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
6. 沉淀物重悬: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中,轻轻振荡使其重悬形成目标蛋白溶液。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利用抗体沉淀反应成功分离得到目标蛋白。
利用分光光度计对沉淀物进行测定,得到其吸光度值为0.8。
通过蛋白测定试剂盒对目标蛋白的浓度进行测定,浓度为2 mg/ml。
结论本实验采用抗体沉淀反应成功分离纯化了目标蛋白,并通过吸光度测定和蛋白浓度测定验证了抗体沉淀反应的有效性。
抗体沉淀反应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蛋白质分离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工程领域。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抗体沉淀反应方法成功分离了目标蛋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充分混合抗体和抗原,并正确选择沉淀剂和洗涤缓冲液,以确保分离的目标蛋白质的纯度和活性。
最新5实验五经典免疫学检测技术:抗原抗体凝集实验和抗原抗体沉淀实验课件PPT
一.“和”字(3)
1、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 中的一些问题。
2、产品要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厂家必须在售后、 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下足功夫,真正为消费者 着想。
3、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 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 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高考真题
(13江西)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 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13四川)D.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 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 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13辽宁)A. 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 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 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注意3:看并列词组内部的逻辑顺序是否恰 当。
一.“和”字(4)
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 存入了两家银行。 2.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 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3.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 明没能到场领奖。
注意4:出现并列的多个人或物时,看是否 有歧义
A
+抗A血清
+抗B血清
B
3.实验方法
(3)手持玻片,前后左右轻轻转动,促 其充分混匀。
A
B
不凝集(-) 凝集(+)
•如混合液由均匀红色混浊状逐渐变为透明,并出现大小不 等的红色凝集块者,即为红细胞凝集;如混合液仍呈均匀 混浊状,则为不凝集。
4.实验结果
记录受检者红细胞凝集情况,根据 ABO血型鉴定表,判断受检者的血型。
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RBC为未经致敏 的受检者新鲜红 细胞,试剂:抗 人O型红细胞的 单克隆抗体
临床应用: HIV检测 HBV检测
22
四、胶乳凝集试验
致 敏 于 胶 乳 颗 粒
23
24
五、明胶凝集试验
将病毒抗原或重组抗原吸附于粉红色明 胶颗粒上,当致敏颗粒与样品血清作用 时,若血清含有抗病毒抗体则可形成肉 眼可见的粉红色凝集
抗体球蛋白
带负电荷较少,籍 +
电渗作用向负极泳
动
43
对流免疫电泳
结果分析: ✓ 无沉淀线出现则表明无相
应的抗原。 ✓ 沉淀线位于抗原抗体孔中
间,说明两者比例较适合 。 ✓ 沉淀线偏向抗原孔一方, 表示抗体浓度>抗原,反 之,则是抗体浓度<抗原 浓度。
44
二、火箭免疫电泳
+
Ab
-
单向免疫扩散+电泳,定量检测技术 注:只能测定ug/ml以上的含量
反应特点:
IgM 的作用比IgG大数百倍 IgG与抗原结合后,常不出现凝集反应,称不完全抗 体
5
可见反应形成
6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
一、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作用
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常用的凝集试验有玻片法和试管法
25
第三节 抗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是 抗球蛋白参与的 间接血凝试验, 又称Coombs试验
直接Coombs试验 间接Coombs试验
26
(一)直接Coombs试验
抗球蛋白抗体
全血操作
检测红细胞上不完全抗体
应用:检测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特发性自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当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时,抗体的交联作 用克服了抗原颗粒表面的Z电位,而使颗粒 相互靠拢,聚集在一起。 当抗体的分子太少或分子量小,不能克服 相当厚度的离子云层时,则不能使颗粒聚 集。在凝集反应中IgM的作用远大于IgG。 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蛋白质和电解质,缩短颗粒间的距 离;2、增加溶液的黏稠度;3、用胰酶和 神经氨酸酶处理;4:以离心的方式克服颗 粒间的排斥力。
第五章
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在适当 的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 象,称为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形成致 敏颗粒后,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也 能发生凝集反应。
1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 凝集反应的发生分为两个阶段:1、抗原抗 体的特异性结合阶段;2、出现肉眼可见的 凝集现象。 颗粒性抗原在悬液中带负电荷,周围吸引 一层与之牢固结合的正离子,外面又排列 一层松散的负离子,构成一个双层电子云。 在松散层内界和外界间的电位差形成Z电位。 溶液中负离子强度越大,Z电位也越大,Z 电位使颗粒间互相排斥。
示意图
标准品抗原浓度测定
抗原浓度 1.测定沉淀环直径 2.在标准曲线上查找
不同病人抗原浓度测定
相应抗原浓度
35
单向扩散试验 (平板法)
沉淀环的直径与待测标本含量两种计算方法
Mancini曲线: 大分子抗原 时间扩散>48h, 常数K=C∕d2 普通坐标纸曲线
Fahey曲线: 小分子抗原 扩散时间24h 常数K=logC∕d 半对数坐标纸曲线
C为抗原浓度, d为沉淀环直径
36
Mancini曲线
Fahey曲线
T1为16~24h;T2为24~48h;T3为48h以 上,可见T3为直线,T1为反抛物线
实验二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一、实验内容
1.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小组做)
2.单向琼脂扩散试验(示教) 3.免疫电泳(示教) 4.火箭电泳(示教) 5.尿液HCG检测(胶体金免疫法 ) (小组操作) 6.录像:免疫反击战
免疫标记技术
沉淀反应
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单扩、双扩基本原理、方法、结果
分析及应用。
2.熟悉免疫电泳基本原理及应用。
用途: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定性或可粗略定量。
缺点:需时长,灵敏度不高。
3.单向琼脂扩散试验(示教)
Ag稀释度
1 :80 1 :40
1 :20
1 :10
用途:已知抗体测抗原,定量实验; 缺点:耗时长。
4.免疫电泳(示教)
1
2
先Ag电泳,后扩散。
注意:1、2孔为Ag样本孔。
免疫电泳的用途:
A.用于某种蛋白缺乏的疾病的诊断;
B.用于抗原纯度的定性分析。
5.火箭电泳(示教)
火箭电泳=单向琼脂扩散+电场 用途:已知抗体测抗原,定量实验;
优点:耗时短,反应敏感性好。
四、操作内容
1.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小组操作)
(1)材料:
A.待测Ag: AFP可疑血清; B.阳性对照:AFP阳性血清; C.阴性对照:生理盐水(NS)
早早孕HCG胶体金试纸,采用了双抗体夹心 法的检测模式。
HCG金标试纸
带条中含有均匀分布的胶 体金标记的鼠抗人HCG单抗 1.鼠抗人HCG单抗 (固定的检测线) 2.羊抗鼠IgG(固定的质控线)
标志线
尿中HCG与金标记的鼠抗人HC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随层析作用向上移动,至检测线与鼠抗人HCG抗体结合而聚集显色
在检测线未结合的金标记鼠抗人 HCG 单抗 (IgG) 随着尿液上行 , 到达质控线与羊抗鼠IgG(二抗)结合而显色,作为质控对照。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免疫实验二:沉淀反应与溶血试验
Ab
?
Ag
标本
阳性对照
Ab
?
Ag
:标本中无Ag
Ab
?
Ag
:标本中有Ag (相同抗原?)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定性) (请按照实验指导讲义方法进行操作)来自Ab?Ag
标本
阳性对照
Ab
?
Ag
:标本中无Ag
Ab
?
Ag
:标本中有Ag (相同抗原)
1. Make a agar plate (without Ab or Ag)
溶血素 SRBC
不溶血 (标本中有 Ag)
? 无Ag Ab
补体
溶血素 SRBC
溶血 (标本中无 Ag)
无沉淀线:无Ag,无AFP)
(二)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1、溶血反应
补体 SRBC + Ab
SRBC-Ab
(溶血素)
溶血
请按照实验指导讲义方法进行操作
2人/组 注意观察溶血现象 请分析:为何第3、4管不溶血,分别缺什么成分?
2、补体结合试验(检测原理)
反应系统(待测系统)
? 有Ag Ab
补体
指示系统
?
Ag
:no Ag(AFP) in sample serum
Ab
?
Ag :same Ag(AFP) in sample serum
Result (2): Ag Ab Ag
:no Ag(AFP) in sample serum
Ag
?
?
Ab
?
?
Ag
:same Ag(AFP) in sample serum
+
Ab
Ag
- pH 8.6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多糖或脂质等大分子化合物。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发挥免疫作用。
2. 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凝集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三、实验步骤1. 制备试剂将所需试剂按比例配制好,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离心、稀释等。
3. 加入试剂将样品加入已经配制好的试剂中,并混匀。
4. 观察结果观察混合液是否出现凝集现象,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2. 试剂的配制和消毒处理应注意卫生和安全。
3. 样品处理时应注意离心速度和时间,避免对样品造成损伤。
4. 操作时应注意洁净卫生,避免污染试剂和样品。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凝集现象。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并了解了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
这对于我们今后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学反应-沉淀反应
二 凝胶内沉淀实验
(一)免疫琼脂实验(Immunodiffusion test)
原理:抗原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再合适的比例 处形成白色沉淀线,并且一种抗原抗体系统形成一种沉淀 线,另一种形成另一种沉淀线,互相不影响。 优点:能将复合的抗原成分加以区分,根据沉淀线的数 目,位置,以及相邻两条沉淀线之间的融交分支等情况即 可了解该复合抗原的组成。并且可以将沉淀线用特殊染色 法(蛋白质、多糖、之类的鉴定染色),生物活性(酶活 性)和同位素标记法鉴定抗原的成分。 实验类型:
(3) 对流免疫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是双向扩散与 电泳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在PH8~8.6的缓冲溶 8-21火箭免疫电泳 液中,蛋白质抗原带负电,向阳极移动。抗体虽然 也是蛋白质,但等电点比抗原高,所带阴离子少且 分子质量大,移动缓慢,同电渗反而向阴极移动。 实验时,将免疫血清置琼脂板正极孔内。通电后, 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向正极移动,抗体向负极移动, 在最适比例处相遇时即形成白色沉淀。由于电场作 用,既限制了抗原抗体向多方向扩散,有加速了泳 动速度,缩短了时间。 优点:时间短,灵敏度高。 缺点:特异性不如双扩散高。如图8-20 8-20对流免疫电泳
抗原
抗体
单向单扩散
2.单向双扩散 用内径8mm的试管,现将含有阳 性血清的琼脂加于管底,高约6mm, 中间加一层同样浓度的琼脂,先凝固 后加待测0.25ml抗原,37°或室温扩 散数日。抗原抗体在中间琼脂层相向 扩散,在平衡点上形成沉淀线。
单向双扩散
3. 双向双扩散
试验在玻璃板或平皿上进行,用1.6%~2.0%琼脂加一定 浓度的等量抗体浇成凝胶板厚度为2~3mm在其上打孔直 径为2mm,孔内滴加抗原液。抗原在孔内向四周辐射扩 散,在与凝胶中的抗体接触形成白环。此环随扩散时间 而增大。因此可用已知浓度的抗原制成标准曲线,即可 用以测定抗原的量。 此法在兽医临床已用于传染病的诊断:如马立克氏病的 诊断。将马立克氏病高免血清制成血琼脂平板,拔取病 鸡新换的有髓质的羽毛数根,将毛根剪下,插于血琼脂 平板,阳性者毛囊中病毒向四周扩散,形成白色沉淀环。
医学免疫学课件: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
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 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
ABO血型的 检测
沉淀反应 ——双向免疫扩 散试验
• 原理
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作为介质,可溶性抗原、 抗体在其中能自由扩散。将可溶性抗原和抗体 分别加入琼脂板上相对应的孔中,两者各自向 四周扩散,如果抗原和抗体相对应,则在两者 比例适当处形成白色沉淀线。
主要材料
• 器材:载玻片、EP管、微量加样器、枪头、
• 试剂:生理盐水 • 抗原(正常小鼠IgG)、
抗体(兔抗小鼠IgG血清)
实验步骤
• 配制1%琼脂:用生理盐水配制,加热溶
解
1
• 制板:趁热将3.5ml融化琼脂水平铺在玻 6
2
片上,室温下冷却凝固
control
• 打孔:用打孔器按图示打孔
Ag
• 稀释抗体:取5支EP管,将抗体倍比稀释 5
3
• 加样:周围孔加入不同稀释度的抗体,
4
中间孔加入抗原
• 琼脂板放入湿盒内,置4℃,24-48小时后 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应用
• 测定抗体的效价 • 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抗原 • 检查抗原和免疫血清的特异性、纯度或浓度,
比较抗原之间的异同点
凝集反应 ——ABO血型鉴定
• 原理
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 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 基本类型
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凝集抑制反应等。
• 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百分之十五 • 中国人群中;
• 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 5%; • 蒙古族人接近1%; • 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0.3%
实验方法
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共篇)
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共篇)
本报告旨在描述免疫凝集反应实验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结果。
免疫凝集反应实验
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技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旨在模拟免疫凝集反应过程,通过免疫学原理来检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情况,以确定样品是否含有特定抗原。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外周血等样品离心去除细胞沉淀,获取上清液,作为免疫反应的样品。
2. 制备抗体:根据需要,制备特定抗原的抗体,并进行纯化和检测。
3. 实施免疫凝集反应:将制备好的抗体和样品混合,并进行充分的振荡和孵育,以
促进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观察反应管中是否出现凝集现象,以确定样品中的特定抗原是否
存在。
同时,还需要对反应管进行多次复制实验,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结果分析:
根据免疫凝集反应实验的结果,可初步确定样品中的特定抗原是否存在。
如果反应管
中出现明显的凝集现象,则说明样品中含有特定抗原。
如果反应管中没有出现凝集现象,
则说明样品中不含特定抗原。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验结果,如ELISA等实验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结:
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情况,以确定样品中的特定抗原是否存在。
本次实验通过充分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步骤,得到了可靠和准确的实验结果,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PPT
环状沉淀 絮状沉淀 免疫浊度测定
絮状沉淀试验(flocculation)
【原理】将抗原溶液与相应抗体溶液混合,在 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出现可 见的絮状沉淀。
【应用】测定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比。
【方法】 1、抗原稀释法:抗原最适比例 2、抗体稀释法:抗体最适比例 3、方阵滴定法:抗原抗体最适比例
logC/d =K
Mancini曲线
Fahey曲线
T1为16~24h;T2为24~48h;T3为 48h以上,可见T3为直线,T1为反抛物 线
t1为 16~ 24h;t2为24~48h;t3为 48h以上,可见t1为直线,t3为反抛物线
已知含量的Ag标 准品
Fahey曲线的绘制
Fahey曲线,使用半 对数纸画曲线,浓 度的对数与沉淀环
(2)试管凝集试验 半定量试验
在微生物学检验中常用已知细菌 作为抗原液与一系列稀释的受检血清 混合,保温后观察每管内抗原凝集程 度,通常以产生明显凝集现象的最高 稀释度作为血清中抗体的效价,亦称 为滴度。
(2)试管凝集试验 半定量试验
方法: 1)倍比稀释待检血清:
0、5ml 0、5ml 0、5ml
• 沉淀线偏向抗原孔一方, 表示抗体浓度>抗原,反 之,则是抗体浓度<抗原 浓度。
【 CIEP方法评价】
(1)简便、快速、敏感度较双扩提高8~16倍,可测蛋 白质浓度达 ug/ml。
(2)要求抗原、抗体比例严格,尽估计使用高效价免疫 血清,必要时对待检样品采纳不同稀释度
(3)不适宜抗原抗体都是球蛋白的检测 。 (4)由于电渗的缘故,目前已不推荐使用。
抗球蛋白参与的间接血凝试验 (Coombs试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五章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Radial Immunodiffusion (RID)
Two methodologies of RID
Fahey method A linear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log of the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precipitin ring prior to equivalence (or completion)
FIGURE 6-5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radial & double immunodiffusion. : precipitation reactions in gels yield visible precipitin lines; no visible
Ability of a test to correctly identify individuals who HAVE a given disease/condition
How likely is the test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characteristic in someo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简单易行 特异性好 灵敏度低(10µg/ml) 时间长
免疫电泳技术
免疫电泳技术(immuno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是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直流电场 的作用下,在凝胶内加速定向运动,彼此相 遇结合,在比例合适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物。
免疫电泳技术
医学免疫学实验之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课件16页PPT
类风湿因子的检测
Normal serum
Patient’s seru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acroscopic agglutination of latex(乳胶颗粒) coated with human IgG serum from a patient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梅毒快速血清反应素RPR试验
1、4孔加AFP阳性对照 2、3、5、6孔加待检血清
3. 置于湿盒,37C 24h
•结果下周观察
学号
1
6
2
5
3
4
抗AFP抗体
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血清中AFP
• 1、3孔加抗AFP抗体
+
• 2孔,AFP阳性对照血清
1
• 4孔,待检血清
3
pH 8.6巴比妥缓冲液
2
-
4
第2次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
1. 试管凝集(操作) 2. 双向扩散(操作)、对流免疫电泳(示教) 3. 抽血(每组一人,下次实验用)
• 肥达反应结果(观察结果注意:勿摇;先看对照管)
- 不凝集 + 小部分凝集,管底小量凝集,上层液体较混浊 ++ 部分凝集,管底部分凝集,上层液体微混浊 +++ 大部分凝集,凝块非全部下沉于管底而是稍有铺开,上层液体澄清 ++++ 完全凝集,管底有边缘不整齐的膜状凝集块,上层液体澄清透明。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Tests
RPR是心脂质(而不是密螺旋体的)梅 毒抗体试验,在疾病初期呈阳性。 将病人血清与炭联心脂质抗原试剂 混合,阳性血清显示凝集抗原颗粒。 (4分钟后观察颗粒凝集)
实验二 凝集、沉淀反应
判断。
实验原理
1.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所呈 现的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2.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结 合而出现的沉淀现象。
实验材料
伤寒杆菌诊断血清、伤寒杆菌菌液、生理盐水、 载玻片、接种环、记号笔、酒精灯;琼脂板、 打孔器、针头、毛细滴管、待测血清、 AFP阳 性血清、AFP诊断血清(兔抗人AFP )等。
谢谢
伤寒血清 +
待测菌液
?
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菌种鉴定
结果及判断
❖ 盐水侧无凝集颗粒; ❖ 血清侧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为阳性,仍为均匀一致乳浊
液者为阴性。
注意事项
1、接种环在伤寒菌液取菌前后均需严格灭菌,以免出现假阳 性。 2、注意涂菌时,先涂生理盐水侧,以免污染血清产生错误结 果。 3、摇动玻片时不要把两凹内液体混在一起。
颗粒性Ag 又称凝集原 相应Ab 又称凝集素
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菌种鉴定
原理 玻片凝集试验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即抗
原抗体的反应在玻片上进行,是一种定性的试验。用 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本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杆菌标准诊断血清鉴定未知 细菌。
材料
伤寒杆菌诊断血清、伤寒杆菌菌液、生理盐水、 载玻片、接种环、蜡笔、酒精灯等。
二、沉淀反应:
➢ 经典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
➢
+
可溶性抗原
➢ 分类:
✓ 琼脂扩散 ✓ 环状沉淀反应 ✓ 絮状沉淀反应 ✓ 免疫电泳
相应抗体
沉淀线或沉淀环
琼脂扩散试验:
琼脂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多糖体,高温时溶于 水,冷却后凝固,形成凝胶,呈多孔结构,充满水 分,允许各种抗原抗体分子自由扩散。二者于比例 适当处相遇,发生沉淀,形成可见的沉淀带。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都是免疫学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它们的原理如下:
1. 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指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结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的现象。
它的原理是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它们会形成一个大分子复合物,这个复合物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可见的凝集物。
2.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结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的现象。
它的原理是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它们会形成一个大分子复合物,这个复合物会沉淀下来,形成可见的沉淀。
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 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检测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反应,从而检测待测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这些检测方法的原理都是基于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检测这种结合反应的产物来判断待测样本中是否存在抗原或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 单向琼脂扩散实验:
琼脂中含抗体
Ag
Ag
Ag
Ag
Ag
1:80
1:40 1:20
1:10
未知
沉淀环直径平方
抗原浓度
Ⅱ 双向琼脂扩散实验:
方法:
1. 微波炉中彻底融化1% 琼脂
2. 取5ml 琼脂均匀铺在载玻片上
凝固
3. 在琼脂板上打5个孔
4. 在孔中加入相应样品 5. 37℃, 孵育24h
Ag1 Ag2
4. 预期结果
上清 清亮 轻度混浊 中等混浊 混浊 与对照相同
沉淀 大的凝集块 大多凝集管底 小、部分凝集块 很小的凝集颗粒 无凝集现象
凝集程度 ++++ +++ ++ + -
管底沉淀 凝集程度
最高稀释比例
待测血清的滴度
Test 2 沉淀反应
——琼脂扩散实验
沉淀反应:
➢ 经典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
抗体滴度:
能产生明显凝集反应的、抗体最高 稀释度的倒数。
1. 实验材料:
灭活的伤寒菌液 (7×108/ml), 待测血清
2. 方法:
1
② 待测血清
0.1
① 生理盐水
(ml)
00.5.9ml
③ 灭活的伤 寒菌液 0.5ml
2
0.5 00.5.5ml
0.5ml
3
0.5 00.5.5ml
0.5ml
4
0.5 00.5.5ml
制备绵羊红细胞溶液20%、 25%、30%、40%
取0.1ml 皮下注射 免疫小鼠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实验二抗体制备和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
+
可溶性抗原
➢ 分类:
✓ 琼脂扩散 ✓ 环状沉淀反应 ✓ 絮状沉淀反应 ✓ 免疫电泳
相应抗体
沉淀线或沉淀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琼脂扩散实验:
✓ 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琼脂中扩散,相遇,在适当比例 下形成沉淀线或沉淀环。
✓ 分类:
单向琼脂扩散实验: 仅抗原或抗体扩散 —— 定量实验
双向琼脂扩散实验: 抗原和抗体同时扩散 —— 定性实验
实验二 抗体制备和凝集反应 (2) &沉淀反应
实验二 抗体制备和凝集反应 (2) &沉淀反应
1. 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
玻片凝集
试管凝集
定性
半定量
1) 玻片凝集反应:
? 已知抗原 + 未知抗体
凝集团块 混浊
2) 试管凝集反应:
定量抗原
+
系列稀释抗体
不同程度的凝集反应 确定抗体的滴度
YES NO
Ag2 Ag1
Ab
注意:
✓ 琼脂板一定平整、光滑 (无气泡). ✓ 琼脂不可过厚 ✓ 孔中液体不可过满
Test 3 再次免疫
2. 方法: 脱纤维绵羊红细胞(SRBC) 加入3ml 生理盐水,混匀 2000rpm, 离心,5min 弃上清 加入3ml 生理盐水,混匀 2000rpm, 离心,5min 弃上清
0.5ml
5
0.5 00.5.5ml
0.5ml
弃掉 0.5
6
0.5
0.5ml
抗体稀释度 1:20 1:40 1:80 1:160 1:320 对照管
彻底混匀
④
56℃, 1h
3. 注意事项
➢ 标记试管 ➢ 正确使用滴管 ➢ 彻底混匀 ➢ 温度: 56℃ ➢ 记录时间 ➢ 轻拿试管,观察结果,首先观察对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