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的观评课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
4、注重过程与体验。
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深刻体验、感受、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
5、多媒体教学熟练使用,切换到位,设计新颖,让学生收到了很好地感官效果,老师对计算机教学的熟练运用,对多媒体和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
提两点建议:
1、多媒体教学的介入并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设计,重点的内容该在黑板上板书的还是要板书,这样更加突出教学的重点。
2、三维目标应该并重,但我认为过程与方法固然重要,知识的掌握更重要,一节好课还是要落脚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上,一节课下来,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会了。
总之,这是一节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示范作用的成功的课。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背景分析:物理新课改大风潮席卷各大中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以前传统课堂重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新课标将课堂教学目标分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再只注重知识的传送,而是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们的社会不缺乏奥赛机器,而是缺乏发明创造,所以,新课改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但是新课改也能很多老师苦不堪言,学校要成绩,那么教师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大网下寻求素质教育的狭缝?这是很多学校老师的心理矛盾。
这节课是在实验室上的,小组实验。
学生是第一次迈入实验室,很多的兴奋和躁动很明显,X老师在课堂的开始严格要求,受到很明显的效果。
学生坐姿很端正,精神很饱满。
我也很期待这节课的完美收官。
评课:X老师是用图片导入新课,选用四个图片都是动物照镜子的,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接着老师拿出一块大平面镜,问学生,你觉得平面镜成的像在哪里?学生七嘴八舌,很多同学说在平面上,这是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所以如何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X老师在这里,用语言跟随学生的思维,假设现在所有人成的像都在平面上,那么大家的像不都是在一起了吗?那像不是花了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生活经验,于是自然而然能猜想出来,平面镜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面。
然后X老师让学生观察刚才的四幅图片中的像,完成课本中实验活动部分的猜想与假设。
接着教师就是为实验细节做铺垫。
抛出了很多问题:“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如何找到像的位置”、“什么是镜面”,让学生观察自己手边的实验器材,并仔细研究实验器材的特点,并一一作分析,这里,可以看出教师深厚的知识积累,雄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为实验做了很多铺垫,细节讲解,最后进行到课堂的25分钟的时候,终于让学生开始做实验,测量三组数据,但是实验只进行5分钟,就结束了,学生还没有自己摸索实验,还不会找到像的位置,教师就开始总结归纳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成像评课记录
«平面镜成像»评课记录
地点:育黎初级中学会议室
人员:物理学科全体教师
评课程序:
1.讲课教师说课:介绍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理念;
2.听课教师评课:
(1)王志杰(教导主任):今天我们听了郑老师的《平面镜成像》新授课,这节课设计比较新颖,是讲练结合,师生进行了大量互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有效调动。
郑老师大量运用生活事例为学生展开深入学习,整堂课效果极佳
(2)李鑫(主任):设计较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很有激情,但讲课语速较快。
(3).刘爱美:设计比较完美,课堂气氛活跃,但课堂容量较大,学生负担太大;
(4)牛书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浓厚,课堂容量大;(5)李培献:设计很好,讲课语速快,课堂容量大;
(6)宋书臣:实验设计很有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内容有些多,教学负担大;
(7)王志杰:教学很具吸引力,学生投入积极,课堂容量大;(8)李鑫:课堂活跃,很有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内容有点多;
(9)刘爱美:课堂设计新颖,课堂气氛活跃,极具吸引力,需加强普通话水平和教学量设计;
3、小结:
教学设计紧密地联系生活展开,学生动手实验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教师做到了精引善导,对培养学生学习理化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足之处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以看成平面镜。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1、提出问题:在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
的蜡烛,却能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烛焰。像究竟是怎
样形成的?
2、显示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四、光的反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介绍凸面镜及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应用。
2、介绍凹面镜及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应用。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目。
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及其应用。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体验科学 教学目标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观察实验现象,感受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体会获
得知识的成功感。
2、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4、教师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反射定律的基础上来进行
课例研究综 学习的,是反射定律的深化和延伸。探究平面镜成像规
述
律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
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尊
2、实验探究,推理归纳 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自备) 思考:你的像有什么特点?
怎样知道你的像的位置、大小?
一、引入新课:
1、观察思考:多次改变平面镜与某学生间的距离,
镜中像的位置和像的大小怎样变化?当镜子远离或靠
近同学时,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何变化?
2、观看录像:为什么杯中的蜡烛可以在水中燃烧?
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科学方法解决物理问 题的能力。
平面镜成像评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评课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学习了光反射定律后的一节实验探究课,所研究的现象与规律非常贴近生活,如何让学业生在老师的带领、启发下,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本节教学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知道什么是虚像。
D.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A.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去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
B.通过复习光的反射定律以及画反射光路图,从理论上求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通过观察、画图,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A.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B.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物理现象的美妙,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作图四、教学方法: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去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光的反射定律从理论上来论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一知识点采用观察、实验、图像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接受、掌握知识,从而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五、教学过程:据,绘图论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解读虚像的概念:分别从学生探究、理论证明多角度解读什么叫虚像。
4、平面镜的应用①成像②改变光路5、科学世界球面镜①凸面镜②凹面镜6.学生练习平面镜成像作图,通过作图一步理解虚像的概念,突破教学难点破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展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视野,体验到生活处处皆物理,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物理现象的美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结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连线垂直镜面;2、像距等于物距;3、像与物大小相等;4、正立的虚像。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收获在轻松环境中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事关功倍,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策略选 趣。指导学生完成:通过实例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择与设计 大胆的猜想假设、围绕实验目的选择合适仪器、设计切 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证据得出 科学结论、交流试验中的得失优缺点、评估实验方案等 一系列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整个过程,为以后 独立探究学习铺平道路。本节课中,准备好:厚薄不同 的玻璃板、平面镜、大小相同的蜡烛和大小不同的蜡烛、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4.3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4.3 平面镜成像》
称
《平面镜成像》是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
章第 3 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
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是前两节课 教材分析
知识的应用,也是学生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
白纸、铅笔及刻度尺让学生进行试验选择,从而激发探
究意识、培养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究学习试验中,通过播放实验小视频进行引导,让学生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实验方法、过程进行评估交流,
增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的兴
趣。
学生选择好器材后,对各组器材进行点评,并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
美妙与和谐,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2、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评课稿(共5页)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评课稿[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一、教师基本技能1.教学流程。
整节课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顺利完成预设的三维目标。
教师创设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思维质疑,提示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小组协作实验探究,集思广益归纳结论,从物理走向生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清晰的脉络保证学生形成完整地思维体系。
2.教学手段。
“魔术”视频片断起到激发兴趣、引发质疑的作用,“加菲猫”视频片断起到问题提示的作用。
ppt课件中视频、文字、图片都起到辅助教学作用,丰富了课堂。
学生实验器材充分,为可能的探究都做好了准备。
3.教学语言。
普通话标准。
语调抑扬顿挫,生动,有感染力。
提出的问题简练,合理,逻辑性强,适时,能起到应有的启发、引导、过渡、总结、鼓励等作用。
4.板书梳理。
板书:“1.虚像定义—>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优美,简洁,娴熟,布局合理,由浅入深,能起到应有的提纲挈领作用。
5.教态表现。
教师举止大方,从容,热爱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融洽。
二、学生能力培养1.观察能力。
先看近景“浇不灭的蜡烛”,再看远景“玻璃板后面浇不灭的蜡烛”,让学生看到是玻璃板在魔术中起了作用。
看“加菲猫照镜子”,最后却看到是一真一假加菲猫,一模一样的假的那只猫模仿真的那只猫的动作,仿佛中间有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到照镜子时像与物体的可能关系。
2.思考能力。
学生根据“加菲猫照镜子”、日常照镜子、简单提示“大小?距离?左右?移动?”,尽可能猜想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
根据教师提供的平面镜与玻璃板,学生想如何找镜中的像,在尝试中选择合适的器材,并想为什么选择玻璃板。
此思考与活动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学生根据实验桌上的器材,想如何选则器材,研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比较之后,学生从不同的蜡烛中选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思考如何设计合理实验步骤。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称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
教材分析 学性质。
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
一、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
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
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三.平面镜的应用
潜望镜偶镜
四、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应
用
教学反思,上后这节课,心中有一种失落感,没有
达到自己心中的期望.⑴教学是慢的艺术,让学生自己
感悟自己体验自己思考,有些环节在把握课堂的时间和
节奏上有欠缺,效果检测没有来得及完成。(2)前提
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
面镜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
教学目标 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
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
用。
三、情感目标: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
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接进行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导学案提前下发,
前提准备学生自学。(3)多媒体的使用,我在心中设
计了展示学生的记录数据,这样一目了然,更快捷,展
示多媒体是操作中最简单的,但是简单的还是卡壳了,
在设计备课思路时,这一展示是可用可不用的,所以使
用多媒体,可用可不用时,最好不用,让学生自己说更
好,追求简约的课堂。教研以后再次反思:在设计练习 题到合作探究解疑时,应该这样设计,平面镜应该水平 放置,不要竖直放置,先画一点在平面镜所成的像,在 画一条线段平面镜所成的像,再画一棵树在平面镜所成 的像,这样由点到线,再到体,学生就能顺利完成合作 探究解疑,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愉悦。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1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本节课由玉州区三中王斌老师执教,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以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形式进行,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学以致用,以具体生活事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展示研究课得到听课老师的赞赏,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特色: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王老师由生活中的照镜子,提出问题“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引入课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然后同学们就生活中的观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想,之后提出“怎样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们通过老师引而不乱这一步导入过程,使同学们对科学规律的探究学习更有兴趣,自主参与学习。
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通过创设情景导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展示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
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老师对同学们的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评析,让学生认识更完善。
三、通过实验探究解决学习难点王老师在让学生完成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后,让学生们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镜子倾斜时的成像情况”,巧妙解决了同学们的这一学习难点,体现了尊重学生螺旋式认知成长过程。
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方法上实现了有效地突破,进一步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四、课堂气氛活跃这节课,师生乐教乐学。
王老师大方自然,语言清晰流畅,用生动的事例引入课题,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参与实验探究过程,积极充分表达表现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五、不足之处同学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没有注意声音控制。
老师操作课件速度过快。
没有安排适当的课堂练习。
总之,本课王老师做到了教学设计得当,讲课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课堂教学有序,学生认知,思维,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平面镜评课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要求二:第二:利用学生的经验,间接比较物、像的大小 。要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重 合比较,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像随物动,所以 无法直接比较,那么怎么进行比较呢?采取间接 比较的方法,即通过与像所对应的物同样大小的 另一物体来间接比较物、像之间的大小。
教学要求三:
第三:处理好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难点。要比较 物、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用平 面镜做实验,无法同时看到像和物,因此需要一 种既可以看到像又能看到物的平面镜,从而突破 了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难点。
教学要求一:
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制造认知冲突。 例如学生日常照镜子是一种静态的过程,在教学 过程中设置让学生从远处走向镜子,观察镜子中 的自己,发现“远小近大”的特点,进而展示从远 处行驶而来的汽车,学生观察到汽车“远小近大 ”,从而提出问题“汽车真的变大了?”、“镜子中 自己的像真的变大了?”等问题。
平面镜
南通大学 王全
邮箱:wangquan_301@
课标
2011版
2.3.4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要紧 紧抓住物、像之间的大小关系入 手,只有实验探究得到物、像之 间大小相等的关系后,就能自然 而然地探究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 系,得到距离相等后才能探究像 的性质的问题。
平面镜成像的观评课
平面镜成像的观评课平面镜成像的观评课本次研修观看了几位优秀教师执教的展示课,受益很深。
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郭老师执教的《平面镜成像》一课,教学中环节齐全、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新颖、体现主题地位。
通过多次观摩本节课,结合对自己平时教学的反思,我深刻感受到:这是一节能够真正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优质课。
一、落实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 郭老师确立的教学目标落实了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设计合理,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内容安排合理,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
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思路设计新颖教学过程中,郭老师采用了温故知新→激趣质疑→实验探究→互动研讨→分析解疑→反馈练习→应用提高的教学程序。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很多感性认识,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一些,在同学交流过程中,她不失时机的提出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各自的观点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三、发挥主体地位在整节课教学活动中, 郭老师始终扮演着适时引导的角色,放手给学生,对学生做到了真正的信任。
在各个活动中全体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观课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内学生间的尊重和信任,而要做到这一切正是因为郭老师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中也乐于展示自我,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郭老师的这一节课确实是一堂非常精彩的展示课,对我的启发和影响应该不止上面提到的几点,以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反思,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精选3篇)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精选3篇)《平面镜成像》评课稿篇1观摩了陈老师执教的《平面镜成像》这节课。
纵观整堂课,学习目标制定准确,紧扣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八年级光学的核心知识,陈老师利用一系列的设问和内容,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完善的实验方案,使得学生自主地去接受和学习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之后的光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步步为营,层层紧扣,一点一滴的把知识全部引出来。
陈老师教态大方,始终带着微笑,感觉和蔼可亲,虽然是借班上课,但是很快就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整个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整节课中,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1,完美的首尾呼应。
在自己2个多月的工作中,越发感觉一个好的情景创设和一个完美的结尾对整堂课的效果而言,意义实在是非常巨大,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引入法,有时候自己思考了很多时候也没有好点子,陈老师则充分利用了教室中的现有条件,通过看国旗镜框的反射图像,在背对学生的情况下准确地描述了物理课代表的一些基本特征,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今天所将要学习的内容。
最后在结尾处,播放了一段神奇宇航员出舱的视频,陈老师让学生注意看宇航员手套上方的一块小镜子,通过师生问答让学生知道这块镜子是用来给宇航员观察身后情况的,因为宇航员穿的衣服厚重,无法很容易的转身看身后。
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体现了《两纲》教育的精神,又达到了首尾呼应的良好效果。
通过这节课给我启发是以后在引入某一课题时候,可以更多的考虑我们周遭的资源,那些学生经常看到却又往往忽视的东西,往往可以达到意料之外,却又清理之中的不错效果。
2,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整节课是一堂实验探究课,重点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测量结果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因此,为了使学生都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那整个实验系统所产生的误差就不能很大,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符合正确结果的结论,如果实验做出来误差很大,学生则可能对正确的结论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平面镜成像》教学记录与反思
《平面镜成像》教学记录与反思《平面镜成像》教学记录与反思一、用“趣味引入”的方式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上出趣味性一直是我追求的理想课堂模式,我上的每一节课(尤其是新授课)都力求在趣味性上下功夫。
我觉得趣味性课堂的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能在上课铃响过之后瞬间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我要讲课的内筒上来。
《平面镜成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个实验探究出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照镜子这件事看到的现象用物理规律解释一番。
为了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先用课件播放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照片,第二张是猪八戒照镜子的照片。
学生一下子就被猪八戒的形象所吸引住了,当学生看到第二张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大笑起来。
我知道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过来了。
然后我接着问:谁能从第二张图片中说出一个歇后语?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然后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我又接着问:“谁能说出猪八戒照镜子,为什么里外不是人呢,谁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突然,课堂一片静默。
终于,有一个同学说:“因为他是猪八戒在照镜子”又一次哄堂大笑。
时机到了,学生的思维已经被启迪起来了我接着说:“我觉得现在不应该有笑声,而是应该有掌声,这个同学说的很对,猪八戒照镜子,镜子中出现的就是猪八戒的像,所以里外都是猪八戒,而不是人,如果猪八戒照镜子,镜子中出现的是人,那说明这个镜子不是平面镜而是照妖镜”掌声响起来!“趣味引入”到此结束。
接下来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参与课堂。
我一直认为,好的课堂至少要有两个维度的特性,第一是有趣性,第二是启发性。
接着我又让学生看了几张照镜子的图片,然后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在照镜子时对自己的观察,预习课本内容,找到课本上所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启迪思维”从质疑课本上的结论开始一般情况下,我在讲每一节新课的前一天都会留一个作业:在家预习下节课内容。
人教版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与反思《人教版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3、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含义。
4、能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2、让学生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在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体会替代的研究方法。
3、在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沟通、提取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与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像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学生:平面镜、玻璃板、直尺、直角三角板、蜡烛、火柴、大头针、方格纸、白纸、凸面镜、凹面镜。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欣赏刘全利、刘全和表演的《照镜子》片断。
教师指着一位同学,问大家:“我们俩能不能表演这个小品?”生回答:“不能,你们俩长得不一样。
”教师指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镜子表面都是平的,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在镜子里的物体叫做像。
要表演好这个小品,除了两人要长得一样外,还需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其它特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
板书课题:平面镜成像。
投影: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会“等效替代法”研究问题,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含义。
3、能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1、在活动中感悟虚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平面镜来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并将你在镜中看到的像想办法呈现出来。
平面镜成像观课报告
《平面镜成像观课报告》观课报告朱老师执教的《平面镜成像》一课,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新颖,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一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好课。
这节课,朱老师从生活实际着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探究落实很到位,也很精彩。
她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完全放手把实验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探索规律的开阔的地带,体现学生主体和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新观念。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
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学风格朝气蓬勃。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实现了由教师教学方式改变,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学效果很明显。
学生在整堂课上应该说是真正的做了一回主角,教师则成了一个引导者,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设计出实验,然后观察和测量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全融入了课堂,达到了预期目标。
授课老师的素养显然是相当优秀的,讲课用语精练,条理清晰,教态亲切。
任意一堂好课,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总是能看出不足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朱老师这节课,我觉得还有优化的地方:1、实验探究的数据收集效率较低,不够可靠,个别概念表述的完整性有待完善;2、探究实验的设计还可以改进,教学的过程还不够完美;3、新课教学重点在探究,通过小组活动突破重点与难点,所以内容不宜过多,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
平面镜成像评课稿
陈建英
一、问题价值度
问题表述准确,答案明确。
设问由浅入深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合作探究环节问题上能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学生能探究的尊重学生的成果。
探究不上的如细菌的特殊结构能回答荚膜和鞭毛,但是芽孢回答不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上的74页关键词“有的”就能回答上来。
二、学生参与度
因为本课内容细菌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因而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愿望。
第一的自主学习同学们看书写完后,分小组对题,要求一人一题都要参与。
这样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既达到了全员参与也达到了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学生合作学习开展的比较成功。
三、教师指导度
在学生展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回应、讲解,给予学生鼓励、启发,使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达到了认知的升华。
老师的讲解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促其提升的作用。
比如探究不上的如细菌的特殊结构能回答荚膜和鞭毛,但是芽孢回答不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上的74页关键词“有的”就能回答上来。
四、目标达成度
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即体现了教育教学的需要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
通过练习的优化设计使练习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为教学目标服务,为教学目标的落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使教学目标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八年级物理上平面镜评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平面镜成像》评课稿《平面镜成像》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的教学内容。
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
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
我将此课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2)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是: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解决平面镜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是:1、虚像的概念2、平面镜成像原理二、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用具准备教师演示器材:火柴,蜡烛,玻璃板,光屏,刻度尺,笔多媒体课件。
平面镜成像评课
《平面镜成像》评课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应用,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
通过听这节课,总体感受是总结为一下几点:1.教学理念方面:这节课体现了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教学素材贴近生活,教学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多样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生动的情景为依托,做到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和谐统一,并且做到了渗透德育,润物无声。
2、教学环节方面:在实验探究环节,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以生活经验为依据,进行有依据的猜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讨论和思考问题。
实验过程中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 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方面:对于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和作图,帮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初步了解虚像的概念,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描述平面镜成虚像时,能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用最简短的语言描述出来,让学生更易理解,效果很好。
4、师生活动方面:本节课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和捉进行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护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由于师生的良好互动和共同参与,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订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5.教学基本功方面:教师板书重点突出,设计精心合理,美观大方;教学态度自然亲切,很有亲和力,课堂气氛和谐积极;教师在实验操作和多媒体运用方面都很熟练,很好的驾驭了本堂课的内容,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节课需要商榷的方面:1.在实验探究的分析与论证,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在对实验结论的总结和数据分析方面,还要加强。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两篇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两篇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篇1)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是一堂富有探索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以下是对本节课的评课稿,主要从实验设计合理性、学生参与程度、知识与技能传授、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互动与氛围、实验效果评估以及创新点与亮点等方面展开。
一、实验设计合理性本节课的实验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兴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过程,深入理解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实验器材简单易懂,操作步骤清晰明了,确保了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
二、学生参与程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极高。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践欲望。
三、知识与技能传授本节课不仅注重实验操作,还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讲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且有效。
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课堂互动与氛围本节课的课堂互动良好,氛围融洽。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积极交流讨论。
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学生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实验效果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从实验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并准确解释实验现象。
平面镜评课稿(总2页)
平面镜评课稿
平面镜评课稿范文
《平面镜》一课基本能按新课标理念设计,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经历探究的各个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猜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能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合作解决困难,并鼓励学生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培养以实验为本的思想;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传播,并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及时地抓住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在进行交流时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发现不足,从而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在突破平面镜成像原理这一难点时,通过简易的自制教具,将虚像的原理形象、直观、巧妙地讲解透彻。
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及建议:
1、整个探究环节中,有许多环节是由教师细致指引学生完成,教师放手不够。
应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
遇到困难,克服困难,从而体会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对学生能力培养更有效。
2、有些环节处理过于模式化、框架化。
总想让学生按自己事先设计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中随机性不好。
3、教师授课中语言的生动性、启发性若再加强一些,授课会更完美。
4、应再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对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过程评价应适时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的观评课
本次研修观看了几位优秀教师执教的展示课,受益很深。
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郭老师执教的《平面镜成像》一课,教学中环节齐全、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新颖、体现主题地位。
通过多次观摩本节课,结合对自己平时教学的反思,我深刻感受到:这是一节能够真正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优质课。
一、落实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 郭老师确立的教学目标落实了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设计合理,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内容安排合理,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
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思路设计新颖
教学过程中,郭老师采用了温故知新→激趣质疑→实验探究→互动研讨→分析解疑→反馈练习→应用提高的教学程序。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很多感性认识,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一些,在同学交流过程中,她不失时机的提出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各自的观点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三、发挥主体地位
在整节课教学活动中, 郭老师始终扮演着适时引导的角色,放手给学生,对学生做到了真正的信任。
在各个活动中全体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观课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内学生间的尊重和信任,而要做到这一切正是因为郭老师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中也乐于展示自我,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郭老师的这一节课确实是一堂非常精彩的展示课,对我的启发和影响应该不止上面提到的几点,以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反思,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