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失眠

合集下载

《内经》理论与失眠的分类证治

《内经》理论与失眠的分类证治
气 不得人于阴 , 留于阳 。留于阳则 阳气满 , 常 阳气满 则 阳
32 火热扰心 .
《 素问 ・ 热论》 伤寒 一 日, 阳受 之 , 日“ 巨
跷盛 , 不得人于 阴则 阴气 虚 , 目不 瞑矣 ” 《 故 , 灵枢 ・ 热 寒
病》 阴跷 阳跷 , 日“ 阴阳 相交 , 阳人 阴 , 出 阳 , 于 目锐 阴 交 眦, 阳气盛则膜 目, 阴气盛则 瞑 目” 明确指 出失眠 的原 因 , 是卫气留于阳 , 导致 阳气盛 , 阴气 虚 , 阳不交 而失 眠, 阴 治 宜以滋阴和阳为大纲 , 中寓补 , 泻 水火既济 , 肾相 交。 心
针 对 五 脏 不 同病 因 , 而 治 之 。 分 4 营气 衰 少 而 卫 气 内 伐
《 灵枢 ・ 营卫生会》 :壮 者之气血盛 , 肌肉滑 , 日 “ 其 气
道通 , 卫之 行 , 荣 不失 其 常 , 故昼 精而 夜暝 。老 者之气 血
衰, 其肌 肉枯 , 气道涩 , 五脏 之气相搏 , 营气 衰少而 卫气 其 内伐 , 故昼不精 , 夜不瞑 。 卫 气昼行 于阳 , 行 于阴 , ” 夜 老年
气血不足 , 肉枯 槁 , 肌 卫气运行之道艰涩不通 , 五脏 功能失 调, 营气 衰少 , 卫气 内扰 , 营卫 运行 失常 , 白昼 不能 出行 于 阳, 晚不得人行 于阴 , 夜 故昼不精而夜不瞑 , 乃气血 不足引
《 灵枢 ・ 邪客》 今厥 气客于 五脏六腑 , 日“ 则卫气独 卫
其外 , 行于阳 , 不得入 于阴 , 行于 阳则 阳气盛 , 阳气 盛则 阳
【 中图分类号】 R2 ;71 2 【 21R4. 5 文献标识码】 A 【 0 文章编号】 1 2 21( 1) — 2 — 2 1 - 692 20 1 9 0 3 0 0 8 2

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

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

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汇报人:2023-12-22•睡眠理论概述•睡眠与五脏•失眠的原因与治疗目录•睡眠环境与养生•黄帝内经中的其他睡眠理论•现代医学对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的应用01睡眠理论概述在《黄帝内经》中,睡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

定义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性定义与重要性人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它调节着我们的睡眠和醒来。

在晚上,人体的阳气内收,阴气外盛,人就容易感到困倦;而在白天,人体的阳气外发,阴气内敛,人就容易感到清醒。

睡眠机制在《黄帝内经》中,认为人体卫气的循行与睡眠和醒来密切相关。

白天卫气在阳分,人就清醒;晚上卫气在阴分,人就睡眠。

而当卫气由阳入阴或由阴出阳时,人就会在阴阳的交错中醒来。

醒来机制睡眠与醒来的机制卫气运行规律在《黄帝内经》中,认为卫气在人体内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其运行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晚上卫气在阴分,则人入睡;白天卫气在阳分,则人清醒。

卫气对睡眠的影响卫气的运行不畅或紊乱,会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如果卫气在体内运行不畅,会导致阳不入阴,从而使人失眠或多梦。

而如果卫气在体内运行紊乱,则会导致阴阳失调,从而使人出现夜卧不安、多寐等睡眠问题。

睡眠与卫气02睡眠与五脏心脏通过血脉输送气血,维持睡眠和觉醒的交替。

心主血脉心藏神失眠与心血不足心脏还藏有精神意识,对睡眠有重要影响。

心血不足可能导致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

030201肝脏具有疏泄功能,调节情志和睡眠。

肝主疏泄肝脏还藏有魂,影响睡眠的稳定性和质量。

肝藏魂肝火旺盛可能导致失眠,表现为烦躁不安、难以入睡等。

失眠与肝火旺盛脾主运化脾脏具有运化功能,将食物转化为气血,为睡眠提供物质基础。

脾藏意脾脏还藏有意念,对睡眠有调节作用。

失眠与脾胃不和脾胃不和可能导致失眠,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等。

肺脏具有调节气机的作用,对睡眠有重要影响。

《内经》论失眠之我见

《内经》论失眠之我见
经> 文的理解 和应用 。 原
1 睡 眠 之 生 理
< 枢 ・ 客 > 于 本 型 失 眠 的 治 疗 , 出 了两 种 治 疗 方 灵 邪 对 提
法 : 针 刺 : 文 中提 出 的 治 疗 原 则 是 “ 其 不 足 , 其 有 余 , ① 经 补 泻 调其虚 实. 通其道 而 去其 邪。此 失 眠与 阴阳跷 脉 有关 , 以 ” 即
劳 苦 、 逸 和 情 志 有 无 忧 思太 过 , 有 无 纵 欲 , 后 视 发 病 情 安 乐 然
况对症 治疗。
本 文 仅 将 < 经 > 有 关 失 眠 一 证 的 论 述 , 其 存 者 予 以 内 中 摘 类析 , 结合临床 , 充 以证治 方药, 期 能加 深读 者对 ( 并 补 以 内
夜行 于 阴 , 阳 气 尽 则 卧 , 故 阴气 尽 则 寤 。 夜 则 神 安 于 舍 则 寐 。 ”
入 寐 除 与 心 和 阴 血 相 关 外 , 卫 气 运 行 有 直 接 联 系 。 卫 气 运 与 行 于 脉 外 , 其 规 律 , 昼 行 于 三 阳 经 、 行 于 三 阴 经 , 为 有 如 夜 各 二 十 五 周 。 卫 气 行 于 阳 则 阳经 气 盛 主 动 。 神 动 出于 舍 则 寤 ;
《内 经 》论 失 眠 之 我 见

关键 词 : 内经 ; 眠 ; 术探 讨 失 学 中图分类号 :2 1 R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津 中医 学 院, 天 天津 30 9 ) 0 13
文 章 编 号 :0 0—1 1 (0 2 0 —0 5 10 7 9 2 0 )8 4 5—0 2
阳 挠 脉 盛 而 阴 跷 脉 虚 . 应 泻 阳 跷 脉 , 阴 跷 脉 , 跷 脉 所 出 故 补 阳

关于失眠的中医古文典籍

关于失眠的中医古文典籍

关于失眠的中医古文典籍
失眠在中医古文典籍中被称为“不寐”或“失眠症”,在古代
医学著作中有着丰富的论述。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一,其中
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对失眠有详细的记载。

《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心使志意,主神明,居血海,其病则
不寐,多言则悗,梦食则遗,遗则忧。

”这说明失眠与心神失常有关,而且还提到了失眠可能会导致梦境紊乱和精神忧虑的情况。

另外,《素问·调经论》也提到了失眠的治疗方法,强调调节
情志、饮食起居和针灸疗法对于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灵枢·本脏》中也提到了失眠与脏腑的关系,如心神不安可导致失眠,肝气郁结也会引发失眠等。

除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也是古代中医典籍之一,
其中对失眠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也有所记载。

比如《伤寒杂病
论·伤寒论》中提到,“夜不安卧,寐卧不宁”,描述了失眠的症状。

《伤寒杂病论·金匮真言论》中还提到了一些针灸和药物治疗
失眠的方剂,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

总的来说,古代中医典籍对失眠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入的,不仅
从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调节情志、饮食起居、针灸疗法和药物治疗等,这些对于今天的失眠研究和临床治疗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帝内经》论睡眠障碍

《黄帝内经》论睡眠障碍
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 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 瞑矣。” 病案
.
病案 王某某,男,68岁,2005年3月29日接诊
失眠三月余,服舒乐安定、氯硝安定及 养血安神糖浆、枣仁安神丸等药物,效 不显,神情烦躁,语多不休,声如洪钟, 易怒,耳门刺痛阵阵,咽红喉痛,口干、 口腻,纳食无味,寐则头汗如浴,苔厚 白腻,质暗,脉大弦。
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 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 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 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 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 《素问·平人气象论》 “溺黄赤安 卧者,黄疸,”
.
病案:蒋某某,男,60岁,2004.3.16初 诊。
神疲乏力,多卧,每日睡12~14小时, 仍不解乏。形体肥胖,腹大,体重98公 斤,身高170公分,患有高血脂、脂肪 肝、高血粘度症,便溏,慢性结肠炎。
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 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 不得安而喜梦。”
.
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 岐伯曰: 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
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 阴阳俱盛则梦相杀。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
.
肝气盛则梦怒, 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 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 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 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
2、邪留上焦,卫气久留于阴 《灵枢·大惑论》曰:“邪气留 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己食 若饮汤,卫气留于阴而不行, 故猝然多卧焉。”
中风先兆 病案
.
奚某 女,76岁2000年11月8日初诊。 平素昼不精,夜不瞑,近三、四天
突然多卧,不思起床,起则行步飘忽不 定,易摔跤,神疲头晕,目眩耳鸣,倦 怠面黄,记忆力大减,两足至膝皮肤刺 痛,扪之麻木如隔衣,形体瘦削,脉小 弦滑,舌暗红,苔厚腻, 血压160/90mmH克,血甘油三酯、胆固 醇均偏高, 脑CT示:左侧颞部腔隙性梗塞灶。

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

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

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睡眠理论概述•失眠的原因与危害•睡眠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睡眠与疾病的关系及调养•黄帝内经中的睡眠理论•现代医学对睡眠的研究与应用睡眠理论概述01CATALOGUE睡眠是人体生理现象之一,是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的过程。

睡眠的定义促进生长发育、维护机体功能、调节免疫、修复损伤、储存能量等。

睡眠的作用睡眠的定义与作用人体生物钟与自然昼夜节律相适应,调控睡眠与觉醒的周期性交替。

昼夜节律阳入与阴出神与形的关系白天阳气生发,夜晚阳气收敛,夜晚阴气生发,白天阴气收敛。

形神合一,神主宰人的睡眠与觉醒状态,形体为神的物质基础。

03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机制0201睡眠与五脏的关系肾与睡眠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髓海得养,有助于入眠。

肺与睡眠肺主气,司呼吸,为华盖之官,肺气宣降影响人体气机升降,从而影响睡眠。

脾与睡眠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影响睡眠质量。

心与睡眠心主血脉,藏神,为君主之官,心安则神安,神安则寐安。

肝与睡眠肝主疏泄,藏血,为将军之官,肝气条达则气机舒畅,有助于入眠。

失眠的原因与危害02CATALOGUE失眠定义失眠是指人体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入睡或者保持睡眠的状态。

失眠分类根据失眠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分为短期失眠、长期失眠和慢性失眠三种类型。

失眠的定义与分类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环境因素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理因素年龄、性别、疾病等生理因素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生理因素如晚上吃夜宵、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失眠。

不良生活习惯失眠的原因分析失眠对身体的危害失眠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精神状态免疫力情绪状态心血管系统失眠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人更容易患上疾病。

失眠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如烦躁、焦虑、抑郁等。

长期失眠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失眠《中医内科学》

失眠《中医内科学》

失眠《中医内科学》失眠《中医内科学》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因而颇受欢迎。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证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如《素问·病能论》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素问·逆调论》还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阳明逆不得从其道”“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难经》最早提出“不寐”这一病名,《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不寐的病机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用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古今医统大全·不得卧》较详细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并对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较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方法,“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广由营气之不足耳”,还认为“饮浓茶则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

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摘要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从病因病机入手,探讨失眠的发病及治疗,以期更好地将经典的精髓运用到临床。

关键词黄帝内经失眠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失眠在《黄帝内经》中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在临床虽不属于危急重病,但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质量很差,醒后会出现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全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的顽固性的失眠,还会使人们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易患药源性疾病。

临床上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通过中医“审因查机”,针对病因病机治疗,则会避免上述隐患,并可使失眠的病症得到根本的治疗。

失眠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多次出现,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失眠的理法方药的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该书主要从阴阳气血方面究其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辨证用药。

在临床中对失眠的治疗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黄帝内经》是如何论述的呢?下面分别述之。

1、正常睡眠的基础卫气的正常运转,阴阳交泰是保证正常睡眠的基础。

在《灵枢·口问》中详细阐述了睡眠的基础:“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从《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

行于阳不得人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睡眠与人体卫气的运行关系极为密切,卫气的性质是“傈疾而滑利”,白天运行于人的体表(昼日行于阳),夜晚运行于人的体内(夜行于阴),如果人体的五脏六腑运行异常,阻碍了卫气通行体内的道路,夜晚卫气仍运行于体外,造成人体“阳盛阴亏”的状态,此时机体就会出现不能闭目睡眠的状态。

源《内经》析失眠

源《内经》析失眠

则“ 常从足 少 阴之 分 间 , 于 五 藏 六 腑 ” 《 枢 ・邪 行 (灵
获得 正常 睡眠为特 征 的一类疾 病 。
1 睡眠的 生理基 础 1 1 阴 阳与 睡 眠 自然 界 的 阴 阳变 化 产 生 昼 夜 晨 . 昏的节律 变化 ,夜半 为 阴 陇 , 半 后而 为 阳衰 , 旦 “ 夜 平 阴尽 而 阳受 气矣 。 日中而 阳陇 , 日西而 阳 衰 , 日人 阳 尽而 阴受气 矣” 《 枢 ・营 卫 生会 》 。 由于 人 与 自 (灵 ) 然界 是统 一 的 整 体 , 体 的 阴 阳 消 长 与 之 相 应 , 人 因
关键词 : 内经 ; 眠 ; 因病机 ; 则 失 病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 2 6 2 文 献标 识 码 : R 5.3 A
文章 编 号 :0 55 0 (0 8 0 —7 20 10 —59 2 0 )60 1—2
Is mn aAn lssfo Itr a a s a gYi , h n a we Z ein hieeM e ia n v ri Ha g h u 3 0 5 ) n o i ay i rm ne n l si W n n Z e gXio i h ja gC n s d c lU iest Cl c y, n z o ( 1 0 3
客 》 ,熏 于肓 膜 , 于胸 腹 ” 《 问 ・痹 论 》 , 在 )“ 散 (素 )功
抗御 邪气 、 养 机 体 。卫 气 “ 日行 于 阳二 十 五 周 , 护 昼 夜行 于 阴二 十 五周 , 于 五 脏 ” 《 枢 ・ 气 行 》 , 周 (灵 卫 ) 此有 规律 的运行 与 自然 界 的昼 夜 变化 相一 致 ,卫 气 “ 行 于 阴二 十 五 度 , 于 阳 二 十 五度 , 为 昼 夜 ……” 行 分 ( 灵 枢 ・ 卫 生 会 》 。虽 然 营 卫 运 行 途 径 不 同 , 《 营 ) 但 其 “ 阳相 贯 , 环无 端 ” 二 者 有 规律 的循 行 与人 的 阴 如 ,

《内经》营卫理论与失眠

《内经》营卫理论与失眠
日行 于 阳 , 半 行 于 阴 , 夜 阴者 主 夜 , 者 主 卧。 又 说 : 夜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任 ,下注肺 中 , 出 太 阴” 《 枢 ・ 气篇 》 。一 昼 一 “ 复 (灵 营 )
夜 五十周 次 , 营周 不休 , 能 “ 其 津液 , 之 于 脉 , 并 泌 注 化 以为血 , 以荣 四末 , 内注 五脏 六 腑 ” 《 枢 ・ 客篇 》 。 (灵 邪 ) 而“ 浊者 ” 即水谷 精微 中傈 悍 的部分 为卫气 , 内经 》 , 《 中 又称 为“ 气” “ 人 、 阳气” 由于 其为 “ , 水谷之 悍气 也 , 气 其 疾滑利 , 能人于 脉也 ” 《 问 ・ 论篇 》 。 故在 外 能 不 (素 痹 )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7年 4月 第 2 2卷 第 4期
C G T M A r 07 V l 24 J M C p l 0 .o 2 . i2
。1。
【 术探讨 】 学
《 内经》 营卫理论与失 眠
秦 建平 山西省晋城 市人 民 医院(4 0 0 0 80 ) 摘要:内经》 《 认为睡眠, 寐”“ 与“ 是人体顺应 自然界昼夜变化的一种生理性调节行为, 即“ ,寐” 寤” 而这种调节行为主要是卫气 有规律的出阳入阴、 营卫协调运行的结果。失眠,内经》 《 称为不寐, 其病机应从睡眠的基本机制上来探求。因而对于失眠, 笔者遵 《 内经》 之义, 拟从营卫学说的角度来论述失眠的根本病机。 关键词: 经, 内 营卫; 失眠 1 《 内经》 营卫理 论 《 枢・ 灵 营卫生 会 篇 》 : 人 受 气于 谷 , 日 “ 谷入 于 胃 , 以传于肺 , 脏 六 腑 , 以 受 气 , 清 者 为 营 , 者 为 五 皆 其 浊 卫, 营在脉 中 , 卫在 脉外 , 营周不休 , 十而复 大会 。 营 五 ” 气、 卫气都 属于人 体 的营养 物质 , 来源 于脾 胃运化 所产 生 的水谷 精微 。其 “ 者” 即水 谷精微 中最 清纯 、 精 清 , 最 华 的部 分 为 营气 , 由于 其 性 质 清 柔 , 能行 于 血 脉 之 故 中 , 气从 太 阴出 , 其“ 注予 阳 明” 依 次循 十 二 经 脉 、 、 , 督 然 ?少壮 之人 不昼 瞑者 , 气使 然 ?岐伯答 日 : 者之 何 壮 气血 盛 , 肌 肉滑 , 其 气道 通 , 营卫 之 行 , 失其 常 , 不 故昼 精 而夜 瞑 。老 者之气 血衰其 肌 肉枯 , 气道 涩 , 脏之气 五 相 搏 , 营气 衰少 而卫 气 内伐 , 昼 不精 , 不 眠 。 明 其 故 夜 ” 确 指 山营卫运 行 与睡眠活 动有 密切关 系 。《 灵枢 ・ 卫气 行》 也论述 了卫 气 在人 体循 行 的 一 定规 律 , 昼 日行 于 “

【中医 不寐】《内经》论睡眠障碍

【中医 不寐】《内经》论睡眠障碍
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 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 《素问释义》:“卫气昼行于经则寤,夜行于藏则寐,而 卫气之出入依乎胃气,阳明逆而诸阳皆逆,不得入于阴, 故不得卧。”
• 病案
• 3.水气上逆 《素问·逆调论》:“诸水病者,故不得卧, 卧则惊,惊则咳甚也……夫不得卧,卧则喘 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 《灵枢·营卫生会》昼不精,夜不瞑的机理 与卫气相关。
• 《灵枢·大惑论》中亦曰:“夫卫气者,昼日行干阳:夜行于 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 阳跷主寤、阴跷主寐。 • 《灵枢·寒热病》:“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
阳,交于目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 阳跷与足太阳经相连属,卫气从足太阳经昼行于阳,主寤; • 阴跷与足少阴经相连属,卫气从足少阴经夜行于阴,主寐。
• 自诉素质强壮,前阶段为儿女装修新房,烦劳过度,自此失眠。
• 《内经》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 《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 。 • 二火相煎,阳热内盛,阳跷脉满,卫气不得入阴,神不得安于
心,魂不得舍于肝,故烦躁失眠,易怒,耳痛; • “肝为语” ,肝火炽盛则语多不休; • 卫气留于阳久,则腠理开,汗大泄; • 木旺克土,痰湿内盛,湿热中阻,故食之无味,口干口腻,苔
《内经》论睡眠障碍
•一、睡眠的机理 •卫气运行说 •神主睡眠说
• 卫气运行说 《灵枢·卫气行》卫气的运行规律:“阳主 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 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于身,夜行 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 《灵枢·口问》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 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 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 寤矣。”

内经中对失眠的论述

内经中对失眠的论述

内经中对失眠的论述失眠是指睡眠质量不佳或睡眠时间不足的一种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黄帝内经》中,对于失眠的论述涉及到多个章节和篇章,其中包括《素问·调经论》、《素问·脉要精微论》和《灵枢·本神》等,下面将从中归纳总结出内经对于失眠的相关观点和治疗方法。

《素问·调经论》中提到了失眠与调节经脉有关。

根据内经理论,经脉是人体内部的重要通道,调节经脉可以使气血通畅,从而达到调节失眠的目的。

因此,失眠患者可以通过调节经脉的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这些方法包括按摩穴位、推拿、针灸等,可以刺激经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调整失眠症状。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对失眠也有一定的论述。

该篇章中提到了失眠与脉象的关系。

根据内经理论,脉象反映了人体的生理状况,通过触诊脉搏可以了解身体的状况,包括失眠症状。

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了解患者的失眠情况,并根据脉象的特点来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患者脉象虚弱,可以采取补益的方法来治疗失眠;如果患者脉象紧实,可以采取泻下的方法来治疗失眠。

《灵枢·本神》中提到了失眠与神气的关系。

根据内经理论,神气是与人的意识、思维和情绪等相关联的,因此,失眠可能与神气的失调有关。

内经认为,情志不遂、忧思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神气不宁,进而影响睡眠。

因此,在治疗失眠时,需要通过调节情志,使神气平和稳定,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上述章节和篇章中的论述,内经还提到了其他一些与失眠相关的内容。

例如,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了失眠与气血运行有关,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可以改善失眠。

在《素问·痹论》中,提到了失眠可能与体内的湿邪有关,通过排湿可以缓解失眠症状。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了失眠可能与阴阳失衡有关,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可以治疗失眠。

内经对于失眠的论述主要涉及到调节经脉、脉象触诊、调节情志和调节气血运行等方面。

《内经》之气论与失眠

《内经》之气论与失眠
生杀 之本 始 . 明之府 也。 病必求 于本 ” 阳二气 方 法 , 照 功能 、 为相 应 或 相似 的原 则 , 神 治 阴 按 行 以金 、 、 木
作 为相 对而 又相互 依赖 、相互转 化 的两种 不 同性 质 水 、 、 火 土来 代 表 五脏 的 五种 不 同性 质 和功 能 的气 , 的气影 响着人 体 的睡眠 状况 人 与 自然 界是 统一 的 在 某 种程度 上亦 诠释 了彼此 之间 的关 系 人 体 生命 整体 .天人合 一 ”即是说 天地 万物 之气 与人 体之 气 活动得 以延 续 . “ 依赖 五脏之 间气 的功能 协调 . 因此 五 是 相通 的 .自然界 的 阴阳变化 致使 一天有 昼 夜晨 昏 脏气 化运动 能否 正常有 序则 成为关 键所 在 由于 神
《 内经》认 为 ,睡眠 的生 理病 理主要 与 阴 阳 、 营 生 , 属 《 亦 内经 》 论 范畴 。《 气 灵枢 ・ 营卫 生会 》 中言 : 卫 、 、 髓 及魂 魄 有关 。其 中 阴 阳学说 、 神 脑 营卫 学 说 “ 人受 气于 谷… …其清 者为 营 . 者为卫 , 在脉 中 . 浊 营 及 五脏 论 均 为气学 理论 体 系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笔 者 卫 在脉 外 , 营周不 休 , 十而 复大会 . 五 阴阳相 贯 , 环 如

些均 与 睡 眠 的生 理 、 理 紧 密相 连 , 气 的偏 盛 偏 衰 均 可 导致 失 眠 。从 气论 治 失 眠 的方 法 , 临 床得 到 了广 泛应 用 病 诸 在
关 键 词 内 经 气 论 失 眠
中 图分 类 号
R2 1 2
文献 标 识 0 1 — 0 6 3 6 2 9 X( 0 712 0 1 —0
维普资讯

从《内经》谈不寐病机与治疗

从《内经》谈不寐病机与治疗

词 ,但对于不寐 的病机和 理法 方药则多有论述。 《 灵枢 ・ 卫生会第十八 》 黄帝 日:老人之不夜 瞑者 , 营 :“
《 灵枢 ・ 大惑论第八 十》 黄 帝日:病而不得卧者 ,何气 :“
使然 ?岐伯 日: 卫气不得入于 阴, 留于 阳。留于 阳则 阳气满 , 常
何气使然 ?少壮之 人,不昼瞑者 ,何气使然 ?岐伯答 日:壮者 之气血盛 ,其肌 肉滑 ,气道通,营卫之行 不失其常 ,故昼精 而 夜瞑 。老者之气血衰 ,其肌 肉枯 ,气 道涩 ,五脏之气相博 ,其

N .8 o1
不瞑不 卧出者 ,何气使然?伯高日:…… ,补其不足,泻其有 余 ,调其虚实 ,以通其道 ,而去其邪 。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
汤 ,逍遥散 ,地黄饮 子,三 甲复脉汤,真武汤 ,炙甘草汤 ,五
苓散 ,猪肤汤等均可因为病机 的不 同而用于 失眠 的治疗 。 3 案例 分析
以下举几则不 同病机所致失眠的治疗 医案。 医案 1J 患者 甲, 5 【: J 女 5岁 。 0 5年 6月初 诊, 20 寐少 已 4 ~ 5年,或每 日 2 h ~3 ,或整夜不眠 ,头晕欲仆 ,虚汗多 ,脉沉 小滑 无力,舌可 ,证属心脾两虚 ,法当益气血,养心脾 ,方宗
归脾汤加减 :炙黄芪 1g 2 ,党参 1g 2 ,云茯苓 1g 5 ,炙甘草 8 , g
桂枝 9 ,当归 1g g 2 ,木香 4 ,远志 9 ,炒枣仁 4 g g g 0 ,半夏 1g 5。 20 0 5年 7月,上方共服 2 剂 ,不服 安眠药亦可睡 6 h 8 ~7 ,
但 尚不 稳 定 , 时好 时 差 , 虚 汗 已少 ,头 已不 晕 ,上 方 继 服 1 4 剂。
[ y rs Ismna P to eei Tet n; e ig Kewo d ] n o i; a gn s ; ra h s me tN in j

从《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探讨失眠的治疗

从《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探讨失眠的治疗
厥 阴 为 阉 , 阴 为 枢 。l《 枢 ・ 结 篇 》 少 ”】 灵 _ ] 根 谓之 : 阖 枢 。 三 阳 开 关
3 应 用 开 阖枢 理 论 对 临 床 常 用 失 眠 方 的 分 类 与 归 纳 3 1 调 理 少 阴枢 机 方 . 《 枢 ・ 客 》 指 出卫 气 :昼 日 灵 邪 篇 “
陕西 中 医 2 1 年 第 3 卷第 3期 00 1

39 5
是 三 阴 枢 纽 , 且 卫 气 始 入 于 阴 就 是 从 足 少 阴 开 始 的 , 理 少 而 调
阴 枢 机 就 成 为 治 疗 失 眠 阳 不 交 阴 的 另 一 个基 本 方 法 。
医经 研 读 ・
从《 帝 内经 》 阖枢 理论 探 黄 开 讨 失 眠 的治疗
枢 各 自循 环 都 是 正 常 的) 只 是 “ , 大会 ” 了 问 题 , 就 是 营 卫 交 出 也
接问题 。
枢 ・ 结 篇 》 素 问 ・阴 阳 离合 论 篇 》“ 根 。《 :是故 三 阳 之 离合 也 , 太 阳为 开 , 明 为 阖 , 阳为 枢 。 “ 故 三 阴 之 离合 也 , 阴为 开 , 阳 少 ”是 太
田嵘榛 梁静 涛 谢 利 付 雨
其 三 , 阳三 阴 开 阖 枢 不 相 协 调 : 阳 开 阖枢 及 三 阴 开 阖 三 三
枢 自调 正 常 , 两 者 相 互 不 能 协 调 , 疗 在 于 调 和 营卫 。《 枢 而 治 灵

营 卫 生 会 篇 》 营 在 脉 中 , 在 脉 外 , 周 不 休 , 十 而 复 大 “ 卫 营 五
阖 枢 主 要 影 响 阳 气 的 升 发 和 收 敛 , 阴 开 合 枢 则 主 要 影 响 阳 气 三 的 潜 藏 和 释 放 。阴 阳 开 阖 枢 之 间 是 一 个 协 同 合 作 、 互 制 约 的 相 整体, 阳气 有 序 的升 降 出入 , 乎 三 阴 三 阳 的 每 一个 环节 。阳气 关 升 已则 降 , 阳入 阴 ; 已而 生 发 , 即 降 即阳 出阴 , 寐 由此 形 成 。 寤

内经如何治失眠

内经如何治失眠

内经如何治失眠内经如何治失眠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来说,失个眠简直太简单了,一不小心就无眠到天亮。

睡眠本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却睡不着了,有人说,现在失眠比感冒的还要常见。

失眠让人很难受,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黄帝内经》中关于失眠的记载,还有那个有着“失眠第一方”美称的方剂是怎么配伍的吧。

一、病名【原文】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灵枢·邪客》)【译文】邪气侵犯人体,有时使人不能闭目入睡,是什么病机造成的?二、睡眠机理【原文】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灵枢·口问》)【译文】入夜之后,阳气已尽入于阴分,所以能够安静的睡眠;到黎明时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就会清醒了。

【原文】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1]而夜暝。

(《灵枢·营卫生会》)【注释】[1]精:此处指神清气爽,精神饱满的意思。

【译文】壮年人的气血旺盛,肌肉滑利,气道通畅,营卫的运行都很正常,所以白天精神饱满,而晚上睡得很熟。

【按语】1.睡眠与营卫阴阳的关系睡眠与自然界、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密切相关。

入夜之后,阳气已尽入于阴分,所以能够安静的睡眠;到黎明时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就会清醒了。

2.关于“昼精而夜暝”的'理解本段提出了卫气昼行于阳,人即醒寤,夜行于阴,人即睡眠,所谓“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并举老人与少壮之人的精力和睡眠情况为例加以说明,认为少壮之人气血旺盛,营卫和调,昼则行于阳,阳分气盛,阳主动、主兴奋,故白昼精力充沛;夜则行于阴,阴分气盛,阴主静、主抑制,故夜晚睡眠良好。

《灵枢·口问》亦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老人气血虚衰,营卫失调,昼不行于阳,夜不行于阴,故白天精力不足,晚上睡眠不佳。

《灵枢·大惑论》亦指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内经》之气论与失眠

《内经》之气论与失眠

麓学术探讨《内经》之气论与失眠李欣欣秦曦(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指导:付春梅提要《内经》中气论与睡眠(失眠)关系密切。

阴阳学说、营卫学说及五脏论均为气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均与睡眠的生理、病理紧密相连,诸气的偏盛偏衰均可导致失眠。

从气论治失眠的方法,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内经气论失眠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07)12—0016—03《内经》认为,睡眠的生理病理主要与阴阳、营卫、神、脑髓及魂魄有关。

其中阴阳学说、营卫学说及五脏论均为气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仅就《内经》中气论与睡眠(失眠)的关系作一浅论。

1睡眠之气论《内经》认为,万物皆生于气,由气化生自然界万物。

《灵枢·决气》中道:“何谓气?岐伯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由此可见气化作用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

睡眠情况亦然。

气机调和则睡眠良好,气机不调则睡眠会受到影响。

1.1阴阳之气与睡眠气可化生为阴阳二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充分强调了阴阳之气的重要地位:“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二气作为相对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影响着人体的睡眠状况。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天人合一”即是说天地万物之气与人体之气是相通的.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体的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性.“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灵枢·口问》有“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决定了这种阴阳之气的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

从内经探讨失眠多梦的治疗

从内经探讨失眠多梦的治疗
陇:同隆,指盛的意思。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张景岳:“太阴,手太阴也。太阳, 足太阳也,内言营气,外言卫气。营气始于手太阴,
2021/3/10
23
而复会太阴,故太阴主内。卫气始于足太阳, 而复合于太阳,故太阳主外。”
夜半而大会:张景岳:“大会言营卫阴阳 之会也。惟于夜半子时,阴气已极,阳气将 生,营气在阴,卫气亦在阴,故万民皆瞑而 卧,命日合阴。”
2021/3/10
3
2 什么是卫气
“卫”有保卫之意,卫气产生于中焦脾胃,其气剽 疾滑利,行于脉外,有温暖全身、保卫体表,营养皮 肤毫毛,控制毛孔开合等作用。《灵枢、营卫生会》: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灵 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 理,司开合者也”。《灵枢、营卫生会》:“黄帝曰: 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而来。歧伯答曰:营出中焦, 卫出下焦”。这是讲卫气的运行,度
2021/3/10
19
卫气运行示意图
睛 明 → 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

阴 瞳子髎 下 关 → 足阳明胃经
脉 地 仓 → 手阳明大肠经
照 海 经 膀胱经
涌 泉→肾→心→肺
脾← 肝
2021/3/10
20
〔评述〕
本篇论述了卫气的运行。平旦人醒之时,卫气从目出阴入阳,然 后同时沿着三阳经由上向下运行,经过阴经再返回于目,称为一周。 卫气白天在阳经及六腑运行二十五周,故白天人体六腑、消化系统 活动积极,能量充分以供给白天活动之需。入夜,卫气从目转入足 少阴肾,然后到心、肺、肝、脾,再到肾称为一周。夜间卫气在阴 经及五脏运行二下五周后再至于目。夜间卫气入于五脏,体表卫气 很少阳气不足,所以夜间要盖被子入睡。夜间五脏活动积极,贮备 能量,六腑休息,故夜间不吃东西。用卫气运行解释人体昼夜的生 理变化即符合实际,又符合医理、哲理。

活用《内经》理论治疗失眠症体会

活用《内经》理论治疗失眠症体会

于 阴则寐, 故用 药效如桴鼓, 后 9剂而起多年之沉疴 。郑 氏 前 认 为:“ 学一途, 医 不难 于用药, 而难 于识症 :亦不难 于识症,
而难 于识阴 阳。 内经》蕴含之理博大 精深, ”《 能有 效指 导 中 医 临床 , 者 若 能用 心 参 悟 , 能 在 临 床 中 出奇 制 胜 。 医 必
关键 词 : 内经 ; 四逆 汤 ; 失 眠症
D : 1 . 9 9 J s . 0 — 0 。 1 . 8 0 8 0I 3 6 / .i n 1 5 5 4 2 0 . 4 0 S 0 3 00
中 图 分 类 号 :R 5 .3 2 6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3 42 1)80 8一 1 0 55 0 (0 00 —0 3O 之 纲 纪 , 化 之 父 母 , 杀 之 本 始 , 明 之 府 也 , 病 必 求 其 变 生 神 治 本 。 本 案 患 者 证 似 阴虚 火 旺, 火 上 炎, 细 审 舌 脉 症 , ” 虚 但 以阴 阳
阳归 舍 。 拟 方 :熟 附 子 ( 煎 ) 0 g 干 姜 4 , 甘 草 6 , 先 3 , 5g炙 0g 山茱 萸 2 , 梅 3 , 仁 1 。暂 予 3剂 , 煎 服 , 日 l 4 g乌 6g砂 2g 水 每 剂, 水 60m 加 0 L煎 至 1 0m ;熟 附 予 先 煎 至 口尝 无 麻 辣 感 为 5 L 度, 下余药, 时待药凉后服 下 。 后 酉 解 水 样 大 便 3次 , 出 欠 畅 , 后 痛 减 , 浑 身 乏 力 , 时 欲 寐 , 排 便 但 时 少 许 咽干 , 心 烦 热 , 便 灼 热 , 淡 黯 、边 有 齿 痕 , 白润 , 五 小 舌 苔 右 寸尺脉较 前沉细, 部尤甚 。此乃阳药运行 , 尺 阴邪 化 去 , 阴 化 邪 去 后 , 现 少 阴本 热 标 寒 之 真 面 目;阳药 可 敌 邪 阴 , 方 续 服 6 始 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论失眠
本文仅将《内经》中有关失眠一证的论述,摘其存者予以类析,并结合临床,补充以证治方药,以期能加深读者对《内经》原文的理解和应用。

1睡眠之生理
《内经》认为,睡眠与卫气、营阴、阴跷脉、阳跷脉有关。

营卫之气运行于阴阳之经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睡眠的好坏。

1.1卫气与睡眠的关系《灵枢·口问》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夜者主卧。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灵枢·大惑论》云:“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夜则神安于舍则寐。

入寐除与心和阴血相关外,与卫气运行有直接联系。

卫气运行于脉外,有其规律,如昼行于三阳经、夜行于三阴经,各为二十五周。

卫气行于阳则阳经气盛主动。

神动出于舍则寤;卫气夜行于阴则阴经气盛主静,神入于舍则寐。

此为一般人睡眠生理之常态。

阴阳经气的偏盛偏衰,直接影响着是寤还是寐。

1. 2营卫会于阴经与睡眠的关系《灵枢·营卫生会》云:“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

”大会是指阳卫阴营之气相会而言。

盖卫气营气的运行,
本表里异变,常不相值,惟于夜半子时,阴气已极,阳气将生。

这时营气在阴经,卫气亦在阴经,则阴经气盛,而万民皆卧则熟睡。

1. 3阴阳跷脉与睡眠的关系《灵枢·寒热病》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

”阴跷脉和阳跷脉属奇经八脉,阳跷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别,阴跷脉为足少阴肾经之别,当卫气昼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行于诸阳经时,阳跷脉渐盛,故目开
而不能睡;当卫气夜从足少阴肾经开始行于诸阴经时,阴跷脉气盛,阳开阴合,故目合而熟睡。

故曰:“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

”阴阳跷脉气之盛衰与寐寤有直接关系。

2失眠证的分类及证治
2. 1阳盛阴虚之失眠
2 .1 .1病理机制《灵枢·大惑论》云:“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目瞑矣’。

”《灵枢·邪客》亦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以上两段经文中所谓“阴气虚,故不瞑”、“阴虚目不瞑”皆是指由于阴分之中卫气不足而失眠,与通常所说的六味地黄丸证之“阴虚”在概念上完全不同。

卫气运行有常,方能保持正常睡眠,今卫气运行失常、阳盛阴虚,故而目不瞑。

2. 1 .2治疗对于此证的治疗,《灵枢·大惑论》指出,“先其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

”在治疗上,应首先明确其形体有无劳苦、安逸和情志有无忧思太过,乐有无纵欲,然后视发病情况对症治疗。

《灵枢·邪客》对于本型失眠的治疗,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法:①针刺:经文中提出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此失眠与阴阳跷脉有关,即阳挠脉盛而阴跷脉虚,故应泻阳跷脉,补阴跷脉,阳跷脉所出处为申脉穴,阴跷脉所出处为照海穴。

申脉穴用泻法,照海穴用补法。

②内治法:用半夏秫米汤。

半夏味辛苦,性温,辛以通散,苦以降浊,为调气机化痰浊之圣药;秫米味甘,甘以补营,两药配合,有调和中州,益阴和阳之功。

半夏秫米汤是在针刺阴跷脉和阳跷脉的穴位以后用的,因此,在辨证针刺的同时,合用本汤和胃,效果更佳。

2 .2营气衰少之失眠
2 .2 .1病理机制《灵枢·营卫生会》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老年人的失眠多由气
血衰,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结不行所致。

因气血亏虚,营气衰少,甚者营卫不相协调,客伐于内,致卫气昼行于阳者少,表现为精神疲惫;营气失其常度而脏阴少,使神不安于舍,虽入夜,但不能眠,故而可见昼不精,夜不瞑。

2 .2. 2治疗本证多见于老年人,可见夜寐早醒,而无虚烦之证,白天精神疲惫,或病后虚烦不寐,形体消瘦,面色白易疲劳,舌淡,脉细弱。

多属营气衰少,气血不足,当宗“虚者补之”的治则,法以养血安神,方以归脾汤加减。

2 .3阳明气逆之失眠
2. 3. 1病理机制《素问·逆调论篇》云:“阳明者,胃脉也。

胃者六腑之海,其亦下行。

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胃主受纳,其气宜降,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为痰热,壅遏于中,胃失和降,一则反使浊气上扰,心神被扰而不安,二则卫气运行失常,卫气出于胃,脾胃为升降之枢,今阳明逆,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此即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

2. 3. 2治疗本型失眠的治疗,当宗《灵枢·邪客》“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治疗原则,以半夏秫米汤为主方加减。

阳明气逆之失眠,属饮食停滞者,证见失眠及食滞胃肠之证,苔腐脉滑;病机为食滞于中,浊气既上扰神明,又阻卫入阴,故不眠;治则为通其道,祛其邪;法以消导、和胃、安神,方用保和丸合半夏秫米汤加减。

属痰热内扰者,主要见证为心烦不眠,胸脘烦满,苔黄腻;病机为痰热蕴胃,胃失和降,上扰心神;治则为结者散之、热者寒之;法以清热化痰,和胃安神;方用温胆汤加减。

2 .4肝郁气逆之失眠
2 .4.1病理机制本型失眠,在《内经》中有3处提及。

《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通,手足躁,不得安卧……。

”《素问·痹论篇》曾云:“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小便数,上为饮如怀……”。

《素问·大奇论篇》曰:“……肝雍,两月去满,卧则惊, 不得小便……。


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

本型所论失眠,多由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一则母病及子,肝病及心,心藏君火,肝藏相火,君相火旺,火扰神明,致神不守舍,故可见“狂言”及“惊”等症状;二是气机疏泄升降失序,使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

”故而不得寐。

心肝火旺,气机失常,故可见“胁满痛”、“两月去满”、“上为饮如怀”等症状。

“小便黄”、“不得小便”为或热伤津之象。

2. 4. 2治疗肝郁气逆之失眠,其症为烦躁不眠、多梦怒杀之事,伴有肝经火热之证,舌边尖红,脉弦数有力;病机为肝火内郁,上炎扰心,致心神不安,火热又拒卫气行于外而阳跷满,故不寐;治则可宗《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出的,“热者寒之”,法以清肝泻火,镇静安神。

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本型失眠亦可用针灸治疗。

《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不得安卧……刺足厥阴少阳……”以刺法(泻法)为主,采用表里两经并刺法,以泻其邪热。

可取肝腧、太冲、间使以泻肝,以神门、三阴交养心安神。

2. 5五脏伤精之失眠
2. 5 .1病理机制《素问·病能论篇》云:“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歧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五脏所藏为精为神,诸如心主血,藏神;肝藏血,藏魂;肺藏津液,藏魄;脾藏阴液,藏意;肾藏精,藏志。

各藏阴经气盛,则神安,自无失眠及神志之证。

若脏伤,精不养神而一致失眠。

欲使睡眠得安,必使五脏之“精有所寄”。

寄,寓也,藏也。

精得充而藏于脏中,则神自安而眠自好,便不会久病失眠了。

五脏伤津之失眠多由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阴血虚,肝肾阴虚,胆虚不足等引起。

2. 5 .2治疗本型失眠的治疗,当宗《灵枢·大惑论》“先其藏府,……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的原则,分别治之,属心脾两虚者,症见难以入寐,乱梦纷纭,伴心脾气血不足之证,治则为“虚则补之”,法以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

属心肾不交者,症见昼夜难以入寐,伴心肾阴虚、心火旺之证,或见心阳盛于上肾阴虚于下之证;对肾阴不足心火炎上者,治则为“先补其阴,
后泻其阳而和之。

”法宜滋阴泻火,方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肾阴不足心火炎于上者,宜温肾引火归元,方用上下两济汤加减。

属肝阴虚者,症见白日困倦、夜不能寐、劳亦不寐,伴有肝阴血虚证,舌质淡,脉弦细;治则为“虚者补之”;法以滋养阴血,方用润燥交心汤加减。

属肝肾阴虚者,症见心烦不眠,早醒,醒后难寐,有肾肝阴虚之证,脉细数,治则为“虚则补之”,法以滋补肝肾,降火安神,方用六味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属胆虚不足者,症见惊惧不眠,寐中易惊醒,脉弦细,治则为“虚者补之”、“惊者平之”,法以补益肝胆、安神定惊,方用肝胆两益汤加减。

失眠之证,其病势总由阳不入阴,神不守舍所致,病位在心,其证有虚有实,心之虚,或发于本脏,如心血、心阴虚怯……,或发于他脏,在肾、在肝,或卫气循行无序,或阴阳跷脉经气运行失常,其治疗除用药物、针刺外,须当注意“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摄,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