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华南虎
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华南虎》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华南虎》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e87d3aed630b1c59eeb51e.png)
借虎喻人: 《华南虎》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诗人牛汉写 的一首寓意深刻的诗。诗歌定位于“十年动乱”的特 定时空,那时,生命被囚禁,人们的精神自由被束缚, 作者以这同样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 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 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及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一、请在书本上给“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注音,并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新学词语的解释。 二、自主阅读,完成课文结构图:
3.简要概括文章第③~⑤段是如何围绕“听”来组 织材料的。
第③段真正从听觉上描写雁阵的鸣叫, 声音高亢,气势高昂;第④段从“头雁” 与雁阵队伍的变化飞翔中,“听”到了 智慧、互助、合力、仁爱的内涵;第⑤ 段从南飞的大雁伴侣中“听”到了真挚 爱情的坚贞不渝。
4.综观全文,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从大雁身上我 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大雁南飞的征程与我们的人生旅途有很多相似之 处,从大雁身上我们也能获得一些生活的启示: (1)对周围的同学,相携的同伴要互助合力,团结 友爱。(2)对终会来临的爱情,要抱有认真诚挚的 态度。(3)对目标或理想的追求要有耐力,坚持不 懈
三、达标自测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有人还苦苦quàn yò u(劝诱 )它都一概不理! (2)是屈辱的心灵在chōu chù( 抽搐 )吗?还是 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3)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ɡōu hè( 沟壑 )。 (4)恍惚之中听见一声/shípò tiān jīn ɡ( 石破天惊 )的咆哮,有一个bù jī( 不羁 )的 灵魂/掠过我的头顶。 (5)我挤在jī jī zhā zhā( 叽叽喳喳 )的人 群中,隔着两道铁栅栏/向笼里的老虎/张望了许久 许久。
第二十八课 华南虎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华南虎》公开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华南虎》公开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6c2e38f8c75fbfc67db242.png)
《华南虎》【课程剖析】《华南虎》是牛汉的一篇诗文。
本诗作于1973年6月,其时正是“十年动乱”时期。
此刻作者正在劳动改造。
在一次去桂林动物园中看到一只被软禁在笼中的鲜血淋漓的山君,此刻的作者相同身处窘境中,这只山君触动了作者的情思。
回去后写下了这篇《华南虎》。
这只华南虎正代表着一个生命的顽强不平,而软禁着它的铁笼又代表了对自在的禁闭。
作者经过两者之间的抵触,体现了自己对独立的品格和精力自在的执着神往。
在孩子们的心中,动物一向以它奥秘的姿势存在着。
而在人们心中,山君又总是有着它威武、空阔的气质。
那么身处牢笼中的山君又是怎么的?这确实引人沉思,一起也调集了学生对文章的学习爱好。
诗人运用标志的办法,写的是山君,体现的却是自己对磨难的抵挡和对自在的寻求。
一起,选用比照、烘托的办法刻画山君形象,烘托了它超凡脱俗的不羁魂灵,情真意浓、意蕴丰厚。
本文的教育要点是经过教导学生了解诗中山君的形象从而感知作者的思维爱情。
一起,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爱惜现在的美好日子,唾弃庸俗,坚持崇高独立的品格。
【学情剖析】七年级的学生堆集了一些诗篇常识,也具有必定的社会日子经历,我引导学生凭仗这些经历赏识文学著作,在多种形式的吟诵中逐渐丰厚他们的情感领会,开端领会著作内在,从中取得对天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利启示。
整篇文章篇幅不长,只需把握写作布景就简单了解课文的主题及标志意义。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文章中字、词以及语句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观念和问题,一起进行评论研讨,了解文章的思维爱情。
【规划思路】依据《诱思探求学科教育论》教育理念:“以完结学生主体位置为其理论与实践的魂灵,有高度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效果,并使两者调和地一致起来。
”在施行讲堂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在尊重学生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对诗篇进行精确的剖析。
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导学生独立考虑,协作探求,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全情投入在诗篇傍边。
本课的教育,按以下三个认知层次打开:榜首,吟诵课文,全体感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华南虎》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华南虎》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78bb69e2bd960590c677dc.png)
《华南虎》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凝练新颖的语言,能借用生动的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2、品味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诗人寄予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3、朗读,培养现代诗歌的语感。
4、理解华南虎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5、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重点1、理解华南虎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2、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华南虎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教学突破从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入手,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进而把握这些形象和主题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能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查阅作者牛汉及其作品的有关资料,特别是作者的写作背景。
3、布置预习:找出文中的疑难问题。
学生准备1、查阅有关资料,知道老虎的种类及与老虎有关的故事。
2、反复朗读课文,认真体会具体的诗句和意象,初步理解这首诗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3、划出诗中不能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人们的心灵。
请大家来欣赏下面这些关于虎的图片,(幻灯片播映虎的图片)老虎以它独特的凶悍、勇猛,赢得了“森林之王,百兽之尊”的威名。
然而被关在笼子中的老虎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一下他那刚毅的性格和不羁的灵魂带给我们的深深震撼。
(板书课题)二、华南虎、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1)华南虎简介华南虎:中国特有珍稀虎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自然界是顶极动物。
由于栖息空间缩小、过度捕猎等原因,目前总数不足40只,这意味着华南虎比大熊猫更稀少、更珍贵,面临灭绝的危险。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把华南虎列在世界十大濒危物种首位、最优先保护的虎种。
(2)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华南虎》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华南虎》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e7868ad4d8d15abe234eea.png)
(4) ____________:大声或粗暴地责骂。
答案:(1)石破天惊 (4)厉声呵斥 (2)叽叽喳喳 (3)苍苍莽莽
3.走进文本 (1)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 答案:这只美丽而强健的华南虎,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 远离广袤的山林。
(2)这只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答案:华南虎高傲不羁、向往自由、追求独立、不屈服于压迫, 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1.正音辨形 铰掉( ) ﹒ 抽搐( ) ﹒ 安xiánɡ( 不羁( ﹒ 栅栏( ﹒ 沟hâ( xiào chù ) ) 咆哮( ﹒ 劝诱( ﹒ 斑lán( zhà yòu ) )
)
)
)
详 壑 斓
答案:jiǎo jī
2.据义填词 (1) ____________:文中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2) ____________: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 (3) ____________: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的样子。
第28课 * 华 南 虎
点击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应模块
1.作者名片
2.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
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
“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 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
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
(3)华南虎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着高傲的灵魂,象征着思想者和
先知者。 (4)“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 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到“屈辱”? 答案: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一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
【全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华南虎》课件(新版)新人教版推荐PPT
![【全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华南虎》课件(新版)新人教版推荐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35149bf46527d3250ce0cd.png)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 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 象征意义。
3.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 高尚独立人格。
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栅栏(zhà) 斑斓(bān lán) 呵斥(chì)抽搐(chù) 趾爪(zhǐ) 铰(jiǎo) 掉 沟壑(hè)不羁(jī) 2.解释下面词语。
离了广袤的山林。 2.“我”看到的这只在笼中的华南虎是个什么形 象?
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 健壮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3.诗中的华南虎具有怎样的个性?请你从诗歌中 找到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
高傲不羁、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向往自由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 个角落——高傲不羁
深层探究
3.文章结尾的段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是“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
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做一 场灵魂的拷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 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 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 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 “我”明白了在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 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
整体感知
4.观众在老虎面前和诗人眼中是一群什么样 的人?为什么?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 而可笑”的人。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 “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 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 影也会感到“胆怯”; 他们无聊,竟会因为 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 望”;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 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 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 切生灵。
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华南虎》公开课教案讲义
![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华南虎》公开课教案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e29eb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9.png)
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华南虎》公开课教案讲义第一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华南虎》公开课教案讲义《华南虎》【课程分析】《华南虎》是牛汉的一篇诗文。
本诗作于1973年6月,当时正是“十年**”时期。
此时作者正在劳动改造。
在一次去桂林动物园中看到一只被囚禁在笼中的鲜血淋漓的老虎,此时的作者同样身处困境中,这只老虎触动了作者的情思。
回去后写下了这篇《华南虎》。
这只华南虎正代表着一个生命的顽强不屈,而囚禁着它的铁笼又代表了对自由的禁锢。
作者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表现了自己对独立的人格和精神自由的执着向往。
在孩子们的心中,动物一直以它神秘的姿态存在着。
而在人们心中,老虎又总是有着它威武、空旷的气质。
那么身处牢笼中的老虎又是如何的?这的确引人深思,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写的是老虎,表现的却是自己对苦难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同时,采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塑造老虎形象,烘托了它超凡脱俗的不羁灵魂,情真意浓、意蕴丰富。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诗中老虎的形象进而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诗歌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我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经验欣赏文学作品,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逐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整篇文章篇幅不长,只要把握写作背景就容易理解课文的主题及象征意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中字、词以及句子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共同进行探讨研究,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教学理念:“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其理论与实践的灵魂,有高度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使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
”在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准确的分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华南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华南虎](https://img.taocdn.com/s3/m/9411b1380975f46526d3e15c.png)
3、“观众”、“我”对华南虎持什么态 度?同学们怎样看“观众”和“我”的 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精选ppt
27
1、诗中对老虎的外形有怎样的描写?这是 一只怎样的老虎?它的处境如何?
斑斓的面孔 火焰似的眼睛 又长又粗的尾巴 健壮的腿 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的趾爪 破碎的牙齿 火焰似的斑纹
23
朗读
放开声音
有感情地读
精选ppt
24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1、读完这首诗,你认为笼中的华南虎是怎
样的一只老虎? 请用如下句式说一句话:
我从 看出,华南虎是一只
老虎。
我从诗中看出,华南虎是一只威严、高傲、向往自 由、勇于抗争的老虎。
我从诗中看出,华南虎是一只身陷牢笼但蔑视世俗、 威武不屈的有尊严的老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
华南虎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高傲威严
精选ppt
5
有粗壮的四肢
精选ppt
6
斑斓的色彩
精选ppt
7
威猛
精选ppt
8
高贵
色彩斑斓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它是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
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形象。
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精生选p命pt ,执著的灵魂。
33
不屈服、不苟活、勇于抗争的高尚生命 (象征)
2022年初一下册语文《华南虎》人教版课文及教案
![2022年初一下册语文《华南虎》人教版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855ac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9.png)
2022年初一下册语文《华南虎》人教版课文及教案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一下册语文《华南虎》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华南虎》课文我见到一只老虎。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隔着两道铁栅栏向笼里的老虎张望了许久许久,但一直没有瞧见老虎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
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块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斥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你的健壮的腿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你的趾爪是被人捆绑着活活地铰掉的吗?还是由于悲愤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我看见铁笼里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我终于明白……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1973年6月《华南虎》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诗歌学习 , 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 , 鄙弃庸俗 , 保持高尚独立人格 .2 、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 , 理清思路 , 整体把握的能力 .3 、诵读品味诗歌 , 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 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 , 体会诗歌意境 , 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重点:1 、学习鉴别关键语句 , 理清思路 , 整体感知 , 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 、朗读品味 , 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 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 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 , 解决字词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画面,学生根据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虎啸、鱼游、雁翔、万事万物,世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8《华南虎》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8《华南虎》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e6f11c763231126edb1138.png)
生命,不要羁绊;自由,不需束缚; 尊严,不容亵渎;灵魂,不能囚禁!
“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
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 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 “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 类是多么的庸俗、猥琐和无知; “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 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
自然之友成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莽萍女士告诉记者:所谓活熊取胆就是直接把 一段钢管植入活熊的胆囊,定时抽取熊的胆汁, 其疼痛之感相当于人在胆囊炎发作时的疼痛。 植入的钢管本身也会引起发炎、疼痛。为了防 止熊抓挠植入的导管,熊场就给熊各种限制, 使其不能活动或者不能触到导管。抽取胆汁时, 疼痛和恐惧往往令熊惨叫不止。很多熊场的熊, 几年、十几年就是在这种死去活来的折磨中度 过一生。
诗人写的仅仅是一只困境中的华 南虎吗?
诗人写的不仅仅是一只困境中的虎。 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 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在 华南虎的遭遇中不难看出作者痛苦的生活 经历,它是作者悲愤心灵的生动写照。
深层剖析
• 这首诗写于一个最没有诗意的时期, 表现了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 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 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也有积极的现实 意义。因为华南虎代表着的是想要不 受各种诱惑吸引,追求精神自由和人 格独立的人们。
说说带“虎”字的成语或俗 语: 虎头虎脑 虎虎生威 龙潭虎穴 虎背熊腰
如狼似虎 虎狼之国 九牛二虎 龙腾虎跃 虎口拔牙 如虎添翼 谈虎色变 猛虎下山 养虎为患 羊落虎口 藏龙卧虎 纵虎归山 与虎谋皮 生龙活虎 虎步龙行 骑虎难下 狼吞虎咽 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踞龙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8课《华南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8课《华南虎》](https://img.taocdn.com/s3/m/0bb8625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e.png)
牛汉已出版诗集:
《彩色的生活》《祖国》 《爱与歌》《温泉》 《海上蝴蝶》《蚯蚓和羽毛》
牛汉著名诗歌作品:
《华南虎》《吊唁一棵枫树》《半棵树》
牛汉的主要作品
资料链接
华南虎,中国特有珍稀虎种、国家一 级保护动物。在自然界是顶极动物。由于 栖息空间缩小、过度捕猎等原因,目前总 数不足40只,这意味着华南虎比XXX更稀 少、更珍贵,面临灭绝的危险。
3、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 个性? 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
华南虎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 鄙弃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 ——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背对畏惧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 角落
——高傲不羁。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 的沟壑
——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2、观众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 “砸”“批评”“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 华南虎;低微的他们即便是面对华南虎威严的 背影也会感到“畏惧”,所以说他们“可怜”; 无聊的他们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 和“好戏”而“绝望”,所以说他们“可笑”。
3、“我”也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 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 感到了自己人格的低微、心灵的腐化。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铰掉( jiǎo ) 畏惧( qiè )
劝yòu( 诱 ) 沟hè( 壑 ) 斑lán( 斓 )
栅栏( zhà) 咆哮( páo ) 抽chù(搐 ) 不jī( 羁 )
2、填空 《华南虎》作者__牛__汉____,原名 __牛__成__汉__ ,是“_七__月_____”诗派的重要成员, 本诗作于______十__年__骚__乱的特殊年代,作者 采用 ______象__征的写作手法,借虎来表达 __对__自__由__的__期__望__和__对__不__羁__灵__魂__的__颂__扬__。
《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
![《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94e06784868762cbaed5d8.png)
《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期间,当时诗人被迫在一个〝干校〞接受〝劳动改造〞.那时,人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束缚.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一起看看《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查阅!《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1欣赏课本剧:剧情大致内容为:几个中学生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一只看似威武的老虎在训兽员的指挥下乖乖地进行各种表演.要求表演者突出老虎和观众(中学生.游客)的心理.(教师表扬表演者)情境导入:?课本剧中的老虎禁不住人类的诱惑,失去了虎威.但是,并不是所有被囚的老虎都这样.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虎,以它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播放课文配乐朗诵录音.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期间,当时诗人被迫在一个〝干校〞接受〝劳动改造〞.那时,人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束缚.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诗.诗文赏析:1.先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节奏和感情,并为生字词注音.栅栏(zhàlan)斑斓(bānlán)呵斥(hēchì)抽搐(chù)趾(zhǐ)爪铰(jiǎo)掉沟壑(hè)不羁(jī)2.自由朗读这首诗,(2分钟)思考:问题一: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我〞看到的这只在笼中的华南虎是个什么形象?请用诗文中的原话概括.华南虎处境: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3.齐读第三节,教师点拨节奏和重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问题二:观众在老虎面前和诗人眼中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向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问题三:请看这一节的最后两句:〝你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感觉〝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的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觉〝屈辱〞;深层的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觉〝屈辱〞.4.快速阅读1-4节,思考:问题四:和观众相比,笼中的华南虎在诗人眼中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课文中的哪些诗句能表现它的个性?华南虎的个性:高傲不羁.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向往自由课文中的诗句: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威武不屈.勇于抗争问题五:面对这只华南虎,诗人的心情怎么样?诗人为什么会感到〝羞愧〞?诗人明白了一些什么?〝我〞感到〝羞愧〞是因为〝我〞也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问题六:通过以上分析,怎样理解诗中的〝观众〞.〝铁笼〞〝我〞的含义?〝观众〞——无耻.无聊.冷漠.市侩.卑微.自以为是.有时助纣为虐〝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它禁锢自由,代表邪恶.〝我〞——良知未泯,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的灵魂的觉醒5.诗人写诗讲就意象,并借助意象来表达一种情感.(回忆《未选择的路》)那么,本文的意象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学生总结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本文的意象是华南虎.象征.本诗的象征意义: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渴望精神自由.渴望人格独立6.齐读全诗,结《华南虎》教案合课本剧和写作背景思考:七:《华南虎》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应如何理解它的现实意义?这首诗写于最没有诗意的时期——70年代,表现了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也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的人们,应该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教学重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课前准备:熟读课文,解决字词.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画面,学生根据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虎啸.鱼游.雁翔.万事万物,世界.二.初步朗读全诗,熟悉课文内容1.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品味,自行正音.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朗读流畅.节奏合理.停顿恰当,语气.语调符合文意.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出示思考题1.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2.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学生思考讨论,明确:1.它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它本属于大山与森林,属于大自然的自由的儿子,现在却被囚禁在铁笼里,供人观看,呵斥.捉弄,这是一个扭曲生命的环境.华南虎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有关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2.〝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诱惑〞,冷漠粗暴灵魂麻痹,这是一群没有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的群体,有时还会助纣为虐;〝我〞良知未泯,从华南虎身上感到一种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灵魂被震撼而觉醒.四.深层研讨,评论诗歌内容1.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2.探讨诗歌的主旨.3.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4.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作者说:〝我终于明白……〞请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谈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5.联系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及〝观众〞〝铁笼〞〝我〞等的象征意义的.教师点拨:2.诗人以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表现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3.这首诗作于_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时期,那是个最没有诗意的年代.诗人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那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回到干校,写下这首诗,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应该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4.省略号隐去了〝我〞的内心活动,〝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作一场灵魂的追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羞愧〞一词说明〝我〞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那滴血的趾爪,那腾空而去的具有动感的形象,既是〝我〞对华南虎不屈灵魂的膜拜,也是〝我〞屈辱灵魂的觉醒,它让〝我〞看见了人类的希望.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不羁的个性引起了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它唤起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激情.使诗人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奋然前行.5.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囚在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对的是禁锢自由,代表邪恶的铁笼.通过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观众〞〝叽叽喳喳〞〝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这是一群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在诗中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他们无耻.卑微.无聊.自以为是,他们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作为对华南虎〝专政〞的工具,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愚昧的大众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我〞也和其他人一样,隔着铁栅栏来〝观赏〞华南虎.但〝我〞毕竟良知未泯,从老虎〝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愤〞中,〝我〞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感到了现世众生的人格堕落.〝我终于明白〞,〝我羞愧〞,〝我离开〞,〝我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这声音来自〝我〞的灵魂,它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灵魂的觉醒.六.诵读品味,深入体会感情1.朗读指导:第一.二小节以叙述语气为主,第三.四小节要读出华南虎对人类的轻蔑,读出它内心的孤独和忧愤,更要读出它的抗争,最后一节是作者感情的高潮,要读出作者的羞愧和觉醒后的激愤.2.学生自由朗读,深入品味情感.八.巩固拓展根据提示自己写一节小诗.《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有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4.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教学过程:一.导入: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二.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_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_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_〞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_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_〞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以下选自《梦游人说诗》)_73年6月,我(牛汉)第一次去桂林时,写了一首《华南虎》,连我自己事先也没有料到竟然写了一首大煞桂林风景的老虎诗.老虎,按它的气质与形象,很难与桂林山水联系起来.但是,我却以愤激的情绪写了一只体态并不出众的虎.有生以来,我多次见到虎.那些虎,比桂林的这只华南虎,要威武得多._51年,在齐齐哈尔见过一只囚放铁笼不久.狂吼不已的东北虎,在北京动物园见过不下三五只老虎.但都没有动过写虎的念头.前面说过,我的气质不是喜欢写壮美的事物吗?为什么没有写狂吼如雷的东北虎?一般说,我这个人对生活的感应还不算迟钝,但让我冷静地剖析我当时的感应,使之理论化,确没有这个本领.我只能尽量真实地写下当时形成诗的经过.三.朗读课文并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第一.二小节以叙述语气为主,第三.四小节要读出华南虎对人类的轻蔑,读出它内心的孤独和忧愤,更要读出它的抗争,最后一节是作者感情的高潮,要读出作者的羞愧和觉醒后的激愤.四.整体感知: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五.研读赏析,合作探究:1.形象探究:①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②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2.理解象征: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3.合作探究: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②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③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六.主旨探讨: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七.诵读比较: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概括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2.诗歌比较,课文和《老虎》同样写老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明确:华南虎身陷铁笼但高傲不屈,向往着自由的山林,诗人主要是借老虎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灵魂的颂扬;《老虎》写黑夜森林中老虎的神威和力量,表达作者由衷的赞叹.两首诗歌让我们感到人在不同的生存状态下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境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森林中老虎的威猛和力量,都深深地感染和启迪着我们.这种独立精神.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的追求.两只老虎的形象还启示我们,同一写作对象,因为作者写作目的不同,会赋予这一形象不同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八: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1.体验反思: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九.总结存储:1.总结存储: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2.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十.拓展延伸:①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②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华南虎》新授课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华南虎》新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999895cc22bcd126ff0c88.png)
积累歇后语:
老虎头上拍苍蝇------不想活了 老虎戴念珠------假裝慈悲 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积累成语:
虎背熊腰﹕形容肢体粗大強壮。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而贪婪的注视着。 虎头虎脑﹕健壮憨厚的样子。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自留祸根。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如虎添翼﹕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 使本领更大。 狐假虎威﹕比喻假借別人的强势显自己的威风
牛汉,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 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 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 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从1 969年末到1974年12月,他在湖北 咸宁干校一直从事最繁重的劳役,在连队里 充当“头号劳力”,经常在泥泞的七上八下 的山间小路上弓着腰拉七八百斤重的板车, 浑身的骨头严重劳损,受到严重的折磨.
华 南 虎
第二遍: 认真听范读
从诗歌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 老虎。
高傲不羁 顽强不屈…….
第三遍:自由选读
森 林 之 王
万 从诗歌中, 我看到了一群怎样的 观众。 兽 之 冷漠粗暴 庸俗无聊 尊
第四遍:揣摩品读
从诗中,你读出了诗人对华南虎什么 样的感情和什么样的人生感悟?
既同情又崇敬的感情。 “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 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执 著不屈,独立健全的人格。
第五遍:探讨悟读
本文老虎,铁笼各象征了什么?(象征,就是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 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铁笼象征禁锢自由的邪恶势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我”
“我”良知未泯,从老虎“像闪电那般耀眼 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愤”中,“我”感 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感到了现世 众生的人格堕落。“我终于明白”,“我羞 愧”,“我”“离开”,“我”“恍惚之中听 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这声音来自“我” 的灵魂,它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灵魂的 觉醒 。
华南虎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 精神家园 。人们可以在肉体上折磨它 。但终究禁锢不住 “不羁的灵魂”。“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 淋淋的沟壑”,暗示着它为自由做过勇士般不屈不挠的反 抗。这是它高贵灵魂的有力呈现。这抗争使得作为观众一 员的“我”感到“耀眼刺目”,感到“羞愧”,感到灵魂 的阵痛。于是,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这既是 “我”对华南虎不屈灵魂的膜拜,也是“我”的屈辱灵魂 的觉醒。
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 (象征物)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 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物)。
如: 以“菊”象征高洁、有气节, 以“梅”象征坚强、傲霜斗雪的不屈精神。
小组合作 分析象征意义:
1、华南虎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观众” 3、“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 4、“我”
1、华南虎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首《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 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合作探究 把握形象
1、诗中对老虎的外形有怎样的描写?这 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它的处境如何?
2、诗人笔下的这只华南虎具有怎样的个 性?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3、“观众”、“我”对华南虎持什么态 度?同学们怎样看“观众”和“我”的 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是一个不屈 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它是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 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形象。
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不屈服、不苟活、勇于抗争的高尚生命 (象征)
2、“观众”
“叽叽喳喳”“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 的“观众”,这是一个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 识的群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 “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 南虎;他们卑微,即便是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 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 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对自 己的“悲哀”却不自知。这首诗中的“观众”是 庸俗、冷漠、无知、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 真实写照。
朗读诗歌,总结诗中形象
诗中塑造的形象:
华南虎 铁笼 观众 “我”
“观众”对华南虎: 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
“我”对华南虎: “我”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
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
诗人笔下的“观众”庸俗、冷漠、无知。是 没有独立人格,缺乏自我意识的一群人。
“我”良知未泯,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 他们的灵魂在觉醒。
象征手法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歌德说过,每首诗都应当写明创作的时
间,这对了解诗歌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华南虎》表现的那种情感只能从那个历史 时期的特点去体会。这只虎与作者当时的境 遇何其相似啊!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人 们的精神自由受到严重束缚的十年动乱时期。 当时诗人在湖北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 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 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 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
自主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感知
1、读完这首诗,你认为笼中的华南虎是怎
样的一只老虎? 请用如下句式说一句话:
我从 看出,华南虎是一只
老虎。
我从诗中看出,华南虎是一只威严、高傲、向往自 由、勇于抗争的老虎。
我从诗中看出,华南虎是一只身陷牢笼但蔑视世俗、 威武不屈的有尊严的老虎。
2、刚才同学们是用什么心情来读这首诗的呢?
这只老虎具有维护尊严,高傲不羁; 向往自由,追求独立;蔑视世俗、威武不 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有关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高傲不 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 于压迫,勇于抗争 )
3、“观众”、“我”对华南虎持什么态度? 同学们怎样看“观众”和“我”的形象?谈 谈看法。
1、诗中对老虎的外形有怎样的描写?这是 一只怎样的老虎?它的处境如何?
斑斓的面孔 火焰似的眼睛 又长又粗的尾巴 健壮的腿 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的趾爪 破碎的牙齿 火焰似的斑纹
这是一只有着美丽容颜和强健形体的华南 虎,但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
2、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2
0
2
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有粗壮的四肢
斑斓的色彩
威猛
高贵 色彩斑斓
听读要求: 注意听准字
音,听出朗读的 节奏。
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
栅栏 呵斥 劝诱 抽搐 铰掉 沟壑 咆哮 不羁
zhà
hē
yòu chù
jiǎo
hè páo
jī
朗读
放开声音 有感情地读
愤激之情。
据作者介绍,他当时就是怀着一种愤激之情写作的。 看见华南虎,作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感慨和想象呢?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 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 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 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 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 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 的有《华南虎》等。
3、“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
作为对华南虎“专政”的工具,“铁栅 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是人类制造 出来的色彩阴暗(与华南虎的“斑斓的面孔”相 对)、冰冷无情(与华南虎的“热血”相对)的囚具。 愚昧的大众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 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 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 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 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也象征着文革时对人 精神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