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明朝茶陵诗派代表人物
李东阳与茶陵派
以图荡涤台 阁平正醇实 的诗风。他 们主性情, 反模拟,推 崇李杜,不 拘一格。
茶陵诗 派 的主张
重视诗歌的 声调、节奏、 法度、用字, 要以不同的 风格代替台 阁体
茶陵诗派一时成为诗坛主 流。李东阳论诗观点接近 严羽,他强调宗法杜甫, 比较重视音节、格调和用 字法度。虽然生活思想较 为贫乏,所作也多为应酬 题赠之类,但比台阁体诗 要深厚雄浑得多。茶陵派 其他诗人如谢铎、何孟春 等人也都有一些可读的作 品。添加文本
由于自身弱点, 茶陵诗派未能开 创诗坛新局面, 但其宗法唐诗的 主张及师古的创 作倾向,却成为 前后七子复古运 动的先声。
茶陵诗派的特点(一)
茶陵诗派认为学诗应以唐为师,而效法唐诗 则又在于音节、格调和用字。尽管他们作品 的思想内容还是比较贫弱并颇多应酬题赠之 类,但比台阁体诗要深厚雄浑得多。如李东 阳的《寄彭民望》就寄寓着真情实感,非一 般应酬之作。他的《拟古乐府》道学气味较 为浓厚,不过其中仍有倔奇劲健的篇章。茶 陵诗派其它诗人皆有一些可读的作品。
史籍典载
《继世纪闻》 《续藏书》
《明史稿·李东阳传》 《明史·卷一百八一·列传 第六十九·李东阳》
《罪惟录》 《明史纪事本末》 《明通鉴》
茶陵派主要成员
创始人、领袖
李 东 阳
↓
其他成员: 彭民望、谢铎、张泰及" 李门六君子"邵宝、何孟 春、石珤、顾清、罗玘、 鲁铎等。
制 作 中 文 班 彭 晓 敏 142
李东 阳 与 茶 陵 派
目录
茶 陵 派 介 绍
主 要 成 员
李 东 阳 生 平
诗 派 介 绍
诗 派 兴 起
文 学 成 就
政 治 成 就
人 物 评 价
茶陵诗词协会 茶陵诗词协会会长是谁
茶陵诗词协会茶陵诗词协会会长是谁今天给各位分享茶陵诗词协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陵诗词协会会长是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明代茶陵诗派的领袖是明代茶陵诗派的领袖是茶陵诗派是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
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茶陵诗词协会,故名。
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石珤等人。
谢铎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茶陵诗词协会,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茶陵诗词协会,故称。
茶陵诗派的倡导者是茶陵诗词协会:杜牧。
杜牧(803—852年)茶陵诗词协会,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
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之人,其为诗文典雅工丽,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又工篆书、隶书。
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
后有清人辑编《怀麓堂集》和《怀麓堂全集》等。
“茶陵诗派”是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
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诗人起而振兴诗坛,以图洗涤台阁体单缓冗沓的风气。
茶陵诗派是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
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
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石珤等人。
诗派介绍茶陵诗派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
李东阳,明代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人,寄籍京师。
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茶陵诗派是什么团体?它的兴起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_百度...茶陵诗派是什么团体?它的兴起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_百度...1、“茶陵诗派”是明朝成化、正德年间影响巨大的诗歌文学团体。
它的兴起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成华、弘治年间,台阁体创作衰落后,对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派诗歌。
这所学校由李东阳主导。
2、为崇祯及南明诸王年间。
明代名词解释
明代名词解释1、台阁体明初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诗文流派。
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上雍容华贵、典雅工丽,所采用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
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2、茶陵派明初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文流派,因李东阳是茶陵(今属湖南)人故命名为“茶陵诗派”。
茶陵诗派的诗风仍然属于台阁体的余波,但李东阳主张“古则魏晋,律必盛唐”,并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
3、前七子指明中叶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群体。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了门径。
由于他们的创作落后于理论,所以没有为其理论提供成功的实践例证。
4、后七子指明中叶继前七子后兴起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群体。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复古主张更加强化、具体化。
但后七子成员之间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5、“童心说”明代李贽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提出“童心说”,从“童心”出发强调文学的自然表现,反对刻意求工。
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从诗文领域的公安派,到小说、戏曲领域的汤显祖和冯梦龙,都受他的思想的影响。
6、公安派晚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代表的诗文流派,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又称“公安三袁”。
公安派始终直接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
表现在创作上指诗歌要脱离“理”的束缚而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
7、竟陵派晚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文流派,因其都是湖广竟陵人(今湖北天门)而得名。
明代诗文流派及观点
明代诗文流派及观点一、三杨与台阁体1、创作原则:写诗文要得“性情之正”2、风格:雍容典雅,和平温厚3、宗尚:文章宗欧曾,平易简切,舒迂婉转,诗歌追盛唐,典雅雍容。
4、内容:歌咏太平盛世,歌咏圣德。
5、弊端:贫弱冗赘,空洞无物,甚者流于“谀词”。
李东阳的诗文茶陵派(1)其散文追求典雅流丽,主张师法先秦古文,未脱台阁体风;(2)其诗则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又写拟古乐府诗百首,已开前后七子创作趋向之先河,对前后七子有明显影响。
二、前七子的复古运动1、主将: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
2、产生背景:(1)台阁空无一物,为人厌弃。
(2)当时文坛八股文风盛行,时文范本,读之无味,言之无物。
3、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三、唐宋派1、人员构成:归有光、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
2、口号:“文擅韩欧”,以唐宋古文为标帜,主张文从字顺的散文创作。
4、“明文第一”——归有光(1)“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动人者深。
(2)注重剪裁布局,讲究篇章结构,其文简明扼要,不枝不蔓,深得唐宋散文的神韵一、后七子复古运动1、主将: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2、文学主张:“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
”3、弊端:(1)文学结派斗争:“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明史·王世贞传》);李谢交恶(2)拟古恶流:“自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世贞”反复古文学运动——公安派的文学主张(1)反对“贵古贱今”,斥骂剿袭,主张通变。
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
)(3)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2 袁宏道思想散文创作:抒发了个人真思想,真感情,不用奇句僻字,时时杂以方言白语,信腕直寄,体现了隽永飘逸,流利畅快的特点公安派之流弊:(1)多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题材愈来愈狭窄。
明朝李东阳的个人简介
明朝李东阳的个人简介李东阳,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
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明朝李东阳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
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
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
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正统十二年(1447年),李东阳出生于京师的玄武湖西浒,李东阳的父亲时年三十一岁。
景泰元年(1450年),李东阳能作径尺大的书法,被称为神童,明景帝下召验试,并赐给李东阳菓钞。
景泰三年(1452年),明景帝召请李东阳讲读《尚书》大义。
景泰四年(1453年),李东阳跟从老师展毓读书学习,稍长,拜展毓为外傅。
景泰五年(1454年),明景帝再次召请李东阳讲《尚书》大义,并下旨将李东阳送入顺天府学为诸生。
景泰六年(1455年),李东阳在顺天府学读书。
景泰七年(1456年),李东阳在顺天府学读书,生母刘氏去世。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李东阳在顺天府学读书,受教于翰林院的黎淳。
天顺五年(1461年),李东阳与刘大夏、杨一清同在老师黎淳门下读书。
天顺六年(1462年),八月,李东阳参加顺天乡试,中举。
本次顺天府试陈鉴为主考官,刘宣为副主考官。
天顺七年(1463年),二月,李东阳参加会试礼部,陈文为主考,柯潜为副主考。
因为试院火灾考试延期举行。
八月,延时的会试中李东阳中第一百八十五名。
本次会试彭时为主考,钱溥为副主考。
天顺八年(1464年),三月,殿试中李东阳取得二甲第一,被选为庶吉士。
【诗人大全】李东阳简介_李东阳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李东阳简介_李东阳的资料介绍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
汉族,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
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
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
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生平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六月初九李东阳出生于北京西涯村,父亲李淳是个饱学之士,以教私塾为生,因家贫,甚至还当过摆渡的船工。
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
李东阳4岁时随父亲在北京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京城中人视为神童。
顺天府官员把李东阳推荐给景帝,李东阳当着景帝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赐给李东阳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
之后,并两次召见准予李东阳进顺天府学读书。
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李东阳十八岁即中进士(跨级直接考),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不久授编修,参与修撰《英宗实录》。
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书成,升从六品俸。
后迁侍讲,旋入经筵侍班。
十六年,为应天乡试考官。
二十年,再迁侍讲学士,辅太子诵习。
二十二年丁父忧。
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补原官加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
书成,升太常寺少卿。
弘治五年大旱,孝宗敕群臣言天灾事,东阳条摘有关《孟子》,以天灾与时政阙失相联,天降灾福与人事有关,望皇帝勤习经文,以诚意动天意。
而其他“凡事关祈祷,悉加屏绝。
”疏上,孝宗称赏。
迁礼部右侍郎,入内阁专典诰敕事。
八年,以本官入文渊阁参预机务。
十一年,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十六年,纂修《大明会典》成,进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颇有刚直之名,刘健善断,谢善持论,而东阳性温而多智谋。
一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侃”之赞。
孝宗对三大臣意见颇多采纳,并常召入宫中议事,“呼先生而不名。
明代弘治中兴名臣李东阳
名臣李东阳曲辰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南茶陵。
四岁能诗,有“神童”之称,十八岁中进士,人翰林院,历任编修、侍讲、侍讲学士等职。
翰林院地位虽高,但不预政事,但李东阳总是心系国家,常借给皇帝讲读经史之机,结合当时社会利弊、时政得失向皇帝进言,有时则上疏直谏。
他在翰林院近三十年,历经宪宗、代宗、孝宗三朝,史称他“以讲官直谏知名”,为国家兴利除弊作出了很大贡献。
弘治六年,久旱不雨,孝宗诏求直言,李东阳从((孟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邱聚、谷大用、张永等八人极为宠信,尤其是刘瑾更得到他的欢心。
这八人时称“八虎”。
他们弄来鹰犬、歌妓天天跟武宗击球走马,弹射钓猎,还经常引诱武宗出子》一书中摘录了有关李东阳所著《.环麓堂全集》的刻板治国恤民的言论,结合当时一些弊端,列成数条进谏,因切中时弊,受到孝宗赏识。
弘治八年(1495年),孝宗命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他与另外两位阁臣刘健、谢迁,同心辅政,时称“三公”,当时朝野上下流传一首歌谣:“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形象地说明了这三位阁臣所起的重要作用。
由于孝宗任用贤臣,注意纳谏,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经济走向繁荣的新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作“弘治中兴”。
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皇帝一病不起,临终前将李东阳,刘健、谢迁三人召人乾清宫,遗命他们三人用心辅佐新皇帝。
孝宗死后,十五岁的朱厚照继位,是为武宗。
武宗最大的爱好就是游玩逸乐,对善于迎合他玩乐的宦官太监刘瑾、宫游玩,进而干预朝政。
朝臣们见此极为担心,李东阳等三位顾命大臣更是忧心忡忡,纷纷上疏要求将“八虎”明正典刑,潜消祸患。
武宗接疏后,为“八虎”伤心哭泣不食,但迫于阁臣们的压力,派司礼太监王岳、陈宽去与阁臣商议,刘健、谢迁等坚持要处死刘瑾等人,李东阳则认为不能操之过急,恐逼极生变。
太监王岳平时看不惯刘瑾专横拔扈,亦主张诛刘。
谁知吏部尚书焦芳系刘瑾党羽,暗中将阁议情况透露给刘瑾。
李东阳——明王朝造就的第一个诗人
LiDo g y n Th is o tP o u e n M i g Dy a t n - a g: e F r tP e r d c d i n n sy
S N Q uk U i—e
( eat n o hns a gaeadLt a r, u m n ecesC l g , u nnK n n 50 1C ia D pr met f ieeLnu g n irt e K n igT ahr o eeY na u mig 0 3 , hn ) C e u l 6
i tr ss neet.
Ke r s: i n - a g p e n Mi g Dy a t ; o t tl n r sa r n sa d t mp e ; h o e f e ; r — y wo d L Do g y n ; o ms i n n sy p ei s e i e tu a t n e l s t e r so ms t c y i o p a d t n lj e s o Ir t r i O a d a f 1 e au e i i
高 启 、 基等 由元 入 明 的诗 人 淡 出诗坛 后 , 、 刘 永 宣 之 世 , 杨 ”继 起 , 们 倡 导 的 馆 阁 诗 风 背 离 了 “i 他
Ab t a t i n — a g w st e f s p e r d c d i n n sy sr c :L Do g y n a r t o t o u e Mi gDy a t .Asa p ei in i e p o ai n i ep ei h i p n o t ga t s x l r t n t o t c h o h c w r a c r h n h s c t st h o t tl f e t u a t a d tmp e . Hi l e a h o e a o i v o l w s mu h mo e t a i r i o t e p ei sy eo sa r n s n e ls d i c c r s i r lt e r sh d p st e t i i
明代 试题
昆曲 B、白苧体 C、北曲 D、艳曲
12、王骥德《曲律》列为北曲之冠的是王磐的散曲集( )。
A、《西楼乐府》 B、《江东白苧》 C、《秋碧乐府》 D、《林石逸兴》
13、陈铎倾心词曲,时人称为( )。
A、 北曲之冠 B、曲王 C、散曲大王 D、乐王
A、心之精神发而声音也。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7、陈子龙抗清失败后的诗歌代表作是(D )。
A、《卖儿行》 B、《别云间》 C、《小车行》 D、《秋日杂感》十首
52、《金瓶梅》继承了《三国演义》的网状结构形式。
53、列国故事最早来源于宋元讲史话本《七国春秋平话》等,明代中叶以后,余邵鱼编定为《列国志传》,冯梦龙又将其改编为《新列国志》,清代蔡元放再改编为《东周列国志》。
54、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集中在说唐、说岳和说杨三大系列上。说唐系列包括《大唐秦王词话》等,说岳系列有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代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小说有两种,一种是熊大木的《北宋志传》(又称《杨家将传》),一种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71、徐渭是第一个大量写作短剧的作家,《四声猿》中只有《女状元》为五折,其余均为一、二折。《女状元》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
72、明代后期杂剧,孟称舜以写北杂剧为主,作有《桃花人面》等,编选元明杂剧《古今名剧选》。叶宪祖兼写南北曲杂剧,作品有《骂座记》、《四艳记》等。
73、吕天成的《曲品》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王骥德的《曲律》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等戏曲方面的理论著作。
【明朝历史】李东阳
【明朝历史】李东阳李东阳(1447~1516) 汉族,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明朝长沙府茶陵州人。
明代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历任弘治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生平幼习书法, 4岁能写径尺大字,代宗曾召试,喜而抱至膝上,赐果钞。
英宗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编修。
后任侍讲学士、东宫讲官。
孝宗时任太常少卿,上书议时政得失,多有匡正,擢升礼部右侍郎,入内阁专典诰□,阁中疏草多出其手。
弘治八年(1495),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累迁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朝廷重臣。
武宗立,太监刘瑾专权,老臣、忠直官员放逐殆尽,屡遭迫害,独李东阳依附周旋,委蛇避祸,颇为当世气节之士所不满和非议,但他未曾助纣为虐,反"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天下阴受其庇"(《明史・李东阳传》),遭刘瑾迫害的官员,东阳皆委曲匡持,或明或暗地尽力保护和营救。
后刘瑾诛,李东阳上书责己"因循隐忍,所损亦多,理宜黜罢",帝慰留之。
赠太师。
死后谥文正。
明永乐、成化间,文坛流行"台阁体",内容贫弱冗赘,形式典雅工丽,文运极衰。
至弘治中期,前七子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文学运动取代了"台阁体"。
李东阳上承台阁体,下启前后七子,在成化、弘治年间,以朝廷大臣地位主持诗坛,奖励后进,颇具声望及影响,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
其散文追求典雅流丽,主张师法先秦古文,未脱台阁体风;其诗则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又写拟古乐府诗百首,已开前后七子创作趋向之先河,对前后七子有明显影响。
李东阳的诗作以拟古乐府较著名,咏怀史实、抒己感慨,或指斥暴君虐政,或同情人民疾苦。
如《筑城怨》,极写秦始皇时事:"筑城苦,筑城苦,城上丁夫死城下,长号一声天为怒,长城忽崩复为土。
"又如《三字狱》,指斥秦桧以"莫须有"三字害岳飞:"三字狱,天不服,服不服,杀武穆。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大学语文》网课测试题答案_5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大学语文》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李东阳,他著有《怀麓堂集》。
()A.错误B.正确2.提倡“健康”与“尊严”的文学主张的文学派别是()A.京派B.论语派C.新月派D.“第三种人”3.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与谭元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A.错误B.正确4.《兰亭集序》对生死的看法是()A.齐彭殇B.淡漠生死C.死生亦大矣D.一死生5.神韵说的基本观点有()A.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B.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C.婉转玲珑D.含蓄蕴藉的语言6.《沧浪亭记》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前人称之为“一篇曲折文字,立意在此一句”。
() A.正确B.错误7.以下出自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C.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D.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8.韩孟诗派是中唐一个有着鲜明艺术风格的诗派,以奇崛著称,下列属于这个诗派成员的有()A.韩愈B.孟郊C.李贺D.白居易9.北宋中叶,兴起了欧阳修为领袖的诗文革新运动,取得了宋代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A.正确B.错误10.举例说明《诗经·氓》一诗比兴手法的运用。
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C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ABCD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B8.参考答案:AB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
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黎淳状元最有成就的三位学生
黎淳状元最有成就的三位学生明朝唯一湘籍状元黎淳门生众多,人才济济,但与他关系密切、成就卓著,而且少年时就负笈黎门的学生却只有三位,他们就是明朝著名的楚地三杰——刘大夏、李东阳和杨一清。
一、兵部尚书刘大夏景泰五年(1454),黎淳32岁,在老家圆觉寺旁的龙峰书院(在现在的胜峰乡龙秀村石堰垄黎家大堰)和兄长黎濬一起读书。
当时,黎淳已在湘北地区颇有文名。
刘大夏的父亲刘仁宅(1395—1475,举人,历任浙江瑞昌知县、广西按察副使等职,有政声)为其选择良师,送19岁的刘大夏到龙峰书院从黎淳深造。
黎、刘同处两年,名为师生,实如亲人。
黎淳去世二十年后,其次子黎民表(进士,时任山西右布政使)请刘大夏为黎淳著作写序,当说到“先生生前跟你感情最深厚”时,75岁的刘大夏“不觉泣下”。
他在序文中还回忆了当年求教作文之法的往事,以及同在北京为官时的亲密关系:“朝夕复得请益于左右……无月日不相见,以亲教言”。
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人。
明朝名臣,与王恕、马文升一起,称为“弘治三君子”。
天顺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宪宗成化元年(1465)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后迁郎中。
孝宗弘治二年(1489),升广东右布政使,亲往谕导、平息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谋反一事。
迁浙江左布政使,以副都御史督治黄河水患,筑长堤360华里,又筑黄陵冈,水患遂止。
旋以户部侍郎迁剑都御史,清理宣府兵饷,尽革积弊,边塞得宁。
因病退。
再起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
迁兵部尚书,改革军事,谏阻出兵蒙古,均获嘉纳。
武宗即位,奏请裁抑太监,因不见用,遂辞官归。
正德三年(1508)被宦官刘遭诬陷入狱,充军肃州。
正德五年,刘遵以罪被诛,大夏赦还,复原官。
卒后,赠太保,谥忠宣。
葬于华容县胜峰乡话岗村的山坡上。
《明史》称“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于权幸多所裁抑”。
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
二、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李东阳,茶陵人,以军籍身份居住京城。
他是明朝的传奇人物,官至内阁首辅,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书法玲珑飞动
他是明朝的传奇人物,官至内阁首辅,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书法玲珑飞动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
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明朝内阁首辅。
李东阳“天资英迈,读书一目数十行下,辄成诵不忘。
少入翰林,即负文学重名。
”但是李东阳很谦逊“然恒持谦冲,未尝以才智先人。
”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之人,其为诗文典雅工丽,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又工篆书、隶书。
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
后有清人辑编《怀麓堂集》和《怀麓堂全集》等。
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于篆隶造诣尤高。
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
李东阳的书法已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对明中期书风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有书法大家赞道李东阳“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
”代表作品有篆书《怀素自叙帖引首》、楷书《邃庵铭》、行草书《自书诗卷》等。
此卷为李东阳草书《春园杂诗》六首,录自李东阳《春园杂诗十四首》。
书于正德四年己巳(一五〇九),李东阳时年六十三岁,为其晚年手笔。
用笔腾挪多变,书风自由奔放,是李东阳罕见的草书佳作。
李东阳草书《春园杂诗》欣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释文:春园杂诗三月三日佳丽辰,五十五年衰病身。
闭门一枕午时梦,江草江花无数春。
庭下猕猴如小儿,攀花折果不停时。
极知野意厌羈馽,放著林间高树枝。
涧草园花随意春,野情偏与物相亲。
养得山家短角鹿,尽日閒行不触人。
庭前种竹不满地,长怪墙高多夕阴。
纵使难成也难老,莫教移却种花心。
刚道假山如画图,画图还是假山无。
若见此山真面目,纵非南国也西湖。
夜来一雪忽成雨,雨过西山青入楼。
听人骑马看山去,又作思山一种愁。
略论茶陵派在明诗史上的地位
略论茶陵派在明诗史上的地位
魏青
【期刊名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3
【摘要】@@ 茶陵派发轫于明中叶成化年间,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而得名.最初的成员同是天顺八年进士,有彭教、陆钅弋、罗王景、倪岳、谢铎、李东阳、陈音、张泰和刘大夏等.后来官愈做愈大的是李东阳.他弱冠即负文学重名,有神骏祥鸾之誉.成化间崛起文苑.弘治七年,入内阁,以宰臣的身份倡导文学,茶陵派取得诗坛上的领导地位.正德后,由于宫廷政治的冲击和文坛风气的转移,茶陵派走向衰退.【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魏青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藏传佛教觉域派创始人玛吉拉准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J], 次旦扎西;顿拉
2.从台阁体到茶陵派——论山林诗的特征及其在明诗发展史上的意义 [J], 陈文新
3.论清代北方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J], 韩丽霞
4.略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人生派” [J], 尹骐
5.略论藏传佛教史上的女密宗师玛吉拉珍及其能断派 [J], 万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东阳
李东阳李东阳简介: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
汉族,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
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
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
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生平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六月初九李东阳出生于北京西涯村,父亲李淳是个饱学之士,以教私塾为生,因家贫,甚至还当过摆渡的船工。
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
李东阳4岁时随父亲在北京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京城中人视为神童。
顺天府官员把李东阳推荐给景帝,李东阳当着景帝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赐给李东阳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
之后,并两次召见准予李东阳进顺天府学读书。
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李东阳十八岁即中进士(跨级直接考),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不久授编修,参与修撰《英宗实录》。
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书成,升从六品俸。
后迁侍讲,旋入经筵侍班。
十六年,为应天乡试考官。
二十年,再迁侍讲学士,辅太子诵习。
二十二年丁父忧。
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补原官加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
书成,升太常寺少卿。
弘治五年大旱,孝宗敕群臣言天灾事,东阳条摘有关《孟子》,以天灾与时政阙失相联,天降灾福与人事有关,望皇帝勤习经文,以诚意动天意。
而其他“凡事关祈祷,悉加屏绝。
”疏上,孝宗称赏。
迁礼部右侍郎,入内阁专典诰敕事。
八年,以本官入文渊阁参预机务。
十一年,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十六年,纂修《大明会典》成,进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颇有刚直之名,刘健善断,谢善持论,而东阳性温而多智谋。
一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侃”之赞。
孝宗对三大臣意见颇多采纳,并常召入宫中议事,“呼先生而不名。
关于茶陵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关于茶陵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关于茶陵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
当时社会弊病已日见严重,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文风已不容不变,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轶宋窥唐”,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以图洗涤台阁体单缓冗沓的风气,振兴文坛。
明代大学士、立朝五十年的李东阳,以他为代表的“茶陵诗派”,将故乡“茶陵”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学史史册上。
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
李东阳官居相位,并主持文坛,门生众多,其诗论诗风堪称一代之盛,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
但因李东阳生活圈子平静狭小"四十年不出国门",其诗多是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大体不出宫廷、馆阁的`生活,诸如"坐拥图书消暇日,梦随冠盖入新年"之类,故使茶陵诗风并未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
但其宗法唐诗的主张,以及师古的创作倾向,却成为前、后七子复古运动的先声。
李东阳--明王朝造就的第一个诗人
李东阳--明王朝造就的第一个诗人
孙秋克
【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1
【摘要】李东阳是明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由明王朝造就的诗人.作为一代文宗,他对明诗发展道路的开拓远胜于对馆阁诗风的因袭.李东阳的文学理论对前七子有积极影响,却与他们有很大不同.他要求诗歌讲求法度,内蓄情志,外兼比兴.馆阁之外,他的诗忧国忧民之情怀与杜甫相通,对壮丽山河的咏歌则与李白接近.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诗人既流连光景也关注民生疾苦,既讲求法度也重视意趣比兴.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孙秋克
【作者单位】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昆明,6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6
【相关文献】
1.贵州清代第一个女诗人--陈淑秀身世小考 [J], 陈德远
2.中国第一个杰出的女诗人蔡琰及作品 [J], 李汉雄
3.唱出大凉山奴隶解放时代的强音──论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诗人吴琪拉达 [J], 徐其超
4.东乡族的第一个诗人——评汪玉良的诗 [J], 蒲惠民
5.软件发明者、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序员,竟然是大诗人拜伦的女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东阳——明朝茶陵诗派代表人物
李东阳介绍
本名:李东阳
字号:字宾之,号西涯
所处时代:明朝
主要作品:《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
主要成就: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入内阁十八年
正统十二年(1447年),李东阳出生于京师的玄武湖西浒,李东阳的父亲时年三十一岁。
景泰元年(1450年),李东阳能作径尺大的书法,被称为神童,明景帝下召验试,并赐给李东阳菓钞。
景泰三年(1452年),明景帝召请李东阳讲读《尚
书》大义。
景泰四年(1453年),李东阳跟从老师展毓读书学习,稍长,拜展毓为外傅。
景泰五年(1454年),明景帝再次召请李东阳讲《尚书》大义,并下旨将李东阳送入顺天府学为诸生。
景泰六年(1455年),李东阳在顺天府学读书。
景泰七年(1456年),李东阳在顺天府学读书,生母刘氏去世。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李东阳在顺天府学读书,受教于翰林院的黎淳。
天顺五年(1461年),李东阳与刘大夏、杨一清同在老师黎淳门下读书。
天顺六年(1462年),八月,李东阳参加顺天乡试,中举。
本次顺天府试陈鉴为主考官,刘宣为副主考官。
天顺七年(1463年),二月,李东阳参加会试礼部,陈文为主考,柯潜为副主考。
因为试院火灾考试延期举行。
八月,延时的会试中李东阳中第一百八十五名。
本次会试彭时为主考,钱溥为副主考。
天顺八年(1464年),三月,殿试中李东阳取得二甲第一,被选为庶吉士。
在翰林院中受教于刘定之、柯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