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 劳资纠纷 调处化解中心 方案
高新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调解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高新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调解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各类企业在此蓬勃发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也日益增多。
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立劳动人事调解中心。
二、目标及任务(一)目标1. 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效率,确保调解案件按时办结。
2. 提升调解员队伍素质,培养一支专业、高效、公正的调解员队伍。
3. 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制度,形成完善的调解工作体系。
4.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任务1. 建立健全劳动人事调解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调解员业务水平。
3. 完善调解工作制度,确保调解工作依法进行。
4. 拓展调解服务领域,满足企业和职工多元化需求。
5. 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降低劳动争议发生率。
6. 深化劳动人事调解与仲裁、诉讼的衔接,形成合力。
三、工作措施(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1. 设立劳动人事调解中心,作为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机构。
2. 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乡镇(街道)、行业和商会设立调解组织,形成层级分明、覆盖全面的调解组织体系。
3.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二)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1. 选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具备调解能力的专人担任调解员。
2. 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提高调解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 建立调解员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调解员行为。
(三)完善调解工作制度1. 制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明确调解程序、调解方式、调解期限等。
2. 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诉讼的有效衔接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3. 建立健全调解工作考核制度,对调解工作成效进行评价。
(四)拓展调解服务领域1. 针对企业和职工需求,提供劳动合同签订、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等方面的调解服务。
成立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实施方案(最新)

成立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X〕X号)精神,积极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最大限度地把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意见》(人社部发〔X〕X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各乡镇、X街道办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现就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一、机构设置机构名称统一为“(乡镇、街道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调解中心主任由乡镇、街道分管社会保障站的领导担任,成员由乡镇、街道社保站、维稳办等“六办三站X中心”人员组成。
调解中心的日常工作由乡镇、街道社保站负责。
调解中心业务上接受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指导。
二、工作职责调解中心负责调解本辖区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主要履行以下工作职责:(一)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二)调解本辖区内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三)检查、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四)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调解仲裁机构开展辖区内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相关工作;(五)统计上报本辖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信息。
三、工作程序(一)申请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一方请求调解中心调解,应向调解中心提交《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申请书》及相关证据资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应当受理并进行登记。
调解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在15日内结束。
调解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职务。
2.请求事项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及相关资料。
(二)调解调解中心对受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组织调解。
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

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劳动 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中的作用,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机制,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法 院在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人社部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作用 ,司法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法律援助及人民调解作用,工会组织集体协商、支持引导作用,推动建立完善党委领导 、政府主导、各部门和社会组织多元共治的工作机制。
(三)司法行政部门要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建立健 全法律援助联动机制,会同人社部门,实现法律援助案件信息交互,人社部门提供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信息,司法 行政部门提前做好审核准备,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加强劳动法治宣传,规范企业劳动用工,强化劳动者维权法 律服务。深入开展各项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二)强化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适时进行工作通报。各有关部门要结 合实际,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加强人社、政法、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与稳就业、农民工服 务保障、根治欠薪、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等工作的统筹推进。
(三)加强宣传,营造和谐氛围。各部门要通过官网、媒体大力推送反映和宣传报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作 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梳理总结本地区在支持企业生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经验做法,积极营造构建和 谐劳动关系氛围。
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工作实施方案

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工作是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有效推进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工作,解决劳动争议,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原则1. 公正公平原则:协商调解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2. 自愿原则:协商调解工作的参与各方应自愿参与,没有强制性要求。
3. 快捷高效原则:协商调解应及时展开,尽快解决争议,确保劳动关系的正常运转。
4. 保密原则:协商调解内容应保密,不得泄露参与方的信息。
三、工作内容1. 协商调解机构的设立:a. 建立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中心,负责劳动争议的接待、调解、协助解决等工作。
b. 配备专业的调解员,提供专业指导和调解服务。
2. 争议登记与受理:a. 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协商调解机构提交书面申请,陈述争议事实、要求和依据,形成争议登记表。
b. 协商调解机构应及时受理申请,制定调解方案,通知相关当事人参与调解。
c. 调解申请受理不受费用限制,避免因费用问题影响双方的合理权益。
3. 调解过程:a. 协商调解机构安排专业调解员进行调解工作。
b. 调解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公正客观地对待争议双方。
c. 调解员应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进行调解,倾听双方诉求,推动达成协议。
4. 协议的达成与履行:a. 如双方在调解中达成协议,协商调解机构应起草调解协议,由双方签署并沉淀为法律文书。
b. 双方达成协议后,应按协议约定履行,遵守协商调解机构的监督。
5. 宣传和培训:a. 加强对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工作的宣传,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知晓率和依从性。
b. 组织相关培训,提高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四、工作保障1. 经费保障:协商调解机构的设立和运行经费由相关部门拨款保障。
2. 法律保障:协商调解工作遵守和依据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进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3. 数据统计和分析:协商调解机构应定期进行劳动争议情况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劳资纠纷工作方案

劳资纠纷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
咱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把劳资纠纷这事儿给整得明明白白,让劳方和资方都能心服口服,把矛盾给化解了,别整得大家都不愉快,让工作环境和劳动关系都变得和谐得很。
二、工作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
咱不能偏向劳方,也不能向着资方,就像天平一样,两边都得平。
不管谁对谁错,得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来判断。
2. 及时处理原则。
这事儿可不能拖,一拖就容易把小矛盾拖成大矛盾。
就像小火苗,刚冒头就得赶紧处理,不然就成大火了。
3. 协商为主原则。
能坐下来好好商量就别吵架,劳方和资方都各让一步,海阔天空嘛。
毕竟大家都想把事情解决好,而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
三、具体工作流程。
# (一)纠纷受理。
1. 设立专门的受理渠道。
弄个热线电话,让大家有事儿能找到咱。
这电话得安排专人接听,不能老是占线或者没人接,那可不行。
再设个邮箱,有些人可能不太好意思打电话,就可以发邮件把问题说说。
2. 初步了解情况。
接到电话或者收到邮件后,先简单问问是咋回事儿。
是工资没发对呢,还是工作环境有问题,或者是其他啥情况。
就像医生看病,先问问症状一样。
# (二)调查核实。
1. 组建调查小组。
从懂法律的、了解劳动市场情况的还有善于和人沟通的同事里挑几个组成调查小组。
这就像组建一个超级战队,各有各的本事,专门来解决这个劳资纠纷。
2. 收集证据。
找劳方要证据,比如说工资条啊、劳动合同啊、加班记录啥的。
也得找资方了解情况,看看他们那边是怎么个说法。
这就好比破案,得把两边的线索都收集齐了。
3. 实地考察(如果需要)如果是工作环境之类的纠纷,那就得到现场去看看。
是真的像劳方说的那么差,还是有啥误会。
就像去战场视察一样,得眼见为实。
# (三)协商调解。
1. 组织协商会议。
找个合适的地方,把劳方和资方都请来。
这个地方得让人感觉舒服,别太压抑,不然还没谈就心情不好了。
协商的时候,让双方都把自己的想法和诉求说出来。
咱在中间当个和事佬,引导他们互相理解。
劳动争议劳资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方案

劳资纠葛调解化解中心工作方案为增强劳资纠葛调解化解工作,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化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关系、劳动酬劳等发生的纠葛,促进劳动关系和睦稳固,特拟订以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仔细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例和政策,以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劳感人事争议调停和预防工作,实时化解、妥当调解劳资纠葛,为劳动者维权供给简易易行的服务,努力建立和睦劳资关系,促进经济连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睦稳固。
二、机构职责(一)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例、规章和政策,接受辖区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关法律法例政策咨询;(二)调停本辖区内公司单位的劳感人事争议纠葛;(三)敦促争议两方当事人执行调停协议;(四)聘用、解聘和管理调停员;(五)按期剖析劳动争议调停工作局势,并按规定做好劳动争议调停台帐、归档管理和有关信息的统计、报送工作;(六)达成上司业务部门拜托、交办的劳动争议调停等事项。
三、工作要求一是明确专人负责招待劳资纠葛调解化解申请登记,以及上司和有关部门转递的劳动纠葛信访登记,做到事由、信息清楚无误。
二是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实时排查发现劳资纠葛信息,提早介入纠葛调停。
三是有访必登,有件必办。
对登记的劳资纠葛调停事项,实时向中心领导报告,制定调解化解方案,依据纠葛波及的有关业务,招集中心有关人员实行调停。
四是充足尊敬双方当事人权益,坚持以事实为依照,以法律为准绳,公然、公正、公正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仔细做好思想解说工作。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充足听取两方的陈说及建议,在切合法律法例政策的基础上,尊敬两方的选择,创建和睦的气氛。
六是经过协调达成一致建议的,签署调停协议书,两方自觉执行,达不可一致建议的,实时将调停建议送到当事人并见告其其余解决门路。
四、合用范围劳资纠葛调解化解工作对象为登封市辖区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以下劳动争议:(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执行、更改、排除和停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解雇和离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歇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酬劳、工伤医疗费、经济赔偿或许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例规定的其余劳动争议五、工作原则调停劳动争议,应坚持“鼓舞和解、增强调停”的要求,并依照以下原则:(一)合理、合法、公正、公正调停的原则;(二)尊敬争议两方当事人接受调停、选择调停方式、结束调停程序、达成调停协议、执行调停协议自发的原则;(三)调停过程中,依照事实,依照法律、法例、规章和政策,坚持教育、说服、指引的原则;(四)尊敬两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益的原则;(五)尊敬当事人依法申请救援的权益。
三大纠纷调处实施方案

三大纠纷调处实施方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纠纷,而如何有效地调处这些纠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针对三大纠纷(劳动纠纷、邻里纠纷、消费纠纷)的调处实施方案,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有效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以下是针对三大纠纷的调处实施方案:一、劳动纠纷调处实施方案。
1.建立健全劳动纠纷调解机制,设立专门的劳动纠纷调解机构,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用人单位信用档案,对恶意拖欠工资、违法解雇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推动建立劳动纠纷快速调解机制,对一般性劳动纠纷实行快速调解,减少调解周期,提高调解效率。
二、邻里纠纷调处实施方案。
1.建立健全邻里纠纷调解机构,培训专业的邻里纠纷调解员,加强对邻里纠纷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高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加强邻里纠纷的预防工作,开展邻里和睦建设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公德心,减少邻里纠纷的发生。
3.加强社区治理,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加强社区矛盾的调解和化解,提高社区的和谐稳定水平。
三、消费纠纷调处实施方案。
1.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加大对虚假广告、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2.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鼓励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建立健全消费纠纷调解机构,加强对消费纠纷的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有效化解各类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能够共同努力,为纠纷调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新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调解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高新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调解中心建设工作方案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劳动人事调解中心建设。
这个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沉闷,但其实里面的学问可多了。
我们都知道,劳动关系就像是一场复杂的舞蹈,步子对了,大家都开心;步子错了,可能就会踩到脚。
为了让这个舞蹈跳得更顺利,我们需要一个调解中心,来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节奏。
2. 调解中心的意义2.1 为什么需要调解?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个调解中心呢?其实啊,劳动争议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磕碰,谁都希望能和平解决,而不是打得不可开交。
调解中心就像是一座桥,连接了雇主和员工,让双方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聊问题,争取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2.2 具体作用是什么?而且,调解中心还有个很牛的作用,就是能减轻法院的压力。
大家都知道,法院人满为患,像是人挤人的大巴车。
调解中心能够在大家还没走到那一步时,先把问题解决掉,避免了不必要的官司。
这可是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谁不喜欢呢?3. 调解中心的建设方案3.1 人员配备接下来,咱们说说这个调解中心该怎么建。
首先,人员配备是重中之重。
我们需要一群懂法律、会沟通的人,像是调解员,最好是那些有经验的老手。
他们不仅要专业,还得有耐心,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3.2 场所与设施然后呢,场所也得选得好。
调解的地方最好要温馨舒适,像个咖啡厅那样,让人一进门就感到放松。
可以摆上一些植物,增加点生气。
再配备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像是视频会议系统,方便远程调解,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这样一来,调解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3.3 宣传与培训另外,宣传和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得让大家知道这个调解中心的存在,告诉他们“别担心,有我们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比如社区活动、宣传册,甚至社交媒体,来推广这个中心的功能和意义。
同时,对调解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他们能与时俱进,了解最新的劳动法和调解技巧,保持专业水准。
劳动争议调解方案拟定

劳动争议调解方案拟定一、调解的目标与原则(一)调解目标1、公平公正地解决劳动争议,确保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2、促进双方的沟通与理解,化解矛盾,避免争议进一步升级。
3、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劳动者的稳定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二)调解原则1、自愿原则:调解应基于双方自愿参与,不得强迫任何一方接受调解。
2、合法原则:调解过程和结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要求。
3、公平公正原则:调解人员应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调解。
二、调解的组织机构与人员(一)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可由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 3-9 人。
(二)调解人员的选任1、调解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
2、优先选择具有劳动争议处理经验、熟悉企业劳动管理和工会工作的人员。
(三)调解人员的职责1、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了解争议的事实和焦点。
2、向双方当事人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当事人依法解决争议。
3、积极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和调解,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调解的程序(一)申请与受理1、当事人可以书面或口头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2、调解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应在 3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二)调查核实1、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对争议事项进行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
2、可以向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三)调解会议1、调解委员会应在受理申请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组织调解会议。
2、调解会议由调解委员会主任或指定的调解人员主持。
3、调解会议应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引导双方进行协商。
(四)达成调解协议1、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调解协议书。
2、调解协议书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履行期限。
(五)未达成调解协议1、调解不成的,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的方案

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的方案背景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是在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对于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环境的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公平、合法和和谐的劳动关系,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来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
方案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了避免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的发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 雇主应定期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需求。
- 建立一个匿名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供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解决潜在的矛盾。
- 提供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以及公司的政策和规定。
方案二:建立矛盾解决机制当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发生时,及时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建议:- 设立专门的矛盾解决小组,由公司内部人员组成,负责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的调解工作。
- 确保矛盾解决小组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解决矛盾的技巧,以公正、客观的方式进行调解。
- 为员工提供申诉机制,确保他们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方案三:加强工伤预防和管理工伤争议的发生往往与工作环境和安全有关。
为了减少工伤争议的发生,我们建议:- 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结论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建立矛盾解决机制和加强工伤预防和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工作环境稳定性。
这些方案将有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为简要回答,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化解劳动纠纷的实施方案

化解劳动纠纷的实施方案
一、方案背景
近年来,我国劳动关系日益频繁,劳动纠纷也呈现增多态势。
化解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当前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制定本实施方案,以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化解劳动纠纷工作。
二、方案目标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化解劳动纠纷在萌芽状态,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劳动者权利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
2. 建立劳资沟通机制,及时化解纠纷。
鼓励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设立工会组织,建立劳资沟通渠道。
3. 完善仲裁调解机制,规范化解程序。
建立完善仲裁、调解机制,依法快速化解纠纷。
4. 重视人文关怀,化解思想认识分歧。
加强人文关怀,化解劳资思想分歧,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5. 加大法律援助,维护劳动者权益。
加大对困难劳动者的法律援助力
度,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府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2. 健全考核机制,督促各部门落实责任。
3.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劳动纠纷,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者权益得到维护。
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的方案

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的方案一、前言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是影响企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的程序、方法和责任,确保矛盾和争议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解决。
二、组织架构1. 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企业负责人、工会代表、职工代表等组成。
调解委员会负责处理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
2. 企业设立劳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预防和化解劳动矛盾和争议。
三、劳资矛盾处理流程1. 劳资矛盾发生后,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
2. 当事人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组织调解。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企业在处理劳资矛盾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矛盾得到公正、公平解决。
四、工伤争议处理流程1. 职工发生工伤,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工伤保险政策及时为职工申报工伤认定。
2. 职工或其家属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重新认定。
3. 工伤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企业在处理工伤争议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争议得到公正、公平解决。
五、责任追究1. 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职工合法权益。
2. 企业要加强对劳动矛盾和工伤争议的处理,确保矛盾和争议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解决。
3.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导致劳资矛盾和工伤争议发生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工作实施方案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劳动人事争议也越来越频繁。
为了维护职工利益和企业稳定,基层调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为大家提供一份关于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工作实施方案。
一、实现基层调解工作的机构化、规范化、制度化1.成立基层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和考核指标。
2.建立调解员管理制度,制定调解员的选拔、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
3.制定调解工作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指南,确保调解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正义。
二、建立社会化调解机制,增强调解工作的社会化力量1.拓宽调解渠道,与工会、人力局、法院等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跨部门协调。
2.积极开展社区调解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解决争议的能力。
3.注重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建立企业劳动管理与调解制度,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
三、健全调解工作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1.建立调解案件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调解工作过程和结果,为评估和监督提供依据。
2.定期开展调解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调解员和基层领导,及时纠正不足。
3.建立调解工作投诉机制,对调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责和处理。
综上所述,实施基层调解工作方案需要建立机构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调解管理体系,注重社会化调解机制,健全调解工作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保证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四、调解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1.选拔首先,为了确保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调解技能,关于调解员的选拔应当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政治素质良好,遵纪守法;(2)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劳动关系处理经验;(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4)身体健康,能够耐受一定的工作压力;(5)能够全职从事调解工作。
其次,关于调解员的选拔,应当通过以下途径:(1)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择;(2)考试和评审;(3)现场考核。
2.培养大多数调解员的经验来自对争议处理的实际工作中的学习。
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实施方案

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实施方案
以下是一篇关于“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实施方案”的文章:
嘿,大家想一想,当遇到劳动纠纷时,是不是感觉特别头疼?就好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找不到出路!但别担心,咱这儿有个超棒的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实施方案,绝对能帮你轻松搞定这些麻烦事!
你知道吗,就好比我们生病了要去医院,劳动纠纷有了这一站式调解,那就是专门解决问题的好去处呀!咱这个方案呢,就是把各种相关的人员和资源都整合到一块儿,形成一个强大的调解团队!就像一支足球队,每个位置的人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调解人员会像贴心的朋友一样,耐心倾听你的诉求。
“老板拖欠工资,这可咋整呀?”别慌!他们会仔细了解情况,收集证据,然后想办法帮你和对方沟通协调。
“哎呀,这事儿肯定能解决,放心吧!”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
而且呀,这个过程会特别高效,不会拖拖拉拉的。
人家不会让你一等就是几个月,而是尽快帮你把问题解决掉!就像消防员灭火一样迅速!比如说,李姐之前遇到劳动纠纷,没几天问题就解决了,她都高兴坏了。
咱这个方案就是要让大家在遇到劳动纠纷时不再无助,不再烦恼!它就是你的救星呀!所以说,有了这个方案,劳动纠纷什么的都不怕啦!赶紧来试试吧!
我的观点结论: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实施方案能切实有效地帮助人们解决劳动纠纷问题,高效且贴心,值得大家信赖和依靠。
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实施方案

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调解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促进三方联动,形成化解争议合力,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AAA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共同研究决定,成立AAA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实施方案如下:一、组织机构AAA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联合调解中心)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联合设立。
联合调解中心设主任一名,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四名,分别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及市企业家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另设成员若干,分别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及市企业家协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担任。
办事机构设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作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实体工作平台,负责提供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并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二、工作目标通过建立联合调解中心,实现劳动关系三方联动,形成共同参与、相互衔接的多元化调解格局,及时、便捷、有效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争议调解、仲裁指导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体现公共服务职能,有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工作原则(一)协调联动、多方参与的原则。
联合调解中心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建立运行,市总工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合力。
(二)自愿调解、依法公正的原则。
引导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得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调解程序和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政策规定,做到依法处理,公平公正。
(三)服务为先,高效便捷的原则。
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 一站式调解中心的实施方案

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的实施方案
嘿,大家想过没,如果新就业形态下劳动纠纷不断冒出来,那可真是让人头疼啊!就好像一个人在路上老是被石头绊倒一样。
现在,我们要搞一个超棒的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咱是认真的。
想象一下,就像有个魔法盒子,把所有的纠纷都吸进去,然后出来的时候就都解决啦!比如说,张三和李四因为工资的事儿闹别扭了,别急,来这儿呀!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像是超级英雄,迅速出手,协调沟通,让他们俩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解决掉。
在这里,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专门的接待区域,热情的工作人员会像朋友一样接待每一个来解决问题的人。
还有专业的调解室,大家坐在那里,心平气和地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是我吹牛,这真的会超级厉害的!难道不是吗?
而且啊,我们还会有后续的跟踪服务呢!确保问题真的彻底解决了,不会再反复。
这就像是给纠纷打了一针“稳定剂”。
总之,这个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一定会超级好用,能帮大家解决好多烦心事!大家就等着看吧!。
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方案

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方案
劳动争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通常涉及雇主和员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工作方案:
1. 建立一个劳动争议解决机构,该机构由专业的仲裁员组成。
这些仲裁员将被选定为独立的第三方,双方都可以信任。
2. 在该机构中建立一个调解咨询部门,提供信息和指导,以帮助双方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双方同意,调解员可以介入谈判并帮助他们达成协议。
3. 发展一个争议解决教育计划,向雇主和员工提供关于解决争议的信息和技巧。
这将有助于减少争议的发生,并提高解决争议的成功率。
4. 通过建立一个公正的诉讼程序来保护雇主和员工的权益。
这将确保在没有其他解决方式的情况下,双方都有一个公正的机会来解决争议。
通过这些工作方案的实施,劳动争议的解决将更加多元化,更加公正和公正。
此外,这些方案还将有助于提高双方的意识和能力,以预防和解决未来的争议。
- 1 -。
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方案

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方案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劳动争议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劳资双方和谐发展,调解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式。
为此,制定和实施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促进劳资双方的协商和谐,解决争议,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 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平等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追求和谐发展原则;法律依据原则。
三、实施步骤1. 登记和申请:劳动者和雇主发生争议后,双方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登记申请。
申请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争议双方的意见。
2. 调查和调解:调解机构将对争议双方进行调查,了解争议的具体情况。
随后,调解机构将组织调解,促使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3. 协议签署:调解成功后,双方将签署调解协议,并按照协议的规定履行义务。
4. 履行监督:调解机构将对协议的履行进行监督,并协助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
四、调解机构的职责和权力1. 调解机构应设立合理的机构设置,确保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调解机构负责调查争议,了解双方的意见和诉求。
3. 调解机构有权要求争议双方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便更好地了解争议的事实。
4. 调解机构应为争议双方提供公正、中立的调解环境,促使双方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五、宣传和培训为了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的效果和质量,应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劳动者和雇主了解劳动争议调解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提高他们的调解意识。
通过培训,提高调解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确保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同时,也应听取劳动者和雇主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通过制定和实施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解决劳动争议问题,促进劳资双方和谐发展,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劳动纠纷调解方案(最新)

劳动纠纷调解方案(最新)
背景
劳动纠纷是在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争议和纠纷。
为了解决劳动纠纷,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和谐性,制定本调解方案。
调解程序
1. 提交调解申请:任何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提交调解
申请,申请应包括双方的基本情况、争议的事实和要求。
2. 调解受理: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及时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3. 调解会议:调解机构将组织调解会议,邀请双方当事人参加。
调解会议旨在促使双方协商解决争议,并最终达成共识。
4. 调解协议:如果双方在调解会议上达成一致,调解机构将协
助双方制定调解协议,并由双方当事人签署。
5. 调解结果确认:调解机构将对协议内容进行确认,并将调解结果通知给双方当事人。
调解原则
公正公平原则
调解机构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
协商一致原则
调解的目的是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和解决纠纷,双方应在案件的解决过程中积极履行协商一致的原则。
法律依据原则
调解过程中,应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确保调解结果的合法性。
确保隐私原则
调解机构应对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进行保护,并严格遵守保密义务。
调解效果评估
调解机构应定期对调解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提高调解效果,并及时修订调解方案。
结论
本劳动纠纷调解方案旨在提供简单、公正、高效的劳动纠纷解
决机制。
它将为雇主和劳动者提供一个和平解决争议的平台,促进
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调解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
劳资纠纷调解机构工作制度

劳资纠纷调解机构工作制度1. 引言劳资纠纷调解机构是为了解决劳动关系中发生的纠纷而设立的机构。
为了确保机构有效运作,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
本文将介绍劳资纠纷调解机构的工作制度内容。
2. 调解机构组织架构调解机构由以下部门组成:- 纠纷调解部门:负责接收和调解纠纷案件。
- 咨询服务部门:为纠纷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
-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纠纷案件的登记、归档和统计。
- 监督和评估部门:监督调解过程,并评估调解结果的满意度。
3. 调解机构工作流程劳资纠纷调解机构的工作流程如下:1. 纠纷登记:当事人将纠纷申请提交至调解机构,机构接受申请并登记案件。
2. 调解准备:调解员了解案件背景和当事人的诉求,准备调解所需的材料和信息。
3. 调解会议:调解员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会议,协助他们沟通和寻找解决办法。
4. 协议达成:当事人达成协议后,调解员起草协议书并由双方签署。
5. 纠纷结案:调解机构将协议书归档,并宣布纠纷结案。
4. 调解员的职责和要求调解员是调解机构的核心力量,他们应具备以下职责和要求:- 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
- 独立、公正地履行调解工作,不偏袒任何一方。
- 积极引导当事人,促使他们主动解决纠纷。
- 保守纠纷相关信息的秘密。
- 持续研究和提升调解能力。
5. 调解机构的保障措施为了确保调解机构有效运作,需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的纠纷调解制度和相关法规。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调解员的专业能力。
- 设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调解效果,并对不当行为进行制裁。
- 保障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避免干扰和压力。
6. 总结劳资纠纷调解机构的工作制度是确保机构有效运作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专业的调解员,劳资纠纷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请注意,上述内容为一般性介绍,具体细节和法律依据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资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方案
为加强劳资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化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等发生的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以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预防工作,及时化解、妥善调处劳资纠纷,为劳动者维权提供简便易行的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机构职责
(一)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接受辖区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
(二)调解本辖区内企业单位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
(三)督促争议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四)聘任、解聘和管理调解员;
(五)定期分析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形势,并按规定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台帐、归档管理和相关信息的统计、报送工作;
(六)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委托、交办的劳动争议调解等事项。
三、工作要求
一是明确专人负责接待劳资纠纷调处化解申请登记,以及上级和有关部门转递的劳动纠纷信访登记,做到事由、信息清晰无
误。
二是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排查发现劳资纠纷信息,提前介入纠纷调解。
三是有访必登,有件必办。
对登记的劳资纠纷调解事项,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制订调处化解方案,根据纠纷涉及的相关业务,召集中心相关人员实施调解。
四是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权利,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做好思想解释工作。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及意见,在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尊重双方的选择,创造和谐的氛围。
六是通过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签订调解协议书,双方自觉履行,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及时将调解意见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其其他解决途径。
四、适用范围
劳资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对象为登封市辖区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五、工作原则
调解劳动争议,应坚持“鼓励和解、强化调解”的要求,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理、合法、公平、公正调解的原则;
(二)尊重争议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选择调解方式、结束调解程序、达成调解协议、履行调解协议自愿的原则;
(三)调解过程中,依据事实,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坚持教育、说服、引导的原则;
(四)尊重双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五)尊重当事人依法申请救济的权利。
六、工作程序
(一)发生劳资纠纷后,当事人应通过约见、面谈等方式先行协商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协议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可以申请调解。
(二)当事人口头申请调解的,调处中心当场填写《劳资纠纷调处申请登记表》。
当事人以书面形式申请调解的,由申请人填写《劳资纠纷调处申请书》。
发生劳资纠纷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三至五名代表申请和参加调解。
代表人参加调解的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三)收到当事人调解申请后,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及时征求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应及时填写《劳资纠纷调处立案审批表》,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制发《劳资纠纷调处受理通知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对不属于受理范围或者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应作好记录,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劳资纠纷调处不予受理通知书》,并送达双方当事
人。
调解委员会收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建议调解或者委托调解的案件,应当受理。
(四)调解纠纷一般不公开进行。
但是,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调解的除外。
(五)调解纠纷时,应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纠纷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六)调解纠纷可以指定一至二名调解员进行调解,或组成调解小组进行调解。
遇有复杂疑难的争议,由调处中心主任主持召开由纠纷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议,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还可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
(七)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劳资纠纷调处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项、调解的结果和协议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处中心印章后生效。
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和调处中心各执一份。
(八)达成调解协议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审查申请。
经审查确认,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出具《仲裁调解书》,送达之日起即具有法律效力。
(九)调解纠纷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结束。
逾期未完成调解的或调解失败的,视为调解不成,调解员应及时填写《劳资纠纷调处终止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途径解决。
(十)下列调解协议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达成调解协议的;
2、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3、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规定的。
调解协议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七、调解员职责
(一)按照中心工作安排,依法调解各类劳资纠纷案件,达成调解协议的,及时按要求签订《劳资纠纷调处协议书》。
经过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引导劳资双方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
(二)完成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交办的劳资纠纷突发事件矛盾化解任务。
?
(三)积极参与劳资纠纷隐患排查工作,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劳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及时向中心汇报。
?
(四)采集和反映辖区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可能因劳资纠纷引发的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活动及动向的情报信息并提出对策建议。
八、调解员行为规范
(一)依法调解。
坚持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履行居中调解职责。
(二)爱岗敬业。
热爱调解工作,注重业务学习,以维护劳资纠纷双方当事人权益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三)热情服务。
工作主动、耐心、细致、周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态度诚恳。
(四)保守秘密。
不得泄露调解工作中获取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
(五)廉洁自律。
不得收受、索取财物或者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为当事人介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诉讼代理人。
九、需回避情况
调解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调处中心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十、档案管理
(一)劳资纠纷调解结束后,中心应将调解过程形成的全部材料,按类别或时间顺序排列,装订成册,立卷归档。
卷宗材料应当打印、复印或用钢笔、碳素笔、毛笔书写,不得用铅笔、圆珠笔书写或复写纸复写。
(二)对已经结束调解的劳资纠纷,当事人又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或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律师可以借阅、查阅调解案卷。
(三)中心要建立借阅、查阅台帐和制度,保证调解案卷的完整与安全。
对需要借出的案卷要明确规定借阅期限,如期归还。
归还时,要严格检查,确保案卷的完整。
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