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管理办法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根据中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单位应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份关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的示例性条文,供参考和学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单位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促进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实践,防范和减少事故事例及职业病的发生。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单位的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第三条【基本原则】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采取措施提前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2. 安全第一: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3. 合理设计:设计和选择安全设备和工具,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减少事故风险;4. 全员参与:各级员工均应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5. 法律依据:依法遵守国家有关《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由上级领导层明确,并履行好以下责任:1. 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上级领导应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制度,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督导;2. 安全生产组织责任: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组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3. 安全生产监督责任: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隐患。
第二章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的制定第五条【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分析】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单位应对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评估,并确定必要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
第六条【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的制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单位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逐项制定和完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2. 工作流程的设计和调整;3. 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的制定;4. 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5. 紧急救援预案和逃生通道的设置。
小学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劳动一般分为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
校内劳动指值日、大扫除、手工课上的小制作等。
校外劳动多为公益劳动,如清扫绿地、擦岗亭、擦公共汽车、拾麦或稻穗、帮助孤寡老人等。
组织这些劳动时必须注意安全。
一、要遵守劳动纪律1合理地分好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岗位责任制。
2上手工课时,要将小刀、剪子、钉子等尖锐物放在固定的位置,按照教学的要求使用。
3值日、扫除时,不用扫除工具乱打乱扔。
4擦门窗时要站稳,扶好。
如果是平房,用来登高的桌椅要结实,要有人保护。
如果是楼房,二层楼以上不要站在窗台外边擦。
5擦灯管或灯泡时,要先断电源。
6需要带劳动工具时(铁锹、铁铲等),在路上不要拿工具追跑打闹。
所带工具不要扛在肩上,以免碰伤别人,要手握工具把,使工具头朝下。
7劳动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
二、要量力而行所谓“量力而行”,就是根据你自己的身体情况参加一定的劳动。
1身体不舒服,有病或有慢性病时,不要勉强参加劳动。
2病刚好时,不要勉强参加劳动。
3劳动量过大时,不要勉强参加劳动。
4劳动时,不要逞强,不要和别人攀比。
三、不参加对身体有害的劳动1在农村劳动时,要注意不参加喷洒农药、杀虫剂、杀草剂等有毒药品的劳动。
2不在烈日或严寒的天气中劳动。
3不到高温或容易造成伤害的工厂劳动,如铅印厂、电池厂、钢铁厂等。
4不参加高空作业、地下施工或矿山等劳动。
5不参加夜间劳动。
四、劳动后注意休息1劳动结束后,要排好路队按时回家。
2回家后喝开水或凉开水。
3用温水洗脸、洗脚或洗澡。
4晚上要早点睡觉。
**小学2022.3.1。
中国劳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中国劳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一、总则为加强对劳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监督,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国有和民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工单位及其职工。
三、管理机构1. 劳动安全管理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劳动安全管理部门,明确部门主任,并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和设备。
2. 劳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劳动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制定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进行劳动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开展事故调查及风险评估等工作。
3. 劳动安全管理部门应当与职工代表建立联系,建立劳动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劳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职工权利与义务1. 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必要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2. 职工有义务严格遵守劳动安全管理制度,遵守劳动操作规程,积极参加劳动安全培训,确保个人的安全和健康。
3. 职工有权参与劳动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在遇到劳动安全问题时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处理。
五、工作环境卫生与安全保护1.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场所无毒害、无辐射、无高温、无噪音和其他危险因素。
2.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耳机、防护服等。
3. 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员进行日常巡视,发现危险因素及时排除,及时督促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工作环境卫生和安全保护知识培训。
六、劳动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1.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强职工对工作环境卫生和安全保护的认识。
2. 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包括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健康监护、劳动保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
3.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并保留相应的教育培训记录。
七、劳动安全事故的处理与应急预案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调查机制,发生劳动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配合调查处理。
劳动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劳动者及企业内部所有涉及劳动安全的各项工作。
三、监督管理职责1. 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劳动安全负有全面责任,是劳动安全监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企业劳动安全工作,确保劳动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劳动安全负有直接责任,负责组织本部门劳动安全管理工作。
4. 所有劳动者应自觉遵守劳动安全规章制度,服从劳动安全监督管理。
四、劳动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安全检查制度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4.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要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企业应按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6. 应急预案制度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监督管理措施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劳动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企业应设立劳动安全举报箱,鼓励劳动者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
3. 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考核制度,对劳动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 对违反劳动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企业应依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一、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二、制度的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下属机构,以及各类工作场所,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室、仓库、工地等地。
三、组织机构和责任在建立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时,需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3.1设立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制度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监督和检查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
3.2企事业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小组,在领导下协助制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政策,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
3.3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4.1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紧急疏散和逃生知识等。
4.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课程,包括岗位安全操作培训、应急救援培训等。
4.3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培训师,负责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五、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5.1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5.2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明确巡查频次和责任部门。
5.3安全隐患排查结果应及时报告,并及时整改。
六、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应急职责和措施。
6.1按照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泄漏等。
6.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6.3建立应急通讯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传达信息。
七、记录和报告建立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相关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包括工伤记录、事故记录等。
7.1工伤记录要详细记录工伤的情况,确保工伤赔偿的公平和合法。
7.2事故记录要详细记录事故的经过、原因和处理结果,以供事后分析和改进。
7.3定期汇总和报告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八、效果评估和改进建立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效果评估和改进机制,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水平。
特种作业人员劳动安全管理办法
特种作业人员劳动安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实施《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特种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管理:一、市电力工业局系统以外的电工作业;二、锅炉司炉和压力容器操作作业;三、起重机械作业;四、金属焊接(含气割)作业;五、金属无损检测作业;六、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七、单位内行驶机动车辆的驾驶作业。
前款所列各类特种作业的具体范围,由市劳动保护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第三条市、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主管本市特种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管理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统一考核发证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考核发证。
第四条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委托有关单位考核发证,必须出具《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委托书》。
受委托单位必须在委托权限范围内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发证,不得超范围考核发证。
本市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考核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局制定。
第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经市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或其委托单位考核合格并发给《北京市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操作证》)后,方可进行特种作业独立操作:一、年满18周岁;二、没有妨碍从事本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三、具备与本种作业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四、在本种作业岗位学习实际操作满2年并经过考核发证单位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或者受过特种作业教育并在本种作业岗位学习实际操作满1年的中等(包括技工学校、职业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
第六条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或其委托考核发证的单位,每2年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理论、实际操作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审。
复审不合格的,由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或其委托考核发证的单位吊销其《操作证》。
第七条外地的特种作业人员来京从事特种作业的,必须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条件,持原所在地地(市)级以上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核发的特种作业证明,向本市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或其委托单位申请换领《北京市特种作业临时操作证》(以下简称《临时操作证》)后,方可在本市独立进行特种作业操作。
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
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下面是一个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的范例:
1. 安全责任:
a. 班组负责人是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并承担班组的安全责任。
b. 班组成员都有安全生产责任,应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并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工作中。
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 班组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b. 新员工入职时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考核。
3. 安全操作规程:
a. 班组负责人要制定并向班组成员宣传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所有成员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b. 班组成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更或违反规定。
4. 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
a. 班组负责人要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齐全,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b. 班组成员在工作时应正确佩戴与工作相关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5.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
a. 班组负责人要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b. 班组成员在工作前要认真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程序。
6. 事故报告和应急预案:
a. 班组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和记录发生的事故,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b. 班组成员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班组负责人报告。
以上是一个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的简要范例,根据实际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具体内容的修改和完善。
单位劳动安全规章制度内容
单位劳动安全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维护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单位劳动安全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在内。
第三条单位劳动安全规章制度的宗旨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第四条单位应当成立劳动保护委员会,对劳动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
第六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单位劳动保护委员会所有。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
第九条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监督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
第十条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记录事故预防、应急救援等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组织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第三章安全设施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保证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员工在突发火灾等危险情况下及时疏散和自救。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安全带等,确保员工在高空、机械作业等危险环境下的安全。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设施的完好和有效性。
第四章作业操作规范第十七条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作业规范,明确作业程序、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八条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作业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员工的作业安全。
第十九条员工应当严格按照安全作业规范进行操作,勿擅自改变操作程序,确保人身安全。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设立监督检查岗位,综合监督员工的作业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各项安全卫生措施,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六条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定,提高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参加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安全卫生技术。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领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安全卫生措施,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组织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设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
第十条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二)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四)监督检查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落实情况;(五)调查处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六)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和劳动安全卫生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第三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制度;(三)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四)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五)职业病防治制度;(六)工伤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七)劳动安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5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焦化生产作业高温、粉尘、有毒、有害因素较多,应定期对生产岗位的毒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制定减少毒害污染的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2.防尘、通风、降温设施必须有专职人员管理,并应定期检修和清扫、维护。
遇有损坏应立即修复,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需要。
3.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沟、池,应有围栏或盖板,并经常检查是否遭破坏,保证员工劳动生产与行走的安全。
4.工作场所的光线应该充足,采光部分不得遮蔽。
5.经常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面,应该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渗透。
6.原材料、成本、半成品应按定置管理要求堆放,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与通行。
7.加强设备保养,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减少毒害污染。
8.必须根据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按规定配备符合安全卫生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并督促员工的正确使用。
9.高温季节必须组织清凉饮料供应,并保证符合卫生要求,以防员工中暑或中毒。
10.对有毒有害岗位员工应按规定组织他们参加体检,患有职业病或其他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安排其他工作。
11.按规定做好女员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12.经常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减少或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2)劳动安全卫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并应在企业内广泛宣传,使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企业应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企业将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培训等。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所有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2.2 综合治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
各级管理人员应发挥带头作用,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3 全员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卫生负责,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4 追求卓越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应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责任与义务3.1 管理责任企业管理层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目标和计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层落实安全卫生工作。
3.2 部门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应制定具体的安全卫生工作方案,并落实到各岗位和员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3 员工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卫生负责,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安全卫生管理措施4.1 安全培训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急救知识等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2 安全设施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4.3 事故报告与分析任何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报告,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4 职业病防治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筛查,并加强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和控制,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五、安全生产检查5.1 日常检查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
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一、组织机构和责任1. 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领导、专职安全员和班组成员组成,负责具体的劳动安全管理工作。
2. 主管领导负责制定和实施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并对班组劳动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3. 专职安全员负责落实和执行班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4. 班组成员有义务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工作,并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二、工作场所及设施管理1. 班组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干净,定期清理积尘和杂物。
2. 对工作场所的地面、电线、水管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3. 班组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安全标识等,并定期检查设施的有效性和完好程度。
三、作业安全管理1. 班组成员在进行工作前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作业的危险性及安全防范措施。
2. 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擅自更改或忽略安全程序。
3. 对于危险作业,如高空作业、电焊等,应提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防护用品及设备管理1. 班组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对使用人员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培训。
2. 对于使用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事故应急管理1. 班组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确保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2. 对于发生的事故,班组应及时上报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六、安全教育和培训1. 班组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2. 班组应根据员工的岗位和工作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进行培训记录和评估。
七、安全检查和评估1. 班组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检查和整改情况进行记录。
劳动安全管理的方法案例
劳动安全管理的方法案例劳动安全管理是指在生产施工等劳动过程中,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管理工作。
下面将介绍几个劳动安全管理的方法案例。
1. 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企业可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例如,规定员工必须佩戴防护用品、规定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等,通过制度化管理,可以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在工作现场,可能会发生突发事故,如火灾、坍塌等。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情况,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例如,组织员工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进行应急救援培训等,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3. 安全培训的开展企业可以组织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例如,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安全培训课程,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技能和应对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企业可以建立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对工作现场进行巡查和安全检查,并及时发现和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
例如,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工作现场,发现隐患后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和汇报。
这样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为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5. 安全奖惩制度的建立建立一套合理的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进行评价和奖励,对安全责任失职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例如,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员工考核指标,对安全工作出色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安全责任失职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相应处罚。
这样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高工作安全性。
6. 持续改进和经验分享企业应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应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和教训,以便其他员工加以借鉴和学习。
例如,建立安全管理改进小组,定期召开安全经验分享会等。
这样可以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减少事故的发生。
中国劳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一、引言劳动安全是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为了加强劳动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以下是对中国劳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的基本概述。
二、制度规范内容1. 劳动安全法律法规我国劳动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了用人单位、劳动者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等,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用人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5. 职业病防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对可能产生职业病的岗位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
6.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7. 事故报告与处理发生劳动安全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按照事故性质、原因和影响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劳动安全监督检查劳动安全监督检查是保障劳动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安全的监督检查,确保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安全法律法规。
三、制度规范实施1. 宣传教育用人单位应积极开展劳动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检查考核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依法进行处理。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劳动中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
下面,我将就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组织结构。
这些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经营范围、企业规模等基本情况,同时还要描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其次,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履行。
企业必须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起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这些规定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相关政策文件等,企业必须按照这些规定执行,并且要持续地跟踪、了解最新的要求和变化。
第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劳动安全卫生的责任与义务。
这些责任与义务包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级部门主管要负责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劳动者要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规定,参加预防职业病的检查和培训,使用和保护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要组织实施各项安全卫生管理措施,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以及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估和管控等。
第四,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企业应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功能是否完好,并确保劳动者使用设备进行工作。
同时,企业要在劳动者进行特殊作业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提供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员工遵守。
第五,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与处理。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和职业病预防机制,包括对危险源进行评估、控制和监测,制定事故和职业病的应急救援措施,建立起完善的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制度,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最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还包括劳动者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途径与权利。
劳动安全管理的方法案(三篇)
劳动安全管理的方法案劳动安全管理是指组织和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在现代社会,劳动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劳动安全管理的方法案,包括风险评估、培训教育、防护设备、事故调查和持续改进。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劳动安全管理的第一步,通过对工作场所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风险评估包括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设备等的评估。
首先,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对空气质量、噪音、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检测和评估,以及对危险物质的存储和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其次,对工作任务进行评估,包括对工作过程中的体力活动、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进行评估,以及对工作站姿和工作姿势等人体工程学因素的评估。
最后,对工作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对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规范等进行检测和评估,以及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及时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提高劳动安全管理的效果。
二、培训教育培训教育是劳动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计划,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安全技术知识等。
其次,要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课堂教学、实地演练、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培训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最后,要及时评估培训效果,通过对员工进行考核和测试,了解培训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通过培训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主动识别和排除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三、防护设备防护设备是劳动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防护设备,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程度。
首先,要选用适合的防护设备,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头盔、护目镜、防护手套、耳塞等。
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规定(3篇)
第1篇引言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是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安全与卫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本规定旨在明确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的原则、制度、措施和责任,以确保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第三条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3.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4.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第二章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制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2.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条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1.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等因素,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内容、实施期限和责任人。
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当纳入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并定期检查、评估和改进。
第六条安全生产教育、考核制度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考核制度,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生产教育和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知识、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七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包括现场检查、资料检查、设备检查等,检查结果应当记录备案。
第八条劳动保护检查制度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保护检查制度,定期对劳动保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2. 劳动保护检查应当包括劳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装备、工作环境等。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规定模版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规定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适用于所有从事劳动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二、劳动保护责任1.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劳动防护措施,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工具和装备。
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4.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参加劳动保护培训和应急演练,并定期组织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考试。
三、劳动防护措施1.劳动者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2.劳动者在进行高风险工作时,应当配备安全带,并将其正确使用,以防止意外坠落。
3.劳动者参与化学实验或接触危险化学品时,应当佩戴防护服、防毒面具等。
4.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护栏、防护网等,确保他们的安全。
四、劳动保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1.用人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劳动保护设施,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发现劳动保护设施存在缺陷或损坏时,应当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3.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专业机构对劳动保护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检验,确保其满足安全要求。
五、劳动卫生管理1.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和执行劳动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环境监测,防止污染和职业病危害。
2.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劳动者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保障他们的健康。
3.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进行评估和控制。
六、事故应急处理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2.发生事故时,应迅速组织救援和抢救工作,保护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和备案。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是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用于管理和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具体措施和规范。
该规定旨在确保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不受伤害,并提供相应的救护和保护,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规定的基本原则1.法律依据原则:严格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符合法律规定。
2.预防为主原则:注重事前预防,通过制度、设备、培训等措施,消除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和危险因素。
3.综合施策原则:将管理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综合施行各项安全措施,使其互相补充、协调、配合。
4.多层次管理原则:建立起一整套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从企业层面到个别工作岗位的具体层级管理。
确保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5.整体管理原则:以“识别、评价、控制、监督”为核心,全面管理和控制各项安全风险。
6.人为因素控制原则:充分重视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通过培训、教育、奖励和处罚等手段,引导员工主动关注安全,并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
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管理的具体内容1.安全设施要求:各类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必要时应作出安全改进。
2.安全培训要求:对每个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工作操作技能培训、应急救援培训等。
特殊岗位的员工还需要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
3.安全操作要求: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明确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操作要求,确保操作安全。
4.安全监测要求:建立安全监测和报警机制,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
5.安全检查和审查要求: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事故发生。
6.事故应急处理要求:建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明确责任和措施,保障员工应急救援和安全撤离。
7.安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的安全奖惩制度,对于安全工作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嘉奖,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现场劳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现场劳动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现场劳动安全管理,包括生产现场、办公场所、施工现场等所有工作区域。
第三条现场劳动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监管”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现场劳动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现场劳动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监督。
第五条现场劳动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现场劳动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本部门、本车间、本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七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八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岗前安全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九条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技能。
第十条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安全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一条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安全检查实行分级管理,由安全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章事故处理与报告第十四条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事故调查处理要查明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六条事故报告要及时、准确、完整,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第六章奖惩与考核第十七条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处理等方面。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维护加盟店的正常经营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劳动政策,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加盟店劳动安全管理实行逐级归口负责制。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劳动安全工作的负责人,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管理,作好监督工作。
第二章劳动安全责任制
第三条加盟店总经理对加盟店劳动安全管理负领导责任,分管劳动安全的领导协助总经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二、指导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监督、检查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三、定期组织加盟店劳动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并控制事故隐患。
四、组织对员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五、审批加盟店有关劳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
第四条人事部作为加盟店劳动安全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是加盟店劳动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
人事部设员负责具体事务,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贯彻加盟店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决定;协助总经理和分管领导做好加盟店劳动安全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对各部门的劳动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二、制定加盟店劳动安全、劳动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参与劳动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及组织实施工作;牵头审查各部门的劳动安全制度、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监督检查加盟店劳动安全工作,对存在违章或安全隐患的部门及具体责任者发出整改通知书。
负责有关劳动安全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
四、负责加盟店内部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招聘、上岗、培训、调配工作。
五、制定加盟店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指导督促各部门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和女工劳动保护等工作。
六、建立加盟店劳动安全管理档案,指导各部门建立本部门劳动安全档案。
七、组织加盟店劳动安全竞赛、评比、奖惩工作。
第五条加盟店各部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加盟店相关的劳动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制定本部门劳动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将劳动安全工作落实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等各个工作环节中。
二、每月检查、分析、解决本部门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事故隐患,发现重大隐患要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同时向加盟店有关部门报告。
三、负责本部门设备、工具、燃材料等物资管理的组织工作;建立部门劳动安全管理档案;关键部位须设防护装置和明显标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现场上墙;日常管理要定期检查并责任到人。
四、组织制定与劳动安全有关工作的安全措施并负责监督落实。
对外发包工程,要在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协议书中写明安全工作规范并督促落实;负责在完工后的检查验收。
五、负责部门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女工保护工作,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六、负责本部门员工劳动安全纪律教育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
督促检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持证上岗;组织新报到人员的岗前安全教育。
七、负责组织、落实本部门所属特种设备年检工作。
八、负责本部门的劳动安全竞赛、评比和奖惩工作。
九、部门发生员工因工负伤、死亡事故时,应立即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及
时报告人事部和加盟店主管领导,负责查明原因、采取防范措施,依据加盟店《奖惩管理办法》对责任者提出惩处意见。
第六条加盟店各部门下属机构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加盟店劳动安全制度,模范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根据本单位任务、环境和人员特点,定期布置检查劳动安全工作。
二、组织本部门员工定期学习劳动安全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落实情况;教育员工遵章守纪,严禁违章指挥、制止违章操作。
组织新报到员工的现场安全教育,在其熟悉本职工作前,指定专人负责该员工的劳动安全指导工作。
三、督促员工按规程使用和养护设备、工具、易燃材料以及防护装置等,杜绝人为责任事故。
四、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物业部、物流运营部等部门特种作业人员班组必须建立书面交接班记录。
五、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上报并保护现场,事后要详细记录,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
第七条加盟店各部门应配备兼职安全员一名,负责本部门的劳动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部门工伤事故原始资料的收集、统计、初始审核。
二、负责本部门劳动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
三、负责本部门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取证和资质复审。
四、负责本部门各类劳动安全报表的填报。
五、负责本部门常规安全教育和因工负伤员工的复工教育。
第三章劳动安全教育
第八条加盟店各级劳动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劳动安全教育。
第九条新报到员工由所在部门负责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及岗位现场安全教育。
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情况、设备性能、安全技术知识、注意事项、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及事故教训等。
累计教育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工程技术人员不得少于24
小时。
第十条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或调换岗位,员工不熟悉操作技术和安全规程时不得上岗。
第十一条因工负伤职工复工前的安全教育,由员工所在部门组织实施,累计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
第十二条有电气、司炉、水质化验、电气焊(气割)、起重设备(电梯)等特殊工种作业的部门必须定人定岗,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定期组织考核,未取得政府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者,不能上岗。
第十三条各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各种方式的劳动安全教育,劳动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一、劳动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二、劳动安全责任制、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本岗位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的构造、性能、作用以及实际操作技能。
四、本岗位处理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和紧急自救、互救知识。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与保管。
六、工伤事故案例。
七、劳动纪律的有关内容及其他安全教育内容。
第四章劳动安全要求
第十四条根据有关规定,加盟店劳动安全要求主要是
一、各种外露的传动装置,必须有安全防护罩。
禁止带手套操作各种机械传动设备。
二、不得使用不合格电器产品。
各种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必须保持良好绝缘、可靠接地(包括办公室使用的工作台灯、电风扇、电脑)。
三、移动式设备或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器的电源。
四、登高作业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登高用梯必须设防滑装置。
进行危
险作业时,应有人监护。
五、非电气专业人员严禁装、拆电气设备。
对未经加盟店批准安装和使用的电气线路、设备,电工有权通知工程物业部门和保卫部门处理并予以拆除。
六、检修、保养机械和电动工具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操作。
七、特种设备必须凭操作证操作;无证员工实习操作特种设备时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学习证》,并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监护、指导下进行,禁止单独作业。
八、各种起重设备(电梯)必须安装灵敏、可靠的联锁保护装置并标明起重吨位。
九、各种蒸汽管道必须包扎以防止人员烫伤。
使用燃气通道及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十、各种设备不准带故障运行。
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确认安全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转。
使用中要保持设备和工作场地清洁、安全。
十一、各种压力表安全阀必须半年进行一次检查,保证精确有效。
手持电动设备每年定期送交电工班检测并做好记录。
十二、各种电热设备不准靠近易燃、易爆物及电气线路。
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严禁使用明火。
十三、化学物品、危险物品必须专人负责、分类保管。
十四、办公用品及加盟店所属设备的转运、放置,必须保证安全合理。
第五章劳动安全检查与考核
第十五条加盟店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劳动安全工作的检查,并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对重点部门进行工作现场专业检查。
第十六条重点部门应建立在岗检查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做好检查、交接班记录。
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工作检查分析会,对本部门的设备、电气线路、易燃易爆品的使用保管进行检查。
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和隐患时,必须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没有查明原因和责任的不放过、没有控制和解决措施的不放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