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音乐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音乐(讲稿)

041201042 朱虹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文化

六大音乐断代史: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20世纪;

现在我们在日常的表达中,常常也将巴洛克时期(诸如巴赫、亨德尔的音乐)和浪漫主义时期(主要是19世纪上半叶)的音乐统称为“古典音乐”。然而,真正在音乐史中所称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按照一般的看法将J.S.巴赫去世的1750年至贝多芬去世的1827年前后这段时期,称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又有学者将其再划分为“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同时,也有人将“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称为“后巴洛克主义音乐时期”,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也称为“古典主义音乐高峰时期”;与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直接相关的音乐风格是“洛可可”、“华丽风格”和“情感风格”,即1730-1770年,这一时期是与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相交叉的一个历史阶段。

背景原因

同其他任何音乐流派一样,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之所以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在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工业革命与科技的发展促使整个西方文明大大向前推进,王权与神权同时面临危机,封建社会制度濒于土崩瓦解,欧洲各地都出现了新的经济体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法国“百科全书派”掀起“启蒙运动”,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科学与知识的自由传播,呼吁宗教的宽容、人类的博爱。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文学戏剧界的“狂飙突进运动”,在响应启蒙精神的同时,更强调人的感官直觉,追求自然、天性和本能。这些思想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甚至可说是构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此时,一批批百科全书相继问世,众多的人文历史、文化著作出版,促使一个思想清晰、有秩序与讲究精确的“理性时代”的到来。思想的变化导致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乐器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提琴类乐器制造技术提高得很快,键盘类乐器如古钢琴的羽管键琴向现代钢琴过渡,这不仅大大促进了演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使音乐创作意识的变化,并导致音乐理论观念的发展。

就音乐而言,18世纪的音乐生活更加世俗化、民众化,音乐从教会、宫廷进一步走向市民生活。在城市中,专供市民欣赏的音乐会繁荣起来,供市民欣赏音乐会的场所大量出现,听音乐会成为市民(甚至是贵族也前往)的一种时髦风尚。此外,在城市中的酒馆、集市中,音乐娱乐性质的业余歌唱、器乐的独奏、重奏异常活跃。

维也纳古典乐派

人们常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是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家群体。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维也纳,并在那里创作出大量的经典作品。他们受到欧洲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创作出带有鲜明人道主义思想和明朗

奋进乐观的作品。他们继承了欧洲特别是德奥音乐的文化传统,并对音乐的各种体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他们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汲取了先辈作曲家的创作经验,写出形式严谨、内容深刻、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器乐和声乐作品,成为后世之楷模。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特点是简练、明晰,乐句处理得清晰明显,更平衡和具规律性,节奏音型也具规律性和简洁性;古典主义音乐具有新的强弱对比的观念;此时期器乐第一次占有了比声乐更重要的地位;管弦乐队和室内乐小组如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成了一种典型的器乐样式;奏鸣曲式是古典主义时期许多器乐的结构的基础,这一曲式可以分别用在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体裁上;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作品确立了主调和风风格的主导地位,又创造性地运用了复调对位手法,其作品既有明晰而严谨的形式,又充满深刻的思想内涵;既吸收了德、奥民间音乐的传统,又富有高超的作曲技法,这一切使他们的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从而使欧洲古典主义音乐达到了一个顶峰。

莫扎特

莫扎特4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协作曲,7岁时又写出第一首交响乐,12岁创作了第一出歌剧,他的一生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原籍是德国,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那座城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母亲安娜·玛丽亚·莫札特也热衷于音乐并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在莫扎特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列奥波尔得德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答道他正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看过之后,发现这张乐谱不一般,他相信莫扎特将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作曲家,因此他开始指导莫扎特作曲并带领他举行演出。】

【给莫扎特修理过头发的理发师回忆:帮他弄头发是件很困难的事,他从来坐不安稳,每时每刻都有灵感出现,然后他就会立刻冲向钢琴,理发师只能手里拿着头绳跟在莫扎特后面。】

莫扎特的音乐人生可分为三个时期。少年时期(公元1762-1773年),萨尔茨堡时期(公元1774-1781年)和维也纳时期(公元1781-1791年)。

在少年时期的旅行演出(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1763年6月至1773年3月,莫扎特与父亲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进行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

)中,他接触了欧洲当时最前沿的音乐艺术—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德国的器乐,也认识了很多的音乐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和新的音乐体裁与形式。在此期间,莫扎特已出版了6首羽管键琴、小提琴和长笛奏鸣曲,写作了

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年),《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年)等作品。

在萨尔茨堡时期的1774-1781年(1773年底,莫扎特与父亲返回萨尔茨堡。此时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乐师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随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1778年5月,莫扎特抵达巴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谋到职位,于是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间,莫扎特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文化学习,包括拉丁、意、法、英语等课程。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小夜曲、嬉游曲以及他的正歌剧《伊多梅维斯》。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反映出欧洲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新因素的出现,增强了其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与确立。

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摆脱了宫廷和教会的束缚,成为自由作曲家或独立音乐人。(1781年6月,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到维也纳谋生。)维也纳的10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10年。1782年7月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的著名歌剧《后宫诱逃》是他1781年和大主教决裂后完成的。1782年,莫扎特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同一位音乐家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他没有固定职业,繁忙的写作和演出活动以及家庭中接踵而至的悲剧(孩子的接连早夭、妻子重病),精神上和债务上的沉重负担,压得他透不过气。莫扎特和在维也纳的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乐的创作经验。1784年,莫扎特加入“共济会”,热心参加了这个带了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他对其中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以此思想启示写出了许多作品。歌剧《剧院经理》、《费加罗的婚事》、《唐璜》、《女人心》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1791年9月他写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并在重病中写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未能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死后他被葬在维也纳的贫民公墓。

代表作品

①歌剧:《费加罗的婚事》、《唐璜》、《魔笛》。

②交响曲(50部):No.31.D大调《巴黎》(1778年)、No.35.D大调《哈夫纳》(1782年)、No.38.D大调《布拉格》(1786年)。

③协奏曲(50余部),钢琴、小提琴等。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继承了巴洛克协奏曲的传统,发扬了新的创造精神,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

④弦乐四重奏:K.387,G大调、K.421,d小调、K.428、K.458、K.464、K.465.献给海顿的6首(1782-1785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莫扎特的思想和风格,显得格外突出,它们既有海顿四重奏声部独立性强以及艺术含量、技术含量的丰满均衡的品质继承,又有莫扎特自己所具有的真挚亲切、明快开朗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