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

合集下载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考点梳理 三、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1.民主选举 1.民主选举 3.民主管理 3.民主管理 2.民主决策 2.民主决策 4.民主监督 4.民主监督
1)监督权的内容:批评和建议、申诉或诉讼、控告、揭发举报 监督权的内容:批评和建议、申诉或诉讼、控告、揭发举报… 民主监督权的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2)民主监督权的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 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消除…改进 改进…;维护…;激发…。 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消除 改进 ;维护 ;激发 。 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4)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另一方面 ①一方面 ,另一方面…… 要求我们……还要求我们 还要求我们…… ②要求我们 还要求我们 正确制订监督方案:主要步骤有,确定民主监督目标——设计行使 ③正确制订监督方案:主要步骤有,确定民主监督目标 设计行使 监督权的备选方案———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监督权的备选方案 选择方案 实施方案
A.村民选举是村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A.村民选举是村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B.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 B.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 C.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C.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组成部分 D.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组成部分
A

练习巩固
辨析题: 辨析题: 有人认为,反正我又不当国家领导人, 有人认为,反正我又不当国家领导人,所以选举 与我无关系。 与我无关系。

和谐社会构建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

和谐社会构建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

和谐社会构建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摘要: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与核心,是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条件,也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较低,且存在着不平衡性、被动性等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培育各类社会团体和各种群众组织、培养公民意识等途径逐步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程度。

关键词:政治参与;公民;途径一、政治参与和有序政治参与的内涵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关系中保证全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在现代政治学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定义的角度不同,对政治参与含义的解读也有不同偏重,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国内学者杨光斌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1] (P.254)就国外而言,美国学者S·亨廷顿和J·纳尔逊对政治参与的定义: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2] (P.5)所谓有序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与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有序政治参与通俗的讲就是政治参与必须有序进行,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要求:一是有组织:“没有组织的政治参与将堕落为群众运动”[3] (P.6)二是有代表性: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应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社会阶层。

倘若个别地区和阶层过分的参与政治活动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是要依法:依法政治参与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一)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水平低,非制度化盛行“政治稳定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4] (P.51)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状况。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根据我国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态势是“参与不足”。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着眼点,努力促进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全面发展。

1、进一步健全完善选举制度。

公民选举自己的代表或直接选举基层单位的领导人,是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为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因此,全体人民作为社会主人,主要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的方式,将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委托给自己的代表,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政府直接行使治理权,从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当然,在如何选举产生能真正反映人民意志和要求、能真正代表人民正确有效地行使权力的人大代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今后应在坚持党管干部、人民公认和依法选举三者统一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

同时,要把提高代表素质作为选举代表的首要条件,改进代表候选人推荐的方式,在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使选出来的代表具有较强的参政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能认真执行代表职务,密切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意志参与讨论决定重大问题。

2、进一步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就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各种行为加以程序化和条文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制化。

目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践和创新,还缺乏制度保障,在参与的一些具体做法的操作上,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因此,有必要从立法的角度对公民参与政治的内容、方式、形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公民的参政行为进一步做到法律化、制度化、有序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渠道,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载体。

微博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微博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微博又称迷你型博客, 依然隶属于博客大家族 ,
但与传统的博客 明显 不 同, 具有许 多鲜 明的特点 。
笔者从分析微博的主要特征着手 , 探讨微博是何以 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第一 , 信息交流的经济性和便捷性 。 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 网写微博 , 因
型媒介平台, 从一定程度上说 , 它开辟 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渠道和新空间。从分析微博的过程 中发现 , 在传
播主体政治文化、 高公 民政 治参与能力、 提 化解社会舆情危机 、 构建新型公民社会等方面, 微博拥有传统媒体 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 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 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微博 公 民 政治参与 有序 [ 中图分类号 ] 6 6[ D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6 2 37 (0 10 — 0 8 0 A[ 17 — 4 3 2 1 )6 0 2 — 3
微博 , 微博在中国开始火热起来。作为一种新 型的 流行的受众传播媒体 , 微博在影响公 民政治参与方
面值 得研 究 。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 微博有了多媒介融 合的发布渠道 , 手机短信、 网页 、 P 、 M 3 电子邮件、 即 时通讯工具等都可以成为微博客平台。多媒体的参 与, 使得微博的信息可以即时发布 , 又可以和外界进
都 能承受 , 有经济 压力 。微博 的内容很 简短 , 般 没 一
只要求 10 4 个字 以内, 没有复杂的形式约束 。在 微
过 10 4 个字符的文字或图片发到微博上与网友分享 讨论。简而言之 , 就是通过手机或互联 网发送短信。
20 06年夏 季 , 国 T ie.o 美 wtrtm社 交 网站 的创办标 志 t 着 微博 的产 生 。20 07年 3月 ,wtrcr 迅 速得 到 T ie.o t n 火爆 运用 , 微博 开始 风 靡 全 球并 成 为 一 种 新 的媒 介 形态被 广 泛接 受 。从 饭 否 、 歪 、 咕 、 滔 到新 浪 叽 嘀 滔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为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观点,不断健全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措施。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最有利于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的以上两个条款,确认了当代中国的国家本质(或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标志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的规定是当代中国其他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就是建立在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幸福为最高追求的根本基点之上的。

中国共产党一再向世界宣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广大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和新社会的主人。

1956年又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但要真正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经历很艰苦、很漫长的探索过程。

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一切其他形式的具体化的国家权力,都是由这一最高权力主体产生和派生的。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本质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它最有利于公民的政治参与。

但在现代国家和政治形式下,人民不可能都直接去行使民主权利,而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去实现民主权利。

在现代社会中,直接民主制只能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和领域内行使,更多的则是间接民主制形式。

第二课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第二课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第二课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有四种: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定义优点局限性运用范围一、方式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选择自选民较多,分布较广,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方式己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影响选举进程,成本高,间接选举选由选民选出自己运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选民不能直接表达自己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的代表,再由他们的情况,可以节约资源意志,选民的热情受影响乡及乡以上的各级地方代表选民选举政府的领导人。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选民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应选名额相等的合理性的选择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形成竞争,为选民行使选如果不加以有效防范,容人大代表于应选名额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

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有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民等情况二、决定因素国家性质直接选举社会经济制度我国采取的设施是相结合物质生活水平选民的文化水平间接选举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意义:(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怎么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怎么做(1)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2)要了解候选人的能力和表现(3)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民主决策内容方式意义一、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项决策机关反映电话、信函、传真、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意见,提出建议电子邮件、新闻媒体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2)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相关信息论证会,座谈会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集中学着的智等,对专业性、技术信息等慧,有利于提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高决策的科行分析论证学性(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有利于增强制度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透明公示,公民在了解有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度和公民参与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度建议(4)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要健全什么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要健全什么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要健全什么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要健全的制度体系有:
1. 全民参政权利制度:全民参政权利制度应建立普通选民参政权和专业选民参政权两个政治参与权利,普通选民参政权主要包括“选举权”和“提出议案”、“参与议事”、“复议权”、“投票权”、“考评权”“反质审权”;而专业选民参政权则涉及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管理之下”的“报社法人”、“时评人”、“新闻作家”等记者从业者参政权力,是国家行政形式主义和民主真正的有效融合。

此外,还可以构建超越个体民主的一般负责任制、共识民主以及双重关联制等形式的有序参与。

2. 建立精准民主机制政治参与制度:社会现实中,政治参与权力及性质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建立适应民众现实需求的,支持有责任的精准政治参与及民主开放的有序机制,提升民众参政质量及参政权衡的有效性。

3. 公民参政社会组织制度:通过发展公民参政社会组织,改善个体参政现实格局;促进公民参与思想探讨,激励民众参政,改善公共治理水平。

4. 联结全民实施政治参与制度:全民参与不仅是政治参与,更是发挥社会力量的对手赛与调和,以提高社会综合发展质量,改善基层行政
管理及社会治理状况,全民参与制度应加强联结政府、企业、社会组
织及全民的参与关系,突破单边参与,激发全民参与各方利益中立与
协调。

以上就是要健全的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四项具体方案。

通过建立此类有序政治参与理念,可以促进建立更加公正、文明合理
的参政机制,进而营造良好的参政氛围,有利于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健全中国的宪政民主建设和法治改革。

关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途径

关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途径
响或 改 变 政 府 决 策 。
公民有 序政治 参与是理 性 的。这 种理性 体现在 公 民进
行政治活动时 , 能够清醒、 自主地做 出明智选择 , 而不受朴 素
的政治热情 和其他 外界 的影 响 ; 民能够对参 政 目的、 治 公 政
现象 、 作 程 序 等 在 正 确 理 解 的 基 础 上 , 理 性 的 方 式 自愿 运 以
与行为。一般来说 , 合法的 、 理性 的、 适度的政治参 与是公 民 有序政治参与的三个基本特征。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合法的。这是指公 民在 宪法、 法律 许可的范围内进 行的政治 活动。公 民可 以通 过 自己的行 为
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 民政协作 为我国政治 生活中发 ”
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 在扩大公 民有序 政治参 与方面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会科学 版 ) 社
ora D Inr noaUn esyfr ai aie Sc c n e) un fn e gl i r t t nli oi Si cs l Mo i v i o N o ts( a e l
Jn21 a.01
Vo十余种 。简要地说 , 秩序表示的是

身权益的同时, 也要对他人权益给予 以充 分尊重。如果说每 个公民均从 自身利 益出发 , 不顾 他人利 益, 会出现 利益表 就
达失范 , 政治运行 紊乱 , 一定范围内的无序 , 终导致共 同利 最
种在服从或遵从基 础上形成 的稳定 状态或情形 。秩 序是 个社会或组织得以正常运行 的基本条件 , 所有 社会成员 是 能够感受到的外部环境之一 。
精神 , 这既是 民主制度 下公 民素 质的基 本特征 , 也是 现代 民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扩大路径探讨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扩大路径探讨
[] 1 郭太 生: 治安学论丛( 《 第三卷 ) , 》 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
06 合法权利 , 有权利的保障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 , 有利 出版 社 20 年 版 。 [] 2 于建嵘 :危机 与对策—— 中国社会冲突观察》 天地 《 , 益 的均衡 才有社 会 的稳定 ; 维权 就 是维稳 , 维权才 能
治、 文化 建设方 面 的资金 相对不 足 , 民从 事政 治参 素养 均 有不 同程度 的要求 , 公 在短 期 内难 以成 为普 及 与 的基础 设施 建设跟 不上 ; 另一 方 面 , 绝大 多数公 民 范 围很 广 的参 与 方式 一 。 还在 终 日为生计 奔波 , 难有 政治参 与 的 闲暇” I 。 4参 与 主体 不均 衡 。政 治参 与 尚未 完全 焕 发 出 .
法、 合理诉求 , 才是化解这类事件的妥善之道。 参 考文 献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4 2 月 2日。
( 作者 单位 :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治 安系 )
2 6一 《 大研 究} 02 人 2 1 年第6 ( 期 总第2 6 ) 4期
等少数几部法律 。一些对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利的 和其他组织通过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 高度重视人 民群众 法律 , 如公 民参政法 、 社团法 、 新闻法 、 出版法、 舆论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 监督法等 , 尚未制定。现有 的法律缺乏具体的实 来信来访工作 , 都 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 ’ 。 4 . 扩大公 民立法参与。建立健全公 民参与立法 施办法 , 如参与的程序、 方法、 途径 、 参与权受到侵犯 积极推进 民主立法、 开门立法 , 使各阶层 的 后的补救方法等等。当前常用 的信访、 公示、 听证会 的制度 , 等参与制度存在执行力度不足、 执行不到位和走形 利益和要求都能得到体现和表达 , 并逐 步做到制度 化、 法律 化 。广 泛开展立 法调研 , 向社会 公开征 集 面 式等诸多问题 , 限制了其绩效和影响力。

[最新]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最新]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摘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我国公民不断提高的政治参与热情的需要。

因此,现阶段如何促进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参与;公民;有序;原则经过三十一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另世人瞩目的成绩。

民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生活,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治体制改革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政治参与的现实程度达到了新的水平。

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可见党中央对公民的政治参与也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和规定。

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及意义“政治参与”也称参与政治或民主政治,其概念来自西方政治学,是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政治结果的关心、利益表达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简略地说,就是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活动,是与我国社会历史条件相容的渐进式的政治参与,也是与世界政治文明的要求相一致的政治参与。

公民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活动,而且政治参与中的“参与”是指对本职工作以外的其它活动的参与,因而政治参与的主体只能是一般公民和公民团体,政治职业者、政府公职人员、党派要员的本职工作不能看作是政治参与。

【2020高考政治】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考点精析系列】

【2020高考政治】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考点精析系列】

考点20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一)我国的选举制度与选举方式1.选举方式: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1)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决定因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原因: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要求: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间接参与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直接参与决策: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区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三)民主管理1.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民主管理机构,不是国家机关,更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也不是上下级关系。

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

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

和 实践 意 义
公 民有序 的政治参与是指公 民依法通过一定 的 广度和深度也不够。 由于受传统观念 的影 响, 以及教 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 ,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政治 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意 决策的行为 。它是政治关系中公 民政治权利得 以实 识还不够强 ,政治参与的热 隋仅仅表现在个别或一

有可能。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公 民有序政治参与 的基本制度条件 。 因此 ,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社会 主义 国家权力的人民性所决定 的,也是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 民主制度建立的时间还 不长 , 民主的发展程度还不高 , 民有序政治参与的 公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论
现的重要方式 ,反映着公 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 部分公 民身上 , 尚未完全焕发 出整体的参政热情 ; 公
位和作用。 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 公 不仅体现了民主政 民的人大责任意识 比较淡薄 ,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人 治建设 的时代特征 ,同时有利于增强党和政府与广 大的责任是 向人 民负责 ,自己有权监督人大及其公 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职人员 。 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 由热转冷 , 公 报名人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 数 的逐渐减少 , 就是最好 的例证 。 要建立高度的社会 就必须逐步扩大公 民有序 的政治参与 , 使 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发展人 主义民主 , 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 目的 ,而实现公 公 民切实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使社会
民有序 的政治参与则是发展人 民民主 的内在要求 , 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 、 意志和要求 。 是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我国实

网络参政议政:地方人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网络参政议政:地方人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监督政府的重要渠道。地方人大制度是我国人大制 度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组织 公 民有 序参 政议 政是 地方 人大 的一 项基 础性 工作 。据 中国互联 网信 息 中心公 布 的第 2 中 国互联 网络 发展 状况 统计报 告 , 3次 截至
网络参政 议政 的 民主性 。 网络参政 议政 突破 了传统 人 大工作 方式 的各 种 障碍和 制约 因素 ,广大公 众无


1 网络参政议政的概念。网络参政议政是指公 式、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顺应信息社会的变化是网 .
众通 过 网络技 术平 台表达 诉求 、抒 发 己见 、传递 民 络参政 议政 工作 的社 会基 础 。
二、 开展网络参政议政、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意、 建言献策等形式实现参政议政的新型 民主形式 。 网络 参政 议政 产生 、发展 和发 挥作 用适 应 了信息社 对地 方人 大工作 的现 实 意义 1依 托 网络扩 大公 民有 序政 治参 与是地 方人 大 . 会发展要求, 了人大工作任务和 目标的复杂化 、 适应 开放 式 ” 工作模 式 转 变的 需要 。 网络的发 展现 多样化要求 , 适应了人大工作对象思想变化 、 结构变 实现 “ 状表明 ,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政治资源。 近几年 化 以及他 们 的工作 、 组织 形式 变化 的要求 。 网络最 鲜 全 明的功能是增强 了社会 公众利益表达和聚合的功 来 , 国和地方人大常委会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 , 监督两大工作任务和 目 , 标 充分运用 能, 由此派生了网络参政议政的政治功能。 并 就人大 围绕人大立法 、 工作而言,网络参政议政利用网络了解地方的网上 网络媒体资源 , 切实提高了人大立法质量 , 强化了人 每到人大会期前后 , 广大网民积极参与 舆情 、 开展社情 民意信息的征集工作 , 提高了地方人 大监督职能。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摘要:政治参与是指一国的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方式和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

它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具有高度政治价值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我们要努力把握好“扩大”和“有序”两个关键词,实现公民有序、有效的参与政治。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从发展经济、加强信息对称性、促进政治制度化、提高公民政治主体意识路径进行。

关键词:扩大;有序;政治参与;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02广义的政治参与指社会成员以多种形式和不同性质地参与政治的言论和行动。

这种政治参与包括了合法的和非法的参与形式。

国内学者一般采用狭义概念,政治参与指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方式和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

这一概念从三个维度缩小了政治参与外延,即主体为一国公民,方式为合法途径,目的是参与国家公共政治生活。

“有序的政治参与”第一次作为官方语言被使用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广大人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之后,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一再强调:“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重点是把握好“扩大”和“有序”两个关键词。

“扩大”,指在完善现存的公民政治参与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政治参与方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有序”,是要依法进行、循序渐进,它包括参与形式上和内容上的有序可循。

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我国政权合法性的巩固,有利于中国式民主政治形成。

一、努力发展经济——物质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浅探新形势下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路径

浅探新形势下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路径
体系 。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很 大发展 ,人 民的物质生 活水平迅 速提 高 , 相应地 , 公 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也不断高涨 , 造就 了一批 参与型公民 。然而 , 需要 注意的是 ,我国经 济发 展 中仍存 在许 多不利因素 , 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 的问题 , 受这 些因素影响 ,不同区域中的民众 和城 乡民众 的政治参与
经济地位 的平 等则 会促 使人 们去诉求 自己的政 治地位 。 所 以, 增强我 国公 民的参 与意识 , 提 高我 国公 民的政治参 与能力离 不开市场经济 的大力发展 。 二 、健全 和完善扩大公 民有序 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机制 。 实现政治参与制度化 政治参与制度化是指 “ 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府对政治参与 的管理都依据法制原则 ,以法律规定或确定 的方式和程序进 行”,也就是 使我国的政治参与做 到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实 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是扩大公 民有序政 治参与的根本保 证。正如邓小平 同志所言 : “ 为 了保障人民民主 , 必须加强法 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 人的改变而改变 , 不 因领导人 的看法和注意力 的改变而改变。 ” 目 前, 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的快速发展, 人们政治参与 的要求也随之提 高, 我们必须健全和完善扩大公 民有序政治参 与的制度和机制 , 不 断为公民创造 出一个机会均等的政治参与 制度环境 。 完善的公 民政治参与制度是实现人 民当家作主的具 体形式 ,为此,我们可以从 以下三个方 面采取措施 : ( 一 )健 全和 完善人 民代表 大会制度 人 民代表 大会 制度是我 们国家 的根本政治 制度 , 是适合 我 国国情 的能体现人 民当家作 主的制度形式 ,是公 民进行政 治参 与的重要渠道 。因此 ,扩大公 民有序政治参 与 , 必须健 全与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 制度 。健全人大制度 ,其 中很重要 的 个方面就是密切人大及其 常委会 与人 民群众之 间的联系 , 使人 民群众更好地行使 自己关心 、支持与监督 自己的代表的 权力, 使人大真正成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首先 , 各级人大代表要密切联 系选 民。实践证 明 : 作为本选 区的代 表只有广泛经常地联系选 民 , 才能使选 民随时反映 自己的意 见和要求 ,进行政治参 与。其次 ,人大代表要通过各种形式 积极 向人 民群众进行宣传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知 识 ,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人民选 出的代表 ,人民代 表大会是行使 国家权力 的机关 ,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关系到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 民群众只有认识到了这一 点才会去关心 、支持 自己选 出的人大代表 。

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摘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我国公民不断提高的政治参与热情的需要。

因此,现阶段如何促进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参与;公民;有序;原则经过三十一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另世人瞩目的成绩。

民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生活,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治体制改革后,我国公民在国家全部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民主选举,使人民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接受人民监督。

无论是代表的选举还是对代表行使权力的监督,都需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二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从现实中我们知道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应如何促进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因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运行规律,同时公民的政治参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现象,有其运转的生态环境,所以探求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扩大现阶段公民的政治参与,应先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而这就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虑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发生发展的时代环境和时代特征。

首先,传统的政治文化使公民丧失了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政治文化残余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及路径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及路径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及路径内容摘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命题的提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利益诉求,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发展社会组织,培育公民文化等方面加以推进。

扩大与有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关键词,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关键词:扩大有序公民政治参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提出早在古希腊时期,城邦社会的民主实践为政治参与理论的发源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公民积极参与城邦的日常生活,就某个问题大家聚集在公共场所进行辩论,这种公民积极参与城邦管理的形式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充分肯定,所以他在《政治学》一书中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这句话也经常被人们引述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随着实践的发展,一些西方政治思想家如卢梭、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等对公民参与有不同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非常重视政治参与问题,其中列宁认为:“除了吸收工人和农民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官僚主义。

”国内政治学者王浦劬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根据上面对政治参与的分析,可以发现政治参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讲,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指普通公民,而不包括政府工作人员;政治参与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的手段必须具有合法性,暴力的武装政变、暗杀等行为不属于政治参与的范畴;政治参与的目标是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等,如果公民不以此为目的,其行为就不是政治参与。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参与政治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最近中东、北非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究其原因可谓是错杂复杂,但上述国家未能处理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重要原因之一。

该地区的一些国家长期处于专制或半专制状态,民众的意见和愿望长期压制在心里得不到表达,一旦爆发就会像火山一样释放出无穷的威力,以致造成政权更迭,社会动荡。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现实路径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现实路径

扩大公民稚政瀚与:发展松主义民主的一条现实稚口田芝健李支连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现实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指明了方向。

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尽管对政治参与的概念有多种界定,但是,公民政治参与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内容。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l】。

王浦劬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21。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和J・纳尔逊把政治参与界定为:(1)政治参与是实际的活动,它不包括政治方面的知识、对政治的关心以及政治的力度感等心理上的指数;(2)所渭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活动,不包括官僚、政治家和院外活动家作为职业进行的各种活动;(3)政治参与仅仅限于旨在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4)只要是对政府的决断施加影响的行为,无论其活动是否产生了效果,都将列入政治参与的范畴;(5)除了依照自己的意志自主参加的活动之外,受他人动员参加的活动也包括在政治参与之中,等等。

总之,尽管对于政治参与的概念表述各具特色,但将其视为一种“行为”或“活动”是通约的。

因此,政治参与一般包含三个要素:(1)参与主体,即“谁参与”;(2)参与的客体,即“参与什么”;(3)参与的途径,即“怎样参与”131。

离开公民政治参与谈民主政治是空洞苍白的。

参与权是公民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参与是参与权的主要内容。

政治参与权至少包括参与民主选举、参与民主决策、参与民主协商、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监督等方面的权利和权力。

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中 得 到 妥善 解 决 。 ( ) 障公 民言 论 自由 , 实保证 新 闻和 出版 自由 二 保 切 舆 论 是 监 督政 府 和 公 民 参与 政 治 的经 常 的重 要 的方 式 。舆 论 也
二、 我国公民政治参 与的现状 ( ) 一 公民政治参与呈现 不平衡性
首 先 , 民政 治 参 与 意 识强 弱 不 同 。 民个 体 之 间对 政 治 关心 程 公 公
治参与, 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全国或地方、 个人或集体支持和反对国家 结构、 权威和有关公益分配决策的行动。 有的偏 重于从功能的角度看 待政治参与 , 认为政治参与就是“ 平民试 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我 ”
与意识及行为的复杂状况影响政治参与效能的实现 。随着市场取 向 的改革不断深化, 不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 分化、 组合 , 为实现和满足 自己的利益和要求, 客观上形成的社会成员占有社会资源、 物质资源
制 角度 阐述 了政治 参 与的制 约 因素 , 出了扩 大当代 中国政 治参 与的对 策 。 提 关 键词 政治参 与 公 民社 会 基层 自治
中图分 类号 : 0 D 8

文 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0 9O 9 (o 9o .7 . 1 1 0 一5 2 2 0 )4 1 80
基础。
意识 、 监督意识、 民主意识 、 法律意识被 日益唤醒, 越来越 多的公民期
望可 以 自 由地 参 与 政 治 , 以表 明 自己 的政 治 愿 望 和 意见 , 政 府 献计 为
献策。扩大 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才是公 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方 式。扩 大公 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 首先 , 要真正落实和进 一步完善选
度、 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以及 自身政治判断力均存在差异, 这也就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作者:刘昱彤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20期摘要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公民的扩大的、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基础。

公民参与到人大工作中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通过扩大公民参国家立法的渠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公家工作人员的选举制度,健全和改进旁听和听证制度,事前公告、公示制度,加强信访工作,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基本方式的转变,来达到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和扩大。

关键词公民参与有序政治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参与途径作者简介:刘昱彤,东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137-02一、公民政治参与:必须“扩大”与“有序”政治参与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公民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政治意愿的活动。

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和谐社会的政治内核,要求社会成员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和进步的时代精神表达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在公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政治成熟程度达到相当水平的条件下,公民政治参与过程有序进行才是比较有保障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成果必然会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度的提高。

但是,在组织化程度和政治成熟度都相对低的国家里,公民盲从的政治参与不会给政治局势带来发展和稳定,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容易引起政治的紊乱,这种政治动荡的情况在1900-1929年期间的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中是层出不穷的。

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与核心,是判断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

首先,政治参与与民主政治的联系十分紧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力量。

“没有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民主便无从谈起”,“政治参与程度越高,越能体现民主”。

第二,就政治体系来说,政治参与相当于送上门来的民意。

政治参与能够帮助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了解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完善的民主政策,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化解社会各种矛盾。

第三,政治参与有助于公民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从而形成合格的民主政治主体。

因此,重视民主发展,就必须重视政治参与。

无论是提出什么样问题,只要是与政治体系有关的,目的是影响政府决策制定,都是政治参与。

中共十六大提出,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一是“扩大”,二是“有序”。

只有扩大才能适应公民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为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而只有通过有序政治、程序政治、和平政治才能充分的体现出民主。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功效,可以有效整合民意,沟通政府与公众间的联系,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促进公民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可,推动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有序的实质就是依法,而真实、有效的民主一定是法制化的民主;真正的法制则一定是民主的法制。

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是为人民在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提供行使权利的保证。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态而言,这种有序的民主在我国已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宏观制度的发挥离不开微观制度的配套;要使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推进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切实完善和扩大各类制度渠道,在制度的微观层面进行艰辛的探索与创新。

二、扩大公民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是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联系在一起的。

在建国初期,党就开始探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民政权的组织形式,并在实践中学习到经验和教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建立,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途径。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重创,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政治生活稳定度的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进入正常有序的轨道上来,参与人大工作逐渐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

从社会的发展状况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反映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及历程。

只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使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能得到保障和扩大;公民参与人大工作逐渐成为有序政治参与的最规范、最合法的基本方式。

此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是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

我国的国体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并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制度载体,从而也决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应该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得以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紧密的联系为一个整体。

所以,公民有序参与到人大工作中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体现和应该有的义理。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人大工作的扩大必然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环节将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民依法、规范、有序的政治参与,也是保持人民代表大会工作充满生气的必要条件。

把群众和政府联系起来是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最大的优势,倾听群众的要求和建议,要发挥其优势,就必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样不仅可以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务、科学立法和民主决策,而且有利于形成更完善的反映公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和决议。

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作为公民监督人大代表工作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不仅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还能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人大工作的运行程序,以此带给人大代表工作上的压力和动力,督促他们时刻谨记职责所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履职能力,更突出有成效地为选民服务。

三、积极探索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途径第一,公民参与人大立法工作的渠道有待拓宽。

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目的就是保证人民意志的实现,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实现公民的权益。

公民参与到人大立法工作中是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最重要的途径。

公民参与到立法工作中,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公民的意愿,也是通过立法使法律知识达到普及、对公民进行规范和法治教育的过程。

因此,对立法草案的审议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多种调查和问卷形式就法律或其中的某项规定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普通公民的意见,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诉求都能得到回应和解决。

2005年7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物权法草案,向全民征求意见。

短短40天中,全国各地群众就通过媒体和邮件提出意见11543件。

这是新世纪以来,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所得首次上万条。

在2010年两度征求意见才得以出炉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更是令人瞩目:作为立法史上首个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立法项目,在2010年1月29日由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到意见建议65601条;2010年12月22日,再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时,参与人数近万人。

于2011年6月27日第二次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草案,截至6月15日,共收到82707位网民提出的237684条意见,来信181封。

这些数据,无一例外均创下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数量之最。

虽然我国公民参与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见到了成效,但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相应的政策措施也应当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落实和完善选举制度。

选举作为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

1953年《选举法》在选举制度的设计上是鼓励而不是限制民众的参与,而是对整个选举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但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实行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

我国现行2010年3月14日通过的《选举法》第五次修正案,是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县及县级以下代表的选举为公民参与的直接选举活动,是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的主要形式;虽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但还需进一步落实与完善与选举制度相配套的候选人提名机制及相应的公开制度等,把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及参政议政的能力作为候选人的提名的重点。

我国县级以上人大实行的间接选举,是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由于普通公民无法行使间接选举,因而其规范性和公正性受到广大民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落实和完善选举制度,广泛而深入的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大大提高了民众的政治效能感,从而进一步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政治过程中。

第三,健全和改进旁听和听证制度。

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上,或重大事项的听证会允许公民旁听,是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重要方法。

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重大问题,应当让公民旁听,让公民行使知情权,通过了解人大工作的程序,也让人大工作更加透明。

针对涉及到公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时,应当通过听证会来直接听取公民的意见,使决策过程更加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公开化;这样不但能在决策中充分反映民意,更有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遵守。

有关公民获得旁听资格的条件、旁听事项的范围、及通过何种方式在审议和决定中体现旁听人意见等,都应用制度明确规定。

健全和改进旁听和听证制度既可以拓宽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政策的有效实行,又便于选民监督人大工作。

2012年乐山市发改委发布公告称,受四川省发改委的委托,将于7月上旬由乐山市发改委组织实施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并于即日起公开向社会征集行政区域外的5名消费者代表及6名旁听人员。

这样的听证,让人们有机会根据自身和所了解的状况来提出意见和建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参与方式。

第四,政府工作的事前公告、公示制度。

政府工作信息公开是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前提。

如果公民对政治权力运行不知情,是不可能真正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的。

政务信息公开,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充分发挥人大与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完善国家权力制衡,消除权力真空,加强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行政行为实施过程的公开,让社会大众及相对方知晓,使公民有机会针对自己关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相关部门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公民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了解的事项来判断所决定事情的基本情况,并对拟决定事宜做出充分的事理论证。

第五,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处理公民来信来访。

信访制度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人大信访工作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群众,了解民意,观察社情的渠道,也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对国家日常行政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有效途径,因此信访工作是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最经济的方式。

信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密切,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关系到我国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处理公民来信来访,并切实保证给予满意的答复;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拓宽公民信访渠道,对公民意见做出及时反应,使公民诉求在人大工作过程中得到稳妥解决,从而避免频繁的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